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名句欣賞】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名句】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全詩】

飲酒(1)

[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2),而無車馬喧(3)。

問君何能爾(4),心遠地自偏(5)。

採菊東籬下(6),悠然見南山(7)。

山氣日夕佳(8),飛鳥相與還(9)。

此中有真意(10),欲辨已忘言(11)。

 

【注釋】

(1)《飲酒》詩共二十首,本篇原列第五首。因為這些詩都是酒後題詠,所以總題為《飲酒》。(2)結廬:建造居室。人境:人間,世上。(3)車馬喧:車馬的喧鬧。(4)君:作者自指。爾:這樣。(5)心遠:指自己與那些官場人物的心思不同。偏:僻靜。(6)採菊:以供服用,古人認為服用菊花可以益壽延年。(7)悠然:閑適自得、漫不經心的樣子。南山:指廬山。(8)山氣:山中的氣象。日夕:傍晚。(9)相與還:結伴歸巢。(10)此中:指詩人此時看到的情境。真意:真理。(11)忘言:莊子《雜篇·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這是說,既然已經知道了說話的意思,何必在乎是怎麼說的呢。

 

【今譯】

我的房子雖然蓋在人世,

但卻聽不到車馬的喧囂。

為什麼能做到這個樣子?

心遠離塵世地也就偏遠。

漫步到東籬下採摘秋菊,

抬起頭欣然就看到南山。

傍晚的山色是多麼美呀!

那歸鳥都結伴翩翩飛還。

這裡有真正的人生妙趣,

想說出來卻忘了怎麼說。

 

【賞析】

這首詩表現了作者退出官場後,生活在田園之中那種怡然陶醉的心情。

前四句說出「心遠地自偏」的道理,「結廬」兩句一開始就給讀者造成懸念:詩人「結廬在人境」,居然沒有「車馬喧」。在當時一些人看來,「在人境」就擺脫不了「車馬喧」,若要「無車馬喧」,就不能在人境。「問君」兩句給出了回答。原來「而無車馬喧」是說儘管人鬧馬嘶,車聲隆隆,喧囂異常,而詩人心不在此,也就像沒有車馬一樣。

後半寫欣賞自然景色,並從中體會到的難言的「真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句,一直為人激賞。詩人在東籬下信手採菊,悠然自得,精神上得到了滿足;一抬頭,又看到了南山。此句的妙就在無意見山,心與物遇。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詩人正在陶醉之時,無意中又看到了南山的景象——「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於是他的這種怡然自得的情緒又推進了一層。這兩句詩,王國維評為「無我之境」——「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最後兩句是對全詩的總結。這裡的「真」也就是從生機勃勃的大自然中領悟到的道理。如果能夠做到「心遠」,在暄囂的塵世中保持自己的節操,不為功名利祿所動。這樣,就可達到「地自偏」的境界,而領悟到自然的意趣了。

 

【作者簡介】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職,但時間都不長,後因厭惡官場污濁黑暗,遂退隱農村。過著躬耕隱居的生活。去世以後,友人私謚為靖節,故後世稱「陶靖節」。陶淵明生活在農村並參加一些農事活動,他的詩描寫了田園風光、農家生活和閑適心情,風格平淡自然,思想深切真摯。他還寫過一些表現政治理想和關心時局的詩作,有「金剛怒目」的慷慨豪放。有《陶淵明集》。

 


推薦閱讀:

那些來源於海賊王的流行語?
經典散文名句收藏
八年級(上)古詩文名句默寫題
有哪些诗词、名句适合用作人的名字?
詩詞名句分類鑒賞 (下)

TAG: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