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反托拉斯的實施與現代公司
05-29
作者高連奎在寫作本書之前,已經出版過很多關於「中國時局」的書,其中有多本書是暢銷書、常銷書,它們不僅得到了大眾讀者的認可,也得到了中國國家高級智囊機構領導等高層的認可,並為作者樹立起了鮮明的學術風格——批判、澄清誤導大眾的錯誤經濟學觀念。但在此之前,作者多是從熱點事件的「事實層面」就事論事。在本書中,作者將手握長焦,帶領讀者遠赴幾百年前的歐洲大陸,追尋最純正、原始的經濟學原理。用事實和理論結合的方式,告訴讀者:「看不見的手」、「守夜人政府」、「自由主義」等都是後人對前人理論主觀加工後的產物,不是經濟學鼻祖們最初提出的本意。這一場「經濟學清本溯源」之旅異常艱辛,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說「並非因為大眾缺乏相應的基礎知識,也並非因為大眾對經濟學不感興趣,而是因為大眾早已被各種錯誤觀念誤導,而且這些錯誤觀念因為長時間的傳播,早已深入人心」。希望讀者能夠在作者嘔心瀝血的研究成果中,摒棄先入為主但錯誤的認知,學習到最純正的經濟學原理!內容簡介《反誤導:一個經濟學家的醒悟》系作者對西方經濟思想史、發展經濟學、貨幣理論、福利社會理論等深入研究,以及對中國經濟宏觀調控、微觀經濟現象常年跟蹤觀察後,嘔心瀝血的一本「經濟學清本溯源」之作。在書中,作者首先澄清了「亞當·斯密並沒見過資本主義」、「『看不見的手』是反諷」等一般大眾因被中國主流經濟學輿論渲染後,得出的錯誤認知;而後,針對認為錯誤的經濟學原理和各國改革經驗,進行批判,比如「打敗腐敗的不是民主,而是福利社會」等;再之後,針對當下全球經濟現象進行鞭辟入裡、獨具一格地分析,得出「自由放任最大的受害者是企業家」等結論;最後,對中國經濟學界當下的輿論環境進行辛辣地批評,並得出「知識分子的話語權旁落」等結論。作者簡介高連奎,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世界經濟主管,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專家顧問,中國專家學者協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經濟思想史、發展經濟學、經濟宏觀調控、貨幣理論、福利社會理論等,先後提出了「平衡經濟學」原理、「低生存成本型社會」理論、「精準調控」理論等原創性經濟學主張,是中國真正建立了獨立完整經濟思想體系的少數幾個學者之一。精彩書評高連奎先生對於危機,對於世界,對於人類,對於中國的思考自成一體、寓意深刻。——經濟學家程實高連奎先生是難得的觀察視野極為寬廣的學者之一,連奎的文字既有翔實的數據、嚴密的邏輯,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文字融合了政治、歷史和社會學等諸多領域的跨學科研究。——經濟學家 倪金節在人們普遍浮於物質追求,甚至相當一部分學者亦為名利所擾之當下,高連奎能夠固守良知、獨立治學,不僅難能可貴,更代表了中國傳統「士」之風骨。——財經評論家楊國英高連奎的特點是把當代的經濟問題放在世界歷史的背景下分析,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貢獻。我們需要這樣腳踏實地的經濟學家,中國的騰飛才有希望。——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陳平目錄第一篇 在謊言中探尋真相1 亞當·斯密並沒見過資本主義2 「自由放任」源自中國3 「守夜人政府」不是亞當·斯密提出的!4 「看不見的手」是反諷!5 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6 什麼才是「斯密傳統」?7 西方經濟學的源頭在法國8 「產權理論之父」本是社會主義者9 「貨幣之父」靠發明「直升機撒錢」獲諾獎10 哈耶克只是個「槍手」11 西方經濟學家反對政府的理由與中國有何不同?