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中國民間舞蹈藝術

中國民間舞蹈藝術  

      民間舞蹈藝術源遠流長,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產生,經歷代發展,傳承至今,其種類因地域而別,內容十分豐富。中國是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東方古國。漫長的歲月和豐厚的文化積澱,造就了今日生活在我國廣大地域中的56個兄弟民族。不同的生態環境、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使我國眾多的民族發展成為今日具有各自語言、習俗、文化、宗教信仰等獨具特色的人文狀況與景觀。 在這裡,我給大家介紹中國有代表性的民間歌舞,使您從中領略我國各民族文化藝術的迷人風采。

              

      龍舞是漢族的傳統舞蹈,起源於中國的傳統舞蹈。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裡面節目之一。隨著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文化,已經遍及中國、台灣、香港、東南亞,以至歐美、澳大利亞、紐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標誌。

        

                                                   廣東梅州火龍舞

 

 

  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民間舞蹈也隨著社會在不斷發展、前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六大特性:

1、繼承性。民間舞蹈保存著許多古代生活的形象特徵,積澱著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文化因素。它和人們的傳統觀念,民俗活動緊密結合,世代相傳,不斷發展。

2、群眾性。它是人民群眾集體創作的成果。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3、自娛性。它是廣大人民群眾自娛自樂的藝術表現形式,來自人們心中最真摯的情感流露。

4、即興性。它是表演程式規範性不強,舞姿造型因人而異,隨情而發。

5、適應性。它是以歷史時代為背景,適應著潮流與發展,有著與時俱進的特點。

6、地域民族性。它受地域和自然環境的影響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特點和地域文化色彩。

        

                                                           北  獅

     獅舞,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舞獅子」,也是漢族的主要民間舞蹈之一,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華各族人民心目中為瑞獸,象徵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託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中國獅舞的獅子分為南獅和北獅。

                                               南  獅 本帖最後由 老井 於 2011-5-5 03:50 編輯

                                            蒙古舞——銀色安代

      蒙古族的安代舞:安代舞於明末清初發祥於科爾沁草原南端的庫倫旗。最初是一種用來醫病的薩滿教舞蹈,含有祈求神靈庇護、祛魔消災的意思,後來才慢慢演變成為表達歡樂情緒的民族民間舞蹈。傳統的安代舞,有準備、發起、高潮、收場幾個程序,都由「博」來主持。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興安地區帶有迷信色彩的安代舞已不復存在,而是把它作為一種民間歌舞傳承下來。

      

                                             蒙古舞——銀色安代  本帖最後由 老井 於 2011-5-5 04:17 編輯

                                          鄂溫克獵人的舞蹈——打獵舞

      鄂溫克族民間還流行著反映鄂溫克人狩獵生活的舞蹈,如「阿罕伯舞」和「愛達哈喜楞舞」(公野豬搏鬥舞)等,鄂溫克人通過這些舞蹈,充分表現他們的勤勞、勇敢、豪邁和樂觀的性格。獵區的舞會多在晚間圍繞篝火舉行,鄂溫克族民間流行一種名叫「崩努克」(口弦琴)的樂器。鄂溫克人隨著口弦琴的樂聲,邊歌邊舞,動作粗獷,節奏鮮明,具有本民族獨特的風格。 本帖最後由 老井 於 2011-5-5 04:21 編輯

                                      鄂倫春族的舞蹈——《鄂呼蘭,德呼蘭》

      鄂倫春族的舞蹈大致可分為:儀式舞、娛樂舞、宗教舞。一般都是邊歌邊舞。鄂倫春族舞蹈來源於生活,體現的都是鄂倫春人的生活內容,由於生活地域的偏僻與生產方式的單一,民族舞蹈多以模擬動物姿態的自娛性歌舞為主。每當狩獵歸來,一家老小圍篝火飽食獵物後,便隨歌起舞。其中廣泛流行的《鄂呼蘭,德呼蘭》,就是既能歌又能舞的一種樂曲。《呂日格仁》也是伴隨領唱與合唱的一種自娛性歌舞,表演時,節奏由慢到快,眾人牽手頓足,並時有呼號。此外,模擬狗熊姿態的《熊斗舞》,具有遊戲性質的《樹雞》,也都是鄂倫春族人們喜愛的文體活動形式。《紅普嫩》反映的是婦女的採集活動。《依哈嫩》是娛樂性的集體舞。《依和納嫩》是儀式性的舞蹈,是在召開氏族大會的隆重時刻舉族齊跳的舞蹈。薩滿祭祀活動中的薩滿舞是宗教性質的舞蹈。 壯族舞蹈源於對狩獵的模仿,但它常與巫師酬神的活動密切聯繫。巫師敬神總是邊跳邊唱,樂神消災祈福。最早記錄,壯族舞蹈的花山壁畫實際是當時壯族先民對蛙神的頌歌。與酬神有關的舞蹈還有其他,如銅鼓舞、春牛舞、賀新年舞等。

