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三次修訂文字)(2)

第五種佛號叫「善逝」:用俗語來解釋,善逝就是死得好。你對世間人講死得好,他還生煩惱。你這不是罵我?咒我早死啊!卻不知道歪打正著。世人之死皆有種種痛苦,那不能叫好;有些修鍊的人坐在那裡往生,站在那裡往生,也不叫好。修外道講究色身調理,他能走得很自在,但是到底在哪一道,沒有把握,即使在二十八層天都是外道凡夫;或者一些有福報的鬼王、城隍老爺、土地老,也統統不能說善逝;阿羅漢、辟支佛證得人我空,解脫六道輪迴,但是他不敢從空出有,示現六道凡夫眾生相,也不叫善逝;菩薩願身再來,帶著隔陰之謎,借父母這個緣現肉團相,也不叫善逝。

唯有究竟極果如來,非生、非滅、非中流,當下就是生,當下就是滅,有生有滅的無情萬法,有生住異滅的泥巴瓦塊,無形無相的真空、那個四空天凡夫,乃至沒有哪一佛,沒有哪一法,不當下就是我;一切的虛空世界、山河大地,大至佛剎,小至微塵,無非諸佛法身真常。在生非生,在滅非滅,這叫「善逝」35。這就是修行人的終極目標——得到這種最自在圓滿大解脫,這叫「善逝」。明白了這個道理,叫「善生」行不行啊?叫善什麼什麼都行。這種「善」,是至善、圓滿之善。

第六種佛號叫「世間解」。相對於以上講的「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而言,他知道了這一切萬法,證到了這一切萬法,還要能夠善於變成語言,來開示演講這些萬法。以上都是講自利,到了這裡的「世間解」就是講利他。這裡的「世間」,包括凡夫世間和出世間一切萬法;佛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無所不解。《金剛經》怎麼講?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包括無想眾生,無想眾生是方便說,恆順眾生而言。一切眾生心裡怎麼想,佛都知道。為什麼?因為所有的人都是一尊佛,都是一個念,佛已經突破了這種障礙。

天鵝羽毛為什麼白?烏鴉頭毛為什麼黑?松樹為什麼筆直筆直?荊棘樹為什麼彎彎曲曲還帶刺?乃至天上有幾片風?有幾滴雨?每一滴雨又有多少個小毛毛頭?如來全部知道。那我們知道不知道?統統是現成的,僅僅是我們現在不願意知道。我們現在只想知道名聞利養、金錢財寶、皮肉筋骨、父母兒女而已,所以我們的心已經被調虎離山——離開了涅槃山來到了威虎山,然後看看哪裡有好吃好喝的,想辦法來干,是不是?只看我們往哪個方面去用心。

第七種佛號叫「無上士」:這個「士」在古漢語也好,現代的語言風格也好,都是對有學問、有地位、有身份、有權威、有貢獻、有作為的這一些出類拔萃的人的一種尊稱。比如戰士、勇士、烈士、大士、開士,大士和開士是佛法里對明心見性的修行人而言。按照「法華三昧」的解釋,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叫「無上士」。無上無下,無內無外,無前後左右,無空無有,無分別無不分別,那就變成即空即有,即前即後,即上即下,即內即外,這就是不二法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叫「無上士」。

第八種佛號叫「調御丈夫」:佛法不離世間法,同樣以正反兩種思維方式,兩種手法來待人接物。所謂「調」,就是諸佛菩薩以一種和平、柔順的方式來教育、引導、幫助那些相對正直、善良的修行人;「御」是指以一種強硬、打擊的方式來管教那些比較剛強蠻橫、愚痴顛倒的眾生。諸佛菩薩教化眾生,既可以示現善相,也可以示現種種惡相;我們不可以用牛羊眼、下劣心來妄加評測老師。你看一般的大寺廟,一進門口,首先看到的是誰?彌勒菩薩。這就是調的象徵,咧著大嘴巴,挺著大肚皮——大家好,統統進來。再往後面一轉,彌勒菩薩背後是誰呀?韋馱菩薩!韋馱菩薩可不是跟你嬉皮笑臉,寶杵攥在手裡——你老實點,不老實揍你。還有四大天王在旁邊看住你,韋馱菩薩來不及收拾你,你也別想逃出這個大門。

這個涉及到我們對道場管理制度的問題,二者不可偏廢。一般道場建立之初,根據末法時代眾生臉皮很薄、心很脆弱、浮躁的特點,以寬鬆為宜。有些人臉皮很薄,你給他個臉色,有一句不中聽的話,他可能永遠不到這個寺廟來。如果不能容納人,你這個道場是失敗的!你是白建了!

我們是按照本師釋迦牟尼佛當年的政策,來者不拒——不管是老弱病殘、強盜土匪、賣淫嫖娼,你只要來,統統接納,誰是誰啊?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都是我。你只要來,你只要接受了「如來藏」大法,不管你好人壞人,早晚上床,一起天亮,統統成就!好人壞人是誰啊?從第二義諦來講,都是我們過去世的父母兒女、至親骨肉;從第一義諦來講,都是我們一個人,沒有第二個人。這個法妙啊!這就是道場成立之初要「調」,就跟彌勒菩薩一樣。

那麼當人多了以後,如果我們不加以一定的管理,也會把這個道場葬送!管理制度要跟上去,但是仍然要注意分寸和火候。下面跟上來就一個「丈」。「丈」就是分析、權衡、比較。在唐朝時,官方規定,寺是教育場所。國家宗教局前局長葉小文同志向全國發出號召,講經說法是出家人的天職。後面的「夫」呢,這是語氣助詞,你真是一個調御丈啊!

第九種佛號叫「天人師」:顧名思義,佛是天道和人道的老師。可是這麼一想,不對啊!佛為十法界之父,怎麼好好就變成對天人情有獨鍾?所以這個問題我們要具體分析。打一個比方,譬如父母有十個兒女,或者三個兒女、八個兒女,其中一部分兒女相對而言比較健康長壽富貴;另一部分兒女比較貧窮下賤,體弱多病。如果父母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他是幫助那些比較富貴健康的兒女?還是幫助那些貧賤窮困、體弱多病的兒女啊?肯定是對後者提供幫助。佛把法界分為十個層次,對於佛、菩薩、阿羅漢、辟支佛這四聖法界的眾生,已經解脫了六道輪迴之苦。所以對於這些眾生的幫助,屬於錦上添華。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是不是這些人應該放到輕和緩的地位?理所當然應該對六道眾生幫助。三界火宅包括天堂。所以教化這一部分眾生是雪中送炭,應該放在重和急這個地位。

