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氣血四種「淤」毒

  一、氣血第一種「淤」——黏滯重濁的痰濕

  一說到痰,人們可能立刻會想到咳嗽堵嗓子眼裡的那種黏黏的物質,或者是我們平時吐出的口水。而中醫上把痰分為兩種——「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有形之痰」主要存在於肺部,即肺部和支氣管分泌出來的黏液,也就是我們平常咳嗽吐出的痰涎,也稱為「外痰」。一般來說,健康的人痰很少,只是我們的身體為了保持呼吸道濕潤而分泌的少量黏液,但是當我們生病時,呼吸道發生炎症或者是主呼吸的肺出了問題,呼吸道就會分泌更多的痰量,而痰的性質也會發生變化,可以由黏痰變成黃膿痰。

  我們這裡說的痰濕,實際上指的是「無形之痰」。它在人體各個組織、臟器、血液之內,是我們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痰濕是由於身體里的水液停滯不化了而導致痰和濕凝聚在一起,它有黏滯、重濁等特點。當人體臟腑陰陽失調,氣血津液運化失調,就容易形成痰濕。

  痰濕的產生與肺、脾、腎三臟功能有密切的關係。中醫認為「氣鬱生痰」、「脾虛生痰」,若肺失宣降,津失輸布,就會液聚生痰;若脾不健運,濕聚成痰;若腎虛不能制水,水泛為痰。這三臟中,又以脾的功能最重要。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我們身體所需要的一切營養物質來源於食物,我們吃東西的時候,食物會經過口,然後運送到胃,還必須經過脾的運化,營養物質才能被運送至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如果脾運健旺,則臟腑氣血充和;若脾運失健,我們胃裡積累的食物就不能變成營養物質運送到周身,體內沒用的產物排不出去,就會與體內的水混合,腐爛發酵,就成了痰濕。體內痰濕過盛,就容易患冠心病、中風、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痰濕會造成瘀血,那麼痰濕和瘀血一結合,就會產生如腫塊、乳核、炎性包塊等,讓人苦不堪言,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演變成腫瘤,危害我們的生命安全。

  胖人容易痰濕 體內痰濕太多的人,基本上都會發胖。元代朱丹溪曾提出「肥白人多痰濕」的觀點。

  我們平時說的脂肪,實際上就是痰濕的一種。脂肪是聚積在體內的水濕中的污穢部分凝聚而成的,具有「痰」的污穢、黏滯、稠厚的特徵。我們的身體本來很苗條健康,如果腰腹部出現了痰濕,你會覺得腰部像綁上了一個垃圾袋,身體沉甸甸的總是很重,很難受,幹什麼都覺得費勁。

  痰濕導致的疾病

  痰濕沉積瘀堵在身體的哪個部位,就會引起哪個部位的疼痛或不適,成為新的致病因子。比如說,痰濕在血管里,就導致血液運行瘀滯,附著在血管壁上的痰濕,相當於我們平時所說的血脂、膽固醇等;痰濕在心部,就會蒙蔽心竅引起神志不清;脾胃中有痰濕,可以阻滯中焦引起噁心厭食;關節中有痰濕,就會引起痛風。

  體內痰濕過盛的人,很容易患上糖尿病。由於痰濕阻滯中焦脾胃,日久就會化熱,耗傷脾胃之陰,接著熱邪會進一步向上耗傷肺陰,最後還會傷及腎陰,使人出現多尿,這時,糖尿病就產生了。痰濕還容易引起中風。當痰濕瘀堵在血管中,影響了血液的運行,使血流緩慢,有的細小的血管甚至被痰濕堵住了,血液根本無法流通,這時就容易引起血管阻塞的腦血栓症。痰濕是黏稠的物質,當它附著在血管壁中越積越厚,越積越重,就會使血管彈性逐漸降低,當人受到意外的刺激時,沒有了彈性的血管就容易破裂,發生腦出血等腦中風症。 體內有痰濕的人,總是容易犯困,沒怎麼勞動就覺得渾身累,這是因為體內的痰濕阻滯了氣機的升降,脾不能將水谷精微布散周身,五髒得不到充養,導致五臟六腑的氣血兩虛,就會出現睏倦、乏力、心悸、胸悶、氣短、眩暈、腰酸、嗜睡等一系列癥狀。

