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解讀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從妙之門。

(原文解釋: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以說出來的道,就不是通常所說的道,而只是一般的道。在這裡,前面一個道是指「不可道」,對應接著的是「可道」。不可道,又用人的概念去道,就不是原來的那個道了。名可名,非常名:名可以名的,也不是通常所說的那個名了,只是一般的相對的名。以道來看,天地萬物本是沒有名的。所以,前面一個名是指「不可名」,天地萬物本來沒有各種名分。後面說的是「可名」,就是人類強行給道和萬物冠之以名。但這種名是人類所給之名,並非道之名。假如,現在存在外星人,如果外星人來到地球,你給他說:這是太陽,這是月亮,這這是星星,這是山,這是水,這是天,這是地。這個外星人會這麼認同嗎?不會。再舉個例:比如說貓,貓是人類所給之名,貓自己會有這個概念嗎?它會認為自己是貓嗎?不會。所以說名是相對的,「名可名,非常名」。 不可道,你要道它,就不是常道;不可名,你要名它,就不是常名。只能算是有局限性的道,有局限性的名。       2、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名,是天地的開始,天地開始本沒名,是後來人類給它的名。「有名萬物之母」,是指後來人類將萬物冠之以各種名後,這名就成了萬物的來源,萬物的母親。   3、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是指:要經常保持「無」的狀態,想想天地萬物,包括人類本來都是無的,人類也僅僅存在於這麼個小小的地球上,用「無」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常從「有」的狀態,去把握「道」和天地萬物的端倪、邊界和度(徼指邊界)。   4、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無名有名這兩者,來源相同,名稱名異。天地之初本沒有名。人類給它名,它就有名;人類不給它名,它就沒名,它一樣存在,一樣運行。時至今日,宇宙間還有太多的奧妙尚未被人類發現,所以也就還沒有名。因些說,有名無名是來源相同,名稱不同。都可以稱之為玄妙的東西,且玄妙又玄妙。這是宇宙天地萬物奧妙的總的門徑。)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本章要結合第一章來解讀。道的最高境界是無為、無欲、無心、無言。天地之美,自然之美是最美的,是至美。而當天下人都知道美,追求美,用後天意識為美而美時,惡的行為就產生了。因為天地大道之美是自然的,而人類的美是人為的。你看人類,什麼叫美?各人有各人的標準,各地、各國標準也不相同,每個人對美的判斷都有自己的標準,有的甚至相互矛盾。這樣一部分人認為是美的,另一部分人有可能認為是丑的。比如同是雪景,文人說:大雪紛飛滿地,滿是皇家瑞氣,但願再下三月。庄稼人說:放你娘的狗屁。當下電視媒體,美女如雲,五花八門,莫衷一是。每個人都是用自己的觀點來進行評判。這樣由於人心、私慾、立場、觀點千差萬別。就導致人類社會美的標準的混亂。因此說,當天下人都知道美,並追逐美的時侯,惡的行為就跟著產生了。

由於人們競相追逐美,就使美失去了先天本性,並有可能走向極端,為了一己之美,不擇手段。這樣就會導致人性迷失,背離了大道。人們開始追求人為的美,追求外表的華麗。並因些使人們的心靈變的醜陋,社會風氣變的惡劣。發展到極端,以至於「肉麻當有趣」,美醜顛倒,善惡不分。主觀上為了追求真善美,客觀上導致假惡丑。大肆追求表面的、虛華的美。善本來也是自然的,當為善而善時,就產生了不善、假善。

在道看來,本沒有美醜、善惡。天地萬物,存在的都是美的。什麼導致了美醜、善惡的分別呢?是人心的作用。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惡。我們在肯定一個人、一種行為為美為善時,也就同時在說另一個人、另一種行為為不美、不善。這樣就有了分別。最終就導致了社會的混亂。天地萬物本來是多姿多彩的,人間男女也應該多姿多彩,千姿百態。如果站在道的立場都應該受到肯定。外部世界總是由千差萬別的事物構成的,人體的內部世界也是由五府六臟構成的,人體也是一個世界,不能說心臟更美,臟子不美,缺了哪樣都不行。但是人類、人心總是把它分為美醜、善惡。這樣就導致混亂。遠離大道。

莊子講到這些時,有一段論述:「猵(邊)狙(居)和雌猿做配偶,麋和鹿做配偶,泥鰍和魚做配偶。當這些物類看見了世人認為最美麗的入毛嬙和麗姬時,不是避於水底,就是飛向高空;不中奔於暗處,就是逃向森林。你以為人、魚、禽、獸這四者,誰才是最完美的?」    在動物眼裡,人反而是怪物,看見就跑。

莊子另一篇談到:萬物皆一,超越生死。在道看來,萬物皆一。

魯國有一個被砍斷腳的人,名字叫做王駘,跟從他學習的弟子和孔子的弟子一樣多。

    於是常季問孔子說:「王駘是一個被砍去腳的人,跟他學習的弟子,和跟先生學習的弟子,在魯國各佔一半。他對弟子不加教誨,不發議論,但他的弟子去的時候本是空虛無物,而回來卻大為充實。莫非世上真有這樣不用言語,沒有形式,僅用心靈來教化弟子的人嗎?他究竟是怎麼樣的人呢?」

    孔子說:「他是聖人。我一直想去見他,卻為事所絆,不曾見著。如果看到了他,我一定要拜他為師。試想,我尚且如此,何況那些不如我的人?而且不僅是魯國,我還要率領天下的人去做他的弟子呢!」

    常季說:「他斷去一隻腳,還能做人們的老師,一定是高人一等,所以才會如此。那麼他是如何訓練自己的心靈達到這種境界呢?」

    孔子說:「生死是一件大事,他卻能夠控制自己的心意,不隨生死而變……他能主宰萬物的變化,並守著真正的根本大道。」

    常季又問:「這怎麼說?」

    孔子回答道:「若從宇宙萬物不同的觀點來看,就是自己的肝膽也會像楚國和越國那般的不同;但是若由相同的一面去看,萬物都屬一體,當然也就沒有區分可談。能夠看到這一層,他可以不用耳目去辨別是非善惡,而把心寄托在道德之上,以達到最高的和諧境界。

「他把萬物看做一體,所以不會覺得自己的形體上有什麼得失,那斷了的一隻腳便與失落的泥土一般,對他而言,毫不重要。」

    他所好的是天人合一,他不喜好的也是天人合一。把天人看做合一也是一,不把天人看做合一也是一。把天人看做合一,便是和天作伴,不把天人看做合一,就是和普通人作伴,明白天人不是對立的人,就叫做真人。

    生死是命,就好像白天和黑夜的變化一樣,乃是自然的道理,人既不能干預,又無法改變。然而,人們以為天給自己生命,便愛之若父,對天如此,對那獨立超絕的道又將如何?人們以為君的地位比自己高,就肯替他盡忠效死,那麼遇到真君又該怎麼表現呢?

    泉水幹了,水裡的魚都困在陸地上,互相吐著涎沫濕潤對方,如果這樣,倒不如大家在江湖裡互不相顧的好。因此,與其稱讚堯毀謗桀,倒不如不加批評,把善惡之念拋開而歸向大道。

    大地給我形體,使我生時勞苦,老時清閑,死後安息,因此,若是以為生是好的,當然認為死也是好的啊!                                               

2、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有無相生:無中生有,有中生無。天地萬物本從無中來,經過道的運化,陰陽轉化,生出萬物,之後又歸於無。有無相生,生生不息,無窮無盡。有無相生,襄括了變化之道、復歸之道。是修道者悟道的一個重要環節。修道者要善於在無中看到有,在有中看到無。有之不要忘乎所以,無之不要悲觀失觀。潛心修行,靜待時機,以道的心態迎接有無的轉換。

關於有無相生,引用一篇莊子的文章:「無用」的用處。惠子對莊子說:「你說的話毫無用處可言」。莊子回答:「知道無用就可以和談有用的道理。廣大無邊的地,人所用的不過一塊立足之地,其它沒有用到的地還多著呢!若將立足之外的地都掘成黃泉,那對那塊有用之地而言,還有用嗎?」。惠子說:「沒用了」。莊子說:「那沒有用處的用處不就很明顯了?」。腳下所踩之地不過鞋大一塊,但他需要依靠沒踩著的地方繼續前行。所以,有無相生,有離開了無,有也發揮不了作用。二者是對立統一的。

難易相成:有難就有易,難易是相對的,可以相互轉換。掌握了竅門,學道就易;不得要領就難。知難而上,難就變易;迎難而退,易就變難。而只有真正通曉大道的人,才能超越難易。以難為易,難上加難;以易為難,終無難矣。第六十三章提到: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這段話是說:那些輕易發出諾言的,必定很少信用。把事情看的很容易的,必定會有很多困難。因此有道的聖人,總是把事情看的困難些,結果反而沒有困難了。

長短相形:長和短是相對的。拿短的和你比,你是長的;拿長的和你比,你是短的。長短是和比較物而言的。一般人通常只是看到自己的長處,容易忽略自己的短處,看自己都是長處,看別人都是短處。相反,有道的人,是勿以己長,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勿以人短。因為人都是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如果以己之長比人之短,自己則長;如果以己之短比人之長,自己則短。所以,多看人長,自己則長;多看己短,自己不短。這樣長短也就相互轉化了。

高下相傾:每個人的道德水準是有高下之分的。世間有高人,就有下人。高人遇到比他更高的人,則為下;下人遇到比他更下的人,則為高。一般人遇到比他高的就尊重和恭敬,當遇到比他下的就高傲和神氣。但有道之人相反,遇到比他高的人,不卑,不奴顏婢膝,平等相看;遇到比他下的人也不亢,不頤指氣使,一視同仁。跟上打交道把自己當做人,跟下打交道把別人當做人。因為他知道高下是相對的,比如,有些人注意修養,追求進步,就會從下位變為高位,而有些人雖然現在身處高位,但不注意修養,不檢點,也可能會從高位變為下位。正確的態度是:高者,勿以己為高,注重學習,加強修養,平等待人;下者,勿以己為下,勤奮學習,打好基礎,天天向上。

音聲相和:有音就有聲。音是內心的,聲是表現出來的。音正聲才能和。存好心才能說好話,音正聲和,說起話來就舒服、悅耳、親切、感人。音不正則聲不和,說起話來就不舒服、不動聽、不祥和。音聲相和,內外一致,說出來就動聽;音聲不和,他內在的心音與說出的話聲是兩回事,心口不一,說出來的就會感到難聽。因此,有道之人,音聲一致,表裡如一,發出的是和諧之聲;無道之人,音聲衝突,心猿意馬,表裡不一,陽奉陰違,發出的必然是不和諧之聲。

前後相隨:有前就有後,前後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以道德修養為例,先修者為前,遲修者為後。但是真正的道德修養又是不分前後的。先修者未必一直居前,後修者未必一直居後。先修者如果不注意進步,不得要領,不掌握竅門,原地踏步,就會變後;後修者,追求精進,掌握了竅門,不斷突破,就會變前。所以居前者,要不以為前,不斷向前,勇往直前;居後者,要不以為後,不甘人後,打牢基礎,奮勇向前,敢於超越。

3、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聖人,指有道之人。他通過修道,已經能夠超脫陰陽,超越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美醜、善惡等。

有為之事,有言之教,皆有是非,都有善惡。唯有聖人能超越。有道之人,由於把握了天地宇宙規律。深知人類的局限性,認為用人力對抗自然是不明智的,應該減少人心私慾的胡亂作為,讓比人類作為更強大的宇宙規律發揮作用。處無為之事,不是要人類都不作為,是反對人類用自以為是的態度去進行有違天道的不良行為。行不言之教,也不是完全不言,而是指聖人通過無形的表率和綜合性的教化影響周圍一切,對人類社會發揮積極作用。天地間最深刻的道理往往難以用言語表達完整,用人類支離破碎的語言難以表達道的意境。所以聖人只能進入道的境界體道、悟道、仿效道、實踐道。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站在道的高度來處理事務,實行教化。所以接著指出「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萬物作焉而不辭」是說:道生萬物,萬物運作運行,由於沒有人心私慾,都是各行其道,要仿效天地創造萬物,不以創造者自居。「生而不有」是說天地生化萬物,而不去佔有,不擁為私有。「為而不恃」是說:作為的,並不恃為己有,不認為是自己的功勞,不要求回報。這才是聖人之為,聖人之教的真實含義。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說:功成了,圓滿了,但不居功,不居為己有,不佔據在功勞的那個位置上。因為不居功,不佔有,所以也不會失去。人生在世,功名利祿,都有所求,都希望得志,如今的「得志」一般指的是高官厚祿,而對於聖人來說,「得志」則是指快樂而保持天性。《道德經》要求人們要洞察功名利祿,不要被功名蒙蔽。不居功,才不會消失。要捨得,大舍無得,才不會失去。才能永恆。盡量將自己的人心私慾放下。「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一旦放下,你不會失去任何東西,相反會變的更加美好。世間人一個個都抱著私心己欲不放,有幾個能夠得到真正的滿足了呢?有幾個人是真正、真實的得了呢?不都是曇花一現嗎!古往今來,多少富貴顯赫的人物,大量的實例,都是由於沒放下,不肯舍,所以就都逝去了,統統的都逝去了,人也去了,得到的東西又在那裡?。所以要想不失去,只有不居功,無私無欲,無所得便無所失。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譯文:不崇尚賢人,使發不互相爭奪;不珍貴難得的貨物,使民不去偷盜;不顯現能引起貪慾的事物,使民心不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的:虛空他的心機,飽食他的肚腹;減弱他的志趣,強善壯他的筋骨。經常使民沒有智巧,沒有私慾。使那些有智巧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按「無為」的去做,順應自然,則天下沒有不治理的。