  壯族民間其它舞蹈,多模仿勞動動作。據統計,表現勞動和愛情生活的舞蹈多達幾十種。著名的有舂堂舞、扁擔舞、蜂鼓舞、採茶舞、戽斗舞、繡球舞、撈蝦舞、桃葉舞、斑鳩舞等。

                                              壯族民間舞蹈——火貓舞

      稻子收割後的顆粒歸倉、稻穀不發生霉爛和不被可惡的老鼠偷吃,是農家豐收後最擔心的事情。貓是老鼠的天敵,為了保證糧倉中的稻穀安然無恙,集聚在廣西梧州地區的壯家便要舉行獨特的祭祀儀式《火貓舞》,來求助貓神為人們消滅鼠類、捍衛豐收果實。 瑤族:一個以長鼓舞和盤王歌為代表的歌舞文化,以龍犬圖騰崇拜為代表的宗教信仰文化,以盤王節、趕鳥節為代表的節慶文化,以吊腳樓為代表的居住文化的民族……這些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瑤文化無不絢麗多姿,無不令人目不暇接。走近她,仿如走近一個民族悠久厚重的歷史與文明。

  

                                               瑤族民間舞蹈——黃泥鼓舞

      「黃泥鼓」,屬於長鼓中的一種,是居住在大瑤山上瑤族人民喜愛的民間樂器。這種鼓它最特別之處是要用大瑤山特有的黃泥漿來糊鼓面才能定準鼓音,用黃泥漿糊過的鼓面,由於鼓面濕潤,增加了厚度,敲打起來發出雙連鳴音,聲音特別宏亮、動聽,餘音能夠傳到數里之外。

     

                                         畲族民間舞蹈——栽竹舞                         

      畲族人民在生產勞動中創作了許多反映生產勞動的傳統舞蹈,比較著名的有《獵步舞》和《栽竹舞》。《獵步舞》 ( 也叫《踏步舞》。此舞由 4 個男子扮演獵手,他們身穿畲族傳統,整個舞蹈自始至終隨著鑼鼓點不斷變換節奏,表現了畲族祖先狩獵時與野獸勇敢搏鬥的情景,富有生活氣息。《栽竹舞》是反映畲族種竹和用竹造紙過程的舞蹈。表演者按鑼、鼓、鈸的打擊節奏,邊舞邊唱。舞步以 「 小跳步 」 和 「 踏步蹲 」 為基本步伐,手腳同時順著左右進退的韻律不斷轉圈。動作輕快明朗。歌詞敘述栽竹、砍竹、浸竹、烈漿,直至製成紙的全過程,每個環節都反映著畲民勞動的艱辛和洋溢著喜悅的心情。

                                  羌族民間舞蹈——跳沙朗(羌族鍋莊) 

      羌族舞蹈的基本特點有,保留著原始樂舞粗獷、古樸的風格,大多是在民俗宗教祭祀活動中進行,舞者既通過舞蹈取悅祖先神靈,又得以自娛樂,以羊皮鼓、手鈴等打擊樂器伴奏,加深人民對神的崇拜和其神秘感;舞蹈動作的表現與歌詞內容沒有直接的聯繫,多數舞蹈是用歌來促使舞步的循環往複;同一樂句男領女合,動作完全重複,節奏的強弱起落同舞蹈齊奏起落結合巧妙協調。羌族舞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在什麼樣的場合跳什麼舞,均按功能和禮儀要求有一定的程序。羌族舞蹈按其形式和功能可以分為自娛樂性、祭祀性、禮儀性、集會性 4 種。羌族的民間舞蹈主要有 「 跳沙朗 」 (羌族鍋莊舞)、 「 跳盔甲 」 (又名 「 鎧甲舞 」 )、 「 跳皮鼓 」 、 「 蘭干壽 」 等。

                                          朝鮮族民間舞蹈——長鼓舞      

      朝鮮族歷來以能歌善舞著稱於世,被稱為「歌舞的民族」。朝鮮族民間舞蹈的特點是動律優美、細膩、柔和而悠長,動中有靜、柔中帶剛的舞步恰似輕靈高雅的白鶴。其中著名的民間舞蹈有:歡快喜慶豐收的《農樂舞》、身挎長鼓抒情柔美的《長鼓舞》、代表了朝鮮族民間舞蹈藝術精華的《僧舞》。此外,假面舞、劍舞、頂水舞、扇舞、鶴舞、績麻舞等民間舞蹈也廣為流傳。  

                                             

                                               苗族民間舞蹈——木鼓舞

      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飛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舞蹈以蘆笙舞、采鼓舞、返排木鼓舞、圈舞、錦雞物等最為常見。 苗族民間舞蹈有蘆笙舞、銅鼓舞、木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蘆笙舞流傳最廣。貴州的丹寨、台江、黃平、雷山、凱里、大方、水城,以及廣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傳統節日,和過年、祭祖、造房、豐收、迎親、嫁娶等喜慶節日,都要舉行蘆笙舞會。舞姿以四步為多,也有二步、三步、六步、蹭步、跳步、點步以及左右旋轉等跳法。

