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各類知名茶葉的外形 色澤

各類知名茶葉的外形 色澤

時間:2013-07-25 14:07來源:z.xiziwang.net 作者:lin695781402

對於葉的知識大家了解的全面嗎?了解不全的朋友讓我來給您具體介紹下。

茶葉知識,眾所周知中國的十大名茶分別是:

1. 西湖龍井2. 洞庭碧螺春 3. 黃山毛峰 4. 廬山雲霧 5. 六安瓜片 6. 君山銀針 7. 信陽毛尖 8. 武夷岩茶 9. 安溪鐵觀音 10. 祁門紅茶

但目前一些不法商家為了能在茶葉流通過程中獲取暴利,經常目混珠,以假亂真。這給消費者在購買茶葉過程中帶來了種種的疑懼。上等的名茶其實都有獨特的特徵。今天我們就主要來闡述下。

茶葉的知識

一、 西湖龍井:

1.認準袋裝西湖龍井防偽標誌、產地、生產日期、QS標準號。

2.西湖產區的龍井基本都是手工炒制,而外地龍井多是機器炒制,顏色翠綠,比正宗的西湖龍井看起來更漂亮。

3.聞香味,西湖龍井嫩香中帶清香,而浙江龍井滋味較醇厚,帶點機器炒制的火工味。

4.看湯色,西湖龍井更清一點,顏色偏鵝黃色。

5.嘗味道,西湖龍井入口回甘,而浙江龍井嘗起來有點澀。

6.泡過的茶葉摸起來也不同,西湖龍井朵朵分明,很飽滿,而浙江龍井的葉子發軟,像被蒸熟了。

二、 洞庭碧螺春

1. 滿身毛:就是碧螺春成品茶由白毫遮掩,茸毛緊貼茶葉,按照遮掩程度即茸毛密布的程度區分碧螺春茶的優次。

2. 銅絲條:是指碧螺春茶條索細緊重實,沖泡時迅速下沉,不浮在水面。

3. 蜜蜂腿:是指碧螺春茶的形態像蜜蜂的腿,這是區分真假碧螺春和加工技術好壞的重要特徵之一。

4.洞庭碧螺春茶的內質特徵通常形容為「一嫩三鮮」。

「一嫩」是芽葉特別細嫩,每500克碧螺春茶含嫩芽5萬—6萬個以上,芽大葉小,芽葉尚未展開。

「三鮮」是指色鮮艷、香鮮濃、味鮮醇。色鮮艷是指碧螺春茶不但外形色澤銀綠隱翠、光彩奪目,而且茶湯碧綠清澈、鮮艷耀人,葉底嫩綠亮麗。香鮮濃是指碧螺春茶的香氣,在清清的茶香中透著濃郁的花香,使人迷戀和陶醉。味鮮醇是指碧螺春茶的鮮爽茶味之中另有一種甜蜜的果味,使人百飲不厭,回味無窮。

三、黃山毛峰

1. 從外形上:外形細嫩稍捲曲,芽肥壯、勻齊,有鋒毫,形狀有點像「雀舌」,葉呈金黃色。假的黃山毛峰茶呈土黃。

2. 從色澤上:嫩綠油潤,香氣清鮮,水色清澈、杏黃、明亮,味醇厚、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艷。假的黃山毛峰味苦,葉底不成朵。

四、廬山雲霧

廬山雲霧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長度不超過5厘米,其特點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澤翠綠,幽香如蘭,滋味深厚,鮮爽甘醇,耐沖泡,湯色明亮,飲後回味香綿。

五、六安瓜片

1. 從外形上:六安瓜片每一片不帶芽和莖梗,葉呈綠色光潤,微向上重疊,形似瓜子,水色碧綠。假的則味道較苦,色比較黃。

六、君山銀針

1. 從外形上:君山銀針其成品茶芽頭茁壯,長短大小均勻,茶芽內面呈金黃色,外層白毫顯露完整,而且包裹堅實,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銀針,君山銀針經沖泡後,可看見茶芽漸次直立,上下沉浮,並且在芽尖上有晶瑩的氣泡。

七、信陽毛尖

1、干看評外形。首先,用雙手捧起一把茶葉,放於鼻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葉的香氣。一是看是否具有熟板栗的香氣;二是辨別香氣的高低;三是嗅聞香氣的純正程度,凡香氣高、氣味正的必然是優質茶。其次,抓一把茶葉平攤於白紙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澤、嫩度、條索、粗細。凡色澤勻整、嫩度高,條索緊實,粗細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葉。

