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安法師講《觀經四帖疏》1

 

大安法師講《觀經四帖疏》1

 

第一講

 

(大安法師2006年9月2日-8日講於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南無阿彌陀佛!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

  與新加坡凈宗同修很有緣分,今年又來到我們居士林,與大家共同討論凈土法門,本人表示非常的歡喜,那麼這次我們選擇討論的經典是《觀經四帖疏》,這是凈土宗一部非常重要的論著,是凈土宗第二代祖師善導大師的一部重要著作。《觀經四帖疏》有四個部分:玄義分、序分義、定善義、散善義,今天我們討論的就是散善義的《九品往生章》。那麼在正式進入經文和疏論地討論之前,我們想就這部論的背景知識,給大家作一個介紹,介紹五點:第一,善導大師與《觀經四帖疏》的寫作因緣。第二,《觀無量壽佛經》的發起因緣。第三,觀經的宗旨。第四,九品往生者的身份。第五,報土和別時意的詮釋。那麼這五點都具有相當的理論深度。我們知道,善導大師是我們中國凈土宗理論的奠基者,他的五部九卷的著作裡面,主要的理論就是在《觀經四帖疏》裡面,其他的四部都是談修行的儀軌方法。那麼這樣,我們首先就得要了解善導大師的生平和他為什麼著述這部《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出生的時代是中國佛教的黃金時期,出生在隋末唐初的時候,所以他平生的行業和弘化的佛事主要是在初唐時期展開的,那麼這個時候,正是凈土法門在我們中土全面向縱深推進的時期,我們從凈土教理史可以看到,在漢代佛教傳到中國,就開始了翻譯經典的工作,第一批大譯經師,像安士高,支婁迦讖,都翻譯過凈土宗的典籍,像《無量壽經》,像《般舟三昧經》,這些經典翻譯到中國之後,就跟我們本土文化有一個融合衝撞的過程,我們中國人接受這種非常超越的文化是要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的第一個成功點,就是公元四零二年,東晉時期,廬山東林寺慧遠大師率領一百二十三位白蓮社的蓮友在般若雲台精舍,阿彌陀佛像前,建齋立誓,啟建白蓮社,是三百年來凈土法門傳到中國的第一個里程碑。由於慧遠大師和蓮社的同修專修念佛三昧,人人都有往生的瑞相,這樣就使凈土法門以一種團隊的強勢的勁頭,在我們中國推廣開來。在南北朝時期,無論法師還是居士,讀誦《無量壽經》,修念佛法門的人,非常普及,這就為唐代凈土宗理論的完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從凈土典籍的翻譯來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基本上完備了。無量壽經的十二種譯本當中,到東晉的時候,已經完成了十個原譯本的翻譯,那麼以後兩種就是唐代的菩提流志,《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和宋代的譯本,就是唐宋時期。在東晉以前,已經完成了十種原譯本的翻譯,《阿彌陀經》,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是在公元四零一年,跟慧遠大師結白蓮社的時間相差一年,《觀無量壽佛經》是畺良耶舍翻譯的,劉宋時期,在公元四百二十四年,距離白蓮社也只有二十來年的時間。