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79集】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第七十九集) 2014/9/6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42-0079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大德居士,阿彌陀佛!慚愧弟子開吉今日恭敬報告的主題是「澳洲戒學研習班課程」。此次澳洲戒學研習班開設了三門課程:戒和尚上果下清律師講授《南山律在家備覽》,教授阿闍黎上果下良律師講授《沙彌十戒威儀錄要》,羯磨阿闍黎上天下因律師講授《梵網經菩薩戒》。恩師上淨下空老法師親臨現場,聆聽清公《南山律在家備覽》,而清公和尚則於每堂課必定出席,親臨現場聆聽。課程開始前舉行了莊嚴肅穆的請師儀式,令人肅然起敬。
甲、上果下清律師講授《南山律在家備覽》。九月四日,上果下清律師開始宣講弘一大師的遺著《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此書是弘一大師從道宣律祖的南山律之中蒐集,契合在家居士所應學習的律法而成冊。誠如弘公在《例言》中所說,「數年已來,欲於南山律中摭挈其為在家居士所應學者,輯為一部,名曰南山律在家備覽」。南山律是唐朝終南山道宣律師的撰述,以《法華》、《涅槃》之義理來釋通四分律,貫攝佛法之大小二乘。南山律最為重要的註疏是《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簡稱《行事鈔》)、《四分律含註戒本疏》(簡稱《戒疏》)、《四分律隨機羯磨疏》(簡稱《業疏》),以上三部著作世稱南山三大部。北宋時期元照律師在靈芝寺、中興南山律宗撰寫《資持記》以註解《行事鈔》、《行宗記》以註解《戒疏》、《濟緣記》以註解《業疏》。
弘公在《例言》中說,元照律師的撰述「皆依南山遺範發揚光大,纘述相承」。弘一律師所輯《南山律在家備覽》就是以南山、靈芝的註解為宗本,並參考其他著述做為輔助而編輯成書的。弘一大師勸導我們,學習南山律不可畏難而止,應該要認真學習,融會貫通。「南山之文古拙,而義賾隱。後之學者,未可畏難,淺嘗輒止。宜應習覽,自易貫通。」弘一大師是民國初年中興南山律宗的高僧,民國七年在虎跑寺剃度,法名演音,號弘一,同年受具足戒,發心扶持戒律,翻譯有部律藏。弘公從日本請回古版南山靈芝三大部(計八十餘冊),深感南山律深契此土眾生機宜。弘一大師曾親書對聯曰:「願盡未來,普代法界一切眾生,備受大苦;誓捨身命,弘護南山四分律教,久住神州。」民國三十一年寫「悲欣交集」遺墨,於九月初四安詳西逝,世壽六十三歲,僧臘二十歲。
清公和尚在解釋《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中「在家」二字時,特別引經據典加以說明,在《優婆塞戒經》中說,「善男子,如佛所說,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名為比丘,在家菩薩名優婆塞。出家菩薩持出家戒是不為難,在家菩薩持在家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佛說菩薩分成出家、在家二種,出家的菩薩稱比丘,在家的男眾稱優婆塞,女眾稱優婆夷。出家的菩薩受持出家的戒法是不困難的,而在家的菩薩受持在家的戒法卻是很困難,為什麼?因為在家的人有許多惡的因緣所纏繞的緣故。正如同《大寶積經》卷第八十二《郁伽長者會第十九》所說,「復次長者,在家菩薩善修學行。所謂家者名殺善根,名不捨過,害助善業,是故名家。云何名在?一切結使在中住故,故名為在。」佛對郁伽長者說,所謂的家叫做殺害善根,叫做不捨棄過失,是妨害幫助善業的,因此叫做家。什麼叫做在?一切的煩惱在當中安住的緣故。
《大寶積經》曰:「在家菩薩若入僧坊,在門而住,五體敬禮,然後乃入。……在家多塵污,出家妙好。在傢具縛,出家無礙。在家多垢,出家離捨。在家惡攝,出家善攝。在家沒於愛欲淤泥,出家遠離愛欲淤泥。」在家的菩薩到寺廟中要特別小心謹慎,要盡到禮節,不要隨隨便便,要五體投地,恭敬禮拜,然後再進入僧伽藍。在家有許多塵垢染污,出家非常微妙善好;在家有種種煩惱的束縛,而出家沒有障礙;在家有許多垢穢,出家能夠捨離許多垢穢;在家是惡法所收攝,出家是善法所收攝;在家沒於愛欲的淤泥,出家能夠遠離愛欲的淤泥。誠如《華嚴經賢首品》所說:「家是貪愛繫縛所,欲使眾生悉免離,故示出家得解脫,於諸欲樂無所愛。」清公和尚宣講南山律之時聲如洪鐘,中氣十足,加之恩師上淨下空老法師親臨現場聆聽此課程,更是令在場四眾同修肅然起敬,法喜充滿。
乙、果良律師講授《沙彌十戒威儀錄要》。此次戒學研習班開設《沙彌律儀》課程,採取蕅益大師的《沙彌十戒威儀錄要》,由上果下良律師親授。果良律師首先開示我們學習戒法的重要性,強調學戒是修學淨土的助緣,所謂「持戒為因,淨土為果」,學教、持戒精嚴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品位高。戒法能夠維繫僧團的倫理次第,「毗尼藏者,佛法壽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出家與在家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戒法的莊嚴,否則的話,「內心無道,外儀無法。縱放愚情,還同穢俗(《行事鈔》)。」出家人要學習戒法,改變過去在俗的習染,具足調柔、善順的弟子相,若是傲慢習氣作祟,則無由接受大法。降伏煩惱習氣乃修行之要務,輕戒也要嚴謹、細緻持守,則可保護重戒。例如小妄語不斷,就會引發大妄語,因此要輕重等持,學貴慎始。
