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謀略故事解析----詭智權術(四)

中國歷代謀略故事解析----詭智權術(四)

第四篇 名臣為官之道

 老謀深算

  176曾國藩為官之道

  曾國藩是一個複雜的人物,褒之者有,貶之者有。梁啟超評論曾國藩:「曾文正者,豈惟近世,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人也……」章太炎則說曾國藩是:「譽之則為聖相,讞之則為元兇。」

  中國舊知識分子追究求的是「功、名、權、利」,這些曾國藩都得到了,他撲滅了太平天國運動,有了「功」;他的家書成為舊知識分子教育子女的教材,又是所謂「道德文章冠冕一代」,有了「名」;曾任兩江總督節制四省軍政,賜太子太保銜,協辦大學士,有了「權」;子弟因為他得以封官晉爵攻克天京後,搶奪了數不盡的金銀財寶,有了「利」。

  舊中國的儒生哪一個能達到這一些地步呢?

  家書中的曾國藩充滿仁義道德,事實上的曾國藩精通權術,謀略,他善於裝,面相善人,實際上兇殘而狡詐。

  近年來,曾國藩「熱」持續不消,《曾國藩家書》一印冉印。《曾國藩全集》已經出版,一部以《曾國藩》為題的長篇小說十分暢銷。

  曾國藩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曾國藩的權術和謀略又是什麼呢?

 

  177曾國藩的政治權術

  曾國藩,生於嘉慶十六年(1811 年),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

  曾國藩出身於地主家庭,祖輩世代務農。

  曾家十分重視詩書,他的祖父沒有文化,但他的父親曾麟書卻苦心攻讀,中了秀才,在鄉里教書、當了塾師。教蒙童,這是當中了秀才難以中舉的才子們的較好出路。

  曾家半耕半讀,庭院的建設確有一派田園風光。曾國藩在一首詩中寫到:

  高眉山下是儂家,

  歲歲年年斗物華,

  老柏有情還記我,

  夭桃無語自開花。

  幾回南國思紅豆,

  曾記西風浣碧沙,

  最是故園難忘處,

  待鶯亭畔路三叉。

  曾國藩6 歲入私塾讀書,8 歲隨父學五經,讀八股文。 14 歲赴長沙應試。

  20 歲到衡陽跟著名儒生汪覺庵學習一年,後回本縣漣演書院就學。

  道光十三牢(1832 年),就學於長沙嶽麓書院。當年應鄉試中了舉人。

  道光十五年(1835 年)入京會試未中。

  道光十八年(1838 年)28 歲,再進京會試,中了進士。

  自道光十九年咸豐二年(1839 年——1852 年),10 余年間,曾國藩在京任職,先後任過兵部、工部、刑部、吏部等待郎。

  1852 年,年已41 歲的曾國藩被派往西主考鄉試。他到太潮池驛時,得到母親亡故的消息,就星夜回家守靈。

  為什麼在亂世之中,曾國藩能迅速崛起?為什麼他能建立剿滅太平天國的湘軍?

  這其中的奧妙是什麼?

  曾國藩雖出身儒生,但卻精通謀略,特別是對政治鬥爭的藝術深有研究,這正是他任途升遷的根本原因。

  咸豐四年(184 年)曾國藩率湘軍攻破武漢時,咸豐帝大為高興,對群臣說:「想不到曾國藩一個書生,還能建立此功大勛。」

  漢軍機祁俊藻獻媚道:曾國藩一個在鄉恃郎,只是一個獨夫,一個獨夫在鄉里居然一呼而從者萬人,恐不是國家的福份。咸豐帝被他提醒,臉色突變。從此不敢給曾國藩實權,因此,曾國藩帶湘軍,只能用兵部侍郎的虛銜,並無地方行政權,管不了州縣官,各省的督撫都比他官大,常常窘謔他,使他難堪。

  無權則難以籌錢糧,無錢糧則難以徵兵丁,曾國落深入考慮了這個問題,無權是難以辦成大事的,他當時己看到清朝的八旗兵已經腐化,難以與太平軍抵抗,唯有他的湘軍可以與太平軍相匹敵,因此,朝廷離不開他,但怎樣讓咸豐帝認識到這一點呢?怎樣向皇帝要權呢?公開要權是絕對不行的。機會終於來了。

  曾國藩父親之死,給他帶來生機。

  咸豐七年(1857 年)春,曾國藩父親辭世,他立即帶了國華,國荃奔喪回籍,急流勇退。這實際上是以退為進的策略。

  使用以退為進的策略,必須正確估計自己的實力,如果自己沒有實力,就令永遠退下去,難以達到進到的目的。

  曾國藩自信是有實力的。咸豐八年(1858 年〕太平軍攻浙江,東南告急,浙江是清政府的經濟命脈所在。清政府十分恐慌,他們忙令曾國藩復出督軍。這中間還有一番曾國藩與咸豐帝的一次較量。

  曾國藩回家不久,就收到了湖南巡撫衙門轉來的上諭:賞假三個月,假滿後仍回江西督辦軍務。曾國藩估計江西軍務,無人可以代替自己,遂授大學士賈楨的先例,請皇上同意他在籍終制。

  咸豐帝明白,他這樣上奏,目的是要實權,當時不允許他在籍終制。但不久,何桂請任兩江總督,他利用兩江的富庶,竭盡全力支持江南大營,江南大營在源源不斷的銀子的鼓勵下,打了幾場勝仗,形勢對清廷有利。咸豐帝順水推舟,開了曾國藩兵部侍郎的缺,命他在籍守制。

  曾國藩得到這道上諭,冷得心裡打顫,真是萬念俱滅,他成了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而且還必須終身守制,難以出山,否則就是違抗聖旨。

  曾國藩考慮,是自己對自己的實力估計過高了嗎?

  曾國藩對自己實力估計的沒有錯,當太平軍攻打浙江,清軍連吃敗仗的時候,咸豐帝終於認識到離開曾國藩不行。

  咸豐帝仍然是死要面子,他再次賞給曾國藩一頂兵部侍郎的空銜,命他火速奔赴前線,這道上諭在咸豐八年(1858 年)六月初三到達曾國藩老家荷葉塘,曾國藩心中一熱,初七日就整裝離開了荷葉塘。

  雖然仍是兵部侍郎的空銜,曾國藩明白,不久,皇帝就會授他實權,只需耐心等待一下。

  到咸豐十年(1860 年)八月,清廷果然命曾國藩暑兩江部督加兵部尚書銜,從此,曾國藩有了地方行政權。

  曾國藩對政治權術之精通,幾乎無人能及,朝廷重臣肅順曾在皇帝面前推薦曾國藩。1862 年,咸豐帝死後,同治帝即位,肅順又提出:「滿族沒有一個人中用,國家大事非重用漢人不可。」肅順看曾國藩才華出眾,有意結識他,但曾國藩從不給肅順寫信表示感謝,因為他預測,肅順與那拉氏之間必有一場政治鬥爭,後果不能預料,如果肅順勝,自己與那拉氏沒有聯繫,肅順一貫提倡重用漢人,自己必被重用,如果那拉氏勝,肅順倒台,也查不出自己與肅順的關係。

  果然那拉氏發動政變,「垂簾聽政」,肅順被處死,當那拉氏查看帶軍在外的將領與肅順的通信時,發現唯獨沒有曾國藩一封,由此對曾國藩十分信任。授曾國藩以兩江總督節制四省軍政大權,巡撫提鎮以下悉歸節制。三個月後又賜太子保銜,協辦大學士。

  從此,曾國藩成了真正的實力派。

  曾國藩為人城府很深,精於謀略,這僅僅是他「成功」的一個方面,他「成功」的另一個方面是「心狠」,這應驗了中國那句古語:「無毒不丈夫。」

  曾國藩殺人多,人稱其為曾剃頭,但他「不以殺人多為悔。」他站在地主階級立場上,對太平天國革命軍恨之入骨,殺人自然是越多越好,可見其心狠手辣。

  一次,曾國藩在午飯後與慕僚們下棋,忽然有一個人向他告密,說某統領將要叛變了。告密人就是這個統領的部下。

  曾國藩大怒說:「你敢誣告你的上級叛變,應該處死罪。」

  說罷,立即命令手下將告密者殺了示眾。

  曾國藩馬上平靜下來,繼續下他的圍棋,一會兒,被告密要叛變的將領前來謝恩,曾國藩叫他進來,統領跪叫頭道:「幸虧大人您了解我,否則我的性命就難保了。」

  曾國藩臉色一變,陰沉著臉,命令左右馬上將統領斬首示眾。

  幕僚們不知為什麼,他們問:「您認為統領確實是謀反的話,那麼您不應該殺死告密的人,既然您知道告密者誣陷上級而把他殺了,為什麼還要殺這個統領呢?」

  曾國藩笑著說:「這就不是你們所能明白的了。」

  曾國藩接著說:「告密者說的是真實的,我如果不殺死他,這位統領知道自己被告發了,勢必立刻叛變,由於我殺了告密的人,就把統領騙來了。」

  曾國藩對忠心耿耿的告密者,不但不給予獎勵,反而為了用權術將其殺害,可見心腸之黑。

  曾國藩善於玩弄政治花招,以討取上級的高興。有一時期,曾國藩老打敗仗,無法向皇上交差,只得在奏書中寫道:「屢戰屢敗」一個幕僚一看,急忙建議把「屢戰屢敗」改為「屢敗屢戰」,曾國藩認為有理,應即做了修改,這一改意思就不同了。「屢戰屢敗」反映的是無能或用力不足。而「屢敗屢戰」反映的是不怕犧牲,意志堅強,百折不撓,於是忠心進取的態度就可見了。這一改,受到皇上的讚揚。