那麼再就六道來看,是不是應該向三惡道眾生傾斜啊?可是三惡道里,由於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實在糟糕,佛想幫助,心有餘,力也有餘,但是三惡道的眾生沒有辦法來接受佛的幫助。地獄道的眾生一天一夜萬死萬生,槍打、刀砍、鎚子錘。你說:「現在,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哪裡……」,他能聽得進嗎?簡直是痴人說夢話!鬼道眾生一年到頭餓得惶惶不可終日,好不容易盼到一粒米,盼到一口漿,送到嘴邊成了一團火,你說他能聽佛來傳法?那麼畜生道的眾生不要談,它愚痴。你對畜生說法無非是對牛彈琴。你一種直觀的慈悲心它能感受到,但是真正講文字義理,它沒有辦法消化。

三下五除二,剩了人道和天道,天道包括阿修羅。三善道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相對而言,基礎良好,生存空間比較大。來個打破沙鍋問到底,在天道和人道又是哪一道為主?告訴大家,是人道。人為萬法之靈。天人的生活只有光明,沒有黑暗,只有快樂,沒有痛苦;而人道統統具足,有利於開智慧,有利於奮發圖強。讀過〈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和《楞嚴經·卷六》的同修就會知道,在這兩品經里講到,有一種天人情願捨去天堂的福報,求觀世音菩薩加持到人間來修行。

佛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講:成佛、成菩薩、成辟支佛、成阿羅漢、乃至升天都是在人道成就,下地獄、做鬼、做畜生也是在人道成就。因為人道有善和惡這兩方面因緣,由此作為中間道往上升、往下落,所以人法就跟國家憲法一樣,是基本法。到天上做人、做天、做神、做鬼,是不是人相啊?都是人相。成佛成菩薩,也是示現標準的人相;那些有福報的鬼王、畜生王,基本都是人相;那個摩睺羅伽大蟒蛇,他就是人身蛇頭;在地獄的眾生也是現的人相,由人道到地獄裡受罪。因為人是萬法之靈,你不好好修行,造業就要受報;畜生道的眾生造業,仍然在畜生道受報;地獄裡受報是最苦啊!到了鬼道的眾生,他造業一般在鬼道里受報,然後往畜生道升,到了畜生道再往人道升,他不會往地獄裡面去。人可以下地獄,天人可以下地獄,你有這個條件卻不好好行善斷惡,所以必須到地獄裡受最痛苦的懲罰。

祖師大德講,「人身難得今已得」,我們現在是不是都得了?不需要向觀世音菩薩送禮。我要到人道里來,現成的。「正法難逢今已逢」,我們遇到正法,就在這裡!所以祖師大德敲著板桌吼啊!「你還不快走啊!人身一失,萬劫難復!」並不是說我這個人身失去了,再做七十年的豬,然後又投人身——不可能的事情。

要懂得珍惜人身,抓住當下!人命在呼吸之間。你錯過了這一次成就的機會,我不能肯定你還有第二次機會。雖然我想長期住世弘法,雖然我想將來在這裡講《法華經》《楞嚴經》,我都不能肯定我還有明天、明年、下個月。學佛一定要懂得抓住當下,正法就是難遇。要想聽聞《法華經》,無量國土無量眾生無量劫都難。機不可失啊!這是真的。

那麼這個「天人師」是講釋迦牟尼佛?是講藥師如來?還是講大勢至菩薩?還是講《法華經》《楞嚴經》吶?又要搞明白,依誰為師?是依法為師,依法不依人!《法華經》《楞嚴經》住世,就是如來全身36。怎麼叫「全身」?既是佛的肉身、化身、應身;又是佛的法身、真身;又是佛的報身、智慧身。依人不依法,這是學人的悲哀。這種迷惑顛倒,從現在開始,要畫一個句號。諸佛如來都是從法化生,用「一心三藏」把我們的迷惑顛倒化掉,而成為智慧報身。

第十種佛號叫「佛世尊」。一般的解釋:佛是世間出世間一切人都應該尊敬的。那麼,這裡的「尊」不是動詞,是一個量詞。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萬法都是一個「尊」,都是一個人。這是沒有數量的數量,也就是說,這叫「不二法門」。這是我們從如來十號觀照本來面目。

下面,從漢字的結構來深入探討。眾所周知,中國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漢字以象形字為主,往往一個字由幾個部分組成,這在世界各國的文字文化上面來講,是獨一無二的;而漢字的結構往往能體現出宇宙人生的真理。你看,「教、老、道、德、天、仁」,等字,都非常有意思,都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是受諸佛如來的特別加持,一點點都不要懷疑,其它任何國家的文化沒有辦法相比。明白這個道理對於我們中華民族的眾生承擔如來家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要知道,諸佛出世之前必須在第四層天,也就是兜率陀天彌勒內宮,觀察四千年。第四層天1天等於人間400年,4000乘以400還要乘以365,大概要幾億年,幹什麼?是要周密部署安排他在哪一片國土降生;再選擇他投生的父母;安排他住世80年講經說法的次第;要成就哪些弟子;要哪些弟子來護法;並進一步地安排他滅度以後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乃至在彌勒下世前56億7千萬年的十方法界怎樣來弘揚佛法,這是佛的總體計劃37。

當年如來滅度之後,大概是八九百年的光景,印度國內發生政局動亂;所以佛的弟子們逃亡到中國的西藏,再由西藏進一步把佛法傳到內地。而中國象形文字的發明創造有五六千年的歷史。佛在兜率陀天的時候,憑其智慧,能不能提前知道這個狀況吶?能!幾百萬億億年前後的事他都知道!諸佛考慮到將來的正法一定要傳到中國,因為中國人口多啊!想一想中國文字是誰創造的。如果不把這個前提講清楚,你們會認為我在這裡故弄玄虛,在借題發揮。

先來分析這個「佛」字。左右結構,左邊是一個單人,右邊是一個弗。從弗字來講,是不是否定的意思啊?修行就在於否定小我而進入菩薩道、佛道,否定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否定我們無始劫以來的迷惑顛倒、妄想、貪嗔痴慢疑種種習氣;否定我們對這個肉團身的執著;否定我們對父母兒女這些家庭眷屬的情執;否定我們對種種名聞利養的貪求。當否定到一絲不掛的時候,你成佛了!只要還有一個念為自己,就是一種情執,你不能成為究竟圓滿之佛。

往往有許多大貴大富之人在走投無路的時候,進入佛門;也有些遇到絕症大病之人後進入佛門。他們一旦淪落街頭的時候,無非是兩種結果:一種是自取滅亡,自絕於人生;一種是成為大開悟之人,「啊!我現在終於解脫了!從重重的名聞利養中解脫了!」世間有一句俗話:無官一身輕,無錢一身輕。不成佛也成仙,他感到解脫了。往往就是這樣,這是幫助我們來體會自我否定這種心態,加深理解「佛」字的含義。