1、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是說都不要賢人,讓人平庸。是指過於崇尚賢名,會產生虛名,為了爭奪虛名,將可能導致社會惡性竟爭,忙亂不戡。不尚賢,就要求人要站在「道」的角度,讓各人自然的發展,發揮所長。第27章提到: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聖人經常善於挽救人,所以沒有被拋棄的人。在善於用人者那裡,人都是有用的,都是各有長處的。人才滿地都是,鼻子塵下就是,何鬚髮九牛二虎之力到處尋找。之所以覺的沒有人才,是因為崇尚賢名、虛名。人為設限,限制了人才的發揮。是我們一些體制機制上的不足壓抑了人才,反過來又說沒有人才。所以,不尚賢,結合現代社會來說,就是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制度讓人才脫穎而出,而不是讓政府勞師動眾地挖掘人才,導致民眾為賢人之名爭的頭破血流。經濟發展也是這樣,只要政府創造一個良好的制度就可以,讓人民自己去創造,政府不要插手搞計劃經濟或國有企業。政府主要是搞個好制度,為百姓服務,宏觀調控,做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保障、教育、治安方面的事情。民間能做的事情盡量讓民間去做。蘇南模式比不過浙江模式就是這個道理。(蘇南模式是政府主導型的,浙江模式是民間主導型的。還有現在講希臘債務危機,其實希臘是國窮民富。政府沒錢,民間錢多。所以希臘要克服危機並不難)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要把各種名利和金銀財寶看的過於貴重。這些身外之物,不要把它看的貴過生命。難得之貨是用來為生命服務的,不要本末倒置,以至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社會要淡化對財貨的過分追求,節制人心慾望。使民不為盜,歸於本性。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顯現能引起貪慾的事物。當下,不要推崇拜金主義,個人主義,金錢至上。使心復歸、祥和、安泰。不被現實五花八門的賢名和貨利擾亂了平靜的心懷。

2、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虛其心,實其腹:平時我們人的心都被「七情六慾」塞的滿滿的,「虛其心」就是要通過修道,去除人的私心雜念,把它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和界限,不讓人慾橫流,形成禍患。高的境界就是要求人要心無掛礙,不為塵世名利所累,在內心裡把一切看空了去,看淡了去,看虛了去。這才是虛其心。心空了,虛了,才能裝下天地萬物,才能容下人間萬象。才能心藏宇宙,包容眾生,涵養萬物,通天徹地,與天地為一。如果不能虛其心,就不能實其腹,心裡慾念、斜念、妄念太多,勢必脫累身體,無法做到實其腹。

弱其志,強其骨:是虛其心,實其腹的延伸和細化。弱其志也不是說不要志向,而是說將各種雜亂的志向放下,理出清晰的志向思路,歸於先天,歸於道。只有將後天的心志弱化,才能強其骨。以上,心和志都屬隱的部分,要看虛、看弱、看空;腹和骨都屬顯的部分,要看實、看強。隱的部分無欲,顯的部分則剛,則強。兩者之間是對立統一的。

3、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常使民無知無欲:指的是,要使民除去無益身心的智巧和私慾。使民體悟到純粹用智巧和個人私慾去處事的害處,表面上聰明伶俐,到處佔小便宜,實際上確有違大道。雖得一時之利,確埋無端禍根。所以聖人教人要盡量少人慾,行天道。放下鼻子塵下的蠅頭小利,眼界放寬,心胸打開,多考慮宇宙天地人生的奧妙。這句話絕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樣,認為老子搞愚民政策。想一想,老子當時怎麼會想去愚民?一他本人不為官;二他不會去為當朝統治者服務。所以,他有愚民的必要嗎?他需要為了統治者去倡導愚民政策嗎?相反,他是站要非常高的高度,站在整個宇宙萬物的高度,希望宇宙間萬事萬物和諧共處,希望構建人世間理想的社會。他希望用至高的智慧呼喚人性的回歸,呼喚最美、最善的東西普降人間,所以,老子所構想的,是最理想的社會。也許和今天我們所提倡的共產主義社會不謀而合。而且,我們提倡共產主義,只是理想,具體的路徑還不明。而老子在兩千多年前,雖然不用共產主義這個詞,但在他的《道德經》裡面所設想的理想的社會狀態絲毫不亞於今人的構想,且路徑比今人更加清晰。所以我們前面講老子的智慧達到登峰造極,並不為過。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由於認識大道。眼界開了,心胸寬了,知道輕重,人們就不敢輕舉妄動,不敢為所欲為。知道收斂,有所節制,敬畏天地,敬畏大道。既使有個人的聰明智巧,也不敢胡亂作為。表面上可能糊塗吃虧。但正如鄭板橋說:難得糊塗,吃虧是福。實際是有利長遠,有益身心,充滿智慧,合乎大道。使民不敢為,不是說使民愚昧,然後就不會去反抗統治者。

為無為,則無不治:由於認識到後天有為的局限和危害,人們的身心通過逆反先天,達到無為,言、行、舉、動,都合乎自然大道。由於達到無為,則天下就沒有不可治理的事。一切井然有序,合乎規律,天地萬物,人間萬類都同時得到大道恩澤。這才是真正理想的治世,是理想的大同社會。比如,大唐盛世。

老子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有過輝煌。漢代也崇尚道的思想,最輝煌的當屬大唐盛世。唐朝在中華兩千五百年的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能夠跟他相媲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影響深遠,與大唐文化的鼎盛密切相關。現在世界各地,"華人街"一般都稱之為"唐人街",為什麼?因為大唐盛世的那種思想對整個世界的影響非常巨大。大唐盛世的"貞觀之治"達到了一個什麼狀態呢?達到了監獄裡沒有犯人的狀態,監獄成空。為什麼會出現這麼一個治國的奇蹟呢?很多歷史學家、政治學家都忘記和疏忽了一點。這種奇蹟的出現,是因為利用了《道德經》。因為當時唐朝的天子姓李,他號稱自己是老子的後代,要求所有的官吏和百姓民眾人手一冊《道德經》,每天都要進行念誦,而且還規定了學府每年都要對《道德經》進行考試、考核,所以奠定了大唐精神文明的基礎。由於《道德經》所內含的無窮無盡的能量,道能、德能滲透到了全國民眾的靈魂之中,深透到了整體社會環境之中,這個巨大的德能滋養了當時的中華民族,所以才出現了世界萬國來朝的壯麗景觀,創造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真正鼎盛的人文景觀。可惜對於《道德經》在當時社會中普及的這一壯觀現象,歷代政治家、史學家都因為某種偏見,而沒有認識到《道德經》對唐代鼎盛所起的根本思想作用。

 

第四章

1、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道體,象山沖、山谷一樣,雖是虛空的,但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和盈滿的。就象山谷中的水、風、氣、光一樣,來去自然,作用無窮。

道,沖虛開形,作用無窮盡。道是無名無相,他的作用只能用心去悟。心,西方人認為思維是用大腦。中國人用心有兩個系統,心的宿舍在胸腔,工作室在大胸。大道是虛體,不用心悟是無法知曉的。

大道以虛為體,以中和為用。虛就是空、無、靜、定的狀態。中和,就說道沖,以山谷言道,兩山之間的水、風、氣、光都是不住不流,自然沒有盈滿。人也要學這種狀態,虛懷若谷,永不盈滿。

2、淵兮,似萬物之宗。

道的用中,用虛,神妙無比,深不可測,象深淵一樣。它象是萬物的根源一樣。萬物都可以從它那裡找到端倪。都來之於道的造化。

3、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既然天地萬物都由道所生,那就要求人們把身心調到合乎於道的中和狀態。保持身和心的清靜。挫其銳,是要保持身的清靜,挫掉身上過分的銳氣,去掉鋒芒畢露,去掉咄咄逼人。解其紛,是要保持心的清靜,除去內心的紛亂和意識中的亂象。挫其銳,解其紛,就是要人們保持象道一樣的空、無、虛、靜。

然後進一步「和其光,同其塵」。就是要將自然中的各種光中和起來,形成道德之光,和氣之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同其塵,就是不要脫離眾生,同眾生平等,不離紅塵,同化紅塵,服務紅塵,在紅塵中發揮作用。

4、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是指,道性,湛籃空寂。剛才淵是指深,這個湛是指空。雖然空寂,但又似存在。人是可以悟,可以驗的。並且通過悟和修,就能達到道的狀態,並與道同體。與道同體,就可以稱為真人了。這樣高深莫測的道體,我怎麼能知道它是誰的兒子呢?象是先帝的祖先吧。說白了,就是天地之子,道之子。不能說他是具體哪個人的子孫。

古代也有一種說法:就是真正修鍊成真人的,連親生父母也不敢跪拜,一拜就拜走了。為什麼呢?從道來理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萬物乃道之所生,任何人不能例外,具體到某個人是父母所生,但從道的觀點來看,不能認為某人是你所生,就永遠是你的兒子。一切都是道孕育的,某個人是你所生,只是道藉助你的身體來化育一下。且生下兒子的父母也是道化育的。所以成真人了,就是道之子了,是天地之子了。儘管是你所生,但你的生養任務已經完成。他來之於大道,歸之於大道。你怎麼能認為始終都是你的兒子呢?所以,道就是要人們放下私心己欲。放下了,才能了解大道,歸於大道。如果老是認為,這是我的,這是你的,就明白不了大道。一切都是大道的,只是暫時寄你這裡保管一下,養育一下,看管一下,然後還是要歸於大道的。

第五章

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長養萬物,無私無欲,對於萬物都一視同仁,把萬物都當做稻草人一樣看待,沒有分別心,沒有厚此薄彼,包括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都認為是自然的一部分。萬物都如同芻狗,萬物為一。人的生死,榮辱興衰,都是自然變化,來者自來,去者自去。

天地萬物,日月星辰,飛禽走獸,唯有人類有明顯的的分別心。因為人類有心,有思維,就分出仁和不仁,這種分別多是站在人類的實用和功用的立場來區分的。未能站在整個宇宙的高度去尊重萬事萬物,而是從人類私心出發來分別。而天地則不是這樣,它不分彼此,比如太陽,不管是動物植物,是人是鬼,是好是壞,是美是丑,它都同樣地給你光明和能量,普照萬物,只要你願意走出黑暗,都能享受到太陽之光。

聖人也是效法天地,一視同仁地對待百姓。聖人的心與天地同頻,認為眾生平等,不人為主觀的區分好壞,美醜。

所謂仁,仁心就是只有有用之心,沒有尊重之心,一般百姓都是尚用,實用主義,不能平等地去看待萬物。中國為何把實物叫「東西」,不叫「南北」?「東西」:東為木,西為金,代表實的,是可以抓到手的,叫東西。「南北」:南為火,北為水,代表虛的,是不可能抓到手裡的。「東西」代表實和有用;「南北」代表虛和智慧。

講仁心,是從實用出發,是講「東西」,是假的,(地球在自轉的,東西方向在轉,你講東,他一轉變西去了,是假的)。而講佛心,是從智慧出發,是講「南北」,是真的,(在南就是南,在北就是北)。

聖人具備了佛心、道心,完成了人心向天地之心的轉換。平等的對待百姓。對萬事萬物都能給予尊重。

2、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天地之間,就象一個大風箱,裡面是虛空的,因為虛空才不會有阻礙。看去是虛空的,但一動起來,就能生化出萬事萬物來,越動越多,變化不窮。因為天地之間有了虛空,才有空氣、陽光、風雨、雷電、飛禽走獸等萬物的存在。萬物才可以在這空裡面穿行,活動,運化,變化無窮,沒有阻礙。試想,如果天地象個大鐵球,沒有天地之間的這個空,這個大風箱,這個虛,象死球一團,能造化出天地萬物和人類出來嗎?無法想像。所以說,這個空對萬物來說是多麼重要啊。可是我們幾人看透了這個道理呢?

道家所說的「空」是指萬物本源,是萬物存在的方式。但人類通常只重實,只看到實的部分,而忽略了虛的,空的。這裡的「空」絕不是叫大家消極,認為一切都是空的。不是這樣去理解。是說天地萬物有了空,才有生命的存在,才有生命的造化。

3、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空,可以造化出萬物來,而且,天地還在不斷的膨脹和變化中,這種變化是無窮無盡的。要去說他的奧妙,怎麼說也說不完。「多言數窮」就是說用再多的語言文字去表述,也難以窮盡其內涵,即是以天下之竹為筆,竭盡西湖之水為墨也難以言表其中無窮的奧妙。

那怎麼辦呢?「不如守中」,既然說不完,道不盡,那我就守住這個「中」來觀道悟道。「中」是什麼東西呢?道家說的這個「中」就是萬物的中間有「空」的存在,所以守中就是守空。「中」即「中空」,天地之間有空才有萬物。萬物中間有空才有用,衣服、鞋子、瓶子、杯子、房子等。請問這個教室里,什麼東西最多?空是最多的。黑板上,屏幕上都是空多。但我們人通常只會去關心實的部分。但沒有這個空,一切都無法發揮作用。

進一步講,自然的道理和人類的道理是一樣的,觀之於外而知內,觀這於物而知身。天地因為有空,才能造化萬物,容下萬物。那麼人呢?人心呢?也是越空越好。空了,才能裝下萬物,滿了,再跟你怎麼講,你還是聽不進去,左邊耳朵進,右邊耳朵出。所以學道,悟道一定要放下,要空其心,虛其心,才能進步,才能造化,才能合乎大道。

多言不如守中,要把這個中真正貫徹到自己的身心中去。道家的「守中」和儒家的「中庸」是不同的。道家的「中」是指「空」。儒家的「中」是指「中庸」

《道德經》第38章,即德經第1章,還提到「忠信之薄」的「忠」字。要完成「忠」才能實現「中」,「中」代表「空」,「忠」是指把心放下,放在空的下面。放下了就做到「忠」。忠於道了,就實現中了。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還可以這樣理解:多言,再怎麼言,都無法窮盡,都不能達到「中」「中空」。「窮」和「空」兩字上面都一樣,區別在下面。「窮」:下面是力字,你拚命說,很用力,還是窮。「空」:下面是工,就是做工,多做多煉多悟,不是多說。就能悟到空,守空。空字下面是工,工是兩橫,代表上下天地,然後悟到了,就是用一豎把天地相連,天地合一了。就實現了守中,用空。