  痰濕的飲食注意

  祛除痰濕,平時在飲食方面,少吃豬肉、肥雞、牛奶、甜食、茶飲、酒類等助濕生痰之物,要注意多吃一些健脾利濕、化痰祛痰的食物,如白蘿蔔、荸薺、紫菜、海蜇、洋蔥、薏苡仁、紅小豆、蠶豆、包菜等。飲食應以清淡為主,最好少吃甜食、肥肉及黏、油膩的食物,而且千萬不能暴飲暴食和進食速度過快,每次吃七分飽為宜,酒類也不宜多飲。還要注意忌口,比如大棗,雖然性溫味甘,能補氣養血,但易助痰濕,斂外邪,所以痰濕之人應該盡量少吃;枇杷,雖然性涼味甘酸,但多食會助濕生痰,痰濕體質者也不宜吃。其他還有李子、柿子、甲魚等,最好少食或不食。

  二、氣血第二種「淤」——凝黑失氧的瘀血

  《說文》中對「瘀」字的解釋是「積血也」。《急就篇》中為「瘀,積血之病也」。中醫認為「瘀」就是瘀血,我們在這裡把瘀的範圍擴大化了,只要瘀堵在體內的物質,我們都稱之為瘀。而所有無論是痰濕、濕熱,或者是濁氣,瘀堵的最後結果一定是產生瘀血。

  人體的一切活動都是靠氣血的運行來維持,人體就是一個大國家,各個器官就是國家中的城市,而經絡就是連接城市與城市的高速公路,氣血運送著營養物質通過這些高速公路滋養著全身,讓這個國家正常運行。如果某段高速公路產生了堵塞,不管是車禍也好,泥石流也好,最後的結局都是氣血運行的通道被阻斷,血液不能順利循環了,營養不能輸送,這個國家肯定某個地方就會出問題。

  《靈樞-脈度篇》說:「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榮其臟,陽脈榮其腑,如環之無端,莫如其紀,終而復始,其流溢之氣,內灌臟腑,外濡腠理。」血液則起著滋濡臟腑組織的作用。血液循行在我們身體的脈絡之中,在氣的推動下,循環無端地滋潤著五臟六腑、皮肉筋骨,給我們的身體提供營養。

  血濁百病生,血清自安寧:血濁是對血液的質量、運行及功能異常的高度概括,包括現代醫學的代謝綜合征,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高血粘,高血壓,痛風,腎病,肝病等。

  血濁中醫早在《內徑》中就有論述,首見於《靈樞逆順肥瘦》「刺壯士真骨,堅肉緩節監監然,此人重則氣澀血濁」,此外血濁還導致淤、痰、毒的發生,四者往往相兼為病,相互益增。

  血濁的原因是不良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長期服藥等均導致各種有害有毒物質、及殘留物質不能完全排出體外,或這些物質過多,超過了人體自身的清理能力,而積於體內,日積月累造成血液中毒,這些有害物質就像淤泥、雜質、苔蘚、亂草一樣,混在血液內,淤積在血管中,附著在血管壁,通過血液循環進入全身的臟器、組織、器官中,直接影響心、腦、肝、腎、皮膚、眼、耳等組織器官的功能,還會干擾內分泌、新陳代謝功能、損害免疫系統、神經系統。

