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論壇上的許多南傳人在修無禪那內觀禪法?

須深經近來南傳佛教尤其是其內觀禪法逐漸在台灣興盛起來。這些當代禪法之中,有一些是基於南傳上座部里所謂「純觀行」或無禪那「慧解脫」的教理而發展出的內觀禪法。

(一) 慧解脫與俱解脫

佛陀時代的阿羅漢,以慧解脫阿羅漢佔大多數。雜阿含經中佛告舍利弗:「此五百比丘中。九十比丘得三明。九十比丘得俱解脫。余者慧解脫 。」俱解脫阿羅漢不但已斷煩惱,亦俱足禪那,俱有三明( 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 )與八解脫( 俱足四禪八定的解脫智 )。慧解脫阿羅漢是指以無漏之智慧力斷除煩惱障而得解脫之阿羅漢。我們引用雜阿含來分別二者的差別。

(雜阿含經)世尊告諸比丘:「若複比丘於色生厭.離欲.不起.解脫者。是名阿羅漢慧解脫。受.想.行.識亦如是說。」又,佛告摩訶男:「聖弟子一向於佛清凈信。乃至決定智慧。不得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然彼知見有漏斷。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慧解脫。」 。

(雜阿含經)佛告摩訶男:「獲於身證具八解脫。住於具戒。以智慧見。盡於諸漏。是則名為得俱解脫阿羅漢也。」

從諸經中,得知慧解脫與俱解脫阿羅漢的差別在於是否俱足三明八解脫,是肯定的。至於慧解脫阿羅漢要具備什麼樣的深定才能解脫?在須深經的法典中,大致可以確定證入解脫,不必先證得四禪八定之深定。

(二)須深經

雜阿含須深經記載外道須深出家,已經半月。有一比丘語須深言:「須深!當知我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須深語比丘言:「尊者!云何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云何離有覺有觀,內凈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云何尊者離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舍,具足第三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云何尊者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舍凈念一心,具足第四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若復寂靜、解脫,起色、無色,身作證具足住,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不也,須深」!

須深復問:「云何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云何不得禪定而復記說」?

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脫也」。

這一段在巴利本的須深經與雜阿含本有著很大的不同點巴利本須深是質問慧解脫是否得證神足、天耳、他心、宿命、天眼通及無色的解脫,而不是問初禪、二禪----。

須深經的大意說當時的外道修行以定和神通為主。所以須深聽到所謂解脫,並未具足四禪與神通,感到相當訝異。於是須深於是去問佛陀,為什得解脫不一定得四禪與神通。佛陀告訴須深得解脫要有法住智,也就是要現觀十二緣起、五蘊空---。只有這樣才能得涅盤智,才能證得慧解脫

當時的外道具足四禪根本定的不在少數,所以在佛法的修習上,已具足四禪再修般若觀慧的,這類的行者,則能成就俱解脫阿羅漢。佛陀時代的大部分行者並未先修四禪八定,而是是在聽聞四聖諦、八正道後,即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來成就慧解脫阿羅漢。所以止觀修證上,就會有著先修觀或先修止的種種不同的問題。只是現今的社會環境,能具足初禪的人已極少極少,現今的行者都偏向純觀者。即是先獲得佛法的資訊來進行了解與思惟,再進行實踐體驗。

就修證的過程說,止與觀是如二個車輪並進的。如雜阿含經中阿難問上座:「修習於止,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修習於觀,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因此,證得慧解脫行者,在無止境的止觀雙運下,他們的禪定也會自然的深化

(三) 四禪八定不是解脫的絕對條件

禪那的本質是心一境性,於定中與煩惱乃不相應,所以禪那亦稱凈定。凈定有世間定與出世間定,行者在住於凈定中時,心境就會因智慧不同而有不同。四禪八定屬於世間定,亦通於各種宗教的禪定。出世間的凈定乃相融於三法印之出世間法。俱舍論 (辯定品)將凈定分成四種, 謂即順退分攝,順住分攝,順勝進分攝,順決擇分攝。

順退分是說於禪那根本定中,因行者心內有著貪、嗔、慢、疑、邪見等四種煩惱,當住於凈定時,於住心生起貪著定中的禪悅,像初禪貪著於喜樂定境,以致成了染定。或有因我慢心,自認別人迷於世間五欲難以修成定果,而自己勝過他人,以致自贊自喜而生起我慢心來染著凈定,或於定中生起疑惑,一有疑惑就會失去心一境性的凈定,或生起種種邪見,都會造成順退分。所以定也大致分成染定、不染的凈定與無漏定三種。這也說明即使已證四禪八定的深定,若未具足般若正見,就不能止息貪嗔痴根本煩惱,也未能證得解脫。

