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母音老人寓所隨緣開示(八)

告訴你們,就是「一切放下」。

宇宙萬有,都是空花水月,是影子,不可得。空中有花嗎?沒有。眼睛有毛病嘍,看起來有,我們看這些相都有,佛看起來都沒有。這都是影子,有什麼。一樣的東西,看起來都不是一樣的。我們的功夫做到哪裡,看起來的情形都會變。舉個例子給你看,比如我們看水,一般人都看是水,天人看起來不是水是琉璃哎,是琉璃,餓鬼看起來那是,看起來是火,水看起來是火業障重啊,看就不同。所以我們做功夫做得好,東西拿到手,吃起來味道都能不同,其實是你功夫關係。這相都不可得,是假的。但是我們人類不知道,著相,當真的。其實是影子啊,從哪裡來,從我們的佛性變現出來的影子。上次我講過這房子,這房子根本沒有,是我們自己造的,造就是我們佛性的妙用。把它造成功,房子就是佛性的變現,你們還著什麼相啊。

但是大家都是著相,哎喲,是真的哎,還貪得無厭,還要好了又好,多了又多。其實都是一樣的,就是你得的東西是緣不同,就是過去造的業不同,叫「業感緣起」,造的業感的緣,造的不同的業,感得不同的緣。所以你得的東西也不同,每一個家庭都不會一樣。哎,緣不同啊,業不同啊。我們大家都是向上攀比,不肯向下看看。人家有花園洋房,我這裡沒有,人家進出有轎車,我這裡沒有,要攀比。看看下面呢,向下看看,比你不足的還有啊。向上不足,比下有餘下面看看,還是要好一點。為什麼不同啊,造的業不同啊,福報不同啊。

你們懂得這個道理,就一切放舍啊,一切放舍,不可得。

見到佛性,那才叫真實的,生死的命根啊,生死從它開始。它根本不生不滅,就是我們造業受報,連累我們的佛性,跟著你下地獄,跟著你上天堂。它不動不搖,不來不去,不垢不凈,這是我們造業拖它,修佛法就是要明白這個道理。噢,大家都有這不生不滅的佛性在,這是個大寶藏。具足一切神通妙用,現在發揮不出來,就是我們業障重啊,有貪嗔痴慢疑,還有財色名食睡,五欲蓋障,都蓋住了,所以發揮不出來。

現在修法啦,修法要時時注意了,時時注意,看住你的念頭起處,不要跟念頭跑,這是最要緊的一句話。大家都不知道這個念頭起,跟著念頭跑,跑了一大段了才知道了,哎喲,這個妄念在動。你知道妄念動,還算是你有覺悟知道。一般人都不知道什麼念動,還說我真好,我一點念也不動。他一點也不動?他動得不得了。他說一點沒動,他等他靜下來打坐,坐下來了,你念念佛吧,看看,哦,才覺得,我的念頭動得太厲害。噢,所以清靜下來才看得見它,你要亂的時候,你看不見它。我叫你們,平時大家要看見念頭,念頭一起我就看見,念起不覺就壞了所以「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不怕起,你起好了。我知道,我知道你念頭來,我不跟你跑,這個念頭就沒有了。我們跟它跑,跟著它跑,攀緣不息,由甲想到乙,乙想到丙,丙想到丁,攀緣不息。念頭一來,我就把它斬斷,喔,不可得,就沒有了,這是最好的功夫。所以做功夫做功夫,這是最好的功夫。阿彌陀佛。凈土宗人為什麼一天要念十萬八千佛號啊,為什麼要念那麼多啊,目的就是斬斷你的妄念啊。哎呀,叫它念起不續啊,念起不相繼續啊。所以我不叫你繼續下去,我們能夠念起不續,就是不相隨,不跟它跑,你就初步功夫做到。所以考驗自己這功夫怎麼樣啊?你能念起不隨嗎?能夠念起不隨,就第一步功夫,做好了。假如這個也做不到,就是你一點功夫也沒有。不是說發神通算有功夫啊,不要弄錯了,不相干。學佛法,最忌最忌就是求神通。

問:上師,這個念起不隨的時候呢,就是看住它,還是上師原來教我這個喊一聲「斷」,這種方法?

哎,那就是你在百忙當中做這個事情,蠻好。忙的時候,這個事那個事,多的時候,哎,斷!把它停一停,冷靜一下。

問:喊出來嗎?