沙彌十戒是比丘戒的階梯,是菩薩戒之根本。沙彌具足五德,從發心離俗到志求大乘,此乃出家之大要。宣祖說,沙彌五德要盡形壽身體力行,才堪可消受信施。《沙彌十戒威儀錄要》是人法為體,「沙彌」是人,「十戒威儀」是法,「錄要」是通題。沙彌有息慈、勤策、求寂之義。息慈是息世俗習染,救濟眾生,惡無不盡、善無不滿之義;勤策是精勤策勵,不放逸義;求寂是始本合一義。十戒威儀包括十條戒律(從不殺生至不捉持金銀)、二十六威儀(從敬大沙門至六物名相)。
《沙彌十戒威儀錄要》是明末清初蕅益大師依照律典重新輯錄的。蕅益大師法名智旭,明末清初古吳木瀆人(今江蘇),是淨土宗第九代祖師。二十四歲禮憨山大師門人剃度,三十一歲見到當時宗門之流弊,決意弘律。因為在明朝末年已不重視戒律和教理,大師以此對治宗門流弊,他依天台四教儀來註解《梵網經》,撰《彌陀要解》,定《淨土十要》,弘揚淨宗。印光大師曾評價說,(蕅益大師)若不是法身大士再來,吾不信也。蕅益大師是其晚年尊號,意思是栽種蓮藕,得到蓮花的利益,表明他欣求極樂之心。清朝順治十二年,大師趺坐繩床角,向西舉手而逝,時年五十七歲。蕅益大師以持戒念佛的身行言教,警示後人注重戒律之重要性。如同淨空老法師所教導的,出家人要能夠紮好四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沙彌律儀》,於此基礎上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往生才能夠有把握。
丙、天因律師講授《梵網經菩薩戒》。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究竟圓滿的大道,在佛法中稱之為一乘法、一佛乘。一乘法是比大乘還要殊勝的大法,古來祖師大德公認有三部經是一乘法:《華嚴經》、《法華經》和《梵網經》。《梵網經》全經並沒有傳到中國來,傳到中國的只有一品「菩薩戒品」,也就是《梵網經菩薩戒》。
發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本,發菩提心之功德不可思議。《八十華嚴》第七十八卷中彌勒菩薩對善財童子說:「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已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由此可知發菩提心的重要性。菩提心是大乘之戒體,功德不可思議,大小律儀是菩提心之相。如何發起菩提心?《普賢菩薩行願品》說:「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因此,由大悲心增上,才發起殊勝的菩提心。
《佛說梵網經》:佛者覺也。依經義,由法身佛起他受用報,名為盧舍那佛,居蓮華台藏世界,周圍千葉,每葉上有千釋迦,每一釋迦又能化現百千億,到娑婆世界南閻浮提菩提樹下,說此菩薩心地品,十重四十八輕戒。說者,悅(愉悅、暢達)所懷也。關於本經命名的來源,經文中說:「時佛觀諸大梵天王網羅幢,因為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如是。」梵網就是眾生的心性,是諸佛的本源,是行菩薩道的根本。本經是以十重攝諸輕,以孝順攝一切,能行孝順,戒就能夠持好,所有的戒條都能夠守持。因此,「戒雖萬行,以孝為宗」、「一孝立而諸戒盡矣(《發隱》)。」由此可見,大乘之戒法,始終不離孝這個根本,所謂「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是也。
無限感恩和尚,上果下清律師、教授阿闍黎上果下良法師、羯磨阿闍黎上天下因法師,為我們開設如此殊勝的課程,弟子定當認真學習及落實,以報答諸佛菩薩及生生世世父母的無盡深恩。以上是慚愧弟子參加戒學研習班的淺顯報告,誠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指正,無盡感恩。阿彌陀佛!慚愧弟子釋開吉頂禮敬呈。
老法師:開吉的報告說明我們這次辦這個戒律研習班,這個用意、期望跟目的都提到了。早年我在台中,李老師常常跟我談這問題,傳統文化衰了,儒釋道沒人學了。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方東美先生告訴我,儒釋道像個樣子,已經衰了,還沒有走上滅亡,什麼時候?兩百年前。所以他把佛法介紹給我,佛經哲學,告訴我,佛經哲學不在寺廟裡,為什麼?寺廟沒人學了。兩百年前中國的寺院、庵堂,裡面都有高人,他們真學,而且落實在生活上,所以有德行、有學問。那些都是天人師,他們義務的教化眾生,這是社會為什麼會安定,人民為什麼會那麼幸福。我們所生長的時節是衰了,像一個家庭一樣敗了,不但衰,敗了,我還看到那個敗的相。抗戰時候中國傳統的家庭還有,很少了,戰爭之後,就是勝利之後沒有了,真的,走遍大江南北,一家都找不到。村落還在,建築還在,人沒有了,都離開老家各奔前程,我們看了很傷心。現在人學外國人,崇尚小家庭,小家庭自由,今天小家庭的弊端出來了,第一個,小孩沒人教;第二個,老人沒有人養。中國大家庭最大的優點就是育幼養老,這是人生的大事。
中國古時候的教育不是國家辦的,不是政府辦的,是家辦的。政府只舉辦考試,秀才每年都有,舉人隔個一、二年;進士,這最高的學位,殿試大概三年有一次。考取考中之後,哪怕是縣考秀才,你的生活就有保障,國家供養你。雖然不富裕,你的生活,普通生活能過得去,你可以安心讀書,不要從事別的工作,準備再參加省考、參加殿試。考取之後進國家的學校,國家學校完全是培養公務員的,像現在黨校一樣,是為國家服務的,叫士農工商,士也就是今天所講的從政,他的職業是從政。古時候讀書人都喜歡從政,為什麼?這個行業最輕鬆、最快樂。因為人都被每一個家庭學校教好了,人人是好人,好人做的都是好事,所以做官沒有什麼案子辦,很輕鬆。一個月要有個三、五樁,你這個縣裡怎麼這麼多事?那就不平常了。一個月偶然有一、二件案子,你說人多厚道。所以這些做官人沒事,待遇不錯,可以養家糊口,地位很崇高,人民都尊敬。士農工商,在社會上地位高,讀書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受人尊重,工作很輕鬆。所以沒有事情,繼續不斷讀書、做學問,等於讀一輩子書,活到老學到老。有的是時間,所以寫文章、寫詩詞,《四庫全書》集部,一大半都是做官人寫的,他有的是時間,留傳給後世。《四庫》所收的都是在那個時代真正有學問、有道德這些人,他們選定的,即使是詩歌,也是取正能量,沒有負能量的,它才能流通,永久保存,不會喪失。
