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對聯一

佛教對聯一  

2011-04-22 11:28:01|  分類: 默認分類 |  標籤: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觸聞集——佛教對聯1600副》

肖大志 著

目 錄

對 聯 漫 談 ——代 前 言

上 篇 人 物 篇

一、敬題佛教諸聖眾及諸護法神

(一)總題佛教諸聖眾

(二)分題佛教諸聖眾

(三)敬題佛教諸護法神

二、敬題佛教歷史人物

(一)總題

(二)印度佛教時期

(三)中國佛教時期

中 篇 義 理 篇

一、染凈因果

二、諸法實相

下 篇 修 行 篇

一、修行法門

二、修證境界

後記

上篇 人 物 篇

一、敬 題 佛 教 諸 聖 眾 及 諸 護 法 神

(一) 總 題 佛 教 諸 聖 眾

覺行圓滿

功德莊嚴(敬題三世諸佛)

注:佛:全稱佛陀,意為覺悟了的聖人。佛的覺悟有三層含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世諸佛,即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佛。

大方圓滿

獨妙真常(敬題三世諸佛)

法身不動

應化無窮(敬題三世諸佛)

菩提微妙

福德莊嚴(敬題諸佛菩薩)

注1:菩薩:全稱菩提薩埵,意為覺有情,即覺悟了的眾生。菩薩雖未斷盡煩惱、無明,但已發普度眾生之菩提心。

注2:菩提:覺悟之意。

慈悲具足

智慧圓通(敬題諸佛菩薩)

密行妙戒

內證真如(敬題諸菩薩)

注1:密行:即微細護持戒行。亦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等,悉能持守無缺。或謂菩薩示現聲聞之身,持小乘之粗戒,而隱密本地之妙戒,故稱密行。《凈心戒觀》雲:「聖賢密行,內智外愚。」

注2:妙戒:殊勝之戒行。菩薩之大乘戒稱妙戒,相對於小乘戒(粗戒)而言。

注3:內證:又作自內證,即自己內心所體悟證得之真理。內證系自己所獨自證得者,故又稱己證。《成實論》卷1雲:「佛法可自證之,不可以己所證傳與他人。」

注4:真如:佛教表示最高真理的概念,意即真實者。一般以眾生本具的自性清凈心或真心、佛性為真如。

上求下化

少欲多聞(敬題諸菩薩、聲聞)

注1:菩薩的覺悟有兩層含義:自覺、覺他,即所謂「上求菩提,下化眾生」。

注2:聲聞:指通過聞聽佛之言教,觀四諦之理而得覺悟的人。經過修行可證四種果位,分別為:初果須陀洹(預流果) ;二果斯陀含(一來果);三果阿那含(不還果);四果阿羅漢(無學果)。

佛光清凈

心月圓明(敬題諸佛菩薩)

注:心月:心的本性,完滿具足,明朗清凈,猶如滿月。

身光妙好

心月圓明(敬題諸佛菩薩)

注:身光:從佛菩薩身體所發出來的光明,又稱色光;與心光(智光)合稱為二光。

法雲祥瑞

慧日輝煌(敬題諸佛菩薩)

注1:法雲:佛菩薩的智慧慈悲猶如大雲,遍蔭整個法界。

注2:慧日:以日光喻佛的智慧,普照眾生。

慈悲乃大

喜舍則通(敬題三世諸佛)

真心不動

悲願無邊(敬題諸大菩薩)

註:大菩薩:指深行之菩薩。又發自利利他之願心,實行佛道,於菩薩位中已達不退位,稱為大菩薩;尚在退位者,則為小菩薩。

悲心似海

宏願齊天(敬題諸大菩薩)

身行清凈

心跡圓明(集佛經句,敬題諸聖眾)

注1:身行:即身所行善惡之業。《持世經》卷1云:「身行清凈,口行清凈,意行清凈。」

注2:心跡:謂心在內而跡現於外。《楞嚴經》卷6云:「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跡圓明,悲欣交集。」

得未曾得

成無所成(集佛經句,敬題諸佛菩薩)

注1:《解深密經》卷4云:「成就大義,得未曾得,出世間心,生大歡喜,是故最初名極喜地。」

注2:《佛說超日明三昧經》云:「取無所取,成無所成,覺無所覺,無取無舍,乃號為佛。」

得大自在

轉妙法輪(敬題三世諸佛)

同登真實岸

獨坐大雄峰(敬題諸聖眾)

注1:聖眾:聖者的聚合;特別指佛、菩薩、緣覺、聲聞的聚合。

注2:百丈禪師云:「獨坐大雄峰。」 乃禪宗公案。獨坐,有獨立於宇宙,乃至「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之意;大雄峰,乃百丈山之別名。

佛力超三界

法音遍十方(敬題三世諸佛)

注1:佛力:佛之力用。即佛之智力、方便力、願力等。

注2: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

注3:法音:佛之教法、教說。或指宣講、讀誦佛法的聲音。

因地起行願

果門證智悲(敬題諸佛菩薩)

漏盡飛身去

心空及第歸(敬題諸阿羅漢)

注1:阿羅漢:略稱羅漢,意為應供,即斷除了一切煩惱、應當受到人天供養的聖人。是小乘佛教的最高果位。

注2:漏盡:漏,即煩惱;漏盡,即斷盡三界的煩惱而得阿羅漢果。

注3:心空:(1)心性廣大,能容攝萬象,猶如虛空;(2)謂心遠離諸障害而空寂無相。

注4:龐蘊有詩偈雲:「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觀緣成正覺

聞法悟無生(敬題諸緣覺、聲聞)

注1:緣覺:也譯為獨覺、辟支佛,指獨自修行而得覺悟的人。據小乘佛教,觀十二因緣而能斷惑證真,即為緣覺;一說以觀天地自然變遷等外緣而得覺悟,即為緣覺。

注2: 無生:遠離種種生滅變化。又作無生忍、無生法忍,即忍可一切諸法自性空寂本來無生之理。事物的生滅變化是現象,其本性為空,這種絕對的理境即是無生。

生死已然盡

娑婆不再來(敬題諸阿羅漢)

成正等妙圓覺

發慈悲喜舍心(敬題諸聖眾)

注1:正等妙圓覺:即正覺、等覺、妙覺、圓覺。正覺:正確的覺悟;覺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主要指佛的覺悟而言。等覺:等同佛的覺悟;指在十地菩薩以上的覺悟境界。妙覺:斷盡一切煩惱而顯現智慧的境界,是菩薩修行的最高階位,在等覺之上,過此即是佛位。圓覺:即圓滿的靈覺,是諸佛所證、眾生本具的本覺真心。

注2:慈悲喜舍:即四無量心,指四種廣大的利益眾生的心愿。慈即給予眾生快樂;悲即拔除眾生痛苦;喜即隨喜眾生的功德;舍即平等利益一切眾生,拋開一切怨親差別之相。

因地常行六度

果頭不受一塵(敬題諸佛菩薩)

注1:因地:與果地對說,指修行佛道之階位。可分二種:(1) 對佛果而言,等覺以下悉為因地;(2)對初地以上之菩薩而言,地前菩薩悉為因地。

注2:六度:即六波羅蜜;指菩薩欲成佛道所實踐的六種德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注3:果頭:又稱果上;依修行而證得之位,稱果地,此果地在因位之上,故稱果上。

注4:《傳燈錄》卷17云:「若以要言之,則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

智慧遠離三界

慈悲不舍眾生(敬題諸聖眾)

聖智幽微難測

佛身應化無窮(敬題三世諸佛)

了達甚深般若

圓通無上菩提(敬題三世諸佛)

注1:般若:智慧之意。

注2:無上菩提: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稱為菩提;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無上菩提。

成就無邊功德

慈悲一切眾生(敬題諸佛菩薩)

如去如來常自在

不生不滅本無為(敬題法身佛)

注1:法身佛:又稱法佛、法身、法性身。小乘以佛所說之教法及佛所得之無漏功德法等為佛之法身;大乘則除此以外,以常住真實普遍平等理體之真如法性為佛之法身,謂法身即無漏無為、無生無滅、常住不變。

注2:如去:如來的別名。若將tathagata拆分為tatha(如) 和gata(去),則為如去;若將其拆分為tatha(如)和agata(來),則為如來。

注3:如來:指已經覺悟了的人,佛的十號之一。如即不變、真如之意;來即現身於現世之意。

注4:自在:(1)內心遠離煩惱的束縛,進退都融通無礙;(2)佛、菩薩具足的能力,如觀境自在、作用自在、剎土自在、壽命自在等。

注5:不生不滅:即常住之意,與生滅對說。就絕對真理而言,並無所謂生滅。

注6:無為:又稱無為法。不是由因緣、條件而製作成的,超越於生滅變化之上的東西。

背塵合覺除人執

絕相離言證法空(敬題諸聖眾)

注1:背塵合覺:背離俗世種種煩惱、顛倒而臻於覺悟。反之則為背覺合塵。

注2:人執:執著於人的主體,以之為有自我、自性;即我執。

注3:絕相離言:絕相,即離相,遠離種種相對相。離言,即第一義諦之絕對境界非言語思慮所能及,又稱離言絕慮或言亡慮絕。

注4:法空:現象界的存在都是因緣組合而成,無實在的自性,因而是空。

悟平等性空緣起

破無明我執境貪(敬題諸聖眾)

注1:平等:指一切現象在共性、空性上沒有差別。

注2:性空緣起:又稱緣起性空。性空:自性為空。緣起:是佛教對生命、存在的基本看法;宇宙萬物,都是由條件或原因(即所謂緣、因緣)的集合而生成,緣集則成,緣去則滅。

注3:無明:沒有理性光明的狀態;沒有方向的混沌狀態。這是世界與生命的最原始狀態。生老病死等一切苦痛,皆由無明而來。又叫無始無明,因其從何而來?從何時有?是怎樣有的?佛教亦無解釋。如果有答案,則已不是無明了。

注4:我執:(1)執著於我,以為我是一永恆不變的存在;(2)執著於自己的見解。

注5:境貪:貪戀對象、外境。

惑盡情空無所得

我亡執破有何依(敬題諸聖眾)

注1:我亡:指無我。一切有情都是由五取蘊假和合而成,別無真實之生命主體可言,稱人無我,又稱人空、我空。

注2:竺摩法師雲:「佛學是唯心,亦是心物一如;以佛學雖談唯心,闡明萬法,皆由心造,但到最後一步,惑盡情空——執破我亡,不但物空,心亦不存。」

注3:《楞嚴經》雲:「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摩訶般若經》雲:「無所得,即是得,以是得,無所得。」

注4:無依:猶言無著。謂雖處於萬境而一無所依,即不被任何外在條件所左右,或指遠離煩惱系縛之境界。

身心不動入三昧

真妄皆空證一如(敬題諸聖眾)

注1:三昧: 又作三昧定、三摩地、三摩提等。意譯為等持、定、正定、正意等。即將心定於一處或一境的安定狀態。通常所謂禪定,即指此而言。

注2:一如: 一,即不二、絕對;如,即真如、實相。一如,即絕對不二的真理、實相。

先登彼岸出三界

常轉法輪度眾生(敬題諸聖眾)

注1:法輪:佛教的真理之輪。法輪轉起,能摧破種種煩惱,使眾生轉迷成悟,故佛教稱說法為轉法輪。

注2:眾生:又作群生、含生、群萌等,指三界之內所有有情生靈。

出一切音聲說法

現無邊色相度人(敬題諸佛菩薩)

月不住空蓮處水

鹿歸於野鳥離籠(敬題諸菩薩、阿羅漢)

注1:《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雲:「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又,《涅槃經?壽命品》雲:「佛不染世法,如蓮華處水,善斷有漏種,永渡生死流。」

注2:《出曜經》雲:「鹿歸於野,鳥歸虛空,義歸分別,真人歸滅。」又,《楞嚴經》卷5云:「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離垢銷塵,法眼清凈,成阿羅漢。」

鵝棄水池魚脫網

鹿歸林野鳥游空(敬題諸阿羅漢)

注1:《法句經?阿羅漢品》云:「正念奮勇者,彼不樂在家。如鵝離池去,彼等棄水家。」 或云:「正念自精進,無處使執著,如鵝棄池去,一處又一處。」

注2:《大明高僧傳》卷8云:「卸欲梏如魚脫網。」

注3:《法句經?阿羅漢品》云:「是彼所行境,如鳥游虛空,蹤跡不可得。」

覺行圓滿得無漏

信毀普觀度有緣(敬題三世諸佛)

註:《華嚴經》云:「一切諸佛,於信於毀二種眾生,大悲普觀,平等無異。」

棄恩求道發悲願

留惑潤生踐大心(敬題諸菩薩)

注1:棄恩:捨棄父母的恩愛,出家修行。有偈曰:「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斷,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

注2:悲願:大悲願力的略稱,指佛、菩薩本著大慈悲心而起的濟度眾生的誓願。

注3:留惑潤生:大乘謂修菩薩行者,為便於度化眾生,不求一生斷盡煩惱,而留一分煩惱(主要為欲界男女貪愛),浸潤業種,死後受生於人天之中,繼續修菩薩行,以利益眾生。據法相宗義,留惑潤生,在初地菩薩至七地菩薩位。