我們看凈土宗的主要典籍,在魏晉南北朝都完備了,那麼這種完備,向我們提供了兩點信息:第一是天竺和西域的這些三藏法師來到中國之後,他要挑選最看好的經典來翻譯,佛教指向出世本懷,這些從天竺西域來的高僧也都選擇凈土典籍,非常有力度的去翻譯他,那麼這種情況也跟我們中國的本土需要是有關聯的。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們中華文化非常具有超越意向的一段時期,魏晉玄學,隱士文化,一種超越的意向受到普遍的社會認同和推崇的時期,這樣就為佛教的這種出世的文化提供了一個紮根、開花、結果的文化土壤,這部觀經翻譯到我們中國之後,馬上受到了各宗各派注經家的關注,紛紛對這部經典加以註解,然而這些註解都有種種站在他宗立場的不正確的地方,所以這樣善導大師在這個時代,他是跟觀經非常有緣分的,他最先對凈土法門的相信,就是看到西方凈土變,對觀經有深入的了解,然後他還專程到玄中寺,山西的玄中寺,去拜見道綽大師,道綽大師專門在那裡講《觀無量壽佛經》,將近二百餘遍,你看《觀經》在我們本土的因緣,跟我們幾位凈土宗的祖師有著直接的因緣關係,比如曇鸞大師。曇鸞大師在北魏時期他是一個很有不可思議經歷的一位法師,他對佛教很有感情,很想弘法,在他註解《大集經》的時候,感覺到生命無常,還是先求長生之術,再來弘揚佛法,所以他是到南方去,求陶弘景的仙術,先求長生不老,求到仙經十卷之後,到了洛陽的時候,正好碰到從印度來的菩提留支,他就拜見菩提留支三藏法師,菩提留支就是翻譯《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的這位翻譯者,《往生論》是他翻譯的,天親菩薩所作。當時曇鸞大師問,佛法有沒有像我們中土這樣長生不老之術,像仙經這樣的,菩提留支用很不屑一顧的口氣說,中土哪有什麼長生不老之術啊,即便得到仙經,求到長壽,終究還是要輪迴,這時候就把《觀經》遞給曇鸞大師,說你依這個來修,才真正能夠得到長生不老,無量壽,遠離輪迴,曇鸞大師是看了觀經之後,對凈土法門產生了極大的信心,來專修念佛法門的,一往情深,臨終預知時至,感得龍樹菩薩向他來預告往生的時間,臨終很有瑞相,這是曇鸞大師,曇鸞大師他的種種修行的感應瑞相,就刻碑在玄中寺。那麼道綽大師呢,是見到了這個碑之後,對曇鸞大師修念佛法門非常神往,道綽大師原來是修《涅槃經》的,然後放下專門來修念佛法門,所以他對道綽大師是有影響的。道綽大師在《安樂集》裡面,他寫了兩卷《安樂集》,也是以闡釋《觀經》為主的,當然他也兼帶著凈土的其他典籍來著述的,那麼道綽大師直接的得意弟子就是善導大師,那你看,從古印過來的菩提留支到中國的曇鸞、道綽、善導,這個線路過來,都具有著以《觀經》為線索的一個特點。善導大師他得念佛三昧,據記載,他也是依《觀經》觀想,就見到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然後再回終南山,在長安一帶去弘揚念佛法門,善導大師一生他的修行也是很有感應,力度很大,悲心很切,所以當時他弘凈土法門的時候,整個長安街的道路上,佛號盈野啊,佛號都充滿在道路上,有些人一見到善導大師,就產生很大的信心,對這個娑婆世界產生極大的厭離心。資料記載,當時都有很多人為了求往生捨身,或者跳懸崖,或者登柳樹跳下來,或者種種方式,用結束自己的生命求往生,當然這種做法在佛教是不贊成的,但也從這個側面知道善導大師感化人心力量之大,初唐時期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最好的一段時間,無論政治、經濟、文化、生存方式都是很優厚,很享福報的時期,然而那個時代,還有那麼強的厭離心求往生,甚至結束自己的生命,可見善導大師感化力量之大。