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大都是脊柱異常引起的

1 人老先從哪裡老? 

人老先從哪裡老?有的說先從牙齒老;有的說先從腿老,也有的說先從眼睛老。其實,人老是先從脊柱開始的。近百年的醫學研究發現,當椎間盤的發育完成後,退行性變就開始了,換言之,人體老化就開始了,這是醫界的共識。

脊柱是人體的脊樑,它支持體重,主導軀幹的生理性活動——包括伸屈、側屈和轉體。正常的情況下,脊柱是人體中最易發生慢性勞損的部位。若發生急性外傷,受傷的脊椎將提前或加速退變。

正常人的椎間盤變性可導致椎間隙變窄,其椎間孔由橢圓形漸次變成圓形,因神經根未受損害,故無癥狀發生,這就是健康的老年人。研究所作的解剖學研究證實:椎間孔因頸椎關節錯位而變形,當橫徑<1><1 時,神經根會受壓迫,對照臨床上的頸椎病人,x線斜位片可見發病頸椎的椎間孔是變形變窄的。臨床與解剖研究一致證明,頸椎間發生錯位時,下位頸椎的上關節突移向椎間孔內。椎間孔橫徑="">1/3時,仍可因代償而無癥狀;<1><1 時,癥狀較重。提示:①="" 只要脊柱保持在正常的或仍可代償的位置時,脊柱的退行性改變不會致病。②="" 各人代償範圍的大小與先天條件相關。臨床上脊椎粗壯,椎管和椎間孔寬大的人,椎關節錯位較輕時多無癥狀;體形細長者,脊椎失穩與肌力弱者,錯位較輕亦會發生癥狀。③="">

2 脊椎病因是百病之源 

《脊椎病因治療學》是門新興學科,它研究脊髓、周圍神經、血管及內臟神經因脊柱損害而產生的一系列病症。採用治脊療法治療這類病症,能獲良效。頸、胸、腰、骶各椎的骨、關節、椎間盤及椎周軟組織遭受急性損傷時,椎關節錯位和軟組織損傷是同時發生的,而脊柱的慢性勞損或退行性改變,則是在一定年齡階段和一定病理因素長期作用下發生的。到椎間失穩時,若身體仍可代償,則臨床上可偶有不耐勞或發生輕度疼痛。此時,只需自體活動、變換體位或針灸理療等便會使癥狀消失,此時稱為脊椎關節功能紊亂期(失穩初期)。此期必須重視自我保護和適當治療,否則,讓脊椎失穩繼續存在、發展,在一定誘因作用下,將發生脊椎間關節錯位(displacement)、椎間盤膨出(突出)、韌帶鈣化和骨質增生,這些病變將直接或間接地對神經根、椎間動(靜)脈、脊髓和交感神經(節前纖維、椎旁節)產生刺激或壓迫,引發臨床各種疾病。脊椎病不包括脊椎骨折、脫位(dislocation)、結核、腫瘤、類風濕或嗜伊紅細胞肉芽腫等疾病。

脊椎病通常泛指骨科範疇的頸肩腰腿痛,臨床上分屬頸椎病(頸椎綜合征),胸椎病(包括背肌疼痛、肥大性脊椎炎、肋脅痛、肋間神經痛等),和腰椎病(包括腰椎間盤突出症、肥大性腰椎炎、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腰椎滑脫症、腰肌勞損等急慢性腰腿痛)。研究證明,臨床上許多原因不明的慢性疑難病症的病因源於脊柱,例如神經官能症(失眠、煩躁、多汗、厭食、乏力等)、頭昏頭痛、眩暈(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腦功能障礙病症)、偏頭痛、三叉神經痛、上肢關節肌肉痛、肩周炎和原因不明的胸悶、心悸(室上性心動過速)以及頑固的呃逆等均與頸椎綜合征相關。胸椎病(胸椎綜合征)的範疇更為廣泛。交感神經低級中樞在胸髓側角,其節前纖維通過椎間孔時,因椎間關節錯位而受損害。隨損害節段不同,導致相應的內臟功能障礙。例如T1~5椎間錯位可發生頻發性早搏(室性、房性、多源性),房室傳導阻滯,冠狀動脈痙攣(我研究所經四組不同設計的動物實驗結果證明,T1~5胸椎人為錯位能使心電圖正常的實驗動物,發生、發展為冠心病動物模型,最終可發展到心肌梗塞而猝死,因此,我們認為,脊椎病因亦是冠心病的病因之一,是已有冠心病者心絞痛的誘因之一。對早期病人,應用治脊療法,有良好療效。普查一組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94.11%在T5~8胸椎椎間有錯位體征,治脊治療對此病有良好療效。腰骶椎間錯位,除腰腿痛外,還可導致腸痙攣、腸麻痹、腸功能紊亂、習慣性便秘、排尿功能障礙、陽萎和痛經等。 

由此可見,關愛健康,呵護脊柱,不但能大大降低頸肩腰腿痛的發病,還可降低與脊椎相關性的疾病的發生。

在脊椎病因學理論指導下,我們開展了治脊療法,至今已總結出適應症六十餘種,取得了良好療效。綜合國內外的報導,我們發現脊椎病因巳成為百病之源。脊椎病因學說給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提供了一種新的解釋。對老年性多系統疾病的給予了一種新認識。隨著脊椎病因學的逐步完善,將提高防治老年病的成效。綜上所述,脊椎病因學說已由骨科的頸肩腰腿痛範疇,發展為一門新的病因學說,它涵蓋了與脊柱病相關的許多內臟病症。