你喊出來也好,不喊出來也好,隨便你了。不喊出來,你心裡也是說的,哎,斷!斷了,噢,你作個意嘛,噢,這是百忙當中做的功夫。你看我忙的要死,這個事,那個事多的,哎,斷!把它冷靜一下,哦,把它切斷一下。哎呀,不是這樣,你的妄念頭連續不斷地那麼連著,就壞了。

你要做到,就要自己有功夫。有沒功夫啊,有道無道,自己知道,自己知道得很,不是不知道第一,念頭起了不知道,這是最不行的,是吧,念頭起也不知道。第二,事情來了跟著事情轉忘乎所以,是吧,那都不好。你修佛法啦,就知道宇宙萬有都是假相啊,不執著啊。阿彌陀佛

 

實際都是愚痴,你看這些東西都帶得走嗎?鈔票越多啊,越是不安寧,越是煩惱。這句話相信嗎?我看,你們要相信這是真的。報上現在登了,那個希臘船王,外國的希臘船王,他是搞運輸的,他船多得不得了,大財主,世界上的首富。這個船王是已經死了,後來承繼他的,財產承繼嘛,是個小女孩做的承繼人。哎呀,這個小女孩哭哭地說,我不要做這個財產承繼人,一天到晚也不自由,進進出出都是保鏢保住。(人家小孩子好玩,她不好去玩,怕綁架。你有鈔票的人,綁架,拿錢來贖,一點也不自由。)我不要做,這個不要做。所以財產多了不好啊,不自由啊,所以,發財發財,不要發。你看我們的龐居士就清爽,龐居士嘛,龐蘊居士,他就說:「世人多重寶,我愛剎那靜。金多亂人心,靜見真如性。」「世人多重寶」,世界上的人多喜歡金銀財寶,是吧。他說「我愛剎那靜」,我喜歡一剎那一剎那安靜,就是短時的安靜都好。「財多亂人心,靜見真如性」。現在很多有財產的就是,哎呀,怎麼辦法子呢?這麼許多錢啊,這物價一直漲,擱鈔票不行啊,還是買黃金啊,還是買美鈔啊,還是買房地產啊,不曉得買什麼好。因為要保值啊,財產不要損失掉,所以動腦筋想。尤其是看外面,東南亞各國,鈔票都貶值,不值錢了,不值錢了。他說,我們這個人民幣,怎麼辦法子啊,趕快怎麼樣處理啊。噢,都要動腦筋了,煩吧。你沒有錢倒好了,我也不煩,我沒有錢。你有錢煩了,你要保啊,唉,所以鈔票多了之後就煩亂啊。其實,你保得住吧?保不住。佛經說得很清爽,你的財產多了,假如說你的子女不孝,兒孫不賢,就把你敗光。最明顯的,我們上海一個開銀樓的,叫,就叫什麼,哈哈,**,**小K,挺出名的,我們這個小 K是你們北方人不懂的,就是小老闆,哎,就是小老闆老闆的兒子,就是小老闆,**是開銀樓,有鈔票啊,開店賣金子啊,賣什麼珠寶啊,把它一下子都敗光嘍。後來,**小K,倒在馬路上死啊,房子什麼都賣光了,沒有鈔票了,倒在馬路上死,積蓄鈔票都靠不住啊。所以不要求鈔票,積德勝積金,多做好事給子孫,你的子孫就有好報償多撈金子給子孫,子孫不孝,都給你敗光,所以沒用處。所以我們都是愚痴,貪嗔痴。

所以要聰明,學佛法就是開智慧。就要明白這個事理,噢,不可得,不要去求。所以佛教說空不是說空無所有,而是說空不可得,一切事相無自體,都是因緣合成,本來沒有,都是我們佛性創造的影子,佛性變化出來的,影子啊。所以認得影子,影子得不到的,鏡子的影子,拿得到嗎?是吧。所以不求,隨緣嘛。緣從何來,我們剛才講了,緣從業來,業感緣起。你造的業感的,造的善業,結個善業,結個善緣。過去造了惡業,就是惡緣,你變也變不了。也能變,再造善業改變,再做好事情,才能把它改變,不做好事不能改變。所以我們也不要算命,不要看相,算不準,看不準,因為這個因果關係時時變化。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因果果,變化無窮。過去造的惡業,這世本來要受罪,但是現在我們做善業了,做善業就把過去造的惡因就改變了。過去造的善業,正在享福,你做惡事,你造惡業了,把你的善果要改變了,所以也算不準。只要做好事,就會改變了。

