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評估—髖關節(口袋系列)
論及髖關節,體之中流砥柱也,髖於人體承上而啟下,髖之重要性,再多言也不為過。本次小編將與大家共同了解我們熟悉而又陌生的髖關節。
content:
1、Patrick試驗(Faber試驗/4字試驗)
2、Trendelenburg征(單足站立試驗)
3、關節盂前方撕裂試驗
4、關節盂前方撕裂試驗
5、Craig試驗
6、扭轉試驗
7、Stinchfield試驗
8、Nelaton線
9、Bryant三角
10、象限試驗
11、平衡
12、Ortolani征(外展試驗)
13、Barlow試驗(彈進彈出試驗)
14、Galeazzi征(Allis或Galeazzi試驗)
15、望遠鏡征
16、外展試驗(Harts征)
17、Thomas(托馬斯)試驗
18、股直肌攣縮試驗(Kendall方法)
19、Ely試驗(股直肌攣縮試驗)
20、Ober試驗(歐伯試驗)
21、梨狀肌試驗
22、90°--90°直腿抬高試驗(腘繩肌攣縮方法)
23、腘繩肌攣縮試驗
24、Phelp試驗
25、側方下台階試驗(骨盆降落試驗)
26、仰卧平台測試(supine plank test)
27、McCarthy髖伸直現象
1、Patrick試驗(Faber試驗/4字試驗):患者仰卧,檢查者將待檢查者下肢的足部置於另一側下肢的膝關節上。檢查者緩緩向下壓待檢查下肢的膝關節。陰性結果是所檢查下肢的膝部可觸及檢查床或者無法與對側下肢平行。陽性結果則是受試下肢保持高於對側下肢。如果結果為陽性,提示同側髖關節可能受累,可能會出現髂腰肌痙攣或者骶髂關節受累。Faber(代表屈曲、外展並外旋)是該實驗的髖關節體位。該試驗有時也被稱為Jansen試驗。
2、Trendelenburg征(單足站立試驗):該試驗評估髖關節的穩定性和髖外展肌對骨盆的穩定能力。患者單腿站立,正常情況下,對側骨盆應該上升,這提示試驗結果陰性。如果對側骨盆下降,提示試驗結果陽性。該試驗應該先做正常的一側,以便患者知道應該怎麼做。如果骨盆下降低於對側,提示臀中肌力量較差或者髖關節不穩(例如髖關節脫位)
3、關節盂前方撕裂試驗:患者取仰卧位。檢查者充分屈曲,外旋和外展患者髖關節作為初始體位。然後檢查者伸展患者髖關節同時內旋和內收。圖。陽性結果是出現疼痛或者彈響。
4、關節盂唇後方撕裂試驗:患者取仰卧位。檢查者充分屈曲,內旋和內收髖關節最為初始體位。然後檢查者伸展髖關節同時外旋和外展圖 。陽性結果是出現疼痛或者彈響。
5、Craig試驗:Craig試驗用於測量股骨頸的前傾角和向前扭轉角。髖關節的前傾通過股骨頸和股骨髁之間的夾角來表示。剛出生時平均角度為30°;在成人,角度為8°至15°。前傾角增大會導致髕骨傾斜和足趾內收,過度前傾的臨床常見表現是髖部的國度內旋(超過60°)和外旋減少.