                                          土家族民間舞蹈——擺手舞

      土家族擺手舞:擺手舞據史書記載,最早源於商周時期巴人的軍戰舞。西漢時,巴人的這種軍戰舞成為漢宮廷舞樂,被稱為巴諭舞。梁又復原稱,後改為鞞舞。唐初,巴諭舞列為清高樂。從漢到唐宋,巴諭舞在民間經久不衰。擺手舞有大擺手、小擺手之分。小擺手舞每年歲正月舉行一次,主要是表演農事、漁獵活動。大擺手每三年舉行一次,內容在小擺手舞的基礎上,再加上披西蘭卡普表演的軍戰舞。跳擺手舞時,要吹大土號,嗩吶、敲打鑼、鑔、鼓、燃放三眼炮和鞭炮。人們圍成圓圈,男在外圈,女在內圈。除圓圈外,還有縱隊、「人」字形隊及各種圖案隊形。舞蹈人數不定,可自由出入。動作要求雙手擺動不過肩,膝蓋隨之伸屈、顫動,手與腳呈順邊運動。舞姿樸實,音樂節奏明快。在跳擺手舞的同時,要唱擺手歌,其歌詞有流傳久遠的固定歌詞,也有少量即興編唱的新歌詞。人們且歌且舞,氣氛熱烈,具有濃厚的土家氣息。

 

                        傣族的民間舞蹈——孔雀舞

    傣族的舞蹈豐富多采,按舞蹈的方式可以分為群舞、單人舞、對舞、器械舞等;按其所表現的內容可以分為孔雀舞、象腳鼓舞、刀舞、蠟條舞、長指甲舞、撈魚舞以及馬鹿舞、獅子舞等。其中,最象腳鼓舞和孔雀舞最著名。

  傣族人喜愛孔雀,並以跳孔雀舞來表現自己的民族性格,表達美好的理想和願望。孔雀舞多在節慶的日子裡表演,過去表演許可權男子。新中國建立後,孔雀舞經過加工改造,豐富了舞蹈情節,丟棄了沉重的道具裝飾,換上了有孔雀圖案的衣裙,充分發揮了舞蹈者體態的曲線變化和眼、手、腿的靈活運用,大大豐富了孔雀舞的表現形式和內容,使孔雀舞更加活潑優美。

 

 

 

本帖最後由 老井 於 2011-5-6 00:19 編輯

                       莽式舞     

                                                           

                                                                                                               秧歌舞

                       滿族的民間舞蹈——莽式舞和秧歌

    滿族是性格豪放、能歌善舞的民族,滿族歌舞有悠久的歷史傳統,筵宴喜慶歌舞 這種歌舞主要是《莽式空齊舞》,多於筵宴和喜慶場合中出現。滿族民間歌舞中最有特色的是秧歌舞,或稱扭秧歌、鬧秧歌。這是民間傳統群眾性歌舞,逢年過節尤其正月十五元宵節最為熱鬧,每逢此時,各村屯都組織秧歌隊到各邊表演,表演者往往有各種扮相,或文人書生,或老翁老嫗,交錯歌舞,有說有唱。滿族的這種歌舞,無論男女老少皆喜歡。

                                           哈尼族的民間舞蹈——棕扇舞

    哈尼族歷史悠久、支系很多,在不少民歌中都帶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此外有邊歌邊舞的自娛性舞蹈《羅索》、《得波措》和民間《扭鼓舞》、表演性的《棕扇舞》等。《棕扇舞》是源於哈尼族古代圖騰崇拜的祭祀舞蹈,人們手拿棕櫚葉,充當能為民族帶來吉祥幸福的白鷳鳥羽翼,在具有傣族舒緩、柔美特點的樂曲伴奏下,模擬白鷳鳥在樹下嬉戲、漫步、四處窺探等自然形態。舞蹈動作古樸、細膩,充分表現了哈尼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布朗族的民間舞蹈——象腳舞

    布朗族舞蹈豐富多姿,幾乎老幼都能會跳舞。舞蹈的稱呼各地不同。西雙版納布朗族稱「跳擺」,保山、臨滄地區的布朗族稱「打歌」,思茅地區的布朗族稱「跳歌」。漢書文獻中統稱為「踏歌」。布朗族舞蹈的特徵是把歌、舞和諧地融合為一體。在舞蹈時,先由能歌善舞的小夥子領舞、擊鑼、象腳鼓隨後。小夥子和姑娘們圍成一個圓圈,雙膝微微地一起一伏,柔軟的雙手在肩兩側,或前或後輕盈翻舞,邊舞邊向反時針方向移動。這時,一群青年小夥子在圈內作有節奏的虎步跳躍,一會又分散到姑娘前與姑娘輕聲對歌,一會兒又聚攏,作虎跳伏。布朗族有獨舞和雙人舞。獨舞一般模擬動物的動作,如猴舞,哈蟆舞等。雙人舞,如象腳鼓舞,一人擊鼓,一人敲鈸,舞步強鍵,步伐協調,鏗鏘有力。

本帖最後由 老井 於 2011-5-6 01:09 編輯

                                        傈僳族民間舞蹈——琵琶舞

      傈僳族群眾自娛性的《琵琶舞》是年節、婚嫁時人們最為喜愛的舞蹈。只要彈撥樂器「弦子」一響,從兒童到老人都會翩躚起舞。在弦子彈奏者的領舞下,人們圍圈起舞,舞蹈中有表現生產和日常生活的模擬性舞姿,也有抒情舞蹈。此外,在婚禮場合被稱為「牽吾牽」的《對舞》是自娛性集體舞蹈中的一種。人們在懷抱傈僳族琵琶的男領舞和吹奏「篳篥」或「竹笛」的女領舞帶領下,搖動腰胯,使長裙左右擺動,翩翩起舞。

