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驚艷張愛玲    錢江晚報

在台北

驚艷張愛玲

她僅到此一游,為什麼火了50年

本報記者 鄭琳 文/攝 發自台北

  張愛玲的人生,和台灣並沒有多少交集。一輩子只去過一次,還是走馬觀花。

  那是1961年,張愛玲41歲,依然風華卓越。當年陪她吃飯遊歷的一群年輕人,後來都在台灣文壇赫赫有名: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王楨和……

  那僅有的一次之後,張愛玲寫了一篇遊記,英文標題里把台灣稱作「frontier」,意為「邊遠的地方」。

  想來,在這位大上海租界里出生的名門閨秀眼裡,台灣是個十足犄角旮旯的小地方。

  所以她大概想不到,第一次坐著船遠遠望見台灣島的時候,會那麼驚艷:「像古畫的青綠山水,不過紙張沒有泛黃......這輩子不會再看見更美的風景了。」(張愛玲《重返邊城》)

  更想不到的是,由於歷史的原因,這個「邊城」上的一間出版社,先於大陸和香港,在那幾十年里成為華人地區唯一出版她作品的地方。

  而這小島上的文人們,則深刻地被她「洗腦」,以至出現了「張派」、「張腔」。

  於是,在她逝世整20年後的2016年,台北書展上辦起了張愛玲特展。淡綠色的空間和巨大的照片牆,在花團錦簇的出版社攤位中間顯得特別淡雅又醒目。

  短短几天里,這小小的空間來了張愛玲的作品出版人、遺產執行人、作家白先勇、東吳大學文學教授、導演關錦鵬、歌仔戲演員,甚至心理醫生,360度解讀張愛玲。

  走進她的公寓

  打開她的衣櫃

  張愛玲特展的策展人,是台灣作家張曼娟。女性的細膩視角,讓她把原本一個「文物展」,變成了一座活生生的「張愛玲公寓」。

  每個觀眾都會首先被那面印著張愛玲巨幅頭像的主視覺牆吸引。順著牆根下弧形的階梯,就走到了女主人的陽台。那是張愛玲喜愛的地方。

  轉出這個小小迴廊,就進入了重建的「上海常德公寓」客廳。

  比起移居美國後,那些低價公寓和汽車旅館,這座上海公寓顯然才符合張愛玲精緻生活的理念。

  一切都如同老照片里走出來的一樣,也一如她作品中的場景:「家裡的一切我都認為是美的頂顛」,「藍椅套配著舊的玫瑰紅地毯」,「我和弟弟的卧室牆壁就是那沒有距離的橙紅色……溫暖而親近。」

  女性觀眾最流連忘返的就是那排衣櫃了。張愛玲曾說:「人們沒有能力改良他們的生活情形。他們只能夠創造他們貼身的環境——那就是衣服。我們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自稱有「穿衣癖」的張愛玲,年輕時曾以奇裝異服招搖過市。雖然這次展覽上的二十件衣裳,已經是她晚年在美國的衣著狀況,顛沛流離的生活中不再保有強烈的視覺風格,不過那些毛呢大衣,碎花裙子,白色風衣,依然有著鮮艷花樣和簡潔風格。

  更不用說那一頂頂時髦的假髮,和許多奇形怪狀眼鏡。許多女觀眾邊看邊竊竊私語:「這些款式現在都不過時呢。」

  就這樣,人們彷彿看見張愛玲坐在這間民國時代貴族公寓客廳的藍皮沙發上,戴著發套,穿著時鮮的衣裳,捧在手裡讀的又是什麼書呢?

  陪伴她終生的當然有各版的《紅樓夢》,然而也不乏報道恐怖殺人事件的美國偵探雜誌。

  一家出版社

  出了50年張愛玲卻從未見過她

  特展上衣食住行的生活場景,全得益於留存在台北皇冠出版社收藏的11箱張愛玲的遺物。

  這在異國他鄉離群索居30年的奇女子,身後只留下14箱遺物,給了她唯一的朋友宋淇夫婦。他們將其中的11箱,託付給了皇冠,因為那是跟張愛玲合作了半個多世紀的出版社。

  「皇冠從1966年第一次出版張愛玲的作品,我們出版一位作家作品超過50年的時間,卻從來無緣見過作家本人一面,這也是皇冠絕無僅有的經驗。」皇冠出版社負責人平雲笑說。

