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戰犯解放後相聚 因未全殲日軍自稱民族罪人

國民黨戰犯解放後相聚 因未全殲日軍自稱民族罪人2011年06月17日 11:36

來源:鳳凰網歷史

字型大小:T|T10人參與0條評論列印轉發

核心提示:同為中共戰俘的楊伯濤和王耀武,在北京戰犯管理所相遇了。據說當時楊伯濤直斥王耀武為日本人的功臣,中國人的罪人。王耀武回答,我奉了上面的命令,你奉了我的命令,此事與你沒有關係。楊伯濤目無表情的說,我當然要負責任,放開口子,最後還是我的命令。如此看來,我們這些人,都是民族的罪人。鳳凰衛視2011年6月16日《鳳凰大視野》,以下為文字實錄:解說:日軍各路進攻作戰全線失敗,第四方面軍參謀長邱維達認為,日軍的攻勢已被阻止,而且日軍主力已被打散,國軍應該馬上投入預備隊,在日軍撤退之前,將其主力殲滅。5月4日,何應欽總司令批准了邱維達將軍的建議,向參戰各部下達指令。湘西會戰第一階段防禦作戰結束,各部隊準備第二階段的全線反擊。就在國軍準備反擊之時,遭遇國軍重創的116師團長菱田元四郎和47師團長渡邊洋,聯合發電報給南京的岡村寧次,請求終止芷江作戰。但岡村寧次直到現在還不能接受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他的奪取芷江,直逼重慶的計劃,可能要成為泡影。於是,就像後來南京受降時,小林參謀長越俎代庖,遞交降書。這次總參謀長小林淺三郎又代替他到前線了解情況。然而當小林參謀長趕到湘西的時候,國軍的反擊已經開始了。陳曉楠:1945年5月6號,一直關注戰局變化的蔣介石,連續兩次電令何應欽發起攻勢。他說,湘西方面之敵,勢成弩末,現攻勢已頓挫,希即捕捉有利戰機,督飭第三、四方面軍積極反攻。但是這個電報被日軍電台截獲了,送到了岡村寧次的手裡。岡村看了以後深為震驚,此時小林淺三郎參謀長也回到了南京,向岡村描述了前線的慘狀。小林說,目前官兵開小差的數量每天都在增多,甚至133聯隊營房上還貼了反戰標語,甚至還有很多士兵戰鬥之前就自殺了。岡村寧次聽完小林的彙報之後,讓他說說自己的意見。而小林淺三郎猶豫了一下,隨後果斷的說,停止芷江作戰是唯一可行的辦法。解說:第四方面軍總司令王耀武根據戰場動態,及時把握戰機。命令胡璉的第18軍火速開往山門,74軍協助18軍,務必收復洞口,阻擋116師團。同時以第100軍為主攻,首先消滅孤軍深入的日軍109聯隊。曾令鈞(湖南洞口縣軍事志編纂主任):5月12號、5月13號,全線出擊,緊緊圍在馬頸骨,這個周邊的這個山溝裡面。這個時候從芷江從我們洞口的簡用軍用機場出動飛機,實行地毯式轟炸。解說:5月12日,第100軍向日軍109聯隊發動攻擊,首先以重炮壓制轟炸,之後,又以中型迫擊炮精確打擊。109聯隊無力抵抗,陣地很快被截成數段,日軍稍加抵抗,就全線潰敗。曾令鈞:除了一支小部隊僥倖逃竄,在岩山被擊斃以外,基本上在那個地方給它報了銷,包了餃子。後來打掃戰場,光敵人的屍體是1300多具。解說:按計劃74軍主力北上攻擊洞口,第18軍南下攻擊山門,然後兩軍會合,封鎖116師團的退路。剛剛趕到戰場的第18軍,立即向日軍猛撲。戴朴的118師收復了六都寨,第18師則前進到洋溪以南,約二十公里的大橋一線。當時負責攻打山門的,是第18軍11師師長楊伯濤。曾令鈞:山門也是日軍它的這個兵源集散地,也是它的物資集散地,特別它一個騾馬,騾馬輜重聯隊駐在山門。這個楊伯濤收復了山門以後呢,就把這個兵源散地搗毀了。解說:楊伯濤,湖南芷江人,是個土生土長的侗家漢子。在他的部隊里,許多參戰官兵都是地的侗族同胞。此次戰役面對進犯家園的日軍,全師官兵熱血沸騰,誓言要保衛師長的家鄉,士氣極其高昂。曾令鈞:楊伯濤這支部隊厲害,它是美式裝備的。到這來真要打下山門來了,那槍炮齊鳴,馬頸骨來支援那個部隊,看到那個氣勢也不得了,它也逃回去跑回去了。解說:國恨家仇,讓這些熱血的湘西男兒,不計代價,奮勇向前。經過一番血戰,迅速收復了山門。曾令鈞:楊伯濤師長,他收復山門有功,收復山門以後,他的兩個團,沿黃蓮江東上,直搗石下江。楊伯濤的另外一個團,追敵人,從洞口方向到岩山也東進。三個團駐在石下江,把石下江,是我們這個當時的衡貴公路啊,出洞口塘的唯一的地方,把它守得死死的。

