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金剛略疏----(明.元賢)

金剛略疏

          福州鼓山湧泉禪寺傳法沙門 元賢  述

    金剛略疏序

  眾生汩沒於生死海中,頭出頭沒,無有出期,其故何哉?良以心鏡本凈,像色元虛,而眾生認以為實。繇是起欣厭、生去取、造妄業,而自甘招幻輪而忍苦。譬如夢中見虎,人與虎而俱非;眼裡生華,眼並華而交病。執之不舍,寧有已時!我佛憫之,為說破有之法,名大般若。

  般若凡有八部,而金剛其一也。金剛凡有六譯,而秦譯其一也。文約而義豐,辭顯而理奧,實為八部之精要。其指歸於破人、法之妄執,了一心之實相,令諸眾生,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而已。

  余弱冠時,即知讀此經,求其義於諸疏,心殊厭之,以理本直也,而釋之以紆迴;辭本顯也,而索之於隱昧。蓋多絆於二論之葛藤而不能自脫者也。即有弗宗二論者,則又妄逞胸臆,越宗趣而違佛旨,識者呵之。故疏金剛者不下數十家,求其善疏,莫之或聞。

  辛巳之秋余自婺反建,寓居寶善,時心石師作金剛瀆蒙,一宗圭峰長水而刪繁就要,以便初機,命余訂之,余雖從事其間,亦不過依他作解,因人成事而已,於己心終未能安。故金剛一疏,反成不了之業。

  迨乙酉春改制後,倦於說禪,終日坦腹而卧,無以消閑,乃取是經日疏之,盡誅舊日葛藤,獨揭斬新日月,但理求其當,辭求其達,無紆迴隱昧之獘而已。三易稿而疏成。客有難余者曰:古疏上祖慈尊,下宗二論,無片言隻字,不有所本。今子棄之而弗從,豈子之智,能超於諸大聖哉?余曰是不然,子謂天親能背無著不?曰不也。子謂無著能背內院不?曰不也,子既謂三聖相承,如水傳器,則宜確守師說,如天台後學,一字不敢移易可也。今觀天親立二十七疑,已非無著之意;無著分一十八住,亦非內院之言,則何其分道而馳?若此哉,子若知無著、天親之必不背內院,則知余今日之必不背無著天親也。客謝而退,因並錄之,以弁簡首。

                       石鼓主人釋元賢題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寶名,其體最堅,一切物不能壞;其用最利,能壞一切物。故佛以之喻般若之德。

  般若梵語,此雲智慧。其體即實相,雖流轉六趣而不損,猶金剛之堅也。其用即觀照,能照破一切而不留,金剛之利也。

  約其功能稱波羅蜜,波羅蜜亦梵語,此雲彼岸到。意以生死為此岸,煩惱為中流,涅槃為彼岸。全由般若為之舟楫,乃能離生死岸,渡煩惱流,而登涅槃岸也。

  經者鏡心之文,載道之器,其義訓法、訓常、亦訓徑。法者十界同遵之正軌也,常者萬古不易之常道也,徑者出凡入聖之要路也。若今經即般若為修行者之正軌常道要路,是名為經也。

  此經大旨,宗乎無相,而以不住為方便,復以夢幻泡影露電六觀為方便中之方便。初破我相,次破法相,後破非法相,此三既破,即是實相;而實相無相,究竟無所得而已。證此無所得之法,是謂如如,是謂無為,是謂涅槃,是謂菩提,亦但有其名而已。向下備陳此旨,觀者詳之。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古謂之證信序,乃明法有所受也。如是者,指法體也,不變不異曰如,離過絕非曰是。

  我聞者,阿難自述所聞也。阿難已達我空,實不計我,但隨俗假稱,故名為我。我既無我,聞亦無聞,從緣生故不壞假名,即不聞聞也。

  一時者,以諸方年月不同,難以標定,故但云一時,乃取師資合會,聽說究竟,為一時耳。

  佛,具雲佛陀,此翻覺者。覺有三義,謂自覺、覺他、覺滿也。

  舍衛國屬中天竺境,祇樹給孤獨園,乃佛所居精舍,在舍衛城外東南五裡間。緣為給孤獨長者買園,祇陀太子施樹,故以為名。

  大比丘等,乃佛常隨之眾也。大者臘高德著之稱。比丘梵語,此翻乞士,謂上於諸佛乞法,下於眾生乞食也。千二百五十人者。憍陳如、三迦葉、舍利弗、目犍連、耶舍長者並諸眷屬也,此並先事外道,艱苦累劫,一無所證,才得見佛,便登聖果。感佛深恩,故常隨侍。其餘天龍八部四眾等,皆結歸流通分中,首尾相望,蓋影略耳。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此敘說法之由也。將說般若而以乞食為由者,欲顯般若大法,不出尋常日用之間也。