患者俯卧屈膝90°。檢查者觸診股骨大轉子的後面,然後向內向外旋轉髖部直至大轉子和檢查床平行或者達到其最外側體位,在基於下肢和垂直線的夾角來估計前傾角。該實驗也被稱為測量前傾和後傾的Ryder方法。
6、扭轉試驗:患者仰卧於檢查床邊緣,待檢查下肢伸直外展與檢查床邊緣 圖17 。待檢查的下肢外展直至骨盆(如髂前上棘)開始移動。檢查者用一隻手內旋股骨至極限,另一隻手沿著股骨頸軸線在後外側緩慢施加壓力20s牽張關節囊韌帶,來測試髖關節的穩定性。
7、Stinchfield試驗:患者仰卧抗阻力屈髖30°、膝關節伸直位。髖部後側疼痛或者腹股溝區疼痛為陽性,提示髖關節病變。髖部後側疼痛或者腰背部痛提示腰部或骶髂關節病變。該實驗增加髖部。骶髂關節和腰部脊柱壓力。
8、Nelaton線:Nelaton線是從同側坐骨結節到髂前上棘間的一條假想線圖18.如果股骨大轉子在此線上被觸診,則提示髖關節脫位或者髖內翻。雙側需進行比較。
9、Bryant三角:患者仰卧,檢查者自髂前上棘向檢查床做一條假想線的垂直線。第二條假想線是自大轉子尖部做一條假想線的垂直線圖19 。該線需要雙側對比。雙側差異提示髖內翻或者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該測量可通過放射線拍片進行檢查,這樣該線可在放射線片子上標記出來。
10、 象限試驗:檢查者讓患者屈曲、內收髖關節,這樣髖關節朝向對側肩關節且可抵抗運動。維持輕度的抵抗,患者髖關節外展同時在運動中保持屈曲。在活動過程中,檢查者應注意任何異常(如彈跳)、疼痛或者患者恐懼,這些可能提示髖關節存在病變圖54D。這種活動也可導致股骨頸撞擊髖臼唇,所以要小心操作。
11、平衡:評估患者的本體感覺控制很重要。評估方式可要求患者先以單腿站立(好腳)再測另一隻腳的單腳站。先測眼睛張開時,再測眼睛閉上時。不同之處必須要留意。當患者的眼睛閉上時,本體感覺喪失會特別明顯。Stork站立測試 圖5 也是用來測試本體感覺,這項測試也可以用來測試骶髂關節、膝蓋、腳踝以及足趾的穩定性。使用這兩種方法,檢查者必須注意若Trendelenburg現象為陽性反應,則會影響本體感覺測試結果。
13、Barlow試驗(彈進彈出試驗):Barlow試驗是Ortolani試驗的改良版圖21,主要用於髖關節發育不良的診斷。嬰兒仰卧位,雙腿朝向檢查者。屈髖90°,完全屈曲膝關節。每側髖關節單獨評估,同時檢查者另一隻手穩定對側股骨和骨盆。檢查者每隻手的中指位於大轉子上,拇指位於臨近膝關節內側和大腿小轉子對側。髖關節外展,同時中指於大轉子後方向前推頂,如果股骨頭向前滑入髖臼,伴有彈響和撞擊,或者肌肉痙攣,則試驗陽性,提示髖關節脫位。這部分等同於Ortolani征。檢查者然後用拇指於大腿內側向後外側施壓。如果股骨頭越過髖臼後唇滑出然後停止施壓後再次複位,則髖關節不穩,髖關節沒有脫位但是易脫位。在另一側髖關節重複同樣過程。該試驗可適用於大約6個月大的嬰兒,亦不可頻繁重複。
14、Galeazzi征(Allis或Galeazzi試驗):Galeazzi試驗僅適用於評估單側髖關節脫位或者單側進行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可用於3--18個月的小兒。小兒仰卧,屈髖屈膝90°陽性體征是一側膝關節高於對側。
15、望遠鏡征:望遠鏡征是小兒髖關節脫位的有力證據。小兒仰卧位,屈髖屈膝均至90°,垂直下壓股骨,然後上提股骨至離開檢查床圖23。正常髖關節幾乎沒有活動,而對於脫位的髖關節可見較多相對運動,該多餘運動稱為望遠鏡或活塞運動。
16、外展試驗(Harts征):小兒仰卧,屈髖屈膝90°,檢查者被動外展小兒雙下肢,注意任何的運動不對稱和活動受限,另外,如果一側髖關節脫位,則小兒常常變現為臀部和大腿上部脂肪褶皺的不對稱,主要是因為患側股骨的上抬。
17、Thomas(托馬斯)試驗:用於評估髖關節屈曲攣縮,最常見的是髖關節攣縮。患者仰卧,檢查者檢查是否存在過度脊柱前凸,這常常於屈髖裝置緊張伴隨存在。檢查者屈曲患者一側髖關節至緊貼胸部,使得腰脊柱變平且平衡骨盆。患者保持屈髖貼胸。如果沒有屈曲攣縮,則受試髖部仍位於檢查床上;如果存在攣縮,則患者可呈現腰椎前凸增加,提示陽性。當受試下肢沒有離開檢查床,但是外展,則稱為「J」征或敲鐘征,提示下肢伸展側髂脛束緊張。