我這一生受父親影響很深。他在解放前是一個名鄉長,五八年那個時候搞浮誇風。我們江北歷來就是只種旱糧不種水糧,那個麥子長得有膝蓋高,政府下命令砍掉,要學江南人種水稻。我父親態度堅決:「要砍麥子,你先把我腦袋砍掉,然後再來種水稻。」這在那個時候就是大逆不道,當然政府沒有砍他的腦袋,給他罷官。但我父親這個人始終是樂天派。那時候他的一個老戰友家裡被盜了,我父親哈哈大笑:「誰也偷不到我的東西!我所有的財產都在身上!走到哪裡帶到哪裡,睡覺也在我身上。」什麼意思呢?窮人窮得自在。

還有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父親曾講:「我如果打人家三拳,我三天晚上都睡不著覺,人家打我三拳,我都能呼呼大睡。」講了以後也是哈哈大笑,這些事情我都記得清清楚楚的。人就要學會自我否定,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容易得道。

下面來講第二個字,「說」字。我們在講解經題的時候,把它說為開示宣講;那麼根據中國古漢字一字多音、一字多義,這個「說」字還有另外一種讀音,叫「yuè說」,是歡喜、喜悅之意;在這裡解釋為道交感應。怎麼道交感應呢?佛法僧是一個本體,佛就是法,法就是僧,僧就是佛。所以這個「yuè說」字可以解釋為十方法界萬法萬相,都是一個釋迦牟尼佛,都是一部《阿彌陀經》,都是一尊阿彌陀佛。

下面呢,這個「阿彌陀」跟其它佛號不一樣,我們前面講了如來的十個通號,而「阿彌陀」這三個字,有它的特殊性,既是別號,又是通號。別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有一個阿彌陀佛,他發了四十八個大願,接引十方眾生;通號呢,在究竟意義上講,沒有哪一個佛不是阿彌陀,沒有哪一個菩薩不是阿彌陀,沒有哪一個天哪一個人、哪一個鬼、哪一個泥巴瓦塊不是「阿彌陀」。「阿彌陀」就是「如來」,「阿」就是「如」,「彌陀」就是「來」。佛講一切法,就是講「如來」,就是講「阿彌陀」,就是下面講的「如是我聞」,就是講「如是等」,像「如來、如是等」這樣的名相概念,在三藏十二部經里司空見慣。千佛出世,就是為了講一個「阿彌陀」,就是要開示宇宙人生本來面目。

可是這幾千年以來,尤其這幾十年以來,我們形成了一種風氣,就是執著西方世界有一個阿彌陀佛來接我們,就是要唸阿彌陀佛,就是要拜阿彌陀佛……而佛在講《金剛經》時斬釘截鐵,絲毫不拖泥帶水: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釋迦牟尼是這樣講,祖師大德也是這樣講,文殊普賢化身為寒山拾得也這樣講,「口念彌陀心散亂,扯破喉嚨也枉然」!

慈雲灌頂大師講,唸佛人也能往生到無間地獄38。這個可怕!你心裡是不是把阿彌陀佛當作鬼神在崇拜啊?你這樣唸佛怎麼能往生呢?

盡虛空遍法界,諸佛菩薩、天人鬼畜、泥巴瓦塊、風雲雨霧都是一個阿彌陀,都是一個人一個念之所變現。這叫「阿彌陀」。就像做夢一樣:我們在夢到父母兒女、親朋好友、冤親債主,也夢到牛馬豬羊、狗貓雞鴨、蚊子蒼蠅,也夢到颳風下雨、香蕉蘋果、泥巴瓦塊,這一切一切的東西是不是都是做夢的一個人變現出來的?夢中這些東西有沒有哪一個不是哪一個?既然都是你一個念,所以蘋果是不是香蕉?香蕉是不是你的老媽?你老媽是不是那個電視機?電視機是不是你的小外孫吶?這叫「阿彌陀」!將來回歸大光明藏,到時候想怎麼樣變就怎麼樣變。

在佛法里「一真一切真」,夢都是真的,都是我們的心在變現。夢中你肚子餓了馬上就有一個蘋果現前,夢中你想方便,馬上就有廁所或者痰盂現前。你夢中看那棵樹很高,上面有個蘋果,一蹦就飛上去,把蘋果吃了以後再下來,有沒有這個夢啊?同樣是一個人,為什麼夢中能千變萬化?你要吃的那個蘋果是不是你自己變出來的?是不是你自己吃自己啊?那我們現在能不能也一下飛起來把這個燈拿下來?不能了。

那我就問了:為什麼在清醒的情況之下不能千變萬化?為什麼?因為我們在白天眼睛往外看,耳朵往外聽,鼻子往外嗅,腦子裡在打妄想,是不是啊?你心是亂的;夢中呢,眼睛也閉了,六根都停止動作,就是陽性功能停止,只有一個夢中獨頭意識在發揮作用。既然是這樣,禪定功夫是不是相似於做夢呀?停止對外的一切攀緣,而且比夢更加高級。

那麼,從這個夢我們就能明白宇宙人生真理,明白修清凈心的重要;從夢我們也可以悟到什麼叫「阿彌陀」。夢中境界千千萬萬就是「彌陀」,做夢的那個人就是叫「阿」,正在夢中你能不能知道自己在做夢?不能。雖然不知道,它在不在?在。現在我們雖然看不到自己的真人,它在不在?在。沒有真人,你現在不能看,不能聽。要這樣來觀照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這是從根本上認識「阿彌陀佛」,從根本上幫助我們成就阿彌陀佛。你現在對這個道理刻骨銘心、深信不疑,你現在就是阿彌陀佛。你修什麼?你念什麼?你拜什麼?你回去睡大覺,是睡佛,是不是?睡覺是不是也是佛?你回去吃飯,你是飯佛;你到卡拉OK去,你是卡拉OK佛;《阿彌陀經》就要講啊,「飯食經行」,連吃飯都是修行,哪一法不是修行?所以對於明心見性的人,沒有哪一法不在道中。

明白這個道理,就既叫《佛說(shuō)阿彌陀經》,又叫《佛說(yuè)阿彌陀經》,你跟《阿彌陀經》已經圓融為一體。祖師大德講:不懂得什麼是佛,天天唸佛,天天罵佛;天天拜佛,天天打佛。阿彌陀佛本來就是你,阿彌陀佛本來是一切的萬法;你非講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那個阿彌陀佛,是不是罵佛啊?你拜這尊佛,卻在把頭往那個佛(拜墊)上撞他,是不是打他啊?那個拜墊是不是阿彌陀佛啊?有時候發起脾氣來還用腳把這個拜凳往旁邊一踢,是不是打佛啊?明白了什麼是阿彌陀佛,你再在拜凳禮佛,是不是對拜凳恭恭敬敬的?講到這裡是不是石破天驚啊?