當時有一個人聽到,問善導大師說,念佛決定能不能往生,善導大師給他肯定的答覆之後,他就登到寺院門口的柳樹上,就從柳樹上跳下來往生。後人說是善導大師自己登柳樹跳下來,這是不確切的。這個資料是來自於道宣律師在《續高僧傳》裡面的記載,道宣律師跟善導大師是同時代人,他寫《續高僧傳》的時候,善導大師還在世,所以這個資料是可信的。善導大師在藝術方面也很有造詣,他由於開始看到西方變相,產生信心,然後他教化眾生,也用這種藝術的手段,他畫了三百多幅凈土變相圖啊,敦煌石窟裡面都有善導大師畫的,然後他造佛像,洛陽龍門的大盧舍那佛的監製,就是善導大師,善導大師一生示現的非常精進刻苦的修行,而且是一門深入,就是專門念佛,冬天念佛的時候,跪在那裡念佛,一定要念的全身濕透,以後他是念一聲佛號,口裡放一束光出來,所以就稱為光明大師,他的德業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善導大師有一次跟一位金剛法師在討論各個法門修行的優劣的時候,他就發了個誓言,如果念佛法門,凡夫罪人如果能往生的話,願全堂的佛像放光,如果我講的不對,我可以下地獄受罪。他都發這個誓,這個誓一發,全堂的佛像都放光。所以善導大師是很奇特的一個人,據有關資料,種種渠道來說明,他是阿彌陀佛的化身,蓮池大師也曾經說過,像善導大師這樣的千載之下這樣感發人心的力量,縱然不是彌陀應化,也至少是觀音勢至普賢之類的人,所以善導大師在我們凈土宗歷代祖師都對他非常非常推崇。那麼我們再來看《觀經四帖疏》,《觀經四帖疏》這部書,它也是很不可思議的,剛才說到《觀經》翻譯到中土之後,各宗各派,像地論宗,研究華嚴的,法相宗啊,天台宗啊,三論宗啊,這些大的注經家都對觀經有註解,然而都是從各宗各派的立場來加以詮釋,觀點紛呈,尤其當時有個觀點,說觀經的往生是別時意,就是你念幾句佛號,十念念佛,今生不能往生,是未來才能往生的,給未來往生作遠因的,就叫別時意。這是攝論派的一批註經家的觀點,然而當時在教內很有市場,這樣就使得陳隋以來呀,一百多年以來,很多人不修凈土法門,既然念佛今生不能往生,我為什麼還要去念佛呀,所以當時對《觀經》的種種的不正確的觀念加以澄清,是非常有必要的,它直接關係到凈土法門能不能在中國推廣的問題,凈土法門的命運問題,所以善導大師就要著一部楷定古今的著述,對《觀經》呢,楷定古今就是提供一個非常確切的解釋,而且是站在凈土本宗的立場給予的解釋,為了完成這樁重大的事情,他自己謙虛地說,我自己是一個凡夫,智慧短淺,經典的義理非常幽奧,所以自己不敢寫出什麼見解,那怎麼辦呢,他就靠感應,標心結願請求靈驗,才敢下筆,就是要請佛菩薩加持,他這樣就在開始動筆之前,就請求靈驗了,說我現在要寫觀經的註疏,要楷定古今,對未來的時代要提供一個正確的答案,要稱佛的本懷,要稱阿彌陀佛的大悲大願的意思,所以願在夢中讓我見到瑞相,所以他就每天念三遍阿彌陀經,念三萬聲佛號,他在佛前結了這個願之後,果然在當天夜晚,就夢見了在西方的虛空當中,有種種瑞相境界都顯現出來,就是寶網啊,寶樹啊,種種光明啊,地面莊嚴,地下莊嚴,虛空莊嚴啊,七寶地啊,就顯現出來,在七寶地上有佛菩薩在那裡,或者在那裡打坐,或者在那裡經行,或語或默,他都見到了,見到了之後,他觀察了很久,才夢醒,夢醒之後,他心裡就很歡喜,從那以後呢,他開始寫,每天晚上夢中都有一個僧人過來,向他指授玄義科文,他開始寫玄義分嘛,就是對這部經典分七科加以展開,是這個夢中的僧人來教他怎麼寫怎麼寫,等到玄義分寫完了,這個僧人不見了。大家想想,這個僧人是誰呀,是不是阿彌陀佛在夢中指授啊。