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金剛經》大義(二)

《金剛經》大義(二)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三千大千世界。什麼是三千大千世界呢?經云:須彌山為中心,有七山八海交互繞之,更以鐵圍山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為小千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為大千世界。以三積千故,亦名三千大千世界。

什麼是世界呢?《楞嚴經》卷四說「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後來,「世界」這個概念,就越來越狹義了,只包括空間而不包括時間了。豈不知,我們世人所說的世界,只不過是佛所說的世界中的一片雲而已。《五燈會元》卷一:「世尊因普眼菩薩欲見普賢,不可得見,乃至三度入定,遍觀三千大千世界,覓普賢不可得見,而來白佛。佛曰:汝但於靜三昧中起一念便見普賢。普眼於是才起一念,便見普賢向空中乘六牙白象。」

我們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其中的寶貝多得不可數盡。或許有人問:我沒有三千大千世界,我是住在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個小旮旯里的眾生。可惜了,三千大千世界正是諸人自己,我們只是取了三千大千世界的一點點作為自己,所以,就住在這個小旮旯里了。那麼,你或許會問,我的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七寶呢?答曰:你喜愛的,你執著的,你放不下的,皆屬於你的七寶。放下這些執著,融歸自性,即是供養十方三世諸佛,即是真布施。放下,放下,統統放下,放至無可放處,這個推他不去、攬他不來的這段無始靈光,以及這段無始靈光所現的全體大相,無非是諸人自己。放下,放下,統統放下,放到無可放時,此時,不是貧乏,而是無比的豐富。

什麼是七寶?《法華經》〈受記品〉說七寶:「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

《無量壽經》說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珊瑚、瑪瑙、硨磲。」

《阿彌陀經》說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

《般若經》說七寶:「金、銀、琉璃、硨磲、瑪瑙、虎珀、珊瑚。

諸經所說七寶,各有不同,總之,七寶就是我們最喜歡的,也是我們的道德莊嚴。

什麼叫「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呢?滿就是充滿的意思。那麼,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這個數量太多了。這樣多的寶貝「以用布施」,佛問須菩提,你說這個人所得的福德多嗎?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須菩提說,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所得到的福德,簡直是太多了。為什麼福德多呢?這是因為,這是福德相,而不是福德性,所以如來說福德多。福德相有生有滅,究竟不可得。福德性無生無滅,則無得亦無失。這個無得亦無失的福德性,就是佛所說的金剛經。如果有人受持金剛經,乃至受持金剛經的四句偈,不但自己受持,還為他人說,這個福德簡直是太殊勝了,遠遠勝過用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所得福德。用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若住在這個布施相上,那依然還是落在生滅法里,不免生死輪迴,不得究竟解脫。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試問:這裡所說的「此經」,到底是哪部經呢?有人說是《金剛經》。請問:這個是黑字白紙,哪個是「此經」?哪個是「此經」的四句偈?

「此經」,就是文字《金剛經》所說的這部經,此經就是我們本自具足的金剛佛性,也是我們本自具足的清凈法身。我們又如何受持「此經」呢?答曰:回頭一鑒,一肯肯定,不再疑惑,就是「受」。綿密保任,隨緣起用,不逐境遷,就是「持」。哪是金剛經四句偈呢?答曰:凡是開示此經的言說章句,皆屬於金剛經四句偈。翻閱大乘經典,以及祖師們的開示,儘是金剛經偈。

為什麼說受持金剛經,乃至四句偈,其福德更殊勝呢?這是因為,一切諸佛,及諸佛所說的法,都是從這個經中出來的。其實,一切萬法,皆從此經出,世間萬相,皆從此經出,乃至我們看到的有相佛,也無不是從此經出,我們要想了脫生死,當受持這部金剛經。哪個是這部金剛經?(眼前的這黑字白紙嗎?達摩於神光。)

