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十大願王

歡迎點擊上圖上方的「普光明樓」,然後選擇「關注」

這十大願王它殊勝在什麼地方呢?因為我們久劫以來的輪迴也好,修行也好,作為也好,都是在無常無我的「因緣會,因緣散」的因緣法或者有為法中,大家或入或沒、或覺或迷,這樣苦樂交織地不斷地輪迴著。這輪迴就像戲論一樣,就像戲一樣,一台台演出,一台台地結束;像夢幻一樣,一入睡就入夢了,醒來了無一物可得。世尊舉那個「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等等說法,實際是對我們九界有情所有的作為的一個如實的解釋,十分如實的一個解釋。

從「一者禮敬諸佛」一直到「十者普皆迴向」,這十種願王中,是一切諸佛圓滿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真實所依,也是一切凡夫欲得不退轉殊勝修行功德的真實緣起,此中無任何戲論,無任何不實的這樣一些或者說不具足的法、這種法的指導。從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我們一般可能都會有這樣的一個憶念,似乎我們在平時的念誦認知中對我們沒有什麼觸動一樣的。

那釋迦文佛也好,在華嚴這樣一個大的法會上,釋迦文佛在這樣一個法身大士的宣化教法中為什麼會提出這種願王呢?最主要是導引眾生遠離如幻的戲論,遠離一切不如實的作為,予以眾生究竟真實的佛法的實踐。因為在了義不了義的這個評判與分水嶺中,一切諸佛如來出興於世,諸佛如來宣化的一乘教法中,皆是依佛的果地覺而彰顯的事實、修法、教法,或者說回施的法則,導引眾生一生得不退轉。

(禮敬諸佛)

我們禮敬世間的賢善、父母,禮敬聖者,禮敬諸多的菩薩,似乎我們人生中的這種禮敬是孝順啊,是諸多於師長得以法益的一個最初善巧,或者說一個事業相的表達,那這一開張就是禮敬諸佛,欲以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果地成就者作為禮敬的對象,或者說作為唯一的禮敬對象,那就是指導或者直歸於一乘教法,緣起中就是安頓於究竟的法益中。

(稱讚如來)

這裡面沒有讚歎世間之善,也沒有讚歎諸天之善,也沒有讚歎聲聞、獨覺之善,乃至說菩薩之功德,他來展示讚歎諸佛如來。如來是諸佛十號功德的第一個稱謂,我們知道十號展示了一切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十種功德相,就是十種稱謂——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某某佛世尊。那我們稱讚如來,稱讚如來是這一切十號具足的諸佛如來的功德的這種作為、善巧。若是對相好莊嚴,若是對教法,若是對其威神功德,神通變化,若是對其實相展示等等,皆是在贊佛的這種功德與善巧。

那你說十大願王這種修持有什麼意義呢?若是禮敬,若是口業讚歎,它實際的作用又是什麼呢?實際我們最容易忽略的是我們的身業、口業、意業。我們最容易忽略就是自己的意業、口業,我們比較在意的是自己的身業、身受,因為凡夫的身見的這種執著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我們往往輕視自己的意業與口業,所以說第一個就把身業禮拜、禮敬諸佛放在首位。我們要真知道三業作為必有其果,那我們身業禮拜諸佛、禮敬諸佛必有其成佛之因、成佛之果;那我們口業稱讚如來,讚歎如來的相好莊嚴、諸多法則乃至威神善巧,或者說其所傳達的這種平等法性等等,實相功德,我們就會在自己的口業、意業產生不可思議的隨順讚歎的這種因果作為之中。

許許多多人認為修行可能是就所謂不睡覺或者睡覺很少,或者說有什麼境界,有什麼樣不可思議的作為啊,超常啊,三十年不吃飯啊,十五年不睡覺啊,認為這個不可思議,那你說千載萬劫的石頭不睡覺,也不吃飯,它的作用是什麼呢?

往往我們不知道這個緣起法中,或者說我們所禮敬所產生的因,因果相續的事實,所以這個禮敬諸佛乃至稱讚如來,這是抉擇於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這樣一個真實的、清晰的唯一緣起。許多人會讚歎聲聞法、緣覺法、禪定法、通力法,或者說諸多的世間的善巧法、技巧法,乃至說色受想行識的這種覺受變異法,但對諸佛如來的功德,對諸佛如來的禮敬往往是不夠的,好比說在禮敬諸佛的這種實質作為中,過去的古德提出來:若是人平等心安住,即為禮敬一切諸佛。就是我們一剎那間的這種平等心的守護,那就是對十方諸佛的禮敬,原本十方諸佛也不需要我們禮敬,但是我們真正地導引我們回歸到平等安心這樣一個緣起,或這樣一個事實上來。

