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也稱十二緣起支,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指從「無明」,到「老死」、過去世到未來世、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它們因果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佛教將世間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即可解釋關於社會中同類不相應現象,將一切串聯其中以使人產生敬畏之心,達到超自然的,嚮往解脫生死心靈寄託。

十二因緣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學佛法首先就得認識三寶、四聖諦及十二因緣。經典記載,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時,就是觀這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是說明有情流轉生死的前因後果,在此流轉中唯是煩惱、業行及苦果(即惑、業、苦);它們相依,因緣生滅的相續流轉,使到我們感受到有個人生的過程,有一個生命在生死輪迴;這其中無有主宰者、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

佛說十二因緣是一大苦聚,學習十二因緣要明白苦在哪裡,要從十二因緣當中怎樣得到解脫。十二因緣或十二緣起支之十二支互相為因果,因為一個因緣升起,而造成另一個因緣也生起,故佛經中常說:「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這句話的意思是:有這樣的東西生起,所以另外一樣東西也跟著生起;有這樣的東西消滅,另外一樣東西也跟著消滅。

一、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

第一重因果:過去因到現在果。

過去因:無明是過去迷惑。

行是過去造業。

(1)、無明:我們迷惑無知,對善惡因果不明白,於佛、法、僧三寶不明白,也不知不覺,這就稱為無明。在十二因緣中的「無明」是過去世煩惱的總稱。

(2)、行:因為無明使我們迷惑,發動心驅使身,口,意造業,此稱為「行」。此造作產生將來的果報,既是我們今世所受的善惡諸業的果報,所以「行」就是業報,使我們投胎輪迴生死。現在果: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苦果。

(3)、識:眾生前生死時,名色(精神與物質)的活動散滅,而轉成另一系列的精神活動。好像前世是人,死後轉生為烏龜,那做人的精神活動就滅,轉變成為烏龜的精神活動。因惑業導致,此「識」重新入胎。此「識」與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不同,在此處特別指入胎的「識」。在南傳佛教只說為「識」,但大成佛教的唯識宗說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我們死後,生前的名色散掉,心識繼續活動,形成意生身,也就是中陰身,它能夠入胎。

(4)、名色:名者心也,「色」者身也。「識」入胎後,身軀及精神組成胞胎。胞胎漸漸長成,物質的身軀慢慢的形成,就有六根;精神活動也慢慢產生知覺。在這成長的過程中,當它六根還沒圓滿生成時,精神活動成為「名」,身軀的生長稱為「色」。實際上現在我們也有「名色」,既是眼前身心的精神稱為「名」,身軀稱為「色」;但當胎兒生長時,六根未具,精神與物質的活動,稱之為「名色」。這是為了區別它們之間的不同,而特別給予的名稱。

(5)、六入:名色慢慢生長,六根生出來後,就有「六入」。因為我們從此得到消息,知道外境,故稱為「六入」。「六入」又名「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因為「六識」從此生起,像樹根能長出樹木,故稱為「六根」。六根成長依胞胎,成長圓滿之後胎兒就從母胎中出來,此時六根就完全具足。

(6)、觸:根、塵、識和合的心理作用,成為「觸」。此事一個心理作用,成為「心所」,並非兩個東西接觸之意。胎兒從母胎中出來後,六根就接觸到外境。胎兒一出世,第一個接觸外境的是身觸,而第一個受是苦受。同樣的,眼、耳、鼻、意,與外境接觸時,也產生眼觸,耳觸、鼻觸、舌觸和意觸。由識至受皆由過去業力引起、不自在故是苦果。

(7)、受:有了這個觸後,就可感受外界的事物,而生起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舍受。十二因緣從「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一直到「受」,這些都不是我們所需所要,是因為過去無明造業,現在承受到果報,而使我們擁有之。

第二重因果:現在因到未來果。

現在因:愛、取是現在迷惑。

有是現在造業。

(8)、愛:我們有了受,就迷在其中,對於所受之事物產生貪愛。因為有了受就有「愛」,對這個受染著、渴求。比如用黑布包住眼睛,整天不讓它看東西,肯定它受不了,會覺得很辛苦。眼睛整天愛看東西,對境界貪愛不以受為苦,使我們對這個貪愛產生種種的執著。此貪愛有很多種,主要有兩種:一者、境界愛,比如我們對於所看到的東西起愛染心;二者、自體愛,即是我們貪愛有一個「我」,貪愛這個身體是「我」。由此貪愛引發一切煩惱而起種種造作。

(9)、取:由於這個貪愛心加深執著,不願意舍離,稱為「取」。不止不願舍離,還希求將來獲得更多,即是希求將來有。取可分為四種:一者、欲取:即是我們執著,希望獲得更多自己貪愛的東西,稱為欲取。二者、見取:對於我們的知見、思想起貪愛,追求更豐富的知識,認為自己懂得道理是最好、最優勝的而執著它,稱為見取。三者、戒禁取:此亦是一種貪愛,執著守持某些戒律能解脫,能得福報等等。四者、我語取:此是對我的貪愛。這些執著都是貪,是我們過去的業習,現在顯現出來。比如你有抽煙得業習,現在眼前有一隻香煙,就對他起貪愛;沒有抽煙業習的人,就無此貪。我們過去有種種業習,現在境界當前,就起種種貪愛。在這十二因緣中的「愛、取」既是眼前的迷惑,也就是一念「無明」之心。無明有貪、瞋、痴等種種的煩惱,但是此十二因緣中特別指的是貪愛,它最嚴重,可以引發業力形成將來的果報。因為我們渴求、貪愛、使到將來它形成果報,固在十二因緣中,貪愛占很重要的位置,因「愛、取」故生將來「有」。

(10)、有:因為我們執取渴求,希望將來擁有許多東西,因執著而產生了將來之「業有」,稱為「有」,這個「有」又稱為「三有」。一者、欲有:既是欲界的業報;二者、色有:既是色界的業報;三者、無色有:既是無色界的業報。此(業)有由愛、取(煩惱)所發動之身、口,意三業而生之新業因,令此生死後,再生之識得到滋潤。

未來果:生、老死是將來的苦果。

(11)、生:依愛、取形成的惑業,成為業力,使苦果不能止息,繼續發生,我們的身體敗壞後,未來世再從新投胎受生。

(12)、老死:有生故,將來必有生理及心理退化、貪生怕死、厭老死等身心之苦,故說五蘊之十二因緣相續,無有窮盡,它形成一連串的因果。

十二因緣就是因為有無明,所以有「行」之造作;因為造業而入胎,故有入胎之識;因為入胎,名色就展開活動,它擴展、擴大,就產生了六入;胎兒的六根圓滿後就出世,然後與外面的境界接觸;根、塵、識和合產生觸的心理,有了觸就產生受,過去我們貪愛的業習就會引發出來,愛即生;愛加深就有取,使我們希求它再來、再有,就形成了有;有將來的業,促使我們再來生,再來死。

這十二因緣就是有情眾生的流轉生死的前因後果,它的流轉並不是直線式,而是一個輪轉。既是過去的無明,造成現在的受;現在的無明,就是愛、取;現在的愛、取,就是下一世的無明,它一直循環不息,周而復始。在十二因緣中,我們要知道有迷惑,因迷惑而造業;造業後我們就要受業的果報—苦果。在受苦果的當中,我們繼續迷惑,繼續造業,造業後又再受報,這樣的循環作用,稱為十二因緣的流轉。

二、緣起:

一切諸法都依託眾緣和合而生,緣盡則散滅,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眾緣和合時我們就以為它生,因緣散了我們就以為它滅,故名緣起。緣起是指在因緣作用下之法性,既是一種原理、法則。

