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古典詩詞鑒賞《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張飛模塊唐詩宋詞選讀課題春江花月夜主備人張飛課時1時間執教人目標1、藉助想像聯想,置身詩境,體會春江花月夜美景。2、能體會詩歌傳達的哲理和遊子思婦的相思之情。3、欣賞這首詩「情景理」融為一體的藝術特色,並欣賞詩歌藝術之妙。重點1、展開聯想與想像,體味詩歌意境2、把握詩歌水乳交融、優美深邃的景、理、情。難點欣賞這首詩「情景理」融為一體的藝術特色,並體會詩歌的音樂美。方法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誦讀法集體備課個人備課第一學時《春江花月夜》一詩「孤篇壓全唐」、「盛唐第一詩」 、「孤篇橫絕,竟為大家」。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開頭八句為第一部分,依題目摹寫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側重描繪皓月當空、光照整個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接下八句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從描寫景色轉向觀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與漫漫宇宙之間的相互關係。餘下二十句為第三部分,由觀照人生進而抒寫人間思婦遊子的離愁別緒,謳歌人們對愛情的嚮往和對幸福的憧憬。結構上,此詩既以月亮從升起到墜落的過程作為全詩起止的外在線索,同時又以月亮為景物描寫的主體和引發感喟、抒寫情思的依託,表裡兼顧,情景交融,使全詩顯得渾然一體。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懷》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一、導入新課古往今來,歌詠月亮的詩篇不計其數。在詩歌里,月亮帶給我們美景——比如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月亮寄託我們的思念——比如:李白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月亮激發我們探尋,比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們今天要走進一個有月亮的夜晚,一個靜謐的夜晚,尋味一首被譽為「孤篇蓋全唐」「詩中的詩」的千古名篇《春江花月夜》,體會這一輪月亮的非凡魅力。先請聽朗誦,思考詩歌寫了哪些內容。二、展示學習目標三、整體感知——月之線索1、全詩寫了很多意象,在眾多的意象中哪一個意象是能統攝全詩的最主要的意象?明確:月。2、找出寫有月的詩句,品讀這些詩句,思考全詩寫了月的幾種狀態?明確:寫了月的四種狀態,即初生的月(海上明月共潮生)——高懸的孤月(皎皎空中孤月輪)——西斜的月(江潭落月復西斜)——落月(落月搖情滿江樹)從月生到月落,這是一條時間線索。四、品讀鑒賞——月之變奏理清文章內容和所對應的月亮變化,體會詩歌的「情景理」交融的特點。(一)置身「月之景」欣賞第一部分: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1、全詩哪幾句是集中描寫月下美景的?明確:從「春江潮水連海平」到「皎皎空中孤月輪」。(「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寫「月懸」,劃入第二部分)2、指名誦讀,然後提問:這些月景具有什麼特點?引起了你怎樣的感受?明確:幽美、朦朧、靜謐、澄澈、空靈。3、緊扣「月」這一意象,請學生髮揮聯想和想像,用散文化的優美語言來描繪月下春江美景。配樂營造氣氛,請學生有感情的讀自己的作品。示例:看,那春江潮漲,潮水翻滾著、奔騰著、咆哮著,浩茫茫一片彷彿與大海相連。霎時,一輪明月在浩瀚無垠江面上,隨著洪波翻湧冉冉升起。頓時,萬頃江波之上籠罩了一層空靈、迷濛的月色,水光粼粼,月光瑩瑩。江水宛然前行,環繞著一處芳草萋萋、繁花滿樹的郊野流淌。溶溶月色瀰漫在這開滿鮮花的樹林里,柔柔的月光在花瓣上浮動,像是撒了一層潔白的雪。花朵在月光的照映下彷彿冰山上盛開的雪蓮一般晶瑩剔透,散發出聖潔的光芒。這時,天空中飄灑、飛舞的流霜,沙灘上潔白、柔軟的細沙都與月色融成了白茫茫的一片。4、教師小結:詩人用月光統攝群象,採用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的順序,最後將筆墨凝聚在了一輪明月之上,為讀者描繪了一幅色澤柔和、幽美深遠的春江月夜圖。詩人採用這種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無所不包的寫作順序,是要告訴我們一句話——「何處春江無月明」,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的籠罩之下呢?由這句話我們可以聯想到很多,哪裡的世界沒有太陽,哪裡的夜晚沒有月亮,哪裡的人間沒有希望……板書:景——月色無垠  空明純凈﹙二﹚領悟「月之理」欣賞第二部分: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1、江天一色,毫無纖塵,皎皎孤月,高懸夜空,情思涌動,不絕如縷。望著高懸於空中的那輪皎潔而孤獨的明月,詩人想到了什麼?用原文回答。明確:從「江畔何人初見月?」到「但見長江送流水」。「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何人」、「何年」見詩人對月的苦苦追問和思索,這兩個問題,詩人能不能解答?我們能不能解答?都不能。所以詩人的思路進行了第一次切換,不是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轉入了下一句——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2、放映課件字幕及配樂,請一名學生朗誦本節。