「守中」是《道德經》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中華五千年文明,正是這種道德之光長養了中華民族的子孫。中華,何謂「中華」,就是要讓這種「守中」「用中」的道德文明內照亮人心,外照亮整個世界。這樣才能無愧於「中華」,才能真正實現「中華」。讓我們共同努力讓「中華」之光,普照人間,光耀世界。

                第六章

1、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古人以山谷喻道,穀神就是指虛空的神。人容易看到有形有象的實物,而對虛空確不善於去把握,而虛空對於萬物來說極為重要,比如一個人,就因有了神才能活生生的,如果沒有神就是一堆骨頭一堆肉,還能稱為人嗎?但是一般人看到的主要是人的肉身,但有身就有神。萬物和人一樣,都有神。這神是不會消亡的,這叫穀神不死。這種穀神是產生萬物的玄妙母體。

2、玄牝之門,是謂天地要。

這幽深的生殖之門,是天地的根源。這玄牝之門,存在哪呢?存在於虛、中、空、無、谷中。就象人的神,存在於人體的空腔一樣。這一點,如果有修鍊的人可能會體悟到,而我們沒辦法體悟到,只能勉強這麼講了。就說,這個虛空中的穀神,玄牝之門是真實存在的,它起生生不息的根源作用,是造化天地萬物的根本。

3、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這個穀神,是連綿不斷,真實的存在,它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的,沒有停止。象行星一樣,一直轉。奧妙無窮,生化萬物。

這一章講的比較玄奧,因為,穀神主要是講生命中的隱態部分,它只能要求人處於空、無、虛、中、谷、下、柔的環境去感悟穀神的造化和玄妙。理解《道德經》常要求我們將識神讓給虛谷之神。用我們平時所學的一般知識來理解,確實比較難。

第七章

1、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天長地久,何謂天地?「天」字,「二」代表天地,有了下面這個「人」才成「天」。沒「人」就是兩橫;或者人彎一下,就成「無」。所謂天地是人的概念。有人才有天,沒人無所謂天。天是你人認為的天,實際上哪是天?天外有天,到底哪是天搞不清楚。地也是這樣,人認為地球就是地。但實際上地球是人類所知的幾萬億顆星體中極小的一顆,且還有更多未被人類發現的更遠的星體。如果人類以外還有智慧生命存在,它肯定不認為地球是地。它可能會認為,這個地球,太小了,算什麼地啊。所以,天地是相對於人而言。

但是,人總要有個理解的角度啊,所以,就從人的角度來分析天地。天地如何生出的呢?是由道生出的。開始是渾沌的 ,然後產生陰陽二氣,陽氣上升為天,陰氣下降為地。天地之生不是因為自己造成的,不是為自己而存在。他的存在有自性運動的規律。

天地長存 ,因為他不是為自己,具有道性、德性,大公無私,無所不包。故能長生、長存,永恆存在;它不象人類有私心雜念。所以能達到天長地久,長生久視。

「不自生」是說,不是只為本身的存在而生存,是為整個宇宙,整個自然而生存。比如「天父」、「地母」,「天父」沒有說:我要一個後代,再生一個天出來;「地母」也沒有說:人類子孫不孝,過度盤剝、掠奪、欺凌,地球已是百孔千瘡了,那我再生一個地球吧,擺脫人類的貪婪,迴避人類的掠奪。都沒有,天地不是一樣的春夏秋冬,養育萬物 ,哺育人類。這就是天地的德性,無私、忘我、奉獻。因為不自生,故能長生。

2、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聖人效法天地、自然。「後其身」,就是先人後己,先物後己。但身心反而更接近於道,他的道德能量反而比普遍的人更先了。因為他效仿天地,身心更健康、更愉悅、更祥和、更平靜。他更了解人類貪慾的渺小,自私的危害。他的身心就會更加廣博,更具容量。裝人所不能裝,容不所不能容。後其身反而身先。

「外其身」,是指感悟天地無私後,身心更加解脫和無欲,能置身事外,置身物外。一般人看的很重的名啊,利啊,他並不當回事。不為塵染,不傷身心。因為他能超然物外,不被物所伴所累,心不煩意不亂,身心反而保存的完好。外其身反而身存。

3、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你無私無欲,捨棄了自己,放下了自己,不僅不會失去自己,反而成就了自己,反而使自己的存在更完整、更全面、更真實。

老子強調的多是反向而求之,當然都不是主張有意而為,而是為無為,就是按照道性,順乎道性,自然為之。

第八章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上善又叫上德。「德」字,「十」代表十個善行,「四」代表四項做人的原則。下面是「一心」。左邊雙人旁,代表眾人,眾生。合起來理解,德就是指十個善行,四項原則合於一心,然後服務眾人和眾生。

上善,上德,就要效法於水。因為水沒有身和心的憂患。而人因為有心,有身,難以做到上善,人要做到上善,就要效法水。在世間萬物中,水的特性是最接近於道性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水和上善者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外下不爭。處於眾人都不喜歡的環境之中。「人往高外走,水往低處流」。大多數人都是難以捨棄私心、濁身,抱著私心濁身當黃金,其實是一個臭皮囊。人生在世,慾望無止。有錢的想要更多的錢,有名的想要更多的名,有利的想要更多的利。慾壑難填。而水是往低處流的。上善者效法水德,也自覺處下、低、卑、窪。故幾於道。

水有十大中性:

第一、可隱可顯。可隱,任意揮發、變形、升華;可顯,能看到,能感知。

第二、可虛可實。可虛,隱的狀態,表現為虛無,化成氣體;可實,指觀、看、觸、摸、飲用等。

第三、可聚可散。可聚,成溪、江、河、湖、海;可散,散於四方和空氣中,散於萬物身上,散成雨露、雲霧、蒸氣。

第四、可靜可動。可靜,沒動時平靜、溫和、柔緩;一動起來,一瀉千里,驚濤駭浪,勢不可擋。

第五、可升可降。可升,為雲、霧、雨、露;可降,滋潤萬物,養育群生。

第六、可內可外。可內,滲透到萬物內部,滲透到細胞之中,滲透到塵埃裡面;可外,存於天地之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無處不在。

第七、可曲可直。可曲,遇阻則曲,不會橫衝直撞。可直,沒阻時,則直。隨圓就圓,隨方就方。曲直變化了隨物而變,不受其阻。

第八、可柔可堅。可柔,水本身就很柔。如果溫度升高,化成水所,飄而上升,飄繞宇空,白雲朵朵;可堅,溫度低時,結成冰山,其堅無比。

第九、可容可載。可容,能容萬物,溶入籃色,就成籃色的水,溶入紅色,就紅色的水。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可載,可載舟,渡人,渡物。萬噸貨輪,超級航母,都能承載。古人還把人民比做水,說水能載舟,水能覆舟。水的本性是載舟的,它所以能覆舟,是因為舟本身的問題,超載了,破了等。水本身是無心的,不會去覆舟的。

第十、可凈可垢。可凈,水本身是極為乾淨的;可垢,當污泥濁水攪和進去時,暫時變渾變濁。但污垢並不會改變水的本性。水會過濾污垢,最終還是濁者自濁,清者自清,更妙的是一杯濁水,不管你有多臟,只要溫度一升,水就變成氣,上升蒸發了(蒸發不是沒了,是在天上聚集以後又落下)。蒸發了,剩下的只污垢本身了。因為水有虛、散、動、升等特性,所以你污染不了它的身心。所以說,水是最接近於道的。

老子以水作為上善的代表,為世人樹立起一道善德的豐碑。世間成物沒有哪個不受水德的恩澤。地球表面五分之三是水,水是萬物最根本的生命源泉,人體百分之七十五是水。

得水則生,失水則亡。我們人類現在想找外星生命,首先要找到水,有水才可能有外星生命。水即是命。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知水者智,貴水者慧。

人的生命生長過程也是水的化育。最初胎兒是在子宮的羊水裡孕育。羊水是生命發育的發源地。人到最後,生命又歸於土,在土中化為水,剩下一堆白骨。所以水對萬物生命極為重要。

2、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居善地:就是選一個好的地方,安全的地方。這個上善之地,就是處不爭,能容百川。

心善淵:就指內心思維很深,象深淵一樣,不起波瀾。空、明、靜、亮,神妙不測。

與善仁:施預予的時候,對萬物一視同仁,平準高下,潤物無聲。至善寬容,博愛柔和。施予萬物。

言善信:語言守信。何時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潮起潮落準時到。當熱時上升為氣,冷時結而為冰。遇圓就圓,遇方就方。這是信德。

正善治:公正善治,沒分彼此,沒有偏心。知時達物,化育萬物,又不被萬物拘束。完成使命後又重歸自然。不偏頗,不偏執,不散慢,保持中正。

事善能:水的作用和能力是無窮盡的。前面講的十大中性,都體現出事善能。可隱可顯、可虛可實、可聚可散、可動可靜、可升可降、可內可外、可曲可直、可柔可堅、可容可載、可凈可垢等。

動善時:動時把握時機。順大道,順自然,順萬物。不違天時,不違人事。應時而動,夏天散發,冬天凝結。

3、夫唯不爭,故無尤

水最接近於道性,具備了上善上德。它最關鍵的就是外下不爭。它無心地將身舍給萬物,同時也就將自身寄生在萬物之中,它自己沒有身,所以它沒有憂患、過失、煩腦。故無尤。

人也要效仿水德,後其身,外其身,處無不爭,與眾生同在,無心無身,就能無尤。

第九章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持有過於盈滿,不如把它結束,適可而止;鋒芒過於顯露,不能長久的保持。「滿招損,謙受益」,如果過度的追求,不知放手,必然損溢,走向反面。不如停止。正是:身後有餘還伸手,眼前無路想回頭。但到想回頭時,為時已晚。

人來世間,好象是赤條條而來。但從道生觀看,人是一手攜福,一手攜罪來到人間的(基督教叫原罪)。多數人並不清楚自己的人生過程,總是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福德,拚命鑽營,拚命積累,那怕身後擁有一座金山,還是動心動念而求之,結果能持久嗎?能長久地佔有嗎?正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不過度求,但也不能無所求,要保持中和狀態。現在社會上持盈現象比比皆是,就拿吃、喝、穿、卧、行、玩來說,總是互相攀比,好了還要好,永無止境,永不滿足。

持盈和揣銳,反映的都是人心的不知足。有一故事大意是:一成道者,想報恩一對夫婦,走到夫婦店裡生病了,夫婦悉心照料。道者就直接將井水變為洒水後,離去。幾年後,夫婦發大財了,道者回來看他夫婦。這時,夫婦對道者說,由於井水直接變酒水,他們沒有酒糟來餵豬,希望道者能為它們變出酒糟來餵豬。道者笑之,提筆寫到: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變成酒,他還要酒糟。這個故事,一是說人心不足。二也是說為道者,也不能持盈,行道要「量因依果」不可隨意給人,給人時不能動人心,不能動欲心。

人的一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就是自己的一顆私心、欲心、智識、妄意。如果不察覺,就會持盈不已,揣銳一生,得不到片刻安寧。在名利場中馳騁拚搏,機關算盡,耗盡精力,痛失人生。到頭來,悔之晚矣。

學習《道德經》就要戒除持盈揣銳的心態。以退為進。如一首詩所說: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2、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金銀玉寶堆滿了房間,也不能長期決永遠地保存和擁有它們。金銀玉寶,都是天地賜給人類的養命之物,它的道性是流動的,象水一樣,不是拿來守的,守之就違背的道性。財寶是身外流動之物,人們可加以利用,不可能永遠佔有私有。一切財富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但由於個人私慾作用,人們總是多多佔有,然後反被財富所累。這種做法,失道失德,重者反丟了性命。人為財死。最終是人財兩空。

積財如積水,水積越多,提岸越高,一旦潰堤,反被水所困,被水所淹。正確的態度是,散財才是積福,才是正道。

很多人總是貪戀財富,巧取豪奪,損人利己,金玉堆積滿堂。但由於違反天道自然,終不能守,最後完全喪失了真正的人生價值。

對於財富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第一,要得之有道;第二,要適可而止,不要貪得無厭。財富只是為眾生服務的。第三,做財富的主人,不要反成為財富的奴隸。財富過多,反而迷人心志,喪失人生,本正末拿倒置。

真正有道之人,只是視身外金玉為萬物之一,淡然處之。人生真正的金玉不在身外,而在身內。不應外求,而應內求。這個金玉就是本性中的善德,人人皆有。然而一般人只外求金銀玉寶,而對本性之中的財寶視而不見。有道之人是反其道而求之,求人生之至寶,修道修德,這樣才能功成圓滿。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是指援擁有財富、名聲和地位,如果驕傲自滿,必然招致災禍。做人應該謙卑處下,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富貴時,更應謙下、憐賤,濟貧。如果富而嬌,貴而奢,必招災惹禍。寶貴也是相對的,有的人大富大貴反而不嬌,有些人一點寶貴就神氣活 現。正確的態度是,對更寶貴者,不奴顏婢膝。對不寶貴者,不驕貴於人。

以上都是對外在的寶貴而言。

人真正的大富大貴,是在人身內。就是人的精氣神。精氣實充足了,才是人生的真富貴,大富貴,才能離苦得福,延年益壽。如果不知這個道理,拚命追求身外財富,那都可能是假財富。縱使滿身的珠光寶氣,但如果帶著一幅病怏怏的身體,耗心敗氣散神,百病生於體內,縱有萬貫家財,顯求赫的名聲,終將散去,

所以人生一定要把握住內求與外求的關係。內求才是根本,外在的富貴都應當淡然處之。

3、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什麼是天之道?天之道,就是無情的自然規律。天之道,就是「損有餘而補不足」。你佔有太多,就要把你拿掉給不足的。萬物運行的規律,是盛極則衰,花紅則花落,月盈則虧,太陽如日中天了,就要西落了。