第二篇 被經濟學改變的國家與世界1 我和張五常為何說林毅夫的好話--兼議中國到底做對了什麼2 吳敬璉說中國是「權貴市場經濟」,對嗎?3 美國三任總統的「凱恩斯主義」4 中國經濟治理不是「凱恩斯主義」,而是實事求是5 經濟危機從來不是傳說--凱恩斯說的是經濟周期6 美國繁榮與消費主義無關7 里根經濟學原來是「巫毒」8 「撒切爾夫人改革」只繁榮了三個月9 從法西斯主義到哈耶克主義10 弗里德曼的「災難資本主義」哲學11 打敗腐敗的不是民主,而是福利社會12 福利社會不是財富分配而是財富規劃13 關於福利社會的八大誤解第三篇 經濟學中的「眾生相」1 聰明的投資者更容易失敗2 真正的企業家都是凱恩斯主義者3 自由放任最大的受害者是企業家4 經濟危機淘汰的都是最好的企業5 產業資產階級是天然的愛國者6 「通脹感」與生活方式改變7 通脹只是經濟增長現象8 大家都是貨幣通縮的受害者9 自己的錢自己花是最有效率的嗎?10 「私人財富暴增」與「公共產品不足」第四篇 「媒體經濟學家」及其誤導1貨幣超發背後的「統計陷阱」2 貨幣的「蝴蝶效應」3 「影子銀行」是金融扭曲4 中國人為什麼愛儲蓄?5 中國人不消費謊言的來源6 高投資真的會產能過剩嗎?7 中國真的內需不足嗎?8 輿論只是被選擇的民意9 知識分子的話語權旁落10 輿論階層的生存狀態11 警惕民粹主義的誤導參考文獻精彩書摘1亞當·斯密並沒見過資本主義在西方經濟理論史中,亞當·斯密一直被認為是西方經濟學的鼻祖,但其實真正考察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在亞當·斯密所處的時代,人類並沒有進入嚴格意義上的資本主義社會,亞當·斯密並沒有見過真正的資本主義社會,起碼在他寫作《國富論》之前是這樣。亞當·斯密時代火車還沒有出現亞當·斯密並沒有經歷火車時代,亞當·斯密的時代仍然是馬車時代,貨物交流的範圍很小。亞當·斯密的生卒年為1723~1790年,他於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富論》。1773年,《國富論》已基本完成,但亞當·斯密又多花了三年時間潤色此書,1776年3月此書出版後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影響所及除了英國本地,連歐洲大陸和美洲也為之瘋狂,因此世人尊稱亞當·斯密為「現代經濟學之父」和「自由企業的守護神」。而亞當·斯密去世十年後的1801年,發明家特里維塞克才製造了第一輛在一般道路上行駛的蒸汽動力車,並於次年申請到專利權。在此基礎上,特里維塞克把瓦特的蒸汽機改造成高壓蒸汽機,用這種蒸汽機成功地製造了可以在軌道上行駛的火車頭。1804年2月29日,特里維塞克的火車頭沿著專門軌道由默爾瑟開到阿伯西昂,開創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車的光輝行程。十年後,英國著名的發明家史蒂文森製造並改裝了一個相似的火車頭,並鋪設鐵軌,開始在煤礦中使用。可見資本主義早期最重要的發明——火車,是亞當·斯密去世之後才出現的,亞當·斯密時代的貨物運輸仍然需要馬車,這種情況下生產力是很低的。從經濟學角度來講,那時候還不存在廣闊的市場,因為馬車所能運輸的距離畢竟有限。中國古代的「馬幫」所運輸的也僅僅是茶葉、鹽等「體積小价值高」的商品,大部分商品都不適宜長途運輸,因為運輸成本太高,貨物的價值都無法彌補運輸成本。而後來火車的出現才讓運輸成本大大降低,也將全世界連成了一個統一的大市場。亞當·斯密時代還不知何為真正的經濟危機在亞當·斯密之前儘管發生過諸如鬱金香泡沫、南海泡沫等,但那僅僅是投機泡沫,與經濟危機完全不同,亞當·斯密並沒有經歷過經濟危機,經濟學史上公認的第一次經濟危機發生在亞當·斯密去世35年後的1825年。當年7月,英國爆發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是從貨幣危機開始的。當時,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1826年年初,股票跌價造成的損失約達1400萬英鎊,信用關係被破壞,銀行紛紛倒閉。1825—1826年間,英國有70多家銀行破產。1825年底,著名的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儲備從1824年底的1070萬鎊降至120萬鎊。1826年工業危機達到高潮,大量商品賣不出去,物價暴跌,大量工商企業破產。據統計,1825年10月至1826年10月,破產的工商企業達到3500多家。1824—1826年間,英國當時重要的出口產品棉布的出口從3?45億碼 碼:英美製長度單位,1碼=0?9144米。降為2?67億碼,減少了23%。機器製造業、建築業以及其他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遭到了危機的沉重打擊。整個社會經濟處於極度的恐慌和混亂之中。當時,一方面,市場上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另一方面,工人大量失業,在職的工人工資也大幅度降低,工人無錢購買商品。此後,平均大約每隔十年,就要發生一次經濟危機,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不同程度地爆發了經濟危機。