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章] 揚州十日

清順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在清滅南明弘光政權之戰中,南明弘光朝兵部尚書史可法督率揚州軍民抗禦清軍圍攻的城池守衛戰。

  揚州是長江以北的重鎮,又是弘光朝廷所在地南京的門戶。史可法於弘光元年(1644年)五月始,便著手以揚州為中心的防禦。他將高傑、劉良佐、劉澤清、黃得功四部,分別部署於泗州(今安徽泗縣)、臨淮、淮安、廬州,自駐揚州,節制調遣。此時,清軍主力正在兩路進攻陝西李自成大順農民軍(參見清滅大順之戰),暫時無暇顧及南方,然而南明弘光朝廷並未如史可法所請,乘機率師北伐,而是忙於內訌火併、爭權奪利,把希望寄託於向清求和,南北劃江而治。順治二年正月,清定國大將軍多鐸率軍攻克潼關,破陝之局已定,便奉攝政王多爾袞之命轉兵東南,兵鋒直指南明。與此同時,南明派往北京講和的使臣左懋第被扣留,南北和議宣告失敗。顯然,戰爭的中心已由西北轉向東南。史可法見情勢危急,檄招江北各鎮支援揚州,僅總兵劉肇基率所部4000人自高郵(今屬江蘇)入援。四月十七日,清軍前鋒進抵揚州城郊,集結兵力,搜羅船隻。十八日,多鐸率主力兵臨揚州城下,先派明降將李遇春等勸降,遭史可法拒絕。清軍隨即發起攻城。史可法泣諭士民,為死守計,督萬餘官兵登陴分守各門,自守舊城西門險要。劉肇基守西北門。二十二日,總兵李棲鳳、監軍高岐風率4000餘人乘夜出降,使城中守備更加薄弱。二十三日,總兵劉肇基請求,乘敵不備,背城一戰,未被史可法接受。清軍連日由四面向城中發炮,屢毀城牆。史可法督軍民以草袋盛土填障,修補城牆,多次擊退清軍的進攻,殺清兵數千。同時,史可法血疏告急,請求援兵,不應。此間,清軍多次勸降,均被拒絕。二十四日,清軍從泗州運來紅夷大炮。二十五日,多鐸集巨炮猛轟城西北隅,城破。清軍壘屍為梯,蜂擁攀援入城。史可法被俘,不屈而死。劉肇基率余部繼續與清軍展開巷戰,皆戰死。多鐸下令屠城10天,史稱「揚州十日」。 

本帖轉自網路

江陰三日,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同一時期先後發生的,多鐸是為了消除漢人的反抗震懾人心而屠城,破城斬史可法後,卻又為史可法立了祠堂祭祀南明這樣的忠臣。亦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情節在裡頭。關於多鐸事情的後世傳誦並不多,不過這位多爾袞同父同母的弟弟,也算是軍事奇才了,為大清屢立戰功,印象中是36歲出天花死的,先於多爾袞,多爾袞死後,因同族受到牽連,其後人被削爵了,後來貌似被乾隆平反了,納入賢王祠,被贊為軍功最高的親王。多爾袞的生母阿巴亥1626年被迫殉葬,與清太祖合葬於福陵,死的可憐,但大妃的三個兒子阿齊格、多爾袞、多鐸戰功赫赫,都不是慫人。轉發者
推薦閱讀:

吃了春天的幾餐飯,覺得人間還是值得
1645年5月20日,明末名臣史可法於揚州殉國
揚州,憑什麼?
煙花三月下揚州(瘦西湖篇)
她是97年的活潑女孩,也是「枯燥」的揚州通草花製作技藝的守藝人

TAG:歷史 | 揚州 | 文章 | 揚州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