  「她是一個不容易找的人。」這是平雲最大的感慨。當年,為了出版事宜和張愛玲聯絡的時候,出版社多半要通過宋淇中轉。再加上張愛玲晚年頻繁更換居所,信件往來也變得十分不易。

  「有一次甚至時隔一年才給編輯回信。」平雲說,「更多時候,她甚至不拆出版社的信,想到有事要交代的時候,就直接寫在信封上,把信退回來,令我們哭笑不得。」

  如此高冷,倒是符合張愛玲的人設。她的命運在動亂倉惶的時代里顛沛流離,只留下一個孤傲的背影。

  因為和胡蘭成的感情關係,使得張愛玲在解放後的一段時間內,在中國大陸文壇無法容身。她轉去美國用英文寫作也不甚成功,回到香港創作了一系列電影劇本,收穫的關注也是不冷不熱。

  最後,她的作品到底是在「邊城」台灣火了起來。

  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皇冠出版社開始了和張愛玲的合作,以後的幾十年里,台灣成為華人地區唯一出版張愛玲作品的地方。

  她影響了台灣讀者和台灣文學

  「台灣最早在上世紀50年代,胡適談論起了張愛玲的《赤地之戀》、《秧歌》。隨後夏志清在台灣的文學雜誌上評述她的作品,再後來他更是在《中國現代小說史》里稱張愛玲的《金鎖記》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好的中篇小說』。」策展人張曼娟說,「張愛玲的文字有獨特的魅力,她描寫的那種沒落的貴族,以及殖民地式的社會面貌,都有很強的畫面感。人性的黑暗面描寫得也特別成功。而當時的台灣,太多政治性的東西已經讓大眾疲勞,人們需要有打動人心的、精緻的文學。這時候,張愛玲出現了。她的出現不但影響了台灣的讀者,更重要的是影響了台灣的文學家,這樣就變得無可撼動。」

  對台灣文人的影響,與那唯一的一次台灣行不無關係。當時都還是大學生的白先勇、王文興、王楨和等年輕人,無不對這位傳奇女子翹首以盼。

  雖然只吃過一頓飯,白先勇對張愛玲的標準京腔普通話記憶深刻。他把自己創辦的《現代文學》雜誌贈送張愛玲,後來陪她旅行的王楨和還清楚地記得,張愛玲在他的家裡,「捧著木瓜用小湯匙挖著吃,一邊看著《現代文學》,神情模樣那麼悠然自在。」以至於過了幾十年,王楨和腦子裡的張愛玲還是「什麼都好,什麼都美」的樣子。他甚至不願意去看張愛玲老年的照片,只為保留記憶里青春的女神印象。

  這一群當時的台灣文學青年在自己創辦的文學雜誌上熱烈討論張愛玲,更讓她在島上火熱起來,以至於後來出現了「張派」。有人說,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台灣文學,「非鄉土即張」。白先勇一直不承認自己是「張派」,不過他說,他的文字氣質跟張愛玲像,就是因為師承同一個老師:曹雪芹。

  而胡蘭成的徒弟朱天文,則吸收了胡張兩人的養分。她早年如此沉醉於張愛玲的「蒼涼」氣質里,以至於寫文帶了「張腔」,難以逃脫。

  張愛玲長長的一生里,和台灣相遇了只那麼一剎那,結果就驚鴻一瞥,互相銘記終身。

  就像她在《愛》里寫到的:「噢,你也在這裡嗎?」

  「這就是『愛』。」張曼娟說,「這個特展,我們在她繁茂如迷宮的版圖中,牽起的線索就是『愛』。愛不是儀式,也不是歷程,或許只是銘記。我們把她那篇只需一分鐘就能讀完的短文《愛》悄悄印在角落裡。」

  張曼娟相信,對於喜好文學的人來說,對於熱愛生命的人來說,張愛玲不會成為過去——愛玲進行式,人生的悲喜交集,永遠正在發生。

評分

  • 1
  • 2
  • 3
  • 4
  • 5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 | ?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版權所有 版權聲明 | 關於浙報集團 | 聯
推薦閱讀:

2018年台北跨年的正確打開方式
【台灣旅遊景點全攻略】秘 飽覽整座首都不夜城秘境大公開「台北」劍南山夜景
小眾玩法 | 一枚「吃貨+文青」打開台北的方式(下)
來臺北,要怎麼玩啊
還在負面選舉 藍綠兩黨在台北輸定了?

TAG:台北 | 張愛玲 | 錢江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