要學佛法頂好,看空,最好。一切都是假的空的,我一個都不要。善也好,惡也好,不管你,沒有,我都沒有。好了,你最好,稱為「至善」,就是最好。最好,最高尚的善,連善也沒有。所以極樂世界,極樂,樂也沒有,哈哈。假使還有個樂在,你還是著相。樂也沒有啦,一切心都空凈了,常寂光凈土,什麼都沒有,底下的還是有。凡聖同居土,西方的凡聖同居土是最下層哦,還開心,樓台殿閣,哎喲,快樂無比。進一步了,方便有餘土,漸漸地清凈了。再上一層實報莊嚴土,都是光明,什麼都沒有。再上一步,常寂光凈土,連光明也不可得,十方一體,一切不住。所以到最後,還是我們的本體,一切都沒有。所以明白這個道理,你們能放,就能成佛。不能放,不行。

看你們情形,放的情形,能放多少享受多少,一點不放造業受報,還要下地獄喔。所以六道輪迴就看貪嗔痴。貪嗔痴都具足,都很厲害,是地獄種子。少分的貪嗔痴,少少的,不做惡事純善,貪嗔痴還不是光凈,還是有,但盡做好事,升天,升天道。少分的貪嗔痴,有善有惡夾雜的,這是人道。這個六道就這樣分好了。嗔心厲害得不得了,貪嗔痴嘛,嗔心,那是修羅道。愚痴厲害,愚痴得不得了,那就是畜生道。貪得很厲害,那是餓鬼道。這六道現在就可以分好你到哪一道啊,問問自己,貪嗔痴是不是厲害。貪嗔痴都光凈了,一點都沒有了,那你成佛了是吧。

我們這個貪嗔痴慢疑五大惡習,三界裡面分九地哎。我們這個欲界,就是五趣雜居地。五趣,我們這裡有天,有人,有畜生,有鬼道,有地獄。鬼道也在我們這個世界裡面,所以處處有鬼不是哪裡有鬼,哪裡沒有鬼,啊,處處有鬼,所以不用怕。怕什麼鬼啊,鬼么是你死了之後是鬼了,哈哈。現在我們還是人,比他要好一些。色界就分四地,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無色界,又四地,就是識無邊處,空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三界九地,每地有九品煩惱,共九九八十一品。要把這個八十一品煩惱都去光,就出三界。所以要成道還是不容易的。因此之故,現在這個世界上,末法時代人身根基陋劣,業障深重,要一生了掉,很不容易所以說修凈土,最為恰當,到西方凈土去蹲蹲吧。這《法華經》說得很清爽,成佛,這條路太長,你們的腳沒有力量走,走不動,噢,弄個化城,讓你們大家蹲蹲吧。化城,變化出來的,讓你們在那兒安心住一下子,在那修法。所以有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噢。這些世界都是化城。你們會有疑惑,這是化城啊,恐不是吧。這是佛的果報土,真實的啊。是真實,佛性是真實,所以一真一切真。

但是反過來說,一假一切假。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相的東西都是假的,真實的是無相西方極樂世界,這麼美好,有相的,是假的,是佛發願感得這個報土度眾生到那裡去用功,是變化出來的。因為有佛性的緣故,離開佛性,變化不出來。佛性是真,那麼這也是真。所以說假說真,都是我們的分別心啊。它非假非真,亦真亦假,即假即真,那麼這才圓滿。所以不要去分真分假,就是不要著相。因為西方極樂世界分四土嘛,最後是常寂光凈土。常寂光凈土嘛就不分東西南北了,就是一圈,那是真凈土,無相。所以我們時時不要著相。

