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薩戒本》講記 第一卷

《瑜伽菩薩戒本》講記

凈界法師主講

第一卷

《瑜伽菩薩戒本》,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請放掌。

我們這次講授菩薩戒的因緣,主要是和尚尼的慈悲,希望學人能夠來義德寺跟諸位共同學習《瑜伽菩薩戒》。學人個人也是抱著一個學習的態度、一個感恩的心情,希望把自己研究菩薩戒的一些淺薄心得,提供給大家作一個參考。我們在講菩薩戒的內涵之前,我想簡單的說明我們研究菩薩戒的一個目的。基本上我們每一個眾生學習佛法的因緣是有差別的:有些人是在順境的因緣之下學佛,有些人是在逆境因緣的刺激之下而學習佛法。雖然因緣有差別,但是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希望我們的生命能夠離苦得樂,我們希望我們的生命離開痛苦、得到安樂,這一點的心情是沒有差別。但是我們從經典上的學習、或者從自己生命上的體驗,我們發覺在三界裡面的生命是苦多樂少。佛陀在《法華經》上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T09,14c)佛陀以大智慧的光明來檢查,我們三界的果報就像一個起火燃燒的房子,雖然這個房子裡面有種種安樂的資具,但是房子本身是一個起火燃燒的房子,它不斷的逼迫我們、擾動著我們。這個「火」指的是三種火。第一個是煩惱之火:我們有情眾生在三界的果報體,我們不能避免內心貪瞋痴的煩惱,這個煩惱的相貌是煩躁擾動的、使令我們不安穩的;雖然我們在受用快樂的資具,但是所謂的快樂一定要跟內心的寂靜相應,而我們起煩惱的時候身心是擾動的,所以它障礙著我們的安樂,第一個是煩惱火的逼迫。第二個是業力之火:我們過去生當中累積了很多的業力,特別是一些殺盜淫妄的罪業,這個業力的系縛使令我們不自在,我們往往要面臨一些我們不願意去做的事情、或者不願意去面對的人,這個就是有業力的系縛使令我們感到逼迫不自在。第三個是果報火:我們每一個眾生不管你福報多大,你的生命體一定要承受老病死的折磨,老、病痛、死亡它也是一個火,在逼迫、燃燒著我們。所以基本上我們在三界裡面得到的一個果報,我們就不能避免煩惱火、業力火跟果報火這種逼迫、熱惱的傷害。所以在三界當中,基本上是「以有煩惱故,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非實安樂住」。所以我們冷靜的觀察三界的果報體,它不是我們真正的歸依處。這個時候我們每一個眾生在面臨這樣一個果報體的時候,我們有二種的選擇:第一個、我們選擇逃避,我們不願意去面對這個問題,反正我就是苦中作樂,一天過一天就罷了,生生世世的流轉下去,這是我們選擇逃避的後果,我們永遠沒有解脫的日子;第二個、一個有志氣的人,我們選擇面對,我們希望能夠尋求一個解脫之道,解脫煩惱障、業障、報障的干擾,我們尋求一個真實究竟、一個寂靜安樂的果報體出現。這個時候我們因為有這種離苦得樂的願望,我們開始歸依三寶,祈求三寶的加被,或者是在家、或者是出家,總之我們歸依了三寶。歸依三寶在佛法的修學有二個次第,在《菩薩瓔珞經》上說:「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T24,1020b)我們剛開始來到三寶,主要的是我們內心的一分信心,我們相信三寶能夠救拔我們,它有足夠的能力,能夠使令我們離苦得樂,我們相信佛法僧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是我們的光明。這個時候我們因為信心的緣故,在三寶的境界當中,或者是在佛、或者是在法、或者是在僧的境界當中,我們修習禮拜、讚歎、供養,廣修種種的善業;這個時候我們因為三寶的加被,我們感到一種安樂、感到一種法喜,也能夠暫時的解脫煩惱、業力跟果報的障礙。但是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歸依三寶只是一個信心,我們會發覺我們這個信心是不決定的。有時候我們信心堅強、有時候我們信心羸弱,就是會退轉,進進退退。所以當我們建立了三寶的信心以後,我們更進一步就是要「住於佛家,以戒為本」,我們開始奉持佛陀的戒法,使令我們在三寶當中堅固的安住,使令我們的善根因為戒法的攝持而能夠不退轉。所以我們歸依三寶,剛開始只是仰仗一分的信心,接下來我們應該要學習戒法、修持戒法,來凈化我們的身口意三業,使令我們的內心跟三寶的功德慢慢的接近、慢慢的相應。我們研習菩薩戒法,就是透過持戒來斷除罪業、增長善業,使令我們在三寶當中能夠成就不退轉,所謂的「住於佛家,以戒為本」,這就是我們學習菩薩戒的一個目的。