如何是「為他人說」?答曰:一切作用無非是說,又何嘗局限在口上?《金剛經》開始的那一段經文,「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這不也是為他人說嗎?機緣未熟的人,有耳不得聞,所以請他釋迦佛,錦上添花,更道出個「不住相而行於布施」,所以勞他祖師,嘴上加嘴,更道出個「著衣的是誰?持缽的是誰?拖死屍的是誰?乞食的是誰?吃飯的是誰?敷座而坐的又是誰?」顯用有多般,實無第二人。

若人還不曾識得這部金剛經,那麼,大家就依教奉行,回過頭來,向自心上體會。若能體會得親切,發現了這部無字真經,這就是因指而見月,因文而會義。

凡是說出的法,皆非究竟實法。凡是化現的佛,亦非本源真佛。法是不可說之法,佛是不可得之佛。若是一般的信眾,聽了「法是不可說之法,佛是不可得之佛」這樣的話,不免有些索然無味。我們作個比喻來說,就像一個人作惡夢,惡夢裡他,是那樣的窮困,這時,有人給他一輛很重的推車,讓他把這輛很重的車推到山上去,並對他說,你只要在一定的時間把這個重車推到山上去,你就可以得到萬兩黃金,你就會成為世上最幸福的人。這時,夢裡這個人,為了夢裡的這萬兩黃金,為了這夢裡的最幸福的人,他就在夢裡奮力推車,當他推到山頂時,因為他只顧低頭推車,不曾看到前面的萬丈懸崖,結果,連人帶車,一同掉下。誰要是作了這個夢,他一定會被摔醒。醒了之後,夢裡的窮困,無影無蹤,他解脫了夢中的苦厄,他得到了覺醒的樂。夢醒之後,以覺醒人的眼界而觀之,夢裡的那個人,夢裡的那輛車,夢裡的葬身懸崖,都是虛妄不實的,可以說,他本來就沒有苦,只是做夢而已。既然本來無苦,更說什麼實在地擺脫?我們想成佛,亦復如是,只需覺醒,更無所得。

世尊昔日說法,說一切皆有,有世間苦,有出世法,有涅槃樂,小乘行人依而修之,各得其果,有的成了初果阿羅漢,有的成了二果阿羅漢,有的成了三果阿羅漢,有的成了四果阿羅漢。然而,世尊即今說法,說一切相皆無,大眾聞之,不免有疑,故世尊舉聲聞果而問之,以破大眾之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梵語須陀洹,唐言入流。須陀洹名為入流,亦名初果阿羅漢。所謂須陀洹,亦即進入寂靜的境界,而實無所入。三千大千世界,全是諸諸人自己。既然全是自己,那麼,自己入自己,又怎能入得呢?實在是沒有一個來處,也沒有一個入處,須陀洹只不過是捨棄了色聲香味觸法,住著在了寂靜不受的境界上。暫時地安住在寂靜的境界里,這也只是一種狀態,一種假名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梵語斯陀含,唐言一往來,就是進入寂靜,再回到動亂,就這樣一往一來,就所謂地不再來了。斯陀含果即二果阿羅漢。二果阿羅漢,還有生死,然而,這種生死,也只是在寂滅與動亂這兩種狀態中一往來而已。佛問須菩提,你認為如何?斯陀含能這樣想嗎?我得了斯陀含果。須菩提說,斯陀含不作這樣的想法。為什麼?斯陀含就是一往來的意思,就實而說,一往來,也只不過是從這種狀態變為那一種狀態,那種狀態又變成這種狀態,猶如掌變成拳,拳又變成掌,這哪裡是掌跑到拳里去、拳又跑到掌里去呢?三界唯心,變來變去,哪裡有什麼實際的往來呢?所謂一往來,也只是個假名相而已。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佛又問須菩提,你認為如何?阿那含能這樣認為嗎?我得了阿那含果。須菩提就白佛言,阿那含不作這樣的想法,為什麼?阿那含就是「不來」的意思,就實而言,沒有什麼來與不來,所以,阿那含也只是個假名相而已。