明白這個道理以後,首先要生恐懼心:「哎呀,幸虧遇到正法呀,要不然這一生又白過了!」當然我們念佛拜、佛也能得到福報,但是開不了智慧。如果來世得到一點福報呢,很可能還要忘恩負義,誹謗佛法:「你看我多有本事啊,做了大官、發了大財,你們自己沒有本事,還講迷信,念佛拜佛能念到什麼?」因為這一念心,第三世你就往下落,叫三世冤。

聽圓教法門,如果你們感到與其他的法師講的有衝突有矛盾,你從《法華經》《楞嚴經》去找證據,自己去判別;或者參考圓瑛法師的《楞嚴經講義》和交光法師的《楞嚴經正脈疏》。佛就知道末法時代的眾生迷惑顛倒,特別交代「依法不依人」。這不是我的規矩,這是老佛爺的規矩,大家要原諒。我是對法不對人,沒有辦法繞過彎子去。

為什麼幾千年以來「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為什麼佛講《法華經》《楞嚴經》時無量的修行人當場成就?為什麼慧遠大師等123個人廬山結廬念佛百分之百往生?為什麼我們現在傳《法華經》《楞嚴經》,所到之處成就到所到之處?無非是真理不可戰勝!我有一個弟子發信息給我:「師父啊,你騙我終於把我騙得見性了!」很簡單,是不是?我們走到哪裡,不管你有錢沒有錢,都要讓你們來成就,路途遠的還可以發路費,這是真的。

下面解釋「經」字。這個「經」字是一切經典的通題,前面的「佛說阿彌陀」是別題。「經」字是由印度語翻譯而來,因為沒有佛經時中國就有《儒經》啊、《皇帝內經》吶……所以按照中國的「經」字來翻譯印度的那個「經」的意思。「經」字,梵語為「修多羅」。印度有一種樹叫貝多羅樹,樹葉很大很結實,不容易毀壞。據說當年一部《法華經》用樹葉串起來有八里路長!我們要感慨前輩菩薩的勞動成果,那麼多經典變成樹葉整理起來,保存幾百年再翻譯過來,談何容易啊!

那麼這個「經」字當初翻譯為「契經」,後來為了圖省事,只用一個單字叫「經」,但仍然要按「契經」來解釋。「契」就是上契諸佛智慧,下契眾生根機。通過這個「契」,通過這個「經」,把佛法僧、萬法萬相連持為一個本體,即佛、即法、即僧、即經、即萬法。所以「經」就好像一座橋樑,好像一根紐帶,把萬法連持一個本體。那麼歷來經家往往從「貫攝常法」這四個不同的角度來解釋「經」字。注意,從每一個角度理解,我們都能開大智慧。

首先講「貫」。方便法來解,如果我們講一句話不連貫的話,人家會感到莫名其妙。比如說「我要吃飯」四個字,你不能變成「飯吃要我」。寫一篇文章,必須要連貫,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你比如說,「禮拜天,我跟老爸去看打籃球,來到了游泳池,裡面人滿滿的,真美啊!」這篇文章老師會不會給你打分?給你打叉重寫,是不是?不要看成是講笑話,從方便法來理解究竟法才能契入。所以樹葉上寫的字,能不能搞顛倒啊?那麼作為佛經來講,可以說三藏十二部經都是在講行善積德,就跟我們講話寫文章一樣,中間一點點不含糊的,那也叫貫;如果三藏十二部經講我們行善能夠得福報,斷惡要得罪;一會又講行善能得惡報,行惡能夠成佛,這是不是顛倒了?三藏十二部經不敢顛倒的,這叫「貫」。

可是到了《法華經》《楞嚴經》一反常態。佛法的真諦不是善不是惡,就是講一個「真」。《楞嚴經》講,但有言說(指自然、因緣之法),都無實義;《法華經》把其它諸經判為「諸法戲論之糞」39,是不是不貫吶?而正法只講真實。是非好壞善惡、佛菩薩、魔鬼妖怪、牛鬼蛇神、泥巴瓦塊統統都是我,統統是一尊佛,統統是一個念。很奇怪的是,通過不貫而獨尊於《法華經》《楞嚴經》,等我們真正明白「三藏一心」以後,反而統統都貫起來了。原來判為戲論之法的那些三藏十二部經是不是統統都是《妙法蓮華經》吶?妖魔鬼怪、泥巴瓦塊是不是統統都是《妙法蓮華經》?

三藏十二部經由貫到不貫,再由不貫到一貫一切貫。所以當初講的貫是不是方便說?再後來講不貫,在講不貫的同時把一切的是非好壞是不是已經統統貫起來了?有沒有心外之法呀?這就是圓頓大法——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40。

這個「貫」是不是「契」啊?注意,佛法不壞世間法。你不要說兒子沒有考上大學,就跑去問老師說——印廣法師講的,錯的也是對的,你怎麼不給我兒子上大學?我們的智慧無所不包,這個心既能高貴也能愚痴。如果它只能高貴,只能聰明,不能愚痴,它妙不妙?不妙。它可以各種各樣地變現,既可以像孫悟空一樣,幾根毫毛一吹,變來無量的孫悟空金箍棒;也可以一念變現出無量的諸佛菩薩、天人鬼畜。

「攝」。我講話的形相、內容通過攝像機都可以保存,再向外傳播。我們那個一精之明是不是專門在攝?一精之明就是攝像機,是不是?攝了以後再加工加工,就變成十法界花花世界。凡是佛所講之經,一定能為眾生之所攝受;凡是眾生,皆能為佛所講之法攝受。為什麼?因為「經即是眾生,眾生即是經」。無非把這個心結打開,感應道交為一體。我們都在變化,無而忽有為變,有而忽無為化。變化變化,既能往上也能往下,往上成佛成菩薩、成阿羅漢,或者成天,往下成人、成鬼、成畜生,乃至下地獄,都是「從法化生」。

我們搞名聞利養是不是法?那叫世間法。世間法是不是佛法?不在於誰高誰低,只要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是各從其事,各隨所願,各取所好。你願意做鬼你就做鬼,你願意做佛就做佛。如果我們這個心只能做佛不能做鬼,這個心妙不妙啊?你如果不能做鬼的話,你也不能做佛。一個人連做壞事都不會做,他能不能做佛事啊?不在於你能不能,只在於你做不做,願不願,但你必須有這個能力。

我經常碰到有些人說:「師父啊,我老是習氣很重,煩惱心很重,怎麼辦?」我說,「怎麼辦?這是寶啊!煩惱就是菩提!」不會生煩惱的人,能不能轉菩提啊?明白「如來藏」的道理,煩惱不知不覺地就轉為菩提,這是許多人的共識。有些同修講:「師父,我現在不知怎麼搞的,我想恨人都恨不起來。」我跟他逗著玩兒:「恨不起來?我教你辦法,咬牙切齒地,我就要恨你,我就要恨你……」他講:「不行啊,還是恨不起來啊!」為什麼?他明白道理以後,心地亮堂了,自然而然化解了。不明心見性的人,你再對天發誓:我一定要克服什麼什麼毛病習氣——我跟你講,你克服不了的,萬萬萬分之一這樣的人是有可能,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人克服不了。