  這些毒素存在於血液中,致病極為廣泛。如濁血失榮,污腦濁神,則頭腦昏沉,健忘,記憶衰退,精神欠佳,行動、思維遲鈍。濁血污心,則胸痹心悸,怔忡眩暈。濁血污肺,則息微氣弱,咳嗽痰喘。濁血污肝,則煩躁易怒,脹痛積瘕。濁血污脾,則胃脹嘔逆,納呆泄瀉、或便秘。濁血污腎,則陽痿早泄,頭空耳鳴。濁血凝澀關節,則關節僵直,疼痛不適。血中積濁,則出現血脂高粘、流變失常。濁血停著於皮膚,則皮膚粗糙,灰暗無光。發銹變黃,形成黃褐斑、蝴蝶斑等。濁血凝澀,久則易生痰、瘀、毒,四者膠結形成瘰癧、癌腫。

  血濁其實就是血液垃圾,其來源:

  ⑴、飲食,高脂肪、高熱量、食物中化學添加劑,色素、防腐劑、農藥及有毒、變質的食物。尤其是長期服用藥物者。

  ⑵、飲用水不達標。

  ⑶、生活環境,汽車尾氣、工業污染、裝飾材料、輻射線等通過呼吸、或皮膚滲入血液。

  ⑷、人體代謝產物的積累,如尿酸、前列腺素等。這些血液垃圾慢慢的毀掉了人的青春和容顏,一口一口的吃掉了人的健康和壽命,讓人容顏憔悴、疾病纏身,難以治癒。

  治療方法就是清血化濁,常用藥物有:薏米、山楂、蓮葉、丹參、綠豆、百合、苦蕎麥、決明子、澤瀉、紫草。也可選幾樣泡茶長期服用。尤其是薏米、綠豆、決明子、丹參、苦蕎麥有養顏美容之功效。

  血瘀導致哪些病

  血液循行於血脈之中,由氣推動,周流全身,血脈為血液循行的管道,就好像是水沿著水管循流,然後通往各家各戶。血液也是如此,氣推動著血在血脈中的循環作用永不停留,流淌到身體的各處。血液的正常運行需要氣的推動。如果氣機出現異常,血液就不能正常循行。比如說,在管道中間堵上了一堆痰濕,氣推著血運行到那裡就停滯下來了,過不去了,結果血液運行不暢,受到阻滯,或溢出脈外,郁於體內,稱之為「瘀血」,或排出體外,則稱之為「出血」。不管是瘀血還是出血,都是「離經之血」。瘀血是死的、不流動的血,就是一堆只會腐爛的垃圾。健康的血液是紅色的,而瘀血顏色發黑,它是凝固的,遇水不化,停留在身體中,只能給血液循環帶來障礙,產生病症。瘀血是產生各種疾病的根本原因,不排泄出來,疾病就好不了。

  人體進入老年,都有明顯的瘀血存在,例如色素沉著、皮膚粗糙、老年斑的出現、鞏膜混濁等等,都是典型的瘀血表現。而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如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中風、老年性痴呆、前列腺肥大、頸椎病等都是瘀血深化的體現,也是最常見的導致衰老和致死原因。

  、氣血第三種「淤」——濃濁厚重的濁氣

  濁氣,顧名思義,就是體內濃濁、厚重的廢氣。

  人以五穀雜糧為食,而肚子內濁氣是五穀生化所產生的,所以每個人體內都有濁氣。特別是現在物質生活改善了,人們的食物種類非常豐富,我們的腸胃無力運化掉這麼多的食物,多餘的營養被當作殘渣腐化酵解就會產生濁氣。濁氣中飽含各種毒素,這種濁氣如果不能排出體外,就會溶入血液,進入肝、腎臟,產生疾病,或者是停留在身體各處,給氣血循環造成瘀堵。