三、緣生:

因緣成熟,果報生起,稱為緣生。緣生是指緣起法中所生之法,它是一種果報。

四、緣生法之共同性:

(1)、無主宰:凡是因緣所生之法,都沒有主宰者。我們以為事間的一切東西,總是有個主人,有個主宰者,這是一種執著。十二因緣告訴我們沒有作者,沒有主宰者,那是因為我們無明、無知,產生了種種造業的行為,因而促使我們入胎產生識。現在讓我們來看這個識,識是由誰主宰?它沒有人主宰,只不過是無明和行的產物。比如一粒種子,放入泥土中,加上陽光、水份與泥土,就發芽生長,這其中沒有主宰者。

(2)、無作者:無明緣行,行緣識;即是無明生起行,行生起識。這當中無主宰。這其間也沒有作者,就是無明作行,行作識,識作名色。從十二因緣來看,造業者是愛與取,那是因為迷惑而造業。迷惑的「受」、「取」並非我,故說無作者。

(3)、無受者:在十二因緣中只不過是識、名色、六入,觸、受在作用,這其中並沒有人在受果報;我們總以為有一個「我」在受果報,這是不對的;那是識、名色、六入,觸等種種法在受果報。比如說:有一間亞答屋被火燒,難道是它在受果報嗎?不是的。它是亞答屋的葉子,裡面的木材等東西,因為加熱,就燃燒起來;它燃燒後就滅了,裡面沒有受果報的亞答屋。由亞答葉、木板等材料組成一間被我們稱為「亞答屋」的東西;同樣的,由識、名色、六入、觸、受形成一系列活動,我們把它稱為「眾生」,實際上沒有一個實體的「眾生」在受果報。

(4)、無自作用:十二因緣當中,沒有一個因緣可以自己作用,必須依靠其他的因緣。好像我們的六根從胚胎來,胚胎從「入胎的識」來,識從業報來等等,所以每一個都是靠其他的因緣生起,它不是自己在作用。

(5)、從因生:因為不是自作用,也沒有作者在做,故從因生。

(6)、不自在:十二因緣的流轉,是令我們不自在的;因緣的相生相滅,不是我們所需所要。甚至於這個愛、取也是因為過去的引發來的,裡面並沒有一個我要愛、我要取。

(7)、托眾緣轉:十二因緣中的任何一支都不可以單獨產生作用,它要依靠眾多因緣引發,才能轉來變去,所以說它需要托眾緣轉。

(8)、無常、苦、無我:十二因緣中的每一支都是無常,如果它不是無常,就會保持不變,不必依眾緣生;如果它不是無常,也不會促使其他法的升起。因為無常生滅,才會有不同的東西相續生起。因為無常故苦,苦就是不自在,不自在故無我。如果有人說:我要舉手就舉手,我要作什麼就做什麼;但這十二因緣的流轉我不能捨棄,故那並不是屬於我。如果是我,我要對你起瞋心,現在就可以瞋,但是如果是十二因緣,我要它瞋你,還要依眾緣使它瞋才行,所以我要依種種因緣才能起瞋心。又比如我要你現在對母親起瞋心,因為沒有瞋的境,故瞋心生不起。我們對這十二因緣的流轉不能做主,故它不是我。

(9)、性空:在十二因緣的流轉中,每一支都沒有自性,沒有自體,皆是因緣相生相滅,故說其本性空。我們聽到「空」,千萬別誤會是什麼都沒有。所謂性空是:我們所知的一切,沒有真正的自體,不實在,它的本性是空的,稱為性空。

五、十二因緣流轉門:

釋迦牟尼佛覺悟時,他於菩提樹下觀這十二因緣,發現眾生有生、老、病、死苦,故想要度化眾生,使他們解脫。因此佛陀從十二因緣的老死開始逆次而觀察:一切眾生都得承受「病」、「老」、「死」之種種痛苦,他以智慧慢慢的發現到眾生有「老死」是由於有「生」,有「生」是因為有「業有」,所謂「業有」是欲有、色有、無色有,因為我們有了將來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的業,它們會推動我們將來要重新出世--生;佛陀觀察到並沒有「我」在造業,而是身心(假我)對世間的種種事物產生了執取,渴求將來有,造成了有業報;我們有「有」是因為有「取」;有「取」是因為有「愛」,我們過去的業習對事物有貪愛,接觸境界時,貪愛心就生起,對境界所看到的東西產生執著;「愛」的生起是因為有「受」,我們的六根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我們貪求樂受。因為有樂受,造成我們業習中「愛」的心生起;反之它則不生。假如我們天生是聾子,從沒聽過聲音,那對歌聲、鳥聲等,就不會貪愛;因為我們有感受到聲音,所以才會貪愛它。佛陀說我們有「受」,就有貪愛,所以受是愛生起的原因。我們有「受」是因為心依靠六根接觸外境,根、塵、識產生「觸」,因為有「觸」,所以有「受」。佛陀繼續觀察,發現有「觸」是因為有「六根」,沒有「六根」我們的心就沒辦法與外境接觸;接著佛陀又繼續觀察,發現「六根」的形成是因為我們在母胎里有「名色」的活動,所以產生「六根」;佛陀說因為有「名色」,所以有「六入」。我們會受生就是有「識」,我們死後,精神繼續活動,我們會被業轉去入胎,結果就在胎里成長。佛陀發現有「識」入胎,就有「名色」;那「識」又是從那裡來那?佛陀不再追察了。然後佛陀觀察由於有「識」故有「名色」;因為有「名色」,故有「六入」;因為有「六入」,故有「觸」;因為有「觸」,故有「受」……順觀至有「生」故有「老死」,此稱為流轉門。

六、十二因緣的還滅門:

十二因緣的流轉中,以如何滅除它的角度來看,叫做還滅門。要怎樣才能把老死滅掉?佛陀觀察只要不「生」,就沒有「老死」;滅三界「業有」就不「生」;如果我們不執「取」,那「業有」就不會生起;只要把「愛」滅掉,「取」就不生;因為「愛」是過去的業習,只要把它滅掉,就不會執取了;「受」滅則「愛」滅,以此類推,最後只要無明滅掉,此大苦聚也滅。然後順觀無明滅故行滅,乃至老死亦滅。

七、十二因緣流轉的截斷:

只要現在不造業,不迷惑,那現在的愛,取無明就斷除、覺悟,過去所造的業就好像無根的樹,再也生不起。既是說,這十二因緣告訴我們,過去的無明與業行延續到現在,如果我們覺悟不愛不取,就不會產生我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煩惱。無此煩惱後,我們就會發現十二因緣中的每一支都是無常、無我、緣生無性。既然如此,那又是誰在生?誰在受老死那?當這些執著都沒有了,我們就會覺悟到沒有一個眾生在流轉生死,受輪迴之苦。只要覺悟現前的無明,在愛、取時不迷惑,我們就會發現這其中沒有我。既然無我,就不會繼續流轉,同時也會發現到,所有的迷惑都沒有了。我們在愛、取之前,感受外境的當時,覺悟它,不再去執取,這樣就不受後有。

八、十二因緣的三世兩重因果:

無明與行是過去的因,識、名色、六入、觸、受就是我們現在所受的果報;我們現在有愛、取就會造業,是現在的因,將來就有生、老、死;所以過去因是過去世;現在果、現在因是現在世;未來果是未來世,總共有三世。那麼三世為什麼又說兩重因果?第一重因果是過去因形成現在果;第二重是現在因造成將來果。所以十二因緣中有三世兩重因果。它又告訴我們惑、業、苦的輪轉,因為迷惑造業,所以要承受業報之苦;我們在苦中又迷惑,迷惑又造業,造業又受苦,周而復始,沒法間斷與中止。