                                             阿昌族民間舞蹈——登鍋羅

    阿昌族的舞蹈以象腳鼓舞和登鍋羅舞最流行。象腳鼓舞,大多是擊象腳鼓者和敲鑔的配合跳,對數不限。阿昌族的象腳鼓舞,敲鑔的始終和擊象腳鼓者斜對著跳,雙腳前後左右跳躍挪動,身體象波浪一起一伏,腿時登時收。跳著跳著各往前斜跨一大步,接著退回往下蹲,一跨一退一蹲連續三次,第三次往下蹲時外甩鼓身,鼓尾從敲鑔的脊背和頭上掃過(這能逼人練出機靈、迅速的動作,要不然鼓尾就會甩傷人)。順左腳甩回,鼓尾又隨著擊鼓者往前盡量弓腰半蹲時甩到擊者前面,直到碰響地面一按,還沒有接觸在地面時立即前後分開,很象展翅欲飛的孔雀;然後迅速跳起,互相側身注目。這時歡樂的情緒達到了高潮,鑔連續的「鑔……」地歡唱著,拿著樹枝起舞的阿昌男子發出一片歡叫聲:「哦——會會!」圍觀的婦女則爆發出了歡笑聲。歡聲笑語中,白象的鼻子甩得更勤了!

                                           基諾族民間舞蹈——大鼓舞

    基諾族的傳統舞蹈有大鼓舞和兒童舞等。大鼓舞:是基諾族人民喜愛跳的舞蹈。過去是過年時跳,現在每逢喜慶節日都跳。在過年的盛會上,口嚼檳榔的老阿爹昂頭打鈸、頭戴三角形尖頂帽的老阿媽低頭鳴鑼,大鼓先由村寨長老敲響,然後由年青的姑娘們敲擊。她們手執一木錘立於鼓前,雙手上下飛舞。興緻高時,手執雙錘,揮動四次敲兩次。其他的男女老少圍成一個圓圈,徒手起舞。合著鈸、鑼和大鼓的節奏,青年們旋轉腰身,腳跟起伏,時而左腳踏前,時而右腳踏後,歡樂的歌舞通宵達旦。兒童舞,七、八歲、十來歲天真活潑的兒童,常在寨中草坪上嬉戲歌舞,他們邊唱兒歌邊跳,跳的舞步有的手搭手轉圈;有的邊拍手邊甩腳;有的兩個人各出一隻腳,互相勾著邊跳邊唱;還有的是大家坐成一個圓圈,伸直腿,腳頂著腳,手搭著手,邊唱邊轉圓圈。

                       銅鼓舞

                                                           

                                                                                                                   斗角舞   

                                        水族民間舞蹈——銅鼓舞、斗角舞

  水族人民能歌善舞,流傳至今的民間舞蹈比較有影響的有銅鼓舞、蘆笙舞、斗角舞等幾種。銅鼓舞歷史最久,蘆笙舞是向苗族學的,斗角舞影響最大。

  銅鼓舞:銅鼓舞源於古代祭典活動,它從祭壇演變為民間的日常舞蹈,據傳至少已有幾百年的歷史。現在,水族在過「端」節、過「卯」節,慶豐收,以及婚娶、喪葬期間,都要跳銅鼓舞。這種舞蹈把撒秧、栽秧、薅秧、打穀等大田耕作活動的種種動作融入其中,表演者隨著鼓聲的節奏,踏著雄壯的步伐,旋轉起舞,鼓點從慢到快,從低沉到高昂,直到急密如雨,嗄然而止,舞步也跟著由緩而急,由快而密,到馬上收步,使觀眾既興奮又愉悅。

  「斗角舞」:又叫「鬥牛舞」,相傳遠在明朝初年,水族祖先看到苗族有鬥牛「吃牯臟」祭祖的場面,既熱鬧又隆重。水族因為窮,沒有水牛,於是用竹篾編成斗笠,用木頭削成水牛角的樣子,安在斗笠頂端兩側,做成牛頭,兩人各拿一個,模仿牛相鬥的架式,跳起了「斗角舞」。

                                   白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霸王鞭

  白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秦漢至南北朝時期,白族先民之一的滇僰已將歌、舞、樂三者融為一體。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青銅器之紋飾中有銅鼓舞、蘆笙舞、羽舞、鷺舞、盤舞、盾牌舞等等。在一個銅扣飾上,鑄有八人組成的歌樂舞組合圖像。至今流傳在山區的各種原始舞蹈種類還有鳥獸類舞蹈、踏歌舞、巫舞、踩牛舞。如鳥獸類舞蹈為無歌相伴的純舞蹈,流行於怒江勒墨白族青年婦女中。人數不等,以步伐為節奏,以雙手和身段的變化描述模仿鳥獸牲畜動作及人們採集、勞動行為。1984年的表演達12種之多。洱源西山對純舞蹈有個專有名詞叫「力格高」,老少皆喜,尤為少男少女熱愛。表現內容與勒墨白族農事生產內容相同。舞蹈動作達16種。為一步插、二步插、互插、互旋轉、四梅花、四相迎、五子登科、獅子紡麻、雞反毛、老鷹展翅、前後跳、單雙腳跳、快縱、搓衣洗線、羊羔吃奶、馬踢腳等。

