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認真就輸了」?心理師一針見血說出,從小聽「這類話」長大的人特別愛比較

「好,還要更好」、「一山還有一山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些句子,你是否耳熟能詳?

或許,我們都有過經驗,從我們小的時候,我們就不停被提醒、被要求:

「你需要做得更好。」

「如果你有能力做到這樣,那你應該更努力做到那樣,否則就是你不對、不夠努力。」

「不能滿足現在這樣的成就,你應該要一直看自己不夠好的地方,一直努力,否則就是怠惰。」

我們被這麼要求,活在「永遠不夠」的生活中。

我們被覺得「永遠不夠」,不管做得再好,都是可以再更好的。

我們不被允許滿足於自己做得好的部分,因為這樣太過「自滿」,不會「進步」。

我們被要求應該要一直「自省」,一直挑錯,直到無可挑剔為止。

問題是,永遠不會有無可挑剔的一天,因為「好,還可以更好」,因為「永遠不夠」。 

總是擔心自己不夠好嗎?(圖/pakutaso)   

布芮尼?布朗博士,在她的著作《脆弱的力量》一書中,談到了「永遠不夠的文化」特色,以及對我們的影響。

她談到在這種「永遠不夠的文化」中,人們的「匱乏感」會特別的強,為了減輕因匱乏感產生的焦慮,我們感到自卑,所以我們學會比較,甚至抽離自己的情緒,藏在自己所建造的面具或盔甲後頭:我們習慣當「旁觀者」,學會不要太過認真投入一件事,或是表現得太過在意一件事,因為「認真就輸了」,因為那不夠酷。

那種「真實的掙扎」會讓我們覺得害怕,感到脆弱,會讓我們覺得,自己的認真會被別人嘲笑,那會讓最後如果得不到目標的我們,覺得自己很「沒有用」,沒有能力,非常糟糕。

我們覺得羞愧,覺得自卑,所以,我們害怕展現「真正的自己」

於是,匱乏感與自我價值低落的自卑,成為一種「雞生蛋、蛋生雞」的過程,因為「自卑」讓我們覺得匱乏,而「感覺匱乏」更讓我們覺得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

於是,我們在「永遠不夠的文化」中,在匱乏感中載浮載沉。因為急於擺脫匱乏感,我們習慣「比較」,用「比較」當作標準,確定我們還少什麼,然後努力去追求。我們「抽離」,避免讓人覺得我們在意什麼。如此,就算沒有達到那些目標,至少,我們還保有「面子」。

然後,這種「永遠不夠」的匱乏感,讓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擁有什麼,永遠不覺得滿足,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於是,就算我們做到了什麼,在掌聲與他人豔羨的眼光之後,我們感受的只有空虛。因此,我們唯有一次次的「糾正」、「填補」自己的不足,直到完美。

只是,永遠不會有完美的一天。於是,我們永遠感覺到焦慮、不足,永遠不滿意自己,永遠看到別人有比我更好的東西,永遠覺得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寶瓶文化《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每周精選】神秘圓桌會議,竟是資金的前哨戰!

  • 相關報導
  • 跟女人出去,再先發制人說自己無法活在『被查勤』的婚姻裡,這種男人,心理師說…
  • 「這樣講很不孝,但媽媽走後,我『鬆了一口氣』」手上滿上刀痕的她說出內心恐懼…
  • 讀者投書:你有多久沒哭了?一個哭的動作背後藏有2種意義,這種讓人愈哭愈好
  • 總是習慣負面思考,怎麼辦?日本心理學家:改變人生,先從改變口頭禪開始!
  • 我不夠好,所以他不愛我?被心儀對象打槍的你,聽美國心理師這句話馬上重振精神!
  • 經歷憂鬱的你,有別人沒有的魅力!日本心理師:請不要再責備自己了...
  • 「我懂」二字別輕易說出口!日本心理師:「明白無法了解」才是對人的尊重

關鍵字: 心理 心理師 自卑 心靈成長 情緒勒索 探索自我

【我要發風】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service@stormmediagroup.com,並請附上姓名、聯絡方式、自我簡介,謝謝!

  • 加入粉絲團

周慕姿

心理師。政大新聞系、政大廣電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所畢業。目前為微煦心靈診所/宇聯心理治療所兼任心理師。私底下是歌德金屬樂團「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主唱。從傳播到心理諮商、心理師到金屬樂團主唱,不管在哪裡,都是個「非典型」角色。認為「接納自己,獲得自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最近三則報導

  • 「是不是心情不好」你常這樣關心別人?心理師:比起旁人的情緒,請先照顧好你自己
  • 為何說「認真就輸了」?心理師一針見血說出,從小聽「這類話」長大的人特別愛比較
  • 為了當好人,你付出多少代價?心理師一句話點醒所有人,不該怕被貼「難相處」標籤

看更多周慕姿的報導
推薦閱讀:

 身上長的痣也分善和惡,特別是女人要小心這幾種
談古代的自稱常識(特別是女子)
菩薩特別照顧這3個生肖,2017年年底財大橫財多,喜多事事順!
一生偏財運特別旺的三種人
這幾個生肖有懶福氣,命特別好,不服不行

TAG:心理 | 比較 | 認真 | 特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