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北京人獨愛茉莉花茶

文/習木

「茶之初生,不在英國,不在西洋諸國,且不在日本,而在中國。」

眾所周知,中國是茶的原產地,最初興於巴蜀,其後向東部和南逐次傳播開來,最終遍及全國。中國茶葉按照製作方法分為綠茶、紅茶、青茶、黑茶、白茶、黃茶六大類,可為何老北京人獨愛茉莉花茶?屬茶中末等的茉莉花茶是如何打敗其他茶品,成為老北京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佼佼者?

被嫌棄的茉莉花茶

老北京人鍾情於茉莉花茶,甚至認為只有茉莉花茶才能稱得上是茶。

然而一說到老北京人對茉莉花茶的鐘愛,很多茶人尤其是南方的南派茶人,對北京的老茶人持譏諷、批評、指責的態度。他們認為,北京既不產茶,人也缺少儒雅之風,不但茶具和品茶不講究,喝的又是被香花窨制,奪去茶葉自身香氣的位居茶中末等的茉莉花茶,為真正的茶人所不齒。他們用「民間家居和市井茶棚,碗不厭其大,水不厭其廢,可笑之極」的話取笑老北京的飲茶習慣。有人甚至說:北京人不懂茶文化。

那麼,茉莉花茶是怎樣發展起來的,竟然在看遍世間繁華的六朝古都成為地位難以撼動的主流茶品?

茉莉,從一代名花到一代名茶

茉莉花原產於印度和巴基斯坦,西漢初年茉莉花從海路傳入中國嶺南地區。在唐朝時,茉莉花被認為是玉骨冰肌、淡泊名利的象徵,代表士大夫的氣節。唐人讚美道:「茉莉花一出,則百花不香」。從那時起,茉莉花就成為了「天香」,與菩提均作為佛家聖物。宋代時,茉莉花已在福建得到了廣泛種植。很受時人喜愛,宋代詩人江奎的《茉莉》詩讚曰:「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一代名茶流芳四海。

而茉莉花茶起源於南宋,產於福建省福州市及閩東北地區。由於北宋時期主張「茶的真味」,所以花茶不流行。而南宋流連江南的旖旎風光,連茶都帶了花的香氣。而且中醫的創新促進福州茉莉花茶的誕生,宋朝中醫局方學派對香氣和茶保健作用的充分認識,引發了香茶熱,從而誕生了數十種香茶。諸花茶中,以茉莉花茶最受歡迎,可謂眾花之冠,開始成為一代名茶。茉莉花茶的窨制過程頗為講究,將茶葉與含苞欲放的茉莉鮮花按一定比例進行拼和、窨制,茶香與茉莉花香交互融合後,聞其香氣鮮靈持久,品其滋味醇厚鮮爽,觀其湯色黃綠明亮。

在明代,茉莉花茶一樣為人接受,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茉莉可薰茶」的記載。到了清代,茉莉花茶迎來了最輝煌的時期,被列為貢品。從咸豐年間起,福州已成為全國茉莉花茶的窨制中心和集散地,北京、天津、山東、安徽及本地茶商紛紛在福州大量設廠,從安徽、浙江、福建綠茶產區調運「毛峰」、「大方」、「碧螺春」、「龍井」及烘青、炒青綠茶到福州加工窨制茉莉花茶,茉莉花的種植也由長樂擴大到福州郊區和閩侯一帶。茉莉花茶成為了市場上銷量最大的花茶品種,它的香氣一直為廣大品飲花茶的人所喜愛,並獲得了「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的美譽。

為什麼茉莉花茶霸佔了北京城

1、誰讓北京不產茶

由於北京的氣候不適合茶葉的生長,京城人喝的茶葉,都要從遙遠的南方運到北京來。

然而,古代交通不發達,沒有飛機、輪船、火車等工具,南方地區清明前採摘的茶葉,想要運到北京,就得靠人背、牲口馱。到達北京起碼需要數月的時間,古代更沒有良好的密封條件,這採摘下來經過炒制好的茶葉,運到北京後,香味散盡,甚至出現捂了或霉變的現象,憑它是何等好茶,喝到嘴裡也都變了味道,誰願意喝這種帶霉味的茶?但又不能就這樣白白扔掉,商人從很遠的地方把茶葉運回來,成本可不低,況且北京又不產茶,所以只好另闢蹊徑,選用茉莉花給它重新加工、窨制,去除了茶葉裡邊的霉味,又增加了茉莉花的香氣,老北京人將茉莉花稱為「茶葉花」,茉莉花茶則被稱為「香片」。