注4:大心:大菩提心;求覺悟的偉大的心愿。

如來功德不思議

菩薩願行難測量(敬題諸佛菩薩)

註:《華嚴經》卷2云:「如來功德不思議,眾生見者煩惱滅。」

如來解脫不思議

菩薩修行難了知(敬題諸佛菩薩)

註:《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卷上》云:「修行菩薩善巧方便甚難了知。」

常行六度修真道

普為眾生作福田(敬題諸佛菩薩)

註:《華嚴經》卷3云:「無量諸佛現世間,普為眾生作福田。」

履踐初心修正智

志求大道度群生(敬題諸菩薩)

甚深妙智不思議

無上大悲難了知(敬題諸佛菩薩)

成就無邊功德海

了知一切眾生心(集《華嚴經》句,敬題諸佛菩薩)

注1:《華嚴經》卷4云:「佛昔修行實方便,成就無邊功德海。」

注2:《華嚴經》卷76云:「彼菩薩摩訶薩,通達一切菩薩行,了知一切眾生心。」

眾生未盡不成佛

苦海無邊常作舟(敬題諸大菩薩)

常行一切波羅蜜

廣濟無邊生死流(敬題三世諸佛)

注1:《華嚴經》卷46云:「一切諸佛,常行一切諸波羅蜜。」

注2:生死流:以生死能令人漂沒,故稱為生死流。《無量壽經》卷下云:「會當成佛道,廣濟生死流。」

無貪無欲無瞋礙

離垢離塵離苦輪(敬題諸聖眾)

註:苦輪:生死之苦果流轉不息,迴轉如輪,故稱為苦輪。

心開意解身柔順

漏盡覺圓智妙明(敬題諸聖眾)

覺圓果滿大方廣

凈極光通真妙明(敬題三世諸佛)

註:《楞嚴經》卷6云:「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

慈威定慧應機現

卵化濕胎隨類生(敬題諸菩薩)

注1:《楞嚴經》卷6云:「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注2:卵化濕胎:指四生,即眾生依出生方式分為四類:卵生,化生,濕生,胎生。

注3:隨類生:菩薩隨一切眾生之類而生,以度化之。

甚深悲智甚希有

無上覺行無等倫(敬題三世諸佛)

如來解脫是究竟

菩薩修行無盡窮(敬題諸佛菩薩)

上中下善皆通達

身語意行悉凈嚴(敬題三世諸佛)

妙法常施十方世界

大悲不舍一切眾生(敬題諸佛菩薩)

註:《華嚴經》卷46云:「大悲不舍一切眾生」。《大智度論》卷27云:「菩薩雖得諸法實相,而以大悲不舍一切眾生。」

內脫身心,外遺世界

上求佛果,下化眾生(敬題諸聖眾)

乘般若船,至涅槃岸

以金剛劍,截煩惱根(敬題諸聖眾)

註:金剛劍:又作智劍,喻指清凈智慧可斷除煩惱之縛絆,猶如利劍。

由煩惱中,得真自在

坐微塵里,轉大法輪(敬題三世諸佛)

注:《楞嚴經》雲:「於一毫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

破有法王,不離妙有

解空尊者,常住真空(敬題諸聖眾)

注1:法王:法門之王,指佛而言。

注2:解空:能善解諸法緣起無自性,一切皆空的道理。五百羅漢中,有不少以解空為名的尊者。如,須菩提稱「解空第一尊者」。

注3真空妙有:真如遠離一切妄想執著,不增不減,這是真空;但另一方面,真如為常住不變,為現象界成立的根據,故也有真實的有之意,這是妙有。

如來四智不離八識

菩薩一心具足萬行(敬題諸佛菩薩)

注1:依唯識說,有漏的八識可轉成無漏的四智。八識:心的八個主要的根本的功能,分別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四智:四種無漏的智慧,一般為佛果之智慧,分別為: (1)大圓鏡智,由轉第八識而得;(2)平等性智,由轉第七識而得;(3)妙觀察智,由轉第六識而得;(4)成所作智,由轉前五識而得。

注2:一心:指絕對無二之心性。一心具萬行,指一心具萬種功德,心靈圓滿具足一切法。《摩訶般若經》卷19云:「若般若慧發,則一心具足萬行。」

菩薩因行,超塵脫俗

如來果德,絕妙非凡(敬題諸佛菩薩)

悲心澆灌眾生大地

法眼洞明諸佛真源(敬題諸菩薩)

注1:《華嚴經》雲:「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注2:法眼:觀照最高真理的智慧之眼。特指菩薩的智慧眼能透觀一切法的分別相,因而能具足一切法門,以救度眾生。

起大乘心,莊嚴佛土

發菩薩願,利樂眾生(敬題嵌大乘菩薩)

現聲聞身,厭離三界

行菩薩道,利樂眾生(敬題諸聲聞)

注:《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雲:「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以無數方便,化諸眾生類。……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少欲厭生死,實自凈佛土。」

三世如來,莊嚴妙好

十方國土,清凈光明(敬題三世諸佛及十方佛土)

意解心開,生大歡喜

功圓德滿,具妙神通(敬題諸聖眾)

不去不來,法身常在

緣生緣滅,應化無窮(敬題三世諸佛)

菩薩心行,智悲不二

如來色相,微妙第一(敬題諸佛菩薩)

成就菩提,常行六度

莊嚴地獄,不舍一人(敬題諸菩薩)

註:李炳南《佛學十四講》云:「莊嚴地獄,不舍一人。」

普度眾生,慈悲廣大

獨尊三界,智慧圓通(敬題三世諸佛)

證果圓通,不生不滅

隨緣任運,如去如來(敬題三世諸佛)

發菩提心,被精進鎧

持智慧劍,摧魔羅軍(敬題諸聖眾)

菩薩慈悲,由真心而出

如來智慧,非妄念所知(敬題諸佛菩薩)

苦樂本空花,慈悲常念

死生如幻夢,智慧不迷(敬題諸佛菩薩)

於苦海度生,法輪常轉

為行人指路,慧炬高擎(敬題諸佛菩薩)

注:行人:又稱修行人、行者,泛指一般修行佛道之人。

現忿怒身,調伏剛強者

以淫慾相,鉤牽愛染人(敬題諸明王)

注1:明王:明王一般指諸佛菩薩為降伏魔障煩惱而示現的忿怒身,因其能以智慧光明摧破煩惱業障,故稱明王。

注2:忿怒身:即忿怒相;密教中常見的佛像,多作瞋目、舉腕之形,呈現忿怒威猛狀。

注3:調伏:(1) 指內在之調和、控御身口意三業,制伏諸惡行。(2)指對外之教化,令三世怨敵、惡魔外道等舍惡降伏。謂柔者以法調之,剛者以勢伏之。

注4:淫慾相:密宗供奉的本尊中常有單體或雙體的歡喜佛,雙體歡喜佛的形象往往是站立的裸體男身,雙臂擁抱一裸體少女。此類形象往往是象徵性的,一般而言,男表示方便,女表示智慧。另外,密教有「以欲制欲」的修道法,《維摩詰經》雲:「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金剛頂經》雲:「奇哉自性凈,隨染欲自然;離染清凈故,以染而調伏。」

普現十方世界無來去

妙觀一切因緣有變遷(敬題諸佛菩薩)

菩薩智通三世皆平等

佛陀身遍十方無往來(敬題諸佛菩薩)

以菩提燈,照徹執迷長夜

乘般若筏,脫離生死激流(敬題諸聖眾)

觀落葉飛花,證性空緣起

感朝生暮死,悟平等圓融(敬題諸辟支佛)

注:辟支佛:又譯為緣覺、獨覺,意為孤獨的佛;指獨自修行,自求覺悟、解脫的聖人。

金剛摧破鏡中魔,不空成就

般若斷除心裡結,頓顯真如(敬題諸聖眾)

注1:金剛:(1)金剛石。(2)金剛杵的略稱,古印度一種武器,佛教用以象徵破迷開悟、摧破煩惱魔障的武器。(3)金剛力士的略稱。(4)指極其堅固之意,轉指最上、最勝之意。

注2:魔:又譯作磨,即魔事。魔為梵文魔羅的略稱,指能障礙、破壞人修學佛道的各種因素。一般來說有五種:(1)煩惱魔;(2)五陰(五蘊)魔;(3)病魔;(4)死魔;(5)鬼神魔,即障礙佛道或與佛法為敵的天、神、鬼,又稱惡魔;特別指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波旬及其眷屬,稱天魔,波旬又稱魔王。

彼岸先登,終成正等妙圓覺

法輪常轉,大發慈悲喜舍心(敬題諸聖眾)

隨化度人,神通已達真方便

安禪住世,顯隱莫知大自由(敬題諸聖眾)

注1:隨化:隨緣化物;隨機度化;隨他之所欲而化自在。

注2:神通: 即依修禪定而得的無礙自在、超人間的、不可思議的作用。

注3:方便:為了接引眾生而施的權宜的方法。

注4:安禪:潛心於坐禪。又可表示心靈的安穩狀態,猶言入定。

注5:顯隱:佛、菩薩、羅漢等依禪定自在之力可示現十八種神變,其中有顯 (指於大眾之前,百千度自在顯現其身)、隱(亦能百千度自在隱沒其身)。

注6:自由:禪宗指從煩惱束縛中獲得解脫,達到自在無礙之狀態。

智願智行,智願願行皆智智

如來如去,如來來去俱如如(敬題三世諸佛)

注1:智願:智、願之合稱;或指依智慧所發之大悲弘願。

注2:智行:智慧與福德之行。六波羅蜜中,智慧是智,其它是行。

注3:智智:佛的一切智,即一切智智。所謂一切智智,即一切智者之智。

注4:如如:又作真如,即一切萬法真實不變之本性。

出海潮音醒世間,眾生皆佛

作獅子吼告天下,唯我獨尊(敬題三世諸佛)

注1:海潮音:音之大者,譬如海潮;一般喻指佛菩薩優美之音聲;或指佛菩薩之應化。注2:獅子吼:又作師子吼。比喻佛陀說法猶如百獸之王獅子之吼叫聲。

妙應普施,如來功德甚難解

潛修密證,菩薩願行不易知(敬題諸佛菩薩)

菩薩因行甚細微,無從思議

如來果德太深廣,不可測量(敬題諸佛菩薩)

果德廣深,如來智力不思議

因行久遠,菩薩悲心難測量(敬題諸佛菩薩)

註:智力:由智慧而來的力量。

醒夢恆一,由緣得度住真覺

涅輪不二,隨類受生起大悲(敬題諸菩薩)

起精進行,盡除煩惱殺心賊

得無漏果,安住涅槃證法身(敬題諸阿羅漢)

注1:心賊:賊,即煩惱,因煩惱能賊害善法。殺心賊,即斷除心中的煩惱。

注3:無漏果:無漏,即沒有染污、煩惱。無漏果,指阿羅漢果。

注4:涅槃:又稱般涅槃。漢譯為滅、滅度、寂滅、圓寂等。指從一切煩惱中解脫出來,超離生死苦、不生不滅、永恆安樂的境界。又,出現此世為人的佛(特指釋尊),其肉體之死,亦稱涅槃、般涅槃、大涅槃。

以無邊智慧神通,護持佛法

現一切色身三昧,度脫眾生(敬題諸菩薩)

此身易壞似泥船,疾行真實道

三界無安猶火宅,誠發出離心(敬題諸阿羅漢)

注1:《三慧經》雲:「人身如泥船不可久,當疾行道。」

注2:真實道:通向真實之解脫的道路;即佛道。

注3:《法華經?譬喻品》雲:「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注4:出離心:希求從迷妄、苦惱的世界解脫出來的心。

地獄不空,不證菩提,發大乘心施普度

無明永斷,永離煩惱,得羅漢果住真如(敬題諸菩薩、阿羅漢)

就塵垢坐金剛道場,滅心行解甚深秘密,幻變真常本貫通,大悲不可稱量,周流三界施甘露

於世間證究竟涅槃,離言語轉微妙法輪,菩提方便皆圓滿,極果無從思議,超越時空濟眾生(敬題三世諸佛)

注1:金剛道場:即金剛場;如金剛般堅固的覺悟的場所。

注2:甚深秘密:甚深:指如來所證之真如理智境界,深妙難解,非聲聞、緣覺之所能知,故稱甚深。秘密:深奧隱密,不易為人知,如佛所具神通力,或佛所未曾宣說之密意。

注3:甘露:意為不死之神葯。佛教常用以比喻佛法之法味與妙味長養眾生之身心。

注4:究竟涅槃:覺悟的極致的境界;最殊勝的涅槃境界。又稱無上涅槃、大般涅槃。

注5:極果:最高的覺悟,至極究竟之果。如大乘之佛果,小乘之阿羅漢果。

(二) 分 題 佛 教 諸 聖 眾

大雄圓滿

寶殿莊嚴(敬題釋迦牟尼佛,兼敬題大雄寶殿)

注1:釋迦牟尼佛:其生卒年代,一般認為是公元前565 -前486年。原為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之太子,後出家修道成佛。據佛教所說,釋迦牟尼佛為賢劫(即現在的一大劫)千佛之第四位佛。為娑婆世界(即我們生活的這個現實世界)之教主。