唯有明心見性之人,他想克服也克服,不想克服也克服,他沒有辦法不克服,就是講的想恨都恨不起來,想生煩惱都生不起來。明白這個道理以後,一個月之內,你們檢驗一下自己的心態改變了沒有。要不然你怎麼樣苦修——哪怕一天念十萬聲阿彌陀佛、到處去朝山磕頭、拜山開光,你不是真用功。這是文殊菩薩講的,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要想成佛,除了明心見性,除了修楞嚴大定,沒有第二條路可走,沒有第二個門可以進。

佛也在攝,菩薩也在攝,天也在攝,人也攝,鬼也在攝,名聞利養也在攝,我看你往哪裡攝。沒有哪一法不是經典,沒有哪一個人不在修行,只是往哪個方向修的問題,只是攝受哪一個法的問題。《法華經》再三講,要親近善知識,遠離痴眷屬;要跟修大法的人做同修,跟小法的人不可以往來,不可以在一起吃飯,不可以在一起說話,不可以在一起走路41,防止你給別人攝受過去,是不是?你跟善知識,只會被善知識所攝受。注意,這個「攝」是不是還在講「契」啊?「貫、攝、常、法」這四個字沒有哪一個字不是哪一個字。這叫次第圓融。

「常」,是時時事事處處。老佛爺當年在世,一場法會成百千萬億的眾生成就,是不是啊?我們現在要恢復當年傳法的氣氛,受持《法華經》《楞嚴經》的菩薩,任重道遠吶!不可以有一點點含糊!這次過元旦我給弟子們講了幾句話,「如來家業路方長,汝輩星夜須兼程」。把這句話記下來,要明確我們肩上的擔子。

這個「常」,叫念念在道,依佛教誨,須臾不可懈怠。我們不忍心浪費寶貴的時間精力,不可以庸庸碌碌、無所作為,不可以三心二意。為了教化眾生,你東奔西走,南征北戰,功德無量;為了成就自己,你東奔西走、南征北戰,越走越糊塗,你到時候哭都哭不出眼淚來。要明白,沒有明心見性,不可以亂跑,這是祖師大德的教誨,包括去拜佛、看師父,都不允許。在祖師大德的教法里,你去看他,「你來幹什麼?」弟子滿面春光,「哎呀,我想師父,我來看師父嘛!」祖師眼睛一瞪,「給我滾!回去用功!」是不是?你去教化眾生可以,但是必須明心見性,你在哪裡都不會被境界所轉。

那麼對於佛經而言,這個「常」還有特別的含義——凡是諸佛如來金口玉言,由後來的菩薩們所整理的經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作任何的改變。不可以加一個字,不可以減一個字,不可以改變一個字,更不用說一段話,否則佛法經典就失去它的信用。佛經里的任何一個字都是無價之寶,無價之寶就是無價之寶。什麼都不足以喻其之貴。誰膽敢改變一個字,大逆不道!即使錯的,有問題的,也只有保持原貌。那麼有些經文里確實一些章句、一些段落、一些名相概念用現代的語言風格、語言規則沒有辦法理解,怎麼辦呢?佛法里有通融,叫作存疑。這裡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由於後人在傳承的過程中,無意當中造成了些漏字、錯字、改字的現象;第二種情況屬於古今語言風格之差異,彼國與此國民族傳統的文化之差異,造成了一些彆扭。

在這裡涉及到一個外道謗法的問題。現在都還有人講,佛經不是佛自己的手筆,是後人整理的,怎麼可以相信呢?而這樣的人往往最後都是耍無賴。而大乘法在我們這個國土可以說從儒家開始,從漢唐以來已經形成了一種氣氛。儒家的「忠君愛國、孝父孝母,善待一切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之人幼」的思想,是不是大乘佛法的影子?乃至孫中山「天下為公」,更不用說毛主席「為人民服務」,馬克思恩格斯搞「共產主義」,都是大乘佛法的氣氛。過去一些革命先烈如果不是菩薩再來,那他是誰啊?

所以在大陸傳承大乘法也是佛力加持,我們不能把本土的珍寶丟掉,反而去撿人家的垃圾。要當心,不要被境界所轉吶!不要迷惑顛倒啊!而且我們還要向全世界把這個正法傳播出去,這就要靠諸位的共同努力。將來不是我們到台灣,不是我們到美國、到印度去請法,而是台灣、美國、印度都要到我們這裡來求法,否則我們對不起如來家業。這個局面我相信很快就會形成,很快!這十來年以這樣的速度發展,古今中外之所罕見。

那麼對於外道的這種懷疑、誤解乃至誹謗,我們有必要澄清兩個重要的事實。佛在世時確確實實沒有留下一個字,為什麼不留啊?我是最近才悟到這個道理,提出來與大家共同討論。我大概在零七年講《心經》,開始印光碟,有位菩薩說:「你講的《心經》太妙了!我看了以後,五六個晚上沒有睡著覺!」講老實話,我並沒有認為我講的經怎麼好,在她的提醒之下,我就來看光碟,看了以後我感慨萬分!我當時就悟到,如果我打成草稿來講經,絕對講不出那種境界。從登台講經第一天開始,我從來沒有打過一次草稿,我就是這麼講,是不是?這是什麼道理?這樣講課的時候,我是不是往裡面想?逼著我們的心迴光返照往這裡看,往這裡(手拿一隻氣球手套)看就好了。釋迦牟尼、阿彌陀佛的東西是不是全部在這裡(手套空性)啊?這叫自性流露。如果念講稿往外看,你就被文字所執著,這是老佛爺的智慧。

為什麼有些註解的文字非常非常優美,朗朗上口,思維邏輯非常緊湊?他把心用在作文章,法講的很好,而你不容易領會;而我們往往講課的時候,有時候難免還丟三落四。要悟這個道理啊!不可以著文字相,我想佛就是示現這個法。以佛的智慧和神通,他不需要動筆,一個念這些經卷就飛出來,是不是?乃至500年之前,2500年之前就可以把秦朝用布寫、漢朝用紙寫……把這些經本全部現出來;乃至我們現在的經書他都可以提前放在這裡。既然他能現卻不現,是不是懶惰呢?是不是佛吝法,怕便宜了後人呢?統統不是,這就是表法。

像這樣的講法,每一個人都能講。你不要以為我這個人很有智慧,其實我是最傻的。我原來還沒有出家的時候,我那個師兄經常指著我的鼻子罵:「你這個東西呀,七歲兒童的智力都沒有啊!」我女兒變本加厲:「嗯?七歲?我看爸爸三歲小孩子的智力都沒有!」這是真的!講經說法與文化高低,與聰明怎麼怎麼沒有絕對的關係。把這個道理搞明白了,變成你自己的語言,你隨便怎麼講。這是佛規定的,叫「依義不依語」。你把意思講明就行了,不一定要語言多麼華麗優美。弘揚正法,每一個人都能夠如數家珍吶!因為我們自己就是這本經。《法華經》《楞嚴經》講什麼?講人怎麼來的,鬼怎麼來的,泥巴瓦塊怎麼來的……你一聽還不就懂?

