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上海十位電影明星難得合影
舊上海十位電影明星難得合影
王丹鳳,1924年8月23日出生於上海。 她是1962年新中國首次推出的「二十二大明星」之一。 曾擔任全國政協會員。 1992年定居香港,下海經商。
白光(1921.6.27-1999.8.27),原名史永芬,生於北平(今北京),1940至1950年代中國著名影星、歌星、文藝家;因見電影院投射機發出的一道白光而得藝名「白光」。白光因演出《蕩婦心》(1949年)、《一代妖姬》(1950年)、《玫瑰花開》(1951年)而走紅,被稱為中國「一代妖姬」。白光還以其磁性的女低音風靡歌壇。1950年代初白光退出歌影壇,隱居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1999年8月27日,因結腸癌在吉隆坡病逝。
李麗華,原籍河北,1924年出生於上海。現定居美國的李麗華,一生共主演了140多部影片,這位時常被同時代影迷提起的高產女星,是中國影壇上一顆自始至終散發著耀眼光芒的明星。有影壇長青樹之稱。李麗華戲路很寬,能勝任各種角色,60年代她在邵氏主演《楊貴妃》,從此成為古裝片的寵兒。隨後《故都春夢》和《萬古流芳》等片,更是多次創下票房的最高紀錄,她的薪酬曾高達一部影片製作成本的三分之二。李麗華還是中國電影明星打入美國好萊塢和世界影壇的第一人。
高產演員作品太多,這裡不再羅列。一九六四年,她憑《故都春夢》而榮獲第三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一九六九年,她憑《楊子江風雲》,再獲第七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一九九三年,獲得第三十屆金馬獎紀念獎。
周璇(1920.8.1-1957.9.22)(另有1919年、1918年出生等說法)
周璇一生共出演了40多部影片,並主唱過電影主題曲和插曲100多首,因其在電影《馬路天使》中飾演女主角小紅,並在影片中主唱的兩首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而成為人們心中永遠的銀幕偶像。主要作品還有《李三娘》、《董小宛》、《蘇三艷史》、《長相思》、《歌女之歌》、《莫負青春》、《憶江南》、《夜店》等。
胡蝶 (1907年-1989年4月23日),原名胡瑞華,廣東鶴山人,生於上海。中國民國時期著名電影女演員。
1933年,《明星日報》組織了由讀者和觀眾投票選舉的最佳電影女演員的活動,胡蝶以21334票的高票當選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電影皇后」。
1960年在日本舉行的第七屆亞洲電影節上,《後門》獲得最佳影片金禾獎,胡蝶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同年,該片再獲日本文部大臣頒贈的最佳電影獎。52歲的胡蝶躍登「亞洲影后」的寶座。
1966年,胡蝶參加了《明月幾時圓》、《塔里的女人》兩片拍攝之後,正式退出了影壇。在台灣住了幾年後,於1975年移居加拿大溫哥華,1989年在溫哥華病逝。臨終前最後一句話是:「胡蝶要飛走了!」
陳雲裳 (1921—),女,生於廣州,中國早期影星;原名陳雲強,家境貧寒,曾當過舞女,後又在「健全音樂社」學習了京劇、崑曲、歌舞等。由於她天生麗質,各方面條件好,加之學藝認真,刻苦,技藝突飛猛進,得到了觀眾的好評。
由於她名振藝壇,香港導演蘇怡請她去拍電影,在香港的四年中,連續拍了二十多部粵語影片。1938年上海新華公司經理張善琨,卜萬蒼導演拍攝《木蘭從軍(1938)》,唯獨缺少扮演花木蘭的女演員。張善琨到香港看了陳雲裳主演的粵語片《血濺寶山城》之後,認定花木蘭一角非她莫屬。經洽淡,與其簽定了長期合同,張善琨決心要在上海捧紅這顆明星。
1939年春節,當影片《木蘭從軍(1938)》在上海滬光大戲院一上映,場場觀眾爆滿,連續三個月,後又轉到新光大戲院續演,又是「狂滿」數月。
陳雲裳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女演員。到上海的五年中,她先後拍攝了20多部國語片,她扮演的主角大多是一些可歌可泣的美麗女性,如《木蘭從軍》中的花木蘭、《王昭君》中的王昭君、《一夜皇后》中的李鳳姐,她將這些角色演繹得栩栩如生;除《木蘭從軍(1938)》外,還有《秦良玉》、《蘇武牧羊》等愛國歷史片,也有《野薔薇》、《重見光明》等反映現實的影片。特別是在根據巴金名著改編的巨片《家(1941)》中扮演的琴表妹一角,獲得了好評
陳雲裳在影藝事業到達顛峰時遇到了如意郎君湯於翰博士——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醫學家,從此退出影壇,營造了一個世人欽羨的幸福家庭(1952年,她還曾為香港新華影業 公司主演了《月兒彎彎照九洲》等影片)。