解說:同時,楊伯濤又以一個團的兵力,攻下了湘黔公路的要點石下江,完全截斷了日軍撤退的交通線,實現了對日軍的包圍態勢。

曾令鈞:但是,這個最高指揮官,這個兵團這個司令,要他把這三個團主力,往山門方向挪動一下。

解說:誰知正在11師厲兵秣馬之時,楊伯濤突然接到了軍長鬍璉的命令,要他將扼守在石下江的這個團撤離,集中全力攻擊日軍側面。

曾令鈞:進入雪峰山的日本那些沒有搞死那些人,特別是青岩,江口阻擊戰,青岩收網以後,不能個個都全部殺死完搞死完,剩的那些人就趁機溜掉了。

解說:在夕陽的掩映中,收復洞口的暫6師官兵,親眼目睹了日軍116師團,退潮般向東潰退的情景。已經潰不成軍的109聯隊,直到5月16日上午6時,才在山門西南附近的地方,與前來接應的日軍第133聯隊會合。當瀧寺保三郎見到前來救援的師哥、同是陸軍軍士官學校畢業的133聯隊長加川勝永時,不禁涕淚縱橫,連連表示難以忘懷的感謝。

解說:直到上世紀80年代,第四方面軍參謀長邱維達給楊伯濤寫信時,還提到了當年的這一段公案。信中說:「未知你還記得否?王耀武、何應欽有沒有用電話通知你部,在石下江放開一個口子,把被包圍的日軍放走一部分,以便早日結束戰役。此中情況我是知道很詳細的,我再電話中不知打了多少官司。當時我是絕對反對的。」

後來邱維達在它的回憶錄《滄桑集》里寫道:「5月20日深夜,接到第四方面軍司令王耀武的電話。轉達何應欽的意思,希望儘早結束湘西會戰,並提出在洞口附近放開一個口子。後來何應欽還親自打電話,希望全面考慮,指出軍事要配合政治。」時至今日對這段歷史仍是眾說紛紜,成為楊伯濤心中一生無法彌合的傷疤。

陳曉楠:戰後,楊伯濤的11師開口子之舉,讓各路將領大為不滿,甚至指責楊伯濤使大勝之局功虧一簣。楊伯濤百口莫辯。六年之後,同為中共戰俘的楊伯濤和王耀武,在北京戰犯管理所相遇了。據說當時楊伯濤當場直斥王耀武為日本人的功臣,中國人的罪人。王耀武則回答說,我是奉了上面的命令,你是奉了我的命令,此事與你沒有關係。而楊伯濤目無表情的說,我當然要負責任,放開口子,最後還是我的命令。如此看來,我們這些人,都是民族的罪人。

解說:109聯隊僥倖逃脫後,關根支隊在武陽附近幾乎被全殲。其旅團長帶領全部軍官和少量士兵逃了出來。在5月20日與34師團會合,重新組編,坂西一郎命令,關根支隊殘部和34師團立即撤退。但是,在他們後退的路上,卻有一個巨大的障礙,那就是戰役初期沒有被攻陷的芙蓉山。

劉啟後(湖南民族研究者):那麼日軍呢,從寶慶就到邵陽縣的岩口鋪,再到隆回的灘頭,灘頭過來就是現在的麥積塘,麥積塘再往這個河邊,就是陳河啊,通往往北通往六都寨那個方向的陳河,就到了陳河邊上的這個大周,大周村,就從那裡涉水過河。過河就從這裡一路攻上來了。