接下來請打開《講義》:

《瑜伽菩薩戒本》講表

這個《講表》在講之前,我們先看下面:

彌勒菩薩 造

玄奘大師 譯

我們先把《菩薩戒本》的造論者跟翻譯者作一個簡單的說明。我們先講「彌勒菩薩造」。「彌勒菩薩」(Maitreya)是佛在世時的一個菩薩比丘,「彌勒」翻成中文叫慈氏,因為彌勒菩薩生生世世好樂修學慈心三昧,特別是修持「不食眾生肉」特別的專註、特別的好樂,所以成就了慈氏菩薩、或者彌勒菩薩的名稱。彌勒菩薩往生以後,生到忉利天為天人說法,準備在因緣成熟的時候下降我們南閻浮提來成就佛道。在佛滅度九百年的時候,印度有一個菩薩出現,叫無著菩薩 (Asavga)。無著菩薩諸位大概不陌生,在唯識學可以說是第一代祖師。無著菩薩剛開始是在小乘有部部派出家,學習有部的教典、修習空觀,成就了小乘的空觀。在思惟小乘空義的時候,他發覺小乘的空義是一種「滅色取空」,就是「小乘的空要透過無常、無我的觀察,把一切的有為法消滅了以後,才成立了這個空的真理,所以空跟有是對立的」,他覺得小乘的空義是不究竟的;世間上應該有更高的真理、更高的解脫境界存在,所以他用神通力到兜率天請示彌勒菩薩大乘的空義,彌勒菩薩為他開顯「唯識無義」的真理,這個時候無著菩薩根據唯識的觀法悟入了大乘的空義,他感到非常的殊勝圓滿。他告訴彌勒菩薩說:我無著年輕德薄不能使大家信服,希望你老人家能夠下降娑婆世界為大家演說大乘的法義。彌勒菩薩以慈悲心下降到中印度的阿瑜闍國 (Ayodhya) 講堂,來演說大乘的法義,這當中主要是演說《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所造。當初彌勒菩薩下降的時候,有福德、有福報的人是看到彌勒菩薩在講堂當中放大光明;福報比較淺薄的人只看到光明,沒有看到彌勒菩薩的身相;再低劣一點的人只聽到聲音,連光明都沒有看到。彌勒菩薩講完《瑜伽師地論》以後,無著菩薩就把他所講述的內容記載下來廣泛的流通,就是我們現在所讀到的《瑜伽師地論》一百卷。「《瑜伽菩薩戒本》」就是從《瑜伽師地論》裡面〈菩薩地〉的「戒品」所摘錄出來的,所以我們講「彌勒菩薩造」。