順住分攝是住於不染的凈定。順勝進分攝是生起邁向更殊勝的定境心。順決擇分攝是依出世間的般若慧而生起無漏定。般若解脫道不離三法印,廣說四聖諦、七覺支、八聖道,以及相應人法二空的四無量心、六度萬行。大智度論說能引發無漏定有九種定,初禪未到地定、初禪、中間定、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定。未到地定,雖然尚未到達初禪根本定,但已具足無漏定的根本。也因此未到地定是大致被公認為解脫的最基本定力

(四) 九住心

九住心是世間最高的禪定,也是通達出世間的定。在雜阿含經中說---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分別於法量度,修習、多修習已,得斷諸使。阿含經中的九住心與瑜珈師地論所言的九住心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寂靜、專註一趣以及等持,在名相上有微些不同,但是大義是一致的。

九住心所緣的修習方向決定了世間與出世間的分水嶺。一般世間的專業,如畫家、工藝家、音樂家----,他們的成就也大致接近九住心的過程。又如文章倒背如流,也是由內、續住,直至等持,完成九住心。世間學問成就,也具備有止有觀。所以若只是一昧的深定,那麼即使他具備四禪深定,也一樣未必能學會世間學問。此點相同於四禪八定的純定者,也因無有法住智,而無法證得慧解脫。出世間的九住心與世間九住心主要差別在於出世間奢摩他主旨在於通達佛法般若慧,現觀涅盤智。

(五) 法住智

雜阿含經說:「正見生已。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聖弟子得正解脫貪慾.瞋恚.愚痴。如是聖弟子得正解脫已。得正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八正道的正定是指三摩地,並不是指四禪八定,是前面七道成就於等持心,亦是九住心的等持。就定而言,是成就前七正道三摩地。

在須深經中,佛陀在教授須深尊者時,為他詳說十二緣起、五蘊無我的道理後。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須深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盤。

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遠塵、離垢,得法眼凈

外道須深聞法後,不到一個月,就得法眼凈。我們聽聞佛法,往往要歴經數年、數十年,才有個入處,有的人甚至於用一生的時光,都還無法明確法住智。

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亦是八正道中的已得正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至於獨一靜處,專精思惟,在阿含經中處處可見,這是實踐法義,證得慧解脫的必要過程。專精思惟的思惟是有尋有伺、有覺有觀。初禪以上的中間定是無尋有伺,二禪是無尋無伺。所以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所具備的基本定力也就不必然要初禪以上之定力。

禪那越高,他的心力就越強,觀察力更能微細的深化,以及對法義能更清明的覺知,不會被昏沈、掉舉所障礙,所以具備越高的禪定,在成就解脫果證時間上必然越短。佛陀時代,常有深定的外道,在佛陀的教誨下,有的在當下,很快的就能證得解脫。因此就止觀並進而言,理應盡所能的在定慧上無止境的精進,佛弟子時時都在邁向圓滿菩提道。一旦由教理上大略理清學習上的禪定方向,就可以不必再去理會什麼是慧解脫的最基本禪定。

法義的專精思惟,是處於理清、導歸思想、觀念的過程,此過程須要去尋思、擇法,所以並不適合在中間定以上的定境中來觀察、擇思。因為中間定的無尋有伺已偏向心念不動,二禪以上的定境更是無尋無伺,於心境中更會流注於不動,並不適合對法義周偏觀察。所以具有二禪以上的深定行者,他在觀照法義或擇決法義時,會令二禪以上之深定回到初禪以下的禪定來進行觀照、擇思。

解脫是貪嗔痴止息,於日常上的行、住、坐、卧、動、靜中,於六根對六塵時,於境上不迷於我、我所。而禪定唯於靜中不動,出定後,若無般若智,就無法洞澈諸法緣起性空,就會於動中,隨順無明習氣而迷執諸法實有。另一個角度說,因現觀五蘊皆空,故於動靜中,了知諸法如幻,而證得解脫智。是故解脫是依法住智而後證得涅盤,非依禪定之不動性,證得對外緣不聞、不取而證涅盤,以無般若智,就無法止息無明業行,貪嗔痴必然會隨機現行,以致輪迴不息。
推薦閱讀:

美麗優雅的段染鉤針菠蘿花披肩,女士秋冬編織,快樂編織論壇
天下精品論壇-【書籍交流專區】-易學書籍交流-瀏覽:一掌金[推薦]
男人,總在假情真愛中迷路 - 情感雜談 - 鳳凰論壇

TAG:內觀 | 許多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