3、「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與以下詩句包含的哲理有什麼不同?曹植《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阮籍《詠懷》:「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學生分組討論,選出代表發言。教學預設:曹植和阮籍感慨宇宙永恆,人生短暫。張若虛在此處卻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的,因之「代代無窮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並不是頹廢與絕望,而是緣於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所以有人說這是少年似的哀嘆,輕煙似的惆悵。全詩的基調 「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迴響。4、拓展小結:江月年年望相似,江水歲歲流不息,記得周國平說過:詩人與哲學家是相通的。張若虛就是這樣,他跳出了「物是人非」的磁場,站在歷史的高度,用哲學的視角,仰觀宇宙,俯瞰人生,「代代無窮已」,這人生雖短暫、雖無常,但卻和明月、長江共存於永恆的天地間。所以,我們也應該抓住手中有限的光陰,活在當下,把握自己的人生。有人曾評價這幾句詩「哀而不傷」,在字裡行間洋溢著青春、熱情的盛唐之音。板書:理——哀而不傷 宇宙人生(三)鑒賞「月之情」欣賞第三部分: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兩地相思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思婦懷人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遊子思歸1、導入:光照千古的明月之所以永恆存在於天地之間長明不衰,好像是在等待什麼人。那麼這首詩在第三部分寫到了什麼人呢?——遊子、思婦。詩人自然地把筆觸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轉到了人生圖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離愁別恨。在遊子思婦相思的圖景中,這輪明月也表現得極為多情。2、在遊子思婦相思的圖景中,哪些詩句表現了月亮的多情?明確:「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及「落月搖情滿江樹」。3、賞析「可憐樓上月徘徊」, 「徘徊」一詞的表達作用。教學預設:(1)寫出月因浮雲遊動,光影明滅不定的動態。(2)擬人手法,賦予月亮人的靈性,它似乎也為思婦而傷心、對她憐憫,不忍離去。(3)與後文的「卷不去」、「拂還來」相呼應,寫出月亮的不忍之心。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這「卷不去」,「拂還來」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婦綿綿不絕的相思之情。4、賞析「落月搖情滿江樹」一句。參考答案:此句採用了化虛為實的表現方法,通過一個「搖」字將無形的離情寫得形象可感,也使整幅畫面充滿了動感。一個「搖」字,可以讓人聯想到月光的浮動,開滿鮮花的樹林在微風中的搖動,浩闊無垠的江面上水波的蕩漾。同時讓讀者彷彿看到繚亂不寧的別緒離情伴隨著殘月的餘輝散落在江邊的樹林里,讓讀者彷彿聽到這離情飄落時還伴隨著細碎、空靈的風鈴的聲響。一個「滿」字讓人感覺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溢著、蕩漾著、縈繞著這種濃郁的、哀婉的但又略帶甜蜜的相思之情。這份哀而不傷的離情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5、本段文字如何表達遊子思歸的感情?(1)在夢中也想歸家,心理描寫。(2)對春光漸逝的惋惜中,表達其想要歸家的心情。(3)以 「無限路」表達其有家卻難歸的無奈。(4) 「落月」、「海霧」等襯托其無限的思念。6、小結: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哀而不傷」的。所詠非一時一地一人之情,而賦予其永恆的普遍性。濃濃的離別相思在美景之下,化為淡淡的哀愁。這種離愁始終透露出一種空濛、迷惘、柔和的情調,象輕夢飄過,卻又籠罩心頭。李澤厚:這首詩是有憧憬和悲傷的,但它是少年時代的憧憬和悲傷。儘管悲傷,仍感輕快,雖然嘆息,總是輕盈。板書:情——思婦遊子 離愁別緒五、課堂小結1、全詩以月為線索,將月與江、月與花、月與夜、月與人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春江花月夜大自然美景的讚美,對永恆的宇宙人生哲理的思索以及對人間至真至純的愛情的謳歌,意境清新邈遠。2、詩人張若虛將眾多意象巧妙地統攝於一輪明月的光華之中,匯成了月之景、月之理、月之情水乳交融的優美深邃意境。在時間線索上,詩人也以月為紐帶,整幅畫卷按照月亮初生、高懸、西斜、落下的順序徐徐展開。月亮落下有再升起來的時候,詩人通過月落、月升的循環往複給我們傳達一個「永恆」的訊息,讓讀者感受到了春江花月夜中景、理、情的永恆之美,並促使我們在純凈、空靈、迷朦的月色中不斷地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六、布置作業1、背誦全詩2、分類收集整理關於「月」的意象的詩句。3、用散文的語言改寫本詩,可以選擇全篇也可選擇片段。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推薦閱讀:

圖書推薦:高子陽的《我的課勝過你的》
潘新和教授主要著作(按出版時間)
大語文教改 刻不容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語文課堂教學實踐

TAG:設計 | 詩詞 | 語文 | 教學 | 古典 | 古典詩詞 | 語文教學 | 鑒賞 | 教學設計 | 詩詞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