接著我們看「玄奘大師譯」。前面的彌勒菩薩是印度人,這個譯者是我們中國唐朝的一個三藏法師「玄奘大師」(600—664),把印度文翻成中文。翻譯的因緣我們也解釋一下,是什麼因緣翻譯《瑜伽菩薩戒本》?玄奘大師是唐朝的一個法師,他很年輕十幾歲就出家了,出家以後他主要研究二部經:一個是《大般涅槃經》、一個是《攝大乘論》,一個是性宗、一個是相宗。這當中有一個觀念他覺得非常矛盾,就是有關我們「打妄想的生滅心有一個真如佛性」的觀念。在《涅槃經》當中對佛性的描述,認為是當下成就的,所謂的現常(現在的現,常住的常),現在就是佛性,就是所謂的佛性是當下成就的,不必經過多生多劫的修行,即禪宗說的「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但是在《攝論》唯識的思想裡面是當常,當來成就,就是你現在的妄想不是佛性,但是你願意慢慢的修習戒定慧,這妄想的生滅心會慢慢的降伏,就現出真如平等佛性的境界出來,這個叫當常,當來成就。在大乘的思想有二個不同的說法,一個是當來成就、一個是現在成就,玄奘大師感到疑惑,這二個思想是互相衝突的,不知道哪一個是對、哪一個是錯?這個時候大師就決定要到印度去把這個道理弄清楚。他在貞觀三年離開長安,到印度的那爛陀寺跟戒賢論師學習《瑜伽師地論》,學習了五年的時間,把戒賢論師的《瑜伽師地論》全部學會了;後來在印度參學了十二年,把印度大小乘各方面的教義廣泛的學習,總共是去了十七年。後來在貞觀二十年左右回到中國的長安,唐太宗當時用很隆重的方式來迎接玄奘大師的歸來。唐太宗當時雖然國務繁忙,但是他把這些事情放下,親自接見玄奘大師,二個人相談甚歡。唐太宗敬佩玄奘大師的德行跟才華,希望大師能夠舍戒還俗幫助處理國事;但是玄奘大師說:我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教」(T50,255c),我從小就出家了,我的生命就是在修習佛法、修學佛法,所以在我剩餘的生命當中,我希望能夠「守戒緇門」,「緇門」就是出家眾,我希望在僧團當中好好奉持如來的戒法,一方面闡揚佛陀的遺教,使令佛法的光明能夠普遍的照耀到每一個眾生的內心當中。這個時候唐太宗感到敬佩讚歎,就遵重他的意思,在長安蓋了一個譯經院,召集了當時五百位大德來翻譯經典。大師就把從印度帶出來的經典,總共有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三卷,花了十九年的時間才全部翻譯出來。在這七十五部的經典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品般若經》,跟現在我們所學習的《瑜伽師地論》。本戒就是在《瑜伽師地論》當中〈菩薩地〉的「戒品」。玄奘大師在翻完《瑜伽師地論》以後,覺得《瑜伽菩薩戒本》特別的重要,所以又特別的從「戒品」當中把它別錄出來。我們今天在末法時代能夠如法的修學到《菩薩戒本》,我們應該要感恩彌勒菩薩跟玄奘大師的發心。好,這是在講菩薩戒之前,把傳承教法的造作跟翻譯的大師作一個簡單的介紹。接下來我們看正文:

○將述此義,大科分四:

壹、解釋標題

貳、修學宗要

參、隨文釋義

肆、結示勸修  今初。

我們這次《菩薩戒》的講授分成四大科:第一個「解釋標題」,這個標題往往能夠總持一本戒的整個內涵,所以我們先對戒經的標題作一個解釋;第二個「修學宗要」,《瑜伽菩薩戒》有四重四十三輕的戒文,這個戒文在學習之前,我們應當對菩薩戒修學的宗要、大綱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否則你不知道這個戒文的會歸處,到時候我們就是茫茫然沒有目標,所以我們先把這個修學菩薩戒的綱要標出來,讓大家有一個會歸處;第三個「隨文釋義」,正式的隨順戒文來解釋其中的義理;第四個「結示勸修」,把《菩薩戒》的修學方法作一個總結。這次《菩薩戒》我們就分成這四科來說明。

