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語文教學充滿濃濃的語文味

什麼是「語文味」?

從百度里搜索的同時,也在翻閱教學刊物,淘到了深圳市教研室語文教研員程少堂副教授對「語文味」的定義: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以共生互學(互享)的師生關係和滲透教師的生命體驗為前提,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生存智慧、提高學生的人生境界為宗旨,主要通過情感激發、語言品味、意理闡發和幽默渲染等手段,讓人體驗到一種富有教學個性與文化氣息的,同時又令人陶醉的詩意美感與自由境界。

反覆咀嚼這段文字,此定義詮釋了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是滲透了師生生命體驗的,具有詩意美感與自由境界的,充盈著文化味的教學。

再看特級教師王崧舟的《好課三味》中概述的「語文味」:「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圈點批註,摘抄書寫」的「寫味」,「品詞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應該說,這正是我們所應追求和踐行的「語文味」。

怎樣讓語文課堂溢滿濃濃「語文味」?

一、 以讀為本 誦讀體悟

先說教師的讀。

教師的讀應該達到兩個層面的目標:一是課前對文本的反覆誦讀。師先入文,方領生會。於永正、支玉恆、靳家彥等大家的課堂上,早已為我們寫下了「讀」字的烙印和分量。他們睿智的語言,遊刃有餘的課堂調控,何嘗不是課前反覆誦讀的結果呢?於永正老師雖然不止一次教同一個課例,但每到一處講學,每一次執教前,他還是捧著書,一遍一遍地朗讀。於是課堂有了經久不息的掌聲,甚至台上、台下的熱淚盈眶的感動。名師課堂的精彩,正是來自於對文本的讀!第二個層面是課上適時的范讀。教師聲情並茂地范讀,可以讓學生聞其聲,悟其情,不但能誘發學生情感的波瀾,對培養學生的語感至關重要。白居易說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就是這個道理。

再說學生的讀。

 「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朱熹《劉學齋規》)引導學生讀,讀正確、讀通順是最基礎的目標,讀出自己的初步感受是入文的開始,為師者如能引領學生讀出自己獨到的見解,讀出韻味、讀出神采與智慧是課堂上我們追求的最高讀境。

宋陸象山有詩曰:「讀書且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莫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潛心涵泳,與新課標強調的「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染,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則一脈相承。

二、 品詞賞句 咬文嚼字

深入文本的憑藉是什麼?是一個個鮮活的詞語,是一個個生動的句子。老舍筆下的《貓》「性格實在有些古怪」,《桂林山水》中灕江的水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桂林的山真奇啊…..真秀啊……真險啊……巴金筆下的《鳥的天堂》里: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還有那《晚上的「太陽」》里「太陽」、電燈、燭光、智慧的字眼。哪些句子令學生感動,為什麼?哪些句子美,美在哪裡?覺得哪些詞語好,好在哪裡?披文入境,引領學生反覆揣摩字詞背後所隱藏著的韻味、神思、情義,為深入文本夯實了一條堅實的路基,直至深入到文本的人文內核,觸摸到作者那顆凝聚著才情智慧的心,一步步實現與文本的對話。

三、圈點批註 動手閱讀

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評點,閱讀批註,文段摘抄,在快樂輕鬆的課堂氣氛中,把圈點批註的感悟說出來,把自己喜歡的進行摘抄整理,並寫下自己獨特的理解,久而久之,學生好的讀書習慣養成後,寫出個性,寫出風采將不是一件難事。

四、巧妙設計 藝術課堂

王崧舟執教的《慈母情深》一課,就以一個「酸」字來緊扣課題中的「慈母情深」中的「深」,把「題意」引向「文意」,成為引導學生解讀的切入點,並恰當地鏈接了學生的質疑:「慈母的情到底有多深?」上課伊始,讓學生填寫「我一直想買《青年近衛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於是,我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那裡的雜訊(震耳欲聾)。我發現母親極其瘦弱,當知道我想要我買書,母親用(龜裂)的手將錢塞給我,立刻又能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這一濃縮了課文情節的巧妙設計可謂一石三鳥,不但檢查了課文的預習,對文中的幾個關鍵詞進行隨文解讀,同時也是對學生在初讀課文後是否整體把握文章的檢查,還有更巧妙的是由「酸」切入,引向深度探究,使「鼻子一酸」作為全堂課情感顛峰體驗的一個制高點,從而使整堂課環環相扣,首尾呼應,一氣呵成。

巧妙的教學設計,凝聚著教師的智慧。需要教師潛心鑽研教材,把握學生心路,在啟迪學生心智,引領學生在語言文字的王國里自由表達、深入感悟的同時,感受語言文字的曼妙,積澱下文化層面的情感與意韻。

五、厚實底蘊 境界高遠

華中師大教授楊再隋先生在《時代呼喚名師》一文中曾說:「在課堂上,他們(名師)舉重若輕,遊刃有餘,學生如沐春風,怡然自得。此情此境,不少人認為是名師方法高明。其實不然,主要是名師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視野開闊,文化境界高遠。」

曾有人問於永正老師:「您的巧妙的課堂教學設計是怎樣想出來的?」於老師說:「我是把80%的精力用在鑽研教材上的。有時走著坐著都在想教材。凡是課文涉及到的知識,我都盡量查清楚,即使上課時不一定用得著。上《圓明園的毀滅》課前,我專門把《中國近代史》中關於鴉片戰爭的章節重溫了一遍。有人課文還沒讀兩遍就考慮教學方法,這樣淺嘗輒止不行」。

王崧舟老師為了教好《長相思》,讀了整本《納蘭詞》,了解了納蘭性德的生平,閱讀了一萬多字的鑒賞文字。用他的話說,細讀,魔術般地將短短36字的《長相思》化作了繁華如三千東流水的課程資源。

不斷豐厚我們的語文學科素養,一定能演繹出「語文味」十足的精彩課堂。

 
推薦閱讀:

八字命理(滴天髓天干總論)四柱八字命理教學
紫微系列教學(三)
(執教的藝術)5個教練策略來吸引你的客戶
盧卡華爾茲舞教學
交誼舞:慢四基本步教學

TAG:語文 | 教學 | 語文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