 

  178曾國藩的精神

  不可否認,曾國藩的確有一種精神,一種不怕死的拚命精神,這種精神的源泉是「忠君思想。」他對皇上忠心耿耿,認為皇上對他知遇很深,正因為如此,當他在前方血戰「義無反顧」,即使皇上對他不加重用,他仍不恢心。

  曾國藩不怕失敗,正如他給皇上的奏摺中所講「屢敗屢戰」。

  咸豐四年(1854 年)二月,湘軍出戰,與太平軍著戰於岳州,一觸即潰,這是他第一次失敗。此次慘敗,使曾國藩羞憤交加,投水尋死,被隨從撈起。

  咸豐五年(1855 年)一月,曾國落通九江。太平天國優秀青年石達開,於江西口,誘敵深入鄱陽湖,而後堵湖口,猛攻江上湘軍大型戰船,湘軍大船行動不便,太平軍趁機用火攻,燒毀船百餘艘,連曾國藩的座船也被奪走。

  此一戰,曾國藩苦心經營的水師幾乎全軍覆沒。

  曾國藩惱羞之下,再次投水尋死,被部下救起。

  咸豐八年(1858 年),曾國藩派主將李續賓攻廬州,(今合肥),於廬州咽喉三河鎮與太平天國陳玉成部大戰。

  三河鎮是寧,皖交通的要道,距廬州只50 里,陳玉成將李續賓誘入埋伏圈內,雙方交戰,十分激烈,李續賓左衝右突,始終難逃出包圍圈,突圍無望,自刎而死。

  三河鎮一戰,除李續賓外,曾國藩的親弟曾國華、參將蕭意文,都司胡在位,參將彭友勝,游擊胡廷槐、饒萬福、鄒玉堂,杜廷光,守備趙國梁、知府王忠駿,知州王揆一、同知董容方、知縣楊德閆、道貧孫守信、同知丁銳義等和6000 兵勇全部戰死。

  曾國藩痛惜道:「三河之敗,殲我湘人殆近6000,不特大局頓壞,而吾邑士氣亦為不揚。」

  胡林翼哀嘆:「三河敗潰之後,天氣盡傷,四年糾合之精銳,覆於一旦!」

  咸豐十年(1860 年)十二月,李秀成奉命率部攻武漢,途經皖南,破羊棧嶺。距曾國藩大營所在地祁門僅六十里。形勢十分危急,僚屬紛紛建議移營,說,「祁門非殉節處」曾國藩怕動搖軍心.不敢移營。但他手寫遺書,帳懸佩刀,準備一死。後來,李秀成主動退兵才消除了危險。

  九死一生的曾國藩憑藉他的這種拚命精神,終於取了「勝利」,「剿滅」了太平天國革命運動。

  曾國藩在中國歷史上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其原因不完全在於他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而是其精神思想對中國人的影響。

  著名詩人流沙河說:「回憶高小初中,國文教師選講《曾文正公家書》,催人瞌睡,記不起講些啥。校長每周講話,又抬出曾國藩大聖人做榜樣,煩死人了。40 年代成都讀高中、《曾文正公家書》有廉價本,青年路書攤上擺著呢。本想翻翻,有同學說蔣委員長愛讀此書,便決心不看了。」

  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那時是處處講曾文正公。

  著名學者梁啟超說曾國藩:「彼唯以天性之極純極厚也,故雖行破壞可也;惟以修行之極嚴謹,故雖有變可也。」「彼其能率歷群以共圖事業之成,有所以孚於人而且善導人者也。」

  原來曾國藩修養好,正因為修養好,能用權術。了解曾國藩的修養,不如看《曾國藩家書》。以下從中摘出幾句: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體素弱過於保惜;智慧愈而明,不可因境遇指遽而摧淚。」

  「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常用則細,不用則粗。」

  「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養親以得歡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治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

  「所謂、正心者,曰『厚』曰『實』。厚者怒也,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存心之厚,可以少正天下澆薄之風。實者,不說大話,不務虛外,不行駕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偽之習。」

  在《與弟書》中說:「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講求乎成正修齊之道,以圖無忝生;一者修業之事,操習乎記誦詞章之術,以圖自衛其身。」

  曾國藩的這些話有一定的道理,正因為這個原因,不少人對他十分佩服。

  曾國藩對他的弟弟和子女要求也比較嚴,時常教訓他們,要他們勤學向上。對其父他也經常提醒,他升上皇上侍講學土後,怕父親在家鄉仗勢「管閑事」,就寫信說,聽說「父親大人近來常到省城縣城」替人說情,提醒「此事是干預公事!」朝廷將要委派新學官去長沙,又預先說明白:「父親萬不可去拜託!」

  咸豐四年四月十四日,曾國藩在戰勝後給他弟弟的書信中寫道:

  「吾家子侄增耕半讀,以守先人之舊,慎無存半點官氣。不許坐轎,不許喚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糞之事,須一一為之,插田蒔禾等事,亦時時學之,遮漸漸務本而不習於淫矣。至要、至要,干囑萬囑。」

  四月十六日,又去信強調:

  「澄侯及諸弟以後盡可不來營,但在家中教訓後輩,半耕半讀,未明而起,同習勞苦,不習驕佚,則所以保家門而錫劫數者,可以人力至之,望諸弟慎之又慎也。」

  六月十八日的一封信中說:

  「諸弟在家教子侄,總須有勤敬二字。無論治世亂也,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光者,不勤不敬,未有不敗者,至切至切。余深悔往日示能實行此二字也,千萬叮囑。澄弟向來本勤,但敬不足耳;閱歷之後,應知此二字之不可須臾離也。」

  對於做學問,曾國藩也有自己的見解,在同治十年十月二十三日的一封信中說:

  「予思朱子言為學譬如熬肉,先須用猛火煮,然後用漫火溫;予生平二夫全用猛火煮過,雖有見識,乃是從悟境得來,偶用功,亦不過優遊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湯,遽用漫火溫之,將愈者愈不熟矣。」

  「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曰專而已矣。諺曰,藝多不養身,謂不專業,吾掘井多而無泉可飲,不專之咎也。」

  「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二者缺一不可。」

  這些家書,充分體現出曾國藩的學術修養,他處處謹慎小心,時時研究學問,終於成為舊中國極有影響的人物。

  曾國藩踏上中國大多數知識分子的道路,終於獲得成功,10 年間,37歲時升為二品官,他曾十分自負地說過:「湖南三十七歲至二品者,本朝上無一人。」

  如果不是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太平大國運動,曾國藩很可能在京城默默無聞地度過他的一生,但歷史為他提供了一個特殊的機會,使他「功成名就」。

  曾國藩成了清王朝的「丞相」,還成了學術界的「領袖」,甚至是「帝王師」,名、權、利他都得到了,這正是舊中國大多數的知識分子夢寐以求得到的。

  曾國藩不同干中國歷史上的孔夫於,孔夫子創立了他的學說,成為知識分子的」聖人」,但他一生窮因潦倒,未當上官,如喪家之犬一樣,只是在他死後幾百年才被人提出尊崇。這樣的「聖人」離老百姓遠,也不是熱心干功名的知識分子所追求的。

  曾國藩也不同於一代賢相諸葛亮,諸葛亮鞠躬盡瘁,人們把他當作智慧的化身,他已深入到人民群眾中間。而曾國藩離普通的老百姓太遠,由於他為清政府效勞,撲滅了太平天國運動,不少的人還恨他,他離知識分子近,這正是舊知識分子崇拜他而人民不崇拜他的原因。