人之道則則相反,人之道是損不足以奉有餘。由於人有私心,往往是欺弱怕強,雪中送碳少人為,錦上添花時常有。看到有錢有勢的,就阿臾奉承;而對弱小的就進行盤剝。造成人世間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人之道是背離天道的,由於人心貪慾,總是無止境的索取。你看現今,地球生態惡化,動植物不斷滅絕,疾病頻生,災害頻發,惡劣天氣頻繁。這些也許是天地自然在給人類提出一些警示。但願人類能認真面對這些信號。現代人物質生活已經越來越好。吃、喝、玩、樂越來越講究。人類上天下地,無所不能,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但如果過了度,把地球所有動植物都征服完了,那人類也將把自己送上末日。當然天之道是高於人之道的。天道不會允許人道為所欲為。一定會告誡人類,遵循天道,不要自毀。

天之道是盛極而衰,物極必反。人當效仿,當功成名就之後,要知道急流勇退。當你有功名時,不要沉迷於功名狀態,要及時回歸執中,有持盈,不揣銳。

道德修養者,也要防止持盈揣銳,要防止標新立異,自視高人一等。要知道功成身退,掌握時機。要大隱於世,藏而不露,於民不異而同。不異而同,就是外在與以沒有什麼差異,不同是內在的。不要好為人師,於人為異,賣弄於人前。

歷史上,真正深明大道的人,都知道功成身退。堯讓位於舜,舜讓位於禹。堯舜把天下都能讓出去了,還有什麼放不下的。五代後期,有個人叫陳摶(太極圖的創立者),不為名利,不做官,後唐皇帝請他,都不為官,活了118歲。

可惜,在多數人總是在不斷的追求虛幻的名利。常常也聽人說「知足常樂」。實際上很多講這話的人,只是一種無奈,一種自我安慰。他心底對「不足」的追求,還是執著的,只是沒有辦法,才用「知足常樂」來自我開脫。因為他並沒有參透名利是怎麼回事。也不知道人生的真正價值和方向。他內心還是充滿名利之心的。

歷史上也有許多不知身退,咎由自取的事例。如,華陀,自恃醫術高明,顯露太多,最後被曹操所殺。商鞅,只知使用嚴酷刑罰,不知道德教化,最後自己遭車裂之刑,這種刑恰恰就是他自己制定的五馬分屍。還有呂不韋,他說過一句名言:「務農是一本百利,經商是一本萬利,從政是一體萬萬利」,他投機鑽營,最後做到秦國宰相。由於不知身退,結果是悲哀的。還有秦國的丞相李斯,最後也成階下囚。他臨刑前,對兒子說:「我現在想當老百姓,牽著一條狗,陪著自己的孩子到外面去抓野兔也不可能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但悔之晚矣。這就是人性,這就是人悲哀的一面。

還有象漢韓信,越文仲都屬不知功成身退,遭致殺身之禍的代表人物。這方面的事例數不用數,今天的人們還在繼續重複著這樣的悲劇。

我們學習《道德經》,也要時刻注意把握好度。要防止道高反而毀譽來。要防止盈滿之後,走向反面。

   第十章:

1、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摶氣致柔,能嬰兒乎。

形體承載著精神,合抱為一,精神和肉體能做到不分離嗎?由於耳目的作用,人們通常執著地追求身外之物,以至神不守舍,精神外泄,勞心費神。

人們常談到「性命」。但實際多數人只認「命」,不認「性」。其實「性」才是「命」的主宰。性是一個內在的東西,它決定了人的命。

載營魄抱一,是說人的形體是「營魄」的一個載體,現實中我多數人只是在載體上下功夫,而不注意內在的精神世界的修為,生命的真正能量是來自於人人在的東西,你看很多人一旦精神誇了,他的形體馬上就不行了。所以要求人們要將形體和精神共同修鍊,合抱為一,才能綻放生命的光芒。

為了達到精神和形體合抱為一,就要「摶氣致柔」,即凝聚、升華、濃縮我們的道德能量之氣,達到柔和狀態,象嬰兒那樣,內無思慮,外處無為,精神不外泄。

2、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

洗滌、清除我們在所見所聞中妖魔邪氣,能否達到心明眼亮象明鏡一樣沒有瑕疵?

愛民治國。首先要愛民,要用包容心愛一切眾生。用愛去治理社會、國家以及自身身體。要愛體內眾生,也要愛體外眾生。真愛無分別,同歸於道,同歸於真。不要用人心智巧去對待民和國。真愛無分,才能達到修身、愛民、治國之道。

3、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

天門,在修鍊上就指百會。在嬰兒期,囟門是打開的,嬰兒期過後,就會逐步的閉合。開門開闔,我們也可以把它解釋為人獲得解脫,獲得覺悟。覺悟以後,是否能象雌性那樣,保持陰柔和處下。雌,是代表受訥和生育,既能受訥,也能生化為雌。就是說人開竅了,七竅全開,還得保持無心無念。達到玄妙之境。

明白四達,能無為乎。就是徹底覺悟、通達,象日月普照。人的慧氣潛能得到全面開啟和造化。能達到無為狀態嗎?。如果達到,人類就能感知宇宙大道的規律。心無點塵,進入大光明。從而知身國、知天下、知宇宙、知自然。

本章六問,從三個層次六大系統;對修養道德提出最高的要求。如果都做到了,就是功德圓滿,真正的成就之日。

4、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生之,就是產生、育生它;畜之,就是畜養、涵養它。就是用道德能量長期的不間斷的生育和畜養萬事萬物。

生而不有:生育它而不佔有,就象母親生了它,不要把它當作自己的孩子。在道德修養中,就是要求要順應自然,無為而作。不允許有為為而行,有心而作,有意而為,有念而動。

成就的聖人皆是無為自然,無心而行道於世間,無為而布德於人寰。

為而不恃:去作為,但不要有所依靠。不要依靠什麼經驗、標準、要求、規律等等去作為。不要依靠太多的想法去做。不恃才能有偏執,符合玄德要求。

長而不宰:生長它,而不去主宰。化育天地萬物而不加主宰,長養萬物。但並不去控制和佔有。只管耕耘,不問收穫,收穫是自然的事。有為般般假,無為處處真。有意為德不為德,有意成道終難成。

是謂玄德:以上六個方面都做到了。並達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境界,就達到了玄德。

真正大道玄德,是指道德能量積累到一定時期,會有聖人臨世,聖人道同於天。其德化萬物,幽深莫測,人不可見;其廣不可窮,人不可名;其德玄玄,與天無二。天有好和之德,通過聖人的中繼站作用來救渡眾生。

玄德是一種不被世人所知的大善行。會運用自然大道為眾生、為社會、為國家、為民族服務,減輕惡性突變,維持自然平衡。

第十一章

本章是從淺顯的道理,以車、器、室這種人們經常接觸的東西來提示無比深奧的道理。主要提示有和無的關係,告訴人們「無」的重要性

關於「無用」的用處,有一段對話:惠子對莊子說:「你所說的話毫無用處可言。」莊子說:「知道無用就可和他談有用。廣大無邊的地,人所用不過一塊立足之地。其餘沒有用到的地方多著呢!若將無用之地盡掘到黃泉,那麼對於那塊有用之地而言,還有用嗎?」。惠子說「沒有用了」。莊子:「那沒有用處的用處不是就很明顯了?」

腳所踩之地不過鞋大,但他必須依靠沒有踩著的地方繼續前行。

人肚裡是空虛的,才能容納胎兒;心地必須空虛,方可安容天機。聖人心裡必須空無,才能裝下萬物。

1、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三十要車輻彙集到一個轂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

三十這個數,充滿著天機。圓周是三百六十度。除以三十,等於十二。一年有十二個月,一天有十二個時辰,人有十二條經絡。古人在發明車輪時,就將天運自然的大道模式濃注在小小的車輪之中。車輪是圓,中空外圓。符合道性。道生天地,多是圓周運動。循軌歸圓。人心也要空無,才能循軌歸圓。空了才有大用,才能自由翱翔於宇宙之中。

2、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揉合陶土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 ,才有器皿的作用。

道生萬物以虛無為用,人之為物以實為用。雖然以實為用,但埏埴為器,卻仍不離大道之理,最終仍用虛而不用實。世人常被實相所迷,用虛反而重實。

仰望宇宙空間,看似無物,但這個虛無內充滿道光德能,造化萬物的千姿百態。猶如鬼斧神工一般,埏埴以為器,摶泥丸以為星球。「當其無」而妙化無窮。但人類還遠未能真正進入虛無中,只有少數聖人、至人和真人,才能進入「無」,重視和運用「當其無」。

3、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和房內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

房屋只有開鑿門戶,才能與外界大空間相通,吐故納新。房內只有「當其無」才能居住,才能放東西,供人類使用。現代樓房,高樓大廈,鋼筋水泥,人們全力追求外在富麗豪華,講究排場闊氣,設計的象格子一般。很多方面失去了與大自然相溝通。雖有房屋之用,但確似鐵籠一般。金屬鐵器太多,陰氣太重。居住在這樣的房內,久之,可能嚴重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併產生各種疾病。倒是那些居室簡個者反倒更親近自然,更有利於身心。這就是天道。天道會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一種自然平衡。

大道造化人類,也象鑿戶牖以為室。人有五臟——心肝脾肺腎,並開九竅以為戶牖,與外相通。九竅是眼、耳、鼻、舌、身(身竅指二陰)。肝開竅於眼;腎開竅於耳及二陰;肺開竅於鼻;脾開竅於口;心開竅於舌。知有門戶,保持生命的暢通和運行。我們要注意保持命體的當其無,才能開竅,才能妙用。

良禽擇木而棲,德者擇善而居。我們要的是整體的善,而不是奢侈浮華。

4、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所以,「有」給人帶來便利,「無」才能發揮作用。

人類生活在低維的空間,很多東西都是「假有」,都是假象,到頭來都歸於無。只有多維空間中「無」中的有,才可能長久。萬物的本質在「無」中。

從車、器、室都可以看出,萬物的規律是以有為利,以無為用。人類所用的正是有中的空,有中的無。有,應當有益於眾生,而不是只益於私心慾望;利,應當利於天地萬物,而不是只利於我心貪慾。

道生宇宙萬物顯,有形色相千千萬,惑心迷眼彈終難全。唯獨無用只一貌,至簡至易最平凡。無用便是大用。

           第十二章

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五色令人目盲:五色指:青、赤、黃、白、黑。這裡泛指一切有色世界。人認識世界,首先是用眼觀,故目為六根(眼耳版鼻舌身意)第一根,目能識別五色。但後天識心如果被塵所蒙,人們就只會看萬物的色相,難見真性本質。目便隨物而去,心亦隨物而游,目之所見必亂。五色當前,雖有所見,亦如無見,秘盲人何異。

有色世界,能使人眼花繚亂,誘人入與迷境,耗神損精。人的眼睛,終日睜著,必將耗損內在的能量,體內精氣必將隨眼外泄。好色者,傷精失明,這就是指五色令人目盲。

按道性要求,人要常閉目養神,返觀內照,如果整天向外看物,把神光外泄了,非常可惜。人的雙目,就象人身小宇宙,照內還是照外,結果大不同。如果內照就能心明眼亮。修真要求「眼不外視,耳不外聽,心不外想,三心歸一。」

老間萬象皆是虛妄,「色即是空」。人不被五色所誘,則目不盲。真知無知,無所不知,真見無見,無所不見。凡世間有色之相,都是無常,一切美色,不可過貪。真正桃花美境在自己的性無里。

五音令人耳聾:五音是指宮、商、角、徵、羽。泛指世間各種音。人若常被雜音所惑,沉迷世俗繁雜濁音。則靜聽之神機必被干擾,耳根不能清靜,不能通徹宇空的大音希聲,如果耳隨音去,心隨音飛,身中真氣隨聽而散。五音當前,不能辨別,雖有所吸,亦如無聽。這就是五音令人耳聾。

不發同的音樂,對人身心有不同作用,和諧優美之音能使人平靜,陶冶性情;不和之音,則使人煩躁。對於不的五音,要不會分辨,「非禮勿聽」。對於讚美之言、恭維之言、乃至不善之言、是非之言、侮辱之言,統統聽而不聞,左耳進,右耳出。如果人沉迷聲色,肆性縱慾,久之必然使人聽覺失靈。所以人當明悟而慎擇之。

五味令人口爽:五味指酸、咸、甘、苦、辛。人若過於貪五味之食,則神必亡,喪失舌的先天功能,世人皆好美味佳肴,去不能識辨其害。山珍海味入喉皆為一味。百味皆空。不貪世味,則道之真味生。粗茶淡飯,反而有益健康。過分追求美味,反倒遭來損害。

2、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馳騁在山林田野狩獵,令人心發狂。上古時的人是為了驅趕野獸之害,後來人是為了尋求刺激,貪食野味,把獨狩獵當作取樂享受。追殺動物,使人心發狂,殺性大發,野性大發。人類這種殺心,以捕殺動物取樂,是大逆於天德的。人與萬物皆由道之所生。人類當視萬物為同類,不起殺心,更不能以殺為樂,如果達到心發狂的程度,則是大大的罪過。

「不信自然無以明,醉生夢死混人生,消盡宿福造新業,不知身後墮沉淪。」混命是多數人的態度。人們過度沉迷於四大假合,在混命的總潮流中虛度一生,大多數人都是在不自覺地積福和造業,糊糊塗塗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難得之貨,是指金銀珠玉等稀有之物。「妨」指妨害。傷已害人皆謂妨。

世人都想得,若得之不義,則禍辱必生,遭人忌妒,抬賊之擾,以致謀財害命,人為財死。

上士積德,下士積財。上士視難得這貨為身外之物,視金銀財寶為糞土,視富貴如浮雲。重道德,輕物慾。終沒有行妨之害;下士則貪財招禍,邪心動念,貪盜巧奪。金錢至上,紙醉金迷。重財輕德,視金錢為生命。求利之過,害必相隨。

聚財如同聚禍,凡眼視財為寶,慧眼視財為累贅。難得之貨乃大道生,可遇而不可求。「錢水」有流通之性。「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錢財乃天天下人共有,讓你借用幾年而已,不可長期據為私有,終將散而流去。象江河之水流向它該去的地方。知此理,與其背上積財的包袱,不如修身養性,走向光明大道,人真正的至寶在心內。

