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15.《擊鼓罵曹》簡介

      

       《擊鼓罵曹》是京劇老生傳統劇目,取材於《三國演義》第23回「彌正平祼衣罵賊」。故事敘述名士禰衡被孔融推薦給曹操,曹對其輕慢,用鼓吏來羞辱他。禰衡當著滿朝文武大罵曹操,並借擊鼓發泄。後經百官相勸,勉為曹下書去順說劉表。

     《擊鼓罵曹》充分表現禰衡的高傲性格,不屈威武,大罵曹操。劇中唱腔和念白,都是表現封建社會名士的形象。全劇唱腔都是「西皮」,板式全面,「二六」就有三段,反映三個不同的內容和思想,使人不覺重複。具有傳統劇目中,唱腔布局運用板式的明顯特點。

      故事背景

      東漢末年,河北平原郡有一位名叫禰衡的名士,他自幼飽讀詩書,精於韜略,以能言善辯聞名於時。後來受到北海太守孔融的賞識,被聘為幕賓。孔融十分器重禰衡的才幹,為了使他能有一個施展抱負的機會,特意將他推薦給了朝廷。當時的漢獻帝不過是個傀儡皇帝,朝政大權完全控制在身為丞相的曹操手中。禰衡早就看透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就是去了,曹操也未必真的肯用自己。可是一來礙於孔融的知遇之情,二來自己也久有匡扶漢室的志向,便抱著試試看的念頭隨孔融來到許昌。

      性格描述

      禰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今山東臨邑東北),是年二十四歲,性格耿直,能言善辯,好衝動,嫉惡如仇,今當視為「憤青」一類。他的學力很高,社會經驗不足,從孔融對他的評述中可以看出,禰衡當時並無業績。當然這也是禰衡很苦惱的事,但他把它歸咎於懷才不遇。因此,戲中禰衡上場就表白:「天地寬闊,論機謀,智廣才多。口似懸河語似流,全憑舌尖用機謀。男兒若得擎天手,自然談笑覓封侯」。實在禰衡與孔融的不同在於他是不懂政治的純粹文人。他懷才不遇是有性格原因的,被享譽文壇的孔融喻為「當今的顏回」,說「未逢真明主,枉負棟樑材」,是因為他希望能為漢朝出力報效,學以致用。但是,在「讒臣當道」、「漢室紛爭」的年代,一個單純的文人,一個欲求有所作為的青年,難免會陷入政治的漩渦。《三國演義》里用很少的筆墨描繪這位有代表性人物的鮮活形象,展示了羅貫中深厚的文學功力。同樣,演繹禰衡的京劇《擊鼓罵曹》,也是十分精彩的二度創作。把這個流星般一掠即逝的歷史人物,豐滿逼真而又不失深刻的展現於舞台,成了家喻戶曉的經典形象。

     【附錄一:擊鼓罵曹的故事】

      曹操為了擴大自己的努力,想請人去劉表那裡遊說,孔融就推薦了他的好朋友禰衡。禰衡被請來後,曹操對他不以禮相待惹得禰衡當面罵遍了曹操手下的謀士和大將。第二天,曹操大宴賓客,讓禰衡擊鼓取樂。禰衡身穿破衣上堂,有人責問禰衡為何不更衣,禰衡當場脫衣,光著身子站立,嚇的賓客以手捂眼,氣得曹操大罵禰衡無恥。禰衡反唇相譏說:"什麼叫無恥,欺君才叫無恥。我光著身子,是讓大家看看我的清白。"曹操怒指禰衡說:"你清白,誰骯髒?"禰衡冷笑道:"你就是一個骯髒的人。你不分好人壞人,是你的眼太臟;你書也不讀,是因為你嘴太臟;你不聽人勸,是因為你的耳朵太臟;你不董歷史,是因為你的身體太臟;你容不得別人,是因為你的肚子太臟。"曹操一氣之下,命他立即出征,借敵人的刀殺了禰衡。

     【附錄二:禰衡  簡介】

      禰衡(17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今山東德州臨邑德平鎮)人。個性恃才傲物.和孔融交好。孔融著有《薦禰衡表》,向曹操推薦禰衡,但是禰衡稱病不肯去,曹操封他為鼓手,想要羞辱禰衡,卻反而被禰衡裸身擊鼓而羞辱。後來禰衡罵曹操,曹操就把他遣送給劉表,禰衡對劉表也很輕慢,劉表又把他送去給江夏太守黃祖,最後因為和黃祖言語衝突而被殺,時年二十六歲。黃祖對殺害禰衡一事感到十分後悔,便將其加以厚葬。



推薦閱讀:

大玄空技法簡介
薛凱琪簡介?
特警力量簡介是這樣的嗎?
伍子胥簡介 伍子胥列傳

TAG:影視 | 影視劇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