最近這兩百年,西方文化傳到中國來了,大家看到很稀奇。年輕的學子認為,中國這兩百年來被外國人欺負,什麼原因?是中國傳統文化造成的。這是一個很大的誤會,沒有人能把這個講清楚、講明白,誤會愈來愈深。到民國,知識分子幾乎是提倡全盤西化,中國東西已經過時了,不適合這個時代,全盤的拋棄,不要了,完全學外國的。這樁事情對嗎?我們如果認真去讀羅素、湯恩比的書,這是英國人,你就明瞭了。這兩個人是這個世紀真正有智慧、有愛心的人,有慈悲心的人。湯恩比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發明了原子彈,他對於這樁事情非常憂慮,為什麼?沒有這種武器,人類發動戰爭不可能把整個地球毀滅;這種武器發明之後,我們人類走上什麼?存亡的邊緣。如果要發動戰爭,那就是人類集體自殺,這個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絕滅,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所以晚年,八十歲之後,他八十五歲走的,晚年想到中國的春秋戰國,周朝末年。周朝八百年,五百年是亂世,就是春秋戰國(孔子生在春秋,孟子生在戰國),民不聊生,那些諸侯國不再聽從周天子,周天子有名無實。所以他看到二戰之後許多國家的殖民地解放了,都變成獨立的主權國家(在二戰之前地球上主權國家只有四十多個,二戰結束之後,主權國家一百四十多個),他說這不是好現象,國家愈多的時候,利害、衝突就很容易發生,小的戰爭慢慢引發到核武戰爭,這是他最關心的事情。如何防止這個地球上永遠不再用核武、生化做武器,他說只有一個方法,秦始皇統一六國,秦漢的大統一,這個地球上要統一。誰來統一?中國人統一。他是英國人,他是研究全世界文化史的,非常客觀看這樁事情,就是東亞的精神文明是世界上第一。東亞文明是以中國為主,還有三個衛星國,韓國、日本、越南,這三個國家跟中國文化接觸的時間久,接觸得深,跟中國往來有兩千年的歷史,所以他希望這四個國家能團結在一起,就會影響全世界。將來世界的大統一,不是武力,不是政治,不是科學技術,不是經濟貿易,是文化,是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他指給我們一條路,說得好,一點都沒說錯。
日本有兩個學者,從湯恩比所有著作裡頭,訪問跟談話,在報章、雜誌裡面發表的,有關於東亞文明、有關於現在我們所說中國傳統文化這些言論,統統寫成一本書,所以方便,我們看起來方便,我們要的就是要這些東西。我是最近兩個月前才看到的這本書,是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裡面有個同學看到這本書拿來給我看,是中文翻譯的,就是日本人蒐集的這部書。圖書館的書借用有期限的,所以我們就把它翻印,翻印了幾本,原書還給圖書館。一想這是日本人著作,所以我就打電話給日本的朋友給我找找看,能不能找到這個。很幸運,我覺得這是祖宗安排、三寶加持,居然找到了一本,看它的版權頁是一九七八年印的,湯恩比是一九七五年過世,過世後三年。這本書找到了。大概就印了一次,沒有再版,所以在日本到處找不到,他們在網路上查到有這本書,就買下來。我就問出版的書局還在不在?不在了,寫這個書的人也過世了。我本來想,如果這個出版的店在,我就請他再印,我買他的,都不在了,這就很遺憾。可是我們自己,它是日本文,如果是再找真正精通日文的,重新把它翻出來,對我們中國人會增長信心,人家相信,為什麼我們不相信?大致的內容,跟我們這些年來在聯合國和平會議裡面所講的都相同。
我們做了多次報告,湯池小鎮的實驗是做給聯合國朋友們看的,都做成功了,一直到現在,大家半信半疑,這個是我們能夠理解的。我是二00五年、二00六年兩次訪問倫敦,那個時候我看到湯恩比的東西,斷片的,資料不多,不超過十頁。我向英國漢學院的老師、同學們請教,這是你們英國人說的,你們相不相信?這裡最重要的一句話就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孔孟學說是中國的,大乘佛法也在中國,你們相不相信?我問了好多句,沒有人回答我,他們對著我笑,笑得很可愛。我再反過來問他們,難道湯恩比說錯了嗎?也沒人說話。最後我得繼續講下去,我說如果你們把這個問題來問我,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湯恩比說的沒有錯,我贊成,我同意。為什麼你們不敢相信,也不敢反對?不敢反對,應該是湯恩比的名氣太大了,世界聞名的學者,不敢說不是。為什麼不能承認?你們有懷疑。你們的懷疑我能理解,為什麼?中國東西這麼好,為什麼中國人不要,中國人要學歐洲、學美國?這就值得懷疑。我說為什麼湯恩比那麼樣的肯定?他對中國歷史了解得太深、太大、太多了。你們對中國最近兩百年的歷史不知道,所以會懷疑。如果對於中國五千年歷史真正很熟悉的話,你就會贊成,你聽到這話一定贊成。那個時候有人問過湯恩比,因為中國並不穩定,你怎麼那麼堅定的就相信它?他完全是根據歷史,他說中國,你不要小看它,它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它一定會回頭;它一回頭,中國得救了,全世界得救了。今年前幾個月,中國國家主席習主席訪問歐洲,在歐洲做了幾十次的講演,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做了重要的講演。我雖然沒去,那邊聽到習主席講演的一些大使們告訴我,他們聽了習主席的講演,對中國傳統文化生起信心了。好事情!