  曾國藩善用兵,但他又不同於岳飛,戚繼光等民族英雄,因為他進行的戰爭,是撲滅農民起義的戰爭,因而難以得到人們的讚揚。

  曾國藩去世百年後,仍引起人們巨大的興趣,眾多的人研究他,其原因正是因為他身上體現了「功、名、權、利」的統一,也許今天的知識分子思想上或多或少有一些「功、名、權、利」的潛意識。

 

  179曾國藩對戰略戰術的研究

  曾國藩一介儒生,卻成功地撲滅了太平天國運動,這說明他對戰略戰術亦有研究。

  在戰略上,曾國藩認為長江的上游是關鍵,他採取了先取武漢三鎮,以扼上游,解決後顧之憂,而後步入江西,取九江,攻安慶,以取勝利。

  曾國藩自始至終都沒有改變這一戰略,僅武漢三鎮就三失三複,在最危急的時候,曾國藩也從未動搖這個戰略,有時甚至不惜同皇帝對抗。石達開攻江西,陳玉成攻安徽,李秀成攻浙江,始終不能牽動他的主力改變方向,甚至在發生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咸豐帝諭令湘軍北援京師,他仍拒絕北上,堅主對外國侵略者只採取「撫」的辦法。當朝廷下令讓他去四川堵截石達開時,他也堅決反對,求同僚們幫忙向皇帝說明利害。

  曾國藩堅持上述戰略部署的理由是:

  「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勢,建瓴而下乃能成功。……若仍從東路入手,內外主客,形勢全失,必至仍蹈覆轍,終無了期。」

  曾國藩的戰略部署是正確的,戰爭正如他部署的進程發展的。

  咸豐八年(1858 年)五月,攻佔九江。十一月卻兵敗廬州咽喉三河鎮。咸豐十一年(1861 年)九月,督其弟曾國荃,攻開戰略要地安慶。

  十一月,奉命統轄蘇、浙、皖、贛四省軍務。

  攻開安慶以後,曾國藩座鎮安慶指揮,派三路大軍向太平天國發起進攻。

  曾國荃率湘軍主力圍攻天京。

  左宗棠進攻浙江。

  李鴻章率淮軍進攻蘇南。

  同治元年(1862 年)十月,曾國荃率湘軍三萬人進駐雨花台,修築了堅固的營壘、太平軍李秀成、李世賢部20 萬人,圍攻四十六天,終未攻破湘軍營壘,後因軍糧不繼而撤軍。

  同治三年六月三日.洪秀全在天京絕望而死。同年七月十九日,曾國荃攻破天京。

  湘軍進入天京,見人就殺,見屋就燒,大肆搶掠,秦淮河屍首如麻。太平天國後期將領李秀成被俘獲後,寫了幾萬言的供詞後被殺害,不久幼天王和洪仁午在江西也被捕殺。

  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的反動事業「大功告成」。

  湘軍入天亨大肆掠殺,吞沒財寶,左宗棠,沈葆楨等上奏彈劾。曾國藩急忙協調處理各方面的關係,他蓋貢院,當年舉行鄉試為自己樹立好形象,同時他建立南京旗兵營房,請北京閑散旗兵南來駐防,發給全餉。裁撤湘軍4 萬人。經過他的周旋,清廷也未加追究,給予嘉獎,若加恩賞太子太保銜,賞一等侯爵,也襲罔替,並賞雙眼花翎。

  曾國藩對戰術也十分重視,他創造出一種「營自保」的戰術。同治元年(1862 年)十月,曾國荃駐雨花台,率湘軍3 萬餘人,正值疫疚流行,病者甚多,抵抗了太平軍李秀成,李世賢部20 萬人的圍攻。堅守頑抵達46 天。太平軍終未能攻破湘軍營壘,後因軍糧不繼而撤軍。曾國荃防守成功,正是遵守了曾國藩「勞自保、深溝高壘」的戰術。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一日,曾國藩給其沅弟的信中說:

  「宜興,長興西城,皆在太湖兩岸,陸軍到此作息停頓,待李朝斌水師辦成駛入太湖後,陸軍再行前進。此大局所關一年二年之軍勢,援賤不來,則終歲清閑,全無一事,援賤再來,則歸路全斷,一蟻潰退。此等最險之著,只可一試再試,豈可屢屢試之,以為兵家要訣乎?」

  「望弟早早定計;賊不解圍,則忍心堅守;賊若解圍,則以追為潰,不著痕迹。」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七日給沅弟書中說:

  「余之拙見,總宜有呆兵,有活兵,有重兵,有輕兵,缺一不可。以萬人為呆兵,重兵,屯宿金陵;以萬人為活兵、輕兵,時攻東壩,句客,二溧等處;以八九千人保後路蕪湖、金柱,隨時策應。」

  以上均為講戰術問題。

  曾國藩不但重視戰略戰術的研究,更注意軍隊的建設,這是他成功的」關鍵」。

  曾國藩組建的清軍有以下特點:

  一、士兵均來自農村,身體強壯,勇悍善戰。民風質樸.自然易於訓練,聽從命令。城市的兵油子,他一個不收。

  二、中下級軍官,用自己的親戚子弟、朋友子弟中的讀書人,這些人有忠君思想,樂於「捨生取義」。

  三、把父子、兄弟以及有其他血緣關係的士兵編在同一組織內,以增強戰鬥力。此招十分有效,因為一旦戰敗,家族損失很大,使他們戰時勇於相互救援。

  四、曾國藩規定,每營士兵只服從營官一人,全軍只服從曾國藩一人,使湘軍成為曾家軍。

  五、招募兵原的辦法與清軍不同,他先招營官,由營官自己招募士兵,這樣營宮容易招自己親友,容易帶兵。

  六、360 人為營(後增為500 人),營分四哨,哨分八隊,每隊正10—12 名,數營設一統領。水師,每營388 人,分船長,槍手、槁手、艙手,槳手等。

  七、湘軍的軍館初由捐募,後依靠稅收。湘軍出省時奏准發給空白執照四千張.(捐虛銜執照,捐監生執照各一半)這些空白執照可籌集大批軍館。因此湘軍的糧餉比綠營高。

  經過上述方法組建的湘軍,戰鬥力很強,雖敗而不退,成為撲滅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一支主要力量。

  鎮壓了太平天國,但捻軍發展迅速,同治四年(1865 年)五月,曾國藩率軍出征,採用圍困戰術,重點地方駐重兵,地方鄉紳維修築圩寨,修築了東以運河,西及沙河、賈魯河、南以淮河為防線,北自朱仙鎮至開封和黃河南岸挖濠設防,圍困捻軍。

  同治五年(1866 年)九月捻軍衝出防線,曾國藩回到江總督上任。

  同治九年(1870 年)曾國藩被派出查辦「天教案」,判處良民死刑20名,充軍25 名,賠款50 萬兩,並派崇厚去法國道歉以了解此案。他這一奴顏奴膝的處理方法,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居京的湖南士大夫開除他出同鄉令,砸了他所書寫的「生憾事」。但他仍認為辦外交以妥協投降為主。

  同治十一年(1872 年)二月五日,曾國藩病逝於南京兩江總督任所。終年62 歲。

 

 年輕遭忌

  180賈誼為何不得高官

  賈誼,是洛陽人。 18 歲,就以能誦詩寫文章聞名於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太守時,聽說他才能優異。把他召來安置在門下,十分寵愛他。

  漢文帝即位初,聽說河南太守吳公治理地方為全國第一,與李斯是同縣,常侍奉李斯並向他學習、就升他為廷尉。吳推薦賈誼,說賈誼年輕有為,精通諸子百家著作。文帝徵召賈誼為博士。

  這時賈誼20 多歲,是朝臣中最年輕的。每有詔議下達,老臣們不能言,賈誼替大家一一回答,跟大家所要說的意思一個樣。諸位老先生們認為他有才能,趕不上他。漢文帝很高興,一年內升到太中大夫。

  賈誼認為自興起至孝文帝二十餘年,天下政通人和,本當改曆法,換服色,體制度合於法度,定新官名,興禮樂……所有的津令重新制定,列侯應一一返回封地,這些主張都是賈誼提出來的。

  漢文帝商議要讓賈誼擔任公卿之職。但周勃、灌嬰、張相如、馮敬之流無不妒忌賈誼,便在文帝面前說:「一個洛陽人,年紀輕輕,剛學習,便獨斷專行,所有的事情都搞糟了。」於是文帝也就漸漸疏遠了他,不用他的建議,讓他充當長沙王的太傅。

  按:上述文學見於《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賈誼是歷史上一個很有名的人物,他的文章《論積貯疏》被選入中學課本。賈誼雖然才華出眾,但連公卿一樣的官職也未做到,在憂鬱中死掉,當時他才33 歲。

  北宋的王安石對賈誼評價很高,他說:

  一時謀議略買行,

  誰道君王薄賈生?