本帖最後由 老井 於 2011-5-6 02:19 編輯

                                       塔那瓦爾                                                小帽舞

                                                   烏孜別克民間舞蹈

    烏孜別克族與其他突厥民族一樣,能歌善舞,舞蹈在傳統的生活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節日或娛樂活動中,男女老幼,無拘無束,盡情歌舞。烏孜別克人還常自發舉辦群眾性的歌舞晚會,稱「麥西萊甫」。麥西萊甫多選擇較寬闊的場地,形式活潑,人數不限,可對舞、單人舞和群舞。舞蹈形式多樣,較有民族特色的有「塔那瓦爾」、「小帽舞」等。

    小帽舞也是傳統民間舞蹈。女子獨舞,屬習俗舞蹈。因時有繡花帽動作,故有其名。舞蹈動作源於勞動生活,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舞時,舞者身著袷袢,動作多用抖肩。常用步法有碎步,點步,富有彈性和稜角。

    「塔那瓦爾」是在烏孜別克族民間舞蹈基礎上創作的,由女子群舞。其突出特點是每一樂句結尾時均突然停頓。作品表現了烏孜別克姑娘含蓄而熱情的風采。作品選用民間的點步走、錯步、拍手、跺腳、顫抖前肩、彎腰等富有特色的動作,更不乏面部表情,其眼睛、眉毛的表演尤為動人。舞姿舒展,韻律突出,富有雕塑美。

                                            門巴族民間舞蹈——巴羌

  在民間流傳的門巴舞蹈有兩類:宗教舞蹈和習俗舞蹈。宗教舞蹈,門巴語稱「巴羌」,意為跳神舞。因宗教活動需要而產生,是宗教儀式的組成部分,是人們虔誠信仰的表現,是媚神懾鬼的手段,屬於膜拜型文化,主旨就是為了獲得神靈感應,表達宗教感情,許多舞蹈是模擬鳥獸形象。習俗舞蹈,大部分淵源於宗教祭禮舞蹈。在後來的發展中,人性的需要逐漸取代對神性的痴迷,世俗感情逐漸沖淡對宗教的熱情。於是,便在人間的歡歌笑語,火光酒影中產生和發展起來,屬於世俗型文化。在實際生活中,宗教和習俗舞蹈互相影響,互相滲透,構成了門巴舞斑斕奪目的風采。

                                          藏族民間舞蹈——鍋莊

    藏族民間自娛性舞蹈可分為「諧」和「卓」兩大類。「諧」主要是流傳在藏族民間的集體歌舞形式,其中又分為四種:《果諧》、《果卓》(即《鍋莊》)、《堆諧》和《諧》。

    《果卓》流行地域廣闊,不同地區的稱謂不同。薩迦地區稱之為「索」,工布地區稱之為「波」「波強」,藏北牧區稱為「卓」或「鍋莊」。《果卓》是古代人們圍篝火、鍋台而舞的圓圈形自娛性歌舞,其中包括「擬獸」、表示愛情等舞蹈語彙。農、牧區舞蹈風格不同,各有特色。舞時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舞者輪流伴唱共舞,不時加入呼號,這是《果諧》融入羌族原始舞蹈形式的鮮明特點。動作以身前擺手、轉胯、蹲步和轉身等為主,活潑而熱烈。

                                         藏族的舞蹈——弦子

    《諧》也稱為《弦子》,因由男舞者邊領舞邊以弦樂二胡或牛腿琴伴奏而得名。藏語稱之為「葉」或「康諧」,流行於西藏自治區的昌都及青海、甘肅等地,尤以四川省巴塘地區的《弦子》最為著名。各藏族地區的《弦子》形式相同,動作緩慢舒展,細膩流暢。

本帖最後由 老井 於 2011-5-6 03:02 編輯

                                       保安族民間舞蹈——克依卡哈德舞

    保安族舞蹈融蒙古族、藏族、漢族、回族等民族舞蹈的長處,又具有本民族舞蹈的獨特風格,節奏明快,舞步輕盈。跳時,以簡單的樂器伴奏,邊歌邊舞,表現了保安族人民樂觀豪邁、熱情、開朗的性格詼諧的情趣。主要舞蹈有《扇子舞》、《斗來舞》、《保安腰刀舞》、《克依卡哈德舞》(收割舞)等。

本帖最後由 老井 於 2011-5-6 03:15 編輯

                               刷把舞

                                                         

                                                                                                   地戲

                                          布依族民間舞蹈

  布依族民間舞蹈都來自生活,主要以生產勞動和民族習俗為題材。反映生產勞動的有織布舞、舂碓舞、響篙舞、生產舞、豐收舞、粑棒舞、刷把舞等;反映民族習俗的有花包舞、銅鼓刷把舞、伴嫁舞、玩山舞、花棍舞、龍舞、獅子舞、板凳舞、鐃鈸舞、轉場舞、迴旋舞、紅燈舞、刺錘舞、儺舞等。

  此外,布依族將明代以「軍儺」形式傳入貴州省的漢族《儺戲》,從舞台搬到村寨廣場,改編為專門以武打場面表演歷史戰爭題材的布依族《地戲》。

                                        白馬舞

                                                        