圖文巴這個小城,昨天有一位部長、一位國會議員,還跟我們的市長中午來看我,中午就在這邊吃飯,我就跟他談到,市長也感到非常驕傲,就是圖文巴的宗教團結成功了,跟新加坡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樁事情我們要感謝漢尼夫先生,不僅是對於澳洲做了貢獻,對於全世界做出偉大的貢獻。一九九0年代我在新加坡,將新加坡九個宗教團結起來,真的像兄弟姐妹一樣。沒有多久我就離開了,移民到澳洲來,那邊團結宗教的工作就是漢尼夫他在主持,所以他的經驗非常豐富。我到圖文巴來,當時我們的部長希望我能夠像在新加坡一樣,團結本地的宗教以及族群,族群最重要的,土著,所以我跟他們統統有往來。這個小城難得,我們來的時候居民八萬人,十三年前,現在十二萬,有八十多個族群,有一百多種語言,十幾種宗教,能團結在一起。諸位想想,有一定的難度,而我們做成功了。我們用什麼方法做成功的?星期六的溫馨晚宴,這十幾年我們的溫馨晚宴沒有中斷過,免費供給晚餐,素食。這個小城裡面的居民,都到我們這來做過客,對我們都了解。我們提出的是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我們是一家人。
任何族群、宗教有困難,我們總盡心盡力去協助他們。去年跟今年五月份,教科文組織的衛塞節的活動,我們都邀請大家一起去參加,所以有一些新的朋友,我們在巴黎見過面。明年春天是此地的夏天,聯合國的大使們要組團來考察、來訪問,我們歡迎。市長非常有信心,圖文巴會建成一個,世界上可以說是第一個多元文化和諧示範城市。所有宗教我們手連手,都向這個目標來發展。這個地方我跟幾位朋友們談,這都有影響力的,市長、議員(這部長),都有關係的,我想這個地方要建一個飛機場。飛機場,昨天市長告訴我,私人建的,政府沒有拿一分錢。所以我就提到,現在的世界社會危機很多,最麻煩的是糧食危機。為什麼?很多地方糧食都是改基因的,那個東西人家不敢吃。澳洲地大人少,而且這個地方沒有用過什麼農藥化肥,沒有這個東西,沒有改基因,我們在創農耕,大規模的農耕,希望將來澳洲是全世界生產糧食的主要國家,這些農產品,還有礦產,輸送到國外。所以這個企業家建造機場,他很有眼光,將來這個地方是以貨運為主,大宗出口從這邊,進口也從這邊,好!
所以我們就希望我們宗教團結,我們希望在這裡辦個宗教大學,辦一個宗教論壇。宗教論壇是長期的,不是短期的,但是什麼?一期七天。我們像潮州他們辦這個樣子,一個月辦兩次,就是辦一個星期,休息一個星期,然後再辦一個星期,休息一個星期,全世界學習宗教團結都到圖文巴來學。所以這個地方也要建旅館,旅館是什麼?旅館就是活動中心,一切設備齊全,到這個地方來住得很舒服、吃得很放心,看看我們所有宗教來上課。像我這提議的、提倡的,這是《聖經》,天主教的《360》。我們希望每一個宗教在他們經典裡面選擇這些經句,我們現在最應該要學的,解決我們問題的《360》,小冊子。每個宗教都有,我們認真來學習。我們學習自己的宗教,也要學習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我們提倡世界宗教是一家,就在這個小城落實。我說我會回到圖文巴來,全心全力把這樁事情做好。
宗教與宗教之間、人與人之間要用真心,世出世間法,戒律都是在用真心的基礎上。真心是什麼?真心就是孝,表現在外面是敬。孝以父母做代表,敬以老師為代表。孝親尊師,淨業三福頭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在中國過去古時候,好像在民國二十年之前,我還記得,還有這個印象,法律裡頭有這麼一條叫親權處分,二十幾年廢除的。親權處分,就是你的父母說我這個兒子不孝,你們把他處死刑,立刻執行,沒有辯論的。所以那個時候不孝也不敢過分,過分的時候父母告你一狀,真的,問題就能解決。所以不孝父母,背師叛道,這個都是死刑,國家對這個看得很重,為什麼?這是根本,倫理道德的根本,傳統文化的根本,大小乘佛法的根本。
我們到斯里蘭卡看到,雖然是小乘國家,他們的小乘落實了,三皈、五戒、十善人人都做到了。八關齋戒,他們告訴我,一個星期大概都有三、四次。八關齋戒是一天的,每一個星期都有三、四次,不像中國,中國持八關齋戒,六齋日、十齋日。很難得!所以我們幫助他們建了一個佛教大學。我告訴那邊的同修們,佛教要興起來,從戒律開始,沒有戒就沒有佛。你們在此地聽到戒了,你們眼睛睜開看看,出家跟在家,幾個道場是持戒的?所以今天真正是學佛,出家到哪裡去出家?出家什麼?學經懺佛事,學做法會,這個行,把它當生意買賣;你出家想學經教、學戒律,沒人要你,大家怕你,你走投無路。戒律不能不懂,別人不幹我幹,要求自己,不要要求別人,要求別人全錯了。為什麼要求自己?我現在真搞清楚了,我要在這一生當中永遠離開輪迴,我不再搞這個了,這個重要。他們留戀輪迴,在製造輪迴,他不想出去。
