標籤:

大金剛氣功---秦慶豐

大金剛氣功

  「大金剛氣功」源自傳統的少林大金剛拳「內功法」。它以八大金剛的動勢、姿態為基礎,融合於「意氣相合,氣力通達」的氣功法鍛煉,而組成的八種動作練習,所以又稱「金剛氣功八勢」,它是在「丹田」功的基礎上練習的。拳法主張「入寂禪修、拳禪一體」,也就是通過氣功的鍛煉,達到內、外功夫的統一,意念、呼吸、勁力三者合一,通達一體,為拳法技擊服務,同時又可使人體經脈順通,氣隨意行,氣督血馳,氣力通達,達到「體用兼備」的目的,促進強身壯體,全面改善身體素質,進一步增強神經的控制能力,從而獲益於技擊、健身、養生三大功效。此功法簡便易行,神形兼備,效果顯著,深受武術愛好者歡迎。

 

基本姿勢

   一、預備勢(金剛頂立勢)

    動作分解:

   身體直立,兩腿平行分開,兩腳尖朝前,中間距離為本人腳長的三倍,兩腿膝部挺直,兩臂自然垂放於體側,兩掌心朝下,眼看正前方(圖5)

    要點說明:

   1、身體保持端正,收復、含胸,提檔、沉肩、松臂,頭頸正直,下顎內收,舌抵上顎,合齒閉唇(用鼻呼吸)

   2、兩腳站立要穩定,腳趾抓地。

   3、思想集中,意守兩「湧泉穴」(見經絡圖)

   二、調息(金剛伏虎勢)

    動作分解:

   1、接上動,兩臂同時外旋,兩手成八字掌,由身體兩側向上抬起至與肩平位置,肘部略沉。掌心朝上,眼視前方(圖6)

   2、上動不停,兩臂曲肘同時向上,向內攏起至頭頂上方,兩掌心朝下,中指相對(中間相距約5厘米)。眼微視前方(圖7)

   3、上動不停,兩掌同時由頭頂上方經面前向下沿身體中線垂直按壓,兩腿隨勢曲膝半蹲成弓步。兩掌按壓襠前,兩肘略曲,腋下含空,掌心朝下,掌尖相對。眼視前方(圖8)

 

    要點說明:

   1、兩臂動作要連貫、圓滑、自然、輕緩。肩臂沉松,肘部放鬆隨勢而曲,兩手掌心內含,胸部不可用力。動作輕緩,隨意而行。

天突、膻中穴」至「丹田」。功法中謂之「氣沉丹田」。

   2、兩腿成弓步與下按掌同時完成。

   3、兩臂抬起至頭頂的過程中,深深吸氣,隨兩掌下按而緩緩呼氣。意念隨勢由兩腳「湧泉穴」沿兩腿後側上升,經「崑崙、承山、委中、環跳」諸穴至「命門穴」,沿督脈順脊椎升至「大椎穴」經「風府」至「百會穴」。

 

    三、撞掌(力撞山門勢)

    動作分解:

   1、接上動,兩臂略外旋向體前伸出,同時向上、向內曲肘成立掌,分別置於兩肩前,掌指朝上,掌心相對,中間距離與肩寬、小拇指一側朝前,略比肩高,肘端下垂。眼微視前方(圖9)

   2、接上動,兩掌同時略外旋,平行向正前撞出,同時沉肩、墜肘、掌心內含,掌指朝上,高與肩平,中間相距約20厘米,力達掌心。眼看正前方(圖10)

    要點說明:

   1、沿體前向上曲肘成立掌動作時,速度要穩緩,肘部彎曲略小於90度,同時配合吸氣。

   2、兩掌同時用力向前用力向前平行推出,動作要迅速、有力。馬步保持不動,在撞推得瞬間,背部略向後撐,同時配合呼氣,使力量發揮穩實

、通達,併產生全身震抖之勁。

  3、撞掌以前可將腳跟略抬起,撞掌時用力柱地,使之內氣震撼,上下貫通。

  4、意念在靜止過程中,由「丹田」下引至「會陰穴」向後經「長強、命門、大椎」,隨後向左右分開,分別經肩部「肩髀bi穴」順臂直達「勞宮」至十指端。然後以指端、掌心為力點向前猛力撞擊,隨之將「氣」發出無限遠。

   

   四、雙拳沖拳(拳打南山勢)

    動作分解:

   1、接上動,兩掌略停頓後以腕為軸,緩緩外旋至掌心朝上,兩肘略曲,置體前與肩平,掌指朝前,兩掌間相距20厘米,眼視前方(圖11)

 

   2、接上動,兩掌用力爪握成拳,曲肘徐徐收至腰間,拳心朝上。眼看前方(圖12)

   3、接上動、兩拳同時由腰眼間向體前衝出,肘部挺直,高與肩平,兩拳成平行,拳心朝下,力達拳面,中間相距25厘米,眼視前方(圖13)

