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與水稻連作(蝦稻連作)種養技術2
3 小龍蝦與水稻連作模式小結
第一年水稻收割後進行田間工程建沒和準備,在8~9月放養抱卵親蝦,秸桿還田後進行灌水養殖。冬季小龍蝦進入洞穴中越冬,翌年的3月水溫回升後小龍蝦從洞穴出來,4~6月繁殖的蝦苗在田中生長,經過2個月左右飼養,就有一部分小龍蝦能夠達到商品規格,分批捕撈上市出售,未達到規格的蝦繼續留在環溝內養殖。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水稻,7月份水稻撥節前,讓小龍蝦進入稻田覓食,8月份水稻收割前逐步降低水位直到田面露出,準備收割水稻。第二年繼續循環進行。
小龍蝦是適宜稻田養殖的水產品種之一。稻田中水的溶氧量較高,動植物餌料豐富,為小龍蝦提供了良好的棲息、攝食和生長環境,稻田有利於小龍蝦生長。
小龍蝦能消滅稻田中的蟲卵、幼蟲,降低了稻田蟲害的發生率,減少稻田的用藥量和施藥次數;同時,利用小龍蝦大量攝食秸桿,實行稻草還田,避免秸稈焚燒或進入水域污染環境,為秸桿利用找到了一個好途徑。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
通過養殖小龍蝦,散落在田中的稻穀被小龍蝦做為餌料而利用,避免了因連續直播自生稻(雜草稻)的蔓延和危害,減少自生稻危害。
水稻直播栽培省去了育秧、拔秧、移栽等煩瑣環節,簡化了操作程序,能減輕種稻勞動強度。節省了用工。
蝦稻連作模式,僅放養一次親蝦,讓其在稻田中自然繁殖蝦苗,每年適時捕撈符合規格的商品蝦。一般收穫稻穀500kg/667平方米、小龍蝦150kg/667平方米以上,純效益2000元以上,高的可達5000元。投資少、效益好。
相關新聞:
咸安區官埠橋鎮發展稻蝦套養:
10月20日,咸安區官埠橋鎮紫潭村養殖戶鄭宏在稻田裡投放龍蝦苗。今年該鎮從潛江引進稻蝦連作養殖技術,引導農戶發展稻蝦套養。農戶鄭宏率先開挖溝稻田100畝,投入資金10萬元,放養蝦苗1500公斤。在他的帶動下,目前全鎮蝦稻連作面積達350畝。
湖北黃梅下新鎮「蝦稻連作」工程讓農民口袋鼓起來:
「『蝦稻連作』就是好,我僅小龍蝦養殖這一項每畝就可以增加純收入150元以上,我們龍蝦協會的成員每人每年收入能增加兩萬元。」黃梅縣下新鎮李圩村龍蝦協會理事長李再雄邊查看低洼田捕撈小龍蝦情況,邊開心地告訴筆者。
據了解,黃梅縣下新鎮龍蝦協會成立於2005年,由該村的9名村民出資136萬元組建成,共承包了1800畝低洼田。每年等中稻收割後往稻田裡放水,然後投放小龍蝦苗寄養,次年4月份開始捕撈。這種「蝦稻連作」種養模式既提高了低洼冬閑田的利用率,又保證了糧食生產,更使農民的口袋鼓起來。
|
|
|
|
推薦閱讀:
※德國小龍蝦泛濫「求吃」,中國小龍蝦漲價比飛天茅台還快
※全澳龍蝦狂歡地圖 | 在哪才能吃到鮮嫩肥美的澳龍?
※『知食小科普』皮皮蝦我們走,夏末海鮮怎麼挑?
※龍蝦店做好這三大招牌十三香龍蝦 蒜泥龍蝦 清水龍蝦 你就所向無敵了
※重磅(二)|小龍蝦狂歡背後:「領頭蝦」難產,大批品牌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