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養豬過程中「不可替代」

前幾天有幸聽華中農大袁宗輝教授講課,談到耐藥性、促生長類抗生素、預防用藥、替抗產品等話題,得到大家高度認可。

耐葯問題

耐葯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現象,哈佛大學研究發現腸球菌或許產生自距今4.5億年前的祖先,其進化出了堅不可摧的耐葯特性,那時動物剛剛從海洋爬上陸地。早於恐龍時代,金屬離子如銅、銀、鋅等誘導的耐葯菌,對鏈黴素、四環素和氯黴素等耐葯,共生菌通常分泌抗生素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這是每一個物種進化、繁衍的結果。

超級細菌

 2012年印度新德里死亡的兩例超級細菌感染病人,WHO證明是人醫院用藥所致超級細菌感染;研究表明,醫學上關注的超級細菌並非由動物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引起,主要與人使用抗生素和濫用有關。

促生長類抗生素

 歐洲部分養豬企業主動提出不使用作為促生長為目的抗生素添加,反而國內有部分學者故意誇大,說成歐洲禁止部分抗生素的使用。經驗告訴他們,停止添加促生長用抗生素的使用,造成了生產的損失,疾病難於控制,包括今年國內很多飼料企業取消添加抗生素,仔豬腹瀉的問題損失很大,大家有目共睹,我們需要冷靜思考,評估用不用的風險和生產效益的關係。

藥物保健是個騙局?

這幾年行業內出現聲音最多的,養豬沒病吃什麼葯?大家想一想,細菌在動物體內大都是常在菌,規模化豬場要講究生產效益,當細菌數繁殖較少的時候,我們適當給葯,保證豬群健康生長,獲得利益最大化,有時我們需要考慮到底用還是不用,用了以後,能解決哪些問題,而不是跟風,一定要基於豬場的細菌感染情況和歷史經驗,制定適合本場的藥物預防程序。我認為,預防用藥不是騙局,它是我們提高生產效率不可或缺的,因為到目前為止,在面對細菌感染的時候,還沒有出現哪一種非抗生素藥物在抗菌方面效果更好,更廉價;話又說回來,有人正常說,我養豬一點兒藥物沒用,也能養成豬。當然,不可否認,80年代,在農村養幾頭豬不用藥是沒問題的,死就死了,損失不大,要知道,我們現在是規模養殖,細菌無處不在,傳染還很快,這就要考慮不用抗生素的代價和後果了。

如勞森氏菌引起的豬迴腸炎,只有抗生素才有效,不用藥物預防導致的生產速度過慢,損失較大;沙門氏菌的感染不論大小豬場都會有的,靠添加劑和中草藥很難得到好的控制。

嚴重感染

面對嚴重感染時,我們盲目用藥導致豬病越來越嚴重,小劑量長期加藥很容易導致本場內的細菌耐葯,不按照休葯期給葯,導致的肉食品殘留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不合理的用藥,從業者技術水平導致行業對抗生素的誤解,我們不能把這些問題都歸結到抗生素身上,不然抗生素就太冤了。

小結

抗生素在控制細菌病的時候,不可替代,目前沒有一個非抗生素藥物能解決而且更廉價,所以,對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嚴格遵從每個藥物的休葯期,是確保食品安全的關鍵環節,全程不使用抗生素是可以實現的,要看你願意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拒絕忽悠,看看國際上大的製藥企業和養豬集團在做什麼? 也就給我們更清晰的思路了,也就少了些人云亦云,少了些沒有科學論證的理念和觀點,冷靜下來思考,抗生素我們離得開嗎?

推薦閱讀:

為什麼牙醫不喜歡開藥?
濫用抗生素為什麼會產生耐葯細菌?
抗生素產生嚴重後果的事件有哪些?
請教一個關於抗生素耐藥性的問題?
小小一片肉,飄香千萬家——杜仲豬肉亮相2018中國飼料工業展覽會!

TAG:抗生素 | 養豬 | 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