很多人喜歡引用亞當·斯密的自由放任理論,甚至經濟危機時也引用,而亞當·斯密根本就沒有見過經濟危機,如果他見過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危機,特別是見到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巨大社會破壞力的話,亞當·斯密肯定也會修正和補充自己的理論的,可惜很多人總是食古不化。亞當·斯密時代,嚴格意義上的工業革命並未發生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有兩個,一個是珍妮紡紗機的發明,一個是蒸汽動力的廣泛應用,而後者是最重要的。亞當·斯密時代雖然珍妮紡紗機剛剛發明,但蒸汽動力還遠遠沒有得到廣泛運用,工業革命僅僅剛開始,工業化並不普及。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它比舊式紡車的紡紗能力提高了八倍,但動力仍然要靠人力。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要從1764年的一天說起。當時英國蘭開郡有個名叫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的紡織工人,那天晚上他回家,開門後不小心一腳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紡紗機,當時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把紡紗機扶正。但是當他彎下腰來的時候,卻突然愣住了,原來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紡紗機還在轉,只是原先橫著的紗錠變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幾個紗錠都豎著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不就可以一下子紡出更多的紗了嗎?哈格里夫斯非常興奮,馬上試著干,第二天他就造出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並以他女兒珍妮的名字命名新紡紗機。這是最早的多錠手工紡紗機,裝有八個錠子,以羅拉喂入纖維條,適用於棉、毛、麻纖維紡紗。1768年,J?哈格里夫斯在諾丁漢與別人合資開辦了一家紡紗作坊,用珍妮紡紗機生產針織用紗。由於當年他沒能申請到專利,因此只能自己生產「珍妮機」來賺錢。「珍妮機」不但效率高,而且紡出的紗質量也比較好,因此哈格里夫斯的生意不錯,「珍妮機」也漸漸流傳開了。珍妮紡紗機的出現很快就引起當時人數很多的手工紡紗者的恐慌,他們衝進哈格里夫斯的家裡搗毀機器。一天夜晚,哈格里夫斯夫婦晚餐後正在談論「珍妮機」的相關話題。突然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出現在他家門口,然後,門被粗暴地撞開,一群怒氣沖沖的男男女女衝進來。他們不由分說,將房裡製作好的「珍妮機」通通搗毀:「讓你製作的害人機器見鬼去吧!」甚至有人放火點燃了哈格里夫斯的房屋,夫婦倆被趕出了小鎮蘭開郡。原來,英國工業革命發生後,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湧入城市,為工廠主打工謀生。當時英國佔領了印度作為殖民地,印度生產的棉紡織品物美價廉,熱銷一時,引發了英國本土棉紡業的繁榮。但是,織布機械由於機械工人凱伊發明飛梭技術,生產率大大提高。織布需要的原材料棉紗,卻還是依靠眾多家庭手工業的紡車慢慢紡出來。所以棉紗供不應求,收購價格較高。「珍妮機」的發明使棉紗產量上升,於是,織布廠收購棉紗的價格下跌。那些沒有使用「珍妮機」的紡紗工人不但產量低,而且棉紗又賣不出好價錢。日子久了,他們的怒氣爆發,才有搗毀機器的那一幕發生。哈格里夫斯夫婦不得不流落諾丁漢街頭,但他倆還是努力改進「珍妮機」。1768年,哈格里夫斯獲得了專利;到了1784年,「珍妮機」已增加到80個紗錠。四年後英國已有2萬台「珍妮機」了。雖然亞當·斯密寫作《國富論》的年代與珍妮紡織機發明的年代略有交叉,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完成時,珍妮紡織機還未大規模生產和流行,而亞當·斯密的經濟學思想誕生時,珍妮紡織機甚至還沒有被發明出來。因此,可以說亞當·斯密寫作《國富論》的靈感與珍妮紡織機毫無關係,而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標誌的重大發明——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更是亞當·斯密去世之後的事情。