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幾分鐘了解一點佛教文化(二)

 佛教基本觀(續上篇)              佛教一般認為有七個基本觀點,所有的佛的經律論著作都從不同角度充分表述了這七個基本觀。對佛學的認知首先應該從這裡起步。 

    一、四  法  印                 一切有為法皆無常     無常是佛教的一個基本觀念,佛家認為整個宇宙,包括世間的一切,每時每刻都是不斷變化的,沒有永恆的東西,一切都不斷在變化,人的生老病死,宇宙的成住壞空,都是無常的現象。 無常也是佛教的世界觀、人生觀。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緣所生的諸法,空無自性,隨著緣聚而生,緣散而滅,它是三世遷流不住的,所以不但有情世間的眾生有生、老、病、死的現象,器世間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的演變,人的心念有生、住、異、滅的變化,自然界的時序更是春、夏、秋、冬,或冷、暖、寒、暑的更替不已。 無常是宇宙人生一切現象的真理。依物理學來說,宇宙世間一切事物沒有絕對靜止的,既然是動的,就是「無常」支。                     一切有漏皆苦                  「漏」指貪慾、仇恨、愚昧、偏見等各種煩惱心情。               「苦」指人的精神上的壓抑與負擔。                    佛法認為輪迴人生的本質是苦,生活中充滿了苦,離不開苦                  「幸福快樂」只是一時,其中也都潛伏著苦,結局終究是苦。                    苦的根源是我執、法執、愚昧偏見、貪婪慾望,憎惡仇恨等種種煩惱。                    有貪慾就有精神負擔,所以「有漏皆苦」 。 

                                    諸法無我          「法」代表人和一切事物。          「我」指人和事物的具體的獨立自性」或「物質性」。     1、人無我(人空)。認為人是由五蘊包含了色、受、想、行、識和合而成,沒有常恆自在的主體——我(靈魂);      人是由物質身軀和思想、感覺、行為、主體意識等五種成分組成的。其中每一種單獨成分都不是「人」。    2、法無我(法空)。認為一切法都由種種因緣和合而生,不斷變遷,沒有常恆的主宰者。 

                                         涅磐寂靜 

     佛法認為在輪迴中的生命無安樂、快樂可言,只有根除了煩惱,脫離苦海,才會得到愛恨息滅,身心安寧自在的無為之樂。               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此為佛教終極之目的。 

   二、眾生生存環境------器世界  

            佛教認為宇宙是一個無限大的空間,宇宙空間中存在著與恆河的沙粒一樣多的大小形狀各異的天體。這我們生存的這個器世界(生命載體),屬於婆大千世界,而婆大千世界只是天體中的一小個部分,些天體都在經歷著成住毀空的過程。            佛教認為眾生的生存環境,是眾生的業力和願力創造的,他對眾生的生存、苦樂有極大的影響。人們應該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環境、優化環境。要愛護一草一木。環境的惡化、資源的破壞意味著地球上的生命的末日將臨。因此不但傷害動物、鳥獸、昆蟲是犯罪,就連割草砍樹、破壞自然生態、污染環境河流都視為惡行而屬於佛律禁止之例。     

   三、生命的流轉運動-------輪迴 

       宇宙中的眾有情生命處於一個生了又死,死了有生,生死永無止境,流轉不息這種輪迴流轉,如像一個上下轉動不息 的「水車」,三界六道的生命就像水車的斗子,忽上忽下地變換著位置。         把一個個生靈投入這個流轉系列,是一種虛妄顛倒無名意識和這種意識支配下的善惡行為(造業).愛和善行是能使上升的因業,恨和惡是下墮的因業。       輪迴圈中的生命共分為三界六道:                               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                              六道者:一、天道,二,阿修羅道,三、人道                                              四、畜生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             六道輪迴有二是有形的,即是「人道」和「畜生道」。                六道輪迴有四項是無形的,即是「天道」、「阿修羅道」、「惡鬼道、]、 「地獄道」。                                                             行十業因緣,要墮落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                行十善業道因緣,則生天界及人界。 

天界就是「神界」,是正直福德的靈魂所居之境界                 阿修羅界,就是精靈世界,留在精靈世界的靈魂,固 也修善業但走了一步邪路,所以不能稱為「正神」,                         只能稱為「邪神」或「邪鬼」了「走火入魔」就是人先 有邪念,邪氣乘隙而入者也。      四、因 果 報 應 

                                           因果報應是佛法的基石。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由因變果,有果及因。          人的生命因緣規律不同於其它物質的因緣規律。佛家認為生命不是純物質的現象,生命是肉體和精神智體兩種完全不同的存在形式的特殊結合。生命的肉體部分是父精母血合成,精神部分是前世精神智體的繼續。          生命是前後連續不斷運動的,前後相連,無始無終。今世的生命就是前世生命的連續,後世生命又是今世生命的連續。          報應指的是思想行為引起的後果。          愛引起愛,恨引起恨   善惡的後果據善惡的性質及時間順序有遠有近,有的立刻報應,有的來世或隔幾世才報應。謂之「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間未到,時間一到,一定會報。」          今世的苦是前世善惡行為的後果,後世的苦樂由今世決定 

   五、世間因果和超世間因果---四諦 

           

            苦、集、滅、道是佛法的概括。                  集諦的「集」指苦的集因,即產生苦的種種原因。            產生苦惱的原因就是貪、 痴、慢、疑、邪見等煩惱意識。            苦集二諦是世間因果,滅道二諦世超是因果。 

             六、佛的四身和事業 

                             自性身、智慧法身、功德報身(享用身)、 應化身(也稱化身)。                有人說佛教是「偶像崇拜」,錯。供養佛像有兩個目的:                                 一是眾生敬仰佛無量功德智慧。                                                                                                                 二是佛像做觀想對象,排除雜念,心住一境。                             佛的事業就是救度眾生。              佛的利眾無意識,無傾向,自然無力,如像陽光、雨露,雖無意識,卻能普照大地,滋潤萬物;                  佛具遍智一切的平等智,凡是佛智所及之處,便有佛身和佛能。 

                            七、三寶皈依法 

                                          在佛法中稱佛、法、僧為三寶。                佛是指路人;法是道路;僧是熟悉道路的夥伴和引路人。                三寶:向眾生說法和普渡眾生的佛,指引成佛的經典教義、啟迪心扉的佛智以及諸聖僧菩薩。              皈依為皈投或依靠之意,也就是希望投靠三寶的力量而得到保護與解脫。                學法、修法的全部過程和最終結果,都屬於三寶皈依法的範疇。
推薦閱讀:

有沒有念《金剛經》很久的?有什麼改變?
六祖惠能真身千年不壞,至今供奉在廣東韶關南華寺,大師圓寂後真身不壞,是否有科學解釋?
永生(佛教無量壽)----第二章 闡明宗旨 第十節/共十三節

TAG:文化 | 佛教 | 了解 | 佛教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