後來的論師把十二因緣講為胎生學說,好像在解說怎樣入胎?在胎中怎樣生出六根?六根圓滿怎樣出胎?出胎後幾歲有觸,幾歲有愛、取等等,這是一些論師如此詮釋,不是佛陀闡述的。好像《俱舍論》,就是以年齡的劃分來講解十二因緣,這是不正確的。佛陀講十二因緣時,不說三世兩重因果,也沒有說惑、業、苦,只是直接了當的說十二因緣,後來的論師加以分析,說它有惑、業、苦以及三世兩重的因果,此雖非佛說,但是這是正確的。

九、十二因緣給啟示:

(一)、十二因緣流轉的順、逆觀:從「老死」追尋到「無明」,稱為逆觀;從「無明」追尋到「老死」,稱為順觀。此順、逆觀又可分為流轉門的順、逆觀與還滅門的順、逆觀。十二因緣流轉門的順、逆觀就是看它生(流轉)的原因,所生的果報;還滅門的順、逆觀就是看它滅(還滅)的原因,所滅的果報。順觀就是「無明」滅「行」就滅,「行」滅「識」就滅,「識」滅「名色」就滅,……。逆觀是:如果要「老死」滅則要滅掉「生」,要滅「生」就要滅「有」,要滅「有」就要滅「取」,……。這就是還滅門的順、逆觀。

(二)、佛所說的十二因緣中的十二支緣生法,其共同性質是無常、無我、沒有作者、沒有受者。佛陀還告訴我們生死流轉真正因果之所在,不明白十二因緣者,就會誤會這世間與人類都是上帝所創造的;或誤會人是父母生的,以為人從前是什麼都沒有--無因,突然間從母胎中出世,這些都是不正確的知見,我們學習十二因緣,以智慧觀察而破除之。

(三)、應以智慧觀察,截斷十二因緣的流轉:我們的識入胎、名色、六入(六根)都不能改變;我們眼睛一直感受到柔和、鮮艷、暗淡等顏色的刺激;耳朵聽到和諧或是刺激的聲音等,這些由我們的六根與外境接觸而產生的「觸」,因觸而產生的「受」,我們也都不能改變,然而我們要覺觀它,把握它。假如我們很清楚的覺悟到這個「受」的話,那必定會認識到它是不自在,是苦的,這時我們就不會有愛、取了。既是說我們現前的六根,接觸外境時,覺悟到耳朵感受聲音的苦、樂;眼睛感受顏色的苦、樂,那就有辦法放棄愛、取;如果不能覺知,就會墜入愛、取中。也既是說,如果你對「受」明明了了,那愛、取就有機會放下;如果我們對「受」觀察覺悟,然後來覺悟愛、取,使他們不再生起,如果我們能把握,那就可了生脫死。我們過去有無窮無盡的業與無明,但是現在的覺悟,就能夠把它們全部丟掉。打個比喻說:一個做母親的人,對子女貪愛執著,兒女快樂,她亦快樂;兒女悲哀,她也悲哀,如果有一天她覺悟到;這個人跟我有一段因緣,前世與我的緣比較深,今世生活在一起,如此這般地做母子(女)罷了。你無需為他而悲哀,也不必為他而快樂,他有他的業,為什麼別人的悲哀與快樂,你無動於衷?而子女的悲哀與快樂卻能牽引你,使你喜上眉梢或牽腸掛肚?如果你觀察到這一切都是緣份,看的很清楚的話,這個悲哀與快樂就會消除。講的更簡單一點:有錢人玩古董,古董是什麼?是石頭、破磚爛瓦?其中有何物值得你愛,使你執著?這個杯子有什麼東西使你快樂?沒有。但是一千年的杯子,你卻對它有無窮的樂趣,愛不釋手,那時因為你貪愛它。如果你觀察到這也不過是個千年的杯子罷了,現在這個杯子也是杯,我為什麼要執著千年的杯子那?如果你看清楚,把它放下,那就沒事了。所以我們要觀察貪愛是從哪兒生起,才能把貪的煩惱放下。其他的種種煩惱也是一樣,如果我們能覺悟、掌握咱們的心念,愛、取不生,那麼一切終歸與寂靜,煩惱不生起,內心一團平靜,寂滅的境界,稱為涅槃。

(四)、佛陀在經中對十二因緣各種譬喻:

(1)、植樹的譬喻:流轉門有如種樹澆水加肥料,樹木就茁壯成長;還滅門如種樹不澆水,不施肥,樹木就長不好;如把樹砍掉,那它就長不起來。十二因緣也是一樣,我們在「受」這兒加水、加肥料(加愛、取),那它就越長越多,長出將來的業有,生、老死。如果在「受」這兒把它斬斷愛、取(不加水與肥料),那它就不能成長,甚至於「受」也不生,那你就進入無餘涅槃。

涅槃有兩種:一者、有餘涅槃。二著、無餘涅槃。證悟阿羅漢果的聖者,是處在有餘涅槃的狀態,他沒有愛、取了,這就好比一棵樹,不加肥料和水,但是樹根和樹榦還存在,繼續等到這棵樹老、死。因為阿羅漢有過去的業繼續存在,如果他今生的身體舍報後,沒有了「受」、「觸」、「六入」,那就好像樹根斷了,他再也不來受生,那麼我們就說他把這十二因緣這棵樹的根都斬斷,再也不能成長了。

(2)、油燈的譬喻:如果油燈添油,他就會繼續燃燒,反之油燈就會熄滅,佛說十二因緣亦復如是。

佛陀教導我們觀察十二因緣時,如人口渴,發現一口井,但井水有毒,千萬不要喝它。這比喻愛、取如口渴,我們所喝的水就是業報,它有毒,喝了會被毒死,使得我們再來輪迴生死。如果我們不想要這些業報,就不要去愛、去取,這樣才能截斷生死的流轉。

部派佛教闡述說一切有部迦多衍尼子《發智論》有「時分緣起」學說,《大毘婆沙論》將其詮釋為三世二重因果的「分位緣起」說,這是最常見的「十二因緣」理論,在說一切有部內還有「剎那緣起」、「連縛緣起」和「遠續緣起」等說法。

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將《發智論》所確立的時分緣起,按三世二重因果釋義為分位緣起,此十二因緣學說為《俱舍論》所繼承:1.無明,過去世煩惱帶來的惑,蒙蔽了真如本性,所以叫無明。2.行,過去世身口意造作的一切善業或者不善業,其中包括身行、口行、心行。3.識,其中包括六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2]。4.名色,名即是心,指心只有名相而無形質;色指身體,指托胎後至第五個七日,身體各部分如手腳等都已形成。5.六入,指在名色之後,各種感覺器官和思維功能都已產生,叫做六入,即六根。6.觸,出胎以後,至三四歲時,六根雖能接觸六塵,但是未有苦或樂的想法,叫作觸。7.受,從五六歲至十二三歲時,六根能分別六塵中的好惡境界,但是未能起貪淫之心,叫作受。8.愛,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時,貪圖享樂等境界,但是未能廣遍追求,是名為愛。舍受的本性是寧靜的,而這也能成為愛的目標。9.取,從二十歲後,貪慾轉盛,到處追求五塵境,叫作取。10.有,因為追求諸境而引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產生三有的結果,叫作有。11.生,指因為現世的善惡之業,未來世還在六道四生中受生,叫作生。12.老死,指在未來世受生之後,五蘊之身,成熟後又開始敗壞,叫作老死。其中涉及人類年齡的詮釋出自《俱舍論記》和《俱舍論疏》。