2、濕看識內質。濕看,就是開湯審評。開湯俗稱泡茶或沏茶。一般先取茶葉3-5克,放入白色瓷杯中,然後衝上滾沸適度的開水200毫升左右。開湯後,應先嗅香氣,接著看湯色,先嘗滋味,後評葉底。

(1)嗅香氣。茶葉經杯中沖泡後,立即傾出茶湯,將茶杯連葉底一起,送入鼻端進行嗅香,凡聞之茶香清高純正,使人有心曠神怡之感者,就可算得上好茶 。

(2)看湯色。看湯色應及時進行。一般在茶葉沖泡3-5分鐘後,傾出杯中茶湯於另一碗內,在嗅香氣前後立即進行。凡屬上乘的茶葉,湯色以淺綠或黃綠為宜,並要求清而不濁,明亮澄澈。

(3)嘗滋味。滋味是靠人的味覺器官來區別的。一般認為,綠茶茶湯濃醇爽口,屬上等綠茶;如果平淡澀口,多為粗老綠茶。

(4)評葉底。評判茶葉經沖泡去湯後留下的葉底,看老嫩、整碎、色澤、勻雜、軟硬等情況以確定質量的優次,同時還應注意有無其他摻雜。

八、武夷岩茶

1. 從外形上:武夷岩茶外形條索肥壯、緊結、勻整,帶扭曲條形,俗稱「蜻蜓頭」,葉背起蛙皮狀砂粒;

2. 從湯色上:湯色橙黃,葉底勻亮,邊緣朱紅或紅點,中央葉肉為黃綠色,葉脈為淺黃色,耐泡。假茶開始味淡,欠韻味,色澤枯暗。

九、安溪鐵觀音

1. 觀形:優質「鐵觀音」茶條捲曲、結實、沉重,呈青蒂綠腹蜻蜓頭狀,色澤鮮潤,砂綠顯,紅點明,葉錶帶白霜。看茶葉的色澤:全黑色就肯定是低等鐵觀音;呈赤黑色為中底等鐵觀音;色澤為黑綠色為上等鐵觀音;色澤為油黑青綠色為極品鐵觀音,以上在配合以下品茶可定他好壞。

2. 聽聲:精品茶葉較一般茶葉緊結,葉自沉重,取少量茶葉放入茶壺,可聞「噹噹」之聲,其聲清脆者為上,聲啞者次之。

3.察色:湯色金黃,濃艷清澈。茶葉沖泡燕尾服開後葉底肥厚明亮「鐵觀音」茶葉特徵之一為葉背外曲,具有綢面光澤,此為上,湯色暗紅者次之。

4.聞香:精品「鐵觀音」茶湯香味四溢,啟蓋端杯輕聞,具獨特香氣即芬芳撲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曠神怡。鐵觀音茶葉香個有不同分淡香,清香,濃香,原味可辨別茶葉好壞。

5.品韻:古人有「未嘗甘露味,先聞聖妙香」之妙說。細啜一口,舌根輕轉,可感茶湯醇厚甘鮮;緩慢下咽,回甘帶密,韻味無窮。至於獨特的「觀音韻」應作何解?至今茶人尚未能夠說清,只得留待後人品斷,這也正是安溪「鐵觀音」的魅力所在。 茶水是 甘 苦 澀 純,而定鐵觀音茶葉的好壞,如果茶水苦澀肯定不是好茶;如果茶水甘甜可以說他是好茶;如果茶水甘純清綠可謂是上好茶,喝茶後回憶他帶給你的感覺,能辨別他的好壞。

十、 祁門紅茶

外形條索緊細秀長,金黃芽毫顯露,鋒苗秀麗,色澤烏潤;湯色紅艷明亮,葉底鮮紅明亮;香氣芬芳,馥郁持久,似蘋果蘭花香味。假的祁門紅茶一般帶有人工色素,味苦澀丶淡薄,條葉形狀不齊。