(廣修供養)

第三個所謂的廣修供養,亦是導引我們在諸佛、諸佛的言說、形象、教法乃至種種遺物中我們作為守護、供養、實踐、傳播。像我們現在在塔廟中、在佛前點一燈、供一水、稍一合掌、生一剎那的尊重,乃至一句名言、名號的稱誦供養等等,都是不可思議的成佛正因,或者說資糧,或者說緣起,它會在相續中產生不可思議的事實。那我們都知道,有人看到過這種,在我們這個地方比較少,像在草原上,在西亞一些國家,就是草原比較多的地方,經常孩子被狼叼走了,孩子從小被狼養大了,就成個狼兒了,他就會像狼一樣地去捕捉食物,去撕裂這些食物等等,但他是人。他親近了這樣的生命,他會表達出這樣生命的作用力與意識;那我們親近、禮敬、供養、讚歎諸佛如來呢?如香熏染。

所以禮敬、讚歎、供養是我們欲成就菩提、消除諸障、究竟了義的這樣一個殊勝福德因緣的作為。世尊在這個地方說了許許多多的經典,供養一個五戒善人是什麼樣的功德,供養十戒善人是什麼樣的因緣,供養一個沙門是什麼樣的福德因緣,供養一個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等,乃至供養一個登地菩薩,乃至供養佛陀這樣的功德是怎麼樣子。

因為我們現在對供養的這種認知很多人不屑一顧,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許許多多的學佛者說:「那個形式的東西我是不在乎的,我心中有佛就好了。」那平時我們在飲食、穿衣的時候,風雨來了,飢餓來了,我們心中有衣服就可以了,我們心中有白米飯就可以了,是不是那樣子呢?要是有了,心中一有就可以擋饑寒了,那就可以了;要是我們心中有,該餓還是要飢餓的,該寒冷還是要寒冷的,那你一定要把衣服穿上,把飲食吃下去。那我們知道禮敬佛陀、稱讚如來、供養的功德與利益,我們要去作為呢它才有這種實質的體驗,就像我們飢餓了去進食是一樣的,會使我們的身心得到遠離飢餓的苦,或者這種覺受,使我們得到身心的安樂。那我們這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亦復如是,不能說我知道了就行了。現在我們漢地人學法在這個地方也是一個死角,往往說這個道理我知道了,他不去實踐,然後遇到問題了,遇到違緣了,遇到需要用法的時間,他的因果成熟了,他就用不上力。那麼我理解了,你要理解了去用它才有意義,就像剛才舉的衣食的例子是一樣的。

(懺悔業障)

像十大願王中對我們有情份中來說,自業、他業、共業,我們唯一的作為就是懺悔業障,唯一的作為!乃至說在凈土教法中九界眾生唯一的作為只有懺悔,別的沒有其他的讚許的東西。為什麼呢?此處唯彰顯佛德,唯依佛果,唯依佛教,唯以佛為師。所以此處的懺悔業障有代一切眾生共業懺悔的提示,有懺悔自身諸多業障、不究竟知見的這種懺悔。所以說自業、他業、共業乃至九界業中在佛陀面前皆應懺悔,唯歸於一乘教法。所以「佛種從緣起」,我們在這個緣起上若是不徹底不究竟,欲一生成佛沒有正因,因不真,果必迂曲。

那麼說這個懺悔呢,它的深意,在凈土教法中揭示了九界同歸,也就是九界同懺的這樣一個實質內涵,不要說我們對世間的善法斤斤計較,對天人、諸天的禪定、通力、福德、娛樂等等威神這樣的讚美,乃至對聲聞、緣覺、菩薩這樣不可思議的聖功德、殊勝的十波羅蜜的修持的讚美,這一切都回歸到懺悔與同歸的這樣一個事實上來,這樣佛種的緣起是清晰的。所以一乘教法中,但以佛師。這地方就獨暢佛德,緣起清凈、徹底、單一、真實!

那你說「法門無量誓願學」啊,那是你徹底回歸諸佛的一乘教法,這樣的緣起下面的作為了,那你有無量的法門可以學可以修,因為你得究竟安樂住了,所有的作為皆是利生方便;若是未達於究竟,一切作為皆是為自利而修持,或者說在積累親證一些法的狀態下自利尚未圓滿,何以利人呢?所以一切菩薩行地中無有真實利他者,但以利他為自利方便故。

那凈土教法,乃至說一乘教法中,唯以佛師、佛果的教法中,但以利益眾生為利眾生事實,別無自利方便,何以故?一切自利不可利益故,一切諸佛如來親證一切法不可得,所以在此處徹底隨順,無有自利設置,但以利他為究竟方便。這不是一乘教呢,在此處無以安立抉擇。