  佛稱世尊者,十號俱彰,為世中尊也。

  食時乃辰巳之間,以早食已辦,施受俱便也。

  著衣持缽者,七佛以來,乞食之常儀。乞食者,佛以乞食為正命食,餘食為邪命食,故制比丘必乞食以自活。今佛亦自乞者,凡有三意:一使懈怠者生慚,二使貢高者除慢,三使見聞者獲益也。次第乞者,佛行平等慈,不擇貧富也。

  敷座而坐者,乞食事畢,將說大法也。秦譯止言坐,他譯俱言入定,示散心說法,不能如實,必從定發,方稱理也。又論云:他經敷座,乃是侍者,惟說般若,佛自敷座,以尊重般若為諸佛母故。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長老者,僧中之首。須菩提梵語,此雲空生,又名善現。佛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西域記云:空生乃東方青龍陀佛,示跡釋迦會中,發揚空理者也。

  偏袒右肩等,乃西竺卑敬之義。

  希有者,曠劫難逢,大千惟一,福慧超絕,三皆希有也。

  如來者,體本自如,無來而來也。

  護念者,言佛善將大法護念諸菩薩,使速至成佛,無少留難也;付囑者,言佛善將大法付囑諸菩薩,使轉度有情,毋令斷絕也。

  菩薩具雲菩提薩埵,此翻覺有情。諸佛覺而無情,眾生有情弗覺,惟茲能覺而猶有情,故稱菩提薩埵。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雲無上正等正覺,即諸佛正遍二智也。

  云何應住者,問未發心時;心住塵境,今既發心,應當依何境界而住?云何降伏者,問心或不住,又當依何法而降伏之。此應住降伏之法,即所謂善護念付囑者也。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重言善哉者,贊其所說之是,亦贊其所問之要,能廣益大眾及將來也。諦聽者,誡其不可以生滅心聽實相法也。如是者,懸指般若而言。謂但應如是之法而住,如是之法而降伏其心;若不如是,則所住即是妄境,降伏轉成妄心,又安能得無上菩提哉!唯然者,順從之辭。此雖已領其指而未得聞其詳,故復請之。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此詳答所問也。問雖有二,佛乃總答,意以惟在降伏其心,勿令著相,更不可別求應住之法。故先標降伏其心,後結應如所教住也。「所有」下,言其發心廣大而深遠,正所謂菩提心也。

  胎卵濕化者,三界受生差別也。天與地獄惟屬化生,鬼兼胎化,人畜具四。有色者,色界天也;無色者,無色界天也;有想者,識處天也;無想者,無所有處天也;非有想非無想者,非想非非想處天也。

  涅槃此雲滅度,謂滅五住煩惱,度二種生死。名無餘者,乃成佛究竟,更無餘依也。既曰皆令入無餘涅槃,又曰滅度之何,乃華梵雙舉也。夫一切眾生根性不同,何得皆入涅槃,蓋為凡是有心,定當作佛。發廣大心者,豈合有遺。但善根成熟者即為度脫;未成熟者且令成熟;若八難之輩,亦曲為其成種,至後時度之也。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此言菩薩發心度生,雖極其廣大深遠,然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以菩薩不滯於相故也。若有四相,即有能度、所度,直生死之凡夫耳,豈菩薩之謂乎。

  此節佛答問意,以無相為所應住,以有相為當降伏也。

  四相:據論認五蘊為我、我所,名我相;計我生人異於諸趣名人相;計我由五蘊等法共聚而生,名眾生相;計我受一期報命不斷名壽者相。此總一我相,分之為四也。然愚謂今經說無四相,不止是說人無我。如雲實無眾生得滅度,則非獨無眾生,亦無涅槃也;又如下文雲,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知般若妙光,直徹三空,豈止人空而已哉。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上言不可有相,非是滅相;令無,但是不住而已。不住,正示降伏之法。今約行以明之。「於法」者總標六塵。