著相就錯誤,但是也不離相。因為有體必顯相用,佛性是體,假如這個體不顯相用,這個體就是死的了,哦,沒價值。它能生起萬法,現起諸相,起一切妙用。鏡子不離影子,鏡子里必定有影子。所以說,沒有影子,則不成鏡子。鏡子照天,天上雲彩,照地,地上紋彩,照人現人照貓現貓,照狗現狗,就是有影子。佛性就是如此,它必定有影子,所以不離相,還是有相。體相用三,三即一,一即三,沒有相不可能。所以我們不是斷滅空噢,啊,一點都沒有,斷滅空,不是的。有相,就是不要著相,我們壞就壞的是著相啊。我們大家都有「神通」啊,是吧。因為都是佛性起用啊,所以「神」啊,離開佛性怎麼能起用啊?又不能走路,又不能講話,又不能工作。現在能工作,能走路,能講話,能做事,這都是神用,這都是佛性的妙用啊。可惜不「通」,就是你有所住著,攔路虎把你攔住了,擋在上面了,不通。這個界是隔住你了,把你的界拿掉就好了,就通了。

所以你不要住著,我們的識,識神,就是分別。我們的智慧,大智,轉識成智,就是不分別。不分別,不是不知道好壞、是非長短,就是知道而不住著,不停留。所以《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把你住著拿掉,「應」無所住,你應萬緣做一切事情,不能住著。要無所住,隨起隨消,心裡一點影子沒有,這就是妙用啊,這就是智慧啦,智慧啦。你心裡有影子,停在上面那就是識啊,識神啊。

你怎麼做功夫啊,就時時這樣做,看住自己,才要停留住上,哎,趕快,拿掉拿掉拿掉,不要停留,不可得,住在上面做什麼,都是影子嘛。因此,凈土宗人念十萬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停地念嘛,收你這個妄心,停不下來,沒有停留的地方。所以要知道用功的這個訣竅他為什麼要這樣念。所以在禪宗說起來,就是「照顧話頭」。「照顧」就是看住,「話頭」是一念不起的時候,看住你的念頭起處,看住那個一念不起的時候,看住它,不要動。

所以我們修心中心法,就是禪宗的辦法,下座要照顧話頭,看住念頭起處,不跟念跑。念頭不是不起噢,不是壓著念頭不起噢。念頭讓它起,你不睬它,就讓它過去,隨起隨消,不停留,這就行。怎麼做功夫,就這樣做。你們這樣能做,都能成道。因為大家都有佛性,不是誰有誰沒有,都有,就是不知道做(功夫),只要知道了,這樣做下去就行,時時不放鬆。禪宗悟道之後,就是叫人做這個功夫,保護啊,保護你的自體啊,不要沾染啊,一切處一切時都不要沾保護。保護得綿密,成道就快,保護得疏遠,成道就慢了。所以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只怕你不覺,就是保護不好,跟著念頭跑,還不知道。禪宗說得很形象化,牛鼻子繩子拉緊,鞭子高高舉起,才要著境,就是一鞭子抽上去,叫「一回入草去啊,驀鼻拽將回」。「一回入草 」,就是著境,啊,停留境上。「摹」,驀然,就是猛然地,要把它拉回來。「拽將回」,不要住境啊。所以做功夫方法都有哎,是吧,就看我們是不是肯這樣做啦。

因此說,學佛不難,因為大家都有佛性,不難。只要知道訣竅,訣竅口訣,這是口訣,怎麼看住它。

知道了要行。現在很多人,就是知道了不行,就不去做,它是它,我是我,還是老樣子。我不做,嘿嘿。「知而不行,是為不知」,這是王陽明先生說的,你知是知道了,不去做,等於不知,一點沒用處。「行而不知,可以致知」,本來不知道,我去做了,哎,做倒可以知道了,實踐出真知嘛。實踐就是做,你做了倒知道。所以我們「知行合一」最好。哎呀,過去這些大祖師,哪個不是這樣做啊,個個都是這樣做的,做功夫做到這裡啊,行不知行,坐不知坐,走路時候不知道是走路,坐下來不知道坐。噢,你看那個來果和尚是說,端起碗來吃飯,不知道吃啊,端起碗來吃飯,就呆在那裡不知道吃啊,是吧,要做功夫啊。我們能那樣做功夫,做到就進道快了,都不肯這樣做啊。