如果說一個人成就了,他再不來了,那麼,這個人又到那裡去了呢?他能跑出他自己去嗎?如果住著在某個境界上,那麼,這個境界也是個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住著在一個虛妄相上,就像住著在一塊即將化掉的冰上,怎麼能夠永久得住呢?實際上,大千世界即是諸人自己,在這裡面的往來相,都是諸人自己變現出來的。自己住在自己變現出的相上,那是究竟靠不住的。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佛又問須菩提,你認為如何?阿羅漢能有這樣的想法嗎?我得了羅漢道。須菩提言,阿羅漢不這樣認為。為什麼呢?阿羅漢這個果位也是不實在的,也是究竟不可得的,即使他住在阿羅漢這個境界上,一住就是八萬四千大劫,到頭來,那個阿羅漢的境界,也是靠不住的,阿羅漢的那個境界,也只不過是個假名相而已——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一切境界,皆屬法身之變現,皆屬於報變身,而非金剛性體,而非不生不滅的法性身,所以,即使四果阿羅漢的境界,終究也是會變滅的,所以,阿羅漢果也不究竟,也只是假名相而已。今舉洞賓仙人悟道因緣,以明個中道理。

字洞賓,京川人也,唐末三舉不第,偶於長安酒肄遇鍾離權,授以延命術,自爾人莫之究。嘗游廬山歸宗,書鐘樓壁曰:一日清閑自在身,六神和合報平安,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禪。未幾,道經黃龍山,睹紫雲成蓋,疑有異人,乃入謁,值龍擊皷升堂,龍見,意必呂公也,欲誘而進,厲聲曰:座傍有竊法者。呂毅然出,問: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煑山川,且道此意如何?龍指曰:這守屍鬼。呂曰:爭奈囊有長生不死葯。龍曰: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呂薄訝,飛劍脅之,(按:劍者,知見也,見解也。)劍不能入,(按:見墮也。)遂再拜,求指歸。龍詰曰,半升鐺內煑山川即不問,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呂於言下頓契,作偈曰:棄卻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戀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

「對境無心」,這只是個境界,住在這個「對境無心」的境界上,不免生死。為什麼?對境無心鏡中相,不是自性圓覺光。若不然者,何以聞黃龍言「這守屍鬼」「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而「出劍脅之」?一切境界,唯心而有,塵塵剎剎,本無一法,不涉唇吻,不幹文墨。到得這裡,虛空尚無動靜,大道豈有生滅。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接著,須菩提又說,阿羅漢若作這樣的想法我得了阿羅漢道,那麼,他的心中一定有一個能得的「我」,這便是「我相」。他的心中也一定有一個所得的「阿羅漢道」,這便是人相。我相人相一生,那麼,人我是非,猶如鉤鎖連環,層出不窮,此便是眾生。自以為是,堅固執持,這便是壽者相。住於四相,不免輪轉。

現在,我們再從修行過程上來說說「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第一,若著了能成某個果位的「我」,即是著了我相。第二,若著了所成的某個果位,即是著了人相。以上二點,一個是能成,一個是所成,有能有所,即是人我。譬如,「我得了阿羅漢道」,這人所執的「我」,即是我相,這個人所執的阿羅漢道,即是人相。第三,修行過程,其間有許多行相,須是行者一一堪破。這其中的許多行相,即是眾生相。第四,我執堅固,牢不可破,猶如執命,即是壽者相。若著了這四相,那就不是得道。

須菩提以自己為例,向佛報告,世尊,您每每稱嘆我,說我得了無諍三昧,又贊我是人中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然而,我看看自己,對於阿羅漢,我沒有絲毫住著,沒有絲毫沾沾自喜。我若有這樣的住著心,我若有這樣的沾沾自喜心,世尊就不會說我是樂阿蘭那(阿蘭那,即無諍,寂靜)行者。以我而觀之,阿羅漢的四個果位,都屬於化城,而非寶所。

