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游擊隊員」奈保爾

「游擊隊員」奈保爾

  南海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

    

編者按

  「其著作將極具洞察力的敘述與不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為一體,是驅策我們從扭曲的歷史中探尋真實的動力。」這是瑞典文學院2001年在授予奈保爾「諾貝爾文學獎」時的評語,奈保爾是一位從加勒比小國走出的著名作家,他對文學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已被世人認同。近期,他的長篇小說《游擊隊員》中文版首發,本期「封面文章」就讓我們走近奈保爾。

封面文章》 王逸人

  在加勒比海地區有這樣一些名稱古怪的國家,比如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聖多美及普林西比、安地卡及巴布達等等,它們除了在四年一次的奧運會入場儀式上會被提及,剩下的大多數時間裡基本是一年下來也不會被國際新聞報道一次。但它們存在著,沒聲音也不表示它們是很安逸地存在著,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會躥出一個影響世界的人物來。比如同一地區的牙買加,「閃電俠」博爾特我們就不詳表了,之前也有以煙鬼形象被世人熟知的搖滾樂手鮑勃·馬利,同時牙買加還為搖滾樂提供了「雷鬼」這一樣式,而斯汀領銜於「警察樂隊」時玩的就是「雷鬼」。今天我們要說的小說《游擊隊員》的作者,「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奈保爾雖然最終的國籍是英國,但他的出發地就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而且它的小說多以這一地區為背景。

  國內的「新經典文化」自從兩年前正版引入馬爾克斯系列文學著作的版權後,近期又把奈保爾的諸多著作版權引進,《游擊隊員》是在國內首推的中文譯本,今年4月份剛剛推出。我看了一下「新經典」的翻譯目錄,從1957年到2010年,他們要翻譯的書幾乎包括了奈保爾的全部作品。其中可能更為讀者所熟知的《河灣》和《半生》也在其中。

  我注意奈保爾純粹是有賭氣之嫌,2001年在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那陣子,我看過一篇介紹他作品的文章,裡面引用了一個英國評論家的話,說奈保爾是一位「沒有寫過一句敗筆的作家」。至今我還覺得這樣搞評論是有問題的,甚至是可笑的,你喜歡一位作家的作品,給予他很高的(甚至是帶有偏愛的)評價沒有任何問題,但要把話說成「一句敗筆都沒有」,恐怕莎士比亞也做不到。於是我開始關注這位作家,《河灣》就是其中的一本,裡面充滿了加勒比海地區的激情與暴力,奈保爾的確是一位經典意義上的世界級作家,其實1975年在他完成了《游擊隊員》後,這樣的地位已經確立。多年來,他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最有力的一位候選人,後來把「諾獎」桂冠給了他,也算實至名歸。

  奈保爾祖籍印度,1932年他出生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區的島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這個國家的人口只有一百多萬,絕大多數是黑人和印度人,宗教信仰是天主教和基督教。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自1814年開始淪為英國殖民地,經過了漫長的被殖民統治時期,1962年獨立後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家,經濟支柱主要是石油產品和一些海產品。據說,他祖父出身於印度最高種姓———婆羅門階層。到了奈保爾的父親這一代,又從鄉下到了西班牙港生活,一開始他在一家報社當記者,結婚、生子並勉強維持家庭,還懷有當作家的夢想,努力地拉扯孩子們長大,對奈保爾寄予厚望,但是他自己的作家夢始終沒能實現。奈保爾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首都西班牙港度過的童年和少年時期,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尤其是他早年生活的一條大街,最終化身為後來的「米格爾大街」,成為他一部短篇小說的素材源泉。1948年他就讀於西班牙港女王學院,1950年,18歲的奈保爾獲得了一份獎學金,前往英國倫敦,在牛津大學攻讀英語文學。從窮鄉僻壤來到了繁華的倫敦,他感到一切都是那麼的新鮮和刺激。在大學裡,他勤奮學習,尤其對英語文學下了很深的功夫來研讀。大學畢業之後,他做過英國廣播公司的編輯、《新政治家》雜誌的評論員等工作,以此在英國待了下來。由於一開始在新聞機構和政治評論性雜誌工作,他獲得了一個犀利的批判視角,去觀察審視當代世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的衝突。1955年,他正式定居在英國。之後,他不斷地從英國出發,足跡遍布全世界。他尤其喜歡去一些不同文明的衝突與融合的地帶,像非洲、中東、南美、美國、加拿大和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等國家和地區,寫下了關於這個世界的全部印象。