我們因此可以非常肯定地說,亞當·斯密思想產生的時代,工業革命尚未全面爆發,亞當·斯密也沒見過真正意義上的工業革命,這從亞當·斯密的著作中可以輕鬆地看出。《國富論》的主角仍然是屠夫、麵包師、釀酒師等封建社會的行業師傅或僱工,而非資本主義時代的資本家和產業工人。可見,亞當·斯密並沒有經歷過工業革命,也沒有經歷過資本主義,更沒有見過全國性的大市場。他的歷史地位不可否認,《國富論》一書也確實充滿真知灼見,但那畢竟只是「前資本主義」時代的產物,具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我的結論是:經濟學具有時代性,每個時代都需要符合時代要求的經濟學。……奧利弗.E.威廉姆森(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自1998年來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擔任「愛德華·F.凱澤」名譽企業管理學教授、經濟學教授和法學教授。曾任美國政治學與社會學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計量經濟學學會會員。主要著作有:《自由裁量行為的經濟學》,《公司控制與企業行為》,《市場與等級制》,《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治理機制》等。《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內容介紹:對於關注著現代制度演進的歷史學家來說,這本書是在約瑟夫·熊彼特之後,由經濟學家寫就的最重要的著作。「威廉姆森」所作研究比以往更為廣泛。他的方法在理解諸如簽約關係,縱向一體化、工會及反龍斷法等深奧難懂的問題上具有特殊的力量。這部著作給人印象極其深刻,也是所有真想學習法律、經濟學和組織理論的學生們的必讀之物。《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綜合了奧利弗·威廉姆森與其他學者在有關題目上的大量工作,並對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與實例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論述。新制度經濟學正在改變著我們對法律、經濟學和組織學中許多問題的看法。《資本主義經濟制度》闡述的是西方新自由主義的經濟觀點,是西方極端右傾的與政治密切有關的經濟思想流派。他們頌揚自由放任下的資本主義的市場和價格制度,認為它幾乎是解決任何經濟問題的最好機制;主張國家應該創造條件使市場和價格制度發揮最大的功能。儘管新自由主義的經濟觀點具有很大的錯誤,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也具有某些值得參考的論點和資料。這些資料有助於暴露自私自利的動機對社會可能造成的有害後果。《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主要論點為:競爭的資本主義——即通過在自由市場上發生的私有企業來執行我們的部分經濟活動——是一個經濟自由的制度,並且是政治自由的一個必要條件。《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次要論點是:政府在致力於自由和主要依賴市場組織經濟活動的社會中所應起的作用。《企業的性質(起源演變和發展》內容介紹:羅納德·科斯在其收入《企業的性質》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致辭中指出,其1937年的論文「企業的性質」的最要意義在於「明確地將交易成本引入經濟分析中」,而把術來對社會學家的挑戰描述為不懈地「研究具有正的交易成本的世界」。《企業的性質》發展了科斯研究的這一核心而統一的主題。「新制度經濟學」的命名者,被譽為重新發現「高斯定理(又譯科斯)」的人,至少是由於他的宣傳功勞,才使高斯的交易費用學說成為現代經濟學中異軍突起的一派,並匯聚了包括組織理論、法學、經濟學在內的大量學科交叉和學術創新,逐步發展成當代經濟學的一個新的分支。「新制度經濟學」就是威廉姆森對這一新分支的命名。當代所謂的新制度經濟學,已完全不同於傳統的以凡勃侖、康芒斯、加爾布雷斯等人為代表的制度經濟學。它是以制度經濟學方法研究制度,因此能被當代主流經濟學派所接納的新領域。此分支的啟蒙者高斯本人榮獲1991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繼他之後;道格拉斯·諾思也戴上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桂冠,不僅肯定了新制度經濟學的學術地位,而且顯示了當代經濟學與其他社會科學學科交叉和融合的強大生命力。