  除了食物中的濁氣,我們的不良情緒也會轉化為有形的濁氣,比如說恐懼、悲傷、憂愁、憤怒等等。一生氣的時候,我們常說「生了一肚子氣」,特別是生悶氣的時候,就會發現頭暈頭疼,肚子脹,老覺得有一股氣堵在那裡,當你發泄出來了,這種情況就會改善很多。濁氣從根源上來講是由情志誘發而起的,不良的情緒雖然看似無形,但最後都會變成有形的濁氣來傷害你。有的人喜歡生悶氣,我們知道怒傷肝,一生氣不發泄出來,那些氣只能停滯在臟腑之間,形成濁氣,而且濁氣不僅在肝里存著,還會蔓延到腸胃中、血管里,結果導致血液流動緩慢,瘀血就形成了。

  濁氣在身體里就像一個大坑,它堵在了經絡某處,血液循環到那裡時,過不去了,停滯在那個大坑裡不動了,結果成為了瘀血,產生了細菌病毒。有的人說通就是通瘀血,把瘀血祛除了就通了,實際上,瘀血祛除了,濁氣不除,等於那個大坑還在原處沒動,這批瘀血清除了,新的血液流過來,還會瘀積成新的瘀血。當氣滯血瘀越來越嚴重,在體內鬱結成塊,就變成了腫瘤。所以說,唯一的治療辦法,就是把大坑給填平了,也就是說把體內的濁氣給排出來,沒有了瘀堵血液的東西,身體的血液循環自然也就順暢了。

  哪些人濁氣重?

  仔細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女性要比男性更容易長斑。很多女同志化妝品沒少用,面膜沒少買,可臉上的斑還是此起彼伏,永遠消不掉。而很多男同志從來就是一塊香皂從頭洗到腳,什麼化妝品也不抹,臉上反而很乾凈。這是為什麼呢?其實臉上的斑,大多是因為體內濁氣造成的,這些污濁的氣體在體內停留或者亂竄,沒有排出來的通道,造成體內多處瘀血,表現在外表,自然就是一點點像「蒼蠅屎」一樣的斑點了。排掉這些濁氣有一個很有效的辦法,那就是打嗝和放屁。女同志都好面子,覺得打嗝和放屁是一種非常不體面的行為,女同志一聽到有人放屁,一般都會皺著眉頭,小嘴一癟,抱怨一聲:「沒道德,污染空氣。」這放屁很自然的生理現象都被女同志們上升到道德人格層面了,可這濁氣在體內不排出來,污染的可就是自己的身體了。女同志們打嗝了就用手捂住嘴,本來可以出來的濁氣又從嘴回到了體內,想放屁了也使勁忍著,硬生生把那些又濕又臭的污濁氣體又憋回體內了。這樣一來斷了濁氣排出的通道,濁氣只能在體內積攢,臉上又怎麼能幹凈清爽呢?而男同志對打嗝放屁倒是看得很開,該放的時候就放,將濁氣排出,頓時覺得十分痛快,身體也輕鬆許多。結果,看看身邊的男同志,有幾個臉上有斑的?所以,女同志們,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也為了自己的美麗容顏,千萬不要為了所謂的面子而去違逆身體自然的需要,打嗝和放屁就是一種排毒的好方法。

  一說排毒,人們立刻想到宿便,實際上濁氣也是毒的一種。濁氣不除,你體內的垃圾也得不到清除。濁氣堵在腸道里了,你會發現排便也不容易了,這是因為濁氣阻礙了血液循環,血液循環慢下來了,腸道就沒有力氣把垃圾排出體外,就容易形成便秘。正所謂「氣不暢則血不流,血不流則水不通,水不通則毒不排」,便秘的人,吃一些通便的葯,排便時先放幾個屁,把濁氣去掉了,然後再排出一些污水,自然就能通便了。

  四、氣血第四種「淤」——潮膩的濕熱

  「濕」我們知道肯定是指水濕,濕分為內濕和外濕。外濕指空氣潮濕、環境潮濕,如淋雨、居處潮濕等,外在濕氣會侵犯人體而致病。內濕是指消化系統運作失宜,對水在體內的流動失控以致津液停聚而形成內濕。