  布施有三:資生施、無畏施、法施也。三施可攝六度,六度廣攝萬行。故今舉布施一度以該之。又准大般若經,始自五蘊,終至菩提,俱不何(編者註:「何」疑是「可」)住,今但言六塵,亦是舉一以該之耳。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征云:何以故要不住相布施耶?以不住相布施,則施契性空。性空無邊,故福亦無邊。下舉十方虛空,正喻福德之無邊也,凡有二意:一喻廣大無盡,二喻究竟不窮。但應如所教住者,非單結應住,實並結降伏其心。佛意以住相即是妄心,不住相即是降伏,妄心既降,超然無住,即是所應住也。佛答二問已竟,又恐人隨語生疑,故下詳為斷之。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上言不可住相,佛又恐人疑,既不住相,何成佛乃有相耶?故舉以問,空生答言,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以如來身相乃凈分依他所成,依他無性,故身即非身也。

  空生既悟佛身無相,而復佛示之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雖佛身亦是虛妄,然不可執相虛妄,別求無相之佛。但於相上達其非相,即見如來。以諸相既亡,惟是覺體,如鏡中現影,達影全虛,惟見是鏡也。此乃是今經密意,學者宜善觀之。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上言非相見如來,是義甚深,故空生疑,實信者之鮮其人。實信謂直下照破染凈有無諸法,冥契實相也。佛言汝莫謂今日無實信之人,即最後五百歲,亦有持戒修福之人,於此法中,能生實信。何者?以此人善根深厚,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故也。

  五百歲者,佛滅後,初五百歲解脫堅固,第二五百歲禪定堅固,第三五百歲多聞堅固,第四五百歲塔寺堅固,第五五百歲斗諍堅固。經言後五百歲,指第五也。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凈信者,無所染著之信,亦即實信也。若有人宿福深厚,能生一念凈信,雖甚微,而如來以佛智佛眼,能悉知見,其福德無量;況永信者乎。必言如來知見者,以非如來,莫能知見其福德之大也。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征云:何以故一念凈信即獲如是無量福德,以其心契般若,妄執盡消,無復於五蘊等法執有我人等相,亦無五蘊等法相,亦無無五蘊等非法相。

  法相者,自陰界入以至菩提涅槃,有名有相者皆是也;非法相者,如說陰界入以至菩提涅槃皆不可得者是也。

  復征云:四相固不可有,法、非法相何亦須無?以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也。若心取相二句,總言法、非法相不可取。下乃別明之,謂雖不認五蘊等法為我人眾生壽者,但取有五蘊等法,即是著我人眾生壽者。

  夫法皆有相,固可著,至於非法,則無相可著,何亦須無?以非因相立相去非存猶是著相,故亦須無也。此段舊多作三空釋之,愚意不然,以四相前已深明;此但明法、非法之不可取也。故下文緊接云: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其旨意益明矣。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承上文謂法與非法俱不應取,以是義故,所以如來嘗說,我所說之法,直如筏焉。筏者,過河則用,到岸則舍。不可常戀。如來說法,並是方便建立,度諸有情,非有真實,豈可執而不舍哉!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者,謂說空秪為度有,有河既度,空亦須空,有尚須空,況空可不空乎?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上言無法、無非法,佛又恐人疑佛嘗得菩提,亦嘗說法,豈非有法可取可說也?故舉以問空生。空生深達佛意,故便答言,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可說。無定法者,無一定實法也。何以無一定實法?以如來所說之法,皆不可以名相取,正聞時不聞也;皆不可以言語說,正說時無說也。既不可取不可說,又豈有法與非法之可言哉!

  又征云:此法何以不可取、說?以是無為之法故。無為法者,妙體淵寂,本無名相,不涉語言,離一切分別、有為之法,乃一切聖賢之所同證,但於中有淺深大小之別耳。

  此經初恐人執相故破相,次恐人執空故破空。有空俱空,始契實相,是謂無為之法,而般若之義無餘蘊矣。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上言般若妙慧,直徹三空,頓證無為,則其福德寧有窮盡,故世尊舉寶施之福以顯彼勝。

  三千大千者,千世界為小千,千小千為中千,千中千為大千,同一成壞。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者,是福德無性乃勝義空也,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者,是於非福德而說福德多,乃世俗有也,若執為實有,豈如來之意哉!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大千寶施之福雖多,其實不足以言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征云:何以故持說一偈,能勝於彼?以寶施雖多,福終有漏;而此持經之功,乃能凈除諸執,圓滿極果,是一切佛及一切佛所說之法皆從此經出也。

  佛又恐人向佛法上住著,故隨拂其跡云: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約俗諦中,有迷悟染凈凡聖,故說佛法從經而出;約真諦中,離於迷悟染凈凡聖,安得有佛法從經出也。