解說:芙蓉山的固守對整個湘西會戰極為重要。會戰初期日軍第116師團渡過資水以後,即向芙蓉山第100軍主陣地發起總攻。100軍19師57團奮起抵抗。日軍109連隊傷亡慘重,不得已放棄原來自北迂迴的計劃,而轉向龍潭方向進攻,卻一頭鑽進了國軍的口袋中。可以說,湘西會戰的最後勝利,第19師堅守芙蓉山功不可沒。現在為保證116師團殘部突圍成功,坂西一郎命令關根支隊派出臨時建制的217聯隊,去奪取芙蓉山。

劉啟後:這是至高點,當年的這個100軍的指揮所,就在這裡,就在這個古廟裡面。實際上第100軍,提前到這裡很長的時間,把周邊的,下面的樹木幾乎都砍倒了,把樹砍了以後,很遠,一個人影的移動,他都看得到。

解說:固守芙蓉山主陣地的是,國軍第100軍19師57團1營,營長孫廷簡。5月21日拂曉,日軍217聯隊出動1000餘人,向芙蓉山前的獅子山高地發動猛攻。僅22號那一天,日軍就發射炮彈2000餘發。戰至23日拂曉,中國軍隊傷亡極重,芙蓉山大部陷於敵手。

劉啟後:當初這裡呢,屍橫遍野,老百姓過了好幾天,那天氣據說是比較,太陽比較火辣的那幾天,好久沒有人沒有人收屍,反正雙方都死傷慘重。第100軍在這裡死傷是最慘重的一次。

解說:23日,日軍再次增兵1000餘人,繼續猛攻芙蓉山。在這危機關頭,援軍74軍暫6師部隊及時趕到,向日軍展開反攻。僅芙蓉山最高峰,敵我反覆爭奪10餘次。25日,57團主力經紫陽河向五里牌、觀音山急進,準備切斷芙蓉山、桃花坪日軍的退路。日軍聞訊,迅即向東逃竄。

戰後,各界盛讚固守芙蓉山的國軍戰士,堪輿上海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齊名。他們分裂抗戰的一前一後,相得益彰,彌足稱頌。

解說:在湘西,除了漢族,還有苗、瑤、侗、土家族等,大大小小28個少數民族。這裡山勢險峻,交通不便,再加上自然環境惡劣,經濟發展水平很低。因此,自古湘西人就有著與天爭,與命爭的血性。這裡的山,這裡的人,讓不可一世的日本軍人感到徹骨的驚悸和恐懼。

在漵浦和洞口的交界處,有一片海拔1000多米的崇山峻岭,世代為瑤族同胞的聚居地,當年這裡曾活躍著一支神秘的瑤族民間抗日武裝,嗅槍隊。

陳曉楠:從1945年4月9號開始的湘西會戰,戰至5月底,日軍的左中右三路進攻,已經全線潰敗。但是這個時候,他們此次戰役的目標芷江,卻安然地靜卧在雪峰北岸。

日軍在連綿的雪峰山裡,除了遭到國軍正面的頑強阻擊之外,那些游弋於崇山峻岭之間的湘西民間抗日武裝,也讓日軍吃盡了苦頭。岡村寧次也只有到這個時候,才充分領會到了「湘西多山,民風強悍」這句話的涵義。

解說:藍愛花是洞口縣桐山鄉飛山村的村支書,她的爺爺就是神秘的瑤族民間武裝嗅槍隊的隊長藍春達。說它神秘,是因為這是一支讓日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隊伍,隊員們從小生活在高山密林里,上山下山奔走如飛,如履平地。在藍愛花的引領下,我們找到了如今唯一倖存的嗅槍隊隊員劉冬生老人。

劉冬生(湘西瑤族民間抗日自衛隊原隊員):打日本人沒有好多槍,有的是拿銃槍,打野豬的銃槍,打銃槍,他沒有好多槍。那打日本人這樣打,是帶著這些弟兄們,從這裡跑出去打一傢伙,好等日本人發現,又跑了,是這樣打的。當時要是對打是打不過的,他的槍多。

解說:嗅槍隊一共36人,最初只有兩支長槍,一支短槍,其餘的就都是嗅槍。所謂嗅槍其實就是湘西民間打獵用的鳥銃。在這個世代以打獵為生的村子裡,至今還保留著與當年一樣的嗅槍。

當年日軍不知道鳥銃是什麼槍,只要被擊中,滿身是彈,剝又剝不掉,扒又扒不出來,以為是什麼新式武器。他們向長官報告說,那些射擊的人把槍往鼻子上一「嗅」立即就「轟」地一聲噴出一團煙霧,所以日軍把它叫「嗅槍」。將瑤民自衛隊稱為「嗅槍隊」。

