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古詩詞第193首
05-29
第193首[唐補41]
芙蓉樓送辛漸(其一) 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寫作背景] 做了8年的校書郎而不見升遷,這事放在別人身上可能會瘋。 王昌齡沒有瘋,但心有不甘,於公元734年參加了制科考試(關於制科考試詳見169首),成績優異,由此完成仕途轉身,分配汜水(今河南滎陽市汜水鎮)縣尉。這1年44歲。
校書郎是9品,縣尉仍是9品,而且離開京城,這絕對不是一個好兆頭。說明一個問題,期間詩人肯定沒有運作,想想他的為人,也正常。 詩人遲至34歲才參加科舉,非常說明對仕途的冷漠,政治是一件很臟手的活兒,如果崇尚整潔,出成績難。 這也是8年校書郎的直接原因,但久不升遷的確是件很尷尬的事,自尊心是把雙刃劍,有的人放血補養,有的人越放越少,反受其亂。 關鍵是自尊心發作的時候,是否有充足的準備,是否有決心改變既往的策略。否則,就是一場賭博。 沒有思想準備的王昌齡,在縣尉任上舉步維艱,737年,也就是4年縣尉後,竟被貶至嶺南,這1年47歲。
小小的一個縣尉不但沒有升遷,反而受到如此超規格待遇,究竟發生了什麼? 無跡可求,查不到任何資料。當時王昌齡已經是大名鼎鼎,這與他的地位極不相稱,歷史開了個玩笑。 詩人以後的連續惡運同樣查不到原因,非常奇怪。唐朝詩人中,王昌齡第1個令我費解。 說他傲慢?沒有證據。說他瀆職?也沒證據。政治上站錯隊?好像也不是。公開反對某一位重臣?還是沒有證據。 一個縣尉被遠貶嶺南,絕不是直接上司縣令可操控的,一定是直接來自朝廷,他到底怎麼了?
大家都在猜,但誰也不便把心裡的揣摩公之於眾。 嶺南路上,王昌齡詩作不少,但仔細體會,這些詩並沒有多大怨恨,仍是一個迷。 當時王昌齡被貶有一個大事件背景,就是張九齡罷相,有人以為是受牽連。 不敢苟同,8年校書郎加4年縣尉,正是張九齡的宰相任上,而詩人此間正是鬱悶,判斷2人關係可能一般。 總之,被貶了,而且貶的很慘,去了嶺南。
途中受到朋友們的熱情款待,過襄陽時,拜訪了孟浩然,2人飲酒賦詩,甚是痛快。 天無絕人之路,到了嶺南後,很快遇國家大赦,詩人精神抖擻,北歸經襄陽時,與孟浩然再次相聚,當時孟浩然正患疽病,已快全愈,忌諱吃鮮喝辣,同樣高興的孟浩然全然不顧,結果複發,因此而死,悲。 公元740年,50歲的王昌齡返回了長安,再次分配時,職務為江寧(今南京市江寧區)縣丞。 仕途上的坎坷顛簸,在詩人心裡留下了怎樣的印跡?他是如何面對? 有一次與朋友辛漸在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相見,詩人在芙蓉樓送行,寫下這首詩。
[本詩簡析]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吳:指潤州,春秋時此地屬吳。 詩人送客是在早晨,第1句寫昨晚的雨。 「寒雨」說明當時是秋季,秋雨的特點就是可能不大,但持續時間較長,唰唰的沒完沒了。 正因為雨不大,才能看得清楚,滿江的雨入眼時,詩人用了一個溫和的「連」字,很精當。如果是狂風暴雨,這個字會失承。 這首詩寫於第2天清晨,送別朋友之時。如果這場「寒雨」下得時間很短,專門提出來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說,這場「寒雨」可能持續的時間較長,甚至是整夜。
如果是整夜,詩人睡得好嗎?
面對秋雨孤燈,面對已經50多歲的自己,仕途仍然沒有起色,若是平時,也許一聲嘆息之後就睡。但昨晚估計會失眠,因為朋友第2天回洛陽時,詩人還要有一個表態,如何表態也許會令他輾轉反側。 平明:天亮的時候。 楚:也指潤州,戰國時屬楚。 送走朋友後,詩人感覺自己所在的這座山也孤獨了,實際上是自己孤獨。 古典詩詞中,這種寫法常見,是怎樣的心理過程? 朋友在時,有說有笑,氣氛活躍,所處環境有生機。剩下自己時,在詩人眼裡,這個環境(楚山)缺乏靈動,歸於沉寂。這時候,就會覺得這個環境孤獨了。 說到底,還是詩人的內心孤獨,如果心情好,剩下自己也無所謂,那就偷著樂,哪有這感覺!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辛漸的個人資料已不可考,專門查過《全唐詩》,只有在王昌齡的作品中出現過2次,且個人沒有詩作。 這是一首比較特殊的送別詩,朋友辛漸在詩中所佔分量並不重,主要是通過送別抒發自己。 一個人在外打拚,如果混得成色較差,碰見老鄉時,大部分人會表現很窘,就是類似宋之問的「近鄉情更怯」,攀談過程中,對方肯定會問到自己目前的狀況,窘態之後常有3種表現: 1.實事求是,一般人做不到。 2.稍微粉飾,大部分人如此,讓對方感覺自己還行。 3.吹,弄得天花亂墜,少部分人所為。 站在自己面前的這位老鄉並不代表他自己,代表的是所有鄉親,包括家人,因為他回去後必有所說。 寬厚待人,只要心存進取,理解每一種選擇。人在特別難的時候,不能對他要求太高。
面對辛漸,王昌齡如何選擇?
當然是第1種。 選擇第1種的底氣何在?語氣能平緩嗎?神態能自若嗎?眼神會不會散? 相信王昌齡。 那麼,詩人該用怎樣的語言描述他的第1種?是不是也像大多數人那樣,情結低落時竟忘記了使用美妙的辭彙? 「一片冰心在玉壺」有2個出處: 1.來自南北朝鮑照的「清如玉壺冰」。這句主意是說冰,是裝在玉壺內的冰。 2.玄宗朝開元名相姚崇的《冰壺賦》,這篇賦主要闡述的是壺,是內裝冰的壺,以告誡官史,要冰清玉潔,內外兼修,不要貪腐無度。 估計取自後者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姚崇的這篇賦曾是唐朝官史的指導性學習文件,必須熟讀的。 不論出自何處,「冰心」和「玉壺」都代表清潔高貴。 窮也要窮得透明,弱也要弱得晶瑩,不妄自菲薄,堅守情操。這是令所有人敬畏的態度,包括敵意方。 這就是詩人的回答,坦蕩堅強,有一種內剛。 如果不考慮出處,「冰心」可以有2種理解: 1.代表清潔透明。(與上述出處意思同,想到了著名的一位女作家的名字。) 2.代表心灰意冷。 有人將這句用在男女情感中,代表一種堅守,激賞! 解析完畢。 ==================================== 江蘇鎮江芙蓉樓大概在清朝被毀,1992年鎮江市政府在原址重建,成為現在的風景名勝,可惜沒去過。 謝謝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其一)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謝謝閱覽。本文由<貼庫網>整理,全文地址:http://www.tieku001.com/232708/170.html
推薦閱讀:
※鄭鐵峰談詩詞的粘、替、對與失粘、失替、失對
※那些最美的中國成語
※這些詩詞讓你讀懂古人的母愛
※詩| 苔花之問——讀《苔》(清·袁枚)有感!
※讓古詩詞考查更搖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