  爵位自高言層廢,

  古來何啻萬公卿。

  王安石是改革家,賈誼也提出改革主張,因此,王安石讚揚賈誼。

  縱觀賈誼的為富之道,他初入仕途時,年紀輕,初生牛犢不怕虎,敢做敢為,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主張,這些主張對國家有利,但有些主張,文帝並沒有採用,像制訂新的制度,換服色,興禮樂,漢文帝認為條件不成熟,就沒有採用。有些主張,如《論積貯疏》中,主張發展農業生產,貯備糧食則被採用。

  賈誼提出的遣送列侯離開京城回到自己封地的主張。漢文帝採納了,但這個主張卻得罪了朝中的一大批功臣元老。

  功臣們不願離開京師.當時丞相陳平己死,功勞最大,權最重的是絳侯周勃,漢文帝讓周勃帶個頭,就免了他的丞相職務,讓他到自己的封地去,這樣列侯們才離開京師,回到自己的封地。

  賈誼才華出眾,漢文帝想委任他為公卿,但己得罪了朝中的一大批功臣,自然有很大的阻力。功臣元老們,最討厭是年輕氣盛的書生們。絳侯周勃、穎侯灌嬰、東陽侯張相如,御史大夫馮敬等都反對,這些人剷除呂家勢力,擁立漢文帝有功,漢文帝也不敢輕易得罪他們。

  周勃等一班功臣,大多是「大老粗」,周勃原是以織葦薄為生,還兼吹鼓手,灌嬰原是販布的商人,這些人先跟隨劉邦立下戰功,封候拜相,又擁立文帝,可謂功上加功。他們思想守舊,居功自傲,看不慣新事物。精通諸子百家的賈誼才華出眾,在朝堂上應對如流、使他們相形見拙,他們當然忌妒。讓賈誼當個只有發言權的博士、太中大夫,看在漢文帝的面上,他還能容忍,若讓賈誼當個有職有權與他們平起平座的公卿,他們就忍不住了。文帝初即位。當然不可能得罪那麼多重巨提拔賈誼。

  常言說:「老虎屁股摸不得。」賈誼一任官就摸了那麼多老虎屁股,哪有不失敗之理。

  更嚴重的是,賈誼還得罪了漢文帝的男寵鄧通。漢文帝一刻也離不開鄧通,封他為上大夫、還賜他巨額的金錢,鄧通對漢文帝也很忠心.漢文帝得癰病時,鄧通為他吸癰。

  賈誼和漢文帝一起隨侍漢文帝,他討厭鄧通,常常在文帝面前譏諷他。鄧通也在文帝面前說賈誼的壞話,文帝喜愛鄧通,自然疏遠賈誼。

  在此情形下,賈誼不能出任公卿之職,連在朝廷中立足之地也沒有了。結果只得出任長沙王的太傅。

  漢文帝7 年,文帝想念賈誼,又把長沙召回長安,二人長談,文帝問了不少有關鬼神的事,史書沒有記載冥體內容,一直談到半夜方止。事後,文帝說:「我很久沒有見到賈生了,自以為學問趕不上他。現在聽了他的話,還是不及他啊!」

  後來,唐朝詩人李商隱寫了一首詩批評漢文帝:

  宣室求賢訪逐臣,

  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

  不問蒼生問鬼神。

  此時,文帝已掌大權,壓制賈誼的灌嬰已死,周勃也已不問朝政,但文帝仍未重用賈誼,而讓他到梁王那裡去當太傅。

 

 兔死狗烹

  181韓信為何被誅

  韓信,江蘇淮陽(今江蘇淮陰縣)人,少年喪父,家裡貧窮。韓信既不會經商,也不會種地,想做一個小吏,這在當時也是不可能的,因此,過著遊盪乞食的生活。南昌亭長,與韓信有往來,韓信就常去他家吃飯,時間長了,亭長的妻子很不高興,就想辦法趕韓信。一天早晨,亭長的妻子早早地起來做飯,全家人提前吃飯。韓信仍按以前的時間來吃飯,見人家已吃完了飯,並沒有給自己留飯,就知道了亭長的妻子的用意。從此,他再也不到亭長家去吃飯了。

  韓信獨自流浪到淮陰城裡,生活仍然十分困難,於是,他就到河邊去釣魚,有時釣上幾尾,賣錢買點吃的,有時魚不上釣,只好忍飢挨餓。當時,有幾位老太太常到河裡洗衣,一位好心的老太太,看韓信飢餓難忍,十分可憐他,就在午餐時,將自己帶的飯,分一部分給韓信吃。韓信飢不擇食,顧不了體面,就狼吞虎咽。這位老太太慷慨得很,一連幾十天,天天分給韓信吃,韓信非常感激,便向老太太稱謝道:「承老母這般厚待,信若有日得志,必報母恩。」老太太聽了十分生氣,就斥責道:「大丈夫不能自己掙飯吃,我看你可憐,才給點飯吃,那裡想讓你報答呢!」

  韓信聽了老太太的話,十分慚愧,立志要有所作為,心中暗暗記著老太太的恩德,待日後發跡時,總要重重謝她,報給飯之恩。

  韓信家境貧寒,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只有一把寶劍,他常常隨身攜帶,時時掛在腰間。淮陰城裡的青年,看韓信一副落魄的樣子,卻腰掛寶劍,就看不起他,嘲笑他。一日,韓信在街頭行走,一個青年走上前去,當眾嘲笑他道:「韓信,你平時出來,帶著刀劍,有何用途?我想你身材長得這麼高大,膽量卻小得很!」韓閉口不理睬這個青年,街上的人都圍著他倆看,那青年又挑釁道:「你有膽量,就拿劍刺我,否則,就從的胯下爬過去。」說著,便撐開兩足,立在街中。韓信端詳了一會,心想沒必要與這無賴爭雄,就忍聲吞氣,將身子趴在地上,從那無賴的胯下爬過,街上旁觀的人無不大笑,都認為韓信是個膽小鬼。

  韓信不以為辱,起身自去。

  真正的大將風度,英雄不與小人一般見識。

  韓信能忍常人之不能忍,必大有作為。

  公元前208 年,反秦鬥爭風起雲湧,楚國貴族後裔項梁,項羽叔侄,舉起反秦大旗,渡淮北上。

  胸懷大志的韓信終於迎來了屬於他建功立業的時代。韓信仗劍而從,投奔了項梁,參加了反秦起義軍,當了一名小兵。後來,項梁戰死,韓信又歸屬項羽帳下,做了小小的郎中(侍衛)。

  韓信以為可以將自己所學兵法,用於實踐,就利用和項羽接近的機會,多次向項羽出謀獻策,但都不被項羽所用,韓信又感到懷才不遇,心中不滿,就決定離開項羽,另謀出路,幾經波折,最終為劉邦所重用。

  為什麼韓信不能得到項羽的重用,而能受到劉邦的重用呢?應從三人特點來看。

  項羽出身貴族,勇力過人,他繼承的是《孫子兵法》中「動如雷震」以勢取勝的作戰方針,講究正面作戰,以猛烈迅速的攻勢,擊敗敵人。卻難以聽進平民出身的韓信的意見,他剛愎自用,很難接受別人的意見,韓信不被重用,也是十分自然的。

  劉邦出身貧民,少年時遊手好閒,十分狡詐,他繼承的是《孫子兵法》中「兵者,詭道也」以智取勝的作戰方針,講究在作戰時使用計謀,出奇制勝。劉邦被封漢王后,廣招人才,任人唯賢,不拘一格,不論貧賤,他手下已有蕭何,張良等高級謀士,經蕭何推薦,韓信得以重用。

  韓信與劉邦的出身相同,窮境貧窮,少年時也是不務衣商。但他勤奮好學,建功立業。他在軍事上的思想,比劉邦、項羽,更全面。他不是生吞活剝地運用,將其發揚光大,這從他指揮的井陘之戰中可以看出來。這樣的人才,正是劉邦所用的人才。韓信與劉邦一樣,崇尚智謀,「寧鬥智,不鬥力」。正是二人一系列相同的特點,使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最終封王封侯,成就大業,使韓信有機會淋漓盡致地發揮自己的才華。

  韓信是在公元前206 年,投奔劉邦的。

  項羽、劉邦推翻奏王朝後,項羽以勝利自居,帶兵入咸陽,燒殺搶劫,一把火燒了阿房宮,然後,自立為西楚霸王,以霸主的身份封了18 個王。劉邦被封為漢王,封他在巴、蜀之地,都城在南鄭。而將關中地區封給三個秦的降將,以牽制劉邦。