注2:大雄:偉大的英雄,指佛而言,因佛具有摧伏惡魔的力量。大雄寶殿,為中華寺院的本堂,內置釋迦牟尼佛、迦葉尊者、阿難尊者之像。

法身清凈

自性天真(敬題毗盧遮那佛)

注1:毗盧遮那:華嚴宗的本尊,是蓮花藏世界的教主。法相宗以毗盧遮那指自性身。天台宗則指法身,即佛的真理之身。密宗則以之與大日如來為同體。

注2:自性:(1)自己存在的本質;(2)吾人本來所具有的佛性。

盡除憂惱

大救沉迷(敬題嵌除憂尊者)

注:除憂尊者:又作除一切憂惱菩薩。密號在胎藏界為大救金剛,或大赦金剛,在金剛界為凈智金剛,或解脫金剛。密教本尊之一,發願要解除眾生的一切憂惱。

觀音除苦厄

誦咒度痴迷(敬題觀世音菩薩,兼題六字大明咒)

注1:觀世音菩薩:觀世音:略稱觀音,又稱觀自在等,與大勢至菩薩一起,為阿彌陀佛的輔弼,合稱西方三聖。以大悲心現種種化身,救度苦難眾生。

注2:六字大明咒:又稱六字真言,是觀世音菩薩總持心咒,包括「嗡嘛呢叭咪吽」六字。其意為「蓮花上的寶珠」。

同時聞授記

次第得菩提(敬題五百阿羅漢)

注1:五百阿羅漢:指已證得無學果之五百聲聞。具體所指則有多種說法。據《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佛為五百弟子(阿羅漢)授記曰:「其五百比丘,次第當作佛。」

注2:授記:又作預記。佛對弟子所作預言,謂其將來於某一時刻成佛。

大日心光遍照

如來法雨普施(敬題嵌大日如來)

注1:大日如來:音譯為摩訶毗盧遮那。為法身佛,意為光明遍照,其智慧的光輝無所不照。此佛為真言密教的教主,為密教所供奉的本尊與最上根本佛,一切諸佛菩薩所出之本原及所歸之果體。又,毗盧遮那佛為密教金剛界五佛(五智如來)之一,位居中央,表法界體性智。

注2:心光:又叫智光,與色光(又叫身光)一起稱二光。色光由佛身發出,能以眼見取;心光由佛智發出,不能以眼見取。

大日法身不動

恆沙化佛無邊(敬題大日如來)

註:化佛:又作應化佛、變化佛。佛菩薩等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與化身或應身等為同義詞。

立誓不生瞋怒

發心盡顯慈悲(敬題阿閦佛)

注:阿閦佛:意譯為不動佛,或無瞋恚佛。為東方妙喜世界佛名,此佛於因地修行時發願斷瞋恚。密教以此佛為金剛界五佛之一,象徵大圓鏡智。

德聚無窮寶藏

法施廣大生田(敬題嵌寶生佛)

注1:寶生佛:此佛以摩尼寶福德聚功德,能滿一切眾生所願。密教以此佛為金剛界五佛之一,象徵平等性智。為南方世界之佛。

注2:生田:生死之田地,指眾生流轉所在地的三界。

願海周流法界

智光普照世間(敬題普賢菩薩)

注1: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輔弼,密號為金剛薩埵,為大日如來的候補菩薩。普賢十願為一切菩薩行的代表,稱普賢願海,一切菩薩的修行都可稱普賢行。又,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合稱華嚴三聖。

注2: 願海:謂佛菩薩之本願既深且廣,猶如大海之浩瀚無際。

注3:法界:指意識所緣對象之所有事物,廣義泛指有為、無為之一切諸法。具體含義有多種。又,法界亦為諸法實相之異名。

注4:《華嚴經?入法界品》載:普賢菩薩敘述自己的修行時云:「願以智光普照世間」。

妙土報身恆不動

圓光化佛永無窮(敬題阿彌陀佛)

注1:阿彌陀佛:意譯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略稱彌陀,為西方極樂世界之教主。據《無量壽經》等載,過去久遠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時,有一國王發無上道心,舍王位而出家,名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佛處修行。此佛使法藏比丘熟知210億諸佛之凈土。法藏比丘歷經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土清凈之行,發殊勝之四十八願。此後不斷積聚功德,在距今十劫之前,願行圓滿而成佛,並在離此十萬億佛國土之西方,報得極樂凈土,至今仍在彼土說法。在密教,以阿彌陀佛象徵妙觀察智,稱甘露王。

注2:妙土:佛之報土殊妙者。《無量壽經》云:「一向專志,莊嚴妙土。」

注3:報身:又作報身佛。指佛的果報身,酬報因行功德而顯現相好莊嚴、萬德圓滿之身。

注4:圓光:放自佛菩薩頂上之圓輪光明。《觀無量壽經》云:「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

彌陀願海周三界

功德光雲遍十方(敬題阿彌陀佛)

注1:光云:比喻佛光如雲般之廣被一切。

燃智慧燈驅黑暗

駕悲願筏渡迷津(敬題嵌燃燈佛)

注:燃燈佛:又譯定光佛。久遠劫以前出世的佛。《瑞應本起經》說釋迦牟尼佛前世曾買五莖蓮花供養此佛,蒙其授記,於九十一劫後成佛,號釋迦牟尼。

報身妙好證圓滿

法相莊嚴呈吉祥(敬題盧舍那佛)

注:盧舍那佛:《梵網經》等稱其為釋迦牟尼佛的報身,坐於千葉蓮花台上,化現出百億釋迦,於百億國土同時成佛。

法眼妙觀觀自在

悲心普救救痴迷(敬題觀世音菩薩)

悲心深切施無畏

妙法圓通度有情(敬題觀世音菩薩)

註:有情:也譯作眾生。指有情識之生存者。與無情(指無情識之草木及山河大地等)對說。

發大悲心除苦毒

立弘誓願度幽冥(敬題地藏菩薩)

注:地藏菩薩:又稱地藏王菩薩。《地藏十輪經》謂此菩薩「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故名。此菩薩於釋迦滅後,彌勒未降之前,濟度眾生,並發誓「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因而常在地獄中拯救眾生。

正觀諸法緣無盡

普度群萌意不移(敬題嵌無盡意菩薩)

注:無盡意菩薩:賢劫十六尊之一。此菩薩因觀一切事象之因緣果報皆為無盡,而發心上求無盡之諸佛功德,下度無盡之眾生。

斷除蓋障入三昧

觀照真如證二空(敬題嵌除蓋障菩薩)

注1:除蓋障菩薩:為密教胎藏界曼陀羅除蓋障之主尊。除蓋障乃消除一切煩惱之意。蓋障,煩惱的異稱。

注2:二空:有多種所指。一般指人空和法空。

燃身供佛發弘誓

施藥濟生踐大心(敬題藥王菩薩)

注:藥王菩薩:據《觀藥王葯上二菩薩經》載,有兩兄弟曾持良藥供養眾僧,眾僧讚歎為藥王、葯上,後經多劫修行,善治眾生身心二病,為藥王菩薩、葯上菩薩,並授記於未來世成佛。又據《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載,在過去無量恆河沙劫,時有一菩薩(即今之藥王菩薩),精進修行,並燃身供養佛。

日月光明除黑暗

琉璃世界送清涼(敬題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

註: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是藥師佛的兩大脅侍菩薩,住東方凈琉璃世界。又稱日光遍照、月光遍照,和藥師佛一起,稱東方三聖。

大愛不貪離垢染

至情如實顯真心(敬題嵌愛染明王)

注:愛染明王:原為婆羅門教愛神,密教奉為明王之一。據稱以大愛至情為特徵,能滿足男女求愛之願。外表為忿怒暴惡相,內心卻懷著敬愛,要使眾生得到解脫。

金剛手握持秘密

勇猛心摧破無明(敬題金剛手秘密主)

注:金剛手秘密主:即金剛薩埵(義為金剛勇猛心)。如來的身語意,唯佛與佛能知,對其他而言,則成秘密。持有這個秘密的菩薩,則是金剛手秘密主。又,金剛薩埵(也稱金剛手、秘密主、金剛手秘密主、執金剛、普賢薩埵、普賢金剛薩埵等等)於密教中有多種所指。一般指密教傳法之第二祖。密教系由大日如來傳金剛薩埵,金剛薩埵原為大日如來內眷屬中諸執金剛之上首,於大日經中多稱金剛手或秘密主,居於金剛法界宮。在西藏密教,通常又將金剛薩埵視為阿提佛陀(即本初佛)而崇拜之。亦有視金剛薩埵為五智如來中的阿閦如來之化身,謂其住於白蓮台上,主東方之凈土。

救度三途尊佛母

消除八難顯悲心(敬題嵌救度母)

注1:救度母:又稱度母,音譯多羅母,密教尊奉的佛母之一。傳為觀音化身,有救苦救難,濟度眾生的功德。修此尊密法,能消除一切魔障、業障、病苦等,並能消災、增福、延壽,命終往生極樂世界。

注2:三途:又作三惡道、三惡趣。指地獄、餓鬼、畜生三道。

注3:八難:又作八無暇,指不得遇佛、不聞正法的八種障難。分別為:(1)在地獄;(2)在餓鬼;(3)在畜生;(4)在長壽天;(5)在邊地之郁單越;(6)盲聾喑啞;(7)世智辯聰;(8)佛前佛後。亦可指八種災難:(1)王難;(2)賊難;(3)火難;(4)水難;(5)病難;(6)人難;(7)非人難;(8)毒蟲難。

果上報身,安居極樂

光中化佛,回入娑婆(敬題阿彌陀佛)

於濁惡世間成正覺

以大悲願力度群生(敬題釋迦牟尼佛)

注1:《佛說阿彌陀經》云:「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注2:濁惡世:又稱濁世。指五濁與十惡盛行的時代。五濁,即:(1)劫濁,時代的污濁,戰爭、疫病、饑荒等;(2)見濁,思想上的混亂;(3)煩惱濁,貪瞋痴諸煩惱熾盛;(4)眾生濁,眾生的果報衰竭,身心衰退;(5)命濁,眾生的壽命縮減。十惡,即: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綺語,惡口,兩舌,貪,瞋,痴等十種惡行。

環視四方,放光遍照

初行七步,唯我獨尊(敬題釋迦牟尼佛誕生)

注:《本行經》載:釋迦牟尼佛誕生時,放大光明,遍照諸天世間。無人扶持,即於四方各行七步,環視四方,言:「天上天下,唯吾獨尊。」

軟首妙光,威名顯赫

雄獅利劍,寶相莊嚴(敬題文殊菩薩)

注1: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輔弼,於諸菩薩中稱智慧第一。據《楞嚴經》、《文殊師利般涅槃經》等說,文殊菩薩曾為過去無量諸佛之師。又,《文殊師利普超三昧經》亦稱,文殊昔為軟首菩薩,為「諸菩薩之父母」。又據《法華經》,文殊昔為妙光菩薩,廣宣《法華經》。

注2:文殊的形象通常是騎雄師、持利劍,分別表其智慧之威猛和以智慧斷煩惱。

兜率宮中,法輪常轉

龍華樹下,正覺當成(敬題彌勒菩薩)

注1:彌勒菩薩:意譯慈氏。大乘菩薩名。蒙釋迦牟尼佛授記,將於未來繼承釋迦牟尼在人間成佛,為未來佛,故亦稱彌勒佛。釋迦謂其入滅後上生於兜率天內院,在漫長的未來將再降生人間在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隨後三會說法,度數百億眾生,為此賢劫第五佛。

注2:兜率:又作兜率陀天,,欲界六天之第四天。此天有內外兩院,其內院乃即將成佛者(補處菩薩)之居處,今則為彌勒菩薩之凈土。

妙德妙應,無機不被

普賢普現,有感即通(敬題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

注1:妙德:文殊的一種異名,謂具種種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故稱妙德。

注2:妙應:指佛菩薩不可思議之應現。

注3:南懷瑾《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云:「普賢即是普現,憑藉普賢如來的威神力加被你,你一念真誠清凈便到了。」

現忿怒身,破除煩惱

以威猛力,降伏天王(敬題不動明王)

注:不動明王:密號常住金剛。為五大明王或八大明王之首,是大日如來的教令輪身。其形象多為一面二臂,全身青黑色,右手舉劍,左手持索。《不動尊念誦秘法》稱其曾化為穢跡金剛降伏三千大千世界之主摩醯首羅天王(即大自在天),使之皈依佛教。

猛火威光,燒除穢跡

悲心怒目,降伏梵王(敬題嵌穢跡金剛)

注:穢跡金剛:台密五大明王之一。具有轉不凈為清凈之德,又被尊為廁神。此尊以深凈大悲,不避穢觸,以大威光,猶如猛火,能燒除眾生煩惱妄見分別垢凈生滅之心,並曾降伏梵王。

以無上菩提,莊嚴凈土

用百千方便,接引眾生(敬題西方三聖)

注1:西方三聖:指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三位聖者。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世界之教主,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為阿彌陀佛之脅侍,輔助阿彌陀佛教化眾生,此一佛二菩薩,世稱西方三聖。