                                     依飯儺面舞      

                                                            仫佬族民間舞蹈

  仫佬族舞蹈,有「白馬舞」為紀念白馬娘娘而跳,動作剛健明快,重視武藝。花燈舞吸收了依飯節師公表演「手訣罡步」等動作。具代表性的還有宗教舞蹈「依飯儺面舞」。

                                           珞巴族民間舞蹈——都怒

    珞巴族的舞蹈,植根於生活實踐,其動作多以模擬動物鳥獸的形態和動作以及人們捕捉、馴養動物的歡快場面。如嘎爾人的《馴牛》舞,就是表現珞巴人追趕、抓獲與馴服公牛的動作。還有男女邊唱邊跳的大型集體舞蹈,爽朗活潑,舞步剛健有力,氣氛熱烈。

    《都怒》是一人領唱眾人和,男女邊唱邊跳的大型集體舞。它既不是對飛禽走獸姿態的模仿,也不是對狩獵或農耕的描寫,而是在模擬舞蹈的基礎上,加工發展升華的一種規範舞步,並具有體操的造型。起舞時,男女右手各執火把,時而男女相間圍成環狀,時而男女各列一縱隊,時而又成「八」字形,時而又圍成兩個同心圓圈,並向前邁步或內外圈對轉等。舞步有左右移步、原地踏步、向前邁小步、大跨步、旋轉步、跺步等。

 

 

 

                                       錫伯族民間舞蹈——貝倫舞

      錫伯族舞蹈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古典類,如薩滿舞、狩獵舞、荷包舞、手鼓舞、馬舞、猴子舞等。這類舞的特點是:每個舞蹈都有連貫性,具有故事情節。一是貝倫類,如面具舞、跛子舞、單點舞、雙點舞、王瑪舞、伊克爾德克舞、醉舞、八鄉舞、請安舞等。這套舞的特點是:每個舞蹈動作雖有連貫性,但沒有故事情節,多屬即興表演,節奏明快,是大眾化的舞蹈。

      錫伯族民間舞蹈,錫伯語稱「貝倫」。貝倫舞是在錫伯族民間最為盛行的一種舞蹈。一般為男女雙人跳。貝倫舞動作主要體現在上肢,節奏明快,舞姿優美。錫伯族民間舞蹈的形成與民族習慣、地理環境、語言文字、音樂美術等分不開,它是通過宗教活動、音樂、詩歌、服飾、雕塑、喜慶的聯歡等形式記載下來的。

本帖最後由 老井 於 2011-5-8 02:42 編輯

                                          彝族民間舞蹈——阿細跳月

      彝族的民間歌舞歸納起來可分為以下幾種:打歌、跳弦、羅作、跳三弦、披氈舞。

      以上五種類型的彝族民間舞蹈,我們就能清晰地看到彝族遠古時代模擬動物的情態,看到反映人們勞動生活的原始而古拙的舞姿。前四類舞蹈源於彝族古代生活,第五類模仿鷹、熊的舞蹈,可能與彝族古代的多神和圖騰祟拜有密切關係。這類動物模擬舞蹈,動作優美、高雅,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逐步從祭祀儀式中分離出來,並不斷添加著各個時代的審美意識,使之成為今天專供人們欣賞的表演舞蹈。

      《跳三弦》中的《阿細跳月》,是雲南省中部地區彝族支系阿細人喜愛的自娛性舞蹈。

                                       赫哲族民間舞蹈——薩滿舞 

      赫哲族的舞蹈主要有:薩滿舞、天鵝舞、叉草球舞、魚鷹舞、篝火舞。

      薩滿舞是一種巫舞,薩滿跳神活動中的舞蹈。具體分為三種:一是神鼓舞,二是神刀舞。這兩種舞是薩滿為人治病時跳的。三是集體舞,赫哲族人稱為「跳鹿神」,是大型喜慶鼓舞,目的是跳神還願,攘災祈福。其舞姿有三種:一為立舞,上半身稍微彎曲;二是傴舞,上下身子成直角;三是蹲舞,兩腿蹲下而舞。跳舞時薩滿手持鼓槌擊鼓,然後手、身、足隨之有節奏地跳動,活潑激激昂,深受群眾的歡迎。

                                         黎族民間舞蹈——跳竹桿

    黎族的舞蹈有顯著的民族特點和濃厚的生活氣息。在結婚、蓋新房、歡慶佳節或農閑娛樂時,都要成群結隊地跳起民間舞。在許多的舞蹈中,大致可以分為祖先舞、生活舞和生產舞三種。前者有捉鬼舞(即「驅鬼舞」)、招福舞(即「招魂舞」)、年舞(即「平安舞」)、打碗舞(即「跳娘舞」)等;生活舞有打柴舞(即「跳竹竿)、鑼鼓舞、逗娘舞、錢鈴雙刀舞、錢串領舞等;生產舞有舂米舞等。

                                   拉祜族民間舞蹈——蘆笙舞 

      拉祜族民間舞蹈種類很多,與生產、生活內容有關,富有很濃的生活氣息。有表現動物動作的白鷳舞、小米雀舞、雞喝水舞、青蛙舞;有表現生產活動的栽秧舞、打穀舞、豐收舞、伐木舞;也有表現生活情趣的老人舞、手巾舞、三腳歌、抬腳歌等。