茶葉知識李時珍本草綱目中醫典藉關於茶葉功效的記載

1.《本草綱目》時珍曰∶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然 火有五,火有虛實。若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溫飲則火因寒氣而 下降,熱飲則茶借火氣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 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若虛寒及血弱之人,飲之既久,則脾胃惡寒,元氣暗損,土不制水,精血潛虛;成痰飲,成 痞脹,成痿痹,成黃瘦,成嘔逆,成洞瀉,成腹痛,成疝瘕,種種內傷,此茶之害也。民生日用,蹈其弊者,往往皆是,而婦嫗受害更多,習俗移人,自不覺爾。況真茶既少,雜茶更多,其為患也,又可勝言哉?人有嗜茶成癖者,時時咀啜不止,久而傷營傷精,血不華色,黃瘁痿弱,抱病不悔,尤可嘆惋。晉干寶《搜神記》載∶武官因時病後,啜茗一斛二升乃止。 才減升合,便為不足。有客令更進五升,忽吐一物,狀如牛脾而有口。澆之以茗,盡一斛二升。再澆五升,即溢出矣。人遂謂之斛茗瘕。嗜茶者觀此可以戒矣。陶隱居《雜錄》言∶丹 丘子、黃山君服茶輕身換骨,《壺公食忌》言∶苦茶久食羽化者,皆方士謬言誤世者也。

按∶ 唐右補闕母炅代茶飲序雲∶釋滯消擁,一日之利暫佳;瘠氣侵精,終身之累斯大。獲益則功歸茶力,貽患則不謂茶災。豈非福近易知,禍遠難見乎?

又宋學士蘇軾《茶說》雲∶除煩去膩,世故不可無茶,然暗中損人不少。空心飲茶入鹽,直入腎經,且冷脾胃,乃引賊入室也。

惟飲食後濃茶漱口,既去煩膩,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堅齒消蠹,深得飲茶之妙。古人呼茗為酪奴,亦賤之也。時珍早年氣盛,每飲新茗必至數碗,輕汗發而肌骨清,頗覺痛快。中年胃氣稍損,飲之即覺為害,不痞悶嘔惡,即腹冷洞泄。故備述諸說,以警同好焉。又濃茶能令人吐,乃酸苦涌泄為陰之義,非其性能升也。

2.清 趙學敏 《本草綱目拾遺 》 卷六木部 普洱茶

出雲南普洱府,成團,有大、中、小三等。 雲南志∶普洱山在車裡軍民宣慰司北,其 上產茶,性溫味香,名普洱茶。南詔備考∶普洱府出茶,產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專、慢撒六茶山,而以倚邦、蠻專者味較勝。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虛人禁用。苦澀,逐痰下氣,刮腸通泄。 按∶普洱茶大者,一團五斤如人頭式,名人頭茶,每年入貢,民間不易得也.有偽作者,名川茶,乃川省與滇南交界處土人所造,其餅不堅,色亦黃,不如普洱清香獨絕也。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物理小識∶普雨茶蒸之成團,狗西番市之,最能化物,與六安同(按∶普雨即普洱也)。

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脹受寒,用湯發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顙,受熱疼痛,用五 ?咂ぱ擼蟹罅⒂?

悶 百草鏡雲∶此症有三,一風閉、二食閉、三火閉,惟風閉最險,凡不拘何閉,用茄梗伏月采,風乾,房中焚之,內用普洱茶二錢煎服,少頃盡出,費容齋子患此,已黑黯不治,得此方試效。

3.《本草圖經》:舊不著所出州郡,今閩、浙、荊、江湖、淮南山中皆有之。今通謂之茶,茶、茶聲近。故呼之。春中始生嫩葉,蒸焙去苦水,末之乃可飲,與古所食殊不同也。

4.《茶經》曰:茶者,南方佳木,自一尺、二尺、至數十尺,其巴川峽山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木如瓜蘆,葉如桅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拼桐,蒂如丁香,根如胡桃。茶性極冷,惟雅州蒙山出者溫而主痰。

5.《綱目》:茶有野生、種生,種者用子。其子大如指頂。正圓黑色,其仁入口,初甘後苦,最戟人喉,而閩人以榨油食用,二月下種,一次須百顆乃生一株,蓋空殼者多故也。畏水與日,最宜坡地蔭處。清明前采者上,穀雨前者次之,此後者皆茗爾。

6.《綱目拾遺》:雨前茶產杭之龍井者佳,蓮心第一,旗槍次之,於穀雨前采撮成茗,故名。三年外陳者入葯,新者有火氣。凡茶皆能降火,清頭目。其陳年者曰臘茶,以其經冬過臘,故以命名。佐劉寄奴治便血最效。產徽者曰松蘿,長於化食;產浙紹者曰日鑄,專於清火;產閩者曰建茶,專於辟瘴;產六合者曰苦丁,專於止痢;產滇南者曰普洱茶,則兼消食辟瘴、止痢之功。