注2:接引:又稱攝引、接化。為引導攝受之意。謂諸佛菩薩引導攝受眾生,或師家教導引接弟子。於凈土宗,指阿彌陀佛引導眾生,眾生攝受彌陀之光,而往生凈土。依凈土宗之說,修凈土法門者,具足善根福德因緣,持名念佛,乃至一心不亂,於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必來接引往生凈土。

不入涅槃,度生行誓願

護持正法,住世顯神通(敬題十六羅漢或十八羅漢)

注:十六羅漢: 又稱十六尊者,指十六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之阿羅漢。《法住經》載:賓頭盧等十六個大阿羅漢,承釋迦牟尼佛敕命,常住世間,守護佛法,救度眾生,稱十六羅漢。在我國,自宋代後又加上兩位,逐漸成為十八羅漢。《法住記》所載十六尊者之名分別為:賓度羅跋羅墮闍(亦即賓頭盧),迦諾迦伐蹉,迦諾迦跋厘墮闍,蘇頻陀,諾矩羅,跋陀羅,迦理迦,伐闍羅弗多羅,戍博迦,半托迦,羅怙羅,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至於世間流傳的十八羅漢圖,一般即於十六羅漢外,加繪達磨多羅尊者與布袋和尚,或加繪降龍、伏虎二尊者。

現忿怒威嚴,降魔除障

具慈悲方便,去病消災(敬題降三世明王與軍荼利明王)

注1:降三世明王:五大明王之一,是東方阿閦佛的教令輪身。能降伏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貪、瞋、痴三毒,又能降伏三界之主大自在天。如誦此明王之真言,諸魔都不能繼續作障。

注2:軍荼利明王:五大明王之一,意譯作甘露瓶明王。為南方寶生佛之教令輪身。此明王以慈悲方便,流注甘露水,以洗滌眾生之心。修此明王之法,可驅除瘴、熱等疾病。

除障降魔,現三頭六臂

消災息難,具密意悲心(敬題大威德明王與金剛夜叉明王)

注1:大威德明王:五大明王之一,為西方無量壽佛的教令輪身。其形象常見的有三面六臂和六面六臂六足相。此明王有大威德,能制伏毒龍,斷除一切魔障,降伏閻摩王。

注2:金剛夜叉明王:五大明王之一,為北方不空成就佛的教令輪身。多為三面六臂相。此明王誓願吞啖、除盡一切惡行眾生及三世一切惡穢,消除災難。

注3:密意:隱藏之旨意,即指佛特殊之意趣。蓋佛之真意與眾生所理解者不同,故稱為密。此外,指密意方便教,乃對真實顯了之教而言。

以同體慈悲,遍灑憂愁淚

念眾生平等,常懷恭敬心(敬題常啼菩薩與常不輕菩薩)

注1:常啼菩薩:《大品般若經》卷27所說之菩薩。謂此菩薩因見惡世之人身受苦惱而經常悲泣,故名常啼;或以菩薩生於無佛之世,為利益眾生、追求佛道,於空閑林中憂愁啼哭七日七夜,天龍鬼神遂號之為常啼。

注2:常不輕菩薩:《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所說之菩薩。乃釋尊之前身。此菩薩每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眾人聞言而有生怒者,有以瓦、石、木丈等擊之,而常不輕菩薩恭敬依然。

注3:同體慈悲:又稱同體大悲。指觀一切眾生與己身同體,而生起拔苦與樂之悲心。

注4:眾生平等:佛教認為,在值得憐憫和具有佛性上,眾生皆平等無二。

因地精修,莊嚴依正嘆觀止

果門普攝,無上覺行堪絕倫(敬題阿彌陀佛)

注1:依正:依報與正報。由過去的宿業感得的眾生的身心,生命存在,是正報;生命存在所依的環境,是依報。就佛而言,正報是佛身,依報是佛國土。

注2:果門:諸佛自內證之法門,亦即如來果位之法門,是通往成佛之果的法門。

發無上心,五劫思維修凈土

建超世志,六八誓願攝群機(敬題阿彌陀佛)

注1:無上心:又作菩提心,即求無上菩提之心。

注2:凈土:佛、菩薩所居之地。遠離五濁與惡道的境地。

注3:劫:全稱劫波,古印度表示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佛教沿用之。有大中小劫之分。一大劫總括成、住、壞、空四劫,是一期世界的始末。積大劫之數為十百千,乃至阿僧祗(意為無量數),則稱一阿僧祗劫,等。另外,在住劫中,有饑饉、疾疫、刀兵三種小災難,在壞劫中,有水、火、風三種大災難,因此,劫又有劫難、災難之意。

注4:《無量壽經》有偈云:「我建超世志,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注5:六八誓願:即阿彌陀佛在因地為法藏比丘時所發的四十八種誓願,又稱四十八願。其中心意思是:十方眾生若至心信樂,念佛發願欲求生西方凈土,則必能遂願,且一往生彼國,即壽命無量,住不退轉地,若不如此,不取正覺。

注6:群機:一切根機,各種根機。根機,又稱根器,指不同的宗教素質。

現世醫王,拔除苦毒妙施藥

東方教主,化導頑愚普做師(敬題嵌藥師佛)

注1:藥師佛:據《藥師琉璃王如來本願功德經》稱,為東方凈琉璃世界之佛。在因地發十二大願,其願以現世利益為中心,令眾生所願皆得,尤願眾生諸根具足,疾病消除。

注2:醫王:(1)佛菩薩的尊稱,謂佛菩薩能醫治眾生之心病。 (2)藥師如來的別稱。或謂醫王為諸佛通稱,專指藥師如來時,則稱「醫王善逝」。

三十三身,妙色無窮常應化

千手千眼,悲心廣大顯神通(敬題觀世音菩薩)

註:關於觀世音菩薩的應化顯現,《楞嚴經》說有三十二應;《法華經?普門品》說有三十三身。密宗則有千手千眼觀音等「六觀音」之說。

大勢一來,身隨妙手至蓮剎

真心已得,念住凈觀離俗塵(敬題嵌大勢至菩薩)

注1:大勢至菩薩:簡稱勢至。與觀世音菩薩一起同為阿彌陀佛的輔弼。密號為金剛手菩薩。《觀無量壽經》雲:「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名大勢至。」

注2:妙手:(1)指佛菩薩之手,或指佛菩薩接引、濟度眾生之手段、方法。(2)禪宗指絕妙之手段、方法。所謂「妙手無多子」,即絕妙的手段卻無任何特別之處。

注3:蓮剎:西方凈土,因往生西方凈土的人皆生於其中的蓮華上。

五十三參,遍訪良師求正智

百城煙水,廣行悲願踐初心(敬題善財童子)

注1:善財童子:為《華嚴經?入法界品》中之求道菩薩。為福城長者之子,出生時種種珍寶自然湧出,故名善財。此童子善根深厚,詣文殊菩薩處,發菩提心,漸次南行,歷110餘城,先後參訪了53位善知識。最後在普賢菩薩處,證入無生法界,成就佛道。

注2:初心:最初發求覺悟之心。又作初發心。

現忿怒身,摧伏惡魔生勝樂

以淫慾相,抱擁亥母證真空(敬題嵌勝樂金剛與金剛亥母,兼題「樂空雙運」)

注1:勝樂金剛:藏密無上瑜伽部的本尊,五大金剛之一。裸體男身,有三面,每面三目,有十二臂,主臂擁抱金剛亥母,足踏屍體。

注2:金剛亥母:為勝樂金剛之明妃,女身,頭現豬形。

注3:樂空雙運:即雙身修法,是密教無上瑜伽密的特別修習法。屬於「以欲制欲」的修道法。佛教顯宗以淫慾為障道法,而密宗則以之為修道法。密教講「以方便(悲)為父,以般若(智)為母」,以明王、明妃擁抱作為「悲智和合」的象徵。

隨化度人,悲心廣大現靈感

尋聲救苦,妙應無窮觀世音(敬題觀世音菩薩)

菩薩駕慈航,尋聲救苦施無畏

眾生沉苦海,轉念回頭得出離(敬題觀世音菩薩)

由勝願,結勝緣,起勝行,不空勝果

以妙心,修妙道,臻妙境,成就妙因(敬題嵌不空成就佛)

注1:不空成就佛:密乘金剛界五智如來之一的北方佛,表成所作智,能使眾生成就所作,而不落空。胎藏界稱其為天鼓雷音佛。

注2:勝願,殊勝的願望,希望覺悟得解脫;勝緣,殊勝之善緣;勝行,菩薩殊勝的修行,或特指波羅蜜的修行;勝果,殊勝之證果,佛果,覺悟之果。

注3:妙心,心體不可思議,故稱妙心;妙道,最上道,無上道,亦即佛道;妙境,不可思議之境界;妙因,不可思議之因,成佛之因。

含藏一切善根,願力宏深空地獄

成熟眾生勝果,悲心廣大遍荒田(敬題地藏菩薩)

注1:地藏菩薩又稱大願地藏王菩薩,曾發誓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注2:《大方廣十輪經》云:「譬如下種於彼荒田,能稱地藏菩薩名號一心歸依者,皆悉變成微妙勝果。……能令善根芽莖枝葉乃至華果,皆悉潤澤增長成熟。」

注3:善根:又作善本、德本。即產生諸善法之根本。

廣大智門,遍一切虛空,明心即入

無窮寶藏,滿三千世界,施福與求(敬題嵌虛空藏菩薩)

注1:虛空藏菩薩:密號如意金剛、庫藏金剛、富貴金剛。意即福智二藏,等如虛空,無量無邊。《虛空藏菩薩經》稱其常住於一切香集世界,能滿足眾生求智慧、財富、美滿眷屬等願求。

注2:智門:智慧之門。智慧與慈悲,是諸佛菩薩所具的兩種功德,合稱悲智二門。

注3:明心:指「明心見性」,意即明了自心,見自心之佛性。亦可指「明心菩提」,即初地以上菩薩觀照諸法實相,而自明其心。

駕慈航,發悲心,勸迷途者回頭靠岸

以正智,說妙法,為見道人指路傳燈(敬題釋迦牟尼佛)

注:見道:修行的階位,在這個階位,開始生起無漏智。見道之前,仍是凡夫,見道之後,則是聖者。見道位,在小乘為預流向,在大乘為初地。

棄國捐王,發菩提心,法藏比丘宏誓願

修因感果,成無上道,阿彌陀佛大慈悲(敬題阿彌陀佛)

注1:法藏比丘:阿彌陀佛因位在世自在王佛所出家修行時之名也。《無量壽經》云:「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

注2:《御制無量壽佛贊》云:「阿彌陀佛大慈悲,十力威德難贊說。」

從聞入道,即色觀空,法門無量嘆殊勝

隨類應形,尋聲救苦,誓願難酬顯大悲(敬題觀世音菩薩)

注:據藏密經典:昔觀世音菩薩為阿彌陀佛之弟子,具足諸行,等慈眾生,發大誓願曰:「盡我形壽,遍度一切眾生,若有一眾生不得度者,我誓不取正覺。若我於眾生未度盡之時,自棄此宏誓者,則我之腦裂為千片。」發此誓已,悲智雙運,現諸神變,度脫眾生。如是經無量劫,其所度眾生,盡恆河沙所不能計。而世間眾生無量;造諸惡業者,亦復無量;輪迴不已,則眾生之苦終不能盡。於是菩薩生大憂惱,謂:「眾生之苦,乃與眾生之生以俱來;世間既存,苦何能已?若苦不已,度豈能盡?昔年之誓,是徒自苦,而於眾生亦無有益;無益之行,何必堅持?」此退轉心一生,菩薩之腦,忽然自裂千片,猶如千葉蓮花。而阿彌陀佛現身於菩薩之腦中,謂菩薩曰:「善哉觀世音!宏誓不可棄,棄誓為大惡;昔所造諸善,一切皆成妄。汝但勤精進,誓願必成就。三世共十方,一切佛菩薩,必定加護汝,助汝功成就。」又說真言:「嗡嘛呢叭咪吽。」觀世音菩薩聞此真言,得大智慧,生大覺悟,乃堅持舊誓,永不退轉,至於今日,仍在行法度世,而為世人所尊仰。

側耳聽潮,入定盡聞,五蘊皆空觀自在

駕航度厄,尋聲救苦,十方無礙顯神通(敬題觀世音菩薩)

注1:傳說觀世音菩薩曾在海灘邊,通過聽聞海潮之音修習禪定。

注2:五蘊皆空:五蘊,指構成生命存在的五種要素:(1)色;指物質性的東西。(2)受;指感受作用。(3)想;指想像,或表象作用。(4)行;指意志,意念,衝動的欲求。(5)識;指認識,識別作用,又指意識。五蘊皆空,指我們的身心的生命存在,由五蘊積集而成,此中並沒有我的自性、自體,故是空。而五蘊本身,作為構成生命存在的要素,亦是空。

慈佑眾生,隨處現身,悲心有願施無畏

圓通大士,尋聲救苦,妙法無邊度有緣(敬題觀世音菩薩)

注1:施無畏:觀世音菩薩之別名,又作施無畏者。觀世音菩薩於怖畏急難中,能施無畏,故稱之為施無畏者。

注2:圓通大士:觀世音菩薩之別號。

(三) 敬 題 佛 教 諸 護 法 神

梵行清凈

天界莊嚴(敬題嵌梵天)