3、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為腹,就是修心煉己,內在充實,神明氣足,神清氣定,內守抱一。以達實腹;為目,是指眼向外看,心向外求,迷於外物,追求浮華。 去彼取此,就是指為腹不為目。為腹,意在養性中之本性。不為目,意在視而不見,知萬象為幻,然後眼根清靜,其餘自靜。

本章要點:是教人要善於用物,不要被物反用。人們對色、聲、貨、利以及口腹之慾,要加以節制,如果任性縱慾,將損性害命。

天地之大,能包萬物,能容百川。猶如一個大肚腹,由於得無極之真,具太極之理,有日月之明,此天地之大妙。人也有肚腹,與天地大肚腹一樣,性命陰陽含於內,五臟六腑在其中。雙目是人之日月,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女姓相反),一陰一陽,陰陽為明。

人雖有肚腹,有耳目,若不得性真之妙,五臟真氣不能養,二目之神不能通光。如若見物生心,正性不空,則目盲、耳聾、口春、爽、發狂、行妨隨之而生。所以有道之人是虛其心,實其腹以立命。一心專於先天之氣,對外來一切,皆視浮雲粗枝大煙塵。要將有形的財物看淡,將無形的性命看重,這就是去彼取此。

本章經旨,要在教人精神內守,斂華就實,返妄歸真。不可循俗苟安,隨波逐流,沉溺私慾,而自取其害。物質錢財,本是養命之物,但若不加節制,任情縱慾,則必招殃禍。現代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達,人們只注重聲色貨利等物質享受的滿足,道德觀、世界觀、價值觀出現嚴重扭曲,人心發狂的現象處處可見,物質與精神發生了明顯的傾斜。實踐證明,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是一對陰陽,相互依存,相輔相成,不可偏執。否則就是單腳獨立,難以持久。本章中的話語,字字真切,語重心長,常常使人自愧暗傷,不勝惆悵。在物質文明的現代,科技進步,促使了聲色貨利的繁榮。聲光電器的廣泛應用,而人的先天功能卻更加鈍化。滿眼所見,傳聞所及,父母所生的五官機能,都已經大為走樣。現代青年的近視率急劇增加。噪音的干擾,又造成聽覺不靈。爹媽所給的烏黑亮發,被染成五顏六色;眼皮被割,眉毛被紋,……一副好端端的自然面孔,被人為地破壞了。先天應用失靈,大有不能全靠本來面目應世之慨。反觀今日人樣,真真假假,也就不足為奇,只不過人人都在人生這個大屏幕上作一番自我表演而已。太上此章,是站在自然大道的高維空間,觀察世人的急功近利,目光短淺,心只向外,不向內求的愚昧無知現象,才發出以上肺腑之言。意在勸人不要捨本逐末,不要陷入只講物質,不要精神,只圖享受,不講道德,只求華表,不求實質的種種偏執迷暗。太上苦口婆心,語重心長,在於挽救世人走出誤區,跳出迷圈。至於能否覚悟認同,

全在各人隨心隨緣了。只是千萬不要錯怪了聖人的良苦用心!

第十三章

1、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受寵和受辱,都象受到驚嚇,榮貴這樣的大患,就身體一樣。

受寵就是得到恩寵和賞識,提拔重用,加官進爵,一個人如果得寵成名,如果平時修養不夠。會得意忘形,樂極生悲。得寵之後又怕失去,如果名不正言不順,還會遭致毀謗紛爭,所以得寵之後,反而可能不得安寧。

受辱就是失意。受排斥、毀謗、侮辱。寵和辱是矛盾的統一體。人都喜歡得寵,遠避禍辱。一個人不可能一直得寵和一直受辱。怎麼辦?正確的心態是平心靜氣,順其自然,不以寵為喜,不以辱為憂,心無波瀾,寵辱不驚。

榮貴大患象身體一樣。榮貴本來是大家羨慕的,但道者確視為大患。這個大患就象人身大患一樣。人所以有大患就因有身的存在,所以 才要修身。人要滿足我們肉身的七情六慾,才產生大患。人若要避除大患,就要修心,無論寵辱得失都置之度外,外其身而身存,求真求道。

2、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這句話是對前面第一句的進一步詳細解釋。寵和辱都是危險,看人心如何把握。寵為上,人人所好;辱為下,人人所惡。可是真正得寵者必竟少數,且不可長久。可人心總是希望得寵,而不喜歡受辱。得寵若不注意修養,心量不夠,辱馬上就隨之而來,所以得之若驚。失去更是若驚。如果能超然於寵辱之外,方可安然處之。所以,這種寵辱都是別人所給的,都不是由自己左右。唯有提高自身修養方可不驚。心底無私,無論寵辱,提的起,放的下。來去自然。寵辱之患,唯在人心,心已無有,何患之有?

3、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一般人不認識患從貴起。人總是追求身之榮貴。有大患就是因為這個肉身。七情六慾纏身,撤下渦根,釀成渦患。人生在世,衣食住行,功名利祿,生老病死,一切都是為了一個凡軀肉身。人生就象一台戲,吉凶禍福,一生運勢皆是自編自演。自因自果。如果世人能及早覺悟,識破人生之機,就應及早修養身心。對人生的得失、榮辱、貴賤皆看淡了去,皆視為外來之物。得之勿喜,失之勿憂。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把自己的肉身都看作是天地之一物,不要認為是自己的,連生命都不是自己的,還有什麼憂患。一切順乎天地大道去了。

4、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寄於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乃可以托於天下。

所以,如果以高貴作為天下,則可以暫時把天下寄立給他。他以高貴為王,由於不能得民心真誠擁戴,故不能長久。如果能自愛其身,以德化民,才可以把天下托咐給他。這種以愛之德為天下主者,才能國泰民安,天下太平。聖人貴民不貴己,以百姓之心為心。由於「不自貴」才能長治久安。若以高人一等的「貴身」之心治天下,雖然有天下,也不過是暫寄而以。只有捨棄貴身心態,天下為公,方能合道。

為何得寵若驚,受辱亦驚?只因有「貴此身」之心。根源都是世人以我為核心,以是否與我有利作為價值取向和是非判斷的標準。導致心地狹窄,易喜易怒。

明道者當從反面觀之,寵中有辱,貴中有賤。人際交往,勢利是常態。「錦上添花到處是,雪中送炭少而稀」。有錢有勢之時,門庭若市;失寵失勢之時,門庭冷落。這是世態炎涼的當然之理。「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天下的真理,平常才是真,平淡最可貴,平凡最可愛。

                  第十四章

1、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視之不見名曰夷,肉眼可見者,為有色之相,肉眼不可見者為無色之相,即為夷。夷從 字面理解,就是很平坦,由於做的很平,你很難看得見。為類可見的多是有限之物,有形之物。對於天地大宇宙和人身小宇宙,人類所見所觀還極其有限。對於無形之物,比如,光、氣等,難用肉眼觀之。視之不見並不是不存在,只是由於人的局限無法完全觀之。古代先哲早已突破有形的限制,望穿宇宙,洞曉萬物,坐在家中,神遊太空。不僅用眼觀顯態之物,更用神遊態世界。故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見。

現實中,有些瞎子,雖眼不可見,但他用心去視,反而達到心明眼亮。你看有些瞎子,他的心特別靈。相反,確有很多睜眼瞎,眼睜的老大的,盯著著,但什麼道道都看不出來。

聽之不聞名曰希,希乃無聲之聲,大音希聲。從字面理解,就是音很希少,所以不易聽到。天地之音,道之音,非人之耳所能聞聽。刻意去聽,反而無所聽,只有清靜,精神內守方可聽出玄外之音,心領神會。「於無聲處聽驚雷」。 地震前,很多動物都會知覺,而人無法感知,是因人的先天感覺失靈。而動物反而和天地有更直接的接觸,能聽天地之音。所以聽必須和心結合起來,方可聽人所不能聽,才能和天地有更多的感應。

搏之不得名曰微,無形曰微。從字面理解,微就是微小微弱,所以觸之無形,搏之不得。大道無形,難以觸摸,。可觸摸的已是後天顯態有形之物。大道雖不可觸摸,但無處不在,無物不包,大而無外,小而無內。

宇宙最初就是混沌狀態,即無極態,從無極經過太易、太初、太素、太始。這五態階段都是道的本質現象。進入第六態「太極」階段,才分出陰陽,產生有形的變化。兩儀生四象,四象和八卦,八卦生萬物。才產生千姿百態的萬物萬狀。

宇宙的顯隱層次,都是由最初的混沌狀態演變而成,其演化的規律是:輕清者上升為氣,重濁者下降為器。所以產生了不同層次、包容萬物的三千大世界,以及五彩濱紛、形態萬千的無色世界和有色世界。能被人類認知的是極少的部分,是處於低維空間的部分。更多的隱態世界和高維空間,一般人還不能認知。不可見、不可聽、不可摸。故曰搏之不得。學道就是要求人們放下固執己見,回到宇宙本源狀態,知微、見微。不要被有形有色的萬千世界搞得眼花瞭亂,心隨物轉,棄了根本。

2、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以上三者不可以窮要問底,只能心領神會。故混合為一。大道本體本為一,只是表現在大千世界中,才有「百人百性,千人千面」。世上找不到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這就是大道在造化萬物的玄妙。具體事物千差萬別,千變萬化,但它們又同源同體,同為道之所生。故混而為一。古人在幾千年前就提出了宇宙大真理的規律。只是一般人總是要眼為實,幾是能被實踐和科學所證實的,就認為是真理,幾是不能被人驗證的都認為是迷信。唯科學主義,是一種科學的迷信。世間很多現象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眼見不實情況,比比皆是。比如,魔術,是真還是假呢?它看去非常真,但它是假的。

眼見為實,但經常是眼見不實;比如,日落日出。人生百態。

人生很多時候是以虛相為支撐構建人生的。都以實相反而支撐不了全部人生。比如人生本來就沒有意義,四大皆空;但人生又必須找到一個有意義的東西來支撐人生。本來就沒有意義,你又要找來一些意義 ,那這個意義會是實的嗎?不會。但明知不會,確又要找來做人生支撐,所以它不是實相,是虛相。這就是人生,生活了一輩子,到頭來,發現一輩子多數時間就是在虛中度過。再如,日心說是實相,地心說是虛相。地球人類和萬物就是以地球為中心來構建活動體系的。試想,太陽有白天黑夜嗎?太陽有春夏秋冬嗎?只有地球有,地球上的萬物就是以地球為中心構造一切。如果以太陽為中心來安排地球萬物,秩序就亂了。這就是虛實的關係。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地球以虛相來構造,才有實際的萬物;如果以實相來構造,就沒有萬物。正是所謂,真做假時假亦真,假做真時真亦假,真真假假,自有道理。

所以說,任何事,都不能太絕對了。對於宇宙奧妙,人類的認識還極其有限。作為單個人,你在世間就幾十年,認識就更加有限。我們切不可用自己有限的認知去推斷未知的世界。

3、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皎,指光明,昧,指昏昧昏暗。道都是反著表達的,上本來是光亮,它說不皎;下本來是暗昧的,它說不昧,意識是說無上無下,似明非明。

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繩繩是指連續不斷,具體的名相,太多了,無法名狀,不可名,於是最終又復歸到無形無象無物的感覺中去。回歸到無的狀態中。

4、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這句更難理解了。就是說道無名無狀無物無象。你說它無狀,它卻造化萬物之形狀。你說他無物,它卻演化出萬物之象。

是謂惚恍:就是恍恍惚惚的狀態,做為一般的人,難以洞曉其中奧妙。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就是指大道運化之妙,來無影,去無蹤。你迎上去,找不到頭;你隨之又找不到尾。無首無尾,無始無終,你根本就找不到它的源頭和結束在哪裡。

5、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要根據古代宇宙初始的本源虛無狀態來駕御推斷現今有形有象的萬物世界。能知宇宙古始的初始狀態,就是把握住了道的根本。

身處塵中不當染塵,緣花鏡中心不迷。心清水顯月,意定天無雲。

本章進一步說明大道修心之理。「君子以心導耳目,小人以耳目導心。」

                    

 第十五章

本章主要講為道者有哪些基本特徵。

1、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古代善於為道的人,上盡天道,能知陰陽;下盡地理,能知剛柔;中盡人事,能知成敗。微妙玄通,道體隱奧曰「微」,變化不測曰「妙」,幽深博大曰「玄」,暢行無礙曰「通」。這樣的人,一般的人認識不了他,不知他至深至奧一面,所以深不可識。

2、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飈兮若無止。

有道之人,皆為大智慧者,其心身與天道相合,天人一體,能合道之精微、高妙、玄奧、通達,所以難以被世人所認識。一般人總是眼見為實,對不可見、不可聞、不可摸的皆視為虛假。以大道論,這不僅是片面的,甚至還是顛倒的。這種認識無異於斷了大道之根。這正是世人最大的愚昧之處。因為世人不可識,故強為形容,以教世人明大道之理。

那為道者,強為之形容有哪些特徵呢?