嗅槍隊利用地形熟悉,手腳麻利的特點,與日軍打伏擊戰,他們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絕不與日軍正面對攻。

1945年5月7日,嗅槍隊發現了一支近百人的日軍隊伍,由於劉冬生年紀小,個頭也小。因此隊長藍春達要劉冬生去探聽情況。這知劉冬生剛剛走出大山,就被日軍抓了起來。

劉冬生:把我抓住了,我就哭。我就說我找我爸爸,我爸爸不見了。把我放在剛才那個房裡,那天晚上我就跑了,跑掉以後,我又跑到藍隊長那裡去了,我說日本人到了。

解說:掌握了情況的藍春達集中全部的武器,把隊員三三兩兩地分開,利用樹林草叢的遮擋,慢慢接近了日軍。隨著藍春達的一聲命令,隊員們從各個方向一起開火,打得日軍猝不及防,哇哇亂叫。

劉冬生:搞到,搞到日本人的消息,我們這些人,就只要我兩個人去看,只跟我兩個人,在高山上看著,從哪裡開火從哪裡打。他們正吃飯,正吃飯,我們也有十多個人伏擊,一打起來,他們還沒有,不曉得是哪個打,從哪裡打來,還不清楚。那一次搞了20桿槍。

解說:在實戰中,嗅槍隊還琢磨出一套靈活應變,巧妙應敵的招數。

劉冬生:我這個訊號,是叫做我還一個指頭粗的這麼長,削得這麼長的,放嘴裡嘟一吹,這是一個的訊號。日本退了,我們要個吹的,要吹幾聲,就是這麼個訊號。日本人要是打了過去,要把日本打什麼,要進去,要進,又是一個訊號,我吹。

解說:以藍春達為首的嗅槍隊到後來,不僅經常單獨襲擊日軍,還主動聯繫上在這裡作戰的國軍,配合他們一起打擊日軍。最開始,與正規軍接洽的任務藍春達把它交給了劉冬生。

劉冬生:咱們又沒有證明,刺刀就是刺到你胸部這裡,我說你們別,你們是中央軍隊,你們就別多心,我就是來找你們的。他們就問我找誰,我說找你們的老大,我不知道哪個是誰,我找你們老大。

那個放哨的讓一個帶著我,到了裡面,裡面某團長,找到團長我就把信遞給他,就說好。就講他就是藍春達,沒有想到,一找還找到自衛隊的藍春達,就馬上要他安排帶路,好把這個消息帶回來我又繼續聯絡。

解說:湘西會戰期間,像嗅槍隊這樣的民間武裝力量,還有很多,他們採取巧妙的戰術,到處襲擾打擊日軍,成為抗戰末期湘西民間抗戰組織中一支奇葩。

當日軍在雪峰山被打得七零八落,暈頭轉向的時候,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形勢,也讓南京的岡村寧次和日本大本營,產生了深深地憂慮。在歐洲,蘇聯紅軍已於4月24日突入了德國首都柏林。5月2日,希特勒自殺身亡。5月8日,德國在柏林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困獸猶鬥的日軍在發泄最後瘋狂的同時,漸漸感到末日將臨。

在國軍和民間力量的雙重打擊下,日軍116師團從洞口敗退至寶慶。殘留在雪峰山漫長山區里的日軍殘部,只有少數幾個據點,仍企圖掙扎,不肯投降。直到1945年6月7日,這場歷時兩個月的湘西會戰,終於全面結束。

吳建宏(湖南芷江抗戰勝利紀念館館長):可以說這一個戰役是一種立體的作戰,是整個八年抗戰中間,國民政府打得最好的一個戰役。可以說這一個戰役是日方侵犯以來,最大的一個慘敗。是我方抗戰以來最大一個勝仗。

解說:湘西會戰,日軍在整個戰略態勢處於被動的形勢下,以冒進而開始,以慘敗而告終。中國軍隊在世界反法西斯戰場,取得全面勝利的同時,沉重打擊了中國戰場的進犯之敵,使此次戰役成為了中國戰區正面戰場對日作戰的最後一役。

湘西會戰

日軍傷亡

斃一萬兩千四百一十八人

傷兩萬三千三百零七人

國軍傷亡

陣亡七千七百三十七人

負傷一萬兩千四百八十三人


推薦閱讀:

TAG:民族 | 國民 | 日軍 | 解放 | 戰犯 | 罪人 | 國民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