  韓信就是在項羽鼎盛的這個時期,在分封之後,投奔了劉邦劉邦被封為漢王,心中十分不滿,他的謀士蕭何勸他暫時忍耐,先到漢中,治理好巴蜀,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再與項羽決戰。

  項羽只准許劉邦帶了幾萬士卒去漢中,幸好還有幾萬自願追隨者。劉邦並不情願地帶兵去漢中就王位,為了麻痹項羽,沿途燒掉了去漢中的棧道,以示自己無意東下。

  韓信在劉邦不得勢的時候投奔了他。韓信看到,不久劉邦必與項羽爭天下,在劉邦手下一定會得到重用,施展自己的才華,韓信對形勢的估計是正確的。

  韓信到了劉邦軍中,仍未被重用,主要原因是劉邦不了解他,也沒人推薦。劉邦只給了他一個叫做連敖的小官,大約是管理糧草的小官。

  有一次,韓信與另外13 人犯了法,劉邦命夏侯嬰監斬,一律處以死刑,犯人被押上法場,一個一個被砍下頭顱,輪到韓信,韓信對夏侯嬰大叫:「漢王不是想得天下嗎?為何要誅殺壯士!」

  夏侯嬰聽此人聲音宏亮忙令停刑,走到他跟前一看,見韓信身材魁梧,好一個壯士,不由動了憐才的念頭,驗過斬條,知是韓信,便放了他。

  韓信死裡逃生,心中十分感謝,二人相談,韓信將腹中的韜略,一一吐了出來,好在夏侯嬰也是個識才的人,就報告劉邦,向劉邦推薦。

  劉邦聽了夏侯嬰的彙報,就赦了韓信的死罪,任命他為治粟都尉,仍是一個管糧響的小官,仍然沒有重用他。

  後來,韓信主動接近劉邦的丞相蕭何,蕭何是個慧眼識英才的人物,他留意人才,隨時物色,二人一談,韓信滿腹經論,應對如流,果然不同凡響,是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材。蕭何及時向劉邦推薦,劉邦正處困境,心情煩悶,蕭何的推薦未能引起他的重視。

  劉邦的部下,大多是關東(今河南,山東)人,他們到了漢中,不習慣這裡的生活,思念故鄉,紛紛逃亡。

  韓信自以為得到蕭何推薦,定能得以重用,但侍了幾月,毫無動靜,心想漢王終不能重用自己,不如見機而去,另尋出路。於是.他收拾行裝,獨自出走,也不向蕭何告別。

  有人見韓信離去,就馬上報告給蕭何,蕭例如失至寶,顧不上向劉邦報告,忙騎了一匹快馬,加鞭疾馳,去追韓信。差不多跑了百餘里,才追上韓信,韓信不願再回,蕭何好言相勸,推說自己尚未保薦,回去後一定向漢王推薦。

  韓信見蕭何十分誠懇,就與他回到漢營。

  回到營中,蕭何面見了劉邦。劉邦己得人報告,說蕭何也跑了,見蕭何又回來了,真是又喜又氣。

  「你為什麼也要逃跑呢?」劉邦問蕭何。

  「我哪裡會逃跑呢?我是去追一個人,」蕭何答道。

  「你去追誰?」

  「韓信。」

  劉邦聽說蕭何去追一個小小的治粟都尉,有點不相信,他生氣地說:

  「逃亡的將士有幾十個,你都不去追,偏偏去追一個韓信,這不是騙人嗎?」

  「那些將士都是平庸之輩,韓信卻是一個難得的奇才。」蕭何停了一下說:「漢王您想長期做漢王呢?還是想得天下呢?」

  「我當然想向東發展。」

  「如果您想長期做漢王,留不留韓信都沒關係,如果您想得天下,就離不開韓信這樣的人。」蕭何說:「既然您有向東發展的計劃,就應該留下韓信,並且重用他,他就會為您出謀獻策,如果您不重用,他還會逃走的?」「果真如您所說,是個奇才,就在你手下,讓他做個將領吧?」

  「這樣的人才,怎能做一般的將領呢?不能發揮才能,他怎麼肯留下呢?」

  「那讓他做什麼呢,做大將嗎?」

  「對,就讓他做大將!」蕭何十分肯定地說。

  「好,你去通知他來,任命他為大將。」劉邦說。

  蕭何覺得劉邦太不慎重,任命一員大將。怎麼可以如此隨便呢?於是蕭何又建議說:

  「你向來對部下傲慢而不講禮節,大家對此早有議論,現在任命一員大將,是十分嚴肅的事,怎麼可以像叫小孩一樣召來呢?這樣,韓信以為您不尊重他,仍然留不住他。」

  「那麼應該怎樣拜大將呢?」

  「您應該隆重地選擇一個吉日良辰,設壇場,按照禮節,親自授予他大將的印信,這樣才能顯示出大將的權威,而且還可以顯出您愛才的名聲。」劉邦同意了蕭何的意見,讓部下準備拜大將的一切禮儀。

  吉日之前,劉邦齋戒三日,清晨早起,由丞相蕭何,帶領文武百官,齊集王宮,等待劉邦出來,劉邦整肅衣冠,出宮登車。蕭何及文武百官皆隨行,直抵拜將壇下。

  漢王下車登壇,徐步而上,壇前大旗迎風飄揚,壇下四周,環列戎行,一輪紅日,光陰全壇,旌旗變色,甲杖生威。

  丞相蕭何隨即登壇,捧上符印斧鉞,交與漢王。壇下將官,都翹首仰望,心想這顆斗大的金印,應該屬於何人,樊噲,周勃、灌嬰等身經百戰,積功最多的將官,都眼巴巴地瞧著大印,心想總要輪到自己。

  丞相代宣王命,請大將登壇行禮,韓信應聲而出,從容上壇,向北立著,樂工奏起軍樂,鳴鐃擊鼓,響遏行雲。既而弦管悠揚,就成細曲,當由贊禮官朗聲宣儀,第一次授印,第二次授符,第三次授斧鋱,俱由漢王親自交代,韓信一一拜受。

  治粟都尉韓信,被拜為大將,全軍皆驚!樊噲、周勃等人亦感意外。

  劉邦雖然任命韓信為大將,但對韓信的才能仍半信半疑,他問韓信:「丞相多次向我推薦,說將軍有雄才大略,將軍有什麼高見,請指教於我。」

  韓信反問道:「大王今欲向東發展,您是與項羽為敵吧?」

  「正是。」

  「大王自料,您的力量與項羽相比,誰的力量強大?」

  漢王沉吟道:「我不如項羽。」

  韓信道:「我也認為大王不如項羽,我曾投奔項羽,知道項羽的優劣。項羽力量過人,英雄善戰,是個叱吒風雲的人物,但他不善用良將,這就是匹夫之勇,不足與其論說大謀。有時項羽也算仁厚,關心士卒;言語溫和,遇到士卒生命,送吃送喝。但當部下有功,應該對賞爵位時,他卻十分慳吝,這就是婦人之仁,不足與其成就大事,今日項王自封為楚霸王,稱霸天下,號今天下諸侯,但他不設都關中,卻設都彭城,已失去地利。他又違背楚懷王最初約定的『先入關中王之』的誓言,任性妄行,大封親信, 各路諸侯對他不滿,山東諸國,必起紛爭,難以治理。項羽稱兵以來,所過地方,無不燒殺搶掠,天下多怨,百姓不親,各國勢力迫於項羽威力,暫時臣服,將來各國勢力逐漸增強,必然反叛。大王您針對羽的弱點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謀臣勇將,所得天下大地,全部封於功臣,帶領一心東歸的將士,仗義東征,何地不能攻克?羽封三秦的三個王,都是秦的降將,秦父老鄉親,對這三個降將。早已恨之入骨,他們帶領秦兵,殺害過很多反秦的人民,他們出賣部下,投降項羽,怎麼會得人心呢?只有大王您進入關中,秋毫無犯,廢除了秦韓苛刻的法律,與秦民約法三章。

  秦民無不願您做他們的王,並且義帝原先的約定,無人不知,大王被迫西行,不但大王怨恨項羽,就是秦民亦不滿項羽的作為。大王若東征三奏,可以平定關中地區,三秦平定,就可以再進一步與項羽爭奪天下。」