注:梵天:原為婆羅門教主神,佛教以此神為初禪天之主。為佛教護法神。

護持寺院

安隱僧伽(敬題十八伽藍神)

註:十八伽藍神:伽藍,意譯為眾園,音意合譯又稱僧園、僧院。十八伽藍神原來都是古印度神話傳說中的神祗,後作為佛教護法神,維護寺院僧事活動的正常開展。依《七佛八菩薩大陀羅尼神咒經》所說,十八護僧伽藍神分別是:梅音、梵音、天鼓、巧妙、嘆美、廣妙、雷音、師子音、妙梅、梵響、人音、佛奴、嘆德、廣目、妙眼、徹聽、徹視、遍觀。

護持佛法

主宰方維(敬題八方天)

註:八方天:指主宰八方之護法神祇。密教建立曼荼羅時應知者,即帝釋天主東方、伊舍那天主東北方、焰魔天主南方、火天主東南方、水天主西方、羅剎天主西南方、毗沙門天主北方、風天主西北方。一般系以四方(東、南、西、北)加四維(東南、西南、西北、東北),稱為八方。

降魔嚴佛剎

護法利人間(敬題諸護法神)

註:護法神:護持佛法之善神。又作護法善神、護法天。即對佛法信樂守護之諸天、龍王、鬼神等的總稱。

主領神祇鬼

護持佛法僧(敬題韋馱天)

註:韋馱天:又稱韋馱菩薩,南方增長天王下屬的八大神將之一,是寺院的主要護法神。

相率歸依三寶

輪流守護眾生(敬題十二神將)

注1:十二神將:指守護誦持《藥師經》者之十二位護法神。又稱藥師十二神將,或十二葯叉大將,為藥師如來的眷屬。名稱依次為:(1)宮毗羅,(2)伐折羅,(3)迷企羅,(4)安底羅,(5)頞你羅,(6)珊底羅,(7)因達羅,(8)波夷羅,(9)摩虎羅,(10)真達羅,(11)招杜羅,(12)毗羯羅。每一神將各擁有七千葯叉,計為八萬四千護法神。《藥師本願功德經》云:「此十二葯叉大將,一一各有七千葯叉以為眷屬。同時舉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不復更有惡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為作義利、饒益安樂。」又,這十二神將在晝夜十二時辰、以及四季十二個月份里,輪流率領眷屬守護眾生。

注2:歸依:又作皈依。指歸命於佛法,以佛法作為自己生命的歸宿和安身立命的處所;也指歸敬依投於佛法僧三寶。歸依,含有救濟之義,即依三寶的功德威力能加持、攝導歸依者,使之得到解脫。

注3:三寶:即佛寶、法寶、僧寶。又作三尊。

親近如來聞密跡

護持正法執金剛(敬題嵌密跡金剛)

註:密跡金剛:又稱金剛力士、執金剛神等。為守護佛法之夜叉神。據大日經疏卷一載,其為夜叉王,身、口、意等速疾隱秘難了知,故稱密跡;又以其親近佛,願聞佛之秘密事迹,故稱為密跡。此神執金剛杵,現威猛相護持佛法。

功厚德高修善業

風調雨順護人間(敬題四大天王)

注: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為佛教的護法神,住欲界六天中的第一層天,居須彌山腰,是最接近人間的天界。他們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能護持國土;南方增長天王,能使善根增長;西方廣目天王,能觀察世間的一切;北方多聞天王,能施予財富。又,持國天王持琵琶(調諧音樂),增長天王持劍(揮劍生風),廣目天王持龍(使龍順服),多聞天王持傘(開收雨水),因而被認為象徵著「風調雨順」。

天上眾星皆拱北

龍神八部共摧魔(敬題嵌天龍八部)

註:天龍八部:又稱龍神八部,是指以天龍為首的八部鬼神。分別為:天、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他們原本是婆羅門教和印度民間崇拜的神靈,佛教將其作為護法神。

大顯威靈,護持正法

廣施福祿,利益群生(敬題大黑天)

註:大黑天:音譯摩訶噶拉,或瑪哈噶拉,密教護法神之一。具有戰鬥神、財福神(廚房神)、冥府神等多種性格。形象頗多,呈現黑色極忿怒相。密教以此天為毗盧遮那佛之化身,或為大自在天之化身。

扶正黜邪,莊嚴天界

驅魔護法,利益人間(敬題帝釋天)

注:帝釋天:也叫天帝釋,即因陀羅神,原為吠陀神話中最有力量的神祗,在佛教為護法神,是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居須彌山頂忉利天之善見城,以其「千眼」觀察世間,護持佛法。

增長善根,可持國土

多聞正法,以廣目光(敬題嵌四大天王)

使土地豐饒,消除災害

為佛陀明證,降伏魔王(敬題地天)

註:地天:又作地神、堅牢地神等。即主掌大地之神,為十二天之一。其職責是保護土地及地上的草木五穀等,免受災害。同時,地天也是佛教的護法神之一。釋迦成道時,地天從地湧出,為佛明證。

既破壞,又再生,神通廣大降魔眾

常苦行,善舞蹈,法力無邊司鬼靈(敬題大自在天)

註:大自在天:音譯摩醯首羅天,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主神之一。又名濕婆,兼具破壞(毀滅)之神、再生(治療)之神、苦行之神、舞蹈之神等多種性格。被稱為鬼靈之主,三千大千世界之主。佛教將其作為護法神。

二. 敬 題 佛 教 歷 史 人 物

(一) 總 題

譯經弘教

說法啟蒙(敬題諸譯經師)

注:譯經師:又作譯師,譯經家。指佛典的翻譯者。

深心求佛道

大願度群生(敬題佛教諸行者)

身有一瓶一缽

心無半縷半絲(敬題雲遊僧)

註:雲遊:指行者參學行腳,有如浮雲隨風飄遊,不定止於一處。

視眾生如父母

以三寶做歸依(敬題三寶弟子)

注1:三寶弟子:泛指歸依三寶(佛寶、法寶、僧寶)的佛教徒。

注2:《梵網經》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觀普賢行法經》雲:「視一切人猶如佛想,於諸眾生如父母想。」

放下身心成自在

精勤佛法度群生(敬題佛教信眾)

安住梵行嚴寶剎

普施法雨澤群萌(敬題諸比丘、比丘尼)

注1:比丘、比丘尼:比丘,意譯作乞士,乞食者之意,佛教指出家後受過具足戒的男子。出家後受過具足戒的女子則稱比丘尼。

注2:梵行:梵是清凈之意;梵行,指斷除一切慾望的修行,特別指遠離色慾。

能於正法真行者

即是眾生大福田(敬題佛教諸行者)

註:行者:泛指修行佛法的人。

起大乘行,化愚濟眾

以深心力,造論弘經(敬題諸弘經大士)

注1:弘經大士:指闡釋佛經並加以弘通的大士。大士,為菩薩的一種意譯。

注2:深心力:菩薩的十種力量之一;指歸命於佛法的心力。

西域取經,功標青史

中原弘法,澤被蒼生(敬題諸取經大士)

注:取經大士:指遠赴外地求取佛法、引進佛典的僧人。

持二百五十比丘戒律

具八萬四千菩薩威儀(敬題比丘眾)

注1:比丘眾:指由諸多比丘組成的團體。

注2:戒律:指佛教用以防非止惡的規範。戒指自發地遵守;律指他律,僧團的規矩。《四分律》中,比丘戒有250條;比丘尼戒則有384條。

注3:威儀:一般指行住坐卧等行為舉止皆合乎規範,因而有威德,有儀則。有關比丘在行為上應注意的規矩,有八萬四千之多,取其大數,稱八萬細行,又稱八萬威儀。凈心戒觀法稱菩薩戒有八萬威儀,聲聞戒有三千威儀。

宏法利生,續世尊慧命

虔心向佛,做群眾導師(敬題佛教諸行者)

大智解開利養名聞韁鎖

悲心衝破親情愛欲網羅(敬題沙門)

注:沙門:原為古印度出家修道者的通稱,佛教盛行後多指佛教出家僧尼。

四海為家,安貧樂道常知足

一心向佛,少欲多聞不惹塵(敬題雲遊僧)

出煩惱家,視恩愛冤讎如水月

入菩提道,以慈悲喜舍接人緣(敬題出家眾)

註:出家眾:在佛教七眾弟子中,除優婆塞、優婆夷二眾屬在家眾外,其餘五眾(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皆為出家眾。

銳意求真,且撇開魔眷怨家,許多敵意

潛心學佛,莫辜負善男信女,一片誠心(敬題佛教信眾)

(二) 印 度 佛 教 時 期

緣來垂跡

應盡還源(敬題釋迦牟尼)

注:釋迦牟尼: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凈飯王之子,母親為摩耶夫人。釋迦為其種族之名。其生卒年代,一般認為是公元前565-前486年。娶表妹耶輸陀羅為妃,生子羅睺羅。於29歲(一說19歲)時,出家習禪修道。35歲(一說30歲)時成就佛道。成道後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長期說法傳教,並建立教團。80歲時在拘屍那迦城附近的娑羅樹林中逝世。其說教經弟子結集成經典傳世。

摩訶般若波羅蜜

阿耨菩提悉達多(敬題釋迦牟尼)

注1:摩訶般若波羅蜜:意為偉大智慧的完成。摩訶,大、偉大之意;般若,智慧之意;波羅蜜,到達彼岸、完成之意。

注2:阿耨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略稱,漢譯為無上正等正覺。阿耨,無上之意;菩提,覺悟之意。

注3:悉達多:達成目的、成就之意,這也是釋迦牟尼出家前的名字。

菩提樹下終成佛

鹿野園中初轉輪(敬題釋迦牟尼及其成道、說法)

注1:菩提樹:又稱覺樹、道樹,原產於印度的一種常綠喬木。因釋尊於這種樹下成道而得名為菩提樹。

注2:鹿野園:梵語,亦作鹿野苑。為釋迦成道後初轉法輪之地。

凡間聖果佛心妙

濁世清流教澤長(敬題釋迦牟尼,兼敬題嵌佛教)

注1:佛教:為公元前六至五世紀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釋迦牟尼所創立的教說,在亞洲南、中及東部廣泛流傳,為當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注2:聖果:依聖道而得的菩提涅槃之果。

注3:佛心:(1)佛的大慈大悲之心;(2)指不執著於任何事理之心;(3)指人人心中本具的清凈真如心。

久遠修行,菩提樹下終成佛

慈悲化度,鹿野園中初轉輪(敬題釋迦牟尼及其成道、說法)

聞聲皈佛成僧寶

證果遠塵入法門(敬題憍陳如等五比丘,兼敬題佛法僧三寶)

注1:僧寶:三寶之一,指僧伽的團體。僧伽,梵文samgha,略稱僧,意譯為和、眾,故又稱和合僧、和合眾。指信奉佛教、出家修行而得入聖果者;或指信受佛法、修行佛道之團體,一般須四人以上組成。

注2: 五比丘:佛最初所度之五個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他們是:憍陳如,額鞞,跋提,十力迦葉,摩男俱利。憍陳如,又稱阿若憍陳如,與其他四人一起,為佛陀最初的聲聞弟子,最早的佛教僧伽。他們在釋迦為太子出家時,受凈飯王之命,隨侍修行。釋迦成道後,於鹿野苑初轉法輪時,先度脫此五人。

注3:遠塵:又稱遠塵離垢;遠離塵垢之意。塵垢是煩惱的總稱,主要指見惑。遠塵離垢即斷除見惑而得正見。這是聲聞、緣覺初次覺悟之果,也指初地菩薩的境界。

獲眼識圓通,十方無礙

觀世間生滅,諸法皆空(敬題舍利弗)

注1:舍利弗:王舍城人。與摩訶目犍連為知交,兩人曾同師外道,後一起率徒眾皈依佛陀,隨侍左右。為佛十大弟子之首,稱「智慧第一」。證阿羅漢果。先於釋尊而滅度。

注2:眼識圓通:二十五圓通之一,為舍利弗證道的方法。

以神通力護持正法

設盂蘭盆超度慈親(敬題摩訶目犍連)

注1:摩訶目犍連:略譯目犍連。王舍城人。為佛十大弟子之一,稱「神通第一」。證阿羅漢果。相傳其為救母出餓鬼道而修盂蘭盆供。後因宿業遭外道毆打,先於釋尊而滅度。

注2:盂蘭盆:意為倒懸,因業重之人死後要受種種痛苦,狀如倒懸。為救其苦而設置祭儀,供養三寶,稱盂蘭盆會。

秉袈裟,修頭陀,續釋尊慧業

得心印,稱長老,為僧眾楷模(敬題摩訶迦葉)

注1:摩訶迦葉:王舍城婆羅門之子,皈依釋尊后證得阿羅漢果,為十大弟子之一。常修苦行,釋尊稱其為「頭陀第一」。於釋尊滅後主持僧團,召集第一次結集,形成最早的經藏與律藏。據載承釋尊之命,持釋迦之迦裟於雞足山入定,待將來彌勒下生成佛時出而作證。又據傳,釋尊曾拈花示眾,付心印於他,因而被禪宗尊為初祖。在佛的弟子中,他與阿難被稱為二賢者,二者之像常被安置在釋迦牟尼佛像的兩側。