  信力曰受,念力曰持。四句偈者,從來議論紛然,各於經中取四句以當之,不知上有乃至二字,乃是自多至少之意,謂於此經受持演說,或全卷,或半卷,一分乃至或四句偈等等字,總指上受持之者;又有以等字該後百千句者非是,以經意原是自多至少,非自少至多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上言法不可取不可說,佛恐人疑聲聞各取自果,如證而說,豈非有取有說耶?乃舉以問空生。而空生皆答言不也。又各為明其取本無取、說本無說之意,聲聞初果,斷八十一使分別粗惑,名須陀洹,華雲入流,謂初入聖流也,非別實有所入,只由不入六塵,不被六塵之所牽引,便名入流耳。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聲聞二果,斷欲界六品思惑,名斯陀含。華雲一來,謂從此命終,一往天上,一來人間,便得斯陀含,故名一來。實無往來者,已悟我空,誰為往來,雖不廢往來,但不計往來者耳。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

  聲聞三果,斷欲界九品思惑,名阿那含,華雲不來,謂從此命終,往生天上,不來下界受生,故名不來。而實無不來者,既已無我,誰為不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聲聞四果,斷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盡,名阿羅漢。阿羅漢有三義:(一)無賊,以見思煩惱盡故,(二)不生,以斷分段生死,不受後有故,(三)應供,以堪受人天大供養故。實無有法者,實無所得也。若有一念得果之心,即著我人等相,又豈能得證乎?此四果中惟阿羅漢獨名得道,以餘三果未能全得其道故也。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前佛問四果,空生俱雲不得,此復引己以證之。佛說得無諍三昧者,以其解空,則彼我俱忘,能不惱眾生,亦能令眾生不起煩惱故也。又雲人中最為第一者,以人中四相未除,故皆有諍,今既無諍,是人中最為第一也。離欲者,三界貪心俱名為欲,今已盡滅,方成阿羅漢也。我不作是念下,釋佛贊之意,以其無我也。阿蘭那,此雲寂靜。言我得阿羅漢道,則四相未忘,煩惱紛起,豈成寂靜之行?實無所行者,謂我相既空,則雖有所行而實無所行,是為寂靜之行也。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前明四果俱無所得,佛又恐人疑佛於然燈受法,豈非有取有說,故舉以問空生,空生言法實無所得者,以然燈所說,釋迦所聞,是以無分別智契無分別理,智與理冥,境與神會,豈有取說之朕哉?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

  佛又恐人疑菩薩莊嚴佛土,豈非有取耶?故舉以問空生。佛土者,成佛時所得報土也。莊嚴者,謂佛土中種種莊嚴,皆由菩薩萬行所致也。空生答意,謂菩薩具六度萬行,莊嚴佛土而心無所著,行而無行,能嚴所嚴,俱不可得,即莊嚴而非莊嚴,是名之為莊嚴佛土耳。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承上文言非嚴而嚴者,應生清凈心也。所謂生清凈心者,不應住六塵之境生心,宜生無所住之心也。生無所住之心,則行而無行,是之謂嚴而非嚴也。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佛又恐人疑如來受得報身,豈非有取,故舉以問空生。空生亦答言甚大,又自釋曰,若約真諦則報身是空,本非身也,又名之為大身者,乃依俗諦說耳。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此較量顯勝也。恆河者,周四十里,金沙混流,其細如面。佛精舍近此,故以為喻。初謂一恆河之沙,一沙計一恆河,尚多無數;況有如是諸恆河之沙,寧有計量。又以諸恆河之沙,一沙計一大千世界,悉將七寶充滿其中,以用布施,則世界無盡,七寶無盡,其功德之多為何如?然持經功德,實勝於彼。以寶施雖多,而四相未忘,但得人天福報;持經功德,乃能人法雙空,直成無上菩提,非寶施者所可同日而語也。此中較量比前尤勝,前但言一三千界寶施,此乃說無量三千界寶施,以此文說四果無心,釋迦無得,嚴凈國土不嚴而嚴,修證佛身無證而證,非前文之所及,故較量復勝於前也。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此明經功之勝也。塔者,梵語窣堵波,此雲高顯,謂摩雲矗漢,俾遠近見者生福也。廟者,貌也,謂堂中安佛形貌也。意雲持說四句偈之處,尚有一切天人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全經者乎。有人則非止是處也,受持全經則非止是一偈也。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最上者,直趣無上菩提也;第一者,迥超諸乘也;希有者,世間無比也。受持此經者其得福如是。即無人受持,但是經典所在之處,亦為有佛及弟子,以經詮法身,依法則有報化,既有三身之佛,必有賢聖弟子,是經典在處,三寶恆存,其為人天等供養,又何疑乎!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空生聞受持此經功德之大,故請得其名而受持之。金剛有堅利之義,般若之體用如之。波羅蜜則是以般若之力,度諸苦厄也。所以立此名者何須知,立名所以表實,不可執名而喪實,即此名非此名,以名字性空,了無可得,此即其實義也。又曰是此名者,則借名以顯之耳。當如是而奉持之,是之謂善奉持者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佛既立此經名,恐人疑佛果有法可說,故舉以問空生。空生答言,如來無所說者,以真如絕待,至理無言,凡有所說,性本空寂,是有說而實無說也。下文歷舉說微塵、說世界、說三十二相、皆明無所說之旨。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法相之中,多莫多於微塵,大莫大於世界。而微塵無實性,世界亦無實性,故說微塵非微塵,世界非世界,但以其由妄緣所成,故名微塵世界耳!夫微塵、世界,尚皆非有,則佛之所說,豈有實哉!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佛恐人疑前說微塵世界乃是無情,故可雲無實性。若佛身有情,何可言無?故舉以問空生。空生答言,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以三十二相乃是依他所成,亦無自性,故曰即是非相。但以非相之相,名為三十二相耳。夫佛身尚非有,則佛之所說,豈有實哉!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此以身命較量,倍顯經勝也。佛恐人聞寶施不及持說,以是身外之財,若終身命布施,必勝持說,故復有斯較量。謂捨命雖勝於寶施,而持說復勝於捨命。以捨命亦是有為之因,止得有漏之果,詎能與般若較其萬一哉!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空生至此,疑惑已除,理解已廓。乃自述其所悟也。涕淚悲泣者,自傷值遇之晚。慧眼者,聲聞所證能照真理者也,未了中道實相,故曰昔所未聞。