把這個道理講明白,你的功德有多大,知道嗎?說了你可不要害怕!這是佛講的——你能講一句《法華經》,勝過太虛空級的大法師——可不是世界級不是地球級,而是太虛空級的大法師——站在最高的一層天,對普天下無量的眾生講無量的經典,而且把這些人都成就了阿羅漢、辟支佛,他的功德沒有你講一句《法華經》的功德大!你讀《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的偈頌就知道42。有沒有哪一個人不能講一句經啊?如果有的話你現在留下來,我把你教會了再回去,就這麼簡單。講一句經都這麼大的功德,先把這份功德撈到手再說。每一個人都能做到,這是不是很滑稽啊?在佛法里講啊,聰明反被聰明誤,老實人得大利益。聰明人能講三藏十二部經,但他不明白「如來藏」的道理,祖師大德講,那無非外魔邪說43!許多人明白以後,倒吸一口涼氣啊!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跪在那裡哭:「過去修了幾年幾十年我都白修了,修了無量劫都是白修了!」這叫石破天驚。

那麼,這兩個重要的事實必須要講清楚。雖然講經要自性流露,可是佛走了以後,誰能生生世世代佛傳法?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所以才把佛所講的經典用文字記錄下來,是不是?但是非常慎重,由摩訶迦葉主法,五百大阿羅漢參與,阿難尊者登台,一字一句把佛在49年所講之法說出來,經五百人舉手表決,百分之百舉手方為通過。只要有一個人對一句話一個字提出不同意見就必須修改。古今中外,有哪一個國家、哪一個經典、哪一部文獻像我們佛法這樣慎重其事啊?那麼佛法傳到中國來怎麼樣呢?同樣如此。佛法的傳承跟其它宗教不一樣,它是由漢朝皇帝禮請而來。後來結集翻譯經典,也是仿照當年印度菩薩整理經典那種方式,皇帝任命當朝宰相或者新科狀元組織全國有進士學位以上的人才,包括高僧大德,組成一個幾百人的譯經道場,一主二副,由梵文譯成漢文,三個人通過,提交大會通過,然後由皇帝批准進入藏經閣。我們現在看到有乾隆版的大藏經,就是乾隆皇帝親自審批過的。

這裡要點明:在清朝乾隆皇帝之前,對出家人規定很嚴格,首先必須有進士以上的學位你才能出家(進士學位在封建社會是最高的學位,當了進士就有官做,起碼是七品縣官),不光是文采要好,品德也要好。要經過左鄰右舍街坊來評議,你這個人品好不好,再經過官府審批,報到皇帝那裡,皇帝再發出牒度,這個人方可出家。所以乾隆皇帝做了一個好事,也做了一個壞事——不管有文化沒文化,只要誰願意,都可以出家。好處呢,使許多正直善良之人能夠進入出家隊伍;壞處呢,也使一些下九流混入僧團。

憑良心講,社會上那些人吶,他哪看得起出家人!有些人跟老婆離了婚,竟然還不允許她出家。為什麼?丟他的門風。有些人寧願讓兒子去當強盜土匪,也不願他出家。這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出家人內部確實有那麼一些人莫名其妙的,他不是真修行。那作為在家人要調整一種心態,你不要管他是真出家還是假出家,你都要把他當成菩薩。他即使假出家,以此因緣,他能生生世世出家。他造業,他受報。

從這兩個緣起,我們應該堅信:佛經一定是諸佛金口玉言,不要有任何懷疑。至於講經說法要離開經本自性流露,我們也不要執著。一開始學習登台講經,你必須要備課,這要有一個過程。《過五關度六將證菩提》那個光碟,現在好多人都能講,脫口而出,不用講稿。你把《過五關度六將證菩提》這個光碟兩個小時給人家講完,你等於講了一部《法華經》,等於講了一部《楞嚴經》,那就是精華。你講一句《法華經》都不得了,何況你能系統地把「如來藏」的道理講出來!你功德無量啊!佛在《法華經》講,你為一個人講一句都有那麼大的功德,何況你為幾個人講許多句?更何況聽你講經說法面對的還有天人鬼神大眾44?

第四個字叫「法」,帶有規範之義。凡是佛講的經論和戒律,我們都必須依教奉行,不可以違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成佛由法化生。那麼在有些小的規範處,在佛法里允許通融。比如,佛在世時規定出家人只准穿三衣,你有第四件衣服,就必須在十五天之內供養給別人,否則就是破戒;這是為了破除出家眾的貪心。像這個規範,在我們這個國土就不好施行。你現在穿了三件衣服,都凍成冰棍一樣了,誰還修行啊!作為大乘菩薩修行法,不同於小乘,論心不論事。

但是有兩種傾向要防止。一種是用小乘心態來看待大乘修行。因為大乘人修行不像小乘人那樣規規矩矩、戰戰兢兢,走路都不敢東張西望,不敢看到前面第四步,走路都怕把螞蟻踩死了。這是一種情執,他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楞嚴經》講的「想升情墜」。另外一種傾向呢,防止大乘人自以為明心見性,錯用了心。既然我們是論心不論事,吃肉喝酒怎麼樣長怎麼樣短他無所謂。噁心持法,罪加一等!連小乘的戒律都不知道遵守,你還叫明心見性嗎?「一戒一切戒」,是把這種戒律與我們的智慧圓融一起,在佛法里叫「道共戒」「慧共戒」。戒在定中,戒在慧中。那麼,受持小乘法不能成佛,不能往生;如果小乘法都不能受持,連做人都沒有你的份;乃至做鬼做畜生都沒有你的份,你下地獄。對於佛法絕不可以斷章取義。

這裡涉及到一個很敏感的關於假密宗修行人吃肉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不講清楚,可能會使不少同修誤入歧途,乃至謗法謗僧。現在有許多人很瀟洒,特別是一些所謂修密宗的人——我們照樣吃肉,照樣吃魚,照樣過夫妻生活,照樣成佛45……真可怕呀!而密宗吃肉確有其事。那是在一千多年以前,佛的弟子們由於國內政局的動亂,逃亡到西藏。