佛度有緣人,這經上講的。發菩提心的是有緣人,誰發菩提心?我早年在美國,講到發菩提心,我很少講深心,《起信論》上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深心不好講。深心是自利,大悲心是利他,體呢?體是直心。經論合起來看,世尊在《觀經》上講的至誠心,至誠心就是直心。我為了講經方便起見,我講真誠,真誠心是菩提心的體。真心起作用,對自己的是清淨平等覺,我用《無量壽經》上經題,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大家好懂。自己修什麼?清淨沒有污染,平等沒有高下、沒有分別,用這個來修自己,對什麼人都是一樣的,沒有遠近親疏,一律平等。怎麼看眾生?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要這樣看法,恭敬心才能生得起來。這是真話,不是假話。能大師開悟的時候告訴我們,「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自性是真心,萬法是真心所生所現。十法界、六道輪迴是真心加上阿賴耶,真心能生能現,阿賴耶能變,把實報土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迴。這個東西只有經典講得清楚,真正講清楚、講明白了,然後海賢老和尚用一句話總結,「好好念佛,成佛是真的,其他啥都是假的」,他做了總結。假的就應該放下,這身是假的,名聞利養是假的,七情五欲是假的,假的要放下,要搞真的。用真心,真誠心,用大菩提心,在這個世間幫助世間一切苦難眾生。
我們雖然沒有專門學這些東西,我們知道、識貨,哪個東西好,哪個東西不好,我能認識。我覺得唐太宗的《群書治要》這個東西好,這個東西是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篇。但是它只有一半,它從三皇五帝到晉代,上面二千五百年,唐宋元明清沒有。所以我就想到了,我們要編一個,這不是我編,我會建議習主席,習主席可以下令成立一個小組,把唐宋元明清這五代編一個《群書治要續篇》。這是拯救全世界,《群書治要》這部書正篇、續篇是全世界人民所需要的,有了這個東西,衝突就能化解,世界就有和平,人民才能過得幸福。這樁事情,習主席帶頭就一帆風順,湯恩比的願望沒有落空。所以說我這種想法趕快要傳遞給習主席,要趕快做,希望在他任期裡面這個續篇能完成。這是東方傳統,湯恩比所說的,東亞傳統文化的精華,精華當中的精華。
年輕人如果真正發心,這也是菩提心,救世,「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前面這一句是中國教學所遵循的理念,後面這一句是方法,用什麼方法?讀誦。讀誦千遍,其義自見,自見是開悟。決定要開悟,不開悟沒有智慧。智慧能解決問題,知識不行。所以智慧從哪裡來?從定中來,清淨心生智慧,平等心生大智慧,那個覺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要懂。所以我把清公老和尚請來,辦這個研習班。我們是同學,也是老朋友,他是李老師最後所辦的內典研究班,他是裡面一個。研究班八個學生都在,老師,六個老師四個不在了。希望大家能夠重視戒律,戒為無上菩提本。從小小戒學起,不要好高騖遠,要真正做到在起心動念之處不犯過失,這個根就紮得深、紮得穩,將來有大成就。
我這種年齡,中國古人所說的一點不錯,風燭殘年,不定什麼時候就走了,八十歲以後就是要準備走。當然,對年輕人的期望非常殷切,希望大家好好學,希望大家救這個世界。要救世界先救自己,一定要開悟、要得定,就是你一定要得清淨心、平等心。清淨心是阿羅漢的定,平等心是菩薩的定,自見就是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覺,清淨平等覺。要從持戒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戒;「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也是戒,不能不遵守。真有幾個開悟,這個經典,古人的經典,沒有人講,你自己完全明白、完全懂了。再去看古人的註疏,那是什麼?去對照,古人哪些地方解得對,哪些地方解釋的有問題,你全能看出來。能有那麼幾個人出現的時候,外國人就相信了,對於中國教育的理念跟方法他就接受了。沒有樣子給人看,說了他不相信,不敢相信,一定要做出樣子來。另外還有沒有?就一份。好,研習班的我們就說到此地,還有四十分鐘。
學生:古代的家族裡面,他們的經濟也是在這個家族裡面一起,是不是?
老法師:對,他們的經濟,財產是歸公的,不是個人的。
學生:收入的來源?
老法師:收入就是每個人在你自己工作,你所賺的錢,你生活開銷之外,剩餘的統統要交給家裡,家裡面拿到這些錢的時候,在古時候都買土地、買山林,它可以生產,所以他家庭生活有保障。而且可以支持每一個家族的成員,譬如你到外面去做生意,你需要資本的時候,不夠的時候家裡給你;你需要人幫助,家裡派人去幫助。所以這個是最可靠、最穩當的。無論遇到什麼困難,誰幫助你?家。家的好處真多!只是家有規矩,很多地方你不自由、你不方便,那個你得要忍耐。為什麼?一切是為了家,不是為我自己,我自己到這個家裡來就要光大門楣,就要為這個家庭爭光,從小都有這個念頭。現在沒有了,現在光你個人,個人很痛苦,個人真的沒有保障,再好的朋友,高名厚利之下會變節,靠不住。不要以為怎麼好,連夫妻都會鬧離婚,父子還脫離關係,到法院去,你說這是什麼世界?所以我是常常想念著過去大家庭的好處。弊端當然有,世出世間任何法都有正反兩面,中國講陰陽兩面,靠什麼來補足?教育,好的教育、好的家學,端正家風。
學生:師父講私塾也是家族裡面聘請的?