【「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此明經能生實相,正今始得聞者也。信心清凈者,無諸染著也。實相者,真空之體實相。而曰生者,以二執既空,則中道顯發,權名曰生。乃第一希有功德也。空生復恐人聞實相之名,遽生實相之想,良以實相無相,惟證相應,才起分別即乖實相。故曰:是實相,非實相,但依俗諦立假名耳。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空生自己領悟,復慮後五百歲,信解受持者難得其人。何以難得其人,以其深達空理,無我人等相也。所以無我人等相者何?非四相元有而不執,乃四相本非相也。何以故四相本非相,以諸佛覺體本離諸相也。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從前希有世尊至即名諸佛,皆空生自述之辭,故佛印之曰如是如是。若復有人下,亦是牒空生之語而印其果為希有也。驚謂愕然驚怪,怖謂進退慞惶,謂一向恐懼,意謂此經之理最極微妙,非器莫盛,苟能一肩擔荷,驀直向前,其人甚為希有。何以如是希有?以諸波羅蜜中,是第一波羅蜜故也。波羅蜜有六,前五若無般若,即是有為,不能到彼岸,若有般若,即成妙行,方能到彼岸。故般若為第一。言第一即非第一者,以般若空寂,豈有第一可名,但依世俗,立此名耳。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此明忍度,必須般若,以見般若之為第一也。安耐為忍,加毀為辱。勝義諦中,元無我人,誰加誰忍,故云非忍。復引歌利之事以釋之。歌利此雲極惡。佛昔作仙,山中修道。王同妃出獵,疲倦而寢。妃共禮仙。王起問仙得四果不,皆雲不得。王怒割截身體,天怒雨石,王懼懺悔。仙曰:我本無嗔。王曰:何知無嗔?仙誓曰:我若無嗔,身即平復。發誓已,身果平復。良由無四相故,非忍而忍也。復引過去五百世者,以明既證無相,則非特暫時可忍,五百生皆如是也。是知未得般若,則有辱可忍,終滯苦果;若得般若,則無辱可忍,直到彼岸。謂般若為第一波羅蜜,亦不宜乎!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承上文言忍辱必須無相,故勸離相發心。所以離相者,不應住六塵境上生心,應生無所住之心。何者?若心有住,則非所應住。是故佛說菩薩不應住色布施,以菩薩為利益眾生而行布施,布施若不離相,見有眾生,則滯於有為生滅,非菩薩行,故應離也。然此非謂相實有而離之,以相本自空,相即非相也,相既非相,則一切眾生,即非眾生,何有相之可離哉!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上文勸離相發心,眾遂疑諸相固虛,菩提必有實體。今但離相,則是無體,無體豈能成菩提乎?故眾疑而不能信。佛乃以五語諭之,勸其信也。真語者,言其理真而不妄也;實語者,言其事實而非虛也;如語者,言其事理俱如,顯實相也;不誑語者,言佛以上三語說法,決無欺誑也;不異語者,言其前後所說,無有變異也。五語如此,可不信哉!彼不信者,以其不解如來意而執虛執實故也。豈知如來所得之法,不可以妄見分別,此法本無實無虛乎。所得法,指菩提也。性本空寂,非實也;體本自如,非虛也。今欲執菩提為實,而疑其無體,安知如來之法哉!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前言如來之法無實無虛,然欲證此法,必以離相為方便。目喻人心,入暗喻為相所惑;入明喻不為相所惑。空喻實相,種種色喻性德也。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此下贊經功德,凡有五重,今總標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初明捨命不如勝。謂一日三時以河沙身命布施,且又經無量劫,其福可謂勝矣,然不及一念信心。所謂信心者,與般若相契,當下即知空寂也。一念信心,已勝於彼。何況復能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者乎!其功德之廣大,更不可算數譬喻,但可言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而已。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二明專為大機勝。大乘者,始教終教是也;最上乘者,圓頓教是也。能受持讀誦解說此經之人,必是大乘、最上乘機,即為荷擔如來大法之人。何以知然?以樂小法者,急於自度,貪住涅槃,即著我人等四見,與此經無相之旨背矣,安能聽受讀誦解說乎。按前經四果無得,已皆言得無我,至此乃雲樂小法者著我人等見何也?蓋羅漢但得人無我,未得法無我。此經說無四相,而曰非法、非非法,豈二乘之所共哉。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三明所在如塔勝。言雖無人受持而經典所在,即同佛塔,以般若所在,即同法身也。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明轉罪成佛勝。若人持經而受人輕賤者,乃是先世罪業,合墮三途,以持經之故,遂以現遭輕賤之事,易將惡來道之苦。然非特罪業消滅,且能得成菩提。蓋以持經能生實相,即是菩提真種。又無我等相,即煩惱障盡,罪消滅即業障盡,不墮即報障盡,故云當得菩提也。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五明超事多佛勝。那由他者,十億為一洛叉,十洛叉為一俱胝,十俱胝為一那由他。供佛雖多,其所得功德,不及持經少分者,以供佛止得福德,持經乃得菩提,故不可及也。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前歷五重,極明其功德之勝。今更無可說,但總結雲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而已。說經至此,意義已盡,便合結經流通,但為後來之眾未得盡聞,或雖聞而未能深明其旨故,空生復為重請,乃有後分經文也。