大乘佛教闡述大乘佛教將部派佛教稱為「小乘」,並劃分為修十二因緣的緣覺乘與修四聖諦的聲聞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有:「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說「十二因緣」的道理。龍樹《大智度論》解釋為:說十二因緣有三種,凡夫所見,二乘及未得無生忍法菩薩所觀,從得無生忍法乃至坐道場菩薩所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深觀第三種十二因緣,觀諸法實相,畢竟空,無所有無所得,亦不著是事故,於眾生中而生大悲。

龍樹《大智度論》記載:"  十二因緣生法,種種法門能巧說,煩惱、業、事法,次第展轉相續生,是名十二因緣。是中無明、愛、取三事,名煩惱;行、有二事,名為業;餘七分,名為體事。是十二因緣,初二,過去世攝,後二,未來世攝,中八,現前世攝。是略說三事,煩惱、業、苦,是三事展轉更互為因緣:是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苦苦因緣,苦煩惱因緣,煩惱業因緣,業苦因緣,苦苦因緣,是名展轉更互為因緣。1.過去世一切煩惱,是名無明。2.從無明生業,能作世界果故,名為行。3.從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犢子識母,自相識故,名為識。4.是識共生,無色四陰,及是所住色,是名名色。5.是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6.情、塵、識合,是名為觸。7.從觸,生受。8.受中心著,是名渴愛。9.渴愛因緣求,是名取。10.從取,後世因緣業,是名有。11.從有,還受後世五眾,是名生。12.從生,五眾熟壞,是名老死。老死生憂、悲、哭泣,種種愁惱,眾苦和合集。若一心觀諸法,實相清凈,則無明盡,無明盡故行盡,乃至眾苦和合集皆盡。"

一.無明-無始煩惱。謂無始以來,妄識於事理迷暗愚痴,無所明了,故名無明。無明有二:根本無明和枝末無明,根本無明乃菩薩所斷;枝末無明乃凡夫所修。

二.行-造作之義,即指所造作之善惡諸業。由於兩種無明為緣,遂引起造作種種善惡之事業。若起無貪、無瞋、無痴等善心,則造善業;若起貪、瞋、痴等煩惱之心,則造惡業。吾人無始以來造業無邊,故八識田中之種子亦無量無邊。

以上兩支,屬過去因緣,無明是緣,業力是因。因緣和合,遂感生現在苦果,即是吾人五蘊報身。

三.識-本識攬渧。即第八識攬父精母血二渧,名三和合,此為一期生死之開端。

四.名色-識暖胚團。名指心識(初投胎之神識),色指形體(父精母血凝成之胚團)。是說明一念愛染,投入母體為名,攬父母赤白二渧,外托暖氣成胎為色,此是胎相初成之位。

因六根未成,識心未能顯發了別之功德,但有心之名,無心之用,故不稱為心,而只稱名,且初投胎之時,形體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稱身,故只稱色。

五. 六入(梵語sad-ayatana)-扶塵具形,指眼等六根而言。在母胎十個月中,由名色逐漸六根成長完備,於出胎後,對六塵境界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從名色,而六入,至出胎,中間總共有三十八個七日,皆屬胎中位所攝,此為吾人一期生命受用之自體。

六.觸(梵語sparsa)-根攝境界,接觸之義。根塵和合而成觸,此即出胎之位。謂十月圓滿出胎,六根遂於外境相接觸。當嬰孩自出生到二三歲時,天真純潔,六根對境,但起單純知覺,當無憎愛分別。

七.受(梵語vedana)-苦樂舍感,即是領受之義。領納接觸六塵境界,內心所感受的違順等境,生起苦樂感受。當四五歲到十歲左右,年紀稍長,知識漸開,對於飲食衣服玩具等,皆有所求,且能分別好醜,當未生貪愛之心,這是對境所生的一種情緒。

以上五支,總為五蘊報身,即過去因緣(無明與行)所引生之現在苦果。既有此五蘊假身,則熾然起惑造業,隨之又成現在因緣,將引生未來之苦果,詳情如下:

八.愛(梵語trsna)-因受生著,即是貪愛。因感受引起之執著。當十一、二歲到十八、九歲之時,已將成年,慾望既開,對於五欲六塵,自然心生貪愛,對於樂受順境,則起貪愛之心;於苦受逆境,則生憎惡之念。

藏經雲:『貪愛如水,能潤生死。』

楞嚴經雲:『一切眾生,皆以淫慾而正性命。』

高僧大德雲:『愛不重,不生娑婆。』

此為對境所起的一種貪染心。

九.取(梵語upadana)-因執追求,即妄取也。約二十歲後,血氣方剛,貪慾轉盛,於一切境,廣為追求,是名為取。此為貪污欲境的一種強烈趨求。

十.有(梵語bhava)-業牽後有。由愛取二支惑,遂發種種善惡之業,感生未來有生有死之果報。以上三支,愛取又為緣,有支又為因支,因緣和合,又生未來之果。如是有因有果,故名為有。

十一.生(梵語jati)-倒識投胎。此身壽命終時,第八識在一切有情中,依其業力牽引,再去投胎受生,此為未來受報之一種活動。

十二.老死-生後苦死,即衰老死亡。萬法無常,有生必有死,身壞命終名死。眾生莫不皆有死,卻未必皆歷衰老(夭折與橫死),故合老死為一支。自生至死,其間不免種種憂悲苦惱,此為未來受報之一種結果。

如以上所說,十二因緣包括過去因緣(無明與行二支),現在苦果(識、名色、六入、觸、受等五支),現在因緣(愛、取、有等三支),未來苦果(生、老死等二支)。是為雙重因果,此為佛陀說明吾人生死相續的一種鐵則。

十二因緣,雖然只說三世,其實包括千世萬世,這如何而說呢?因為過去因緣,更從過去果來,故上溯過去則無始;而未來苦果,更生未來惑業,故下推未來則無終。由此可見,無始之前,吾人既已如此生死而來,無終之後,吾人也要如此生死下去。

十二因緣法有二種:一則生死流轉門。二則涅槃還滅門。

何謂生死流轉門?就是六道眾生輪迴生死的相狀,佛陀把生死相狀分為十二支分位,如是循環無盡,猶如水之流動不息,輪之旋轉不停,故稱流轉生死門。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何謂涅槃還滅門?就是修行者欲解脫生死,以此十二因緣法勤修,最後就能滅除煩惱生死,還歸涅槃真性,故稱為涅槃還滅門。所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

故知無明煩惱,是生死根本,譬如擒賊須先擒王,又如伐樹先斬樹根;一旦無明滅除,則行隨著滅除,而行一滅則識亦隨滅,乃至不去投生,則無老死憂悲苦惱,這就是十二因緣涅槃還滅門之??道理。

瑜伽行唯識學派

《瑜伽師地論》:

緣起義云何?謂:離有情義,……復、無常義,……復、暫住義,……復、依他義,……離作用義,……復、因果相續不斷義,……復、因果相似轉義,……復、自業所作義,是緣起義。問:為顯何義,建立緣起耶?答:為顯因緣所攝,染污清凈義故。緣起差別云何?謂:

  1. 於前際無知等,如經廣說。……如是略說,十九種無知。復、有七種無知。……復、有五種愚。……複次、無知,無見,無有現觀,黑暗,愚痴,及無明暗,如是六種,無明差別。……
  2. 身行云何?謂:身業,若欲界、若色界,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動。語行云何?謂:語業,余如前應知。意行云何?謂:意業,若在欲界,名福、非福,在上二界,唯名不動。
  3. 眼識云何?謂:於當來,依止眼根,了別色境識。所有福、非福、不動行,所熏發種子識,及彼種子所生果識。如眼識,如是乃至意識,應知亦爾。……
  4. 受蘊云何?謂:一切領納種類。想蘊云何?謂:一切了像種類。行蘊云何?謂:一切心所造作意業種類。識蘊云何?謂:一切了別種類。……四大種云何?謂:地、水、火、風界。……四大種所造色云何?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此亦二種,謂:識種子所攝受種子名色,及於彼所生果名色。
  5. 眼處云何?謂:眼識所依凈色,由此於色,已見、現見、當見。如眼處,如是乃至意處。……此亦二種,謂:名色種子所攝受種子六處,及彼所生果六處。……
  6. 眼觸云何?謂:三和所生,能取境界凈妙等義。如是余觸,各隨別境,說相應知。此復二種,謂:六處種子所攝受種子觸,及彼所生果觸。……
  7. 樂受云何?謂:順樂諸根、境界,為緣所生,適悅受,受所攝。苦受云何?謂:順苦二,為緣所生,非適悅受,受所攝。不苦不樂受云何?謂:順不苦不樂二,為緣所生,非適悅、非不適悅受,受所攝。……此亦二種,謂:觸種子所攝受種子受,及彼所生果受。
  8. 欲愛云何?謂: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欲界苦果。色愛云何?謂: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色界苦果。無色愛云何?謂:無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無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無色界苦果。
  9. 欲取云何?謂:於諸欲,所有欲貪。見取云何?謂:除薩迦耶見,於所余見,所有欲貪。戒禁取云何?謂於邪願所起戒禁,所有欲貪。我語取云何?謂:於薩迦耶見,所有欲貪。……
  10. 欲有云何?謂:欲界前時有,業有、死有、中有、生有、及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有,總說名欲有;此復由先所作諸行,煩惱攝受之所熏發。色有云何?謂:除那落迦、傍生、餓鬼、人有,所余是色有應知。無色有云何?謂:復除中有,所余是無色有應知。……
  11. 生云何?謂於胎、卵二生,初托生時。等生云何?謂:即於彼,身份圓滿,仍未出時。趣云何?謂:從彼出。起云何?謂:出已增長。出現云何?謂:於濕、化二生,身份頓起。蘊得云何?謂:即於彼諸生位中,五取蘊轉。界得云何?謂:即彼諸蘊,因緣所攝性。處得云何?謂:即彼諸蘊,余緣所攝性。諸蘊生起云何?謂:即彼諸蘊,日日飲食之所資長。命根出現云何?謂:即彼諸蘊,余壽力故,得相續住。……
  12. 衰云何?謂:依止劣故,令彼掉動。老云何?謂:發色衰變。……此老略義者,謂:依止變壞,鬚髮變壞,充悅變壞,火力變壞,無病變壞,色相變壞,威儀變壞,無色諸根變壞,有色諸根變壞,時分已過,壽量將盡,略義應知。……終云何?謂:諸有情,離解支節而死。盡云何?謂:諸有情,由解支節而死。壞云何?謂:識離身。沒云何?謂:諸色根滅。舍壽云何?謂:氣將盡位。舍煖云何?謂:不動位,棄捨諸蘊。命根謝滅云何?謂:時死。死云何?謂:遇橫緣,非時而死。時運盡云何?謂:初死未久位,又死魔業,名時運盡。……如是名為緣起差別應知。

南懷瑾老師:人生命的真相都在佛說的十二因緣里十二因緣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十二因緣是聲聞緣覺道最重要的修法,也是了生死法。

「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如果抽出《維摩詰經》這一句話來考試,同學們要吃苦頭了。大家都會念《心經》,對不對?其中有「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同這句話一樣,包括了十二因緣。你們十二因緣記得清楚嗎?如果連這些基礎的名詞次序都背不出,還覺得自己學問思想非常高,那才是莫名其妙。

恐怕有些居士不了解十二因緣,我們再把它寫出來: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現在黑板上寫成橫的一條,其實應該寫成圓圈,以無明作起點,這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管三世,前生、現在、來生。大家誰記得媽媽沒有生你之前在哪裡?都記不得了。現在把過去切開,一個人一念之間來投胎,生不知從哪裡來,死了會去到哪裡,有沒有把握?也不知道,統統是無明,就是莫名其妙,就是混蛋,就是糊塗。不要說生死哪裡來去了,你們明天早上醒來的第一念會是什麼,你有把握沒有?絕對沒有把握!那個念頭怎麼來怎麼去都不知道,所以叫作無明,這是道理上的無明,什麼都不知道,沒有光明,沒有智慧,一團黑暗。

一切眾生是怎麼來投胎的?就是行,行就是動,念頭一動就來了。這個動力的前面是無明,莫名其妙,不知道怎麼樣動的。如果明了就不是十二因緣,是得菩提了。貪瞋痴慢疑,一切大煩惱、小煩惱、隨煩惱,統統是一念無明。有念,生命這一念不知道何處來就是無明。佛經說:「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人發了脾氣,起瞋心,就有障礙了。又說:「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怨天怨地,憤世嫉俗,對任何人都不滿,對環境也不滿,種種埋怨都是瞋念。有很多人學佛,佛經讀得很熟,佛學也講得很好,文章也寫得很好,樣樣都會,但是事情來了就不行了,結果是在那裡自欺欺人。貪瞋痴當中,瞋是最大的無明。小說《濟公傳》中寫到,濟顛和尚有天喝醉了,半夜裡起來就大叫,「唉喲!不得了!無明發啰!」把大家都吵醒了,眾和尚要追打他,他就跑,結果回頭一看,廟子失火燒光了。原來他是要告訴大家,火要來了,又不好明講。火就是瞋心,瞋心就是無明。

在小乘佛法里,無明是十二因緣的起首。我們的思想情緒都是無明,生從哪裡來?死向何處去?父母未生前,我究竟是誰?死後是否真有輪迴?有沒有我?這些一概不知,皆在無明中。大無明就是一切的大疑問,學佛不從這裡入手,一切都是空事,沒有用,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此是因地法門。

其次,我們心念的來去,以及思想情緒控制不住,自己做不了主,反而做了思想情緒的奴隸,這些妄想煩惱從哪裡來?是唯心?是唯物?是生理?是心理?自己永遠搞不清楚,這就是無明。假如這個因地法門認識不清,只求佛保佑,求佛加庇,說老實話,這正是無明煩惱。佛說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佛告訴我們,要了生死,就要了一念無明。能明白了,能悟了,自然會有光明出現,不過不是有相之光,是無相光,佛學上叫常寂光。佛永遠都在常寂光中。

一念無明起,所以入胎轉生;無明不是沒有光明,是沒有智慧。小乘法門是要切斷無明,至於無明是怎麼起的就不說了。我們都知道佛法講緣起,一切都是緣起。小乘法門注重十二因緣的緣起,以十二因緣概括了三世因果,三世皆從無明而起。以境界上講,無明就是起心動念,就是不知道生來死去,睡眠也是無明。在理上講,宇宙如何開始,第一個人如何生出等等問題,不知答案,也是無明。總而言之,不論是境界上或是道理上,這兩種無明都是因為沒有修持,沒有悟道而有。境界上的無明必須用定力來破除,真得如來大定的人晝夜長明,隨時隨地都在自性光明定中。但是縱然到了這樣的境地,仍然沒有解脫。解脫是靠智慧,但是真正的慧還是要從定而生,沒有定的慧是狂慧,或稱作干慧。

