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困境與和諧社會建設
05-29
道德困境與和諧社會建設 ● 朱代恆 一、道德的內涵 最初,道與德是兩個相互彼此獨立的概念,「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道德,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麵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道德,是一個抽象而又令人費解的概念,它存於人得內心,難以從外予以窺測。
推薦閱讀:
二、中國社會道德缺失的表現 道德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所要求遵循的一種行為規範或準則。如果道德規範的影響力逐漸減弱甚至消失, 人們放棄了對道德法則的一般性尊重而出現了道德冷漠和道德滑坡的現象, 這就是道德缺失。當今的中國社會,道德缺失體現在各個方面: 1、誠信危機。毫無疑問,當今的中國社會,上至黨的各級黨政機關,下至眾多的市場主體, 正處於嚴重的誠信危機之中。政治活動中,以權謀私、行賄受賄; 在經濟活動中, 偷稅漏稅、商業欺詐、侵權盜版、制假販假等現象屢禁不止; 以致近一段時間屢屢爆出的學術腐敗問題,歸根到底都是人們誠信觀念的淡化,乃至消失。 2、缺乏職業道德。自改革開放,實行市場經濟以來,各行各業就在金錢至上觀念的衝擊下日漸下行。不擇手段追求私利的現象屢屢見諸報端。假酒事件、瘦肉精事件、毒大米事件、蘇丹紅事件、阜陽劣質奶粉事件、三聚氰胺事件,這一樁樁,一件件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問題,一方面考驗著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監管力度,另一方面,也在更深層次上拷問著食品行業者的良心。 3、人情冷漠。從路見搶劫漠不關心,到小月月事件;從患有肺癌並剛做完手術的七旬老翁在公交車上苦苦哀求竟無一人讓座,到好心扶老人反被誣;從看到有人跳樓底下人歡呼起鬨,到斷腳民工被老闆棄之荒野無人過問。人們似乎都陷入一個怪圈: 一面抱怨人情冷漠、信任危機, 一面又為自己高築壁壘, 緊閉心扉, 對身處困境者表現得極其麻木和冷漠。
三、中國社會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個社會要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高效率的運轉,主要要依靠公民崇高的道德水平和完備的法律。法律是他律,調整的範圍小;道德是自律,調整的範圍大。道德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和社會輿論的力量,使人們具有善和惡、榮譽和恥辱、正義和非正義等概念,並形成一定的習慣和傳統,以指導和控制自己的行為。它要求個人在人與人之間、個人和社會整體之間發生矛盾和利益衝突時,做出必要的節制和或多或少的犧牲,以解決人與人之間,特別是個人和社會之間的矛盾。中國社會道德的缺失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極大地危害,影響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導致道德缺失的原因非常複雜, 首先,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近代以來,維繫了中國幾千年的儒家文化遭到猛烈抨擊,其道德體系也隨之開始崩潰,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已經很難對整個民族繼續發揮以往的整合作用。「仁」、「三綱五常」等是儒家具體的道德要求,但是,近代以來,儒家道德體系受到了猛烈衝擊,開始解體。隨著國門的被打開,中國人的「天朝大國夢」驟然破滅,「睜眼看天下」的中國人由此開始反思中國的傳統文化道德,他們開始對封建禁錮的封建儒家體系展開抨擊,並開始接受西方先進的文化和道德觀念。新文化運動中,激進的民主主義者更是提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號,其偏激的思想使他們對以「儒家」為代表的傳統文化不加甄別地全盤否定。可以說,直至今天,中國社會仍然沒有找到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道德的正確方式,而一味地將眼光放至西方。結果,中國社會出現了一個相當長時期的「道德真空期」,整個社會缺乏一個統一有序的道德觀念的引導,這也可以說是目前中國社會道德缺失的內在深層次原因。 其次,中國目前的社會現狀使得中國人的「道德真空期」時至今日仍在延續。道德,歸根到底屬於社會上層建築的一個面向。而一個社會的上層建築就必然受到經濟基礎的影響。正如馬克思所說,「一切以往的道德論,歸根結底都是當時社會經濟的產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社會生產力還不足夠發達,人們很多方面的需求還很難得到滿足。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五個需要層次理論」,人類需要依次可以劃分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層次。並且只有當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之後, 人們才會向更高層次的需要邁進。那麼,道德缺失就可以看作是人們的內心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採取的一種不正常的道德冷漠行為。 最後,中國社會道德精英的缺失也對中國的道德滑坡產生了重要影響。一個社會,在經濟發展水平、人民文化素質和社會環境的制約之下,如果總體國民的道德修養無法達到擁有獨立的道德人格的水準時,那麼處於社會較高層次的階層則被認為是遵守社會道德的楷模與典範,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社會中的其他個體產生直接的影響。毫無疑問,當前的中國社會正是處於這樣一個階段,然而,中國社會中本應處於較高道德層次的官員、知識分子和宗教人士,卻無法承擔起社會道德典範的作用。由於官員的科學的選拔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再加上缺乏監督和制約機制,相當一部分官員非但沒有起到道德楷模的作用,反而成為社會道德的最大的破壞者,官德淪落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貪污腐化,以權謀私盛行,屢屢爆出的官員「不雅照」、「不雅視頻」更是將官員的道德水準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四、「德治」與「法治」關係 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和目標。2001年,又進一步提出在依法治國的同時還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要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過去的十年,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扎紮實實地推進依法治國,並將以德治國作為與依法治國相配套的戰略措施加以貫徹實施。