3 怎樣呵護脊柱 

3.1 呵護脊柱,應從小開始:目前已有不少學者認識到,脊椎病並非只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有人發表文章,論述頸椎病的年青化,由現代生活因素造成。實際上,青少年患脊椎病早已存在。近20年來,由於醫學科學的發展,醫療診治技術的提高,和醫學知識的普及,使人們認識了非老年的脊椎病的客觀存在。

一個典型病例:二歲半的男孩,高熱抽搐後出現右上肢癱,被誤診為小兒麻痹症,兩年多的診治無效,經我們確診為C3~5椎關節錯位,1次複位即好轉,3次治療痊癒出院。為了引起業界重視小兒頸椎關節損傷所致的臂叢神經損害的誤診誤治,我因未同意將此例「不符合頸椎病診斷標準」的典型病例刪除而遭退稿,無奈只好改投省內期刊發表。我們診治的小兒脊椎病人,大多數是外傷致病,少數為咽喉部炎症、高熱抽搐引發。例如,嬰幼兒斜頸,多由產傷引起,學齡兒童的頭昏頭痛、肩背不適、搖頭眨眼、噁心厭食、多動症等……,多因運動創傷、坐卧姿勢不良導致相關椎間關節錯位,損及神經、血管而發病。青壯年人在運動和勞動中發生的急性創傷、生活和勞動姿勢不良或過勞等,均會引發脊椎的慢性勞損,亦會發展為脊椎病。因此,為了健康,應從青少年時期開始重視呵護脊柱。

3.2 未病早防:俗云:「愛靜不動,眼花耳聾,適度靜動,無病無痛」這是對中老年人「抗衰老」的箴言;又云:「生命在於運動」,運動雖然能鍛練體格,但是也會因運動不當而發生創傷。青壯年人在健身鍛煉時應注意防止運動性創傷。學習和工作(包括體力和腦力勞動) 中,要重視預防慢性勞損。

怎樣預防呢?

① 加強脊柱的保護,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姿勢,避免由長期姿勢不良造成椎周軟組織慢性勞損,導致椎間關節失穩。例如有俯卧習慣者,可使頸椎在睡眠時,大幅度扭轉而損傷頸部韌帶及關節囊,成為頸椎間失穩的原因。遇到輕度扭挫傷或工作過勞等誘因時,會使頸椎關節錯位而發展成頸椎病。對於某些必須在不良姿勢下長時間工作者,應建議其在工間或業餘時間作體位性平衡運動。例如長時間伏案工作者,提倡每小時作一次昂首、左右轉頸,同時作挺胸動作1~3下。又如現代化的生活享受中,不少人喜愛在床上或沙發上半卧位看電視或看書,將頸和胸背靠在床欄上,使自己處於強屈位或扭轉姿勢,如此可能損傷頸胸椎間軟組織。一旦引發錯位,損害交感神經,臨床上就會出現胸悶心悸、頭昏失眠、背痛手麻、多汗乏力等癥狀。醫院對其往往難以確診為何科疾病,久之,使其處於亞健康狀態。學生、文員的桌子和坐椅的高度配置不當,也是造成脊柱勞損的原因之一。運動員和體力勞動者也容易發生脊柱急性的輕度扭挫傷,但往往三兩天不治而愈。這些重複輕傷常引發椎間透明軟骨板的破裂,成為椎間盤退行性變的起因,也將由脊椎失穩發展成脊椎病。避免超負荷損傷,重視劇烈運動前的熱身運動,重視勞動姿勢,可有效預防脊椎病發生髮展。不慎受傷時,不但要治療體表創傷,更要糾正因肢體創傷引發的脊椎錯位,如此才能更好地預防脊椎病。

②避免引發脊椎病的誘因,如過久的不良體位、落枕、受涼、顛簸、過度疲勞等。③重視診治脊柱早期的和輕微的損害(例如青少年的駝背、脊柱輕度變形側彎,此時雖無癥狀,屬發病早期),以免加速脊柱退行性變,使其發展成脊椎病。

3.3 有病早治。用治脊療法治療脊椎病,能使脊推病及早康復。這些方法包括:①正骨推拿療法、牽引療法或手術療法,用以消除或減輕致病主因——骨性壓迫;②中西醫藥或理療、針灸等方法,用以消除無菌性炎症,及疼痛。加速脊柱功能康復;③水針療法或小針刀療法用以治療失穩病椎的相關軟組織損傷,促使失穩康復。此方法對治療和預防複發有顯著療效;④保健枕、睡硬床、選用保健性體能鍛練(如床上保健功法、太極拳劍、單雙杠懸吊法、郭琳氣功療法,單車、游泳、爬山、慢跑和快步走等)等,均有很好地預防脊柱病發生的作用。


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免費精彩文章!

風濕、骨質增生、腰痛、關節、肩周炎、頸椎病、補腎、養肝、

減肥、婦科病、月經不調、宮寒、痘痘、便秘、失眠、鼻炎、

心臟病、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壓、瘦腿、白髮、脫髮、

口腔潰瘍、打鼾、抽筋、感冒、咳嗽、咽喉腫痛、濕氣、


推薦閱讀:

頸椎病系列之二--我得了頸椎病,我應該保守治療還是手術?
專題丨脊柱,人體的能量根源
脊柱節段與人體部位的對應圖大全,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頸椎病自查小貼士

TAG:脊柱 | 異常 | 慢性病 | 慢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