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此問據圭峰疏以為住修降伏是我疑,於義亦通,但空生問辭,與前不異,且詳佛答意,亦與前不異,今強於不異中求異,穿鑿甚矣。近代諸師,多謂前問人空,後問法空。愚謂此經前明法空,已不啻三令五申,空生豈容再問耶!惟天台疏以為是重問重說,大般若經中已有此例,故今依之,學者不必強解。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此佛答問意與前不殊,亦是總答二問,以無相為所應住,以有相為當降伏也。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征云:菩薩所以無四相者何?以體本空寂,實無菩提之法,又安有發菩提心之人哉。即此觀之,亦知此經無四相,非特是人空,實兼法空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於此,又恐人疑菩提既無有法,何雲佛於然燈佛處得菩提耶?故舉以問空生。空生答無者,以心境雙空,能所俱寂,法本無法,故得亦無得,但心與理冥,強名為得耳。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如是如是者,如來為空生印定無有法之言也。後又反覆釋之,謂若有法可得,是有相心,不順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實無有法可得,是無相心,順菩提故,記我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耳。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征云:既無菩提可得,又何以名如來耶?釋云:所謂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義者,謂諸法性空,全是真如,自古自今,本來現成,別無聖凡染凈生滅去來之相,又安有得不得耶!若有人下出其錯解,須菩提下示以正見。謂菩提實無有法可得。須知菩提離諸分別,無實之可指,亦無虛之可言,一如而已。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以諸法皆如故。然又名一切法者,何以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之為一切法也。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佛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恐空生未領其旨,故舉人身長大以驗之。空生已解佛意,乃曰非身名身,定知皆佛法也。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承上文,須菩提言非大身名大身,佛言菩薩亦如是,若說我當度眾生,是有菩薩,便非菩薩;以實無法可名菩薩也。是故下引前言以證之,一切法皆無四相者,以一切法皆如故。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若說我當行萬行以莊嚴佛土,即是有菩薩,非菩薩也。必非莊嚴而莊嚴,是莊嚴耳。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前兩言有菩薩非菩薩,此正明非菩薩是名菩薩。以其通達無我法也。無我有二:一人無我,二法無我。我、法本無,但須通達,不達,則情生於寂然平等之中,即有我度我嚴;苟達,則順性於粹然功德之表,瞭然非嚴非度。所以萬行沸騰而纖塵不立,一真凝寂而眾德煥如,乃名真菩薩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上言無菩薩者,以其通達無我、法。佛恐人疑眾生不能通達無我、法,何以亦云無眾生乎?故為廣約五眼所見,以明眾生非眾生也。肉眼者,凡夫肉眼,止見障內;佛肉眼,見人中無數世界。天眼者,依肉眼處引出天眼,凡夫天眼,惟見障外;二乘天眼,惟見三千界;佛天眼,能見諸天細色及無數河沙世界。慧眼者,以根本智照真空理,二乘惟照生空;菩薩能照法空;但是分證,惟佛圓照三空,靡有不盡。法眼者,以後得智說法度人,二乘無法眼;菩薩所知未盡,地地不同;惟佛則所知障盡,無法不知,無生不度。佛眼,即前四眼以在佛皆勝,故名佛眼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此明五眼所見迤邐,共有五節:初約一恆河以數沙,次約河沙以數河,三約無量河沙以數界,四約爾所界中所有生,五約所有生中種種心。此皆佛五眼所洞見,悉知其心皆非心,是名為心也。心既非心,則眾生本寂,又安有眾生哉!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此征釋非心之義,所言非心者,謂過、現、未三,俱不可得,蓋過去已滅,未來未生,現在不住。又秪是虛妄分別,將指何者以為心耶!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前言三心叵得,佛恐人疑謂心既叵得,則作福依心而起,亦皆非有,遂廢修福。故舉寶施以問空生,而空生已知佛意,故答以多福。世尊復明其意,謂不達性空,執以為實,則心有所住,故福成有漏,不可言多;若達性空,不執為實,則心無所住,故福成無漏,乃可言多。是知不可廢福而不修,但貴修不住相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上言福德無說福德多,恐人疑佛身相好,佛福佛(編者註:「佛」疑是「德」)之所成就,則相好亦可見如來,故佛舉以問空生,具足色身八十種好也,具足諸相三十二相也,此相好雖是佛福德之所成就,乃法身中現出影子,非是實體,故皆雲不應。非色身,非諸相者。色相元空,也是名身,是名諸相者,色相不無也。