所以凈土宗這個法門,在現代這個末法時代講,是最好的法。它不要講多少高深的玄理,只叫你一心念佛去吧。你只一心一意地念佛,其他別的不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行住坐卧都是阿彌陀佛,必定成道。因為人的心無二用,你一心念佛,就不念貪嗔痴了。你不一心念佛,你總是念貪嗔痴念嘛,總在那裡轉圈子。你一心念佛,貪嗔痴起不起來,就不知不覺地,妄心變成佛心了。這是個巧妙法門,也是釋迦佛的大慈悲,他想得好,在你心上轉,叫你不知不覺地轉。哎,念佛,一直念佛,你的妄心不自然而然地轉成佛心,一個巧妙法門。大家都知道這個好處,還要瞧不起這句佛號,哎喲,一句佛號沒有什麼希奇,沒有什麼玄妙,噢,太平淡,說不好不好。他不知道學佛法,越平淡越好,越是沒有味道越好。越有味道越壞。玄妙,玄妙有味道,不好,越平淡無奇越好。因為我們最後是,一點味道都沒有,因為它一樣東西都沒有嘛,一法不立,一絲不掛,一塵不染,有什麼東西啊。所以耐得起冷靜的人,耐得起寂寞的人能成道。耐不起寂寞,哎喲,這個太冷靜了,你嫌不熱鬧,要鬧嘛,永遠不成道。

學佛法做功夫,做到後面,像痴子一樣,我告訴你聽,像白痴一樣什麼都不知道,不是真不知道,而是他不著這個東西,就是大智若愚。做到最後都消光了,他像痴子一樣,那就好了,成道了。人都是要玄妙,玄妙,玄妙,要把玄妙都消掉,消掉,淡了淡了淡了,淡得一點都沒有玄妙的地步那才好。哎,你要有東西才有味道,它沒有東西,所以沒有味,哎,淡如水,白水一點味道沒有。學佛法,越省力越好,越用力越不好。

阿彌陀佛。好吧,你們有什麼問題談談,幫助你們,很多的問題拿出來,談談好了,噢。

問:請問師父這個座下觀照,怎麼樣禮佛呢?什麼方法禮佛最好?

剛才不是講了嗎,座下觀照,就是念頭起,不跟它跑啊,不是壓住念頭不起呀。

問:禮佛------

啊,禮佛啊。禮佛是,平時拜佛。你一天到晚拜佛啊?

問:不是那個意思,需要拜佛------

需要拜佛,就拜好了。禮佛,也是要你入定啊。為什麼呢,你面對著佛,佛就在你面前,你沒有恭敬之心嗎?你心恭敬了,你還起念頭嗎?你說,恭敬了之後,這個念頭就不起啊!也是各種辦法,啊,佛在,我們要恭敬。所以越恭敬越誠敬越好,不起念了。但是你不要著相噢,我拜佛了我有功德,壞了,你著相了,你還是有念了,是吧。不要著功德相,禮佛了,應當,這是道理,是恭敬的道理。你是我的老師,先驅者,我要恭敬你。不是,我拜佛了我有功德了,著功德相完了,千萬不要著功德相。一般人就拜佛著功德相,我有拜見佛啦,我多少功德啦,還記起數目來噢,我拜了多少拜啦,我的功德多少大啦,那你都著相了,不行。

問:您說那個心念耳聞,好不好?

心念耳聞啊,是在上座用的。

問:一邊稱聖號,一邊拜,心裡邊默念。

哎呀,你現在修什麼法,我問你。你修心中心法就是咒語,不是聖號。你現在修什麼法,你不要亂七八糟的。這個法修修,那個法修修,一事無成。一門深入,念佛號就一心念佛號,噢,哎,上座下座都念佛號。你修心中心法,修心中心法,就是持咒,一心持咒。不要把這個聖號加在裡面去。一下子,嗡跋啦跋啦-----,一下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哎,那要死了,不行。你不行,這樣子,不好亂來。一門深入,持咒就是持咒,念佛號就念佛號。至於你下座之後,噢,我念念佛號,那倒也可以,不是說不可以,是下座之後。修法是要一門深入。

問:師父,我是剛才沒講清楚,我就是說下座禮佛。

下座禮佛也是一樣,不要著功德相,一樣的。

問:這個禮佛的時候,有時候念頭不起吧,情緒起。

情緒一起,就要想到我對佛恭敬。哎,你恭敬,就沒情緒。嗯,不要起什麼念頭,拜佛時候起什麼念頭,還鬧什麼情緒了,都不要有。

問:他跟我講,他就有時候,是一種恐懼感。

哎呀,拜佛還有恐懼感嗎?

