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佛懺的殊勝
拜懺共修 YY 頻道: ID號-44828352
1,師父教誡:
師父在覺悟之道第四講中,告訴我們:「我們要認識本心,我們要修行,就要凈障,凈除業障。那凈除業障還不夠,你僅僅把這些草鋤完了,那麼你莊稼種下去,你心發起來,你還要施肥,那麼施肥就是要積聚資糧,那麼如果沒有資糧,你要發心那也是很難的。那麼對莊稼施肥那麼還不夠,還需要陽光、雨露、水分、空氣這些條件,那麼這些都是佛菩薩三寶的加持。那只有這些都具足了,那你莊稼才能夠長得好,那我們人修行才能夠修得好,我們內心才有辦法清凈。
所以這三個都是不可缺少的——凈罪、集資、祈求,都是不可缺少,都是要對治我們內心的問題。而不是說,我們在寺廟裡邊天天僅僅說說而已,它實際上面是非常有用的。」
師父開示:「我們很多人修行學佛法,修行用功用不上去,他有業障,自己不知道,他認為說我沒有做什麼錯事。業障是無始以來積累的,忽然哪一天,哪一個種子起現行了,就把你障礙住了,你就麻煩了,你就過不去。所以你一起煩惱,一有問題,身心一不舒服,你必須要就懺悔、拜佛、祈求。
到佛菩薩面前懺悔,懺除前愆,把過去做錯的懺除乾淨,把它忘記掉、懺乾淨。就猶如一件衣服很髒了,拿去洗,用漂白粉漂白,再看不出這個痕迹,這樣才叫做洗乾淨了。
不是說你坐在那裡想,我哪裡錯哪裡對,不是想就能解決問題的,你不去察覺這個障礙怎麼辦?那你只有藉助三寶的力量,佛法僧的力量才是有辦法的,那我們有的業是很深的,往昔所造諸惡業,有的是非常的深重,這個障礙是非常非常大。那麼懺悔好了,我們接受這個佛法就非常容易相信,非常容易入心,你聽一次就能記住了,你就能夠相信了,就能夠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身語意中得到體現,這是很有功夫的。而不是說你天天在那裡念,在那邊天天討論,跟你的心沒有關係,跟你的業沒有關係。」
2,修持勝利
之前的開示提到過三十五佛懺的殊勝有12個:
1) 可以滅掉無始以來所造罪業。《華嚴經》: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無始以來,我們造的罪業無量無邊。我們造的罪業是因緣所生,通過三十五佛懺,通過因緣把它滅去,去除罪障。
2) 滅掉報障。通過懺悔,可以免去三惡道的果報。下生人道當中,諸根不具,聾盲喑啞等果報也能去掉。
3) 去掉煩惱障。貪嗔痴慢疑,我執,我愛執這些煩惱,通過拜懺可以減輕。
4) 去掉正法的障礙。由於數世對三寶不恭敬,我們學法,平時我們頭腦特別清晰,一聽法就開始睡覺,或者聽不進去,心煩意亂。或是聽了法老忘記,對境用不上佛法,這就是有法障,正法的障礙。通過懺悔可以去掉,這樣能夠與聞思相應。
5) 去掉我們的病障。我們身體有一些病,當然葯也是因緣。通過懺悔也是因緣。也能去掉。包括事業,家庭的一些障礙,通過拜佛懺悔,也能夠超越,已經有很多居士有了驗證。
6) 讓我們的內心能夠得到寂靜和安寧。我們現在生活的節奏、壓力、共業、邪見會讓我們內心不安寧、不寂靜。通過拜佛,懺悔就可以得到內心的寧靜。
7) 能夠讓我們的內心能夠與戒法相應,見行配套,對境現起佛法,很快心能夠進入佛法的境界。
8) 可以得到相應的智慧。我們內心寧靜之後,煩惱減輕,智慧就能夠現起,我們想不開的、想不通的、放不下的事情,內心能夠比較清明。
9) 拜懺也是集資,通過拜懺,我們所做的善根可以迴向,可以隨喜。這是在廣結資糧。
10) 可以啟發善根。我看大家拜懺的反饋,有的同修說拜起來痛哭不止,這是善根的啟發。善根啟發之後,我們內心會能夠容易發心、發願。
11) 通過拜懺可以啟發我們自性三寶。我們的心性,本性,它有很多的功德,就是我們的煩惱障,罪障,業障把它覆蓋了,我們去掉以後,心性功德自然能夠顯露。
12) 拜懺後契入聞思修相應的境界。聞思是需要前提的,需要內心能夠寧靜,然後思維修。
3、造者殊勝
我們學廣論,大家都知道是宗大師造論。我們現在修的這個三十五佛懺的儀軌,也是後來宗大師造的。
以宗大師的修為,不僅修行先懺悔,而且一直都修,修的就是這個三十五佛懺。他閉關拜懺,拜了350萬拜,修三十五佛見到三十五佛現全身,而且宗大師每天晚上睡覺之前要誦三十五遍的三十五佛。
宗大師是三佛合一,文殊師利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金剛手菩薩三佛合一。在宗大師降旦的時候,就是在他母親懷孕的時候,宗大師的父親一直在修文殊法,他晚上做夢夢到從五台山過來一個和尚,背了很多的佛經說是要在他們家休息,然後去了他們家樓上的佛堂,他父親醒來之後就想這是不是預示這孩子和文殊菩薩有緣,能夠非常有智慧;同樣他父親又做了一個夢,夢到金剛手菩薩的金剛杵一直一直降到他們家;同時他母親也做夢,夢到了觀世音菩薩,是童子的化身,在選擇他的母親,選擇了幾個婦女後,觀世音菩薩都搖頭,說她們都有過失,到宗大師母親的時候,觀世音菩薩特別地歡喜,說就是她了。種種的預兆,說明宗大師是三佛合一。三佛合一的他為什麼要修這個法門,他為什麼要修?我們知道的有統計的宗大師修了350萬遍35佛懺。