當初佛弟子與西藏各宗派進行溝通,有一個教派基本上能夠接受正法,但是吃肉不能改,所以當時佛弟子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第一,西藏屬於高寒地帶,沒有足夠的動物脂肪,不足以抵抗寒冷;第二,西藏只長草不長五穀雜糧,長了草喂動物,人只有依靠肉食為生,在當時的西藏想到內地搞糧食談何容易?除了少數王宮貴族,要平民百姓吃到五穀雜糧,那比登天還難;第三,西藏人死了以後用特殊的葬禮,講了以後叫你毛骨悚然,他們實行天葬——人死了以後,被扔到荒郊野外,由天葬師剁剁砍砍,砍碎了以後給鳥吃、喂老虎、喂狗,也就是說當生債當生了;第四,佛法在印度已經遭到滅頂之災,如果在西藏再不能傳承下去,佛法不就斷種了?所以綜合考慮,這個命還要保住。由於這四個方面原因,談判達成共識,可以吃肉;但是,到內地不可以。

可現在內地呢,不僅發現一些所謂的密宗和尚吃肉,乃至所謂修密宗的居士們也在吃肉,還大言不慚!這個問題要引起我們重視,這可不得了啊!這會傷害你生生世世46。今年五月份我有幸會見了龍稱法王,龍稱法王在沒有見面之前就已經把《過五關度六將證菩提》等一些光碟研究過了。我在揚州講《法華經》時問他:「密宗講的法王、活佛,是怎麼回事啊?」龍稱法王講:「我們藏族人講法王、活佛,就是你們漢人講的住持方丈。第五尊法王還沒有出世,是彌勒菩薩呀!我這個法王是繼承我舅舅的,他原來是方丈。」

其實,哪一個宗派團體都有出類拔萃的先進模範、正人君子,也不可避免有些敗類。真正的密宗,是最上乘的修行法門。明心見性以後,還要是八地以上的菩薩你才有資格進修,七地菩薩都只能做旁聽生。對於修密宗的人,我們從來不讚歎,也不敢誹謗,我們不知道他是什麼根機。有一位上師就講我前世是修密宗的,我說我知道不是這個根機,我沒有辦法修,你不要恭維我。因為這是人所皆知的問題,我也沒有辦法繞彎子繞路走,遇到這些問題我只有硬著頭皮迎難而上,要不然我對不起三寶,對不起如來家業,對不起修行人。人的心態是可以調整、可以改變的,一旦徹悟了,你會為如來家業奮鬥到底,義無反顧。

?註:

24.《法華經·譬喻品第三》:若有聞者,隨喜頂受,當知是人,阿惟越致。

 

25.《法華經·法師品第十》: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

 

26.《法華經·法師品第十》: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法華經乃至一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種種供養經卷……當知是人,自舍清凈業報,於我滅度後,愍眾生故,生於惡世,廣演此經。

 

27.《楞嚴經·卷三》: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28.《楞嚴經講義·卷一》古德有云:見、聞、覺、知,無非妄想。此約六識言。又僧問善知識:如何是佛性?答曰: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舌嘗味,在手執捉,在足運奔。此約六根言。識性虛妄,故名妄想;根性真常,故稱佛性。古來宗門祖師,多從六根門頭,接引學人,擎拳豎指,令向眼根能見處薦取;振威一喝,令向耳根能聞處薦取;木樨香否?令向鼻根能嗅處薦取;這個滋味如何?令向舌根能嘗處薦取;當頭一棒,令向身根覺痛處薦取;不思善不思惡,令向意根正恁么時薦取。這等見、聞、覺、知,即本經所顯的,為如來密因,亦即二根本中真本,亦即四科七大中,如來藏妙真如性,所應取為本修因者。

 

29.《法華經·方便品第二》: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30.德林老和尚:我們近代有位圓瑛法師,寧波天童寺的。天童寺也有禪堂。有一天他在禪堂里坐香,坐香止靜後,好個禪堂的門是關著的。圓瑛法師在靜中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很急,他就從座位上下來,出了禪堂。出了禪堂後,他忽然想起來,這禪堂的止靜門是關著的,我是怎麼出來的?再想回去,回不去了,門是關著的嘛!這是怎麼回事呢?空和色也就在這一念之間,當他出去的時候完全忘掉了這個禪堂,忘掉了這個門,也忘掉了自己的這個身體,忘得乾乾淨淨,於是他就出去了,沒有一點障礙。等他心裡一起念,這個念頭一起,想這個禪堂的門是關著的,我怎麼出來了?那就回不去了。為什麼呢?他這個心裡有了一個禪堂,有了一個門,還有了一個我,於是便有了障礙,這就叫做一切唯心造。那個門是色,色其實也是空。我們人有分別意識,在意識中這個牆壁是不能通的,這個門是不能通的。你認為不能通,他就不能通啊。在這一點上,我們就不如鬼神,鬼神他就能通過。

31.《楞嚴經·卷五》,二十四聖各陳所修圓通法門。入手之處,無非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再加上地水火風空見識七大。觀音耳根圓通法門在下一卷單獨陳述。

 

32.《楞嚴經·卷八》:妙明真凈妙心,本來遍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

 

33.《般若心經講義》(圓瑛大師·著):了知色空相即,平等一如,則念念度生,實無眾生可度,時時求佛,不見佛果可求。此則超越菩薩,頓登佛地,而到究竟彼岸也。色蘊一法,能作如是觀,其餘四蘊,應念圓明,勢如破竹;第一節已破開,別節自易。故下云: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五蘊若空,五濁自超。只在吾人一念觀心為主耳。

 

34.《法華經·法師品第十》: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35.《法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

 

36.《法華經·法師品第十》:藥王,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誦若書,若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

 

37.《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爾時善慧菩薩,功行滿足,位登十地,在一生補處,近一切種智,生兜率天,名聖善白。為諸天主,說於一生補處之行,亦於十方國土,現種種身。為諸眾生,隨應說法。期運將至,當下作佛。即觀五事:一者,觀諸眾生熟與未熟。二者,觀時至與未至。三者,觀諸國土何國處中。四者,觀諸種族何族貴盛。五者,觀過去因緣誰最真正應為父母。觀五事已。即自思惟。今諸眾生。皆是我初發心以來所成熟者,堪能受於清凈妙法。

 

38.《念佛人的一百種果報》(慈雲灌頂大師·著):一、為五欲故,發心念佛,地獄界也。二、為名利故,發心念佛,餓鬼界也。三、為眷屬故,發心念佛,畜生界也。四、為勝他故,發心念佛,修羅界也……

 

39.《法華經·信解品第四》: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諸法戲論之糞,我等於中,勤加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價。

 

40.《楞嚴經講義·卷十八》:欲修真三摩地者,但向耳門,反聞照性,即是首楞嚴王,如幻三摩提,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故名為真。由耳門下手,可以直詣如來大涅槃。從因至果,中間經歷,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不落支歧。

41.《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

 

42.《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若立有頂,為眾演說,無量余經,亦未為難。若佛滅後,於惡世中,能說此經,是則為難。若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為人演說,令諸聽者,得六神通。雖能如是,亦未為難。於我滅後,聽受此經。問其義趣,是則為難。

 

43.《達摩大師血脈論》:若不見性,說得十二部經教,儘是魔說。魔家眷屬,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憑何免生死?