豫兮若冬涉川:豫,是憂慮,謹慎之意。謹慎行事,三思後行,不急冒進。好象冬天履薄冰一般,時時小心,戰戰兢兢。即使是為社會做好事,也要度德量力,審慎而行。古有「專欲難成,眾怒難犯」之論。因為人心多私,昧於遠識,稍不遂己心,便會群起而壞之。所以,如果不知外圓內方,隨俗應變,也可能造成「好心辦壞事」的結果。

猶兮若畏四鄰:行事猶慮,好象害怕四方鄰居一樣。人生在世,日處萬事,夜有千思,不敢做欺心違天理之事。所言所行,時常感到有左鄰右舍看見聽到一般。此句要求人們做人要光明正大。「人做事,天在看」,不要心存僥倖,心地昏暗,投機取巧,暗箱操作。欺天欺地欺人,最終還是欺己。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儼兮其若客:日常行為莊嚴、恭敬,象做客人一樣,溫文爾雅。人常有兩副面孔,在眾人面前,彬彬有禮,受到尊敬和好評。在家中和獨處時,就本性暴露,隨意放任。人要做到表裡如一,內外一致,就要修心煉己,從點滴做起。始終象做客一樣。有道之人是外恭內敬,正心誠意,敦厚虛靜。

渙兮其若冰之將釋:渙是散去之意,就是不滯留,不貪染。一切過往之事,都象冰塊馬上要融化了一般,不貪不留,心地一片空明,好象春風中冰的解凍。

敦兮其若朴:敦厚樸實就象未經加工人原木。形容有道者樸實無華,本性純真。

曠兮其若谷:形容有道德之人心胸寬闊深廣,象虛空的山谷一樣,能包容一切。

混兮其若濁:混跡於世俗之中,表面上與民同濁無異,身在塵中,屈身就俗。但心如潔玉,出污泥而不染。在生活起居上和這個濁世的人們並無兩樣。

另:澹兮其若海,飈兮若無止:恬淡寧靜,像大海一樣寂寥廣闊;像大風一樣,沒有止境,沒有目的。

3、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誰能克服濁心濁念,以達到安靜,然後慢慢的由濁變清。誰能在安靜中,使污濁去除,使智慧慢慢的生出來。這兩句總的是說:誰能使濁變靜變清(濁——靜——清);然後又在安靜中動起來,以過有生氣(安——動——生)。這裡其實是指修鍊的過程,修鍊最好是「靜心定性」,然後才能去濁生慧。

4、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能保持這種道的人,不會追求盈滿,不自滿,不過頭。因為沒有盈滿,所以能不斷的吐故納新。

另一版本最後一句是「故能蔽不新成」:由於沒有盈滿,所以才能守舊不新,早的保存的很好,早的不去,新的不來。能延長事物的周期。這種理念和現在一般的理念正好相反。世人多喜新厭舊,貪多貪滿。現在,由於人類對於物質生活的過度追求,人慾過度,已經對地球生態造成嚴重後果。所以老子此處強調不求盈滿,守舊不新在當下對人類有警世和借鑒意義。和當下提倡的「科學發展觀」也有許多殊途同歸之效。如果地球人類能對自然宇宙心生敬畏,懷著向本章善為道者那樣的心態善待自然萬物,就能在未來重新恢復自然生態和諧。構築人類和萬物美好的家園。以達天人合一的理想道境。

本章是形容為道者,動靜體用,深藏於內,從不心弦耀,故人不可識;盛德於內,光明自然發於外。行路如履薄冰,獨居不欺心,言談舉止其若客。修心若冰之將釋等。妙化皆在虛中,故世人不能識。

第十六章:

1、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致虛極:達到虛靜的極點,沒有一絲雜念與污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

守靜篤:篤守清靜,修鍊要專心不二,如靈貓捕鼠,目不轉睛;如母雞孵卵,精神內守,這是修定的功夫,是虛靜到極點的比喻。

致虛是天之道,守靜是地之道。虛是造化成物的樞紐,靜是決定萬物品類層次的根蒂。天地有此虛靜,日月星辰才能成象於天,水火土石才能成體於地。人致虛守靜,方可與天地萬物為一。

萬物並作:宇宙萬物不停的運動演化,從未停止過。生生不息。從萬物的產生、發展、滅亡來觀察萬物循環返復的道理。人和萬物一樣都是從生走向死。莊子說:「方生方死」,即從出生那一刻起就開始走向死亡。人的生命天天都在逝去,今日為生,昨日已死去;即使活到百歲,過去的九十九歲也已逝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命就是在不斷的生和死中向產運動的。從道來說,生命本沒有生死,生死是相互轉化的。昨日之死,今日之生。死即是生。

吾以觀復:觀復就是觀生命來時之路。任何生命都是時間中的一個過程。生命的進程,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死本是一體兩面。

2、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夫物芸芸,復歸其根:指天下萬物,芸芸眾生,生生死死,走完生命進程,又回歸生命的本初狀態,落葉歸根。修道者認為,人是一顆無根樹。人表面上無根,其實有根,從小處說,人的根是指人的祖宗。人到一定時候都要尋根,比如,台灣人就常到大陸來尋根。從大處說,人的根在天地,與天地相通,天是父,地是母。人的根在天地虛空中。所以要修鍊就要人們致虛守空。這是人區別於萬物而成為天地萬物之靈的根本原因。致虛守靜,才能悟懂生命之根。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歸根就是歸於虛靜,因為虛靜是萬物的根,歸靜就是復命。命由根生,結束後又返歸其根。叫復命。萬物都是由靜而動,由動再返於靜。循環返復,永不止息。

復命曰常:就是找到了生命的本源,了解了生命根本本是生死不息,與天地常在。生和死都是生命的常態。找到了生命的源頭,便能復反回去,復返先天,長生久視。

知常曰明:知道了萬物的生死,都是常態,就能達到明。明白事理,不致誤入迷途。一切都是很正常的,我們就在從常態出發,在平常中去修鍊,以平常心去對待。在常道中去求非常道。人若「復命」「知常」,就能通天地之妙,了生死之事,就能做一個明白人。這就叫知常曰明。

3、不知常,妄作凶。

不知常理,就會違背大道規律,妄自作為,以為自己聰明乖巧,用盡心機,結果自招兇險。

看看當今人類,征服自然,砍伐森林,殘害動物,過度開採,私慾膨脹。並招致天地發怒,天災頻發,人禍不斷。這就是人類「不知常,妄作凶」的代價。

不知常,人就應刻回到生命本源去看看,生命的源頭本來是清虛空明,無一物的。弄清一切都不是自己的,又都是自己的。就不會「妄作凶」。

4、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知常容,容乃公:知道常理,常道,心胸就能包容一切。有包容之心,就能做到天下為公。

公乃王,王乃天:有公心者,能天下為公,公正無私,就可以為天下王。為王者,公心公道,符合天道。王道能順天道,全乎天道。所以王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上德之人,以盡天道,德通於天,自然合於大道。天地人一切都包容在大道之中。上德之人,通天,和地,盡人事。合乎大道,達長生久視。這就是天乃道,道乃久。

沒身不殆:就是人沒有身了,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天地宇宙之間,與天地同在,就終身不會有危險禍患。知道了生死的道理,就能視死如歸,把死當作新生,當作永生。這就是修鍊者、真人追求的解脫之道和生命的意義之所在。

本章一再強調虛靜是天地之本,萬物之宗。無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皆不能違背虛靜之道。

第十七章

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太上,是指最上、最高、最尊之意,可以比為道之至尊至上者。也可比為最上的的君。

通俗的理解可表述為:最好的統治者,老百姓並不知它的存在。最上層的人,以道治理國事,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潤物細無聲,德化萬物。具有大智慧,不顯山露水,虛懷若谷。以最合道的狀態治理天下。上下皆相忘於無為之中。這是最理想,最上的一種治理方式。另外,太上,也可以理解為上古時期,君王們能很好地治理天下,並沒有留下外聲。象伏羲、神農時期就是這樣。

其次,親而譽之:次一等的治理方式,是指君王施仁政之道,實行德治。上古時,人心都很純樸,到了中古時,人心開始變化,有了分別心。於是人們對於有仁義之德者,就親近和讚譽之。用這種方式治理,就開始盛行聰明智巧。百姓就有了分別心、追求心、虛榮心。大道本來是至簡至朴的,心地越純,越接近於道;思想越複雜,越背離道。這是現代社會遠道離道的根本原因。知識和智慧並不能劃等號。比如六祖慧能,一字不識,但智慧極高。所以用仁政治國是次等的。有親有譽,就會有遠有毀。

其次畏之:由於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社會上開始出現邪惡暴行,這君王須以重法治世,制定各種政令律章,用以制止各種凶暴和不良行為。這樣的治理,就使老百姓產生畏懼和害怕。

其次侮之:繼續發展下去,人心失道,無所不為,民心更亂,政令更加繁多,法令更加苛刻,上層也開始離德失信,社會每況愈下,信仰缺失,民生怨恨。民眾對上層也產生不信任,生出反心,於是開始侮之。社會人心在此時,已嚴重背離大道。

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

整個社會信用不足,上層不講信用,朝令夕改,下層對上層也失去信任,無所適從。社會誠信嚴重不足。君王無信於民,民眾也必然不守信德。社會出現了嚴重的信任和信仰危機。

悠兮其貴言:相反,如果,聖君有道,治國處事,能悠閑自得。並貴其言,就是少言,慎言。因為言語太多,過於華麗,反而華而不實,花言巧語,禍從口出,人言可畏。真正有道者,是重行動,少言語。大道無言,才能將民眾引向正道,天下歸道。

3、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天下歸道後,功成圓滿,天下太平,天下治理的非常好,達到一種大圓滿、大境界。

百姓皆謂我自然:由君王以道治國,順乎天道,以達大治。民眾百姓都能在無為自然的狀態中自然為之,一切都很自然,無須刻意為之。沒有過多折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天下進入最為理想的治理模式。這是無為之治而達到的美好人間勝境。所以,百姓皆謂我自然。

本章提出治理的四個等次:一等是無為之治,道治;二等是仁政之治,德治;三等是政教之治,政治;四等是暴政之治,法治。現今社會,應該道德之治和法治並舉。將來應由法治轉向德治,由有為之治轉向無為之治的理想社會。

上古時期的無為之治:天地與萬物同一道,聖人與百姓同一心。不施異政之能,不作有為之事。如魚游在水,並不知水的存在,也不知水的養育之恩。水以無為天性養魚之命,魚以無為之心歸之於水。魚水相依,各盡自然,各盡自在。這就是無為的狀態。

               第十八章

1、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

大道真的全廢了嗎?不會,道是無所不在的,只是由於人心人性的原因,造成道的退化。道性的特徵本來就虛無自然,清靜無為,純粹樸素,簡單平易,柔弱不爭。它體現在人身上就為德。道為體,德為用。當人合道有德時,就不要但是倡仁義。失道離德後,才要倡仁義。第三十八章講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所以道德仁義禮就是道性層次自上而下的排序。越下層就離德越遠了。所以,道性退化了,才要倡仁義。

慧智出,有大偽:由於大道漸去,故不得不出智慧。智慧就是以文字語言,聰明巧智去教化仁義。這時,人心起變,聰明日興,沽名鉤譽,以假作真,民風虛華。虛偽之風漸興。就是慧智出,有大偽。社會上虛假之風盛行。假言假行,假冒偽劣,充斥社會。要解決大偽的問題,用聰明智巧是不行的,只有依靠道德的力量。

2、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六親指父母兄弟夫妻,這裡泛指所有親人。六親如果本來就相親相愛,團結和睦,就不存在什麼孝慈問題,就是因為社會風氣不好, 人們之們連六親都不認了,六親不和,才要提倡孝慈。古人是很重視孝道的。一個人如果連父母和親人都不愛,要讓他愛國有民愛社會就更難了。

國家昏亂,有忠臣:如果君王不修道德,君王昏暗,國家必亂。民心失信,政令不行,上下相怨,社會不寧,陷入動亂。但芸芸眾生,總有道行高潔,忠厚剛直之人,在國家昏亂之時,挺身而出,抑邪扶正,力換狂瀾,忠誠於國家社稷,忠誠於天下黎民,忠誠於天地大道。

本章是說上古的理想之治是無為之治。後世漸失道德後,不得不以智謀機巧治國。從而導致人心生偽,民風日下。所以,仁義、慧智、孝慈、忠臣都是社會道德分化之後,不得已而為之,所採取的手段和方式。因為社會倡仁義,就會有假仁假義,真假難辨,就會有欺世盜名之徒。這些都已經是離「無為之治」的美好社會漸行漸遠了。

這裡看起來是反對仁義、智能,其實老子擔心的是假仁義、假智能毒害人心。老子的思想與儒家學說既有相同之處,也有深度之不同。儒家思想是道家學說的分支,是做人應世的學問。而道家學說則是既有人道,又含天道的至高境界。佛道儒本是一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各有分工,各有側重。佛是燈,道是路,儒是身。空凈師曰:「儒家是一個糧食店,人天天都要吃飯,誰都離不了。佛家是一座百貨商店,商品琳琅滿目,由各人隨心選用。道家是一座綜合醫院,既治人身,又治人心。」南懷謹先生說:「孔子是個文化醫生」,「老子是醫生的醫生」。他認為孔子提倡的「仁義」這服治世藥方,對是對,但是葯吃多了,又會出毛病,副作用在所難免。  

第十九章

1、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絕有兩個意識,一是指棄絕。二是指絕頂。本章是偏向於棄絕之意。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睿通淵微,洞曉天地,道高德厚的大智能者為「聖」;知曉世間萬物外象,具有後天聰明才智者為「智」。聖與智一隱一顯。治天下不可少。為什麼太上提出棄絕它呢?因為如果世人倡導聖智之名,人們竟相效仿,賣弄聰明智巧者日趨泛濫,以至紛爭四起,群雄爭霸,民眾百姓不得安寧,身受其害。所以對太才倡導,不要樹立聖人,拋棄智慧的說教。才能民利百倍。有利於民,使民眾在一種自然的狀態中無為而自為。

治理天下,如果過於強調聖智,表面上看是積極有為,實際上消極面是相伴而生。凡事過於強調一個方面,其反面就必然出現。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友愛寬厚,真誠善良曰「仁」。公正合宜,見義勇為曰「義」。心懷孝敬,善事父母曰「孝」,愛憐同情,施捨救難曰「慈」。仁義本是做人的準則,為何要棄絕呢?和前一句一樣,就是強調仁和義,反而束縛了人的天性。甚至假仁假義,真偽難辨。「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倡導仁義,反而走向反面。如時自然為之,反而能使人回歸本性,不要特意倡仁義,民眾會自支回復到孝慈上去。就是說社會如果能提供一種好的環境和氛圍,人們自然就孝慈了。不是靠你整天說教,整天的仁啊義啊,他就能孝慈。社會倡導仁義,恰恰社會不良的一種反映。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不要倡導技巧,追求貨利,就不會有盜賊。社會如果倡導智巧,利益致上,人心就會想盡辦法去盜。大盜盜國,小盜盜室;盜室者為賊,盜國者反為王。比如貪官,歷朝歷代都有,貪官是最大的強盜。盜國盜民。

下面引用莊子的文章,主題是「聖人不止,大盜不死」(聖人生,大盜起)。

為了防開箱偷竊,必定要用繩子捆好,用鎖鎖好的人,便是世上所謂的聰明人。但是大盜來了,提起箱還唯恐你捆的不緊,鎖的不牢。這樣看來,所謂的聰明人不就是為大盜做了預備工作了嗎?