18、股直肌攣縮試驗(Kendall方法):患者仰卧,膝部下壓至檢查床邊緣。患者屈一側膝關節至胸前並保持圖34 。當對側膝部屈曲至胸前時,受試膝關節角度應該保持90°。如果不能(例如受試膝關節輕度伸展),則可能存在攣縮。檢查者可以試著被動屈曲膝關節看患者是否可以主動保持90°。在進行實驗前應時常觸診肌肉緊張度。如果沒有觸及肌緊張,則受限制可能是由於關節結構過緊(例如關節囊),終末感覺存在差異(肌肉牽拉對抗關節囊)。兩側都應進行實驗對比。
19、Ely試驗(股直肌攣縮試驗):患者俯卧,檢查者被動屈曲患者膝部 圖35 。屈膝時,患者同側髖部同時屈曲,提示股直肌緊張,試驗陽性。
20、Ober試驗(歐伯試驗):用於評估闊筋膜張肌(髂脛束)攣縮。患者側卧,下肢屈髖屈膝保持平衡。檢查者然後被動外展伸展患者大腿,膝關節伸直或者屈曲90°,輕度伸展髖關節並保持骨盆穩定,防止骨盆後移。如果存在攣縮,下肢仍然保持外展而不會下落至床上,則試驗陽性。
21、梨狀肌試驗:患者側卧,受試下肢位於上側。患者屈髖60°, 屈膝。檢查者一手穩定骨盆,同時下壓膝部 圖39 如果梨狀肌緊張,則出現肌肉疼痛。如果梨狀肌壓迫坐骨神經,則出現臀部疼痛和坐骨神經痛。抗阻力牽拉外旋肌肉(髖內旋)可導致同樣的坐骨神經痛。
22、90°--90°直腿抬高試驗(腘繩肌攣縮方法):患者仰卧屈膝,雙側屈髖90°。然後患者握持於膝後方保持雙側髖部屈曲90°。患者主動輪流儘可能伸展雙側膝關節。對於正常彈性的腘繩肌而言,膝關節最大伸展應該在20°以內 圖40 。如果腘繩肌緊張,則末端感覺胃肌肉緊張。神經根癥狀也可能出現。
該試驗也可用於臀大肌長度的測試。患者採取同樣初始體位。當檢查者觸摸到一側髂前上棘時,需要屈曲同側的髖關節與膝關節 圖41 。如果在髂前上棘移動之前大腿屈曲110°--120°,該側臀大肌長度正常,如果在大腿貼近軀幹前髂前上棘首先移動,則臀大肌緊張,需雙側對比。
23、腘繩肌攣縮試驗:要求患者坐下,一側膝部貼胸以穩定骨盆,另一側膝部伸展 圖43 。患者接著試著屈曲軀幹,用手指觸摸伸展下肢(受試下肢)的足趾。另一側重複該試驗。雙側進行對比。通常,患者應該至少可觸摸足趾並保持膝部伸展,否則則提示直腿腘繩肌緊張。
24、Phelp試驗:患者俯卧,膝部伸直。檢查者盡量被動外展雙側下肢。接著膝部屈曲至90°圖45 ,檢查者試著進一步外展髖部。如果外展增加,認為試驗陽性,提示股薄肌攣縮。
25、側方下台階試驗(骨盆降落試驗):置一20cm高的凳子或者踏板於患者前方。讓患者單足直腿站立於凳子上,然後患者緩慢放下非負重側下肢至地面上。正常應該在雙臂置於身體兩側,軀幹相對直立,髖部無內收或者內旋情況下進行圖46 。但是,如果在放下腿的過程中,出現上肢外展和(或)軀幹前傾和(或)負重髖部內收或內旋和(或)骨盆前屈或後旋,則提示髖關節不穩或外旋無力。
26、仰卧平台測試(supine plank test):使用來評估後側大腿肌肉的肌力。病患利用手肘及腳跟支撐住身體,然後將骨盆抬高。雙腳交替抬高,由患側腿先抬高(即先測試健側腳)。當對側腳抬起時,若出現骨盆塌陷或旋轉、或者是後側大腿肌肉起點處出現疼痛,即表示後側大腿肌肉無力。
27、McCarthy髖伸直現象:請患者兩側髖部屈曲,仰卧在床上,檢查者將患者健側髖部從屈曲的姿勢伸直,先合併做出外旋的動作,然後再做髖屈曲到伸直合併內旋的動作;然後再測試患側。若過程中出現疼痛,則為陽性。McCarthy的研究團隊認為若以下三種測試結果都為陽性,可以預測關節唇有病變,分別是McCarthy髖伸直現象、關節唇前側撕裂試驗,以及髖屈曲抗阻力測試。
推薦閱讀:
※瀕危物種為什麼要保護,誰出錢來保護?如何評估保護效果?
※骨科評估-膝關節[口袋系列]
※健身開始前的自我評估
※以案說法:房屋價值評估報告須及時送達當事人進行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