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俢禪靜土貼 第一部分山西唐蹤

詩詞入門基礎概念:

1詩:統稱詩歌,文學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情感.

2詞:為詩的別體,本為入樂歌唱,樂譜失傳後,只按詞牌格式填作。

3詩源:本源於遠古先人的勞動號子,多認為詩是從《詩經》開始.

4詞源:五代與唐時由於音樂的廣泛流傳,開始出現按樂拍來填寫曲子詞.

5詩詞之道:發於心聲,托於景物,情景交融於萬象,言志抒懷於自然,故詩詞無不可敘.

6詩詞風格:簡單來分,大致就豪放與婉約倆類,其它大同小異.

7詩詞標題:用來點明詩詞的中心思想,也用來概括詩詞的大意.

8詩詞序引:多於標題後闡述本詩詞的來由,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9平仄:指平聲調和仄聲調,在詩詞中用平仄聲調來調節詩詞韻律美感.

10古今漢語四聲:古今漢語發聲不同,因此從古今四聲區分開古今平仄聲調.

11格律:古詩詞(此指近體詩)獨有的,創作時格式,音律等方面所應遵守的準則.

12格律譜:前賢將最符合音律節奏美感的詩詞格式繪製成定譜,用於引領後學.

13韻:詩詞格律最基本要素之一,用韻可使詩詞誦詠時產生鏗鏘和諧感.

14詩韻:作詩時所依據的韻,古韻一般多指平水韻,今韻為中華新韻.

15韻腳:詩詞中押韻的句尾末字,一般在首句與偶數句上.

16對仗:近體詩要求嚴格的對偶稱作對仗.

17押韻:又稱作壓韻,指詩詞中某些句末字,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字.

18韻譜:詩詞用韻各據其譜,如《詞林正韻》《平水韻》《中華新韻》等.

19寬韻:指韻譜中字數較多的韻部,因其選韻字時選擇範圍較大而得名.

20窄韻:韻譜中字數較少的韻部,因選字範圍小而得名,

21出韻:也叫落韻,竄韻,走韻,指韻腳處不使用本韻字,而用了鄰韻或它韻字,詩禁之一.

22險韻:用艱僻字押韻,因人覺其驚警險峻而又能化艱僻為平妥,無湊韻之弊,故稱險韻.

23撞韻:就是不用韻的句子最後一字(白腳)用了與其它韻字同韻母的仄聲字,屬詩禁之一。

24擠韻:也稱犯韻,即押韻句中(尤其是音節重位)用了與韻腳同韻母的字,屬詩禁之一。

25死韻:押韻句中句讀重心落在這句的韻字上叫死韻,作詩時應盡量避免。

26活韻:押韻句中句讀重心落在這句別的字上叫活韻。

27啞韻:用了讀來聲調不明顯意義不明確之類的韻字叫啞韻,屬避忌之一。

28湊韻:為了押韻,勉強找個與全句意思不大連貫的字做韻腳,詩禁之一。

29:複韻,就是一首詩中,意思一樣或意思相近的字,反覆地押,屬作詩避忌之一。

30通韻:指倆個或倆個以上的韻部可以相通,或部分可以相通共押.

31換韻:也稱轉韻,長律中於換韻前句先轉,後接聯句韻腳再轉.

32古韻:有認為以詩經為主的中國先秦倆漢韻文的韻,稱作古韻.

33今韻:有認為凡自南朝齊梁以來的韻書,分四聲的都稱為今韻.

34切韻:現今可考的最早韻書,唐代初年時被定為官韻,隋陸法言著.

35平水韻:宋末平水人劉淵刊行作近體詩所依韻書.

36詞林正韻:清戈載編的詞韻書,為歸併平水韻後得來.

37中華新韻:為促進聲韻改革,中華詩協取普通話作基礎制定的新韻書.

38混元韻:混淆古今平仄,解除韻腳束縛,但尊重節奏美感,順其自然而行文用韻.

39中原音韻:元周德清撰北曲曲韻專著,是我國出現最早的一部北曲曲韻和北曲音樂論著,為至今北曲所尊韻書。

40洪武正韻: 是明太祖洪武八年樂韶鳳、宋濂等人奉詔編成的一部官方韻書,為曲人必讀韻書,為南曲所尊韻書。

41韻學驪珠:崑曲家為求恢復崑曲的法度,覓求善本以供傳習,特將乾隆時沈苑賓所撰《曲韻驪珠》再版,此書體僃南北,音葉宮商,因洪武難求,現為南曲首選韻書。

42分韻:作詩時先規定若干字為韻,各人分拈韻字,依韻來作詩.

43進退格:領韻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種,一進一退相間押韻,故稱之為進退格.

44葫蘆韻:也稱葫蘆格,與進退格同為用韻一格,用韻先小後大有似葫蘆.

45轆轤韻:每倆句換一次韻,韻腳不斷轉換,有如被拋來拋去般,也稱擲韻.

46聲律啟蒙:古書名,是一部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最佳啟蒙讀物.