以上所說,即是告訴大眾,凡有住處,即為非住,即使四果阿羅漢,也是究竟靠不住的。

前言凡夫的境界不可住,這裡說小乘聖人的境界也不可住。佛在這裡是破大眾的住處,勿令住一切相。

一切相皆不可住,一切法皆不可得,那麼,釋迦成佛,於法有所得否?下文而明之。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不可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不可得,即使佛陀所說的法也不可得。若有所得,即有所失,若落得失,即非真實。凡自謂有所得者,已落分別,心量已小,所以,學佛當空心,勿令著一物。這樣的日常境界,雖有落空之嫌,然亦近道之捷徑。若未悟空性,又不肯住這「不住一相的空凈境界」,整日隨境逐物,自然也就免不了六道輪迴,更不能契證無所得之佛果。佛說此一段「不住相」之法,佛說此一段「無所得」之法,此文字之法,也是空言幻語。若欲會其意,當假其名言,不可妄生分別,落在差別相中。若落差別相,不能見如來。經云:「海慧當知,菩薩有四,所謂初發心菩薩,修行菩薩,不退轉菩薩,一生補處菩薩。此中初發心菩薩,見色相如來;修行菩薩,見功德成就如來;不退轉菩薩,見法身如來。海慧,一生補處菩薩,非色相見,非功德成就見,非法身見。何以故?彼菩薩以凈慧眼而觀察故,依凈慧住,依凈慧行。凈慧者,無所行,非戲論,不復是見。何以故?見非見,是二邊,遠離二邊,是即見佛,若見於佛,即見自身,見身清凈,見佛清凈,見佛清凈者,見一切法皆悉清凈,是中見清凈智,亦復清凈,是名見佛。海慧,我如是見燃燈如來,得無生忍,證無得無所得理,即於此時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一切智智,明了現前,斷眾見品,超諸分別,異分別遍分別,不住一切識之境界,得六萬三昧。燃燈如來,即授記我: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是授記聲,不至於耳,亦非余智之所能知,亦非我昏蒙都無所覺。然無所得,亦無佛想,無授記說、授記想,乃至廣說言無想者,顯是智證,而無所取故,想者心法,非是語故,當知此中說智之境界,是故言以凈慧眼而觀察故。」

如來於燃燈佛所,實無一法可得。若言有所得,也是假名言。何以故?本自具足,未曾得見。若欲得見,須假有緣。得見自家面目之時,方知這個不從人得,故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一切不可得,小乘果不可得,大乘果不可得,乃至佛佛相承,亦無有少法可得。既然如此,菩薩行道,還莊嚴佛土否?又如何莊嚴?對於這樣的問題,大眾難免有困惑,所以佛問須菩提,你認為如何?菩薩莊嚴佛土否?須菩提言,菩薩莊嚴佛土,也是假名。

大家聽這段經文,也不要生「一切都是假名」,自己行菩薩道,就不用莊嚴佛土了,其實,佛法的修行,不可住有,也不可偏空,你要落在莊嚴里,著了這個「莊嚴」,那麼,這種見解就是著有,就是落在生滅法里。你要落在不莊嚴里,著了這個「不莊嚴」,那麼,這種見解就是著空,也是落在生滅法里。菩薩應如何行持?這裡須明確二個問題,第一,菩薩莊嚴佛土,佛土又在何方?經云:欲凈其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這明明是說,佛土即心,心即佛土。欲莊嚴佛土,當莊嚴其心。那麼,這個「心」又如何莊嚴呢?其實,佛心本莊嚴,佛心本圓滿,只為我人著相,於全體大相之中而取其少分,故不具足,不圓滿,不莊嚴。因此之故,欲莊嚴佛土者,應打破執著,放開心胸,不住六塵,不住空忍,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即一切相而離一切相,即離同時,無先無後。若能如是而生其心,則佛土(自心)不莊嚴而自莊嚴。這便是菩薩所行的莊嚴。菩薩莊嚴佛土,不是用凡愚所愛之物而莊嚴的,猶如一個人的精神世界的莊嚴,那是用這個人的道德而莊嚴的,是用這個人的內在學養而莊嚴的,不是用器物而莊嚴?所以,菩薩莊嚴佛土,不假有相器物。器物莊嚴,著相供養,起心外求,是名著相。心常清凈,任運隨緣,行住坐卧,與道相應,是名莊嚴。

菩薩莊嚴佛土,並不是抱空守寂,而是「對境心數起」,所謂不住相而生其心,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師說:「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么長。」