老法師:對。從前教育完全是家裡培養,所以請老師是家庭裡頭的頭等大事,家裡面的老人,大概就是祖父輩、曾祖父輩,有的是高祖父輩,他們這些人來商量,我們家鄉附近有沒有這種人,我們的鄰縣打聽,真正有德行、有學問會教的,家庭會議當中決定,然後再去禮請。那個禮節非常隆重,家裡的幾代祖先對老師都要三跪九叩首。老師全心全力教你們家人,讓你們出人才,自己家不要了,自己家的兒孫學生家裡照顧,老師的兒女跟自己親兄弟一樣,沒有兩樣。所以老師願意,我自己孩子不成器沒有關係,我有好學生,我的家裡頭就不用擔憂。古人有道義、有良心,現在沒有了,所以現在人可憐,非常苦。
學生:師父,像現在這種企業能夠再把它結合起來。
老法師:對,我現在就是找的胡小林、吳念博,讓他們來做出榜樣。企業它一定還要附設養老院,不是養別人,專養自己員工的老人。把自己員工看成自己兄弟姐妹,一家人,一個企業就是一家人,你董事長就是大家長。要把古時候家的精神放在企業裡頭,這樣還能夠復興。我相信人人看懂、看明白了,都能照這樣去做,中國的社會還會有千年盛世出現,這個千年盛世會影響全世界。以前盛世只是我們這個地區,將來的盛世是全世界。
學生:所以師父以前叫家族企業,百年的。
老法師:對,沒錯!你看同仁堂三百多年,老字號,它的東西貨真價實,不欺騙人。現在人不行,全都不可靠,連藥都是假的。所以只有修清淨心,用我們的念力來控制身體,這個方法好,念純淨純善,就不會生什麼大毛病。大家庭還是好,小家庭退休之後沒人照顧,那個時候真正嘗到慘痛的滋味。中國過去舊社會裡頭,人老了退休回家,落葉歸根,回家養老,那真有樂趣。養老的場所都在祠堂,祠堂平常沒用處,祭祀就是兩次,清明、冬至,用個二、三天就完了,所以家族的學校在祠堂,養老在祠堂,老人跟小孩在一起,小孩下課了都去找老人,老人逗小孩玩,給小孩講故事,都是教育。
學生:所以老人對所有的小孩都要教。
老法師:都要教。
學生:不分彼此。
老法師:不分彼此,都是一家人,都是晚輩。所以中國人的一生,老年享福,做小孩的時候是嚴加管教,管教非常嚴格,中年的時候貢獻給社會,為社會、為人民造福,晚年享福。外國是顛倒,兒童享福,中年的戰場,晚年的墳墓。這兩種制度擺在面前,我們自己要多看看、多想想,哪一種好,把它再興旺起來。血緣的家不可能再恢復了,用企業可以做。中國家的精神太好了!
學生:所以以前是為家族增光。
老法師:對。人生下來一生為什麼?為我的家,不是為自己,他為我的家,叫光大門楣。
學生:師父,家的家規就等於像戒律一樣?
老法師:對,沒錯,人人都要遵守,犯規的時候祠堂裡面處分,在老祖宗面前處分。所以這家真照顧,每個人真的互相尊敬、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
學生:師父,負責的人是選出來的嗎?還是有繼承?
老法師:不是選出來的,是老祖宗任命的,上一代任命下一代。
學生:所以也是要培養,事先培養。
老法師:要培養。看他能幹,又歡喜幹,那就叫他幹。他幹要大公無私。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弟子有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師父上人。第一個就是師父經常說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恭敬心不夠,我想請問師父,怎麼樣長養自己對父母師長的恭敬心?
老法師:現在社會亂了,誰都不服誰,所以只問自己,不要去問別人,問別人會跟別人結怨,不好,一切隨他去,自己怎麼?落實《弟子規》,孝親尊師都做到了。《弟子規》不多,文字只有一千零八十個字,內容一百一十三樁事情,真正做到了,這個根就紮下去了。自己父母不在,看到跟自己父母年齡相等的、差不多的,都應當看作父母一樣恭敬他。好,第二個問題。
學生:師父,就是在修學的過程中,怎麼樣能夠了知自己的發心是為佛法、為眾生,還是為了名聞利養?有的時候好像自己也區分不清楚。
老法師:常常把一切眾生放在心上,不要把自己放在心上。把自己放在心上那是命運,你這一生在社會上,你有多高的地位、有多大的財富,這是命中的,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但是真正發心做出犧牲奉獻,會得到三寶加持,那完全不一樣。海賢是最好的例子,海賢一生雖然他沒有說,我們看得出來,他這一生是為佛法,佛就是他的大家庭,我來到這個家庭裡面,我是這個家庭一員,我要全心全力幫助這個家庭,所以他能感動阿彌陀佛。《無量壽經》上所說的,戒經上所說的,你細心去觀察他,點點滴滴他全做到了。一般人真的難做到,一生沒有發過脾氣,沒有跟人紅過臉,沒有討厭某個人,沒有說不歡喜某個人,沒有,這一點就非常非常難做到。
要真正明瞭一切法從心想生,誰的心想?自己的心想,不是別人的。一切法跟我是什麼關係?一體,一體哪有不愛護的道理!在什麼狀況之下不愛護?他不接受,他不喜歡你,那我們就得遠離,等他什麼時候喜歡了我們再接近,絕對沒有放棄,這就是佛度有緣人。一定要存一個人人都是善人,人性本善,這個念頭是一定要有,不能沒有,人性本善。佛家講得更好,人人都是佛陀,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是平等的,沒有差別,只是煩惱輕重不一樣。煩惱是假的,不是真的,只是早晚他會放下;這一生不能放下,來生後世他總會放下,放下他就成佛,放下他就能往生。要用清淨心看人,平等心看人,不能迷在假相上,眾生麻煩就是迷在假相上出不來,他以為是真的。大乘佛法說得清楚、說得明白,所有的經教目的是一個,就是幫助我們看破,幫助我們放下。在經教裡頭,真正學會看破放下,真得受用。如果不能看破,不能放下,就沒得受用。沒得受用也好,阿賴耶識裡頭落謝種子,佛法的種子,這個也非常難得。還有沒有問題?