 

44.《法華經·法師品第十》: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

 

45.《楞嚴經·卷六》: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46.《楞嚴經·卷六》: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序分

 

下面我們開始講解正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盤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樓陀,如是等諸大弟子。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三藏十二部經的第一句話是什麼?如是我聞。而一篇文章的標題往往就是它的核心、靈魂。那千經萬論開宗明義第一句「如是我聞」,什麼意思?「如是我聞」是一切經典的總標題;是十法界森羅萬相千變萬化的總綱領;是天地萬法的總靈魂。這個「如是我聞」在講「如來」的時候,已作解釋。

大概在零五年,我遇到一位在家居士,他老人家說:「我是修《金剛經》的。」我說:「阿彌陀佛,非常好!」他說:「法師,你是修什麼經?」我說:「我修《法華經》。」他說:「噢,是法平等,無有高低。」殊不知,他這一講就是破法。如果「是法平等」,佛還講《法華經》幹什麼?佛還講唯有《法華經》是真理,幹什麼?所以我當時就講:「老人家,您不能這樣講,《法華經》是經王……」老人家很頑固:「不,萬法平等是佛講的。」佛在講《法華經》的時候把其它的一切的經典判下去,沒有平等可言。佛在講《金剛經》的時候,因為還沒有講《法華經》,他講「是法平等」,這是方便說。

那麼佛的臨終遺囑:每一部經正文第一句用「如是我聞」。每一部經前面只要有「如是我聞」,一定是萬法平等。因為它有「如是我聞」啊!「如是我聞」就是《法華經》《楞嚴經》的精華。但是「如是我聞」你不懂,你叫如是我不聞。確切地來講,讀懂了「如是我聞」沒有一法不是「妙法蓮華」。明白了「如是我聞」,就是明心見性。沒有明心見性,不懂「一心三藏」,你講萬法平等,你是造口業。萬法能平等嗎?高貴貧賤、健康長壽、多病多難、能平等嗎?

只有明心見性的人,再高貴、再貧賤、再健康長壽、再多病多難,他心裡都平衡;明心見性以後,修任何一個法門都能成就;只有明心見性,才知道一切的萬法都是我,這叫「平等」。你不明心見性,怎麼能平等?你再怎麼傳法,他能相信嗎?不平等就是不平等,你怎麼講平等?人跟泥巴瓦塊能平等嗎?人跟牛馬豬羊能平等嗎?人跟人能平等嗎?處處都是不平等!這個世界上沒有兩樣相同的東西,怎麼叫平等?

可是你把「如是我聞」搞明白了,講平等都是方便說。哪有平等不平等?!都是我,都是一個念吶!所以講到這個「如是我聞」,我們感慨萬分。任何一部經,你只要講清了「如是我聞」,都是傳《妙法蓮華經》。你講《阿彌陀經》《地藏經》《大光明經》都行,你什麼經都能講!你連天文、地理、語文、化學都能講,唐詩、宋詞、元曲都能講,但是你要講出「如是我聞」。不把「如是我聞」講清楚,你即使講《法華經》《楞嚴經》,也是歪魔邪說。

你再看看《佛藏經》倒數第三頁:波旬魔王與魔子魔孫嚎啕大哭發惡誓,流著眼淚發惡誓是不是最毒啊?!我就是要叫末法時代的修行人只知道讀只知道誦而不懂47。所以我們現在只讀只誦,不解其意,多可怕啊!難怪自古以來「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離開了這兩部經,你怎麼樣修都不能成就,除非你是再來的祖師。你能成就,那是文殊菩薩打誑語了,諸佛如來打誑語。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一時:每一部經第二炮就是「一時」,第三炮就是「佛」,這上來三炮最厲害!每一部經把前面這三炮打響,你成就了;三炮中任何一炮打響,你也成就了。這個「一時」可非同小可啊!當年外道輕慢佛法,「你們是講迷信嘛!稀里糊塗的,什麼一時啊!我們在哪裡講經都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你們什麼一時?」他根本不知道「一時」真實義。

打官腔:「一時」就是「如是我聞」,就是「阿彌陀佛」啊!「一」就是「如」,「時」就是「是」。「一」就是一個念,「時」就是萬法,在佛法里,有時間必有空間,時間跟空間能不能分啊?有空間就必有萬法,有萬法則必有萬相,這是佛法的次第圓融。所以這個「一時」是不是「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時」的「時」是不是時時事事處處、萬法萬相?「一時」是不是不二法門吶!好好地觀照,下面我們還要具體地分析。

注意!許多人講「一時」都是虛晃一槍,草草收兵,打馬虎眼,有的還不解釋……可是我們一定要相信,每一部經的前三炮非同小可!凡是多次出現的字眼,一定是最重要的精華,何況這三炮在三藏十二部經都有?你必須要窮追猛打,搞一個水落石出。

首先從我們日常生活中來看時間的虛妄。現代科學已經意識到時間是人類的一種錯覺,但它目前找不到解脫時間束縛的辦法;在佛法里,通過禪定功夫,可以突破。想一想,有時到機場去接人,特別是在航班晚點的情況下,你是不是感到度日如年?在那踮腳。有時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去的時候要向人問路,好像這個路程很長很長;回來的時候因為路熟悉了,不知不覺就到家了。我們在很輕鬆自在的情況之下,會覺得,「啊,怎麼天又黑了?啊,又過年了?」一個人如果負債,又多病,是不是非常煎熬啊!所以從日常生活中,就足以體會出時間的虛妄。

再從地球的情況來看,東半球現在是白天,美國可能又到了下半夜,快天亮了。

在佛當年,古印度四分五裂,全國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紀年方式;即使從世間法來看,佛經用「一時」是不是也是智慧啊!如果用什麼晉文公八年,那麼楚國人看,是楚國哪個王什麼年,是不是浪費時間,節外生枝?乾脆用「一時」。你們不用去打妄想,時間並不重要,聽法最重要,不是去搞考古研究——要不然三藏十二部經這一部經是哪一時,那一部經是哪一時,是不是又浪費我們許多的精力?


推薦閱讀:

我的快速閱讀法則(1)——閱讀工具的挑選
這段話應該怎麼理解?
世界奇妙文字(華夏篇)
為什麼現在漢字中沒有圓圈「〇」結構的偏旁?
為什麼從心反而是慫呢?

TAG: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