注2:慧業:由空之智慧而生的功德。

注3:心印:又作佛心印。禪宗認為,依語言文字無法表現之佛陀自內證,稱為佛心。其所證悟之真理,如世間之印形決定不變,故稱為心印。

注4:長老:指年齡長而法臘高,智德俱優之大比丘。又稱上座、上首等。

注5:頭陀:佛教之苦行稱頭陀行。指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盡量剋制,捨棄貪慾以修鍊身心。佛教通常有十二頭陀行:(1)在阿蘭若處,即居住在山林曠野等離世安靜之處;(2)常行乞食;(3)次第乞食;(4)受一食法,即一日一食;(5)節量食;(6)中後不得飲漿;(7)著弊衲衣(又稱糞掃衣,即殘破的衣服);(8)但三衣;(9)冢間住;(10)樹下住;(11)露地坐;(12)但坐不卧。

知瞋是苦念無諍

悟法皆空心自如(敬題須菩提)

注1:須菩提:舍衛城人。自幼聰慧,但性情暴躁,瞋習很重。後遇佛為其講瞋恚果報之苦,乃懺悔前非,從佛出家,證得阿羅漢果。為佛十大弟子之一,因善解諸法空性,常入無諍三昧,佛稱其為「解空第一」。

注2:無諍:(1)諍是論爭,無諍即隨順一切,無有論爭。 (2)諍是煩惱,無諍即無煩惱,是無漏法。《金剛經》載,須菩提言:「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事理兼融,恢宏正法

智悲雙運,化導群萌(敬題富樓那)

註:富樓那: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他從佛出家,證阿羅漢果。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稱「說法第一」。他善於演說佛法,曾不畏艱苦,到偏僻地方弘法,擴大了佛教的影響。

法義通融多論議

才思敏捷善宣傳(敬題迦旃延)

注1:迦旃延:自幼受舅父阿私陀仙人的影響,精通吠陀聖典、占星術及各種印度古文字。出家後成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他思維敏捷、辯才無礙,稱「論議第一」。證阿羅漢果。

注2:論議:指藉往複問答以闡明法門之義理。

發誓治貪眠,不知眼以眠為食

循元修正定,堪慰心從定得通(敬題阿那律)

注1:阿那律:是佛陀的堂弟。有一次,他聽法時打磕睡,佛陀批評了他。他於是發誓從此不睡眠,精進修道。經七日七夜,兩眼熬瞎了。佛陀後來教他修金剛照明三昧,他終於心眼大開,得天眼通,稱「天眼第一」。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證阿羅漢果。

注2:《增一阿含經》卷31載:佛陀曾對阿那律說:「一切諸法,由食而存,非食不存。眼者以眠為食。耳者以聲為食。鼻者以香為食。舌者以味為食。身者以細滑為食。意者以法為食。……涅槃者以無放逸為食。」

注3:阿那律的證道方法是「旋見循元」,即反觀視覺的能見之性而悟道。

意切情真,深植善根,出家修戒做模範

德高望重,主持公道,正己利人有口碑(敬題優婆離)

註:優婆離:出生於印度四種姓中最下等的首陀羅階層,原是迦毗羅衛國皇宮的理髮匠。佛陀回國省親時,見他善根深厚,出家心誠意切,便安排他先諸王子而受戒出家。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稱「持戒第一」,證阿羅漢果。由於他持戒嚴謹,被尊為僧團的上首。佛陀讓他在僧團中主持公道,調解糾紛。

忍辱安心,嚴持戒律

潛修密證,具足威儀(敬題羅睺羅)

注:羅睺羅:為釋迦牟尼出家前之子。釋迦成道歸國後隨之出家,後證得阿羅漢果,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因「不毀禁戒,讀誦不懈」,潛修密證,被稱為「密行第一」。又,羅睺羅年少時曾隨舍利弗在王舍城乞食,一惡人用沙投進舍利弗缽中,用棍打破羅睺羅之頭,羅睺羅忍痛時顯出怒容,舍利弗開導他應修忍辱行。

精進梵行身相妙

多聞佛法信根堅 (敬題阿難)

注:阿難全稱為阿難陀,為釋迦牟尼叔父斛飯王之子。釋迦成道歸國後隨之出家,證得初果,為佛侍者和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因聽經最多,憶持不忘,稱「多聞第一」。佛滅後,證得阿羅漢果。佛典初次結集時,經藏由他誦出。據北本《涅槃經》卷40載,佛對文殊師利說阿難具足八法,即:(一)信根堅固,(二)其心質直,(三)身無病苦,(四)常勤精進,(五)具足念心,(六)心無憍慢,(七)成就定意,(八)從聞生智。又,經載阿難容貌端正,面如滿月,眼如青蓮花,其身光凈如明鏡,故雖已出家,卻屢遭婦女誘惑,然阿難志操堅固,終得保全梵行。

具菩薩心腸憫眾

現鬼王面貌怖魔(敬題阿氏多)

注:阿氏多:釋迦牟尼佛的侍者,十六阿羅漢之一。貫休所畫尊者像,為雙手抱膝,開口仰視,齒牙畢顯,脫落數枚,清乾隆帝稱其為「心是菩薩,貌是鬼王」。

悟聖道如笤,掃除毒垢

由鼻根開竅,證得圓通(敬題周利槃特)

注:周利槃特:又作周利槃特迦。舍衛國人。出家為佛陀弟子。稟性魯鈍笨拙。佛陀教示其簡短之「拂塵除垢」一語(一說「笤帚」二字) ,令其於清掃拂塵時反覆念誦,以除業障。又教其調出入息之鼻根圓通法門。後終於開悟,證得阿羅漢果,具大神通。在佛弟子中稱「解脫第一」。

方丈容大千世界

維摩入不二法門(敬題維摩詰)

注1:維摩詰:意譯凈名。中印度毗舍離城之長者。為佛陀在家弟子,居家修菩薩道,稱維摩詰居士。其智辯神通超過釋迦諸大弟子。

注2:方丈:(1)禪宗寺院住持的住所,取《維摩詰所說經》中維摩居士雖處方丈之室而能容納無量之義;(2)指寺院住持,因居方丈而名。

注3:不二法門:亦稱不二門,即與真如不二之性相應的法門,或唯一無二的趣入聖道的門徑。《維摩詰所說經?不二法門品》載: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師利嘆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真入空門,維摩不說

深明大義,童子無言(敬題不說菩薩和無言童子,兼敬題離言真如)

注1:不說菩薩:《維摩詰所說經?不二法門品》載:文殊師利稱讚維摩居士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故維摩居士又被稱為不說菩薩。

注2:無言童子:《無言童子經》載:佛世王舍城師子將軍之子,生時聞諸天之言,從小修「無言行」,不說世事,故名無言,人以為啞。後至佛所,現大神通,口稱南無佛,佛稱其為大菩薩。

注3:離言真如:為「依言真如」之對稱,即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即是真如。《大乘起信論》雲:「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注4:梁武帝《金剛懺》雲:「無言童子,妙得不言之妙;不說菩薩,深見無說之深。」

仗義疏財,行善給孤獨

以金布地,購園供佛陀(敬題須達)

注1:須達:又作須達多。中印度舍衛城之長者,家境富有,其性仁慈,夙憐孤獨,好行布施,人稱給孤獨長者。皈依佛教後,建祗園精舍供養佛陀。

注2:據說須達欲購買祗陀太子的一座花園為佛陀建精舍,太子不願,乃提出以黃金鋪滿花園為條件,須達果然以金布地。太子感其誠心,遂將園中樹林供奉佛陀。故以二人名子將此園命名為祗樹給孤獨園。佛陀曾多次在此說法。

放下屠刀,洗心皈佛

護持正法,興國安邦(敬題正法阿育王)

注:阿育王: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在位時間約為前268至前232年,他使孔雀王朝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帝國。即位之初曾大舉殺伐,有「暴惡阿育王」之稱。後皈依佛教,並依靠佛教推進統一,穩定統治。成為大護法,是印度歷史上著名的「護法名王」,被稱為「正法阿育王」。

不以年衰而懈怠

未曾脅卧但精勤(敬題脅尊者)

注:脅尊者:約為一世紀印度小乘說一切有部之論師。禪宗傳法之第十祖。尊者初為梵志師,年80歲時舍家染衣。城中少年譏之,以為其年衰無所進取,但托跡清流,徒知飽食而已。尊者聞之,自誓必通三藏之理,斷三界之欲。為此精勤修道,不以脅卧席,歷經三載,果成所願。被稱為脅尊者。此後又師事佛陀蜜多,證得阿羅漢果。後傳法於馬鳴。

撰詩讚佛,造論弘經,使世人正信

發願度生,深心說法,感群馬悲鳴(敬題嵌馬鳴)

注1:馬鳴:據《馬鳴菩薩傳》等載,為中天竺人,原為婆羅門外道,後受脅尊者教化,皈依佛教,博通三藏,學兼內外,被視為國寶。據稱說法時連馬也垂淚悲鳴,故得名。為弘興大乘佛教的龍象,佛教史上著名的論師。也是著名的佛教詩人,撰有長詩《佛所行贊》等。其生活年代,一般認為於公元一、二世紀間。

注2:深心:有多種含義。通常指深求佛道之心;或指掃除猶疑不定而對佛法真實確信之心;或指樂集諸功德善行並深信愛樂之心;或指對凈土起深厚的渴望之心;等。

入龍宮出大乘經,創中觀派

開鐵塔受真言法,興秘密宗(敬題龍樹)

注1:龍樹:又作龍猛、龍勝。據《龍樹菩薩傳》等,為南印度毗達婆國人。青年時為著名的婆羅門學者,學識廣博。後皈依佛教,出家為僧,精通三藏。據傳曾入龍宮得大乘方等經典,為弘興大乘的關鍵人物。是中觀學派的創始人,並有「八宗之祖」之稱。著述甚多,有「千部論主」之稱。密宗亦稱他曾開南天鐵塔,從金剛薩埵受《金剛頂》等密宗經典。弟子有提婆、龍智等。其生活年代,學術界多認為公元二、三世紀。據傳最後被王子逼迫自殺。

注2真言:音譯曼荼羅,又作陀羅尼、咒、明。即真實而無虛假之語言之意,亦指不能以言語說明的特殊靈力之秘密語。一般來說,真言之長句者,稱陀羅尼;僅數句而成者,稱真言;有時一字二字則稱種子(亦作種字)。密宗又稱真言宗。

天竺遍游,弘大乘空宗,辯才無敵

中觀百論,破旁門異說,學識超群(敬題提婆)

注:提婆:亦稱聖天。約公元三世紀人。原為南印度王子,學識淵博。禮龍樹為師,受比丘戒,以智辯著稱。曾遍游中印、南印,與佛教內外諸派辯論獲勝。後被一婆羅門所殺。

以神通往兜率天求法

從彌勒受瑜伽論立宗(敬題無著)

注:無著:北印度健馱羅國人。先從小乘說一切有部,後轉而弘揚大乘,為大乘瑜伽行派創始人。據稱曾以神通往兜率天從彌勒菩薩受大乘空觀,學《瑜伽師地論》等大乘深義。其生活年代,學術界一般認為是公元四、五世紀。

弘大乘經,皆有等身論著

創唯識派,並稱一代宗師(敬題無著、世親)

注:世親:亦譯天親,為無著之弟。於說一切有部出家,博學多聞,總結說一切有部思想。後在無著勸說下,轉弘大乘。兄弟倆共同開創了大乘唯識學派(即瑜伽行派)。

研究唯識創新意

闡發因明集大成(敬題陳那)

注1:陳那(約440-約520年):南印度香至國人。從小乘犢子部出家,後改學大乘,師事世親。善辯論,曾辯敗很多外道學者。在那爛陀寺講過經論。在唯識學方面,首創見分、相分、自證分三分說。在因明學方面尤多建樹,為印度佛教因明論集大成者,也是佛教新因明學的創始人。

注2:因明:關於理由(因)的學問(明);即佛家邏輯,或佛教論理學,為五明之一。

唯識觀心,同源異派

談空說有,互破相成(敬題清辨、護法,兼敬題空有論爭)

注1:清辨(約490-570年):南印度僧人,與護法同時。發揚龍樹中觀學,主張用邏輯推理從正面表述空義,開中觀宗「自立量派」或「自續派」,為中觀學派的著名論師。

注2:護法:六世紀中葉印度大乘瑜伽行派論師。南印度達羅毗荼國大臣之子。本與王女有婚約,然於婚日落髮出家。出家後曾從陳那受學。在唯識學方面,首倡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四分說。曾在那爛陀寺廣布教化,三十二歲示寂。為唯識十大論師之一。

注3:空有論爭:指大乘佛教在印度的兩大教系對於諸法體性究竟是「空」或「有」而發生的論爭。龍樹、提婆之教系,主張諸法皆空;無著、世親之教系,主張諸法為有。至護法與清辨時,就「依他起性」展開論爭,護法根據緣起論而立法相門,主張由因緣所生之諸法為實有;清辨根據實相論而立觀心門,主張畢竟空。二師之主張雖似相破,實系相成,益發彰顯「真空妙有」之佛教至理。