壹、解釋標題三

甲一、總釋標題

「解釋標題」我們分成三科,先看「甲一、總釋標題」,先作一個總標的說明。

┌瑜 伽┐

│   ├本

└菩薩戒┘

我們這次戒文的題目叫做「《瑜伽菩薩戒本》」,「瑜伽」是一個譬喻,「菩薩戒」是一個法、是一個法門,法喻雙舉,故名「瑜伽菩薩戒」。我們先解釋「菩薩戒」。「菩薩」是印度話,本來的意思叫做「菩提薩埵」,有四個音;中國人喜歡簡單,把它省略簡稱為「菩薩」。「菩提薩埵」翻成中文的意思叫覺有情,覺悟的有情。覺有情有二個內涵:第一個、從自利的角度,他是已經覺悟的有情。我們眾生在三界流轉,我們的內心是顛倒的,不知道東西南北,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事情會讓我們痛苦、什麼事情會讓我們安樂,我們完全不明白,就是完全跟著感覺走。我們凡夫的心情,就依著你心情的直覺──現在要做什麼事,你就去做什麼事,沒有判斷力,這個叫做無明。菩薩不然,菩薩內心當中已經開啟了智慧的光明,他能夠引導他的行為,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清楚分明的,所以叫做覺有情,他已經從無明當中產生覺悟,他開始用智慧來引導他的身口意三業,這是第一個內涵。所以雖然我們做慈善事業,但是我們內心當中沒有產生智慧的光明,那不能說是菩薩,只能夠說是一個善人,修善之人。第二個內涵就是覺悟一切有情。前面已經覺悟的有情,是針對菩薩他自己成就的功德;這個地方是讚歎菩薩利他的功德,菩薩他有大悲心,能夠用種種的善巧方便來開導眾生,使令眾生也能夠趨向於覺悟,這就是覺悟一切有情。所以這個「菩薩」的意思,就包括了自利跟利他的一個修行者。「戒」就是一個軌範,身口意的修學軌範。所以「菩薩戒」就是一個有志於自行化他的修行者的修學軌範,叫做「菩薩戒」。就是你內心當中下定決心,在你的生命當中,你想要自利、你也想要利他。你應該怎麼做呢?就是奉持菩薩戒法,這個當中有很明確的指導──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來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那這個叫做「菩薩戒」。

「瑜伽」是一個譬喻,也可以說是一個讚歎。「瑜伽」的意思就「相應」,這「相應」的意思就是相應於大般涅槃。佛法對於生命的看法是「因緣觀」,就是說你今天有什麼果報,是因為你因地造了什麼業而來的,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就是說你今天造五戒十善,這個業是隨順於人天的果報;你歡喜修習四諦十二因緣、修習空觀,你這個業就是帶引你趨向於偏空的涅槃;我們今天能夠奉持菩薩的戒法,我們的內心就能夠產生一種強大的力量,來引導我們趨向大般涅槃、趨向佛的萬德莊嚴。所以這個「相應」是在讚歎我們奉行菩薩戒以後所產生的一個功德,就是有趨向大般涅槃的力量,所以叫做「瑜伽」。「本」就是依止的意思,就是我們修學菩薩戒法的一個依止處,叫做本,就是佛法是有根據、是有本之學,這叫「本」。這個地方是簡單的把「瑜伽菩薩戒本」作一個說明。