  韓信的分析,有理有據,展示了天下大勢的變化前景,分析了項羽和劉邦的長處與短處。劉邦依照韓信的建議,就可以變劣勢為優勢,從而定三秦,圖天下,成就帝王之業。劉邦聽了韓信的分析,對韓信十分佩服,就讓韓信全權負責軍事,做好東征的準備。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第二日,由韓信升帳閱兵,定出軍律,大小將士,均聽他調遣,韓信親自操練士兵,排列陣勢,整齊步伐,奇正相生,首尾相應等一系列兵法操練,使樊噲、周勃、灌嬰等一幫身經百戰,但不懂兵法的大將大開眼界,不由不服韓信的才昔日浪蕩的貧苦少年,順應歷史大潮,參加反秦義軍,終於一步登天,成為劉邦軍中的大將,從此,韓信在戰爭這個大舞台上施展出他的雄才大略,為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韓信得以重用,與他明智的選擇關係很大,他勇於從處於鼎盛狀態中的項羽軍中,投奔到處於困境的劉邦軍中,由此可以看到他驚人的膽識。韓信對項羽與劉邦的為人十分了解,他看到了項羽的剛愎自用,自高自大,也看到了劉邦的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明君之風,他看到蕭何、樊噲、張良、周勃等人在劉邦軍中得以施展才華。韓信從來沒有做帝王的宏偉大志,他只想做一代名將,把自己的所學全面的發揮出來,從他的一生看,他做到了這一點,他達到了自己的理想。

  韓信的聰明之處,還在於敢於並善於接觸高層人士,在項羽軍中,他向項羽出謀獻策,在劉邦軍中,他接觸了位居丞相的蕭何,並得到蕭何的推薦,如果沒有蕭何的推薦,也許要埋沒這一代將材。可以說,韓信是千里馬,蕭何就是伯樂。

  韓信是一代名將,足智多謀,但他為人謀則謀勝,為己謀則謀敗,多次出現失誤,因此成為歷史悲劇人物。

  韓信在功成名就的時候,被劉邦削去兵權。囚禁都城,最終被呂后殺死,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宣告結束。

  韓信在軍事指揮中,能當機立斷,表現出大將風度,在個人問題上,卻不十分果斷,一方面他受封建忠君思想的影響,要報知遇之恩,不肯背叛劉邦,另一方面,他又以自己龐大的軍事實力向劉邦邀功,討爵位,討封地,甚至向劉邦施加軍事壓力,使劉邦如芒刺在背,引起劉邦的疑慮。當劉邦懷疑他謀反,將他帶入京都,由王降為侯時,使他的心理向反叛的方面傾斜,心理失去平衡,但此時他手中無有一兵一卒,己不可以與劉邦爭衡,並且他的這種反叛,已違背了歷史向前發展的規律,當時人們希望天下太平。秦漢之際那種分裂割據的時代已宣告結束。分裂己彼統一所取代,這是歷史的選擇,是某個人所改變不了的,韓信看不到歷史發展的必然,因此,他的死亦有其必然性。韓為國家的統一做出了貢獻,統一的國家已不再需要他手握重兵,割劇一地。而他卻沒有認識這一客觀的形勢,這正是他的悲劇結局的原因所在。

  韓信不如同時代的張良大度、瀟洒,張良為漢王朝的建立作出的貢獻並不亞於韓信,但他在功成名就之時,放棄了高官厚祿,他追隨劉邦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富貴。韓信則向劉邦邀功。

  韓信亦不如同時代的蕭何圓滑,蕭何對劉邦忠心耿耿,但他高於韓信的地方是經常巧妙地消除劉邦對自己的懷疑,避免功高震主,甚至不惜將自己的家屬都送往激戰的前線。而韓信則恰恰相反,他不但不消除劉邦對自己的懷疑,而且經常引起劉邦對自己的懷疑,這是韓信不如蕭何的地方。

  韓信、蕭何、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他們為漢王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他們的結局是不同的,韓信被呂后殺死,張良去做了「神仙」,只有蕭何一直在丞相的高位上。

  具體說來,韓信的失誤在他平定齊國後就表現出來了。

  韓信佔領齊地之後,項羽就派謀士武涉遊說韓信。武涉說:「楚漢并力攻秦,現在秦已滅亡,分土割地,各自為王,正應當休養生息,讓百姓安居樂業,但劉邦興兵東侵,挑起了戰爭,他侵人地,奪人士,脅制諸侯,與楚相爭,目的是想吞併天下,您明智過人,難道沒有觀察過,劉邦不但貪婪,而且是個不講信義的小人,他幾次落入項羽的手中,項羽不忍殺他,讓他為王蜀漢,也算情義兩盡。但地不念舊誼,卻發兵攻擊項羽,是不講信義。您自以為劉邦出力很大,表面上受他重用,但早晚要被他所害。今日您韓信得以生存,是因為有項羽的存在,漢王想利用您。項羽今天滅亡,您明日就將被擒!現在劉、項二人爭天下,您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您支持劉邦,劉邦就會戰勝項羽;您支持項羽,項羽就會戰勝劉邦。」最後,他又給韓信指明出路說:「你曾是項羽的部下,與項羽有故交,何不與項羽講和,三分天下,鼎足稱王,楚漢兩國,都不敢與足下為難,這乃是萬全良策。」

  韓信笑答道:「我以前跟隨項羽,只不過做了一個侍衛,只能替項羽站崗,言不聽,計不用,所以背楚而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付我數萬兵士,待我十分親厚,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讓我穿,把自己的食物給我吃,對我言聽計從,我才有今天。我若背叛漢王,必沒有什麼好結果,我己誓死跟隨漢王,請您代我辭謝項羽的好意。」

  劑人蒯通也對韓信說:「我已學了相術,我相您的面,不過是封侯的相,相您的背,卻有不可言的大貴。」

  韓信對蒯通的話有點興趣,將他引入密室,讓他解釋面與背的含義。

  蒯通說:「秦亡以後,楚漢分爭,不顧人民,專務角逐。項羽起兵彭城,轉戰逐北,直下滎陽,威震遠近,但現在久困難進。漢王率數十萬人馬,據有鞏、洛,憑藉山河,一日數戰,但無寸功,反而屢敗,這就是所謂的智勇俱困啊。現今天下大勢,非有聖賢,不能平息這場戰爭,您乘時崛起,介於楚漢之間,助漢則漢勝,助楚則楚勝,楚漢兩主的性命,懸在足下手中,如能聽我之計,不如兩不相助,三分鼎立,靜待時機。其實像您這樣的大才,據強齊,並燕趙,在有利的時機,向西征伐,為民請命,何人不服?何國不從?將來宰割天下,分封諸侯,諸侯俱懷德畏威,相率朝齊,豈不是霸王的盛業么?我聽說天與不取,反致受咎,時至不行,反致受殃,願您深思熟慮。」韓信道:「漢王待我親厚,我怎麼忍心背叛他呢?」

  蒯通接著又舉了常山王張耳與成安君陳余,是刎頸之交,後其竟成仇敵。又舉了越大夫文種,助勾踐完成大業,仍被勾踐殺害。現在劉邦對韓信好,是因為還用得著韓信。最後,蒯通說:「我聽說勇略震主,往往自危,功蓋天下,往往不賞,現在您已蹈此轍,你仍在劉邦手下,您的功勞這麼大,劉邦不會放心,您投降項羽,項羽也不會相信您的真意。您現在處在臣子的地位,功勞和勢力卻蓋過君主,這是很危險的。」

  韓信聽到這裡,說:「你不要再說了,讓我細想一想。」

  過了幾天,砌通又見韓信,勸他當機立斷,不要失去時機。韓信考慮再三,認為劉邦對自己知遇之恩,不可背信棄義,而且他認為自己立了這麼大的功勞,劉邦不可能奪取他的齊國,因此,拒絕了蒯通的建議。

  事實上,隨著韓信占的地盤日益擴大,劉邦對他已經不放心了。當他帶兵進攻齊國時,劉邦派酈食其前往齊國勸降,其目的就有奪去韓信伐齊之功,削弱他的影響和功績。但這一計劃因韓信仍然攻齊,佔領齊地而未能起到作用。

  在劉邦認為韓信已是功高震主的時候,韓信卻仍在迷霧中,沒有看情形勢。當時韓信可選擇的路只有兩條,一條是蒯通所說的三分天下,自成一體。一條是死心踏地地追隨劉邦。韓信選擇了第二條路,選擇這條路,必須清除劉邦對自己的懷疑,萬萬不可以自己的勢力向劉邦施加壓力,討爵位,討封地,如果以實力討封地是與忠心追隨劉邦相矛盾的,其結局是必然為劉邦所不容。韓信恰恰就犯了這個錯誤。