法傳唯識

教判三時(敬題戒賢)

註:戒賢:音譯屍羅跋陀羅。公元六、七世紀間(529-645或528-651),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論師。長期主持那爛陀寺,弘傳唯識教義。其依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等,將佛教判為有、空、中三時。玄奘西遊時,師年已百餘,時為那爛陀寺大長老,玄奘師事之。

月稱以破顯宗,月官從有談空,能合經契法,言者俱為正道

或議中觀毒藥,或說瑜伽甘露,如對症應機,受之皆入佛門

(敬題嵌月稱、月官,兼敬題大乘空有二宗)

注1:月稱:約七世紀中葉南印度人。少年出家,師承佛護一系中觀學說。曾任那爛陀寺住持,與瑜伽行派論師月官進行過辯論。主張性空緣起,以破顯宗,開中觀應成派。

注2:月官:約七世紀東印度人。出生王族,出家後先學唯識,又學密乘,精通顯密內外。曾至南印與中觀派論師月稱辯論,獲得好評。時人評說:「嗟嗟龍樹宗,有葯亦有毒,慈氏無著書,眾生之甘露」。意謂月稱所傳龍樹中觀之說,有可取和不可取之處,而月官所傳無著瑜伽學派之說,則完全可取。

注3:空有二宗:印度大乘佛教兩大派別,即中觀派和瑜伽行派。在我國,亦稱大乘空宗和有宗。中觀派宣揚中道觀,主張「緣起性空」,被稱為空宗。瑜伽行派又稱唯識學派,因主張識有境無,被稱為有宗。

外逸內修,解行相應

博通約達,真俗皆知(敬題寂天)

注1:寂天(約650-750年):出家前名寂鎧,原為南印度梭羅修多羅國王子,出家後改名寂天。後到南印弘法,發揮中觀學說。主張由博而約,解行相應。據說他年輕時表面上比較懶散,實則「內勤修學,外出放逸」。

注2:解行相應:解行,即智解與修行。理解教義和實踐躬行,是學佛的雙翼,缺一不可。也叫見行相應。

(三) 中 國 佛 教 時 期

出家學佛棄王位

傳道譯經拓法流(敬題安世高)

注:安世高:公元二世紀人,本為安息國太子,自幼信佛。即位之前,讓位於其叔而出家修道。公元147年到達洛陽,在中國譯經弘法約30年。因其王族出身,時人尊稱「安侯」。他是漢譯佛經的先驅者。

舍利威神弘正法

沙門智辯蓋東吳(敬題康僧會)

注1:康僧會(?-280年),祖籍康居國,世居天竺。10餘歲出家。博覽經籍,智辯超群。於247年到建業,以神通迎請五色舍利,使孫權嘆服,並為之建建初寺。此為江南佛教興隆之始。

注2:舍利:通常指佛之遺骨,後亦泛指有修行者之遺骨。一般所說舍利系骨片,形狀、大小、顏色等不一,質地堅硬;我國則多以豆粒狀者稱為舍利。據稱由勤修戒定慧之功德所形成,藏密認為乃「智慧明點」所化成。

中土比丘受戒為開始

漢人西域取經是領先(敬題朱士行)

注:朱士行:三國時(約三世紀)人。籍貫穎川(今河南禹縣),享壽80歲。260年出家,為內地西行取經求法第一人。在中國佛教史上,他也是漢族僧人開講佛經、漢族僧人依照戒法成為正式比丘的第一人。

歷游西域,隨處譯經,時譽敦煌菩薩

博覽典籍,發心弘道,史稱一代高僧(敬題竺法護)

注:竺法護(生卒年不詳),祖籍月氏國,世居敦煌。8歲出家,從師改姓為竺。266年至313年,先後遊歷敦煌、長安、洛陽等地,傳道譯經,人稱「敦煌菩薩」。

興隆佛教,光映佛門,戒德精嚴垂典範

親近國王,位尊國寶,神通廣大折剛強(敬題佛圖澄)

注1:佛圖澄(232-348年),西域龜茲人。精通佛學,頗有神通,且持戒精嚴,深得後趙石勒、 石虎的敬奉,尊稱「大和尚」,並視為「國之大寶」。二石性情殘暴剛強,佛圖澄以神通、戒德使其敬畏,並常勸其施行德化。佛圖澄臨終前曾對弟子說:「佛經雲:『若要建立正法,則應親近國王。』此中大有深意也!我以道術,令二石稽首,使胡人皈依,讓百姓蒙益,從而使佛法得一時之盛。但是,要使佛法真正深入人心,傳之久遠,還須靠玄學義理。」他對佛教在中國的興隆起了很大的作用。

注2:戒德:由持戒而來的功德。

注3:剛強:佛教指剛強難化之人。

慧心觀念西方,蓮宗從此興華夏

遠道流傳東土,佛法隨緣潤眾生(敬題嵌慧遠)

注1:慧遠(334-416年),雁門樓煩(今山西寧武)人。少習儒學,尤善老莊。21歲從道安出家。精研般若學,道安贊曰:「使道流東國,其在遠乎!」381年入廬山,住東林寺傳法,形成江南佛學中心。並與劉遺民等共建蓮社,修念佛三昧,共期往生西方凈土,被尊為凈土宗初祖。在學術上,慧遠儒釋道三教兼通,而以佛教為宗。

注2:觀念:於內心觀想佛理及佛之相好。與現今通常所說之「觀念」一詞含義不同。

住逍遙園,譯經說法眾咸集

發誠實誓,舉焰焚身舌不焦(敬題鳩摩羅什)

注:鳩摩羅什(344-413年) ,略稱羅什,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師(其餘三人為真諦、玄奘、義凈,或說真諦、玄奘、不空)之一。父籍天竺,生於西域龜茲。7歲隨母親出家。401年至長安,後秦國主姚興待以國師之禮,將羅什安置於西明閣及逍遙園,從事大規模譯經工作,弟子甚眾。臨終前曾說:「今於眾前,發誠實誓,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焦爛」。火化後果真薪滅形碎,唯舌不焦。

說闡提成佛

感頑石點頭(敬題道生)

注1:道生(355-434年),亦稱竺道生。巨鹿(今河北平鄉)人。幼年出家,15歲便登座講經。418年,因說一闡提成佛,受僧界攻擊,被逐出建康(今南京)。後大本《大般涅槃經》傳來,證實其說。相傳道生被逐後,曾在蘇州虎丘山獨自講一闡提人皆有佛性,感群石點頭,遂留下「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佳話。

注2:闡提:又叫一闡提,意為斷善根、信不具足。指斷絕了善根,不能得到解脫、不能成佛的眾生。但天台宗、華嚴宗反對這種說法。《大般涅槃經?師子吼菩薩品》載佛言:「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闡提等亦有佛性。」

精通禪法

廣譯佛經(敬題佛馱跋陀羅)

註:佛馱跋陀羅:(359-429)。又作佛陀跋陀羅等。意譯作覺賢。北印度那呵利城人,族姓釋迦,系釋迦牟尼叔父甘露飯王的後裔。17歲出家。於後秦弘始十年(408)入長安,弘傳禪術之學,後又至廬山慧遠處居數年,譯出達摩多羅禪經;義熙十一年(415 )至建康(今南京),止住道場寺,從事翻譯,與法顯合譯摩訶僧祇律、大般泥洹經,又獨譯出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等,凡13部,125卷。世稱天竺禪師,為廬山十八高賢之一。佛馱跋陀的翻譯雖有多方面,但專精禪法。

闡論講經,常依般若明宗旨

談玄說妙,不以空無舍大悲(敬題僧肇)

注1:僧肇(384-414年),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原崇尚老莊,後因讀《維摩詰經》而發心出家學佛。師事鳩摩羅什,輔助譯經,常事講習。由於僧肇平時講經說法,大弘諸法性空之中道觀, 又被吉藏推為三論宗的實際創始人,稱之為「玄學之始」。

注2:僧肇雲:「諸法之相,唯空唯無,然不以空無舍於大悲也」。

弘揚佛法顯神跡

化度時人稱聖僧(敬題保志)

注:保志(418-514年),亦作寶志、志公。金城(今蘭州)人。少即出家。據《高僧傳》載,其言行神異,「時或賦詩,言如讖記,至後皆驗。京土士庶無不歸服。」被梁武帝等視為神僧、聖僧,以為觀世音菩薩化身。

整理佛經,學精律部

莊嚴聖像,功滿棲霞(敬題僧祐)

注:僧祐(445-518年),祖籍彭城下邳(今江蘇濉寧)人。14歲出家,畢生勤習律部,並致力於整理佛教典籍。於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寺里建立經藏。在佛教造像藝術上頗有建樹,主持建造了光宅寺無量壽丈九金像、棲霞山大佛、剡縣大石佛等。

供佛捨身,願行切矣

度人造寺,功德大哉(敬題蕭衍)

注1:蕭衍(464-549年) ,字叔達,南朝梁之開國皇帝,謚武帝,史稱梁武帝。南蘭陵人。篤信佛教,詔令佛教為國教。在位期間大建寺廟,使佛教一時盛極。曾四次捨身佛寺,由大臣贖回。

注2:梁武帝曾問道於達摩:「朕自登九五已來,度人造寺,寫經造像,有何功德?」達摩曰:「無功德。」梁武帝又問:「何以無功德?」達摩曰:「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善因,非是實相。」此聯卻反達摩之意而用。因從無為法看來,是無功德;但從有為法看來,亦可謂大功德。

譯經百卷

判教二時(敬題菩提流支)

註:菩提流支:(約5-6世紀間)北魏僧人。佛經翻譯家。一譯菩提留支,意譯道希。北印度人。北魏永平元年(508)攜大量梵本,經蔥嶺來洛陽。住永寧寺從事梵經翻譯。後遷鄴城(今河北臨漳),繼續翻譯。前後20餘年所譯經論共30部101卷(一說凡39部127卷)。在判教方面有獨到的見解。智顗的《法華玄義》說他主張二時教,即佛成道後12年內所說法都是半字教,12年後所說才是滿字教。

天竺高僧,一葦渡江弘法

禪宗初祖,九年面壁安心(敬題菩提達摩)

注:菩提達摩(?-536年),南天竺人。為印度禪宗第28祖,中國禪宗初祖。於南朝齊梁之交從南天竺航海來廣州,弘大乘佛法。接著北上至金陵(今南京),因與梁武帝不契,便一葦渡江繼續北上至洛陽嵩山少林寺。據說他曾在此面壁九年,人稱「壁觀婆羅門」。

弘興地論

光大律宗(敬題慧光)

註:慧光(468-537)北魏僧。為地論宗南道派初祖。亦為律宗大家,世稱光統律師。定州長蘆(河北)人,俗姓楊。年十三從佛陀扇多出家,常為人講經,時人稱之聖沙彌。北魏永平元年(508),勒那摩提、菩提流支各譯出十地經論,師通兩譯,自閱梵本,悟其綱領,對校異同,合為一本,又撰疏闡述十地經論之奧旨,地論宗遂因之興起。又撰四分律疏,四分律因師之整飾弘揚,乃得光大。

一心求出苦輪海

全力闡揚凈土門(敬題曇鸞)

注1:曇鸞(476-542年),雁門(今山西代縣)人。10餘歲時出家。研學龍樹之說。後染疾,遂求醫問葯,並萌發求仙之想,乃從道士陶弘景學道。陶授以《仙經》,曇鸞攜之途經洛陽時遇天竺法師菩提流支而得《觀無量壽經》,乃焚《仙經》,並從此專修凈土。被尊為凈土宗的先驅。東魏靜帝敬稱他為「神鸞」。

注2:苦輪海:即苦海。有情生死流轉之三界六道,無法超拔,故稱之為苦輪海。

注3:凈土門:全稱往生凈土門。為往生凈土、脫離生死之法門。信仰阿彌陀佛本願,稱誦其名號,藉以往生極樂凈土,這種實踐法為凈土門。

傳宗紹祖

斷臂安心(敬題慧可)

注1:慧可(487-593年)洛陽人。少為儒生,博覽群書,通達老莊易學。後出家,法名神光,40歲時禮菩提達摩為師,得付衣缽,為禪宗二祖。相傳其為向達摩求法安心,曾「自斷左臂」以表其志。一說「遭賊斫臂,以法御心,不覺痛苦」。

注2:安心:即由於修道之體驗或對於教法之理解,而將心安住於一處,達到安定不動的境界。慧可曾請求達摩為之安心,達摩曰:「將心來,與汝安心。」慧可曰:「覓心了不可得。」達摩曰:「覓得豈是汝心?與汝安心竟。」

雙樹結庵,勤修善業

舉家奉佛,深植慧根(敬題傅翕)

注:傅翕(497-569年),字玄風,號善慧,世稱傅大士。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16歲娶妻,生二子,舉家信佛,平時以種植蔬果為生。24歲遇西域沙門開悟,自號「雙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頗現神異,世以為彌勒化身。

譯經稱泰斗

攝論是宗師(敬題真諦)

