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綱詳解三中全會金融改革路徑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下一步我國金融市場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

  改革有何新意?具體又將如何推進?新華社記者日前就此採訪了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

  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 在條件成熟時放開存款利率管制

  記者:三中全會《決定》中對利率市場化的表述從「穩步推進」變為了「加快推進」,如何理解這一表述上的新變化?怎樣加快?

  易綱:利率市場化是我國市場化改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決定》提出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就需要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到位,所以《決定》中對改革的表述有了新的變化。

  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貸款利率還有債券和金融產品的利率。其中,債券和金融產品的利率多年前就已放放開,貸款利率基本上也已完全放開。現在就剩下存款利率,我們會在條件成熟的時候推進存款利率的市場化。

  所謂條件成熟,就是要找到一個新的基準來代替央行目前的存款利率。新的基準可能是上海同業拆借利率(shibor),也可能是七天回購拆借利率。當商業銀行完全習慣於所有的產品價格都以shibor加點或者是減點來定價的時候,當商業銀行內部的資金核算也用市場基準來核算的時候,我們基本上就可以把存款利率放開了。

  因為存款利率關係到千家萬戶,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很慎重。另外目前我國的存款利率實際上並不低,外部經濟體不管是港幣還是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其利率都遠比中國的存款利率要低得多。

  存款利率的放開將會進一步發揮好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對百姓、對金融機構及中小企業,及金融產品的發展都是有益處的。

  加快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 利好中國經濟全球競爭力

  記者:《決定》中有關資本項目可兌換的表述由「逐步實現」變成了「加快實現」,該變化背後說明了什麼?這方面有無時間表?

  易綱:中國在1996年實現了經常項目可兌換。可以說,正是因為經常項目實現了可兌換,才有了我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就資本項目來說,目前我國對外投資、外商對華投資和我國的經濟發展狀況還不相適應,需要資本項下實現可兌換。如果我們實現了資本項下可兌換,中國也將成為一個對外投資的大國,同時中國也將成為對全球資本最具吸引力的地方。這樣一個雙向開放的資本市場,無疑會使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和競爭力大大提高。

  現在有人擔心資本項下可兌換意味著國門大開,意味著熱錢可以自由的流入流出中國,實際上並非如此。《決定》提出,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這說明我們要對資本進行監測,使它既方便兌換,同時,我們會對國際收支的統計、跨境資金流動的監測到位,在資本項目可兌換以後,還會保留在反洗錢、反恐融資、反避稅天堂等機制。這是一個有序的過程,並不是對熱錢完全沒有管理、允許自由流入。

  記者:《決定》中還提出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這是否可以理解成今後中國居民可以買國外的股票,而國外的投資者也可以買A股呢?

  易綱:資本雙向開放的含義非常豐富。既有資本市場的開放,也有債券市場、其他一些衍生產品市場的開放,其雙向開放會從易到難逐步推進。雙向開放意味著中國的投資者可以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在更大範圍內來優化資源配置,選擇更廣,效率更高,視野更寬闊,我們的經濟主體將有更大的自由度。

  穩步加快實現資本項目的可兌換,將有利於企業走出去投資,這將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投資,有直接投資,有聯合融資,有綠地投資,同時也有股權上的投資,也有兼并收購的投資,企業有各式各樣的需求,我們需要滿足他們這些需求。同時我們也不用擔心是不是說一開放會流出的多,流入的少。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全世界的資產管理者都希望將資產配置到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對中國非常有信心。如果我們進一步開放市場,讓全世界的投資者在資產配置上、在投資上可以更加便捷的進入中國,中國對世界的吸引力會進一步提升。

推薦閱讀:

TAG:金融 | 改革 | 三中全會 | 金融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