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上雲色身相好,俱不可見,佛又恐人疑謂色相既非,佛如何能說法,故謂空生曰,汝勿謂如來有所說法也,若言有說,即為謗佛。何者?以如來達諸法空,畢竟無執,無能說之佛,亦無所說之法。若言有說,豈非是謗。然又何以名說佛(編者註:「佛」疑是「法」)耶?以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也。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此六十二言,原出魏本,秦本所無。今考二論,皆有釋文,故亦添入。此疑如來說法,是無所說,無說之法,眾生豈能信乎?佛言汝將謂眾生實是眾生,故不能信;不知此眾生者,不實是眾生,亦非不是眾生。何以非眾生而又非不眾生耶?以眾生之所以為眾生者,總繇妄緣所成,非實是眾生,是名眾生耳!夫眾生既全非實,豈可謂其永不能信而與般若相背哉!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已言無法得菩提,今疑世尊成佛,名得菩提,何亦云無得耶?故舉以問佛,佛言無有少法可得,是名菩提者,以妄執盡處,即是覺滿也。此與前是,前已言無法得菩提,今疑世尊成佛名得菩提,何亦云無得耶?故舉以問佛,佛言無有少法可得,是名菩提者,以妄執盡處,即是覺滿也,此與前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同。以前就因中說,此就果中說,又前止言無法,此則言無法名菩提也。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此承上文言無有少法可得者,以是法平等,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無有高下,故無得與不得,但證此平等之法,是名為無上菩提也。然雖曰平等,非可不修而得,應以無我等心,修諸善法,則了緣並運,正助雙融,其於菩提,庶可希冀耳。佛又恐人執善法為實,滯於有為,故曰即非善法,是名善法。此中前言無得,後又言有得,如何會通?蓋言有得者,證此無可得也。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上言以無我無人等修諸善法當得菩提,而善法之中,當以持經為最。故復以寶施較持經功德,以持經則非獨得善法之福,亦兼得無我之慧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上言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或疑若皆平等,云何如來常度眾生?故佛為斷之,汝等勿謂下遮錯解,何以故下示正見,如來說有我下展轉發明無我。以佛無我故,不見有眾生可度,佛雖有時說我,元來無我,執我者蓋是凡夫,雖言凡夫,亦無凡夫,凡夫尚不可得,如來安得有我;如來無我,又安有所度之眾生哉。若然,則雖終日度生,不妨一道平等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前已言色身不可見如來。佛又恐人疑色身從法身中現出,則色身固非如來,亦可因是而觀如來,故舉問空生。而空生果以為然。故佛以轉輪聖王難之。蓋以本測末,則可;以末測本,則不可也。空生既悟其非,佛又說偈以明之。以真如法身,非見聞所及,乃真智之境,惟證相應。故色相不可觀,而觀亦不可用矣。觀者,詳視也。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既說不可以聲色觀如來,恐人不達其旨,便一向離相求佛,故此遮之,蓋色相雖非佛,佛亦不離色相也。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此言離相求佛,是說諸法斷滅。夫求菩提者,萬行門中,不舍一法,豈說斷滅法哉!若說斷滅法,則於因中虧六度萬行,於果中損福德莊嚴,其於菩提相去遠矣!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佛又恐人聞不說斷滅,遂著於有為,貪彼福德,故謂寶施之福雖多,不名為勝;獨於一切法上知是無我,成於忍者,獨為最勝。何以為最勝耶?以受福德故福德劣,不受福德故福德勝也。忍即得二無我之智。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此釋不受之義,謂秪是於福德上不生貪著之心,是故說不受耳。作福而生貪著,則因成有漏,果必有漏;作福而不生貪著,則因成無漏,果亦無漏。故菩薩不應貪著,不貪著者,以其無我故。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上言菩薩以無我之故,獲福勝於寶施。人遂謂菩薩成佛,實有出現受福之事。故佛先出其錯解,謂如來有去來坐卧也;後示正見,謂如來無去來坐卧也。蓋法身不動若虛空,化身如影隨機應現,若有出現,而實無出現;若有受福,而實無受福也。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上言不應貪著者,非是相有而不著;乃相本自空也。故約塵界相破以顯法無自性。微塵若是實有,佛則不說是微塵,何以不說是微塵耶?以微塵之名,秪是假立。微塵本無自性,乃是因界碎而成,則實非微塵,名為微塵耳。非特微塵也,世界亦然,世界無自性,非是實有,但假名世界耳。何以故非世界名世界耶?若謂世界是實有,則不過是眾微塵合一之相,既是眾微塵所合,則非別有一合之相,但有其名而已。空生於此,已破其相。佛復為徹底指出曰:所謂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以相既非相,即是實相,不可以言語名字強為之詮表者也。以凡夫不達執相為實,而妄生貪著耳!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編者註:原本漏缺「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一句,今補上。)】