  奈保爾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靈異按摩師》,出版於1957年。這是他自牛津大學畢業之後,窩在倫敦的一個窮親戚家的地下室里寫出來的東西。小說的篇幅不大,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作為小說的地理背景,講述了一個叫甘涅沙的鄉村按摩師的故事。這個按摩師以能夠包治百病作為幌子,給很多人治病,奇蹟般地使一些人痊癒,因此使自己帶有了神漢和地區明星相混合的光環。而且,這個狡猾、聰明的按摩師很會經營自己,他藉助大家對他的盲目信服,逐漸地走到了那個島國社會的中心———他開始寫書、到處演講,後來竟然成了國會議員,還獲得了大英帝國的勳章。小說是以第三人稱的角度來敘述的,敘述語調平實緩和,耐心地將島國的氣氛、按摩師甘涅沙本人的奇特經歷呈現出來,帶有19世紀英國小說的傳統敘事風格,並隱含一種溫和的諷刺和滑稽荒誕的感覺。1958年,奈保爾出版了自己的第二部長篇小說《艾薇拉的投票權》,繼續描繪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特殊人文環境,以一個名叫艾薇拉的女人的政治境遇,來折射那個加勒比海島國的社會制度困境,帶有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誕感。這兩部小說都是奈保爾的起步階段的作品,比較平實質樸,也呈現出他鮮明的個人風格,那就是,一些諸如印度、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殖民地、穆斯林、移民、多元文化等等他後來小說中的關鍵辭彙,已經成為這兩部小說中重要的字眼了。

  其實這最初的兩部小說已經顯露了奈保爾的端倪。即使在奈保爾成名後,他對整個第三世界的尖銳批評招致了被批評者和西方左翼知識分子的猛烈回擊,人們也無法迴避奈保爾提出的問題:第三世界的落後和衰敗,除了昔日西方的殖民掠奪之外,是否還有其自身的原因?這些區域現今的「自我殖民」狀態,究竟應該由誰來負責?奈保爾認為,第三世界國家對西方殖民主義的嚴厲批判無助於改變他們的生存現實,因為他們當下面對的是「元首與人民」、「血與土地」的重重糾葛。

  奈保爾很快迎來了他創作的高峰時期,這個高峰時期,從197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期,前後延續了20年的時間。在小說中,似乎每個身在異國他鄉的人都和所處的環境格格不入,但是,他們為了新生活又不得不背井離鄉。這種兩難的處境,正是「二戰」之後逐漸興起的全球移民大潮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奈保爾非常敏感地率先將這種世界處於文化裂縫的境況描述了出來。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比很多作家都顯得冷漠,一個在旁邊冷冷地觀察著世界的人,書寫,敘述,即使那個故事充滿懸念,即使那個故事令人悲傷,他始終不動聲色。讀出奈保爾的不動聲色不是能力,讀出他文字的冷漠不是能力,能從這些略顯冷漠的文字中讀讀他的滾滾之心,才是能力。

  《游擊隊員》是奈保爾根據1972年發生在特立尼達的一個真實事件寫的。1975年,他以這一事件和三位當事人為素材創作了該小說。描寫了一個叫簡的英國女人帶著對權力與艷遇的天真幻想,隨著來自南非的情人羅奇來到島上尋求冒險和刺激。然而,島上的一切令人大失所望,所到之處散發著腐敗和死亡的氣息。當公社「畫眉山莊」向簡打開,當山莊的「革命領袖」吉米成為簡尋找激情的對象,一場扣人心弦的謀殺接踵而至……動蕩不安的加勒比海無名島國上,亞洲人、非洲人、美洲人和前英國殖民者生活在一種壓抑而茫然的歇斯底里之中。