2、北京水只認茉莉花茶

明代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談》寫道:「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水質直接影響茶湯品質,水質不好,不能正常反映茶葉的色、香、味,尤其對茶湯的滋味影響最大。選擇泡茶用水應抓住「活」、「甘」、「清」、「輕」四點 ,即水品為活水,水味要甘甜,水質要清凈,水質為軟水。

我們來看看北京的水質。北京在有自來水之前,北京人喝的都是井水,已然是下乘水,然而連北京的井水都讓北京人耿耿於懷,口誅筆伐者比比皆是。

明末清初談遷在《北游錄》中說道:「京師天壇城河水甘,余多苦。」

清代震鈞在《酌中志》中記述:「京師水多苦,而居人率飲之,茗具三日不拭,則滿積水鹼。」

清代朱一新引明人徐充《暖妹由筆》文:「京師井水多咸苦,不可飲。」

匿名老百姓記述:「京師之水,最不適口。」

北京人對北京水的印象里除了苦就是不甘,北京城區的井水不如郊外井水水質甘甜,城中井窩子里的水大多是苦水,那時候北京的水質總體上就是硬、澀、咸、苦。用這種水泡茶,即便是再好的紅茶綠茶烏龍茶,泡出來也都成了「廢茶」,不僅香低味淡,而且口感欠佳。

唯有茉莉花茶,香而不浮,爽而不濁,還可以調和京城水質。老北京人嘴刁,喝茉莉花茶順了口,自然就認定茉莉花茶了。

3、來自太后老佛爺的青睞

德齡公主與慈禧太后朝夕相伴長達兩年之久,她對慈禧太后的飲食起居,生活情趣和內心世界進行了細緻入微的觀察,並寫成了《清宮二年記》。其中記述慈禧太后尤其偏愛茉莉花,最愛喝「茉莉雙熏」,此茶是將事先窨制的茉莉花茶,在飲用之前再用新鮮的茉莉花窨制一次。慈禧太后年屆七旬,肌膚卻宛若二十歲的少女,正是她長期飲用茉莉花茶起到的美容效果。由於太后老佛爺的青睞,茉莉花茶身價倍增,名聲遠播。在北京等地官員和上層人士中引發了茉莉花茶熱。

4、保健功效非比尋常

《中藥大辭典》中記載茉莉花有「理氣開郁、辟穢和中」的功效。從古代起,茉莉花茶便被視為健康飲品。

茉莉花茶苦、甘,性涼,入心、肝、脾、肺、腎五經。其味苦能瀉下、祛燥濕、降火;甘能補益緩和;涼能清熱瀉火解表。同時,茉莉花茶還有鬆弛神經的功效,可以消除緊張情緒,因此,老北京人認為飲用茉莉花茶可以解乏,勞累一天,回到家喝上一口茉莉花茶,便是莫大的享受。此外,茉莉花養肝明目,北京的春天風沙大,茉莉花茶更是春季茶之首選。

記憶深處的老北京的茉莉花香

柴、米、油、鹽、醬、醋、茶,這開門七件事中,位居末位的茶卻是老北京人每日晨起必做的頭一件事。清早醒來,先沏上一壺濃釅的茉莉花茶,在裊裊的茶香中,老北京人精神煥發地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生活。到了晚上,結束了一日的勞碌,回到家後的第一件事,還是沏上一壺茉莉花茶,讓唇齒間濃郁的茉莉芬芳將那滿身的疲憊驅趕一空。無論寒冬酷暑亦或春花秋月,老北京人割捨不下的總是那一口茉莉花香。

據一位北京朋友回憶,她小時候去親戚朋友家做客,主人必先沏上一壺茉莉花香茶,條件好些的人家還會擺上幾塊稻香村的糕點,條件略差的人家就在茶杯里加上一勺白糖,那時人與人之間就像這杯茉莉花茶,濃厚香醇,暖中帶甜。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現今的北京人喝的是桶裝礦泉水,泡的是各種精品好茶,茉莉花茶已不再是北京人的首選茶品。但只要一提到茉莉花茶,腦海里浮現出來的畫面,都是那深深的四合院,柿子樹上掛著的鳥籠子,樹蔭下躺在藤椅上聽著半導體的老爺爺,正悠閑自得地舉著小泥壺,一口一口地啜著壺裡的茉莉花茶,這正是獨屬於老北京人的愜意悠然。時代變遷,當初的四合院早已不復存在,僅剩這悠悠的茉莉花香未曾改變,尚可尋些老北京的舊日情懷。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茉莉花盆栽枝繁葉茂卻不開花?那是你養殖方法不對!
四代人的茉莉花茶
1896年李鴻章參加萬國運動會上唱了《茉莉花》嗎?
茉莉花茶與養生

TAG:北京 | 北京人 | 老北京 | 茉莉花 | 花茶 | 茉莉花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