有些人學佛,總是以念頭為敵,提拳擦掌,以消除念頭為已任,結果是,念頭不但沒有消除,反倒更添煩惱。究實論之,我們的念頭是消滅不了的,佛也沒讓我們消滅念頭,佛只是讓我們透過這念頭,讓我們識得這念頭是從何起的?佛甚至還教給我們如何「生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就告訴我們,在我們的圓覺寶鏡之中,色聲香味觸法皆如鏡中的影子。既然如此,那麼,執著這些鏡中影子的人,就是沒有智慧的人,凡是有智慧的人,都不會執著這些影子。執著的心消除了,妄情也就沒有了,這就是莊嚴佛土,所以說,菩薩莊嚴佛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僧璨大師云:莫逐有緣,無住空忍。我們如何才能不落空有兩邊呢?這就要我們有個包容空有的情懷。我們的妙明真心,本來包容萬相,本來一塵不染。我們若能識得這個,便能度一切苦厄,便能變穢土塵埃而為凈土金沙。這是不退轉菩薩的境界,也是不退轉菩薩對佛土的莊嚴。且莫高推聖境而自甘凡位,佛之凈土莊嚴,也只是諸人的本來面目,只須大家回頭自鑒。

若於悟前,當先有個法執,也就是執著於法,對於佛所說的法,信心不疑,我們學了金剛經,你就先執著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時常用這兩句話標準自己,看著自己,不要著相。看來看去,就會發現,我們人人本具的這個妙明真心,他本來不染一塵,它本來不住一相。真正地體證到了這個妙明真心,即是見佛,禪宗叫做明心見性,也叫做悟道。這時,無師智已得,法執便會漸漸消除。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須彌山是印度神話中的山名,佛教沿用之,謂其為聳立於一小世界中央的高山,以表凡夫的「自我中心」。有了這個「高高的我慢之心」,便生出了一大堆人我是非。須彌山的外圍,有七山八海,交錯圍繞,更鐵圍山為外廓,以表凡夫的貪嗔痴心。有了貪嗔痴之心作外圍,便生出了一個個精神牢獄。凡夫心中,有無數的「自我中心」,每一「自我中心」皆有貪嗔痴作圍繞。這無數的「自我中心」,以及每一「自我中心」外圍的無數貪嗔痴,便形成一個大千世界。

六祖大師云:「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凈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貪慾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嗔是地獄,愚痴是畜生。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貪慾,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凈,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銷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須彌山王的大身,於我們的自性之中,亦如鏡中影,水中泡,雖有而不實,故曰非身,是名大身。或大或小,屬於形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屬於虛妄,哪裡還有什麼真實的大小呢?所以說,大小身相,乃至一切或大或小的事相,皆屬於生滅法,究竟不可得。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或大或小的事相,皆是虛妄不實的,同樣,或多或少的事相,也是虛妄不實的。佛問須菩提,恆河中的每一顆沙子,都變成一條恆河,這麼多條恆河中的所有沙子,你說多不多?須菩提白佛言,那簡直太多了,恆河中的每一顆沙子都變成一條恆河,這樣,恆河的條數就已經數不盡了,更何況所有恆河中的所有沙子呢?

在這裡,佛以恆河沙數作比喻,佛的真正用意卻在下文。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恆河中的每一棵沙子都變成一條恆河,所有恆河中的所有沙數,如恆河沙數這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每個三千大千世界中,全都是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等等,用這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中的無量無數的寶貝布施,你說,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多否?須菩提白佛言,太多了。佛告須菩提,若有求覺悟的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說,這樣的福德勝過用無量世界七寶布施的人。