學生:第三個問題就是我們在學佛的初期,初發心都是很勇猛精進,怎麼樣保持這種初發心不失?
老法師:太過於勇猛精進了也不好,為什麼?會墮落,你保持不住。一定要自己真正能做得到,而且做得很歡喜。真正功夫,我們也常常提醒大家,就是六根在六塵門頭上,真正功夫在這裡。眼見色,看得很清楚、很明白,這是智慧,是般若智慧,要如如不動,否則的話,你看了你有愛憎,這就生煩惱,這就造業。你看到如如不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這是修行,這是真修。耳在聲塵上修,鼻在香味上修,舌在酸甜苦辣鹹五味當中修,清楚而不執著。先修清淨,清淨就是不染污,平等是沒有分別,都一樣,什麼都好,什麼都歡喜,沒有一樣不好,所以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的這個法表得太好了!有同學打電話給我,我是勸他看三遍,他一天看五遍,看六、七遍。好,這是愈看愈有受用,遍遍都有悟處,好!有沒有止境?沒有止境。為什麼?它稱性,它是從自性裡面透出來的,不是阿賴耶意識裡頭出來的,它不一樣,相裡頭有性,事裡頭有理。把海賢老和尚《永思集》這個小冊子多看幾遍,重要地方給它畫出來,每天早晨看一遍,提醒自己,晚上看一遍,反省自己,今天有哪些我做到了,哪些沒做到,這樣就會很有進步。不要跟人比,跟人比就生煩惱,跟人比就造輪迴業,迷惑不能化解。不跟人比,完全對自己負責任,遵守佛菩薩的教誨,依教奉行,這就好。
學生:悟勝可以報告嗎?
老法師:可以。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在家大德,阿彌陀佛!其實今天悟勝報告心得是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因為看著時間還有差不多半個小時,悟勝就把這幾天參加學戒研習班的一點所見所聞,還有自己一點體會,跟師父上人、諸位法師、在家大德做一個報告。
首先是非常感恩師父上人提供這麼好的一個場所,讓四眾弟子們能夠專心的、歡喜的學習大小乘的戒律。從清公和尚第一天來,他老人家其實就給我們上課了,悟勝有在旁邊觀察他老人家的一言一行。譬如說當清公和尚從巴士上下來,到念佛堂去禮佛的時候,學院的副院長上悟下行法師就跟清公和尚報告說,您可以不用脫鞋子,直接走進去,但是老和尚他還是把自己的鞋子換成是我們預先為他準備的一雙拖鞋。所以從這個小的舉動就可以看得出來,老和尚真正是把戒律持得非常精嚴。還有就是清公和尚他老人家整個身體看起來都非常的清淨,無論是我們從正面看、側面看,還是後面看,都能夠感覺到這位老法師的修持,的的確確像師父上人一再希望我們大家要學習的光碟,「賢公和尚,佛門榜樣」裡面,賢公和尚給張居士所開示的養生之道的方法,八個字,「持戒精嚴,老實念佛」這八個字,悟勝也觀察到清公和尚他的的確確在持戒方面是非常精嚴的。第二個例子就是悟勝有學習到,當老和尚回到寮房的時候,他沒有走草皮地,而是繞了一個圈走石塊地,這就像經上所講的,「清淨比丘不踏生草」。老和尚對青草都不忍心傷害,怎麼可能會去傷害有情眾生?所以從這麼兩樁很小的事情當中就能夠看得出來,清公和尚持戒是非常精嚴的。而且他老人家手不離珠,珠不離手,無論是在哪裡,我們看到他老人家都是拿著念珠的。並且還有一點,悟勝有觀察到,老和尚雖然是持戒很精嚴,但是他這個戒律持得非常的活潑。
本來悟勝在這些長者,還有阿闍黎來之前,心裡面挺緊張的,不曉得如何與這些專門研學戒律的大德們相處,生怕自己做錯了事情、說錯話。可是這幾天與這幾位大德在一起的時候,有種無法用言語來跟大家講的,就是覺得非常非常歡喜,覺得這幾位大德一點架子都沒有,非常的平易近人。而且當悟勝無論是迎請這些大德來到講堂,還是恭送他們回到寮房的時候,自己在學習戒律方面,尤其是學習《沙彌律儀要略增註》的時候,有一些自己的疑惑,就趁這個機會,幾分鐘的時間,向這三位大德請教,他們都是很有耐心的給悟勝詳細的解釋,如何去把這個疑難問題把它破解掉,而且他們一直都會不斷的講得深入,讓悟勝真的是茅塞頓開。像上天下因阿闍黎,悟勝在去年的時候就透過網站去正覺精舍他們這個網路電視台學習《量處輕重儀》,那個時候聽了是覺得寒毛直豎,沒有想到出家人的物品一定要非常謹慎、非常認真,要非常嚴格的去處理,決定不能夠說馬馬虎虎,決定不能夠有一點點漏失,自己如果有一點點忽略,或者是故意的造作這個行為的話,那個果報都是很重很重。這一次本來悟勝是想啟請上天下因阿闍黎為大家做一個簡短的《量處輕重儀》的報告,但是阿闍黎回答說,因為這個內容太多了,兩個小時來不及講。悟勝是很希望,如果下次還有機會的話,恭請他能夠為我們四眾弟子們詳細的解釋《量處輕重儀》。
