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說新製造要來了,結果中國連造傘都還沒自動化

 

文∣天路  編輯∣強強

8月17日,馬雲在世界浙商高峰論壇上說,製造業將遭到巨大衝擊,不亞於傳統零售業面臨的互聯網衝擊。

他開出的新製造藥方是「C2B」、「個性化定製」、「柔性化定製」。

未來真的那麼清晰?

看看制傘業。今年2月,「中國傘都」晉江,組裝雨傘傘桿(中棒)的自動化設備研發成功,進入試用階段,被讚譽為「制傘界革命」。

這個存在了3500年的簡單行當,如今,才勉強實現了自動化組裝,還不徹底。

至於智能製造、工業4.0,柔性化,這些性感的名詞,對製造業來說,簡直是無字天書。

01、傘業革命:傘桿組裝可以自動化了

「我們這麼個小項目,竟然被晉江市委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里。」張旭生是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他所在的研發團隊,在福建晉江東石鎮剛推出了組裝傘桿的自動化設備。

晉江被稱為傘都。按當地人說法,全世界3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打的是東石傘。

和「傘鄉」杭州蕭山、「傘城」浙江上虞並列,三地佔據了國內雨傘20億把年產量的大頭。

對晉江東石鎮來說,制傘這事,讓他們又愛又恨。

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制傘有上百道工序,產業發展30多年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65萬平方的小鎮上,有200多家傘業企業,鎮區掛滿傘類廣告,當地甚至有條路叫「傘都大道」。

依然是因為勞動密集型,尤其是傘柄組裝、中棒組裝、傘骨組裝、傘面組裝等環節,不得不依靠人工操作。但自2008年以來,工人工資按20%持續增長。成本高昂,行業面臨生存壓力。

張旭生所說的小項目,在人力成本佔比最高的傘桿生產環節,能取代10個熟練工人,可節省80%的用工量。寶鋼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郭朝暉覺得,這種設備算是工業3.0的水平。

「雨傘種類繁多,我們開發的組裝設備,僅針對其中一種規格雨傘傘桿組裝。在晉江東石鎮,這種設備需求量預計在80台以上。」張旭生說,該設備入選了當地智能製造的示範項目。

業內人士楊鋒表示,這最多算是機器換人向前邁進了一步,離自動化還差一大截。就算實現了生產自動化,也只是智能製造複雜系統中,基礎的不能再基礎的一個環節而已。

事實上,大家不僅沒摸索清楚,連智能製造是什麼都說不清。

楊鋒說,現在學界和政府的說法並不一致。

郭朝暉也表示,沒有準確的定義,一般描述是「自動化、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在製造業上的深度融合」。

張旭生也清楚,他們研製的自動化組裝設備,離真正的智能製造還很遠。對於當地政府的「過於熱情」,他很吃驚。

這種「熱情」,其實是行業和政府對自動化迫切需求的縮影。

02、變革背後,是被高成本逼的

晉江東石鎮的制傘產業,是承接了德國、日本以及台灣地區產業轉移的結果。

原本就是「過繼」來的薄利產業,過了30年,平均利潤率從沒超出過10個點。雖然嘗試了貼牌生產,自主品牌、轉移到東南亞生產等方式,但成本越來越高。

「大部分企業,沒有標準化的概念,同一型號的零部件生產出來差異很大。上游生產的零部件不符合標準,下游組裝時手工擰一下、敲兩下,就算合格品了。很粗糙。」張旭生說,零部件問題,是整個產業不標準的縮影。

「制傘產業即使部分環節轉移到東南亞,降低了用人成本,但配套產業鏈還在晉江,算上物流費,整體成本還是難降低。」逼到這種地步,制傘企業不得不「革自己的命」,自動化改造就成必然選擇。

人口紅利所剩無幾,生產成本猛漲,中國製造業早已失去廉價的優勢。

可以轉移部分業務,但不可能徹底轉移掉。既沒有新的國家接得住,中國也無法忍受產業空心化的情況。

楊鋒認為,現在的製造業,想降低人工成本,必須進行自動化改造升級。

富士康工廠發生14起跳樓事件,使工廠人文關懷缺失的問題被放大,製造業面臨「不尊重人性」的拷問。

在晉江的廠房裡,很年輕很漂亮的女孩子在那裡,一天十幾個小時不斷重複一個動作,「很不人道」。張旭生看完這個場景後更加堅定自己的判斷:「自動化改造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把人從繁重的勞動里解放出來,做自動化設備非常有必要。」

