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為何僅僅堅持十八年就滅國了?為何不能像東晉、南宋那般延續

西晉滅亡後,東晉依舊堅持103年,才被大將劉裕篡奪帝位而亡。

北宋滅亡後,南宋依舊堅持了152年,最後還抵抗了極盛時期的蒙古鐵騎數十年。

為何南明,在明朝滅亡後,僅僅堅持了18年就亡國了呢?(一說是台灣被佔後才算滅國,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明朝朱姓皇族已經不在了,國統被滅。)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攻佔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清軍入主中原,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還據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抵抗清兵。

明朝留都南京的一些文臣武將決計擁立明室中的藩王,延續明朝,然後揮師北上恢復國土,但具體擁立何人則發生爭議。根據「皇明祖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在當時明神宗長子光宗一脈已無人能繼位,而次子朱常漵甫生即死,三子朱常洵雖已亡故,但其長子朱由崧仍健在的情況下,按照兄終弟及、父死子繼的順序,第一人選為福王朱由崧(前有嘉靖帝繼位為例)。

但錢謙益等東林黨人則由於之前的「國本之爭」事件,心存芥蒂,違背了東林黨在國本之爭中的立場,以立賢為名擁神宗弟弟朱翊鏐之子潞王朱常淓,而史可法則主張既要立賢也要立親,擁立神宗七子桂王朱常瀛。最終福王朱由崧在盧九德的幫助下,獲得了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以及鳳陽總督馬士英的支持,成為最終勝利者。五月初三,朱由崧監國於南京,五月十五日即皇帝位,改次年為弘光元年,明季時代自此開始。

新成立的南京朝廷發生了三大疑案(「大悲案」、「太子案」和「童妃案」),三大疑案均發生於弘光元年(1645年),嚴重削弱弘光朝的凝聚力,為其快速滅亡埋下伏筆。

明朝南渡後,大順已被大清擊潰,李自成先後丟失北京和西安,退往湖北。

弘光元年(1645年)三月,多爾袞將軍事重心東移,命多鐸移師南征。此時弘光政權內部正進行著激烈的黨爭,爆發太子案,駐守武昌的左良玉不願與李自成正面交戰,以「清君側」為名,順長江東下爭奪南明政權。馬士英被迫急調江北四鎮迎擊左軍,致使面對清軍的江淮防線陷入空虛。史可法時在揚州雖有督師之名,卻實無法調動四鎮之兵。一月之中,清軍破徐州,渡淮河,兵臨揚州城下。

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二十五,南明兵部尚書史可法,在揚州率老百姓抗擊清兵。後揚州城池破,清軍屠城,揚州百姓死難八十萬,史稱「揚州十日」。隨後,清軍渡過長江,克京口鎮江。弘光帝出奔蕪湖。五月十五眾大臣獻南京降清;五月二十二弘光帝被俘獲,送往北京,弘光帝在位僅一年。

南京失陷後,南明從此四分五裂,再無統一的核心領導機構。各地有野心的宗室紛紛自立,先後有杭州的潞王朱常淓(1645年)、應天的偽太子王之明(1645年)、撫州的益王朱慈炲(1645年)、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1645年)等宣布監國,但都是曇花一現,數天後就被推翻。

弘光元年(1645年)明朝已無像樣軍隊,清軍南下多為當地人自發抵抗。其中尤以嘉定(今屬上海)、江陰為最。降臣錢謙益,趙之龍等向多鐸獻策曰:「吳下民風柔弱,飛檄可定,無須用兵。」然而確是:剃髮令朝下,相顧為發悲。三吳同時沸,紛紛起義師。 。嘉定人民的誓死抵抗遭到了清軍報復性的「嘉定三屠」。「江陰死戰八十一日,史載江陰舉城戰亡,「竟無一人降者」。

弘光元年(1645年)閏六月丁未,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於福州稱帝,並迅速得到各省的承認,隆武帝是南明時期最有作為的一位皇帝,勵精圖治,關心百姓疾苦,一洗前人弊端,基本國策改以「御虜」為主,但被擁立其繼位的鄭氏集團架空,處處受制於鄭芝龍。隆武二年(1646年)二月,清軍開始征伐福建與浙江。八月,隆武帝與清朝追兵搏鬥時被亂箭射殺於汀州城衙的大堂上(一說被俘殺)。

由於消息隔絕,在朱聿鍵監國之後約40天魯王朱以海監國於紹興,隆武二年(1646年)六月,魯王兵敗,在張煌言保護下逃亡海上。這時清朝再次宣布薙髮令,江南一帶掀起了反薙髮的抗清鬥爭,清軍後方發生動亂,一時無力繼續南進。但南明內部嚴重的黨派鬥爭與地方勢力跋扈自雄,且隆武政權與魯王政權不但沒有利用這種有利形勢,發展抗清鬥爭,反而在自己之間為爭正統地位而形同水火,各自為戰,所以清軍再度南下時,先後為清軍所各個擊滅。