戒法,當然我們有世間的戒法跟出世間的戒法。世間的戒法就是五戒、八關齋戒。我們講出世的戒法,大方向是二個戒法:一個是聲聞戒,一個是菩薩戒。聲聞戒跟菩薩戒的差別:聲聞戒又叫做護世譏嫌戒,菩薩戒叫做常住佛性戒,佛陀制這二個戒的目的、宗旨是不一樣。聲聞戒法的目的是要令正法久住,就是佛滅度以後,「佛法二寶賴僧弘傳,僧之所系唯依戒住」,就是佛滅度以後,佛陀希望他的正法在世間流傳,就必需有聲聞眾來住持這個正法。而聲聞眾的修學軌範必須要遵守聲聞戒法,因為聲聞戒當中有很多的事項是在保護一個出家眾的威儀,使令居士「未生信者令生信,已生信者令倍增長」,靠著聲聞人奉持美好的威儀,讓居士生起恭敬之心,因為這個恭敬心,他能夠修習佛法得到解脫,所以我們看聲聞戒的制戒因緣,都是要等待因緣才制戒的。菩薩戒不同,菩薩戒法是佛性常住戒,它是約心地安立的,不是約外在的事相安立的,所以你看菩薩戒法是不必等待因緣,佛成道以後頓制菩薩戒,馬上把菩薩戒法制定出來。也就是說,聲聞戒是一種護世譏嫌戒,當然有它一定時間、空間的因緣,每一個時空不同,所以每一尊佛在制廣教戒、略教戒的因緣就會有所不同,因為每一個眾生的譏嫌因緣不同。但是菩薩戒是依止每一個有情眾生一念的心性來制戒,這個現前一念心性是超越時空的障礙,所以不必等待因緣,就是在任何時空的有情眾生,只要你奉持菩薩戒法,就能夠引導你顛倒苦惱的心趨向光明安樂的境界,這樣的因緣是超越任何時空的差別,所以叫做菩薩戒。這個地方與聲聞戒有所差別,它不等待因緣而制戒,所以叫做佛性常住戒,也就是相應於大般涅槃的意思。好,接下來我們看第二段:

甲二、別明戒法

         ┌菩薩種性

    ┌一、受體┤

    │    └發菩提心

    │

    │    ┌攝律儀戒─斷德

    │    │

○菩薩戒┼二、隨行┼攝善法戒─智德

    │    │

    │    └攝眾生戒─恩德

    │

    │    ┌以上品纏犯重戒

    └三、失舍┤

         └退舍無上菩提心

前面是一個總標。這以下把菩薩戒的「受體」,受持菩薩戒所依止的戒體;跟他的「隨行」,他所依體起用、或者說依體起護所產生的這些戒行;第三個是「失舍」,就是菩薩戒退失、棄捨的因緣:我們把它作一個說明。先看「受體」,我們是在什麼因緣之下成就菩薩戒的戒體呢?這當中有二個因緣:第一個是成就「菩薩種性」,第二個是你真實「發菩提心」。

我們先講「種性」。在《瑜伽師地論》當中,講到我們眾生有五種的種性:第一種是無性種性(有無的無,佛性的性),這種種性的眾生,他內心對於善法特別好樂,對於五戒、十善的善法特別好樂,但是他沒有出世的善根,你跟他講空性的真理、佛性的真理,他不生好樂,他只希望能夠修習善業,成就來生安樂的果報,如此他就滿足了,這種種性我們判為無性種性,他歡喜修習善業。第二種是聲聞種性,聲聞種性的內心好樂四聖諦的法門,對於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尤其對於苦諦的觀察特別好樂,所以聲聞人的觀察偏重在苦諦,他一想到三界是苦,他對於這樣的思考特別好樂,因為從苦諦當中刺激他要出離的心情,這種人他有這樣的性格傾向,我們把他判做是聲聞種性,歡喜觀察四聖諦法。第三種人叫做緣覺種性,緣覺種性的智慧比聲聞種性更高,他不觀察這些三界的苦果,他是觀察十二因緣,就是生命的因緣是由無明緣行,乃至生老病死,所以根源在於你現前一念的無明、愚痴顛倒,認為在生命當中有一個真實的自我,叫做我愛執。所以緣覺人他願意去迴光返照他這一念心、這個我愛執的一個相貌,消滅我愛執而成就解脫。所以聲聞、緣覺同樣是以出離心,但是在聲聞眾是偏重觀察苦諦,緣覺眾是觀察無明,這個地方有差別。第四種是菩薩種性,菩薩種性內心當中對於六波羅蜜的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廣修福德、廣修智慧、自行化他的法門特別好樂,這個就是菩薩種性。第五種是不定種性,就是這個人不決定,他要是遇到小乘師父告訴他小乘法,他就學小乘法;遇到大乘法師為他演說大乘法門,他就歡喜大乘法門:這種人叫做不定種性,不決定的。我們今天要能夠納受菩薩的戒體,你必須在你的內心當中產生菩薩種性,就是你對於菩薩道的六度法門內心有好樂的心情,這個地方很重要。我們後面進入戒文的時候,你就會清楚的看到佛陀在戒文當中,很多地方都在表明這個概念。就是說你身為一個菩薩,你剛開始是一個起點,你可能只是發了一個菩提心的願望,你也可能什麼事都不能做,你也沒有辦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但是你內心當中對於這種六度的法門,是打從內心的好樂,這個是重要的關鍵點,就是你內心當中,你真實的是一個菩薩種性,你對這個法門有一種承當的力量,雖然你什麼都還沒開始做,但是你要有這樣的種性,你才能夠成就菩薩的戒體。