然而,製造業資深人士劉文(化名)提醒,表面上看,機器換人的自動化改造,可以降人工成本,避免人道問題。但從財務上來看,如果有的企業忽略了機器投入的成本、不斷上升的能源、物流、土地等成本,以及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那生產效益就不會提高。

03、自動化改造具有高商業風險,失敗是家常便飯

劉文的提醒源自親身經歷。

他有個合作夥伴,主要為品牌服裝公司代工。它花大價錢弄了套自動化生產設備,以及自動化的樣板工廠,結果不符合市場需求。別說提高生產效益,連效率都沒提高。工廠和設備還留著,現在主要是給投資人和政府參觀了。

高投入的自動化設備成了作秀的道具,典型的「和尚念歪了經」。

實際上,這種現象是企業為了融資趕時髦,被逼出來的。

長期觀察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闞雷表示,單純的自動化和智能製造是南轅北轍的,自動化越高,可能柔性化響應速度反而越低。

郭朝暉說,如果改造成「黑燈工廠」(指無人生產的車間),結果不賺錢,那就是白瞎了。要不要自動化,核心還是得算能不能幫忙賺錢,不能趕時髦。

趕時髦,猶如高空走鋼絲,風險巨大。

德國庫卡的機械臂全球聞名,只要修改參數程序,就能在各產業應用,如搬運、抓舉等,這是典型的通用設備,已經跑通盈利模式。

但張旭生做的是非標型設備:「要根據這個企業、這個應用場景,重新去設計。」

制傘的自動化組裝設備,不可能應用到製鞋行業,甚至雨傘規格不同的制傘企業也用不了。每一套設備,基本都是從零開始研發的。

所以,血本無歸的失敗就是家常便飯。

晉江市政府曾找過幾個高校,拿財政撥款研發自動化設備。比如以機器人聞名的北方某理工類大學,研發了將近一年都沒有成功,投入的錢都打了水漂。

「這種設備研發並不是高精尖技術,主要是技術集成,需實踐能力強、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來搞才合適。」張旭生感慨道,因此除他以外,團隊核心成員找的都是資深工程師。

「非標自動化設備的研發成本高,回本周期長,風險大。不論研發公司還是生產企業都需要吃苦,絕不會像互聯網行業,投資回報有幾何級的增長。」張旭生說,連他們這樣的技術團隊,都不得不考慮「從賣設備的,變成賣產品的」,為錢操碎了心。

然而,高風險,才有高回報,亘古不變的商業法則。

國內西裝定製的青島紅領集團,為了升級,對工廠進行自動化改造,耗時10餘年,花費2.5億元,在2012年基本建成非標西服定製的「智能工廠」。生產線上2000多名工人,每天能生產3000件款式各異的定製服裝,工廠定製生產複雜但不會失序。

其後5年,紅領每年的銷售額和利潤均實現了翻倍增長。

但是,作為標杆的紅領「智能工廠」模式,業界也不太認。

劉文覺得,紅領的西裝定製只是在標準化、規範化上做的不錯,並沒有顯著提高生產效益。「西裝定製本身就需要個性化製作,如果大批量生產出一樣的那才奇怪呢。」

說到底,能賺錢才是王道,管它是不是智能製造,甚至工業4.0。

04、4成企業沒準備好走向工業4.0

麥肯錫諮詢公司2016年一份報告顯示,近80%的中國企業希望擁抱工業4.0,但40%以上的企業認為自己還沒有做好踏上工業4.0征程的準備。許多中國企業仍處於工業2.0,甚至更低的水平。

杭州利富豪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冠敏觀點就佐證了上述報告。他認為,不少企業,「基本的管理流程信息化都沒做到位,就想直接跳到工業4.0,或許只能做出個樣子。」

郭朝暉認為,不能迷信工業4.0。

工業發達不發達、是不是高端,並非簡單以「是否為工業4.0」為衡量標準,企業要根據自己的需求情況去選擇。

有些特殊產品不適合流水線生產,就會停留在1.0、甚至手工勞動;有些市場和產品變化太快的行業,可能長期停留在2.0;而工業3.0具有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的特點,特別適合石油化工等大型流程行業,也未必需要進化到工業4.0。

馬雲的預測,很是樂觀。

但對製造業來說,可能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推薦閱讀:

細數「煤老闆」馬雲背後的人
必得億萬之財的好手紋,百年難遇,富比馬雲
都說馬雲長得丑,但從八字中看其發財之命
馬雲要去拍電影?還是男一號?
馬雲和他的兒子

TAG:中國 | 自動化 | 馬雲 | 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