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詩歌鑒賞(1)
一、詩歌鑒賞概述
詩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對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進行初步的鑒賞,對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戰態度進行評價。
詩歌鑒賞題從出題材料看,不外乎比較短小的近體詩或古體詩或詞或小令或自由詩,各種詩歌形式都要熟悉,要抓住「短小」二字。
任何一種文學樣式都是由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組成的,詩歌也不例外,我們如果能牢牢抓住內容和形式這兩個方面深入探討,詩歌方面的問題就能講清講透。
二、應掌握的知識和技能
上面談到詩歌鑒賞應牢牢抓住內容和形式兩方面進行,從內容上看,要抓住以下三個方面:
一、形象·意象·意境;二、流派(題材);三、思想感情
【形象·意象·意境】:形象包括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意象和意境怎麼區別呢?意象是指單一的突出的包含感情的形象,意境是指幾個包含感情的形象組合而成的情境。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詩歌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合下一起(幾個形象組合在一起)就是意境,諸如「枯藤」等某一單一的形象,那就是意象。人物形象的分析則往往由整體界定和具體分析兩步組成。
[例1]閱讀下面詩詞,回答問題。
漁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註:燕然:內蒙古的燕然山。漢和帝永元元年,大將軍竇憲大破北匈奴,曾采燕然山石,勒石記功而返。
試簡述「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一句所寫意境特點。
答案:以「千嶂」、「長煙」、「落日」、「孤城」組合成一幅富有層次的塞下秋景圖,意境開闊蒼涼。
[例2]下面是元代才子王冕一首詩,閱讀後回答問題。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
(1)這首小詩中塑造的主要意象是什麼?突出了它哪些主要特徵?
答案:(1)梅。①耐寒、堅韌。首句中「冰雪」可見梅的生長環境極其惡劣,襯托出梅的耐寒品格和堅韌風骨;②自甘寂寞,高潔脫俗。首句中「林中」及第二句可見梅自甘寂寞,不同流俗,性情高潔;③報春。三四句寫梅的報春,梅是有奉獻精神,公而無私的。詩人以梅自況,表現了自己自甘寂寞、不慕榮華、高潔脫俗的志趣及公而無私的精神,反映了封建時代知識分子儒道一體的思想體系以及出世和入世的生活藝術
[例3]閱讀下面一首古詩,賞析詩中「月亮」這一意象的作用。200字左右。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註:①鄜州:現陝西省富縣。②雲鬟:婦女的鬟發。③清輝:指月光。
④虛幌:薄而透明的帷帳。⑤雙照:月光照著詩人和妻子。
答案:在中國民俗和古典詩歌中,月亮是團圓的象徵。杜詩《月夜》描繪的是一幅月圓人不圓的 畫面,作者借「月亮」意象至少有三個作用:①勾起詩人對妻兒的思念之情;②頸聯的月下妻子描寫,渲染了妻子思念丈夫的凄楚的氛圍,增強了感染力;③表達出明月千里寄相思的主題,給讀者創出了很大的想像空間,收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
[例4] 昭君怨
鄭域
道是春來花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正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這首詞上闋吟誦的具體是什麼?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不得超過50個。
答案:.梅。兩個「道是」句寫花開的季節在冬春之際,花色如雪,香氣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種在農家院內。
[例5] 一鷺圖
劉羽
芳草垂楊蔭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無人識,獨向斜陽嘆白頭。
這是一首題畫詠物詩,詩人筆下的白鷺是一個怎樣的意象?
答案:孤獨、寂寞,追求清高而無人理解的悲劇形象。
[例6] :簡析下列這首詩意境:
溪漲清風拂面,
月落繁星滿天。
數只船橫浦口,
一聲笛起山前。
析:首句「溪漲」暗示此詩所寫為夏夜情景,著一「拂」字寫風之輕柔,給人以閑適恬靜之感; 次句寫月落而繁星滿天,描繪出晴朗的夏夜氛圍,給人以舒適之感;第三句寫船「橫」,最具詩情畫意,狀幽靜、閑適,末句以「一聲笛起」來得嫻靜,寫出夏夜的清幽自然。全詩則描繪出一個閑適恬靜、清幽自然的美好意境。
[例7] :閱讀下面詩詞,回答問題。
雙調·清江引
張司久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裡。
簡要分析這首詩的意境。
簡析 這首詩取西風、雁啼、紅葉、黃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節特徵的景物,渲染出一種濃深的秋意,抒發了遊子身處異地,思念家鄉的愁情,全詩以景襯情,以情馭景,情景交融。
【流派(題材)】:按照詩歌的題材(表達思想感情的材料,所寫的是哪方面內容),我們將詩歌為以下幾種類型(包括其意境特點):
山水詩:清新優美 田園詩:恬淡寧謐 詠史詩:雄渾壯闊 送別詩:依依不捨
邊塞詩:悲涼慷慨 諷喻詩:沉鬱激憤 羈旅行役詩:深沉凄涼 宮廷詩:纏綿婉轉
[例1] :閱讀下面一首古詩,完成後面的題目。
從軍北征
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徵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
註:磧(qi):沙漠。
根據詩歌內容流派判斷這是什麼詩?解釋第一句中的「海」字。具體分析本詩「寓情於景」的表現手法及妙處。
答案:(1)這是一首唐詩中的邊塞詩。因為唐代邊境戰事頻繁,許多男子被征去戍邊,故唐人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邊塞詩。(2)「海」指沙漠,與岑參詩句「瀚海闌干百丈冰」中的「海」意思一致(3)這首邊塞詩運用了「寓情於景」的表現手法,抒寫了戍邊將士的思鄉之情。首句勾畫了一支遠征軍隊活動的廣闊背景:雪後的天山,刺骨的寒風,浩瀚的沙漠。景物雄闊的蒼涼,有力烘托出了行軍的環境氣氛。第二句以一曲《行路難》及一個「遍」,豐富了首句的內涵。而笛聲的哀怨與環境的荒涼,更能撩起徵人的惆悵和愁思。三、四句承接第二句,由笛聲引出了「回首月中」的典型動作。士兵們在月光中望什麼?也許是遙望永遠也回不去的故鄉,也許是望著笛聲傳來的方向,也許他們相對而視,熱淚奪眶而出……全詩是一個壯闊而又悲涼的行軍場景,詩中將景色、動作、聲音、感情四者融合在一起,寓情於景,情在景中,含蓄蘊藉,耐 人尋味。
推薦閱讀:
※詩歌翻譯——《我們的軀體》
※詩歌閱讀鑒賞
※小說:《幻想.虹之紅》第39章
※如何賞析「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句詩?
※你必須像個勇士去戰鬥,用一顆勇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