   要點說明:

  1、兩掌外旋握成拳,收至腰間,這三個動作要連貫,速度要沉緩,同時配合動作吸氣。

  2、雙沖拳動作要迅速、有力,做到沉肩,挺肘、含胸、收腹、立腰、坐跨,同時配合呼氣。

  3、意念隨雙掌外旋,抓拳時,將「氣」由無限遠收至兩「勞宮穴」。雙拳衝出時,用指端抵住掌心,並意注「勞宮穴」。

 

   五、側雙沖拳(金剛抖威勢)

   動作分解:

  1、接上動,兩拳同時略外旋,由體前迅速用力收至腰間,拳心朝上,眼視前方(圖14)

   2、接上動,兩拳同時略內旋向體兩側平行衝出,高與肩平,拳心朝下,力達拳面,肘部挺直,眼視前方(圖15)

   要點說明:

  1、兩拳收至腰間要用力,肘部夾緊,並配合動作呼氣。

  2、兩拳分別向體側衝出,要做到迅速有力,身體保持端正,胸部挺直,肩部松沉,腳趾抓地,同時配合動作呼氣。意念仍注守「勞宮穴」。

   

   六、裁拳(力墜千斤勢)

   動作分解:

  1、接上動,兩臂外旋以肘為軸,同時曲肘向上、向內抬起,置於頭兩側,高與眉齊,肘端下垂,兩拳心朝內,拳面朝上。眼視前方(圖16)

  2、上動不停,兩拳繼續向內壓合,分別經肩前從兩腋處向體側方猛力下裁,分別置於跨側,肘部挺直,拳心朝後,眼視前方(圖17)

    要點說明:

  1、兩肩向上曲肘,動作要柔和輕緩,同時配合吸氣。

2、兩拳向下用裁拳時,動作要迅速,乾淨利落。同時頭頸略向上頂,並配合呼氣。

3、整個動作要連貫,中間不停,做到不僵不滯,迅猛力沉。意念仍注守「勞宮穴」。

 

 七、雙拳上撞(金剛托塔勢)

   動作分解:

  1、接上動兩臂同時外旋,曲肘向上用力緩緩抬起,分別置於頭頂,兩側成平行,拳心朝內,拳面朝上。眼視正前方(圖18)

   要點說明:

  1、兩拳由跨側向上擰旋上舉時,要保持臂部的肌肉緊張,雙拳緊握,略有抖動感。同時配合動作做較深長的吸氣。

   2、意念仍注守「勞宮穴」。

  

   八、雙按掌(金剛伏虎勢)

   動作分解:

  1、接上動,兩拳同時變八字掌,分別向頭頂上方合攏,腕部隨之內扣,掌心朝下,掌指相對,中間相距約10厘米,眼視正前方(圖19)

  2、上動不停,兩掌同肘經體前下按。兩掌平行橫置胸前,掌指相對,掌心朝下,眼視正前方(圖20)

  3、上動不停,兩掌繼續下按,同時身體隨之緩緩立起,膝部挺直,頭向上頂,兩掌分別置於腹部,掌型不變,眼視正前方(圖21)

   要點說明:

  1、兩掌向頭頂上方合攏時,動作要輕緩,肘部要略曲,手指要放輕。

  2、意念由兩掌「勞宮穴」引向中指端「中沖穴」,隨勢將「氣」向頭頂正中「百會穴」貫入。

  3、隨雙掌下按至腹前,意念由頭頂沿任脈下直達「丹田」。隨之意守約五分鐘至十分鐘後(配合輕、細、柔、緩的呼吸),即可收功。也可將「氣」向下朝兩腿內側經「血海、陰陵泉、三陰交穴」降至足心「湧泉穴」,再行收功。

  4、雙掌沿體前向下按掌時,臂部肌肉要充分放鬆,掌心內含,膝部隨勢緩緩挺直,用鼻緩緩呼氣。

  5、整個動作要連貫、協調、穩重、輕緩。肩背部要松沉,收復含胸,收臀立腰,體態端正,腳趾抓地,足心含空。呼吸要深長柔和,做到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的適度狀態。

  6、動作完成後,仍恢復原來立正姿勢,即兩腿併攏,兩手垂放身體兩側(圖22)

   功理及效果:

   此功法練習不受場地限制,只要在一步之地即可鍛煉。按要領去做,一般情況下氣感產生較快。無副作用。它以鍛煉人體意、氣、力為根本。通過練意念、增呼吸、強勁力來調整人體的生理功能,有利於健身、養生、增強技擊功力。功法可「內練精氣神,外練手眼身」。所以「內練精氣神」即是通過功法的訓練,使其達到,「積神生氣,積氣生精」。「精充則氣足,精氣充足則神氣旺盛」的理想效果。