  韓信平定了齊地,想做個齊王,就派人給劉邦送信說,「齊國南邊緊靠楚國,這裡的人反覆無常,如果不立一個王,恐怕難以維持齊地的秩序,我願意暫時代理齊王。」

  當時劉邦正在滎陽前線苦戰,看了韓信的信,十分氣憤,他大罵道:「我困守此地,日夜盼望著他來幫助我,他不來幫我,還要想做齊王!」這時,劉邦的謀士張良,陳平坐在劉邦身旁,聽到劉邦罵韓信,怕引起韓信的不滿,就連忙偷偷地踩劉邦的腳,好在劉邦心領神會,反應敏捷,他停止罵,把韓信的信給張良、陳平看,二人悄悄對劉邦耳語說:「現在我們的形勢很不利,怎麼能不讓韓信當王呢?不如讓他做齊王,讓他守住齊地,不然的話,要引起變故。」

  劉邦聽了,立即機警地改口罵韓信說:「大丈夫南征北戰,平定諸侯,要做就做真正的齊王,何必要代理齊王呢?」

  韓信的使者,一開始聽劉邦罵韓信,現在知道罵韓信不敢做真齊王,真正的摸不著頭腦。

  劉邦派張良專程去齊國,代表劉邦封韓信為齊王,讓他派兵攻打項羽。

  很顯然,韓信的這個齊王,是劉邦不情願給他的,是韓信用實力脅迫來了,這必然引起劉邦的疑慮,一旦消滅了項羽,劉邦決不會讓他繼續做齊王,而韓信卻以為劉邦不會奪去他的齊王。由此可見,韓信善於軍事,卻不善於政治。

  公元前202 年10 月,劉邦追擊項羽到陽夏(今河南太康縣),派入通知韓信,要他帶部隊去固陵(今河南淮陽西北)會合,共同圍殲項羽。同時,還派人通知魏的相國彭越,讓他也帶兵攻楚。

  韓信,彭越故意誤期不到,在固陵,劉邦被項羽打得大敗。劉邦問張良:「韓信,彭越為什麼不帶兵來。」張良說:「眼看項羽就要被打敗,但韓信等人的封地還沒有確定,他們心裡不踏實,所以違約不至。」

  劉邦馬上把陳縣(今河南淮陽)以東到東海的地區劃為韓信的封地,把睢陽以北到谷城的土地封給彭越。

  十二月,劉邦、韓信、英布等30 萬大軍會師垓下(今安微靈壁縣南〕,將項羽層層圍住。

  項羽戰敗,在烏江自殺。

  垓下大戰,再次表現出韓信的軍事才能。他派兩位將軍埋伏在兩旁,自己帶中軍與項羽交戰,然後假裝戰敗,引項羽進入包圍圈,漢軍左右伏擊殺出,韓信又引中軍殺回,項羽雖有無敵勇力,也難以挽回敗局。

  在此戰役之前,韓信再次犯了巨大的錯誤,以違約討封地,使劉邦對他更加不滿,此時劉邦已感到韓信是一個威脅自己的力量。

  劉邦戰敗項羽後,回到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用突然襲擊的方法進入韓信的軍營,奪了韓信的軍權。以韓信對楚地熟悉為理由,改封韓信為楚王。

  韓信離開了他賴以生存的軍隊,他的處境就十分危險了,但此時他的頭腦仍不清醒,他的軍事才能使劉邦不放心,如果他放棄王位,做一富翁,不問政治,他可能得到善終,而他偏偏不肯退出歷史舞台,這正是他的悲劇所在。

  韓信就任楚王后,每次出巡,都帶著軍隊,戒備森嚴,劉邦對韓信仍不放心,恰好韓信收留一個楚將鍾離昧,劉邦心中大驚,一個韓信已難以對付,再加一個鍾離昧,實在是一大威脅,就派人要韓信交出鍾離昧,但韓信與鍾離昧關係不錯,沒有將鍾離昧文出來。公元前201 年10 月,有人上書告發韓信謀反。劉邦想征討韓信,他徵求陳平的意見,陳平認為劉邦的軍隊難以戰勝韓信的軍隊,其手下的大將也沒有一個能抵得上韓信,如果派兵討伐,韓信就會舉兵反抗,那樣是很危險的,陳平主張在韓信還不知道有人告他謀反的事,用巧計擒獲他。

  劉邦同意陳平的意見,陳平又獻計,要劉邦通知各諸侯國,說自己要到雲夢澤遊獵,要各諸侯到陳地會見。

  韓信接到劉邦的通知,心中非常矛盾,他曾被劉邦兩奪兵符,怕劉邦藉機害他,但他又覺得自己沒有反叛之心,沒什麼可怕的,他的部下對他說:「你不是收留了鍾離昧嗎?劉邦對此不滿,你殺了鍾離昧,劉邦就不再懷疑你了。」

  韓信找鍾離昧商量,鍾離昧說,「漢王之所以不來攻楚,是因為我與你同心相連,共同抗拒,若你殺了我,我今日死,你亦明日亡!」一面說,一面看著韓信,韓信不說話,鍾離昧起座罵韓信道:「你是反覆無常的小人,我不該投靠你!」說罷,拔劍自殺。

  韓信帶著鍾離昧的頭顱,去見劉邦,劉邦令軍士將他捆住,韓信才知落入劉邦的圈套,他憤恨地說:「果真像人們說的『狡兔死, 良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當然應該死!」

  劉邦輕蔑一笑說:「有人告你謀反!」

  韓信被劉邦帶進洛陽,不忍心殺他,就赦免了他的死罪,將他由楚王降為準陽侯。

  韓信仍未吸取教訓,在洛陽他常常稱病不去朝見劉邦,暗中聯絡勢力,真的準備反叛了。

  有一次,韓信陪著劉邦聊天,談到各個將領的優缺點,劉邦問韓信:「你看我能統率多少人馬?」

  「最多10 萬。」韓信答。

  「你能帶多少呢?」劉邦問。

  「多少兵都可帶領,當然是多多益善。」

  「既然你有那麼大的本領,為何被我擒獲呢?」劉邦嘲笑韓信說。

  韓信說:「你不善帶兵,卻善帶將,這是我被你擒獲的原因。」臨末他又說:「你靠的是天意,並不是你的能力。」

  被任命為代相的陳豨離開洛陽向韓信辭行時,韓信與陳豨密謀,要裡應外合共同反抗劉邦。

  公元前197 年9 月,趙相陳豨起兵反抗劉邦,自立為代王,劉邦親自帶兵討伐陳豨。劉邦要韓信同去,韓信託病推辭了。劉邦離開洛陽後,韓信派人給陳豨送信說:「你舉兵反叛,我在這裡支援。」

  韓信與他的家臣們密謀,想趁劉邦不在京都,於夜間假傳劉邦聖旨,打開囚獄,釋放犯人,用他們攻擊呂后和太子劉盈。一切準備好,就等待陳豨的消息。

  韓信有一個門客,因得罪了韓信,被韓信囚禁要殺死他,他的弟弟聽到韓信謀反的消息後,就報告了呂后,呂后得到報告,便召入蕭何、商量對策。派遣一個心腹,假扮成軍人,悄悄的繞出北方,又復入長安,說是劉邦派來的使者,傳遞捷報,說劉邦已將陳豨消滅,朝臣都信以為真,都入朝祝賀。只有韓信仍然稱病, 不肯上朝,蕭何借著問病的名義,親來探望,勸韓信入朝問賀,韓信不知有詐,就同蕭何入朝,剛入宮門,就被埋伏的武士,一擁而上,將韓信拿下,在長樂宮的鐘室斬了。

  韓信在臨刑前自嘆道,「我後悔不用蒯通的計謀,竟落入小兒女子的圈套,這也許是天意吧!」

  韓信一生善於使用計謀,然而他卻兩次中了別人的圈套,他善於分析戰場的形勢,對政治卻一竅不通。在他當齊王的時候,擁有重兵,沒有反叛;在他當楚王的時候,明知劉邦對自己已起疑心,卻仍然對劉邦抱著幻想,結果被劉邦擒獲;在他進入洛陽,失去封地後,他已具備了反叛的條件,此時他如與劉邦保持密切的關係,不過問政治,也許不致於死,但他不甘寂寞,企圖與陳豨裡應外合,這是最不明智的選擇。

  可以說,韓信是我國古代最傑出的軍事家,他能從實際出發,知已知彼,善用奇兵,在戰爭中創造以少勝多,以劣勝優的典型戰例。劉邦也稱讚他是統率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的軍事天才,自認不如。

  韓信在軍事實踐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軍事理論方面,他整理了古代的兵法著作。根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在權謀類兵書中,有《韓信》三篇,可惜已經失傳。

  後來,有人在韓信的墓前祠廟上寫了一副對聯:

  生死一知己

  存亡兩婦人

  「一知己」是轉蕭何,正由於蕭何的推薦,韓信才當上大將,但最終殺韓信的計謀也出於蕭何的計謀。

  「兩婦人」是指漂母(洗衣服的老太太)和呂后,前者分給韓信飯吃,他韓信渡過困難的日子,後者是擒殺韓信的主謀。

  一代名將從歷史舞台上消失了,歷史不再需要他上演波瀾壯闊的鬥爭,即使他掀起了反抗劉邦的政治大潮,也不符合歷史的發展和人民的意願,長時期的戰爭使社會受到極大的破壞,人們不再需要戰爭,需要的是和平,因此可以說韓信的失敗並沒有使社會的發展受到什麼損失,而恰恰是有益的。

 

 無謀而敗

  182李斯的為官得失

  公元前208 年冬,秦丞相李斯被腰斬於咸陽,夷滅三族。

  對這個歷史人物,歷來評論不一,不過同情的人並不多。他雖然對秦國的強大立過功,但他的為人、為官都不足取,這正是為世人所鄙視的原因吧!