奧利弗·E·威廉姆森因對制度經濟學的研究(特別是在企業邊界方面的研究)而獲得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理論顯示,企業能夠扮演解決衝突的角色。[美]奧利弗·E.威廉姆森著,張群群、黃濤譯,「新制度經濟學名著譯叢」,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ISBN編號:7-5058-1737-X/F.1230本書彙集了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奧利弗·E.威廉姆森關於產業組織理論與政策的一些重要論文,英文原著出版於1987年。其主要特色是,作者充分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的交易費用分析法,深入研究了產業組織特別是反托拉斯方面的基本理論與政策實踐問題。本書由四組論文彙編而成。第一組論述兼并問題。其共同特色是強調節省生產和交易成本的重要性。核心問題則是:應該怎樣評價成本的節約?成本節約表現為哪些形式?內部組織與節約生產和交易成本二者所採取形式的相關性是什麼?以及反托拉斯的實施帶來的後果是什麼?第二組討論交易技術問題。在作者看來,可直接或間接地作為協約問題來提出的任何問題,都可以按照交易費用節約的思路加以處理。策略性行為問題在第三組論文中加以討論。作者對策略推理的使用和濫用兩者都做出了說明。最後一組論文針對過去二三十年里逐步發展所形成的強制執行措施的變化,做出了詳細評論。作為代表性譯著,譯者對全書內容在理解和翻譯上的把握,在長篇的譯者前言和譯後記中也有所體現。譯者前言對作者的研究成果、思想脈絡和全書各篇章的具體內容都做了闡述。譯後記中,譯者對一系列專業術語的中譯法,結合有關文獻詳加說明和討論,對讀者加深理解不無裨益。《反托拉斯經濟學:兼并、協約和策略行為》([美]奧利弗·E.威廉姆森著,張群群、黃濤譯)目錄前言第一部分 兼并1 作為一種反托拉斯辯護理由的經濟效益:福利權衡1.1 基本的權衡模型1.2 模型修訂1.3 模型擴展1.4 結論2 生產的縱向一體化:市場失效的考察2.1 內部組織:肯定性的方面2.2 市場失效的考察2.3 結論3 反托拉斯的實施與現代公司3.1 優勢企業產業3.2 縱向一體化3.3 聯合大企業組織3.4 結論4 縱向兼并指導方針:對1982年改革的解釋4.1 1982年的縱向兼并指導方針4.2 沿革4.3 結論第二部分 協約5 反托拉斯經濟學:交易費用的考察5.1 基本方法5.2 縱向一體化5.3 寡頭壟斷5.4 聯合大企業組織5.5 結束語6 對縱向市場限制的評價:交易費用研究方法的反托拉斯影響6.1 節約交易費用6.2 可能具有的反競爭後果:策略性行為與賣方寡頭壟斷性相互依賴6.3 美國分銷體系的歷史發展情況6.4 從交易費用角度對斯韋恩案判決的評論6.5 替代交易費用研究法的其他研究方法6.6 結論7 對契約的評價7.1 交易費用經濟學7.2 契約圖表7.3 限制性貿易慣例:對契約的壟斷與效率研究方法7.4 商業上的履行不能7.5 結束語第三部分 策略行為8 作為進入壁壘的工資率:對賓寧頓案例的透視8.1 指控8.2 模型8.3 煙煤行業中的工資壁壘參數8.4 行業結構8.5 結論9 掠奪性定價:策略和福利分析9.1 掠奪性定價、效率和策略建模9.2 掠奪性定價規則9.3 換代設備行業的進入9.4 已有對手之間的掠奪性定價9.5 近期的案例和評論9.6 法律規定:以往的和所建議的9.7 公平9.8 結論10 經濟學家在審判前的作用:使用「動機邏輯」甄別掠奪行為10.1 年表和相關實際背景10.2 關於掠奪的邏輯10.3 決策過程考察10.4 對掠奪的評價10.5 理解競爭第四部分 評論11 對反托拉斯政治經濟學的評論11.1 進展的一些標誌11.2 結束語12 法律經濟學的理性基礎:需要更開闊的視野12.1 一致意見12.2 不同之處12.3 研究議程13 反托拉斯實施:來自何方去向何處13.1 60年代13.2 70年代13.3 策略行為:進展報告13.4 沒有解決的難題13.5 結論參考文獻索引譯後記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你所在的公司寫字樓里還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奇葩公司?
※怎麼查看一個公司的股東結構?
※【人資專題】如何籌建一家新公司?
※員工有無義務為公司培養新人?
※當今的中國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公司(不僅限於互聯網)?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