4、教授殊勝
知道了懺悔極重要,但怎麼具體做呢?廣論中深信業果法類中,講到四力懺悔時專門提到了三十五佛懺。
「於往昔無始所作諸不善業,多起追悔,欲生此者,須多修習感異熟等,三果道理,修持之時,應由《勝金光明懺》及《三十五佛懺》二種悔除。」
《三十五佛懺》開始部分為皈依發心,接著拜佛時是正對治,長跪時首先是發露懺悔,然後從此制止是遮止力,再往後是迴向,整個的儀軌有七支供。所以這一懺法很殊勝。
(喻)還有一個公案,阿育王,大家都知道孔雀王朝,阿育王前半生是黑阿育王時期,他武力征服,因為戰爭,造了很多惡業,殺生無數;他後半生是白阿育王時期,他皈依佛陀教法。阿育王統一全國之後,他的國土疆域非常廣大。這個時候他在想,全世界的臣民是不是都應該向我禮拜,一位大臣就對他說:「龍王不會向你禮拜,你是人王,他是龍王。」他問為什麼?「因為你的福德沒有龍王大。」阿育王就到了大海邊,帶了很多軍隊敲鑼打鼓,讓龍王出來,龍王不理他。他的福報確實不大,但他不相信。後來有個高僧告訴他,同時造兩個像,一尊是阿育王的像,一尊是龍王的像,這兩尊像都是用兩斤黃金,造出來後稱一下,如果誰的福德大,他的像就比較重。造出之後,果然龍王的像比較重。後來他就比較服氣,開始修三十五佛,拜三十五佛,每天拜一千拜,修了三年多。在他修的過程中,龍王的金像就開始向他鞠躬。這個高僧告訴他,還不行,你要修得金像向你大禮拜才可以。後來他繼續修,一直修了三年多三十五佛,當然還修其他的福報——布施、造八萬四千塔(在我們中國也有),後來龍王的金像果然就禮拜阿育王,後來稱一下重量,阿育王的金像的重量要大於龍王的重量。後來他到大海邊,招呼龍王出來,果然龍王就出來了,化成婆羅門,出來之後就給阿育王禮拜,供奉很多的寶物。這都是真實的。阿育王是在世間法層面,修福報、消業障,修了三年多。所以,我們修三十五佛懺,要對三十五佛生起信心。
一個人修也很難修,要融入共業,在《俱舍論》裡面:「萬人共造善惡業,每人均得萬人果」。我們大家一起共修三十五佛懺,這個共業的力量就非常大。比如我們整個道場一起修,我們有數百萬的三十五佛,那我們每個人獲得的功德就有這麼多。現在教化部講師班和准講師班,統計上來的都超過三十多萬次了,還有每天中午道場常住固定拜三十五佛懺。多麼殊勝的業啊。個人別業要融入到共業當中來。
另外,我們在修過程中,相互隨喜造共業。這都是業果的原理、佛法的原理,所以大家要相信,我們必須把共業利用起來。同時,我們造共業中相互拉拔,這種清凈的力量能使大家相互和合,能夠增上。
如果我們沒有共業的力量,實際上每年無論是講師班長也好,學員也好,都有一個自然的流失率。我想這種流失就是社會共業、染污的力量主導的,可能說突然有工作變動了,或者是其他各方面的事情就帶不了組了,或者我們自己退心了,這都是被共業染污,不知不覺就掉隊了。所以,我們要一起來共修。
大家剛開始學修,不容易堅持。只要我們認識到修習勝利和不修過患,產生定解,發願去做,慢慢地就能都修起來。現在能拜的拜,不能拜的誦,不能誦的,哪怕每天讀一遍,讓三十五佛懺在自相續當中串習一遍,就有一遍的力量。不要覺得我條件不具足,以後再說。生死無常,這生不知什麼時候就沒了,這麼殊勝的法,都送到手上,腳邊了,你要是還錯過和三十五佛懺的緣,就太可惜了。
廣論教授殊勝中,講到「諸現未能實進止者,亦不應以自未能趣而為因相,即便棄捨。應作是思:願於何時於如是等,由趣遮門,現修學耶?遂於其因,集積資糧,凈治罪障,廣發正願。以是不久,漸漸增長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學。」
我們做不到的,首先是不要棄捨,然後想想當下做什麼,一步一步趣入。再具體一點,就是在因地上,「集積資糧,凈治罪障,廣發正願。」有的家庭條件有限,不方便拜佛,可以讀35佛也有功德,融入共業。另外要注意家庭和諧,拜懺是為了凈化煩惱,不要為了定課和家人不和,要利樂我們周圍的人。
總之,還不想拜懺的,要發願拜懺;開始拜的,要發願共修三十五佛懺,要發願堅持拜懺;堅持拜的,要發願越拜越歡喜,不退失;自己歡喜拜的,要發心讓更多的人來拜,自利利他。
我們對拜懺的勝利和不修過患產生了定解,接下來怎麼拜,拜的時候怎麼作意、思維,那些都是第二位的了。論壇里有很多帖子了,請大家查看。大家也可以互相分享,隨喜大家拜懺功德。
推薦閱讀: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殊勝開示:念佛要怎樣念才最有把握?
※福報靠供養,一切供養中,法供養最殊勝。什麼是法供養?
※《光明之旅》十一殊勝的菩提心
TAG:殊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