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中國星空(二)
「三垣二十八宿」星官體系的組成
中國的「三垣二十八宿"恆星體系,就是把全天星空劃分為三垣和二十八宿共31個天區。
三垣包括北天極附近的紫微垣,它居於北天中央的位置,也稱中宮、中官或紫宮。太微垣在紫微垣和南方七宿之間,而天市垣在紫微垣和東方七宿之間。之所以稱為三垣,是因為每一垣中,都有星官排列成各自的左右垣牆,牆外附近也有若干相關的星官屬於該垣。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史料中關於三垣所含的星官有所不同,在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劃分中,紫微垣含有37個星官,太微垣20個星官,天市垣19 個星官。
蘇州石刻天文圖
該圖最早由南宋的黃裳繪製並呈皇帝。後於淳祐七年(1247年)刻在石碑上,得以流傳至今,現存江蘇省蘇州文廟。黃裳是南宋時期的製圖學家,精通天文、地理和製圖,他根據北宋元豐年間(1078一1085年)的一次恆星觀測資料繪製該圖。本圖是世上現存星數最多的古代星圖,多達1440顆星,並且繪圖為準確。它作為「三垣二十八宿"星官體系的典型代表,是世界天文學奇珍,已被載入人類科學史冊。
人們為了便於觀察日月和行星的運行規律,將黃道、赤道附近的星空沿經線方向劃分成大小不一的28個天區,每段稱作一宿,每宿中選出一個代表星官,以它的名字命名整個區域。由於月亮在天上運行一周約為28天,即一個月,每天晚上月亮就會位於某一個天區內,好似住宿在這裡一樣,因此這28個區域被稱為二十八宿。在古天文中「宿」發音同「秀」。
這二十八宿的名稱為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每一宿不僅包含了與這一宿同名的主要星官,凡是落在這一天區內的星官,也都屬於這一宿統率,但三垣範圍內的星官,只單獨屬於三垣。
二十八宿按照方位分為東、北、西、南4組,每組含7宿,分別是:
東方蒼龍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共有46個星官;
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共有65個星官;
西方白虛包括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共有54個星官;
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共有42個星官。
依上所述,全天劃分為三垣二十八宿的中國星空,一共283個星官,共計1464 顆星。這就是中國傳統的星官體系。
《步天歌》——寶貴的文化遺產
《步天歌》和所配文圖
出自文津閣本《四庫全書》所載《靈台秘苑》
三國時代陳卓關於星官的著作和原圖早己散失,未能傳世,只能通過相關史籍來觀其原貌。這些史籍主要有隋代丹元子的《步天歌》、唐代李淳風的《晉書·天文志》和《隋書·天文志》,以及唐代瞿曇悉達的《開元占經》等。它們都以陳卓星官為基礎,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和形式論述了中國傳統星官體系。
在600年前後的隋代,法號為丹元子的隱居者,按照陳卓所定全天星官的布局,將此前流傳的石申、甘德和巫鹹的三家星官重新整理,作了一首認星歌謠《步天歌》。到唐朝初年,王希明對歌詞又作了裁訂。從此《步天歌》成為表述中國星象的代表作,至今流傳。
對「三垣二十八宿"體系的劃分和星官形象的記載,儘管在漢代文物中已能看到,但涵括全天恆星,圖像、星名和星數清晰可辨的天文學著作,最早的仍要數《步天歌》。《步天歌》首次詳細整理和記錄了二十八宿三垣的全部成員,其分章、星官、星數、尋星順序都嚴格遵循實際觀測。先描述每宿的主體,再以宿星為主,描述所統率的各星官與主體間的相對方位關係。形式上採用通俗的詩歌體例。 《步天歌》成為後世中國古代天文學研究與著述的一種標準範例,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步天歌》的特點是文辭淺顯,內涵豐富,星名完備。它所用語言並不深奧,所取用的材料也不過是整理串聯起己有的專業知識,這些特點使它能夠在中國天文學史上長久地發揮重要作用,這一點很少有其他著作能與之相比。清代學者梅文鼎對它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步天歌》所列星象,特為簡括。故自宋以來,天官家多據為準繩。」
《步天歌》以生動的韻文,將周天恆星連綴在一起,它「句中有圖,言下見象」,輔以文圖,彌補了星圖難以流傳和文字不夠形象的缺點。它以明白的語句勾勒出星空世界一個個具體生動的形象,使人如同漫步其間,繁難而神秘的星空,竟因它而變得平易且充滿詩意。
《步天歌》易懂、易學、易掌握,成為中國古代學習天文的必讀書,宋代著名史學家鄭樵就一面讀《步天歌》,一面觀察星象,「時素秋無月,清天如水,長誦一句,凝目一星,不三數夜,一天星斗,盡在胸中矣"。
月球下面
石申是戰國時期的天文學家,星占術石氏流派的代表人物。月球上有以他名字命名的環形山。
周曉陸先生在《步天歌研究》一書中指出,在流傳下來的《步天歌》各個版本中,基本都是360句到366句。作為一部天文學著作,這當然不是巧合,作者細密的設計心思暗藏其間,中國古代周天為365.25度, 一句一步,一步一度,至365度而恰好步天一周,此即「步天"一詞原意所在!
《步人歌》作為產生於中國中古時代的一部重要天文學著作,在延續和普及中國傳統星象方而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它具有非凡的生命力,歷經一千多年流傳下來,成為中華文明的一份寶貴遺產。
「二十八宿」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
如:《周禮·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摘自《中國古代天文曆法基礎知識》。
推薦閱讀:
※論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對東亞各國的潛在威脅
※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確立和結束的時間分別在
※導致中國式離婚10大潛規則
※1·中國20世紀政要人物200名【1900-1910】
※古典辭賦網◆中華辭賦家聯合會◆中國辭皇◆賦帝司馬呈祥◆9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