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門秘籍#七支太極養生術

現代人由於長期對著電腦或伏案工作,全身經絡出現淤堵,頸肩、手臂、腰腿酸痛經常發生。曙光醫院骨傷科主任詹紅生教授,在汲取佛家「七支坐法」和太極功法練習要領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多年練功體驗,創編了一套簡易有效的養生功法——七支太極養生法。該法由淺入深、由外及內、動靜結合、身心並調,經常練習可疏通全身經絡,暢達筋脈氣血,從而遠離頸肩腰腿不適。
起勢
↑ 動作步驟:左腳向左邁步開立,與肩同寬,雙腳尖向前,兩臂自然下垂,兩手放在大腿外側,眼向前平視。保持頭腦端正,身體正直,沉肩墜肘,直腰蓄腹,松胯虛膝,兩足踏實,舌舔上齶。兩臂由體側向前慢慢平舉至兩手與肩同高,兩臂與肩同寬,指尖向前,掌心向下。上體保持正直,兩腿緩慢屈膝下蹲,同時兩掌輕輕下按至腹前,兩肘下垂與兩膝相對。目平視前方。
摟膝拗步——強腰健腎
↑ 動作步驟:腰微右轉,左腿提起,重心漸漸轉移到右腿;轉腰右肩下松,右肘下沉,自然地帶動右掌畫弧形下落,經右胯側,隨著下落臂外旋,使右掌心翻朝上;同時,左掌也隨轉腰向前經右胸,腹前畫弧形向下移,隨著左臂內旋使掌心翻朝下。眼隨轉腰向前平視轉移,目光耍顧及右掌。以上動作為向左摟膝拗步。向右摟膝拗步動作與向左一樣,方向相反。
功效:能夠加強下半身的力量,起到通調任督,強腰健腎的效果。
手揮琵琶——疏通前臂經絡
↑ 動作步驟:接上式定式。重心漸漸移於右腿,隨著重心後移,使右腳踏實,同時腰微右轉。左腳提起向前邁半步,以腳跟著地,腳尖微翹,膝微弓,成左虛步。左手隨轉腰外旋向上抄,掌心向右,指尖向前側上,與肩平。右手同時也隨轉腰外旋向下采,掌心向左,指尖朝前側上,與腹齊。目光顧及兩掌向前平視。
功效:可使身體氣血通暢,尤其對經常伏案工作,手臂前半部分有壓迫感的人,效果特別明顯。
倒卷肱——舒展肩頸背
↑ 動作步驟:接上式定式。上體左轉,左手翻掌(手心向上)經腹前由下向後上方劃弧平舉,臂微屈,右手隨即翻掌向上;視線隨著向左轉,體先向左看、再轉向前方看右手。左臂屈
肘折向前,左手由耳側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右臂屈肘後撤,手心向上,撤至右肋外側;同時右腿輕輕提起向後(偏右)退一步,腳掌先著地,然後全腳慢慢踏實,身體重心移到左腿上,左腳隨轉體以腳掌為軸扭正。眼看左手。
功效:通過手的動作帶動頸肩,動作大開大合,有利於舒展肩、頸和背,調理肝膽經氣運行。
左單鞭——提高手腕柔韌性

動作步驟:動作回到原地。體微左轉,左腳向左前方上一步,腳跟著地;右掌變勾手,左掌向左劃弧至面前。目視左掌。上體繼續左轉,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前臂內旋,左掌翻轉向前推出,掌心向前,腕與肩平。目視左掌。

功效:手腕盡量彎曲,有利於提高手腕局部的柔韌性,使筋柔氣順,筋絡疏通。

雲手——疏通全身經絡

動作步驟:接上式定式。身體重心移至左腿上,身體漸向左轉,右腳尖向里扣;右手經腹前向左上劃弧至左肩前,手心斜向後,同時左手變掌,手心向左前。眼看右手。上體慢慢右轉,身體重心隨之逐漸右移;右手由臉前向右側運轉,手心漸漸轉向右方;左手由左下經腹前向右上劃弧至右肩膀前,手心斜向後;同時左腳靠近右腳,成小開立步(兩腳距離約10厘米~20厘米)。眼看左手。

功效:練習雲手,能保持人體核心經絡的通暢,不淤堵,使脾氣上升,胃氣下降,消化、吸收、運轉、排泄功能保持正常,後天之本健康穩固。

野馬分鬃——增強腰部力量

動作步驟:接上式定式。上體右轉,重心移至右腿;兩手掌心相對,右上左下,右手大體與肩平,在右胸前做出「抱球」的姿勢。接著左腳跟抬起,轉向右側,眼看右手。上體左轉,左腳向左前方上一步,腳跟輕著地,重心仍在右腿(兩腳距離約10厘米~20厘米)。上體挺直,繼續左轉,重心移至左腿,屈膝前弓,右腿自然蹬直,成左弓步;同時兩手前後分別向左上和右下兩個方向分開,左手與眼平,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兩臂微屈,眼看左手。

功效:對於腰肌勞損者,長期練習可增加腰部肌肉力量,而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者,在急性發作時不能練習;在癥狀得到基本緩解時,循序漸進地練習,可以鞏固療效,預防複發。

十字手

動作步驟:接上式定式。屈膝後坐,身體重心移向左腿,左腳尖向里扣,向右轉體;右手隨著轉體動作向右平擺劃弧,與左手成兩臂側平舉,掌心向前,肘部微屈;同時右腳尖隨著轉體稍向外撇,成右側弓步。眼看右手。身體重心慢慢移至左腿,右腳尖向里扣,隨即向左收回,兩腳距離與肩同寬,兩腿逐漸蹬直,成開立步;同時兩手向下經腹前向上劃弧交叉合抱於胸前,兩臂撐圓,腕高與肩平,右手在外,成十字手,手心均向後。眼看前方。兩手內外重疊,下落至丹田部位,靜候片刻,均勻呼吸,收功。

推薦閱讀:

近百年來太極拳的演變 1
武當密傳太極拳四十八式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講解
武當三豐太極拳28式 第六式 白鶴亮翅 詳解版
太極雜說41-42-43-44-45

TAG:養生 | 太極 | 秘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