47笠翁對韻:古書名,明末清初戲曲家李漁撰,是一部仿照聲律啟蒙寫的作詩韻書.

48訓蒙駢句:古書名,明司馬謙著,是一部對童蒙進行駢句訓練,為作文作詩建立根基的教科書籍.

49龍紋鞭影:古書名,汲取前人蒙書材料基礎上溶入二十四史典故的駢文讀物,可供取典故用.

50二十四詩品:晚唐詩人司空圖編撰探討詩歌美學風格的理論著作,其中將詩歌風格分作雄渾,沖淡等二十四目.

51詞牌:詞格式的名稱,共一千多個格式,有的詞牌甚至多種格式並發展出變體.不同詞牌要求的風格各不相同。

52詞譜:每一詞牌的格式稱詞譜,依詞譜所規定的字數平仄用韻等格式寫詞叫填詞.不同詞牌適合不同風格之詞.

53白香詞譜:清嘉慶年間靖安人舒夢蘭編選,收錄由唐到清佳詞一百篇一百調,是最佳詞學入門讀物.

54欽定詞譜:清康熙時,陳廷敬王奕清等奉康熙命編寫,合826詞牌,2306體,為倚聲家可永守之法程.

55本意:在填詞時詞牌名同時也是詞題,即本意,當詞內容與詞名不符時,需在詞牌後用較小字另標出詞題.

56小令,中長調:在詞中,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上為長調.

57上下闕:詞分片,一片又叫一遍,也叫一闕,上片稱上闕,下片稱下闕.

58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者格律詩,是嚴格講究平仄,對仗,押韻等規範的詩體.

59古體詩:又叫古風詩,形式較自由,不受格律規範約束的詩體.

60絕:絕詩,也稱截句或斷句,詩體名稱,因定格僅為四句故名,多以五七言為主.

61律詩:由兩首絕詩相疊組成的詩體稱律詩,共四聯八句.

62排律:詩體名,律詩的一種,就律詩定格加以鋪排延長而得名,每首至少十句.

63一句詩:也稱句,多為隨感偶得的佳句奇句,因其獨具特色而自成一體.

64聯句:古作詩方法之一,由兩人或多人共作一詩,聯結成篇,後人稱其柏梁體.

65首,頷,頸,尾聯:律詩中的第一二句,三四句,五六句,七八句被分別稱作律詩的首,頸,頷,尾聯.

66扇對:凡律詩中對仗句子上一聯與下一聯相對,也即兩聯四句中一對三,二對四的稱扇對.

67合掌:詩病的一種,指聯中對仗出句與對句完全同義或基本同義.

68工對:對仗須用同類詞性相對,如名詞對名詞,代詞對代詞等;舊時把名詞分很多門類,必須詞性詞類都相對才稱為工對。

69寬對:與工對相對而言,只要詞性相同便可入對,或大部分詞性能對上.

70粘對:近體詩律術語.對,相同一聯內對句與出句平仄必須相反相對;粘,指後聯出句與前聯對句平仄必須相同相粘.

71借對:一個詞有兩個以上意義,詩人在詩中用的是甲意,同時借用乙意或丙意構成工對,稱借對.

72一三五不論:格律詩平仄格式的通俗口訣,為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謂七言詩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不拘,第二四六字必須依照格式,平仄相間,不能變動. 此為學詩最基本的入門方法,屬於活用之法,但不能全包,在此基礎上,只要尊重粘對,避孤平三平等幾個小規律,便可以放手來寫格律詩而不出大框架.

73拗救:詩律術語,在格律詩中,凡不合詩律格式的字稱拗,凡拗須救才不為病,分作本句救與下句救.

74孤平:詩律術語,格律詩大忌,指平聲字收尾的單句中除韻腳外只剩了一個平聲字,有王力說,啟功說,士楨說等.

75三平三仄:即三平尾三仄尾,詩律術語,指句尾的末三字均為平或均為仄,同屬作詩時應避忌的弊病,三平尾尤重.

76八病:古代關於詩歌聲律的術語,由南朝梁沈約提出,為作詩時應當避忌的八項弊病,因太拘泥而廢.

77口占:指即興作詩詞,不打草稿,隨口吟詠出來.

78借形:為降低詩詞入門路徑,有人提出借形凝神說,同屬於自然詠作一類,並將平仄韻律放寬.

79倚聲:按譜填詞也稱倚聲,調宮商化五音,避失腔防落韻,因而填詞人也稱倚聲家.

80對仗:指近體詩中一聯的出句和對句要形成對聯的形式,上下句詞性需投合.

推薦閱讀:

山西和陝西哪個省的麵食更棒?
1月中旬,從大同開始,8、9天的山西遊,我該怎麼規划行程?有什麼遊玩的建議?
山西和陝西太不容易區分,是不是可以把陝西叫隴西?
一封穿越4300年的「邀請函」:點此「尋脈」華夏之祖
山西特色主食—【過油肉】

TAG:山西 | 第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