為何用恆河沙數世界中的無量無數七寶布施,也不比不上受持金剛經的福德呢?無量無數的七寶,是有形有相的器物,也是有生有滅的法相,若不識這些器物和法相的金剛性體,只是著在這些器物與法相上,那麼,這個人的生命,依然還是隨物流遷,不免生死輪迴。若能契合了這個金剛性體,若能安住於這個金剛性體,用契道合體的人格展現這個金剛性體。若能如是受持這部金剛經,如是展現這部金剛經,這就是菩薩的修行,這就是成佛之道。所以說,有相的器物布施,是無法與受持金剛經相比的。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隨說是經之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試問:隨說是經之處,此處是什麼地方?你試著誦一段《金剛經》,看看這誦經的這個地方,到底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就是真正的金剛道場。這個地方,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可惜,凡夫不識此處,只是把《金剛經》講堂當作「隨說是經」之處。那麼,一切世間天人,為何應供養「此處」呢?因為「此處」是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的「生母」,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是「此處」所生。母子相合,體用一如,是為天下太平。所謂供養,就是歸依、順從。譬如我們供佛(此處),就是放下執著,依順「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這個金剛道場(此處),就像對待佛的塔廟一樣。那麼,如何是佛塔廟?所謂塔廟,即是我們的四大色身。所謂佛,即是四大色身上的無位真人。

受持讀誦。契合實相謂之受,無有間斷謂之持,悉心體察謂之讀,體用不二謂之誦。如《法華經》云:「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舍。」一心合掌,即泯諸妄念。瞻仰尊顏,即契合實相。目不暫舍,即無有間斷。

若能這樣受持讀誦,才是真正地受持讀誦。當然,若人還未如實地識得這部金剛經,那麼,就需要繞佛塔廟,就是藉助於文字教典,先在外面兜兜圈子,時間長了,前行夠了,內因成熟了,忽然磕著碰著,便能豁然相應,此時,就打破了內外,所謂外面兜兜圈子,也就成了個方便語。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從來未曾出,更談什麼入?天上地下、六道輪迴,其實,從來就沒有離開過這段無始自然風光,這段無始自然風光,就是這部金剛不壞之經。

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這樣受持讀誦金剛經的人(如上所說),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所謂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就是圓滿成佛。這裡所說的最上,不是俗情所說的上下的「上」,而是說,所有的法,所有的事,所有的相,沒有一個法能超過這個法的,這個法就是最上的法。這個法,到底是哪個法呢?就是人人本具的這個金剛佛性,也是我們的清凈法身。你試著動個思想,想像遙遠的未來,這時,請你仔細體察,看看你的這個思想,包括你想像出的那個圖象,是否能超得出你的這個覺性光明。若是是超不出,那麼,這個法就是不可超越的最上之法。

什麼是第一?這裡的第一,也不是俗情所說的第一、第二、第三的意思,而是「源頭」的意思。就像波浪,千姿百態,變化無窮,然而,他是超不出水的,所以,對於浪花來說,水就是第一。然而,水與浪花,又是一體不可分的,水是浪花的源,浪花是水的相,離開了水就沒有浪花,離開了浪花也沒有水。佛在金剛經里說的這個「第一希有之法」,就是我們的金剛佛性。佛教金剛經里所說的「凡所有相」,就是我們的金剛佛相。性相一體,不可分離,離性無相,離相無性,然而,凡夫不識性體,只因幻相所迷,故佛於《金剛經》中,破相而顯性,令我們明心見性,契合全真。

什麼是希有?這裡的希有,不是商業上說的希有貴重之物,這裡所說的希有,是指希有之法。這個希有之法,也不是佛說出來的某個法,也不是某個秘密咒語,也不是某個佛號,而是三世諸佛的同一體性,(經雲,「三世諸佛同一體性」,「一切諸佛同一法身」)因為這是個唯一無二的真實,所以就叫做希有。這個希有之法,也不是別的物,而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這個本來面目,是個無面目的面目。若說本來面目有個面目,那麼,山河大地,森羅萬像,無非是他的面目。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這是哪部經典?這又是哪尊佛?用自己的心眼仔細地體會一下。這裡有佛嗎?請他出來聽法。聽處說處無二處,這是經典所在之處。這裡有佛,諸人還識得么?

 

推薦閱讀:

金剛經發微(明慧法師)
金剛經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講師: 林老師 記錄: 競予
金剛經三十二分結構分析
【重磅觀察】佛護法師:索達吉堪布《金剛經釋》獻疑 (二四) —— 「具足色身」與...
試解《金剛經》(中)

TAG:金剛經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