《四帖疏》寫完之後,他又請求靈驗,就是標心七天,一天念十遍阿彌陀經,念三萬聲佛號,至心歸命,這樣他連續三個晚上見到瑞相,當天夜晚就見到有三具磑輪在寶地的旁邊旋轉,就是三個像法輪一樣的在那旋轉,忽然看到一個人騎著白色的駱駝過來了,見到善導大師說,你應該努力,決定往生,不要再退轉了,說這個娑婆世界穢惡多苦不勞貪樂,不要再去貪戀那樣的虛幻的快樂了,跟他說這話,善導大師也回答,感謝他好心的教誨,他一定畢命為期不敢生懈怠之心,這是第一個晚上見到的,第二個晚上見到阿彌陀佛,身體是紫磨真金色,在七寶樹下坐著,旁邊有十個僧人在圍繞他,這十個僧人,也都坐在寶樹下,就是中間是阿彌陀佛,旁邊圍繞著,寶樹下有十個僧人坐著,寶樹上有種種天衣幢幡在那裡懸掛,這是第二天晚上。第三天晚上,見到的是兩個幢啊,幢桿,我們說幢相,非常大非常高,幢上懸著五種顏色的幢幡,五色幢幡,這個五色啊,佛一般講經說法的時候,口裡放光,那個光就是五種顏色,這五種顏色有時候表法,是表佛呀,已經是照破五蘊皆空嘛,色受想行識都徹底空,清靜了,五蘊清靜到極點,他就能放出五色光。那你看這種幢相,五色光的幢相,也是表示《觀經四帖疏》的義理,也都是佛的境界的義理,所以善導大師見到這個之後,他對這個《觀經四帖疏》才比較放心,本來有各種感應瑞相是不能隨便說的,但善導大師說,他要發心為了眾生,不是為了自己的虛榮,既然有這個瑞相,就不能隱瞞,是為了讓眾生產生信心,不是像一般的從心意識裡面出來的,這是佛菩薩加持的,也是得到佛菩薩的印證的,所以善導大師對這個《觀經四帖疏》有極高的自信自肯,他自己表述:「此義已請證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減,欲寫者一如經法。應知」。就是《四帖疏》的義理,已經請佛菩薩給予印證了,決定是正確的,於是對這《觀經四帖疏》文句,一句一字都不能增加,也不能減少,欲寫者,因為初唐時期,印刷術還沒有出來,一般流通經典都是要書寫的,那麼流通這個經典的人,要把他看作是經法,就像看佛經一樣對待他,應知,應該知道,特彆強調這一點。所以我們讀《觀經四帖疏》,要生起這樣的如同讀佛經一樣的殷重心,我們常常聽到很多講凈土法門,講一些相似法,你沒有判別標準,就在於你沒有深入去探討這些經過印定了的經典,這些要非常熟悉,要把這些印定了的經典,論著的這種辨別是非的標準掌握住,不能在凡夫的心意識裡面去琢磨一些東西,那些都是靠不住的,所以我們對這部善導大師寫的《觀經四帖疏》要有這樣的一個認知,一種尊重,一種依教奉行的心。我們知道,讀一部祖師的著作,他得到利益的淺深,跟對這部著作的信心有直接關係,寫的再好,但是如果我們沒有信心,覺得他寫的這個東西,也就一般化嘛,可能還有錯誤呢,你帶著這個心去讀,就得不到相應的利益,所以我們了解善導大師,了解《觀經四帖疏》的寫作因緣,是要令我們對這個經典的義理產生決定的信心,這是第一。

  第二,我們再來看一下這部《觀經》的發起因緣。這部《觀經》的發起因緣也是非常非常奇特的,他的發起因緣好像是一個戲劇,是在摩竭陀國,王舍城,叫舍衛大城,頻婆娑羅王,這是佛的一位大護法,然而他宮廷裡面卻出現了一件宮廷政變:他有一個兒子,唯一的一個兒子,就是阿闍世王子,跟提婆達多搞在了一起,提婆達多是佛的冤家對頭了,他是釋迦佛的一個堂弟,這個人也很了不起呀,長相很莊嚴,佛有三十二相,他有三十相,他能夠記到六萬偈的經文,而且他為了得到名聞利養啊,他還找阿難,從阿難那裡學到了神通,他還有五種神通,然後用神通來博取了阿闍世王子的信任,阿闍世王子就每天給他很多的供養,然後給他供養之後,這個提婆達多呢,就傲慢起來,他就要分裂僧團,他要做新佛,他都跟佛說,你老人家已經年老了,該退休了,是不是僧團交給我來管理,跟阿闍世,挑撥阿闍世父子的關係,說你看看,你應該做新王,我做新佛,我們兩人不是很好嗎!