問:哭啊又想哭,有時候又特別高興。

那個哭也不是恐懼呀,你不要弄錯了,悲從中來,感應啊。那不是恐懼,不要弄錯了啊。感動你嘍,觸動你過去的這個,叫做善根啊,叫「善根發現」。哎呀,佛啊,我真慚愧呀,慚愧呀,學佛了,還這麼動妄念啊。慚愧呀,慚愧心觸動,哎呀,真慚愧,慚愧,悲從中來,那倒好事。有這個慚愧就好,慚愧心,叫「知恥近乎勇」。你知道慚愧,知道羞恥,啊,勇猛改,改習氣,用功,知恥近乎勇啊,好事情啊。所以免不了,淚流滿面啊。慚愧心起,這是慚愧,對佛的慚愧哎呀,慚愧慚愧,我也已經學佛了,怎麼還是這麼妄念多動呢,還是這麼著相呢,還是這麼貪嗔痴呢,慚愧心起。佛教導我們,都要一切放下,把貪嗔痴都化去,我怎麼還是這麼貪嗔痴呢噢,反省自己慚愧。痛哭流涕,倒是好事,這不是恐懼感。你怎麼說恐懼感呢?

恐懼感是怕死,恐懼感那頂錯,錯誤。你根本也不死,你怕什麼,所以你要有智慧,我不死。死是這個身體壞,這個肉體,這個軀殼,不是我。是我住的房子,它有壞,它有生住異滅,成住壞空。但是我們佛性,沒有生住異滅。我不死,不怕。所以「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那才對。孔老夫子也是說,「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我不死,怕什麼,地震好了,震,我不死,我佛性在,你有什麼恐懼感。現在人就是說,哎喲,怎麼辦啊,要地震嘍?我說,還沒地震,倒先怕起來了,震著這個你也不死,怕什麼。那麼你不怕了嗎?恐懼感,都是怕死,告訴你聽,都是怕死。有人說得好聽,我不怕死。我說你假的,你不怕死,你怎麼說害怕的,有恐懼呢。恐懼從什麼來啊,恐懼就是怕死嘛,除了死還有什麼恐懼啊。我死都不怕,還有什麼怕,就沒有怕的了。

《心經》說得多好,你一知道一切都空,就「遠離顛倒夢想」,就無恐怖,「無掛礙則無恐怖 」,一切都沒有。有掛礙就有恐怖,你有掛礙就有恐怖啊。我沒掛礙,我又不死。夫妻家庭財產更不相干,身外之物啊,如浮雲,沒有東西,你怕什麼怕。所以你不要弄錯啊,學佛法開智慧啊。學佛法開智慧,學佛法不是迷信,不是迷那個佛,佛啊,來加被我啊,救我啊。這不是正信,正信是開智慧,我就是佛,佛就是我,宇宙萬有都是假象,不可得,我都不粘著。

問:師父,比心中心法,還要更重要的,是不是做這樣的功夫啊?)

是啊,你下座要做功夫。因為你上座,心中心法只修兩小時,兩小時,一天二十四小時,只兩小時用功,你二十二小時都不做功夫,行不行啊?用功的時間比例太差了,太少了,所以下座要不忘觀照,一定要用功。不然,凈土宗要一天要念十萬佛號做什麼,就是不讓你有停止的時間啊。噢,你只念半小時,功課念好了?有人說,我念了一千聲佛號,好了,就好啦?不行啊所以永明壽禪師說,一天要念十萬佛號,就是叫你們一天到晚念佛號,不起妄念啊。

凈土宗如此,我們的心中心法也是如此,禪宗也是如此。禪宗說,時時要照顧話頭,行住坐卧不忘保護。臨濟大師說,行住坐卧,不忘保任。他說兩個字:「保任」。我們說,保任是兩段功夫先保後任。先要保護,不忘保,不讓妄念起。保熟了,不保,放任。就像小孩子長大了,這小孩子大了,不要大人看住他,他自己能做主,哎,放任。下座不用功夫,光靠兩個小時,成不了道,老實講一句,一定下座要不忘保護,要保著它。

因為這心中心法,它是禪法,它是禪密,禪宗的做法,我們修這個密法也要這樣做。它是借用密法,這是「以密為用」,用這個咒,用這個手印來用一下子。「以禪為體」,歸根結底還是禪。噢「凈土為歸」,最後歸於凈土。噢。什麼凈土啊,我們講過了。