第二個,你要真實「發菩提心」,就是你內心當中對於生命有二個希望:第一個希望是上求佛道,成就自利的功德;第二個希望是你願意下化眾生,成就利他的功德:悲智相應名菩提心。也就是說我們今天在納受菩薩的戒體,你一定要成就一個菩薩的胸量、菩薩的種性,有這樣的胸量以後,你還要真實的發起一種願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望,你就能夠成就菩薩的戒體,我們可以說你入了菩薩的階位。

有了「戒體」以後,我們開始要「隨行」,就是根據我們菩薩的戒體,開始修學菩薩的戒行。菩薩的戒行有三種:第一個是「攝律儀戒」,第二個是「攝善法戒」,第三個是「攝眾生戒」。「攝律儀戒」主要是成就「斷德」,斷除我們身口意的過失、惡法。「斷德」是我們修學佛法的第一要務。我們從凡夫到成佛的階段,有斷惡、修善、度眾生三件事情要做,但是你第一個要先強調斷惡,你要先清凈你這些污穢的身口意罪業,這是第一件事情。就是你這個房子要作種種的彩繪莊嚴之前,要先把這個房子打掃乾淨,不是先去彩繪、先去莊嚴,你要先凈化自己。在斷德方面,諸位都是久學聲聞戒法(哈──),諸位會發覺聲聞戒法在斷德方面是偏重在治罰貪心。就是說佛陀的慈悲,對於聲聞弟子於資具的要求,比如說你這個缽有幾個、衣服有幾件,生活的資具都有明確的規定。為什麼呢?就是要你少欲知足。聲聞戒法他的心情是一種出離,他一心一意的「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所以聲聞戒法的心情是引導一個人在生命當中急速的解脫生死的系縛,而成就偏空的涅槃;而生死的流轉當中最大的力量就是貪慾,障礙你解脫的就是貪。所以聲聞戒法的斷德,我們打開比丘戒、比丘尼戒,你會發覺:幾乎有三分之一的戒法是在治貪心,三分之一以上!菩薩戒法當然也治貪,因為你也要自利利他,但是菩薩戒法更重的是治瞋心跟慢心,諸位到戒文你就會發覺:菩薩戒法對於一個菩薩、一個發菩提心的人,你起瞋心、起慢心幾乎是不能容忍的,治罰非常重,因為菩薩的目的是要廣度眾生。眾生為什麼願意親近我們呢?眾生才不在乎你這個人的德行有多高、智慧有多高,就是你要對他釋放善意;如果一個菩薩瞋心、慢心,讓眾生不敢親近你,那他就沒有得度的因緣,他在流轉當中就沒有解脫的因緣,那這就是菩薩的過失了,因為你的瞋心、慢心,使令他遇到三寶而不能夠成就三寶的功德。所以我們到了菩薩戒你會知道,在攝律儀戒當中,佛陀對一個發菩提心、成就菩薩種性的菩薩,對於他瞋心跟慢心的治罰是非常嚴重的。這個是在攝律儀戒裡面,我們在斷除煩惱方面,偏重在對治瞋心跟慢心。第二個是「攝善法戒」,主要是成就「智德」。在戒法當中,攝善法戒廣泛講到六度的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前面的攝律儀戒是共聲聞戒的,後面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二種是不共聲聞的。