所以這個「四者懺悔業障」呢,那不是我們說做諸多過患了,想諸惡念了,犯諸戒律了,傷害於他人了,嗔心慢心痴心等等的想法了才去懺悔,不是!乃至說於諸世間之善、天人之福德,乃至說諸大鬼神的威神善巧,乃至說諸賢聖、諸波羅蜜的修持等等皆應一同地捨棄,徹底回歸一乘教法,也是唯以佛師,頂戴隨順,九界摒舍,同歸一乘。若沒有這樣的徹底的誓願與發心,那你就不能稱為十大願王。所謂願王者,同攝法界,一乘大利,或者究竟大利。

所以說後期一些善知識把《普賢行願品》放到《凈土五經》中來,實在是用心良苦。像後面諸多的,乃至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莫不都是以諸佛如來諸多教法、作為、形象,乃至說實質的內涵的作為我等隨喜、隨順這樣的一個修持、觀察、實踐。

(隨喜功德)

隨喜在我們這個時代啊,在我們的心目中這個隨喜的心是十分地寡少的,尤其是減劫的眾生,因為減劫的共業所使,助人之喜、助人善緣、成人功德、輔佐於人的心在我們這個時代,若是我們在世間有普通的這樣的心理,那此人一定是在行增劫事,一定是不可思議的人。你可以觀察的,就是我們要是平時有人做善緣、做事情、作為,我們去輔佐他,默默無聞地、有意無意地去助喜——就是隨喜、輔佐、成就其作為,令其善緣得以增上,要是我們有這樣的作為,心中會生起極大的喜悅。但這個時代壞人善緣,譏謗於人,減損他人,令人事業無成,這種減損的作為在我們周邊發生得是十分地頻繁。

此處隨喜功德呢,像我們得遇凈土法門唯以佛師,唯以凈土為歸,捨棄諸多雜緣用心,這樣的功德應隨喜;若染著世間、若染著聲聞法、緣覺法、菩薩法等修持的不應隨喜,唯隨喜最上乘教法,來導引一切眾生有情同歸極樂,那這樣的隨喜是一乘了義的,是究竟的,是一個大的功德相。這個大是徹底的,是如實的。所以隨喜功德在此處亦是導歸於一乘佛法的這樣一個善巧方便,當然我們平時可以隨喜別人的善緣、作為。好比說輔佐釋迦佛教法的住世,乃至世間善緣的住世,乃至僧法,乃至他人的一些點點滴滴的善緣、作為、事業相,以這樣的因緣與別人結一個殊勝的因緣來導引其往生極樂世界,或者說導引其隨喜阿彌陀佛的殊勝願望,隨順阿彌陀佛的殊勝願望,來一期成辦無上菩提,那這個隨喜的作用是不可思議的。或者說以導歸極樂、隨喜諸佛功德來折射到隨喜世間種種善緣,來勸化有情導歸極樂的這樣一個認知,那麼這個隨喜功德在此願王中亦起到抉擇的作用。

因為這個願王啊它就是直指究竟,非泛濫說,或者說不是那種,像世尊在《妙法蓮華經》里講世尊出世但說一乘教。那我們平時學佛的人往往認知有五乘教或者三乘教法,在此處的隨喜亦復如是,起碼要有這樣實質的內涵,我們在隨喜世間、出世間、聖教法、菩薩教法的這個過程中,以導引隨喜阿彌陀佛殊勝大願為事實的這樣一個隨喜功德,那麼這稱為隨喜願王,可能這個願王是有意義的。要不然這十大願王這個「王」是不能稱謂的,因為十方法界唯以諸佛如來功德乃能同利、普遍利益十方有情或者九界有情,所以隨喜諸佛功德方能稱為這種隨喜功德的願王。若不如是,可能是我們什麼隨喜,好比說隨喜世間法、世間善緣而滯留於世間善緣,隨喜聲聞啊、菩薩啊、緣覺啊等等,我們在那個教法上得以滯留——或者說感覺此處亦不可思議,那一對比而言,亦是不可思議。在諸佛如來的究竟功德利益上來對比認知,隨喜諸佛功德是必然究竟的一個引導與抉擇。

其後的文字亦復如是,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這些文字我們在逐漸清晰它為什麼稱為願王的這樣一個內涵中呢,我們再去讀誦,再去實踐,就了解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直指一乘教法,就是一生成佛這樣一個實質的抉擇、導引。

選自慈法法師《凈土生活》


推薦閱讀:

炒股常備十大網址(珍藏版)
花錢養男人的十大女明星
上個世紀最漂亮的十大美女,兩個是謝賢的前妻,一個是發哥前妻
什麼樣的床墊比較好?床墊十大品牌朗樂福
中國十大最適合夏天去的旅遊勝地

TAG: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