小乘講因緣法都從十二因緣的無明一念而起,但無明又是怎麼起的?在《楞嚴經》中富樓那就拿這個問題替我們問佛,因為佛既然說一切皆空,他問如果一切自性本來是空,為何忽然生出山河大地?也就是問:這世界怎麼來的?第一念怎麼來的?無明怎麼來的?這個問題就是大小乘佛法最基本的問題。所有宗教對這個問題的處理就是掛塊「謝絕參觀」的牌子,因為到這裡問不下去了,教你只要信就好了。但是富樓那一定要問第一念無明怎麼來的,佛回答他無明是從明來的,「覺明為咎」。這個回答好像沒有回答,難怪許多後人認為《楞嚴經》是外道或是偽經。其實佛說得沒有錯,無明是因覺明為咎而生,一念靈知,覺性常明,久之復生無明。佛沒有再交待,富樓那也不再問了。

要知道佛是以修證功夫的境界來答的。當然現在能修定慧功夫的人少了,若真修定慧,進入光明定中停留,就走偏了,不得解脫,千萬注意!若說不要修光明定,那又絕對是個凡夫。既然得了自性光明定,為什麼不得解脫呢?這就是見地的偏差,是見取見,修行到了某一個境界執著了,不知道再進一層解脫,所以是見取見。小乘容易落入這些毛病。

無明一起,就有行,行是動力,所以行陰最難了的。你打坐心不能靜,就算做到心寧靜了,身體的行陰像血液循環呼吸往來,都沒辦法停下來,這還是一念,沒有空,儘管意識沒感覺它。生命存在就是一念。因為行就生出識,識就是心意識,就會有了別知覺。然後一連串下去,緣就是掛鉤,十二因緣就像十二個連環,一個鉤住一個。假使能解開其中一個環,其它十一個環就都好辦了。

無明緣行,我們投胎的動力是行陰。你們打坐念佛為什麼雜念妄想去不掉?現在應該知道了吧!我已經講明了嘛!因為行陰沒有停止啊!它永遠都在動,沒有辦法,等於我們睡覺時血液循環沒有停止。我們不能得定,不能專一,就因為行陰的力量大得很。

無明緣行,一念無明引起這一股念力,它動性不停。行緣識,一有行動又引起中陰的意識,我們思想意識不能停,因為行陰動了,緣就是連鎖的關係,一個抓住一個,一個抓住一個。中陰意識看到男女兩個有緣的,三緣和合入胎了。識緣名色,一般人稱名色就是胎兒,因為四大就是色,變成了有形的肉體。名色緣六入,胎兒在母體中起變化,有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入,有了生命。六入緣觸,觸是內外接觸起了知覺感覺的作用。觸是身根來的,有了身體就有感受,譬如穿了衣服覺得冷或熱,是觸。觸緣受,這兩個有什麼不一樣?觸是講起作用,你兩手合攏來感覺到是觸,你手合攏覺得暖還是冷,到心裡頭去了,身心兩個發生關係,那是受。

感與受不同,那能夠感的是觸,受是連到心理。觸法有時不一定連到心理,也就是生理上叫觸,可以說是醫學上講神經的反應。如果我們某一部分神經麻痹,神經反應我們感覺不到,但那沒有麻痹的神經還活著的,觸法還在,只是你心裡可沒有受了,所以觸跟受是不同的,否則會覺得差不多。因為受,好受的就愛,受緣愛,愛得要死就要抓住。愛緣取,我要這個茶杯、這個手錶,要抓。這世界上越抓緊就越會飛掉,求不得苦嘛!人生有八苦。你越想求它,它越厲害,同物理一樣,向心力有多強,離心力就有多強。天下事有時你不想抓它,它偏跑來了。愛別離苦的背面就是怨憎會苦,你不要的它偏來,你不願意見的人,一轉彎就碰見,跑到廁所里還碰見哩!喜歡看到的人偏偏寫信不回,電話不接,是不是?人生就是這樣。

「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取就是執著,我們做人一輩子沒有哪一點不想抓住的,都想取得,都想屬於我。乃至朋友不和你講話你就痛苦,因為取不得了。你的東西不見了就痛苦,因為取不得了。取是十二因緣的一個,取是最麻煩的。蘇東坡自以為悟道了,一切無取,《赤壁賦》里他還是要取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自以為什麼都不要,你看已經取了,已經被眼前的境界吸引住了。十二因緣都是在攀緣,人生都在攀緣,離開攀緣就無所取,就是菩提。

取緣有,因為抓住有,所以構成了偶然暫時屬於你的,這就是有。其實沒有真的有,一定會散去的。所謂「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咸歸死」。爬高了一定要下來的。東西啊!錢啊!累積多了一定散掉用掉,很多錢也是替別人累積,兒女也是別人啊!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只要有生命,總有一天會死亡的,所以有是抓不住的。有緣生,生緣老死。死了呢?一念無明,無明緣行,又來投胎了,這叫十二因緣,是圓圈。

所以要想修行得道,就要斷無明,也就是要斷見思二惑,斷惑就證真,證到真如就得道了。所以基本上無明一念空掉就得道了,以小乘來講就得阿羅漢了。大乘的菩薩還要進一步做到《心經》說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你以為切斷就得道了嗎?錯了,那是小乘偶然的,等於「抽刀斷水水更流」,是假的空。大乘菩薩畢竟空,不須要斷去無明。所以斷惑證真是小乘法門,大乘菩薩沒有講斷,非斷非常。無明沒有斷,而是轉無明而成真如,轉識成智。因為無明本身是空的,它不停留的,用不著斷它。所以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所謂盡就是斷,不須要斷就空了。《心經》這一段一路無到底,「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就是菩薩境界。

維摩居士這裡也講:「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你這才會曉得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一念無明怎麼樣緣起而來?它自性本空,不要你去空它的,本來不存在。所以「緣起是道場」,十二因緣同無明,乃至最後老死皆無盡,不須要你去斷它,是它來空你。

大乘怎麼講緣起呢?問題很嚴重了!近代絕大多數都落入了斷見!都說「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都知道這是佛法的中觀正見,實際上一點修證修持功夫都沒有,所以始終不能擺脫生老病死的痛苦,甚至可以說是因為學了佛,生老病死變得更嚴重。何以如此?因為自己的著作、言論、說法犯了更錯的因果,斷了人家慧命;認為一切法緣起性空,空就是沒有。假如空就是沒有的話,我們也不用學佛,去研究西方唯物學派哲學好了。佛學的中心是修證,但是現代全世界都把它當成一種思想學問,幾乎與唯物論不分,嚴重曲解了緣起性空,認為空就是什麼都沒有。沒有可不是空喔!沒有是斷見!佛說一切法皆從因緣所生,這當然沒有錯,但要注意,因緣所生講體相起用,現象界的東西、應用的東西都是緣起,是因緣所生。但是自性功能並非緣起的,這一點千萬要注意!不過,我們說自性功能是用現代的語言來講,可不要又執著一個自性、執著一個功能,因為凡有所執著就不對了。

佛說非因緣,非自然性,是指本體而言,是法身境界。性空的空,可不是因緣空得了,也不是自然空,自然空就成了自然外道了。所以講本體而言,是非因緣,非自然性;講起用而言,世間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並非自然生,也無主宰,因為它是性空緣起。所以講緣起之理,這還沒講修證,要能深入緣起,才能斷諸邪見。換言之,如果你沒有證悟到緣起性空的境界,你即使學佛,許多的知見仍然還是邪見,因為沒有證道。