  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東西,我們喝的水,經過脾胃的運化,肺的肅降,上下循環,水的精華便滋潤了整個身體。多餘的水分會下輸到膀胱,經過膀胱排泄出體外。如果水上下循環的某個環節出了問題,人體內有多餘的水分排不出去,就會停留在身體的某處,產生濕。所謂熱,則是一種熱象。熱是因為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併入侵人體,或者是因為體內的濕無法祛除而化成熱,因此,濕與熱經常是相生相伴的。

  濕熱是一個什麼現象呢?我們舉個通俗點的例子。農民們在收穫的季節會把收回來的稻穀晒乾,加工後就成為我們日常食用的大米。在曬稻穀的時候,最怕的就是突然降雨,來不及收回的稻穀先是被暴晒,再被雨一打濕,我們用手往谷堆里一摸,稻穀又潮濕又熱,而這種濕熱的稻穀如果不能及時再晾乾,很快就會發霉,或者長芽,不能食用了。我們體內的濕熱也是一個大的隱患,濕熱停留在哪個部位哪個部位就會出現相應的麻煩:如果濕熱停留在關節筋脈,就會出現局部腫痛;如果停留在脾胃,就會覺得腹脹、噁心;如果停留在肝膽部位,就會出現肝區脹痛,或者是皮膚暗沉,眼白髮黃,而且人的脾氣還會變得很暴躁;如果停留在大腸,就會出現腹痛腹瀉。濕熱體質的人往往有患糖尿病、高血壓的危險,所以說,濕熱不除,身體就不會健康。

  怎麼判斷濕熱

  那麼如何去判斷身體里是否有濕熱呢?如果體內濕熱過盛,面部就常會出現面垢油光,易生痤瘡、粉刺。由於濕熱鬱蒸,膽氣上溢,則會經常感覺口苦口乾。濕熱內阻,陽氣被遏,則總覺得身重睏倦。熱灼血絡,則眼筋紅赤。濕熱內蘊,則舌質偏紅,苔黃膩。大便太乾燥或者太濕,都是體內濕熱的表現。體內熱重於濕,則大便燥結;濕重於熱,則大便黏滯,小便短赤。

  濕熱是如何產生的呢?

  除了外界環境對人體的影響外,產生濕熱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個人的飲食習慣。濕熱最容易出現在脾胃,飲食不節是最容易釀成濕熱的原因之一。嗜酒,吃得太飽,或者吃得過於油膩,或者無規律的飲食,都容易傷到脾胃。脾胃受傷,無力去運化食物,肥甘厚味有生濕還有助熱的特性,我們吃下去的不能消化的食物和水分,就會瘀滯、濕阻,時間長了,就化成了熱。

  對於體內的濕熱,只要平時注意調理,其實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拔火罐是一個祛除濕熱的好方法,也是最安全、最簡便的一種方法。火罐的溫熱效應能使人體內的濕和熱很快地由皮膚透發出來。在背上脊柱兩邊的穴位叫做背腧穴,背腧穴每一個穴位和我們體內的五臟六腑都是相對應的,因此作用於背腧穴可以治療相應的臟腑疾病。在這些背腧穴拔罐可以把體內的濕熱給吸出來,達到祛風除濕,清熱瀉火,行氣通絡的功效。

  還有一個簡單而有效的小方法可以作為日常調理來使用,那就是對手肘部的曲池穴每天做做按摩,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來按揉,每次1~3分鐘,每日按摩1~2次。這樣做可以起到疏風解表、清熱利濕的作用。平常飲食要注意少食油膩的食物或者甜食,控制胃納入過多不好消化的食物,減輕胃的負擔,幫助脾運化,這樣濕熱就可以祛除了。

  


推薦閱讀:

男女之間只有四種關係, 不是情人就是敵人!
女人情迷出軌只為這四種感覺
男人必學四種偷襲法讓女人慾望高漲
這四種女人,最容易被男人「泡」到手
這四種結果,只為婚外有情的人準備

TAG:氣血 | 四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