看世上的聰明人有哪個不是替大盜做鋪路工作的呢?例好,從前齊國人國眾多,都以聖人的法則為主治理國家。後來田成子殺了齊國國君,奪得齊國後,就連齊國聖人的法則也一併偷盜為用了,田成子成了國王,這就是盜國者為王,且傳了十二代。這不是用聖人之法來保護盜賊的安全嗎?

再看世上的聰明人不都是為大盜積蓄財貨嗎?龍逢被殺,比干被挖心,萇弘被破腸,子胥被投到江里。這四人是那麼賢能,還不免被殺被棄,聖人法度的禍害就可想而知了。

盜跖的徒弟問他說:強盜也有道嗎?盜跖回答:怎麼會沒有?如:起意偷人家屋裡的東西,先要推測裡面的虛實,如果算的准,就是聖德;先進去就是勇;後出來就是義;知道見機行事就是智;分贓公平就是仁;沒有這五德,要想成為大盜是絕無僅有的事。

這樣看來,行善的人,沒有聖人的道,就不能立身;盜賊若沒有聖人的大道也無法行竊。但是由於天下好人少,壞人多,所以就使聖人之道為天謀利的少,禍害天下的人反而多了。聖人和大盜原來是彼此相連的。世上只要有聖人,就少不了大盜。

所以必須要打倒聖人。如果要借聖人來治理天下,也不過是替盜賊增加利益罷了。就象有了官印作為信物,就有假借官印圖利的事;有了仁義,就有假借仁義來做虛偽的事。

試看:小賊捉到了被殺,而盜君的人,反做了諸候。還要歌功頌德。這不是假借仁義為非作歹嗎?

這是莊子對老子思想的進一步發揮。要求進一步棄絕聖智、仁義、巧利。

2、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

這三者作為文字、思想、觀念,是不足的,聖智、仁義、巧利都是被人心私慾所盜用的虛假。所以要令(教誡)人們有所歸屬。拋棄聖智、仁義、巧利,歸於樸素一面。

見素抱樸:就是要求人們見地、觀念要樸素純潔,處事待物要純真樸實,不刻意,不假作,自然守真。能知天地的原始,能知本來之面目。

少思寡慾:就是減少思慮,節制慾望。清靜身心,不起貪念。明心定性,返樸歸真。

第二十章

1、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絕學並非不讓學。而是要絕除後天濁識俗見,一切有害之學、邪僻之學都要絕之。如果一切有害之學都進不了人心,那就可以無憂。問題是很難做到。人來到世間,隨著人的成長,五顏六色的知識就進入了人心內,污染了人本來清潔之心。人類就在這種萬花筒中生活,人之本性逐漸迷失。所以太上提出絕學無憂。要棄絕各種不利身心健康的知識,人就能明心見性,以達無憂。

現實中有很多這種現象,往往知識很多的人,憂愁煩腦也多,倒是那些知識不多的人,反而單純,更貼近本性。現實中就有很多高級知識分子自殺的事,因為掌握的知識信息太多,沒能調好,內心就會產生混亂。所以很多有知識的人,反而被知識所束縛。沒有什麼知識的人反而對人生的道理很清楚,有生活和智慧,有悟性。當然這都不是絕對的。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唯唯諾諾,與呵斥奉承,相去幾何呢?不易分辨。唯是指誠懇的應諾聲,阿是指奉承討好聲。表面上是不易分別的,同出於口,同應於人,差別在於內心的心態。是誠懇不是奉承,反映的是人的內在修養。而表面不易判斷,所以這給人的語言交流帶來一定麻煩。

善之與惡,相去若何:善與惡,相去多少呢?沒多少,本就是一體之兩面。善與惡沒有很明確的分界。世間的事,往往去做一件好事,反而得到惡果,俗話說「好心辦壞事」,善惡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福禍無門,善惡唯心」,惡人轉念可以變為善人,善人轉念可以變為惡人。這種事例很多。

2、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大家都怕的事,你不可不怕。人家還沒到那個程度,你不能標新立異,人們都怕鬼,你不怕嗎?就是不怕也要說怕。你說不怕,問題就出來了。

荒兮其未央哉:人生荒的現象,沒完沒了,未有終期。指人生未能覺悟,沉迷於花花世界,心靈荒廢,沒有歸止。

3、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

眾人熙熙攘攘,及時行樂,玩耍嬉笑,追求聲色快樂,如去台參加宴會一樣,沉迷於燈紅酒綠;如春天登高觀賞美景一樣。人世間就是這樣,吃喝玩樂,滿足於口腹、耳目之欲,吃大餐,觀美景。這種享樂的追求是是表面的感官刺激,難以持久。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我確淡泊寧靜,對享樂的追求沒有徵兆和感覺。生活的比較平淡。心就象剛出生的嬰兒和未長大的孩子一樣,無知無欲,天真無邪,保持一顆赤子之心。

累累兮若無所歸:象嬰兒那慢慢的在積累人生的經驗,但好象沒有明確要歸於何處。不要事先把歸宿定好。嬰兒都是按天性自然成長的,不要有所依歸。(嬰兒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只有走向死亡是確定的)

4、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眾人都以為自己民不起,拚命追求名利,貪得無厭,多了還想多,余了還想余;而我好象忘掉了世間的一切,遺棄了世俗的追求。

由於我淡泊名利,視身外之物的金錢名利如糞土,世人多不理解,反被人誤解,遭人冷眼。於是笑之為痴,說之為愚。由於有道者的與世俗不同,所以視為愚。視為混沌未開,不明事理。但有道者追求的是人生更高的境界,超然物外。不是真愚,也非真糊塗。而是難得糊塗。

5、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淡兮其若海,漂兮若無止。

一般人都顯的明朗光亮,光彩照人,顯露在外。我確昏昏然,外相看去好象平凡庸陋,甚至有些傻;一般人都精明算計,明察秋這叫毫,小事都不放過,觀察的很細微,而我悶悶的,笨笨的,好象不開化。歷史上很多道高者,都是這樣,外相上是看不出來了,瘋瘋傻傻的。因為他們的境界難以為世俗所理解。所以遭世人譏笑諷刺。

淡兮其若海,漂兮若無止:淡泊無求象大海一樣;象風飄然而過,沒有止息。比喻人的心境象海一樣寬闊,象微風一樣飄而不止,不求歸宿,自然無為而為之。

6、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眾人皆有所求,升官發財,長壽健康,都以一些具體目標為人生追求。而我堅持自己的追求。不同世俗,很頑固且粗俗鄙陋。這些話是太上的一種自嘲,就是不和世人在名利物慾上爭高下,相反,外下無爭,自喻鄙陋。但他的心與日月同明,與天地同在。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我與從人不同之外就在於掌握了大道之根本。道為天地萬物之母。食母就是把握了大道。就好比樹,我們要學根的精神,不是學葉,葉子漂亮,光彩,招搖。好事都讓葉子占著,根只提供營養。這種根的精神就是「母」。如果沒有處下無爭的精神,你老是想做葉子,一年一度秋風勁,秋風一吹,你就失去了。貴食母,就是象根一樣,處隱,處臟,給人提供養料,給人帶來好處,給人空提供方便,你是最偉大的,你者是最強者,你才是最終事物的核心。

第二十一章

1、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孔德指大德。真正有大德的人,惟有跟隨道,依道來行事,只服從道。

道之為物到底是什麼東西呢?恍恍惚惚,似有似無。說它有,它不可見、不可聽、不可摸。說它無,它又有象、有物,確實存在。但這個象和物又不是有形之角、有形之物。這就是天地萬物產生之前宇宙初始時的混沌狀態。這種狀態很難用語言來說清楚,只能用心去悟,只可神會,難以言傳。

2、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幽空深遠渺茫的宇宙太空之中,有道之精華信息存在。這種精華只有人的身心深入到無限的宇空中去,才能體悟到大道玄妙。如果人能達到心含天地,包容宇宙的境界,就能領悟道之精華是真實存在的。道之運行是誠而有信的。如四時運行,星辰排序,日出日落,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是守信無誤的。這就是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大道這種精華和信德,從古至今,它的名狀都是不變的,不會去掉,造化天地萬物,不生不滅。

以閱眾甫:用這種大道永恆的道理,來檢閱、審視天下眾生萬物。

3、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我為什麼能知道眾生萬物的相和根性。以此,就是因為得了道。所以能清楚地了解眾生萬物的來龍去脈。真實不虛地了解了事物的萬相和根性。

本章反覆描寫道體之妙。藉助象、物、精、信來措擬。對道體進行勉強形容,因為古人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道是「圓陀陀,光灼灼,」只有收心止念,萬緣放下,才能提升自己的道境。

  第二十二章

1、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委屈才能求全。曲則全是祖先早就發現的宇宙真理。宇宙都是曲線的,圓周形的,物質世界沒有一件是完全是直線構成。星體天體都是圓形運轉。做人也是如此,委屈方可求全。彎轉了,反向求之,反向思之才可保全。只接受陽性的一面,難以周全。

彎曲才可以伸直。宇宙萬物沒有一件是直的,直是人為的,暫時的,勉強的。如果一味求直,反而矯枉過正。只有順其自然,枉之日久,枉必自化,直不求而自得。一心求直,反而不得,這就是指枉則直。彎曲的才最直,因為宇宙萬物是彎曲的,人心最想直,想捷徑,比如,中國到美國,你只有走彎曲的才是最快的,如果想走直線,反而變遠。

窪則盈:低洼才能盈滿。處下,謙讓,自然盈滿。心高氣傲,總居高位,反而受損。如果能處於下位、低洼之處,自然將被填滿。

敝則新:破舊的東西將被更新。守舊的一面,才能有新的感覺,如果喜新厭舊,任何新的事物都是走向舊的一面。只有守舊,才能圖新。這是告訴人們要從反面去把握事物的本質。想新反得舊,守舊反得新。

少則得:少取反而可以多得,私心越少,慾望越少,得之越多。這個得未必單指物質上的得,也包括人生意義和獲得,道性、悟性的獲得等。自取其少,得之反多。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多則惑:多取反而迷惑,人心太貪,什麼都想要,最後反而迷惑。有道者都明白,知識愈多,煩腦愈大;財富越多,痛苦越深。求財恨不多,財多害自己。人心都是想求多,但積累多了,反倒容易迷失人生的方向,最後本末倒置,反做了知識的奴隸、財富的奴隸。以至人性喪失。人來世間本來不需太多的東西,是人心私慾,把人的需要複雜化、擴大化。以至完全喪失人生的方向。正是:人有良田萬頃,只日食三餐;有廣廈千間,只夜眠六尺。人的實際消耗用不了多少。人的獲得往住超過本身消耗的部分。那麼多出來的部分合來做什麼呢?最好是做好事。否則將迷失人性。

2、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總結以上六句,要求聖人不可偏向一面,要從反面來求全,以達抱一。不要被表面現象迷惑,要善於看到常人不易看到的一面,來確定人的基本準則,確立人生的基本目標和價值觀。以此做為天下人的範式。

3、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不自見,故明:不自我顯現,反而能顯明。人一自我顯現,就得意忘形,私慾膨脹,難見事物全貌,不明事理,誤人又害己。所以只有不可見,才能保持真見,洞明事理。

不自是,故彰:不自以為是,反能得到彰顯。不自是己見,不剛愎自用,才能心地寬廣,容人容物,自會彰顯於天下。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我誇耀,反而能得功勞。不自吹自擂,有功自然會歸於他。

不自矜,故長:不自我矜持,反而能夠持久。虛心處下,不傲慢,方能長久。

4、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與世無爭,把好處讓經別人,只知奉獻,愛一切眾生,為天下百姓,不計個人得失。這樣天下人也沒有什麼東西和他爭了。天下萬物都是自然生化的,日月運行,四時變化,風雲雷電,哪樣是爭出來的。自然的特性是不爭,唯有人心,有私心妄念,整日想入非非,與人爭,與天地爭,結果自尋煩腦,無以解脫。所以太上要求人不爭才能解脫。

5、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古人說的委曲才能求全這話,不是虛言,不是空洞說教,是真實的,只要誠意去實踐,人人都是可以達到的。

委曲才能保全,才能成就道德,完善人生。「退一步,海闊天空。」「退步原來是向前」等都是在說「曲則全」的道理。

第二十三章

1、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無言、少言才符合自然道體,本來就是如此。真正得道者,一切順乎自然,無須多言。「得道忘言」,一切都遵從於自然界的法則。

狂風不會刮整個早上,暴雨不會下一整日。自然界的異常和突變都是短暫的、不可持續的。

誰有這麼大的力量驅使飄風和驟雨呢?是天地的威力。天地發威都不可能長久,何況人類。所以,凡是怪異極端的現象都不可能長久。天地自然現象是如此。引伸開來,人類的暴政和個人的怪異行為都是不可持久的。只有合道的行為才能長久。不合道的終將過去。

2、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所以,專心從事於道的研究和修鍊的人,就會得道,同於道。從事於德的研究和修養的人,就會有德,同於德。如果離道失德,道和德也會離他而去,得到的更多是失望、失敗。

你修道、得道同於道了,道自然與你相隨,你喜歡道,道也喜歡你。你修德,有德同於德了,德也自然與你相隨。你離道失德了,失就與你相隨,失意、失敗、失落都將伴著你。

這幾句是說,人生的境遇是由自己主宰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做何努力,將得何種結果。命運和人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你的努力、人的用心在哪裡,你的成就就會在哪裡。