現在流行參禪,從古以來許多禪宗的祖師都是從緣起上悟道的,不是理上悟入。有丟一塊石子開悟的,有看到花開悟了,就是由緣起而悟入。如香嚴禪師,因為擊竹開悟。這類的例子很多,不是全體。溈山祖師說:「從緣悟達,永無退失」,從因緣上悟道才不會退掉,光是從定力上參出來還不對。這是一種說法,可是我反對這個說法,從緣入者,反而容易退失,偶爾瞎貓碰著死老鼠身心一下空了,進入空性,雖然定在空性,若這個色身、業力、習氣一切都還沒有轉,還是要退轉的。所以趙州和尚八十仍行腳天下參善知識,因為此心不穩。大乘的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如果沒有真修實證,儘管理論上講得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中觀正見,那只是口頭佛法,甚至是邪見。所以經文說一切菩薩要「深入緣起,斷諸邪見」。

整理自《維摩詰的花雨滿天》《圓覺經略說》

十二個因緣,這是科學,是大哲學了。十二因緣你透徹了,你修行了,你得定了,你成道了。這一個圓圈先記住,不要靠筆記,我背給你們聽。「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這兩個地方特別注意,大關鍵。「六入緣觸,觸緣受」,你感覺空氣好不好,冷啊、熱啊,這就是觸、受,跟物理世界有關。

昨天講到觸是什麼,瑜珈叫做相應,就是交感。一觸就有交感,心理上就是舒服不舒服。觸跟受,你打起坐來腿對不對,一觸就有感受,按摩就感受按摩的舒服。受,男女兩個愛得要命,什麼叫愛情?我說那是荷爾蒙在作怪,那一點荷爾蒙消耗掉了就沒有了,算什麼愛啊。這是貪愛,因愛就抓,就是集,拚命要抓來,愛錢、愛名、愛利、愛虛榮,有愛就取,有取就有現有的世界。存在哲學來了,「我思故我在」,有我思想就來了,就有了。天下的有抓得住嗎?苦集滅道耶!有就是現在的生命,有就緣生,現在的生命必然要老死,一定老,老了一定死,這是十二個因緣。

死了以後呢?生命還存在不存在?西方其他的宗教,死後善人升天堂,惡人下地獄,這是一般的宗教。佛說不是的,死了以後還會再來受報。死後一片無明,莫名其妙,黑茫茫的,什麼都不知道,又來投胎了。像昨天睡覺一樣,睡著的時候什麼都不知道,一片無明,腦筋也不清楚,什麼都不清楚,糊裡糊塗。無明也不錯啊,沒有痛苦,也沒有煩惱,大昏沉,不錯啊!所以外道入了無想定,入到無明境界,什麼都沒有,等於睡了六個鐘頭,什麼痛苦快樂都沒有,無明!一醒了又行,動力又來了,無明緣行,十二個因緣先背一下。剛才我講過,為什麼講到這裡?是要講真正生死問題,怎麼了生死,修行做工夫,所以先要把這個基本弄好。

「無明愛取三煩惱」,無明、愛、取三種屬於根本煩惱。隨煩惱、小煩惱、大煩惱都是這樣來的。我們自己莫名其妙被自己支配了,莫名其妙支配自己,一切是愛,愛世界、愛名、愛利、愛什麼,拚命去抓,這三種是根本煩惱。這是把十二因緣解剖開來講的。

「行有二支屬業道」,十二因緣有個「行」,有個「有」,行是什麼?是生命一股動力你停不了它。譬如我們睡著了,心臟照樣在跳動耶,你的呼吸照樣往來,血液照樣流動。生命活著永遠有一個行陰,像那個電能一樣,像太陽月亮永遠在太空里轉動,這個是行陰,你要把握住這個。所以修行修行,要認識這個東西。行就是現實的世界,物理世界有個動力在後面走,這個動力究竟是精神的還是物理的?現在大科學來了,像量子力學,你們這裡有學物理學的嗎?某博士講一講。這個波跟粒的關係都是行陰,量子力學有波長,有粒子。要不要補充兩句?

博士:最新的的量子力學有那個「夸克」,就是靠近這個波的時候,裡面波會變動的。

南師:雙軌的透過來就是我們今天的信息、電視等等。

某同學:我補充一點。光子、電子有時會體現粒子的狀態,有時會體現波的狀態。同一種物質,它有的時候是粒子,有的時候是波,以不同的形式表現,所以有一個名詞叫「波粒二相性」。

南師:波透過這裡,粒子就集中了,就顯現這個現象了。就是能量作用,也就是波粒二相性。兩個現象綜合起來才有今天這些精密科技的發明。我借用量子力學是為什麼?是說這個宇宙的一切,現在已經了解到這個程度了,才有今天的精密科技。現在科學還沒有到家哦!學佛是要了解這個「行」。你以為佛學是空洞的嗎?它是大物理科學啊。所以「行」就構成了今天精密的科技世界,一切皆有,不是沒有。

所以十二因緣,佛說的「行」跟「有」這兩個部分合攏來,就是我們講造業。這個造業,基督教講是上帝造的,或者說是命運使我們這樣。其實也不是命運,也不是上帝,沒有一個主宰,都是自己抓來的。「行有二支屬業道」,造業就是這個業,佛學這個「業」包括善業、惡業、不善不惡的業三種。不善不惡是中性的,修行造業造的是道業,成佛也是造業啊,造成佛的業,地獄眾生造了地獄的業。後面有一個動能是業道,所以量子力學還不究竟,行有二支在十二因緣屬於業道。十二個,講了五個了對不對?「無明、愛、取」三個是根本煩惱,心理的。「行、有」二者是物理的,也是心理的,後面的是業,這個叫業道。

然後剩下來七個。「從識至受並生死,七支同名一苦報」。從無明緣行、行緣識,從識起名色、六入、觸、受,到了生、老死,這七個綜合起來是苦報。這幾句話是中國佛學把它綜合的,非常高明。我們生命的痛苦是這樣來的,這是大科學。你們把十二支好好學喔!將來你們講政治學、管理學、物理學,你把它用上去,那高明得不得了。世界上的學問是一樣的,你看政治上許多農村經濟出了毛病,你從十二因緣給它一套,馬上看出來這個經濟政策發展是那麼大的痛苦,也就看見好壞了。這是大學問耶!現在告訴你的是第三轉。每一點都是大科學,認知科學與生命科學。

剛才講到第三轉四諦法輪的十二因緣。千萬要記住,因為佛的一切大小乘的經論,一切修行方法,都是從十二因緣大原則出來的;八萬四千法門也跳不出這個圈圈。所以你看《大般若經》、《金剛經》要破根本一切無明,如何破它?剛才叫你們背的偈子,是佛學家、大師們把十二因緣歸納起來的,非常好。

無明愛取三煩惱,行有二支屬業道。從識至受並生死,七支同名一苦報。

十二因緣的重點在哪裡?就是無明緣行中間這個「緣」哦,因是因,緣是緣。因果是講大原則,有因一定有果。不過這個因果有個大討論,譬如龍樹菩薩後來寫《中論》,表面上看到他把因果都推翻了,都是空的,實際上有因果哦。

當年我在峨嵋山閉關下來到成都,一班大和尚,有八九個,都是同虛雲老和尚那樣威風的大老,在文殊院請我吃飯,就提佛法的因果問題。講到禪宗百丈野狐禪的公案,說法一字之差,五百年野狐身。然後一個老和尚問,究竟成佛跳出了因果沒有?我說當然還在因果之內,因果無所謂跳出,也沒有出,也沒有入,即空即有,證得菩提是因,進入寂滅是果,因果歷然,很清楚。

因果是一個大原則,因果的作用是因緣,所以這個因緣,中國這個「緣」字特別好,佛經中文這個翻譯不得了的好。緣是攀緣,一個連鎖一個的關係。比如說這是某某人的老三,他上面一定有老大老二。如果這是老四,上面一定還有三個。它一個一個連鎖來的。