隆武元年(1646年)十一月十五,鄭芝龍不顧鄭成功苦諫,北上福州降清。隆武帝被害後,桂王朱由榔於當年十月初十監國於肇慶,十一月十八日稱帝,以次年為永曆元年。由於十月二十日,朱由榔逃往梧州。這種行為無異於放棄廣東,導致永曆朝廷在廣東人心盡失。十一月初五,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援引「兄終弟及」自立於廣州,改元紹武,雙方為爭正統不能團結,甚至大動干戈,互相攻伐,紹武帝僅41天即被清軍俘虜絕食而死,永曆帝在清軍進逼下逃入廣西。

接連兩次的失敗,加上滿清殘忍屠殺,激發了廣大人民的抗爭志氣,一時間各地起義風雲此起彼伏,形成了浩瀚的燎原之勢。

永曆二年(1648年)廣東、四川等地的抗清鬥爭再起,清江西提督金聲桓、清廣東提督李成棟、清廣西巡撫耿獻忠、清大同總兵姜鑲、清延安營參將王永強、清甘州副將米喇印先後反正回歸明朝,清軍後方的抗清力量也發動了廣泛的攻勢。一時間,永曆政權名義控制的區域擴大到了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還包括北方山西、陝西、甘肅三省一部以及東南福建和浙江兩省的沿海島嶼,出現了南明時期第一次抗清鬥爭的高潮。

永曆五年(1651年)東南沿海的張煌言、鄭成功抗清軍隊也乘機發動攻勢,接連取得磁灶大捷、錢山大捷、小盈嶺大捷、江東橋大捷、崇武大捷、海澄大捷的一連串勝利,並接受了永曆封號。一時間,永曆政權名義控制的區域恢復到了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全部,湖南、四川兩省大部,廣東、江西、福建、湖北四省一部,出現了南明時期第二次抗清鬥爭的高潮。

此時南明疆域已然不小,如果當時的南明皇帝能夠好好利用手下文臣武將,勵精圖治,未嘗不能將剛進入中原的滿清趕回關外。

永曆政權內部仍然矛盾重重,各派政治勢力互相攻訐,農民軍也倍受排擠打擊,不能團結對敵,這就給了清軍以喘息之機。

永曆三年(1649年)七月初十日,清軍圍困南昌,城破,金聲桓投帥府荷花池死,就在南昌城陷的同一天,何騰蛟在湘潭被俘,六天後在長沙被殺。

永曆四年(1650年)正月瞿式耜,張同敞在桂林被孔有德俘獲,後二人堅貞不屈,被殺。三月初一日,李成棟部突圍信豐城,清軍乘勢尾隨追擊。李成棟部大亂,將領紛紛南竄,李成棟在渡河時墜馬淹死。清軍重新佔領湖廣,其他剛剛收復的失地也相繼丟掉。

在外有虎狼,生死存亡之時,南明依舊內鬥不休,甚至爆發了孫可望秘謀篡位、鄭成功也是私心甚重,最終,於永曆十六年(1662年)四月十五日,永曆帝與其子朱慈煊被吳三桂絞殺於昆明。

為何東晉能延續103年?在面對前秦苻堅百萬大軍壓進的時候,東晉君臣一心,最終大敗苻堅,並導致北方動蕩再起;為何南宋能延續152年?雖然南宋腐朽不堪,但是武能出岳飛、韓世忠等名將,在面對金軍的時候上下一心抵抗,最終金被滅了,南宋依舊在,哪怕蒙古打來,也能堅持數十年而不投降;更是從未爆發過如南明這般兒戲的爭權奪利。

當時入關的整個滿清不到二十萬,南明弘光政權的軍隊總計三十五萬人,為何南明打不過滿清呢?還是因為吳三桂為首的投降大將,當時大約滿清手上有超過50萬以上的漢人軍隊。

明朝,作為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政權,最終以這樣凄慘的可笑結局而收尾,實乃可悲可嘆。

更多內容,請關注黑白歷史(微信公眾ID:heibails)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南明悲歌系列(三):史可法的堅守
南明為何不能像南宋一樣被承認為一個朝代,而只認為是一系列政權,主要是因為時間太短嗎?
闖王李自成生死之謎:滿清與南明均未得其首級
從法理上講,如果鄭成功比永曆帝死的晚,他有沒有資格以隆武帝義子,延平郡王的名義稱帝?
滿清是如何滅明的?

TAG:堅持 | 東晉 | 南明 | 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