你們都注意記著,一切佛法,隨你什麼門,開始不同,修到後面,沒有一個不歸於禪,到最後沒有一個不歸於凈土,都是凈土。為什麼,因為你歸於禪之後啊,認得你的涅槃妙心啊,還有習氣種子在上面沒幹凈,要把你第八識的習氣種子都消光了,才能到常寂光凈土了,所以最後都是歸於凈土。八識種子都沒有了,那才真正凈,所以清凈的佛性是叫土。所以心是土,土是心,是歸於凈土,是歸於凈土才成,不歸於凈土,不成佛。因此,普賢菩薩最後說,發願生西方成佛,用意即在此。都是一樣的,最後無不歸於凈土。修到差不多,差不多的時候是,都是歸於禪。念佛的人念到後面就是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不出來,入禪定了,佛號沒有了。印光大師不是有一篇文章叫「念佛三昧摸象記」嘛,他就說的這個,念佛念佛,念到後面要「提撕」。「提撕」,提是提起來參究,到這個時候,佛念不出來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妄心不動,念不出來了,提起來參,這是誰?佛號都沒有了,不動,這是誰,入於禪,歸於參究,就有禪。最後是,啪,撕破。「撕」是撕破,哦,見到佛性了,它這是花開見佛悟無生,這就是禪了嘛。所以修凈土的人就到了禪了嘛,你說凈土嗎,花開見佛悟無生。見到了,見到你的真凈土所以一切法門啊,起首不同,後面都相同,最後更相同,都歸於凈土。

你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就不分別門戶嘍,我是什麼法,你是什麼法,一樣一樣,叫「方便多門歸元無二」。入手方便,很多方便,不同,到最後一樣,一樣一樣。假如有二,就不叫「不二法門我們佛教是不二法門,沒兩個,是吧。不二法門,是佛教,所以不懂的就在那兒分別,哎,我是什麼法門,你這,噢,都是不懂。你把佛教研究通了就曉得,哈哈,都是一樣。不是你的好我的差。你的好,我的差。沒有,沒有,就不懂的人瞎分。佛說好的話不會錯的,「方便多門,歸元無二」、「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嘛。這是佛說的話,不會有錯的。噢,自說你好我壞,是有差別了,那就不是佛說的話,是魔說的,那是魔說的。哎,你們要聽佛說的話,不要聽魔說的話。

問:師父,那個現在我們這個知識方面,差得太多了。

那麼,多多看佛經啊,所以叫你們多多看佛經啦。

問:有沒有選擇和我們這個心中心法相應的?

經文多了,我告訴你們,已經講過了,你沒有聽到啊,我都講了嘛。《六祖壇經》《心經》《金剛經》《華嚴經》《楞嚴經》《楞伽經》《圓覺經》,我說了很多經,你沒注意啊。噢,說是說了,你們都耳邊風過去了,沒注意哎。很多經,還有祖師的語錄,禪宗祖師的語錄,《指月錄》,這個《五燈會元》《祖堂錄》。噢,都去好好地研究,看看經文。

佛經也不看,教理也不通,這不行。多看佛經,那你眼睛就亮了。外面那些魔王說的法,你一聽就能辨別,哎呀,不對,不對,你這個是魔法,不是佛法。多看佛經,把正知見拿出來。佛經也不看,也不知道。魔說的話你當真的,魔說的法都拿神通引誘你,有神通啊,趕快來啊,哎好好好,趨之若騖,都跑得去了。什麼神通啊,都是假的,都是鬼通、妖通、精靈通,不相干的,都是鬼通。

真神通,先要我們先得漏盡通。就是一切都不住了,漏光了,什麼都不要了,貪嗔痴慢疑都漏光了,都沒有了,叫漏盡通,這是道通。這個通了之後,那個五神通,不求自發。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五通,一時俱發。這個《大日經》就說得很清爽,所以經文你們要看。《大日經》就是密宗重要的經典,它說得很清爽,菩薩住在漏盡通的這個位置上,就是一切都漏光了,不動搖了,不要了,不久五通齊發。是要住真正不動搖的位置上,不要多少時間,五通齊發。五通就是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一齊都發了。

 

 

 

 

 

 

 

推薦閱讀:

母音老人
心經抉隱 母音老人著
母音老人寓所隨緣開示(十九)
母音老人談念佛三昧

TAG:母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