剛才講到量子力學,量裡頭有波長,那個波動裡頭就有粒子,那個粒子就是緣,那個波就是因。而這個粒子,它不會永遠是粒子,它會變成波,變成因,之後又變成粒子,都是因緣連鎖的關係。佛學講因緣是一切有,也是物理世界中一切都有因緣,那麼因緣的本身有東西嗎?沒有,是空的。等於現在講量子力學波跟粒的關係,波跟粒兩個最後的動能是什麼?不知道。

 因緣的道理非常地深,所以無明起來一定緣行。譬如你累了,夜裡需要睡眠,睡了之後下一個是什麼?一定醒,假如睡是無明,醒來是行,無明緣行對不對?這很明顯的嘛,睡好了一定醒來,你睡一萬年也會醒。剛剛一醒那個就是行,你不知道怎麼醒的。無明緣行,行緣識。醒了以後就有思想了,行接著就有識了,那個心意識起作用了,很清楚。思想一來就有身體的感覺。識緣名色。名色就是身體的感覺,名是精神的意識,色就是身體,色是地、水、火、風、空五大,是物理的,物質的。

我就拿睡眠來給你們講,你要這樣去研究體會,不是講理論。換句話說,你打坐入定,入到一念不生無明定,也會出定。出定一定緣行,接著心識作用就起來了。

所以這個意識一醒了,你就感覺有身體。比如說有一個受陰境界,非常好體會的,你們諸位一定有經驗。當你十幾歲的時候,天氣不冷不熱,很不想去上課,懶洋洋地睡在那裡好舒服啊!可是這個身體呢?有沒有感覺?只覺得身體軟軟的,那個是名色的作用。馬上就更清醒了,名色就是身體起了作用。名色緣六入,哪六入?色、聲、香、味、觸、法這六種,嘩!就進來了。你一睡醒以後,慢慢感覺自己有身體了,馬上去枕邊拿手機,打個電話給朋友吧。色聲香味觸都來了。

觸,起來活動了,觸就有受,就有感覺了嘛。白天忙了十個鐘頭、二十個鐘頭,吃飯、應酬、做事情,都在感受中。然後是愛,就喜歡了,喜歡做的事情拚命去做。愛就取,抓得很牢。取就緣有,一個連鎖一個來。這個一動,下面是什麼,你自己看得很清楚。愛緣取,取緣有,家庭啊,父母、妻子啊,名譽、財產啊,就是現有的人生。活著下一步一定有老,老就有死,死了以後等於又睡覺,又無明去了。明天早晨怎麼醒的?不知道。所以我說你們參禪,了生死,看看晚上自己怎麼睡著的,早晨怎麼醒來,這一夜中間這一段完全無明,你搞不清楚。

佛說這每一個動作,過程都是無主宰的,沒有一個人給你做主的,也不是上帝,也不是鬼,也不是神,也不是閻王,也不是菩薩;非自然,不是空洞自然而來的,它有物理的作用,有科學性的。因為無主宰,非自然,所以叫緣起,緣生,因緣所生;性空,它的本性體空,沒有實在的東西,也叫性空緣起。所以佛有個偈子:「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一切皆是緣生性空,性空緣起。

印度的釋迦牟尼佛,跟中國的老子、孔子,差不多都在同一個時代。十二因緣,其實跟中國文化的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一個道理。這個物理世界的轉法,與這十二個輪轉次序是一樣的。這個十二因緣,同我們太陽系十二個時辰連在一起,產生藥師佛的修法。密宗的時輪金剛修法也是用這個。所以藥師佛前面有十二神將,管十二時辰,十二因緣的一步一步的修法。這個不再深入跟你們講了,你們學佛連顯教都沒有學通,更不要談密教了,所以不跟你們講。因為講這十二因緣的重要同生死的關係,才連帶順便講了一點。

我剛才講,平常給你們講笑話,人生是「莫名其妙的生來」,一片無明來的,「無可奈何的活著」,十二個輪盤永遠在轉,最後又老死,回到無明,「不知所以然的死去」了。學佛的人就不甘願,要打破這個無明,弄清楚它究竟是怎麼來的。破了無明叫大徹大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開悟了。無明沒有打開,都是白搞的。那麼十二因緣同剛才講的第三轉法輪,中國佛學把它歸成一個偈子:「無明愛取三煩惱,行有二支屬業道。從識至受並生死,七支同名一苦報。」都說過了,把十二因緣歸到四諦。後面佛分析出來,一步一步做科學的心理分析及物理的分析。

我說你們注意哦,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什麼?名色。神識入胎,和精蟲卵臟結合,那個叫名色。名是概念、理念、精神,色是精蟲跟卵臟配合一起的變化,所以叫做名色,不叫做胎兒。名色以後是六入。釋迦牟尼佛好奇怪啊,佛經上明明講六根對六塵,為什麼十二因緣里,偏偏不叫六塵叫六入呢?問題來了吧!這就是科學頭腦,研究學問的頭腦。為什麼講生命那個識緣名色,名色以後不叫六塵,叫六入呢?當胎兒三緣和合形成人的生命,它這種物理的功能,都透入進來了,所以叫六入,這一下懂了吧!你看佛的科學多高。厲害吧!不是我厲害,是佛的厲害。你聽了應該有個震撼的。

六入以後緣什麼呢?觸。觸緣什麼?受。觸受就是你的感覺就來了。所以感覺的狀態,所有身心的狀態,都是物理的作用,可是人被物理世界騙了。有了觸受以後緣什麼?就愛了,越愛越抓,愛名、愛東西、愛漂亮、愛兒女家庭。所以愛以後就緣取,拚命抓。取緣有,現實的世界就是有,活著叫做生命。生命最後呢?衰老。老了以後呢?死。死了以後無明再來,這樣懂了吧!你看我們本師,這位大老師的厲害,幾千年前他就把科學的觀念告訴你了。可是幾千年前沒有這個科學,大家不懂,所以他老人家想辦法讓後面的人懂。

我們下午為什麼講這個呢?因為同生死來去有關係。所以佛法傳到中國,講到如何修行成佛,最初的翻譯都是講如何用功,像《修行道地經》、《達摩禪經》。尤其《修行道地經》特別告訴你,學佛不管出家在家,如何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首先要了解生死的道理,再來談修行。南北朝、隋唐以後學佛,專講大話,講大的佛學,修行基本道理都不行,所以修行人越來越少。修行道理原始是從三轉四諦法輪,十二因緣生死的道理這裡來的。現在我們了解了「行有二支屬業道」,最重要的是行、有這二樣。

我們生命從入胎以後,怎麼會成長為現在的人?怎麼樣活到幾十歲?後面的動能是什麼?你說靠營養,靠醫藥,靠飲食,究竟靠什麼呢?其實就是一個「行」,有一個永遠的動力在,它永遠存在。這是一個大問題了。

講到這個問題,牽扯到全部佛學。我笑這一百多年來講唯識的,儘管講《楞伽經》是唯識的要典,他們卻講錯了,統統沒有把握重點,都忘了根本道理,只在名相上轉。現在給你們漏一點消息,尤其你們年輕的這一些教授們,更要知道唯識。《楞伽經》就唯識,佛為什麼提出一個阿賴耶識?他否定了世界上一切宗教,什麼上帝、神、菩薩、做主的,都沒有,而是緣起性空。生命有個根本,這個根本是一片無明,這個無明,照唯識大乘的道理叫阿賴耶識,非常偉大的一片無明,在你沒有悟道以前,恢復不了那個光明。

整理自《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老實念佛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473437121
推薦閱讀:

三世流轉的生命 第一篇 十二因緣
緣覺乘和十二因緣
正法:【十二因緣】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正法:【十二因緣】 諸法皆由因緣展轉相生

TAG:十二因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