天地對人生的影響不是長久的。唯有人自己選擇方向才是道理。人生的大方向一定是由自己決定的,你今天的生活,是由你自己昨天的選擇和努力的結果。

3、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由於對自然天地大道的真理信任不足,就產生了對大道規律的不相信。人生苦短,命運難測。對大道規律、人生命運不好把握,以致懷疑。由於信不足,也將失去人生的努力方向,迷失在人世間。如果能明白,有什麼追求就會有什麼結果的道理。我們就應相信大道規律,滿懷信心地追求積極的有意義的人生。

本句還有一種解釋:上層管理者信用不足,下層民眾也對上層失去信任。

第二十四章

1、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把腳塵踮起來,想抬足高望,反而站立不穩。想跨大步快走,反而不能走的長久。跂者,指好高;跨者,指騖遠。好高騖遠,急功近利,都不可能長久,都是有違自然之道的。

自我顯現的,心中不能明;自以為是的,反不能彰顯,自我誇耀的,反沒有功勞;自我矜持的,反不能長久。

2、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自見,自是,自伐,自矜四種狀態,放在道的標準來衡量,就叫做,剩下的食物和多餘的形態。對於任何事物而言,這種殘羹剩飯和多餘贅形的東西,人們都會感到厭惡。所以,有道的人不會這樣去做。相反要遵循自然規律,「放下人心卻是道」。

第二十五章

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有一個東西混和而生成,先於天地產生。道家認為,天地產生之前的狀態為混沌、無極、真一狀態,共有五個層次,即太虛、太易、太初、太素、太始。這屬於天地未開的混沌狀態。

寂靜無聲,寥闊無邊。它無聲聽不見,它無形無體看不見摸不著,它不生不滅,獨立長存,永不改變。周行不止,無所不在,永不止殆。這種混沌之物,演化生成了天地間有無虛空,青黃碧綠,動植飛潛。一切萬物皆由此物生,故曰「可以為天地母」。

2、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

我不知這個東西叫什麼名好,很難用世間一般的語言文字來形容。就勉強給它取一個字叫道。勉強給它取一個名叫大,因為它廣大無邊,無所不包。

大而無邊,不斷在流逝,無所歸,無所止,不可得,所以大又可以叫逝。

大道的流逝,無窮無盡,無邊無際,所以逝又可以叫遠。

這種其大無內外,其逝無古今,其遠無邊際的大道,最後只能通過人心反向而求之。大道遠而沒有盡頭,但它又不離人的左右。遠在天邊,反而近在眼前。所以,「遠曰返」。

3、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道生化天地萬物之後,唯有人類能夠去參悟萬物的道理和人生的意義。所以,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一切皆由道之所生,故道大;天高而遠,化育萬物,故天為大;地廣而厚,承載萬物,故地為大。王指人,或人之傑出者,或聖人。人能悟道通天徹地,為萬物之靈。故王亦大。

宇宙間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為何指王呢?是因為雖然人類處於天、地、人三才之中,但如果不修大道,不明天地,就難以與天、地同大。唯有王者和有道之人才可將道、天、地、人四而為一。太上將人與道、天、地相提並論,可見人的生命價值之可貴。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即使賦於了人類可貴的價值。為了實現人生的價值,就要遵循大道規律去實現人生的價值和使命。這是老子思想的精華所在。

人要效法大地之母,地是厚德載物,承載一切。地球母親養育萬物,並永不停歇在自轉和公轉。源源不斷地從宇宙獲取能量。大地效法天父,天空永遠保持虛空寂靜,生化萬物。沒有天空和日月星辰,就沒有萬物。天生化萬物,地養育萬物。天是慈父,地是慈母。

天是效法大道,因為天地萬物都由道之所生。道才是天地的總根源。

道又是自然存在的,道法自然,道是按照自然的本來面目造化天地,生成萬物。

說到底,四大是以人為核心的,因為沒有人,其它三大也去失去意義。所謂四大,是站在人的角度,以人為基點來認識大道宇宙萬物的。

最終是要求人類要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1、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輟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穩重為輕浮的根本,清靜為躁動的統帥。重是因為萬有引力作用,如果物質脫離地球引力就會飄在空中。人也是如此,心可以高飛,心比天高,但肉身須以生為根,要腳踏實地。所以人要自重,要厚重,重乃人身之根。人要守靜無為,減少躁動。才能真正把握和主宰人生。

所以聖人終日行事,以重為本,離不開持靜守重。雖有榮華居所,身處繁華之中,但能超然物外,獨守清靜。

2、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奈何九五至尊的君王,怎麼可以輕浮躁動來治理天下。不知輕重,有負天下。輕浮草率則失了根本,躁動不安則失了主宰。昏昏然,必將國亂民危。

真正修鍊之人,要以無馭有,動中取靜。清風明月,悠然自得。「任憑風浪起,穩坐度人船」。

第二十七章

1、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不可解。

善於行動的人,沒有任何痕迹。無心無欲,不留名,不圖報,無聲無息,無蹤無影。

善於言辭的人,沒有任何瑕痴。當言則言,恰到好處,沒有虛妄之言,沒有過失之言。一般人往往是胡言亂語,禍從口出。能做到善言無謫,是人修養的真功夫。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也可誤國。

善於計數的人,不要用具體的籌策,因為他善於用心感悟,心中有數,瞭然於心。世間事,很多不是靠人心機巧和聰明算計。人算不如天算。人類很聰明,當今還發明了電腦,電腦能極大的提高了人的運算能力。但再先進的電腦也難以準確算出人體生命複雜的運化過程。所以善數者在於心,而不是靠籌策能窮盡的。

善於關閉者,沒有關楗,不用看的見的門栓,而打不開。萬事萬物都有它的「門道」,都有關竅。天地萬物的門竅在人心中。唯有找到心竅方可打開,緊閉心竅則無人可開。

善於結緣結心者,不用繩索捆綁,而不可解。一般人總是想用繩索捆綁,使之結緊。但強扭的瓜不甜。強行捆在一起的,反而不能結之。善結者相反,順乎自然之道,不用整日想著捆之縛之,善於以道心結天下萬事萬物,反而能結心,牢固長久。

2、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以上五善,善行、善言、善數、善閉、善結都是言聖人常善之「一」道。聖人以常善救人,無論高低貴賤,美醜善惡,都以慈悲為懷,使所有人都各得其所,故沒有被拋棄的人。人都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所謂的壞人也是一定環境下形成的。真正的聖人不放棄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人,只要用其所長,在一定環境下都有他的作用。故在善用人者眼中,沒有棄人。

同樣,善用物者,也沒有棄物。道生萬物,皆有其用。沒有不可用之物,只有不會用物之人,萬物只要用對地方,用對時候,定有用處。善用物者,還可變廢為寶。

聖人這種救人救物,用人用物之心,就叫襲明。要代代相襲,物物相承。聖人這種至善大德,能點燃人心,一人明,萬人明,萬物明,就是襲明。

3、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所以,真善的人是不善之人學習的老師。不善之人可以做為善人的借鑒。一般人總是善惡分明,揚善懲惡。但修真之人確能站的更高,不僅向善者學習,還能以不善者為借鑒。發揚善的,對不善者也沒鄙棄,而是善於發揮其反面的作用。這樣方能使善者更善,不善者轉為善。善和不善在更高的層面由對立轉向統一。

4、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一個人如果不尊貴善,不向善者學習,不以善人為師。同時對不善之人又不知去借鑒。這樣的人,雖然有智,看似聰明,實則大大的糊塗。這是一切事物的要妙。要妙就是要貴其師,愛其資,凡事要知辯證之理,不可偏於一端。

第二十八章

1、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 常德乃足,復歸於朴。

知道雄強、陽剛的一面,卻守著雌弱、陰柔的一面。可以做天下的溪。水可流下歸之。為天下溪,處下無爭,萬物歸之,則真德常在,真德不離,可以復歸到嬰兒那種純樸自然的狀態中去,返樸歸真。

知道白和光亮的一面,確守著昏暗陰晦的一面,作為天下的範式。知白知明,不以為白,不以為明。把握白黑的辯證關係,作為天下的範式。常德就能相隨,天下同心,沒有特別。這樣守常守德,代代相傳,就可以達到沒有窮盡的無極大道。

知道尊榮的一面,卻守著卑辱的一面,作為天下的川穀。天下之谷,萬物人心歸之,常德乃足。又復歸於純樸。

2、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純樸的大道擴散開去,則為萬器之用,有道的聖人運用這些,則可以成為管理者、主宰。所以大的制度,大的治理是不能割裂的,是完整統一的,是自然合道的。

第二十九章

1、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想要奪取得到天下,而強力為之,我看不能達到目的。在聖人看來,天下事都是自然而然,不可有為而作。

天下本是神聖的,不可強力而為,不可加以把持。有心而為,必然招致失敗,想要把持就會失去。所以有道的人是無心而為,順應自然規律,故沒有失敗。無心把持,故沒有失去。

2、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天下萬物秉性不一,有的積極前行,有的消極隨後;有的噓出暖氣,有的吹出寒風;有的剛強,有的羸弱;有的承載安居,有的毀壞危殆。

所以有道的聖人,都是卻除各種極端過頭的、奢侈浮華的、過度的行為、措施、法度。保持中和。

第三十章

1、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外,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善於以道輔佐天下君王的人,不單純以兵力軍力逞強於天下。

用兵打仗這種事,必然會有報應,怨怨相報,戰爭的惡果會還還你。軍隊所到之處,荊棘叢生,百姓受戰事之害,無心勞作,荒涼而生荊棘。大戰之後,兵荒馬亂之後,必將出現荒年。這是逆天道的結果,「天道好還」,「世間無偶然,皆是因果大循環」。

2、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善者,有道者,達到目的就可以了,適可而止,不也逞兵力好鬥。

達到目的不自我矜持,達到目的不自我誇耀,達到目的不自我驕橫,達到目的出於不得已,達到目的不繼續逞強。

事物過於強壯就開始走向衰退。花紅級點則謝,草木壯極則枯,人身壯極則衰。物極必反。知此理,用兵行事皆不可逞強過頭,過頭了就易走向反面。事物壯極了,就容易衰老。這叫做不符合道,不符道的東西就會過早的死亡,不可長久。

第三十一章

1、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善於用兵打仗之事,是不吉祥的東西,萬物都會感到厭惡,所以有道者是不屑處之的。

君子居所以左邊為貴,用兵打仗以右邊為貴。古時以左為陽、為吉祥;以右為陰、為兇險。左右以坐北朝南來區分。那麼左為東方,為木,象徵生機;右為西方,為金,象徵殺氣和凋零。

2、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這,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兵器戰事,是不吉祥之事,不是君子所使用的東西,萬不得已才使用它。使用起來也是淡然處之,戰勝了也不以為是美事。如果當成美事,那是喜歡殺人。喜歡殺人的人是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的。自古以來,戰爭狂人都沒有好下場。

3、吉事善左,凶事善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吉祥的事,都從尚於左;凶事都尚之於右。

偏將軍本居次位,為何居左居上位?而上將軍本居主位,為何居右居下位呢?就是因為用兵之事,整個是居右位,上將軍主用兵殺伐之權,而偏將軍只奉命行事。這就是以喪禮的形式來處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戰爭中殺人眾多,要以哀痛的心情去對待。戰勝了,把對手殺了,要以喪禮的形式去處置。

意在喚醒人類的良知。遠離紛爭戰事,爭取大愛和平。

第三十二章

1、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道常常是無名而質樸的,雖然小而不見,但天下沒有誰能使它臣服的。無名之道乃萬物之根,雖不可名狀,但藏造化之妙。

候王能守道治理天下,清靜無為,以德化民,天下百姓萬物自然歸順於他。

2、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天地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甘露澤養萬物。候王效仿之,民從不用法令就自行和順均衡,祥和太平。

3、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萬物開始時,給它們制定了各種名份。既然有了各份,就知道各歸其位,適可而止。知道制約,適可而止,就沒有什麼危險了。這如比道存在於天下,猶如川穀歸於江海一樣。萬物自然賓歸。

第三十三章。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能知道別人,認識別人,是有智慧,而能知道認識自己的才叫聰明。人貴有自知之明,通常人只知認識外物,認識別人,而對自己知之甚少,對自己認識不清。人生只會量人短,何時回頭把自量。

能戰勝別人的叫有力,能戰勝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強者。人生最大的敵人正是自己。最難戰勝的也是自己。勝己之力包括十種:一信力,二舍力,三戒力,四進力,五念力,六定力,七慧力,八智力,九道力,十德力。

知道滿足的才叫富有,一個人即使有萬貫家財,但仍絞盡腦汁斂財斂財,貪得無厭,慾壑難填。他有了還想有,多了還想多。永不知足。這樣的人不能叫富有。他除了金錢財富外,其它的一切都很貧乏。只有善於把握人生,適可而止,知足常樂,才是真富有。

有很強的行動力,能堅持不懈的才叫有志。有遠大志向者,不會為困難和措折所嚇倒,他能矢志不移,想盡辦法克服前行中的各種困難。自強不息。能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去完成人生的志向和目標。

2、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不失本份,有所依託的人,才能長久,人生不僅要有形之所,更要精神之所。不失精神之所,不離道德的人才能長久。現代人多數只知追求高樓大廈、豪華居所,但如果沒有精神居所,離道失德,終不能長久。

身雖死而「道」仍存的,是真正的長壽。有的人肉身雖存,但真性已死,猶如行屍走肉,不死已亡。相反有道之人,能明心見性,了悟生死之道。肉身雖死,精神常在,死而不亡。死即新生,死即永生。他的精神長久的留在世間。

 

 


推薦閱讀:

神秘的老子按摩法
道德經能包括老子所有的認知嗎?從古至今有人把道德經完全領悟的嗎?
騎青牛入函谷老子姓李,怎麼對下聯?
老子有哪些經典語錄?

TAG:道德 | 道德經 | 解讀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