注1:真諦:(499-569),音譯作波羅末他、波羅末陀。西北印度優禪尼人,婆羅門種。南朝梁代中大同元年(546)攜經典抵中國南海。輾轉遊歷,譯經不輟。共譯經論紀傳64部278卷,今僅存30部,大多為佛教研究之重要典籍。與鳩摩羅什、玄奘、義凈同稱四大翻譯家。其翻譯之方法與學識,為我國佛教傳譯史上之泰斗。其譯作以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影響最大,此二論乃南朝攝論學派之主要理論根據,真諦亦因之被尊為攝論宗之祖。

注2:攝論,即攝大乘論,謂收攝一切大乘聖教法門要義,集而辨之。

得法華三昧

究實相十如(敬題慧思)

註:慧思:(515-577)南北朝時代之高僧。武津(河南上蔡)人,俗姓李。世稱南嶽尊者、思大和尚、思禪師。為天台宗二祖。自幼歸佛樂法,心愛法華經,曾持經入冢中讀誦,讀畢深受感動,對經涕泣,旋夢普賢菩薩摩頂而去,由此,頂上遂隆起肉髻。年十五齣家,後悟得法華三昧。他注重禪法之踐行,亦注重義理之推究。關於諸法實相,他根據《法華經?方便品》,特舉唯佛與佛乃能窮盡的境界,即所謂諸法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十項,為攝一切法實相,且具有圓滿意義的主要內容,並據此建立其「十如」實相之說。

立一念三千,尊稱智者

判五時八教,開創天台(敬題智顗)

注1:智顗(538-597年),穎川(今河南許昌)人。18歲出家,23歲從慧思學禪法,修法華三昧。575年入天台山建草庵,世稱「智者大師」、「天台大師」,為天台宗實際開創者,被尊為四祖。

注2:一念三千:天台宗重要義理,指的是當前一念識心,即含有三千種法的內容,以顯宇宙的全體。

注3:五時八教:智顗提出的天台宗判教方式。五時指佛在五個不同時期說法: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時。八教指的是依佛說法的不同方式或不同內容而分為「頓、漸、秘密、不定」化儀四教與「藏、通、別、圓」化法四教。

闡揚三論立宗旨

疏解諸經光教門(敬題吉藏)

注1:吉藏(549-623年),祖籍安息,移居南海(今廣州)。7歲出家,至19歲,以善講經論聞名。至會稽嘉祥寺講法,稱「嘉祥大師」。他承三論師說,發揮「三論」義理,開創三論宗。

注2:教門:佛陀為適應教化對象而說之教法,稱為教;教中之根本旨趣,則稱為宗。前者為教門,如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等屬之;後者為宗門,主要指教外別傳之禪宗。

開創華嚴,史稱初祖

護持正道,眾仰帝心(敬題法順)

注:法順(557-640年),雍州萬年(今西安)人。18歲出家。具神通,因能以禪功治病而聞名,唐太宗稱之為「帝心」。平時弘法,「多抑浮詞,顯現正理,神樹鬼廟,見即焚除,巫覡所事,躬為摒擋」。於佛經講得最多的是《華嚴經》,被奉為華嚴宗的初祖。

每日持佛名七萬遍

一生講觀經二百回(敬題道綽)

註:道綽:(562-645)唐代凈土宗僧。為我國凈土宗第二祖。并州汶水(山西太原)人,一說并州晉陽人,俗姓衛。又稱西河禪師。上承曇鸞之思想,為唐代初期凈土教開拓者。十四歲出家,廣習經論,尤精大涅槃經。後轉入凈土信仰,時為大業五年(609),年四十八。直至八十三歲為止,每日念佛七萬遍。一生講說觀無量壽經二百回以上。

見人不起道人懶

觀法皆如禪法融(敬題嵌法融)

注1:法融(594-657年):潤州延陵(江蘇鎮江)人。19歲出家。後拜道信為師。唐初牛頭宗的創始人。法融建立的牛頭宗,其禪思想的主要特點是「虛空為道本,森羅為法用」。

注2:據說道信禪師遙望牛頭山有「道氣」,便親自前去尋訪。他向寺中和尚打聽:「此間有道人否?」和尚答:「出家人哪個不是道人?」道信說:「阿哪個是道人?」另一和尚便答:「此去山中十里來,有一懶融,見人不起,亦不合掌,莫是道人?」道信繼續進山,便見法融。

注3:《維摩詰經?菩薩品》云:「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法融《絕觀論》亦云:「(一切法)皆如也,一切眾生亦如也。」

宗持戒律

教判化行(敬題道宣)

注:道宣(596-667年),潤州丹徒(今屬江蘇)人,一說浙江吳興人。南山律宗創始人,畢生闡揚《四分律》。另外,他把佛教判為化教(為教化眾生而立的經論二藏)、行教(又稱制教,即為戒飭出家內眾之行為而制的律藏),也頗有影響。

駐杖東山,弘揚佛法

傳衣能者,光大禪門(敬題弘忍)

注:弘忍(602-675年),湖北黃梅人,一說潯陽(今江西九江)人。7歲隨道信出家,651年得道信衣缽,為禪宗五祖。弘忍在黃梅雙峰山東南之馮茂山另建東山寺,故世人稱其法門為「東山法門」。661年,付衣法于慧能。

遠道取經,歸國譯經,慈恩初祖垂青史

西天求學,登堂講學,三藏法師揚美名(敬題玄奘)

注1:玄奘(602-664年),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13歲出家。629年,從長安出發至印度,入那爛陀寺,從戒賢學大乘佛法, 並成為當時十大「三藏法師」之一。後來,在全印度無遮大會上論典標宗,無有異議,更是名聲大振, 被尊為「大乘天」、「解脫天」。645年返長安,住弘福寺、後遷大慈恩寺,廣譯佛經。他是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師之一,也是法相唯識宗(又稱慈恩宗)的創始人。

注2:三藏法師:對通曉經、律、論三藏的僧人的敬稱。

至相大師,深入一門成體系

雲華尊者,精研法界振宗風(敬題智儼)

注:智儼(602-668年):天水(今屬甘肅)人。從小隨法順學佛,14歲出家。專攻華嚴經。晚年在至相寺、雲華寺講《華嚴經》,宗風大振,人稱「至相大師」、「雲華尊者」,被尊為華嚴宗二祖。

嘆末法群生,身心懈怠難觀鏡

仰禪門上座,行解精勤不惹塵(敬題神秀)

注:神秀(606-706年),忭州尉氏(今屬河南)人。20歲出家。50歲時投弘忍門下,不久任上座。在弘忍傳衣法時,曾作偈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因不及慧能所作之偈而未得衣法。後在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傳法,宗門大盛。神秀倡「住心凈觀,常坐不卧」,屬漸修法門,其法系稱為禪宗北宗。卒後謚「大通禪師」。

弘凈土法門,樹上投身生凈土

稱光明和尚,口中念佛出光明(敬題善導)

注:善導(613-681年),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自幼出家,研習《法華經》、《維摩經》、《觀無量壽經》等。後入長安光明寺倡導念佛, 據說他念佛時曾有光明自口中出,因稱「光明和尚」。681年,據說善導攀上寺內一棵柳樹,向西祝云:願佛接我往生凈土。然後縱身下投,撲地而寂。他是凈土宗實際開創者,被尊為二祖。

法弘唯識稱疏主

錫駐慈恩仰大師(敬題窺基)

注:窺基(632-682年),長安人。法相宗(又稱唯識宗)的創始人之一。17歲出家,師事玄奘。後參與譯經。於唯識諸論註疏甚多,稱「百部疏主」。玄奘寂後,窺基長住慈恩寺弘法,被尊稱「慈恩大師」。

嚴持律范

廣譯佛經(敬題義凈)

註:義凈:(635-713)唐代譯經僧。河北涿縣人,一說齊州(山東歷城)人,俗姓張。幼年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於咸亨二年(671)經由廣州,取道海路至印度,後又至蘇門答臘遊學。歷游三十餘國,返國時,攜梵本經論約四百部至洛陽。其後參與華嚴經之新譯,與戒律、唯識、密教等經籍之漢譯工作。自聖歷二年(699)迄景雲二年(711),歷時十二年,譯出56部,共230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平時亦注重律儀。與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等共稱四大譯經家。

閉門研佛傳佳話

造論弘經發大心(敬題李通玄)

註:李通玄(635-730):世稱李長者。河北滄州人。青年時鑽研易理,四十餘歲時專研佛典,潛心《華嚴經》。曾三年足不出戶,日食十棗柏葉餅一枚,人稱棗柏大士。

精通密教,廣譯佛經,不愧開元大士

天竺出家,長安傳法,誠為中土福田(敬題善無畏、金剛智、不空)

注1:善無畏(637-735年) ,中天竺人,為釋迦牟尼季父甘露王之後裔。13歲繼承王位,後讓位於兄而出家,於那爛陀寺學密教,據稱證初地菩薩。716年,到長安傳法譯經。與金剛智、不空並稱「開元三大士」,開創中國真言宗。

注2:金剛智(669-741年),本為中天竺國王第三子,10歲於那爛陀寺出家。31歲往南天竺學密教。719年入唐,至洛陽、長安傳法譯經。

注3:不空(705-774年),不空金剛的略稱。原籍北天竺,一說師子國。15歲出家,隨金剛智來中國,金剛智卒後,又率37名弟子至師子國、天竺廣求密法。746年返唐,在長安傳法譯經。

舉止顛狂,言行笨拙,名剎食堂混跡,想當初,還是路邊拾得

才情怪異,面貌離奇,寒山幽窟隱身,到最後,竟由石縫歸遷

(敬題嵌寒山、拾得)

注1:寒山:唐代著名詩僧,因隱於天台始豐縣西寒岩幽窟中,世稱寒山,或寒山子。時來國清寺,面貌枯瘁,言行瘋狂,好吟詩偈,唯與拾得友善。據說因豐干禪師謂寒山、拾得分別為文殊、普賢化身,太守閭丘胤入寺拜見,二人乃縮身入岩石穴縫之中,石穴「泯然而合,杳無蹤跡」。

注2:拾得:本為棄兒,天台國清寺豐干禪師於路邊拾得,因名之。在寺內食堂做雜役,平時行事怪異,好吟詩偈。與寒山並世留名,其生活年代約八世紀下半葉。

身居深谷高山,苦修密法

面對惡緣逆境,精進初心(敬題毗盧遮那)

註:毗盧遮那:公元八世紀人,生卒年不詳。出生於吐蕃時期尼木地方根加巴果家族。是藏傳佛教「前弘期」初期的一位密宗大師,也是藏傳佛教史最早正式出家的「七覺士」之一。他長期在窮鄉僻壤,採取隱居的方式修鍊密法。在弘法的過程中也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

無樹非台何惹塵,慧根悟道

明心見性秘承法,能者得之(敬題嵌慧能)

注:慧能(638-713年),亦作惠能。原籍范陽(今北京)人,生於南海新興(今屬廣東)。禪宗六祖,禪宗南宗的創始人。661年,赴黃梅參五祖弘忍,因作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從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得弘忍密付衣法。五祖傳法給慧能後,人問衣缽何在,五祖曰:「能者得之。」676年,慧能在法性寺(今廣州光孝寺)落髮,次年於曹溪建寶林寺(今韶關南華寺)傳法,提倡「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弟子法海錄其說為《六祖法寶壇經》傳世。

著金獅子章,尊華嚴三祖

說妙蓮花界,稱賢首大師(敬題法藏)

注1:法藏(643-712年) ,祖籍西域康居國。16歲時「煉一指於岐州法門寺舍利塔前,作法供養,誓悟佛乘」。670年出家。由於他學問精深,開講《華嚴經》名聲大振。674年,武則天賜他《華嚴經》里賢首菩薩稱號,因此被世人稱為「賢首大師」(華嚴宗因此又稱賢首宗)。法藏構建了以「法界緣起」為核心的華嚴宗理論體系,被尊為華嚴宗三祖,也是華嚴宗的實際創始人。其代表作是《華嚴金師子章》。

注2:妙蓮花界:指蓮花藏世界,略稱華藏世界,指蓮花所象徵的世界。據《華嚴經》,以毗盧遮那佛的願行所莊嚴的凈土,即在這個現實世界的最底層,有風輪,其上為香水海,海中有大蓮花,此蓮花中包藏著無量數的世界,稱蓮花藏世界。

博通三藏

新譯華嚴(敬題實叉難陀)

註:實叉難陀:(652-710)意譯學喜。為唐代譯經三藏。于闐(今新疆和田)人。證聖元年(695), 持梵本華嚴經至洛陽,並與菩提流志、義凈等人合作譯成漢文,即新譯華嚴經八十卷。此外另譯有大乘入楞伽經、文殊授記經等,凡19部,107卷。景雲元年十月示寂,世壽五十九。荼毗後,其舌不壞。門人悲智等,送其靈骨及舌返于闐,起塔供養。後人並於荼毗處建立七重塔,稱華嚴三藏

  評論這張

轉發至微博
推薦閱讀:

壇經 頓漸品第七
欲行心事付瑤琴,清音繚繞有誰聽?松葉如亭清風和,心怯空閨不肯還!
釋迦摩尼佛是否是大乘佛教里最弱的一個佛陀?

TAG:佛教 | 對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