      蘆笙舞是拉祜族舞蹈中最富民族特色的集體舞蹈,多在春節和中秋之時跳,先由村寨長老在廣場上放有稻穀、玉米、甘蔗、果品、茶葉等物的篾桌旁向神祈禱,然後全寨人在吹蘆笙者的帶領下手拉手圍成圓圈,隨著曲子邊唱邊跳,歌舞達旦。

                                                 擺  舞

      擺舞是拉祜族婦女喜愛的舞蹈,主要表現生產勞動和生活中的各種情趣,據統計有81個舞蹈套路。擺舞分為步法型和擺手型兩類。前者以下肢動作為主,後者以手臂和肩部動作為主。可用象腳鼓、鑼等伴奏,也可單用口琴伴奏。

                                     佤族民間舞蹈——敲木鼓舞

  舂碓舞是在佤族中流傳最廣、最為普及、幾乎每個村寨都會跳的舞蹈。解放後,《舂碓舞》經加工、整理後已搬上了藝術舞台、上銀幕、電視。

  敲木鼓舞是廣泛流傳在佤族村寨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之一。當工匠把木鼓製作好後試敲滿意了,就把抬入木鼓房上架,接著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揮槌敲打。狂歡起舞。

                                                甩髮舞

  甩髮舞是廣泛流傳在佤族婦女中的一種舞蹈。《甩髮舞》的產生年代很久,是屬佤族祖傳。佤族婦女酷愛長發,以長發為美,並從小習慣長發披肩。每當婦女在水竹槽下用水洗凈頭髮後,就要低頭梳妝,甩髮晾乾、整型;後經人們整理提高而成為《甩髮舞》。

                                          土族民間舞蹈——安昭舞

  土族舞蹈有安昭舞、婚禮舞、嘎爾舞、於菟舞等。其中安昭舞、於菟舞很有特色。

  安昭舞。土族語稱為「千佼日」,意為「彎曲」或「轉圈」,是歌舞相結合的形式,無樂器伴奏,流傳廣泛。婚慶年節時,在庭院或打麥場上舉行。

                                            於菟舞

  於菟舞。即虎舞。於菟,土族語,借自古代楚人對虎的稱謂。舞者身上畫上虎紋,跳舞祈福。青海省同仁縣年都乎地區的土族民間祭祠舞蹈。每年農曆十一月二十日祭山神時舉行。

                          哈薩克族民間舞蹈——《黑走馬》

  哈薩克族的舞蹈藝術和其它藝術一樣,生動地反映了哈薩克人們的生活風貌,具有濃厚的牧業生產的各種特點。哈薩克人大多都喜歡跳舞。他們用舞蹈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抒發內心的哀樂。

  每一個哈薩克人都是很好的騎手,所以他們的舞蹈以騎馬為題材的較多。如《走馬舞》,緊張有力,表現了草原上駿馬賓士的驕健姿態。其它如擠奶、剪毛、擀氈、編席等生產活動,都在舞蹈藝術中得到表現。

                                        仡佬族民間舞蹈——踩堂舞

  仡佬族的傳統舞蹈有《踩堂舞》和《酒禮舞》。《踩堂舞》是喪葬儀式中舉行的舞蹈。流行於貴州遵義、仁懷一帶。古代是在墳前進行,近代改在靈堂。舞蹈時,由3或4人分別吹笙、搖鈴、搖司刀、打錢桿作前導,眾人(無論男女)手拉手在後面魚貫而行。另外幾位女子,或舉著火把,或提著酒壺,或端著茶盤,盤內放酒碗或酒杯,在隊列旁向舞蹈者敬酒。這種多人舞有四瓣花、柳穿魚、梅花陣等複雜隊列的變化。人們邊唱邊跳,邊以足蹉地,還不時「呵嗬、呵嗬」地呼喊。《酒禮舞》在傳統婚禮時跳。領舞者執手帕領眾人在屋前場地上圍成圈,沿逆時針方向邊唱邊跳。一領眾合,氣氛熱烈。舞蹈動作簡樸。特點是順手順腳,屈膝向右頂騰。步伐為起伏的橫墊步,有時向前走跳。仡佬族群眾性的娛樂舞蹈有龍舞、獅舞等。當代的一些舞蹈工作者也根據仡佬族的傳統舞蹈編演了一些舞蹈,豐富了仡佬族舞蹈藝術。

                                  柯爾克孜族民間舞蹈——美麗的仙女

      柯爾克孜族把舞蹈稱為「比依」,主要是反映柯爾克孜族人的社會生活,表現了他們的生產勞動和生活特點。柯爾克孜族舞蹈按參加的人數的多少可分為單人舞、雙人舞、集體舞、男女對舞和男女合舞等,舞步比較複雜且變化多樣,基本步伐以跳躍為主,另外還有碎步、蹉步、移步、跺步、轉身、拉手、翻滾、上蹲、曲膝、兩臂上舉、手掌抖動等。柯爾克孜舞節奏快,熱情奔放、情感細膩、舞姿優美、風趣滑稽,具有濃厚的草原鄉土氣息。

      柯爾克孜族舞蹈大多屬於民間舞蹈,來源於生活,反映生活。如《勞動舞》、《擠奶舞》、《紡線舞》、《擀氈舞》、《縫花氈舞》等就表現了柯爾克孜人勞動的場面。另外還有反映男女愛情的集體舞《美麗的仙女》。