  「外練手眼身」是指通過意念指導下的呼吸運動,配合外形勁力的發揮,體內真氣通過經絡運行於全身,使五臟六腑各組織、器官、肢體、關節得到真氣的推動、激發,從而發揮其各自的功能。因此真氣充足,則臟腑健壯、強盛、與勁力合之則氣血充盈,氣督血馳,氣至而力顯,氣壯神威,即古人所講「納為張弓,吐若發機」,可為健身及勁力發揮打下牢固的基礎。正如孟子所講,「其為氣也至大至剛」。

   經常進行「金剛氣功八勢」意念、呼吸、勁力三者合一的功法鍛煉,還可以使中老年人經絡疏通,安神養心,歸真返樸,驅邪生機,氣力通達,延年益壽。

   注意事項:

   1、練功過程,姿勢要掌握正確,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鍛煉。此功法可單獨練習,也可以配合「坐禪功」在同一天內分別練習。

   2、動功姿勢要力求舒展,剛柔分明,內外相合,以松、靜自然為本。動作過程除發力要迅疾力猛以外,其它動勢均宜輕緩,做到鬆緊適度。在沖拳、推掌發力時,可適當配合發「嗨」音(用「丹田」發力,配合呼氣,此時腹部鼓盪充實)。

  3、練功的時間。由於姿勢動作簡短,根據身體情況可多練幾遍,一般下午、晚間均可練習,每次宜半小時左右。在練功過程中,由於氣機發動,周身血液循環加快,全身或局部發熱、出汗均屬正常現象,但要防止出汗太多而耗氣。

   4、練功過程中,精神要內斂,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情緒要穩定、樂觀、過飢、過飽、過度疲勞時不宜練功。同時環境清潔、安靜、空氣新鮮,對練功情緒及練功效果也都有幫助。

   5、此功法採用「逆勢呼吸法」(均用鼻呼吸)。即吸氣時腹部自然內收,同時「會陰」上提,意想氣由「丹田」吸向「命門」,似「氣貼脊背,注入兩腎」。呼氣時腹部自然充實,意想氣由「命門」推向「丹田」,似氣充丹田、貫通諸經、四梢。如果練功時感到吸氣不足,可採取用「三吸一呼」的方法,堅強吸氧量,這樣不僅可加快腹式呼吸的逐步形成,堅強「丹田」的聚氣儲能運動,而且對加強脾、胃、肝、腎、胰、膀胱的活動功能也有重要作用。這一呼吸法,本身就是一個獨特的「丹田吐納法」,長期堅持,對強身健體,長壽健康無疑是有益的。

   6、「大金剛氣功」在姿勢形態上要求:頭正身直、含胸收腹、肩背松展、松腰沉胯、展膝扣足。其中「頭正身直」,在練功過程中可使體態端正,不偏不倚,上下垂正(頭頂、鼻端、「丹田、會陰」及兩足間中點形成一條正垂線),這樣可有助於體內氣血暢通,不阻不滯、氣機活潑。「含胸收腹」可使呼吸自然,放鬆,不努不憋,有利於形成「腹實胸寬、氣宜鼓盪」的練功最佳狀態。

   「松腰沉胯」有利於體內氣機循經上行,「真氣」運轉,腎氣入腦。同時可使動勢靈活,體態端正,重心下移,臀不凸出,動態不僵不滯。

   「展膝扣足」可使氣溫神凝,勁力穩固、紮實。促進兩臂、兩腿、腰胯與頭頂之間產生相對的撐力,這樣不僅能增強肌肉素質,提高爆發力,使之發力堅實,氣力順達,整體化一,勁力穩健、氣聚力沉。而且可避免在日常鍛煉或武術實踐中,產生氣湧上浮、氣端拳慢、上重下輕,飄然無根的偏差,使功夫達到純正。

   7、在氣功鍛煉的整個過程中,要注意勞逸結合,日常飲食和起居,尤其要減免房勞對人體精、氣、神的直接損傷。中醫認為衰老和許多痼gu疾的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腎氣衰虛所致。腎藏元氣,乃「陰陽之根帶、生命之門戶,造化之樞紐」。

  明代虞搏在《醫學正傳》中說,「腎元盛則壽延,腎元衰則壽夭」。說明人體腎氣充,元氣就旺,機體免疫功能就正常,人體則健康長壽,反之腎氣衰,元氣虛弱,機體免疫功能便減退,人體則虛衰多疾而短壽,尤其在練功過程中更要注意「善養功夫」否則不僅影響練功成效,還會損傷身體。

   《內經●素問》中講:「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忘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一數千年前的古醫名鑒確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附:經絡穴點陣圖(一)(二)

 

    


推薦閱讀:

峨嵋鐵臂金剛錘-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十二頁)
《金剛經》系列開示 48
金剛不壞 真諦永存【一】
金剛經詳解二十七

TAG:氣功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