陳雲裳熱心公益,關心祖國內地的建設與發展,多年來她熱衷於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默默地為公眾奉獻愛心;在陳雲裳的鼓勵和支持下,湯於翰於1997年在家鄉寧波捐巨資創辦了寧波大學醫學院和湯於翰醫療中心。
陳娟娟,原名陳素娟,祖籍四川樂山,1928年生於馬來安(今馬來西亞柔佛),香港電影演員、導演。
陳娟娟的父親原在南洋開辦學校,在她出世一個月後便離開人世。她10個月的時候,由母親帶回上海,由祖母撫養,母親去當教師。
1933年,她四歲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在一所學校登台表演。當時的暨南影片公司主持人黃槐生髮現了她,邀她參加拍攝《為國爭光》一片。1934年又參加了《飛花村》的拍攝,首唱由孫師毅作詞、聶耳作曲的中國第一支電影兒童歌曲《牧羊女》。兩年後她在蔡楚生執導的《迷途的羔羊》中扮演小翠一角而負盛名。緊接著,她又參加《小孤女》的拍攝,在影片中主唱冼星海作曲的著名兒歌《團團坐》,直至今日,這支歌還在學前兒童中傳唱。之後,相繼在聯華、新華、華新等影片公司拍攝了《壯志凌雲》、《慈母曲》、《江南小俠》、《博愛》等片,成為中國影壇上一位傑出的童星,並被譽為中國的秀蘭·鄧波兒。在八一三事變後,曾隨梅花歌舞團赴南洋、香港等地演出,影響頗大。
1948年,她前往香港,在大中華、大光明、長城、鳳凰等影片公司任演員,先後主演了《春之夢》、《桃花依舊笑春風》、《龍鳳呈祥》、《小二黑結婚》、《雪中蓮》等影片,創造了許多生動逼真、細膩感人的少女形象。 誤服藥物致使心臟休克,不幸於1976年逝世,時年47歲。
孫景璐(1923—1989),於1923年03月22日生。原名孫肇新,原籍上海,我國著名電影演員。
孫景璐是一位頗有造詣的女演員,擅長以其細膩,明快的風格,幾筆勾勒出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她不論正、反面角色都能演,而且宜古宜今,正劇、悲劇、喜劇樣樣來,堪稱多面手。從藝四十多年,她在一百多部電影中扮演了角色,她所塑造的角色,有熱情潑辣的少數民族少女和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婦女;也有艷若桃李、毒如蛇蠍的妖婦和追求幸福的古代閨秀,給人以美的享受,給人以新的啟迪。
羅蘭,香港女演員,曾獲得200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羅蘭效力TVB34年 捧金牌光榮退休
無線製作資源部副總監樂易玲親自約見羅蘭姐,除代表公司向她致送刻有「敬業不懈」四字的榮休金牌外,並和藝員科一班同事與羅蘭姐吃一頓中午飯,跟她開心道別。
今年七十歲的羅蘭姐說是她要求不續約,她說:「我是七一年加入TVB,一開始就做《歡樂今宵》,跟著拍《民間傳奇》,又拍劇集,一做就做了幾十年。」在旁的樂易玲便取笑她嫁了給無線,羅蘭即笑說:「是呀,真系同嫁人沒分別。不過自己年紀真是大,拍到最後一個劇集《老婆大人》,發覺愈來愈沒記性,終於服老,所以藝員科挽留了好多次,我都不敢再簽,現在得閑寧願客串電影玩玩,以及打打義工,去哄老人家開心。」 羅蘭又很自責地說:「以前姑姑(已過身的母親)說我成天就記著開工。現在我不做,都有同姑姑(遺像)講,我想她應該開心了。」
龔秋霞,原名龔莎莎、龔秋香。江蘇崇明(今屬上海市)人,中國著名電影演員。十二歲參加上海梅花歌舞團。在該團遍歷大江南北,遠涉東南亞,進行歌舞表演,成為該團台柱——著名的「五虎將」之一。
1936年登上影壇,參拍的第一部影片《父母子女》。
1937年主演了夏衍編劇、張石川導演的影片《壓歲錢》一舉成名。
1938年與1942年,她主演了賀綠汀作曲的《秋水伊人》和主演主唱的影片《薔薇處處開》。成為一名能歌善舞的多才藝人。並且因與白楊、舒綉文、黃耐霜主演影片《四千金》,而被人們昵稱為「大姐」。可以說她當時在中國的影壇是一位炙手可熱的紅星。在多部影片中她多扮演成平婦女或老婦人形象。由於處於豆蔻,對這些角色她並不滿意。在丈夫的勸導下和影片上映後觀眾對自己的表演大加讚揚,這才堅定了她飾演賢妻良母的形象。這些影片有《凱風》、《寸草心》、《豆蔻年華》等。
1980年浙江電影製片廠與香港長城公司合拍古裝故事片《胭脂(1980)》,人們看到年逾花甲的她動作穩健,全神貫注地投入到角色當中,彷彿她的藝術生命仍處在明媚的春天。
2004年9月7日因心臟病在香港去世。享年88歲。
推薦閱讀:
※《天使愛美麗》中哪裡體現出了法國人的浪漫之情?
※《猩球崛起》好看嗎?
※《鐵血戰士》里鐵血的種類有哪些?
※《羞羞的鐵拳》中演員沈騰飾演的是怎樣的角色?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中紫霞仙子形象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