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內地售價全球最貴

□據 《新聞晚報》

(資料圖片)

洋奶粉佔據了超市內嬰幼兒奶粉專櫃的「大片江山」。核心提示在「三聚氰胺事件」後,越來越多的中國父母一邊對國產奶粉說「不」,一邊花費更多的金錢、時間和精力,為寶寶選擇洋奶粉。目前,洋奶粉在中國市場佔有率已達65%,高端市場的佔有率更高達90%。在中國父母的「寵愛」下,洋奶粉的漲價頻率不斷增加,短短几年間就從均價200元,邁過300元大關,個別超高端產品已突破400元。但在大洋彼岸,其零售均價至今不過20歐元(摺合人民幣165元)。1  境內外價格相差數倍,代購背奶粉成一景近日,惠氏公司宣布其旗下的高端產品「啟賦」奶粉系列提價,漲價幅度約8%,其一段奶粉零售價每罐高達408元,成為又一個邁過400元大關的洋奶粉。記者從國內零售市場了解到,目前洋奶粉的普遍售價在每罐250元~350元,同時合生元、雅培、惠氏等還相繼推出 「奔四」的超高端奶粉。洋奶粉高高在上的價格是否合理?東方艾格乳業分析師陳連芳坦言:「洋奶粉賺取暴利是業內公認的事實。無論是和其原產地,還是周邊國家、地區相比,國內在售的洋奶粉堪稱全球最貴!」而記者通過多番調查也發現,洋奶粉普遍存在「價格歧視」,洋奶粉境內外價格相差數倍之多,在大洋彼岸,洋奶粉零售均價至今不過20歐元(摺合人民幣165元)。境內外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差,使得內地遊客背奶粉成為 「一景」。大批消費者除了趕赴港、澳瘋狂採購,直至出現奶粉荒,以至於商家不得不發出限購令,就連日本、澳洲、紐西蘭等地,年輕的父母們也會十幾、二十幾罐地採購奶粉。一名珠海代購賣家表示,為了保證供應,他們一看到超市補貨就出手買入,否則根本進不到貨。2  原料成本每罐相差很小,零售價卻相差上百元如此巨大的價格差距,是否因為洋奶粉在內地市場的經營費用更高?但業內人士指出,無論是原裝進口,還是在內地加工生產的洋奶粉,由於全球化採購,其生產性成本都和國產奶粉相差不大。即使是遠渡重洋而來,需加上運費、稅率等方面的開支,洋奶粉的毛利率也在80%~100%。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洋奶粉分為原裝進口和大包分裝兩種。以一個大型集裝箱的奶粉從澳洲港口運往我國內地為例,按照一箱奶粉長、寬、高分別為65厘米、 45厘米和35厘米來計算,其體積為0.1立方米,一個大集裝箱建議運輸55立方米~60立方米的貨物,即為600箱、3600罐奶粉,平攤到每罐奶粉,國際海運的運費僅為 2.1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原裝奶粉在入關前均價在160元左右,加上關稅和運費,價格應該在200元左右,但目前終端市場上洋奶粉的平均售價已高達250元~350元,甚至出現400元以上的超高價奶粉,盈利空間巨大。3  三年四次集中漲價,換配方改產地都是理由自2008年,三鹿奶粉曝出「三聚氰胺事件」後,洋奶粉就進入集中漲價期,3年之內共有4次集中調價,包括美贊臣、雅培、多美滋、雀巢、惠氏、明治、美素等品牌在內的洋奶粉,每次提價幅度均在10%左右。根據東方艾格農用諮詢中心提供的統計數據,2008年以來,經過多輪漲價,部分外資品牌奶粉價格上漲50%左右。根據中國乳業資深專家王丁棉的觀察,「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到現在,洋奶粉整體的提價幅度近50%。「2008年之前,市場上洋奶粉每罐的價格集中在150元~200元,經歷幾輪提價後,現在至少提價50元,多的能夠達到100元」。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成本在短短3年間大幅提升了?從三四萬元一噸的高位跌落,目前僅每噸2.9萬元的原料奶粉打破了這一說法。那除了原材料價格上漲這個「萬金油」理由外,還有什麼說法呢?「洋奶粉如果要漲價,手段可謂五花八門。」王丁棉告訴記者,「換新包裝,推出新產品,配方升級,都是洋奶粉常用的漲價手段。無論是更換包裝,還是升級配方乃至推出新產品,其原材料的成本變化不會很大。」4  關稅降低消費者未得實惠,受益的還是企業去年12月,財政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出公告,宣布從2012年開始,包括嬰幼兒配方奶粉在內的730類產品將降低關稅,平均稅率僅為4.4%,比最惠國稅率低50%以上。但業界普遍分析認為,關稅下調難以阻止洋奶粉價格年年上漲的步伐。「關稅下調?沒聽說過。」在家樂福超市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專櫃前,一名促銷員表示並不知道關稅下調,近期她所負責的品牌嬰幼兒奶粉並未出現價格下跌。她坦言:「從我開始在這兒銷售奶粉,就沒見過它跌價。」「降價?看目前的勢頭是不可能的。」王丁棉說,「洋奶粉在內地售價正在越來越快地邁過400元大關,僅靠關稅下調就能阻止其上漲勢頭的想法顯然不正確,說到底,洋奶粉價格高的原因不是關稅,不是成本,而是追求高利潤。」5  反思:為何國產奶粉難獲消費者信任說漲就漲,洋奶粉究竟底氣何在?究其原因,不外乎3條:「三聚氰胺事件」影響仍未消退,消費者對其安全、品質存在信任危機;國內乳業標準降低,大企業窩裡斗,惡性競爭;洋奶粉多年經營,已經在我國嬰幼兒市場上擁有較高的話語權和定價權。「儘管『三聚氰胺事件』過去了3年,但乳業的傷口依舊沒有癒合。」王丁棉表示,在2008年以前,國產奶粉佔據國內七成市場,洋奶粉僅為三成,但「三聚氰胺事件」成為一道 「分水嶺」,國產奶粉至今沒能重回消費者的心中。談及現狀,他頗感無奈,一系列的數據已經能夠說明問題。近日召開的中國國際乳製品交易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洋奶粉在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佔據60%~65%的份額,在中國高端奶粉市場所佔份額達90%以上,掌握了我國中高端奶粉市場的定價主導權。海關總署統計顯示, 2010年我國進口奶粉41.4萬噸,增長 67.8%;平均價格為每噸3352.8美元,上漲42.6%。 2011年,預計進口奶粉總量再創新高,可達60萬噸。「這兩年國內乳製品的市場消費總量在提高,但國內生產規模卻沒有明顯變化,增長去了哪裡?流向了國外。」王丁棉告訴記者,近年來,各地陸續出現殺牛倒奶的情況,儘管並非大面積擴散,但依舊值得注意。此外,「如今國內市場除了洋奶粉採用進口奶源,甚至國內品牌也紛紛引進國外奶源,利用資本加概念的優勢爭奪市場,對於中國的奶農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也有專家對於國內企業貼牌生產洋奶粉持支持態度。「在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信任危機頻發的現階段,貼牌方式是我國乳企與洋奶粉對抗的方法之一」。而對於中國乳業的未來發展,業內專家均認為,「練好內功」才是真經。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小米5x手機1499的售價?

TAG:奶粉 | 內地 | 售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