7.《湯液本草》:茗,苦茶、臘茶是也。治陰證湯藥內用此去格拒之寒,及治伏陽,大意相似。茶苦,《經》云:苦以泄之。其體下行,所以能清頭目。楊士瀛:姜、茶治痢,姜助陽,茶助陰,並能消暑解酒食毒。且一寒一熱,調平陰陽,不問赤白冷熱,用之皆良。

8.《綱目》: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虛實,若少壯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與茶相宜。溫飲則火因寒氣而下降,熱飲則茶借火氣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此茶之功也。若虛寒及血弱之人,飲之既久,則脾胃惡寒,元氣暗損,土不制水,精血潛虛,成痰飲,成痞脹,成痿痹,成黃瘦,成嘔逆,成洞瀉,成腹痛,成疝瘕,種種內傷,此茶之害也。蘇軾《茶說》雲,除煩去膩,世故不可無茶,然暗中損人不少,空心飲茶入鹽,直入腎經,且冷脾胃,乃引賊入室也。惟飲食後濃茶漱口,既去煩膩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堅齒消蠢,深得飲茶之妙,古人呼為酪奴,亦賤之也。又濃茶能令人吐,乃酸苦涌泄為陰之義,非其性能升也。

9.《本草經疏》:茗,《本經》味甘,氣微寒,無毒,藏器言苦,然亦有不苦者。太陰為清肅之臟,喜涼而惡熱,熱則生痰而津液竭,故作渴也;瘺瘡者,大腸積熱也;小便不利者,小腸熱結也;甘寒入心、肺而除熱,則津液生,痰熱解,臟氣既清,腑病不求其止而止矣,令人少睡者,蓋心藏神,神昏則多睡,清心經之熱,則神常自惺寂,故不寐也。下氣消食者,苦能下泄,故氣下火降,而兼滌除腸胃,則食自消矣。凡茶之種類極多,方宜大異,要皆以味甘不澀,氣芬如蘭,摘於夏前者為良。夫茶能滌腸胃一切垢膩,寧非木中清貴之品哉?昔人多以苦寒不利脾胃,及多食發黃消瘦之說,此皆語其粗惡苦澀,品類最下者言之耳。

10.《本經逢原》:茗乃茶之粗者,味苦而寒,最能降火消痰,開郁利氣,下行之功最速,故《本經》主瘺瘡,利小便,去痰熱之患,然過飲令人少寐,以其氣清也。消食止渴,無出其右,兼香鼓、蔥白、生薑,治時疫氣發熱頭痛。凡茶皆能降火,清頭目。其陳年者曰臘茶,以其經冬過臘,故以命名。佐劉寄奴治便血最效。產徽者曰松蘿,長於化食;產浙紹者曰日鑄,專於清火;產閩者曰建茶,專於辟瘴;產六合者曰苦丁,專於止痢;產滇南者曰普洱茶,則兼消食辟瘴、止痢之功,蒙山者世所罕有,近世採石苔代充,誤人殊甚。其餘雜茶,皆苦寒伐胃,胃虛血弱之人,有嗜茶成癖者,久而傷精,血不華,色黃瘁痿弱,嘔逆洞泄,種種皆傷茶之害,而侵晨啜茗,每傷腎氣。酒後嗜茶,多成茶癖。又新茶飲之。令人聲音不清,以其能郁遏火邪也。至於精氣寒滑,觸之易泄者勿食,宜以沙菀蒺藜點湯代之。

11.《隨息居飲食譜》:茶以春采色青,炒焙得法,收藏不泄氣者良。色紅者,已經蒸庵,失其清滌之性,不能解渴,易成停飲也。

12.《本草經集注》:(主)好眠。

13.《千金·食治》:令人有力,悅志。

14.《唐本草》:主瘺瘡,利小便,去淡(痰)熱渴。主下氣,消宿食。

15.《食療本草》:利大腸,去熱,解痰。

16.《本草拾遺》:破熱氣,除瘴氣。

17.《本草別說》:治傷暑,合醋治泄瀉甚效。

18. 張潔古:清頭目。

19.《湯液本草》:治中風昏憤,多睡不醒。

20.《日用本草》:除煩止渴,解膩清神。炒煎飲,治熱毒赤白痢;同芎藭、蔥白煎飲,止頭痛。

21.《綱目》:濃煎,吐風熱痰涎。

22.《本草通玄》:解炙煿毒、酒毒。

23.《隨息居飲食譜》:清心神,涼肝膽,滌熱,肅肺胃。

原創:果蔬百科z.xiziwang.net
推薦閱讀:

TAG:茶葉 | 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