  上言凡夫之人貪著其事者,皆由於我、法起妄執也。今除我執,謂若人言如來說我人等見者,是人不解佛所說義。何者?以我人等見,本自空寂,當體如如,故云非我人等見,但隨俗假稱是名我人等見也。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此除法執,謂於一切法知其不生法相,見其不生法相,信解其不生法相,何以如是知、見、信解?以法相非相,其體本寂,無相可得,但名為法相也。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二執既盡,自然冥契真如,可以演說此經,故佛告空生,謂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布施,不及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此經之福。云何為人演說,便能勝耶?以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故耳。

  不取相者,不取我相,不取法相,亦不取非法相。三相叵得,始能如彼真如,而永無變動也。何以故能不取相耶?但應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露電而已。此六者全無實體而妄現似有,全無實體可破我、法二相;妄現似有,可破非法相。能作此觀,而般若之義儘是矣。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此結經也。般若深經,三世佛母,聞經四句,已超惡趣之因,一念凈持,必獲菩提之記。故人天異類,舉皆歡喜,信受奉行。信受者,不信諸法,惟信般若也;奉行者,依經起行,不取於相,行而無行也。

 


推薦閱讀:

金剛三昧經
什麼是「忍」的最高境界:《能斷,金剛經給你強大》八
陳家溝四大金剛小傳
【影評】從《金剛:骷髏島》看被數次翻拍的金剛系列?
宗薩仁波切的《金剛經》開示 (個人認為是最好的講解之一) - 般若花園 - 鼎典網 - P...

TAG: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