  有評論認為,馬爾克斯以《百年孤獨》展現了拉美極其神秘魔幻的一面,就在離大陸近在咫尺的地方,還有另一個群體,以奈保爾為核心,他們用非魔幻的方式寫就「硬文學」。該書顛覆了上世紀60年代把游擊隊員和革命浪漫化了的概念,小說的標題是《游擊隊員》,但小說里是否真正有游擊隊員,誰是游擊隊員,這些反問構成了最大的反諷。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沒有任何一個莊員進行過真正意義上的反政府「游擊隊」活動。奈保爾借小說中人物之口說出他的觀點,「當人人都想戰鬥,也就沒有東西值得去戰鬥。人人都想打自己的小戰爭,人人都是游擊隊員。」該作品的背景是1970年發生在後殖民時期加勒比海島國的「黑色權利」運動,不過小說並不直接處理政治事件,而是圍繞吉米、簡和羅奇三個主要人物之間的戲劇性事件,來揭示該地區混亂的政治和複雜的現實。小說情節並不複雜,或者可以說沒有多少情節,作家把大量的篇幅用於描寫主要人物的內心世界。

  如果說《百年孤獨》是從敘述形式上給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一條生路,馬爾克斯就是用天才的聲音述說了一場現代的魔幻故事。如果說《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是從靈里的囈語形式講了一個荒誕的現實悲劇,米蘭·昆德拉就是只會使用這個「流亡」形式的唯一作家。如果要從當代所有作家中,當然也包括村上春樹,要尋找一位思考人類、文學、文明等大問題等形而上的問題的作家,奈保爾是唯一的人選。沒有「之一」。

閱讀鏈接

喜歡奈保爾的讀者也可能喜歡這兩本書

謎一樣的眼睛

作者:愛德華多·薩切里〔阿根廷〕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原作名:La pregunta de sus ojos

譯者:李靜

內容簡介

  深情,就是一場悲劇。她的愛是他欠生命的債。她死了,這筆債永遠也還不清,只有用剩餘人生的所有來報償。

  一個美麗的少婦被姦殺,現場毫無線索。刑庭副秘書查帕羅憑著少婦的幾張照片鎖定兇手。但兇手聞訊而逃。少婦的丈夫莫拉萊斯每天都去不同的地鐵站追查兇手,日復一日。

  6年後,兇手意外落網,但很快就逍遙法外。查帕羅因為此案遭到殘酷報復。莫拉萊斯從此失去蹤跡。

  又20年後,已近暮年的查帕羅忽然收到一封莫拉萊斯的來信,令人震驚的真相由此展開。

  201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原著小說引人入勝,令人著迷。這本書以兇殺案開頭,卻聚焦於20世紀70年代的阿根廷的社會狀態以及人性的複雜。強烈建議對懸疑、歷史和人類的心靈有興趣的人閱讀。 ———《圖書館雜誌》

作者簡介

  愛德華多·薩切里(Eduardo Sacheri) 1967年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做過中學和大學教師,九十年代開始創作。

  《謎一樣的眼睛》出版後大受歡迎,由其擔任編劇改編為同名電影並被搬上熒幕後,獲得西班牙戈雅獎最佳外國西語片,同時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情人伊爾瑪

作者:大衛·巴霍〔美〕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原作名:The 351 Books of Irma Acuri

譯者:程霄晨

內容簡介

  最想和愛人分享的愛情私小說。巧妙模擬演繹馬爾克斯遇上勞倫斯,討論到底什麼是愛。

  慾望時刻在燃燒,即使在數字里,即使在發黃的紙頁間。

  菲利普是個驕傲的數學天才,沉溺於用方程式解析生活的細節。他的情人伊爾瑪是舊書修復師,喜歡到各種奇怪的地方淘書。

  有一天,伊爾瑪突然失去蹤跡,只留給菲利普351本私人藏書。菲利普數過她的呼吸與眼淚,卻從沒想過要從米蘭·昆德拉和博爾赫斯的著作中推測她的去處,在她混入其中的個人文字中,發現她從未離他這麼遠,而他也從未離她這麼近。

作者簡介

  大衛·巴霍(David Bajo)密歇根大學英語文學碩士,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小說寫作學碩士,曾先後在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和愛德華州州立大學任教。目前與同為小說家的妻子艾莉莎·布萊克維及女兒住在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市,《情人伊爾瑪》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推薦閱讀:

TAG: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