就是說在聲聞戒你能夠把自己的貪心調伏了以後,你是不是主動的去修學善法,佛陀在聲聞戒裡面不強迫你去接受善法;但是在菩薩戒,只要有善法的因緣現前,你有布施的因緣現前、有眾生向你乞求,乃至於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特別是智慧的因緣,有法師在說法,而你不到法師的地方去聽法,這個菩薩是要治罪的。因為你今天發了菩提心、你要上求佛道,你的目的並不只是追求偏空涅槃,你要成就萬德莊嚴的佛陀,你的志向是這樣,所以在「攝善法戒」裡面,佛陀要我們修學種種的善法,你不修學就是犯戒。第三個是「攝眾生戒」,這個是成就「恩德」,就是要廣度一切眾生。在菩薩戒當中講到攝眾生戒有四攝法門,就是同事、愛語、布施、利行,就是說你不但是修習六波羅蜜的善法,你還要能對眾生有悲憫心,在你的生命當中,曾經跟你接觸過的眾生,你或多或少都要給他在生命當中一些佛法、一些利益,使令眾生因為你的關係而得到一些得度的因緣;假設你遇到眾生因緣現前,你沒有主動積極的教化眾生,就是犯到攝眾生戒。攝眾生戒也有不同:聲聞人教化眾生是不主動積極的,他不創造因緣。就是你遇到了聲聞人,你向他求法,他會為你講說;但是你要是沒有遇到他,他不會主動為你說法,他就是觀空、無相、無作,觀一切法無常、無我、無有少法可得,安住在寂靜的空性當中,他感到一種解脫自在。但是他從禪定當中出來,眾生向他請法,他會如實的宣說,但說法以後,他繼續修他的空、無相、無作,以自利為主。但是菩薩不同,菩薩是「為諸眾生不請友」,他會觀察眾生得度的因緣,主動的創造因緣,來建立佛法、利益眾生,這就是菩薩的大悲心。這個就是我們講到菩薩的三聚凈戒:「攝律儀戒」是成就「斷德」,在佛的三身當中是成就佛的法身佛,佛的法身,因為斷除一切身口意的過失,在果地上成就清凈法身;「攝善法戒」是成就「智德」,因為我們能修習六波羅蜜的善法,所以招感佛的身是成就報身,無量功德莊嚴的報身;「攝眾生戒」是由於我們的「恩德」來度化一切眾生,在果地上成就佛的應化身,應身佛:就是由這三聚凈戒,而成就佛的三身。攝律儀戒是共聲聞戒的,攝善法戒跟攝眾生戒是不共聲聞戒的。

好,我們再看第三「失舍」,就是講到我們退「失」、或者是棄「舍」菩薩戒的二個因緣:第一個「以上品纏犯重戒」,第二個「退舍無上菩提心」。這個地方的四重戒不是聲聞戒的殺盜淫妄四重戒法,而是本戒裡面菩薩的增上戒,就是「自贊毀他、慳惜財法、瞋不受悔、謗亂正法」,這個我們後面會講到。菩薩的四種增上戒,假設我們是以上品的煩惱、一種粗重的煩惱來違犯的話,你菩薩戒的戒體就失掉了。什麼是「上品」煩惱呢?在《菩薩戒》當中講到二個:第一個是數數現行都無慚愧,第二個深生愛樂見是功德,這種因緣就退失了菩薩戒體。其它的我們下堂課再解釋,先休息十分鐘。


推薦閱讀:

菩薩戒正說 (下)第十一講 悟顯法師 講述
《瑜伽菩薩戒本》講記 第五卷
梵網經菩薩戒本講記

TAG:瑜伽 | 菩薩 | 菩薩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