                                    納西族民間舞蹈——阿哩哩

  東巴舞蹈多是納西族東巴在各類宗教儀式中所跳的舞蹈,它是納西族傳統古典樂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東巴舞蹈粗分為神舞、鳥獸蟲魚舞、器物舞、戰爭舞以及面具舞五大類。由於東巴舞蹈較為集中地體現了「神」戰勝「鬼魅」、善戰勝惡、光明戰勝黑暗這一主題,因而深得納西族民眾的普遍喜愛。而東巴舞譜則更是被有關專家認定「同唐代敦煌石室舞譜殘卷、宋代德壽宮舞譜一樣是我國各民族藝苑的稀世奇珍」。

                            納西古樂

      「納西古樂」是納西族在長期勞動和實踐中創造和吸收外來音樂,充實豐富逐步形成並傳承至今的民間音樂。它主要由原始歌舞《熱美蹉》、東巴音樂、《白沙細樂》、納西化了的麗江洞經音樂和具有代表性的納西民間歌舞《喂默達》、《谷氣》、《納西小調》等其它民間音樂組成。

                              德昂族民間舞蹈——象腳鼓舞

  德昂族的舞蹈,多半是在蓋房子、重大節慶時集體跳的。廣為流傳的是象腳鼓舞。由打鼓、敲鑼、鈸的男子在前頭跳,其他男女老少跟隨後面,按節奏的步法、手勢繞圈起舞。舞場,有時男女分成兩圈,女子內圈,外圈由一戴草帽的男子帶頭擊鼓,眾男跟隨,繞場歡舞;由女子組成的內圈,排頭的女青年擊鋩鑼,與擊鼓的男青年配合,跟隨的婦女亦與男子並排而舞。

                                             水鼓舞

  德昂族獨有的水鼓舞,其舞步和舞姿與象腳鼓基本一致。擊奏時,把鼓帶掛在脖子上、鼓身橫在胸前,右手持錘擊大頭鼓一面,左手以掌拍小頭鼓面,兩手相互配奏。隨著鼓的擊奏聲,眾民們的舞姿整齊、優美,整個德昂寨沉浸在團結和睦的歡樂之中。

  德昂族有一種特有的頭部寬、腳部窄的打擊樂器「短鼓」,專門用來為德昂族源於祭祀的《木鼓舞》進行伴奏。

 

                              怒族民間舞蹈——雙人琵琶舞

  在眾多舞蹈中,有反映怒族先民遷徙歷史的「走路舞」、「第一次找土地舞」、「第二次找土地舞」、「第三次找土地舞」;反映狩獵活動的有「攆狗舞」、「追獵舞」、「射獵舞」;反映農業耕作的有「挖地舞」、「掰玉米舞」、「割小麥舞」、「搓小米舞」、「栽秧舞」等;反映其他勞作的有「種樹舞」、「放羊舞」、「割漆舞」、「洗麻舞」、「蓋房舞」、「掃地舞」等;反映祭祀活動的有「娛獵神舞」、「招魂舞」、「祭鬼舞」、「鬼跳舞」、「祭祖舞」等;反映日常生活的有「飲酒舞」、「請客舞」、「孤兒哭墳舞」、「窮人受欺舞」等;反映愛情婚姻的有「找情人舞」、「追趕舞」、「對看舞」、「迎親舞」、「逃婚舞」、「生育舞」等;反映械鬥的有「古戰舞」、「罵架舞」、「射箭舞」;反映節慶娛樂的有「高興舞」、「青年朋友舞」、「進退舞」、「反彈琵琶舞」、「雙人琵琶舞」等。

        

  上述各種舞蹈,大都為自吹自彈自舞的集體舞蹈,由於手持樂器的限制,舞蹈動作主要表現為腿腳和身段的功夫。然而舞姿仍豐富多采,其中還有一些高難度的技巧,如反彈琵琶和舞蹈中男女共彈琵琶等。「斗羊舞」、「雙人琵琶舞」、「反彈琵琶舞」、「欠吾欠舞」、「蝴蝶舞」等多次搬上舞台,先後進入北京、昆明等大中城市演出。特別是在1992年第三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上,怒族「達比亞舞隊」的精彩表演,更給國內外觀眾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此外,怒族音樂家李衛才用本民族生活素材創作的歌曲「歌聲飛出心窩窩」、「怒江在歌唱」,曾在全國蜚聲歌壇,廣為傳唱。

                       高山族民間舞蹈——拉手舞

           象徵團結的連臂踏歌舞(也稱拉手舞)是台灣高山族最為流行的集體舞蹈形式

  屬於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的台灣原住民族(平埔、阿美、泰雅、排灣、布農、魯凱、卑南、曹、賽夏、雅美群體,分別以「人」相稱),主要分布在台灣省的山地、東部沿海的縱谷平原、蘭嶼島,極少量分布在大陸東南沿海的福建省。

                                     高山族的祭舞

       雅美人中,還有與黎族民間《打柴舞》十分相似的《竹竿舞》

           

                此專題完

 


推薦閱讀:

民間命術
剝掉「民間子平」的「外衣」個人中心
***民間常用於毒蛇咬傷的中草藥***
彭加木事件的民間說法是怎麼說?

TAG:中國 | 藝術 | 舞蹈 | 國民 | 民間 | 舞蹈藝術 | 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