那麼,如何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上正確把握「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關係呢? 必須予以明確的是,無論是德治還是法治,都是治理國家的手段和方式,他們都不具有國家形態的屬性,卻具有手段的性質,在一個國家形態中這兩種手段可以兼用。 法治包含兩個部分,即形式意義的法治和實質意義的法治,是兩者的統一體。形式意義的法治,強調「以法治國」、「依法辦事」的治國方式、制度及其運行機制。實質意義的法治,強調「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約權力」、「保障權利」的價值、原則和精神。形式意義的法治應當體現法治的價值、原則和精神,實質意義的法治也必須通過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運行機制予以實現,兩者均不可或缺。 「德治」,在中國古代的治國思想中,是指以禮樂教化來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質,將遵守社會等級秩序及其行為規範變為一種自覺,從而達到國泰民安的目的,其中心思想便是對人民施行道德教化,以令人主動地心悅誠服,而不是靠嚴刑峻法來迫使人民畏敬。
很顯然,我國古代治國思想中的「德治」是以儒家的「禮」來教化人民,使其自覺遵守社會的等級秩序,順從統治者的意志。現代意義上的德治,則與此不同,如今的德治,不再像古代那樣被作為一種主要的治國策略,而是與法治相輔相成,通過先進的社會主義道德來教育人民,提高民眾的思想道德素質,使其形成遵守法律、遵守社會規則的內心自覺。 以德治國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基礎。首先,是因為道德是立法的基礎,重要和基本的道德規範是法律規範的主要來源之一,先進的道德規範是法律規範的主要價值目標之一,良好的道德規範是評價法律規範善惡的主要標準之一。其次,道德是執法的基礎,法律規範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能否公正地、準確地把握立法宗旨,取決於執法者的素質;執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能否恰當地運用這一權力,則取決於執法者的素質;執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證據採信方面的自由心證權,能否恰當地運用這一權力,則取決於執法者的素質。再次,是道德是守法的基礎。大多數人對法律的認同和信仰是法律存在的基礎;權利是現代法治的核心,如何將法定權利兌現成為現實權利取決於公民的自覺和自願意識;與權利意識相對應的義務意識也與公民的自覺和自願意識相關聯。 依法治國是以德治國的強大後盾與保障。以德治國著力於通過提高人的內心覺悟和建設人的動機文明,來端正人的文明行為;依法治國則著力於通過約束人的外部行為和建設人的行為文明,來開掘人的內心文明。以德治國著力於建設個體文明,通過榜樣的力量促進社會主義群體文明水平的提高;依法治國則著力於建設群體文明,通過群體文明的提高,防範、震懾個體的越軌行為。以德治國著力於強調人的義務意識、責任意識,依法治國著力於維護人的權利,強調人的權利意識,兩者相得益彰。 總之,法律規範必須有道德基礎,任何社會離開了一定的道德規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失去了自身基礎和自身價值的合理性。我們今天所要建立和完善的法律制度,應該是以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念為價值基礎的。法治的社會功能是維護社會的公正和秩序,德治的社會功能是再次基礎上引導民眾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沒有法治,社會就不可能有公正和秩序,而沒有公正和秩序,更高的道德要求就只是一句空話。當然,只有公正和秩序的社會還不是理想的社會,因此還應在此基礎上輔之以德治,通過道德示範和道德教化使民眾有更高的道德要求,從約束性規範上升到勸導性規範和超越性規範。 五、依法治國是根本的治國方略
我們提倡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這裡有一個前提,即必須是在依法治國的大前提之下,否則,一味的強調德治,忽略了法治的前提,就有可能回到人治的原始狀態中。德治作為一種治國方略古已有之,比如,中國古代就把德治作為一種治國方略,但是也是服務與人治這個大前提的,儒家提出「以禮治國」「以德治國」,但這些都是為人治下的統治階級服務的,目的就是使下層民眾自覺遵守等級森嚴的等級秩序,維護封建統治。 就今天的實踐來講,德治依然必須置於法治的前提之下。第一,我們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不夠發達,無法滿足人們各方面的需求,導致人們的道德水準還沒有達到完全自覺的標準。第二,法治淘汰落後的舊道德,創建符合社會發展的新道德。法治,以其自身所具有的強制力,對那些封建、落後的舊道德予以明確禁止,對那些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新的道德風尚加以引導、評價,進而固定下來,創造良好的社會秩序,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進而鞏固和發展新的道德風尚。最後,法治與生俱來的強制性比德治擁有更大的威懾力。道德主要是依靠社會輿論、人們的信念和習慣、傳統和教育等來調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以榜樣垂範來感化人,藉以實現對國家社會的治理,其威懾力遠遠不如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的法治手段。 六、結語 法律和道德都是調節社會人群相互關係以及行為的規範,各有其獨特的地位和功能。法治一起權威性和強制手段規範社會成員的行為,德治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道德規範和法律規範應該相互結合,統一發揮作用。只有這種統一作用的發揮,才能建設起社會主義的法治國家,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確運行,才能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健康發展。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的不斷發展,為了實現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兩種手段相結合顯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該文2013年4月8日發表於重慶法制報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親姐弟成年後還在一起睡覺?
※魏則西之死:訴諸道德還是訴諸正義?
※不喜歡小孩是一種政治不正確嗎?
※青年人在特別疲憊時是否可以不給老年人讓座?
※《死亡筆記》中的體現的價值觀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