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陳獨秀故里
參觀陳獨秀故里
陳獨秀出生地及家譜
陳獨秀有四個兒子,長子延年、次子喬年均為無產階級革命家,大革命失敗後相繼在上海就義;四子鶴年上中學時便投身革命,後避居香港;惟三子松年從小隨生母住在安慶。1953年2月,毛澤東路過安慶,憶起故舊,遂召地委書記傅大章垂詢。
毛澤東問:「陳獨秀家還有誰?」
傅大章答:「有個兒子陳松年,在窯廠做工,生活比較困難。」
毛澤東正色道:「陳獨秀這個人,是有過功勞的,早期對傳播馬列主義和創建中國共產黨,是有貢獻的。他是五四時期的總司令。後期,他犯了錯誤,類似俄國的普列漢諾夫。陳獨秀後人的生活,還是要予以照顧。」
陳獨秀年譜
1879年生於安徽安慶。自幼喪父,隨人稱「白鬍爹爹」的祖父修習四書五經,得到的評價是:「這孩子長大後,不成龍,便成蛇」。
1896年考中秀才。
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書院學習,開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
1899年因有反清言論被書院開除。
1901年因為進行反清宣傳活動,受清政府通緝,從安慶逃亡日本,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速成科學習。
1903年7月在上海協助章士釗主編《國民日報》。
1904年初在安慶創辦《安徽俗話報》後編輯部遷至蕪湖,宣傳革命思想。1905年組織反清秘密革命組織岳王會,任總會長。
1907年入東京正則英語學校,後轉入早稻田大學。1909年冬去浙江陸軍學堂任教。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書長。1913年參加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後被捕入獄,出獄後於1914年到日本,幫助章士釗創辦《甲寅》雜誌。他寫文章用「獨秀」筆名,來源於家鄉的獨秀山。
1915年9月,在上海創辦並主編《青年》雜誌(一年後改名《新青年》)。
1917年初受聘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
1918年12月與李大釗等創辦《每周評論》。這期間,他以《新青年》、《每周評論》和北京大學為主要陣地,積極提倡民主與科學,提倡文學革命,反對封建的舊思想、舊文化、舊禮教,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和主要領導人之一。
1919年五四運動後期,開始接受和宣傳馬克思主義。1920年2月14日,為躲避軍警的追捕,陳獨秀頭戴氈帽,打扮成討賬的財主,乘著一身賬房先生打扮的李大釗趕著的帶篷騾車,出了北京朝陽門直奔天津。二人一路上商量著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計劃組織中國共產黨。「南陳北李,相約建黨」在茫茫的旅途中,在瑟瑟的寒風裡娓娓地進行著。1920年初潛往上海,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同時與其他各地的先進分子聯繫,發起成立中國共產黨,成為主要創始人之一。
1921年7月在上海舉行的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雖然沒有出席,但被選為中央局書記。從一大到五大,均被選為中央委員,先後任中央局書記、中央局執行委員會委員長、中央總書記等職務,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領導人。在大革命時期,他多次獨自、或與少數同志聯名反對共產國際領導層發出的一些明顯的投降政策,但都遭到蘇共和共產國際當權派的政治彈壓。
1927年中國大革命遭到失敗,陳獨秀成為共產國際斯大林主義路線的替罪羊。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組,他離開中央領導崗位。此後,他接受託派觀點,以在黨內成立小組織的方式進行活動。
1929年11月,因為他在中東路問題上發表對中共中央的公開信,而被開除黨籍。同年12月發表由81人署名的作為中共左翼反對派綱領的《我們的政治意見書》。同時,在上海組成托派小組織無產者社,出版刊物《無產者》。1931年5月,出席中國各托派小組織的「統一大會」,被推選為中國托派組織的中央書記。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判刑後囚禁於南京。
1937年抗戰爆發後,他於8月出獄,先後住在武漢、重慶,最後長期居住於四川江津(今重慶江津)。
1942年5月27日在貧病交加中逝世。
推薦閱讀:
TAG:參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