第三位大德是上果下良阿闍黎,他也是非常慈悲,他昨天給悟勝淡淡的就說了一句話,可是悟勝聽了之後覺得極其震撼。他就問悟勝:「你是哪一年受戒的?你多大年紀?」悟勝就回答是一九六九年出生。他就說,我是一九六七年出生的。悟勝聽了之後,當時的反應就是慚愧得無地自容。再想想我們師父上人一再教導我們大家,學習經教務必要做到古大德所傳授給我們的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想想清公和尚、上天下因阿闍黎,還有上果下良阿闍黎這些大德,哪一個不是專攻戒律至少是二、三十年以上?所以我們現在聽這三位大德給我們講授戒律的時候,悟勝在台下也是很認真的去聆聽他們是怎麼講的,堂堂課都是很認真的在聽。聽了之後悟勝的感受是,他們是依照古大德講經的方式,像師父上人早年在新加坡為許多年輕的法師、在家居士教這個講經的方法,悟勝在聽的時候也是仔細在聽,他們是怎麼講的,結果一聽,原來他們也是用這種古人的講經的方式。悟勝當時心裡是非常歡喜,想想這個道場的的確確是持戒這麼好,而且念佛又這麼樣的專精,並且講經的也都是專科班培訓出來的,所以讓悟勝感到非常的歡喜。非常感恩師父給我們這個機會,來親近這三位大德。
悟勝剛才也聽到師父上人,還有昨天師父上人兩次都有說到,明年春天的時候會在圖文巴接待這些聯合國的大使,並且師父還說一定會回來。當時悟勝聽了之後非常歡喜,如果不是因為坐在這個地方的話,悟勝真的很想跪下去向師父上人頂禮。因為這個地方,的的確確是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要素都具備了。師父對學院四眾弟子期望很高,我們四眾弟子一定愈加的努力,不辜負師父上人的諄諄教誨。我們一定遵守師父上人所指導我們的,一定要持戒念佛,發願求生西方淨土,要真正效仿過去、現在這些大德們,他們言傳身教的這些寶貴的方法。我們自己一定要給佛菩薩,給歷代的這些祖師大德們,也給師父上人,也給所有過去、現在,還有未來教導我們的這些大德們臉上爭光,我們真的不再浪費時間,一定好好學習。
這是悟勝在毫無準備之下,其實說話都是非常緊張,也非常激動。悟勝就是一句話,非常感恩師父,也非常感恩這三位大德,還有所有護持這個學戒講經班的佛菩薩、龍天善神,以及十方的這些大德們。悟勝非常希望所有發心來到這邊參學的四眾同修們要真正發心,要續佛慧命,我們要把玄奘大師當年所發的願變成是我們自己的願,「遠紹如來,近光大法」,我們把這樣的大願變成是我們自己的願。而且前幾天師父上人給我們悟字輩的法師做了非常好的開示,要我們法師弟子們一定要真正發心,在這個聖教繼絕存亡的關鍵時刻要勇挑重擔,不惜身命,要盡全力把這個聖教再興隆起來。悟勝聽了之後也是當時渾身都在發麻,非常感恩師父一再的提醒我們。學生非常慚愧,到現在還沒有做到如同恩師所講的這個標準,但是悟勝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您老人家的期望。阿彌陀佛!
老法師:勝師報告我們大家都聽到了。我們真正希望的是每一個同學自覺,自覺才能覺他,會影響別人,感應是自然的。我們也不要有意這麼做,有意、有目的,這都是錯誤,都著相了。這是我們的本分,我們認清楚了,我應該要這樣做,與任何人都不相干。諸佛如來是這麼做法,諸大菩薩也是這麼做法,乃至於聲聞、緣覺,沒有例外的。決定要自己先成就,才能幫助眾生,幫助眾生沒有過失。自己沒有成就,想幫助眾生,有時候幫錯了,為什麼?自己以為是對的,實際上它裡頭有偏差、有偏邪。所以要很謹慎。偏邪的根在哪裡?就是我們自己有私心。哪一個人沒私心?沒有私心的人是聖人。我們就是要放下私、欲,為什麼?因為我要到極樂世界去。有私心的人極樂世界去不了,有煩惱習氣的人到極樂世界品位不高。我們也不需要爭品位,那個毫無意義,一切隨其自然,自自然然就好,自自然然就跟性德相應。
生在這個大時代,眾生苦多,沒樂。如何幫助大家消災免難?就是自己真正修行,真修行的人住在這一方,這一方的人災難就減輕。不必說要發什麼特別的心,不必,老老實實念佛。把根本的幾個戒搞清楚、搞明白,用這個約束自己、幫助自己,戒律是幫助自己回歸清淨平等覺。絕對不能夠我持戒,看到不持戒的人就批評他,那就錯了,你持戒在造業。他持不持與我沒有關係,他不尊重我,我要尊重他,他不讚歎我,我也要讚歎他,我們學普賢十願。普賢十願是極樂世界人人都要修的,《無量壽經》第二品「德遵普賢」,經上叫我們做我們真做,我們真正把一切眾生看作是阿彌陀佛。不但看作佛,看作阿彌陀佛,真的是阿彌陀佛,全是阿彌陀佛自性裡頭流出來的,怎麼不是阿彌陀佛?所以心清淨、平等、安穩,生智慧,不生煩惱。自己做好了,自自然然會影響,特別是天地鬼神他會加持你、會保佑你,這一方人都有福了。好,時間到了,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推薦閱讀:
※華為的「學習型組織」是如何煉成的?
※[教程學習] 英倫風格子鑰匙包
※70天堅持萌姐60秒+刻意練習+安之若素
※蒼燃九宮盲派命理學習之回復精編(4)
※月夜歸航02-【中醫】中醫學習-陰陽五行
TAG: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