  《紅樓夢》上有句話,叫做「聰明反彼聰明誤。」也許正是李斯對官場權謀研究得太多了,陷進去,拔不出來,把地位和權勢看得太重,以致乾落了個可悲的下場。

  李斯是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縣西南)人。

  李斯年輕時,就有很重的權勢思想,《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有一次,李斯在廁所里看到一個老鼠吃人糞,一見到人就嚇跑了。後來,他看到倉庫的老鼠吃糧食,而沒人管。他發出感嘆:「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處耳?」

  這句感嘆,反映了李斯爭名逐利的思想,李想做的是糧倉中的老鼠,不想做廁所中的老鼠。

  李斯當時在楚國做一管文書的官,這沒什麼出路。他辭去了小官,到齊國求學,當時齊國的荀況很有名,他就向荀況求學,在當時,學術空氣很濃,研究「帝王之術」的人很多,荀況就是研究帝王之術的人。李斯明白,要想出將入相,就必須學有專長,他選擇名師,可以看出他的眼光。

  李斯學成了以後,要到秦國去,他的老師荀況問他為什麼要到秦國去,他說:「幹事業要待時機,今日各國爭雄,正是建立功名的好時機。秦國稱雄天下,想一統大業,到那裡可以干大事業。一個人地位卑賤而不思進取,就等於禽獸只能享受到自然界現成的食物,而永遠陷於貧困,這將是最大的恥辱和悲哀。長久地處在這種境地,一味地埋怨世道,鄙薄功利而自己又無所作為,這絕不是讀書人所希望的,所以我要到秦國去。」

  荀子同意他到秦國去,但他告誡李斯要注意節制,在成功的時候要想想「物忌太盛」的話,要給自己留條後路。

  李斯到秦國後,走當時很多士人走的路,到權臣門下當門客。當時呂不韋權力很大,被秦王依重,他就投靠了呂不韋,時間不長他就顯露了自己的才華,受到呂不韋器重,當了一個小官,後來又被推薦給秦王,一見秦王他就把自己的學問發揮出來,敘說了抓住時機,統一天下,消滅六國的理論。

  李斯的言論正合秦王的心意,馬上受到重用,被升為長吏,李斯又建議秦王用金玉收買六國的大臣,離間君臣關係。這一招收到了效果,他又升為客卿。

  李斯踏上政治舞台,他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抱負了。可是,正在他春風得意時,秦王卻下了逐客令,要客居秦國的外國人都離開秦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剛剛開始的政治生涯,眼看著就要被斷送了。他自然不甘心了。

  李斯給秦王寫了封信,就是有名的《諫逐客書》。在信中,他分析形勢,舉事實,擺出外國人對秦朝的貢獻,說明人才對秦國強大的重要性。

  秦王終於悔悟,收回了逐客令,李斯也升為廷尉。

  由於秦王大力招攬人才,各諸侯國的有識之士先後來到秦國,當時在秦的客卿就有:王、茅焦、尉繚、王剪、李斯、王賁、李信、王離、蒙恬等。

  正當李斯步步高升的時候,秦王卻在讀了韓非的著作後,喜愛上了韓非,為此進攻韓國,韓非只得來到秦國。

  為了保住固寵,李斯開始了對韓非的迫害。

  李斯向秦王說:「韓非是韓王的親族,大王現在要消滅各國,韓非自然不同意,這是他愛韓不愛秦,也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決定不用他,放他回韓國,對秦國不利,不如趁他羽翼未成之時殺掉他。」

  恰好韓非上了一個《存韓》的書,說保存韓國對秦國有利。秦王就把韓非關進了監獄。

  韓非到秦國後,還得罪了姚賈,他說姚賈出身不高貴,當過大盜,在趙國做宮時被趕跑了,認為用這樣的人是不應該的。可是,姚賈為秦國立過功,正受秦王重用,秦王聽了這話自然不高秦王曾向姚賈間起獄中的韓非,姚賈自然不說好話。由於李斯與姚賈相互勾結,韓非沒辦法,只得吃了李斯送來的毒藥,自殺而死。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李斯不是良臣,他心狠手毒,為了權勢不惜採用一切手段。

  秦韓統一全國後,李斯建議採用郡縣制,又參與制訂了有關的法令。為了討好秦始皇,打擊儒家勢力,他又提出焚書的主張,使中國之典文獻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秦始皇死後,本應由長子扶蘇繼承皇位,但他卻附從了趙高的陰謀,篡改了詔書,立胡亥為皇帝,這是他自取滅亡的第一步。

  扶蘇是一個讓人尊敬的,有好品德的公子,他思想傾向儒家, 不同意焚書坑儒,這自然引起秦始皇的不滿,就把他派到西北大將蒙恬那裡,但秦始皇並不是不讓他繼承皇位,用現在的話說,也不過是讓他去鍛煉,改造一下思想。

  趙高是個太監,經常出入皇宮,又是胡亥的老師,他自然願意立胡亥為皇帝,這樣擁立有功,就會掌握權力。他摸准了李斯的心理,對他進行威脅,李斯怕失去相位,就附從了趙高。

  此處。李斯犯了極大的錯誤,首先他未全明白秦始皇的心理,沒有保衛扶蘇,在秦始皇死後,又違背了秦始皇的遺詔,這是不忠。附從趙高,他沒有考慮到。自古以來,莫不是「過河拆橋」,主謀者莫不以參謀者知密過多面將其殺死。

  李斯正犯了此錯誤,後來趙高果然將他處死。

  如果說擁立明亥是一錯的話,後來李斯又再錯。可以說回到咸陽後,李斯還有機會,他是以丞相的名義,宣布假詔書的,他身為丞相,握有大權,完全可以想辦法除掉趙高,控制胡亥。可惜他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落人了趙高的陷井。

  秦二世胡亥奢侈腐化,胡作非為,沉醉於淫樂之中。趙高恰在二世淫樂時讓李斯進言。搞得二世很厭惡。

  李斯的兒子李由,任三川太守,鎮壓農民起義軍進軍不利,大將竟邯要追究他的責任。李斯恐懼。

  為了討好秦二世,李斯上了「督責之術」。

  李斯在書中說:賢主若能行「督責之術」,群臣不敢不全心全意為君王服務,不行「督責之術」的君王,如堯、舜等比百姓還辛勞,簡直是受罪。督責之術就是實行嚴酷的刑罰。李斯說:「彼唯明主為能深督輕罪,夫罪輕且督深,而況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

  秦始皇的刑罰已經夠重的,現又行「督責之術」勞動人民就無法生活了。

  李斯不是剛強之士,他在獄中忍受了不酷刑,被迫承認謀反,自取滅亡。

  李斯為官40 年,他貪戀權勢富貴,他未能記著老師荀況說的「物忌太盛」的話,在功成名就時,不能抽身引退。以致身敗名裂。

  李斯在獄中上書秦二世為自己審辯時,把自己在秦始皇生前的所做所為列為七大「罪狀」,實際上是七大功勞,但不包括焚書一項,至於在秦始皇死後的事更是隻字不提。這說明李斯對自己的功過十分清楚。

  縱觀李斯的一生,可以說他對歷史的發展做出過貢獻。但他卻是以權術混跡於官場,最終又死於權術之中,這是他的悲劇,中國有名俗語:「淹死的都是會水的」這句話就應驗在了李斯身上。

 


推薦閱讀:

【中國歷代帝王傳奇】 順治帝福臨
美國有哪些家喻戶曉的廣告?
談談你是如何看待中美關係的?
為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匯智聚力
轉載:雀巢困局:中國業績下滑 對銀鷺徐福記整合不順

TAG:中國 | 故事 | 權術 | 謀略 |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