當時阿闍世王子是不聽這個話的,但是提婆達多卻把他跟他的父母的一個很隱秘的因緣給說出來了,這個隱秘的因緣是來自什麼呢?就是頻婆娑羅王很長時間都沒有兒子,所以作為一個國王他的繼承人就非常非常重要了,所以他就到處求神都得不到兒子,哎,忽然有一個看相的,會看相的人向頻婆娑羅王說,我知道有一座山裡有個仙人,他很快就要命終舍壽,看他的因緣,他會投生到王宮為你做兒子,那個頻婆娑羅王聽了很高興,那就問啊,這個人什麼時候舍壽啊,這個相士回答還要三年,頻婆娑羅王說,三年?我現在年紀都大了,國家沒有繼承人,三年不能等待啊,叫他馬上來,所以就派了使者到山裡去,就請仙人說,說國王沒有兒子,繼承人沒有,現在有相士瞻仰大仙說不久捨命給國王做兒子,現在就請大仙垂恩早赴,這個仙人他不願意啊,說我還有三年才能舍壽,我不能去,人都貪生怕死嘛,還有三年壽命,為什麼我現在要去,哎,就彙報給了頻婆娑羅王,頻婆娑羅王畢竟是國王,他也傲慢,一聽他就不高興了,他說,我是一個國家的主人哪,這個國家所有的人物,所有的都是歸我管理,現在我這麼禮貌地請你過來,你還不答應,那就再派人去,他答應當然好,他不答應就把他殺掉,殺了就過來了。派的使者再去的時候,到那個仙人所就把國王的意思說了,這次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這仙人聽了這個,他的意地當中還是不接受啊,不接受,但派去的人就要殺啊,所以仙人這時候就生起瞋恨心嘍,說你現在跟你國王說,我命還沒有到,國王就以心口,以他的心意和口來派人殺我,那麼如果我給國王做了兒子,我也要用心口派人殺國王,他說了這句話他就死了,受死,死了以後,果然頻婆娑羅王的夫人韋提希就覺得懷孕了,懷孕以後,那也比較高興了,高興就又派相士來看是男是女,可能古印度都有很多奇特的人,他就像現在的透視一樣的,B超透視,知道他是男的是女的,哎,這個相士觀了他報告,他說懷的是兒子,男的,但是這個兒子可能生下來對你國王不利,哎呀,這個國王頻婆娑羅王一聽,憂喜交加啊,喜是喜的有一個兒子終於來了,憂的是你看看這唯一的兒子還對自己有損,這有損不大好啊,所以他就跟韋提希夫人就商量,說既然對我們有損的話,乾脆就把他弄掉算了,那怎麼弄掉呢,她就生他的時候,就從天井很高的那個天井哪,在那裡生,生下來他就自然掉下來嘛,掉在地上,也不要派人接,掉在地上不就死了嗎,他採取這個方法,這樣做了,我也沒有憂愁,外面也不知道,韋提希夫人也同意了,到出生的時候還真的這樣,但是這個小孩命大啊,他掉到地上呢,命沒有斷,就是這個手指頭折斷了,小指折斷了。所以外面都叫他折指太子,阿闍世的梵文翻譯中文就是未生怨,還沒有生下來就有怨仇,是這樣的。那麼未生怨生下來之後沒有死,但是這個國王畢竟是父母還是愛子之心,也就對他很疼愛,將錯就錯就把他撫養了,反正也是繼承人了,阿闍世王子開始也都很孝順的。這個事情基本上大家都不知道,但是提婆達多卻把這樁事情抖出來了,說你還不做新王,你知道你的父親就是對你怎麼怎麼樣嗎?這個阿闍世王子開始不相信,不相信,那提婆達多說,我說的你還不相信,你看看你的手指是不是折斷哪,他一看還真的是折斷了,這一下他聽了之後生起了憤怒的心,你看看這個惡王就這麼要害我,現在我真的也要幹掉他了,就搞了一個宮廷政變,就把頻婆娑羅王給抓起來了,抓起來了把他幽禁在一個地方,用七重門崗看守,不讓任何人進去,任何大臣,任何人不能接近,然後他自己登上王位。那麼韋提希夫人看到自己的丈夫被關起來了,就心裡很憂愁,憂愁她就想辦法去救他,韋提希夫人怎麼辦呢,她就把自己身上洗乾淨,洗乾淨了就在身上塗蜜,塗了蜂蜜,然後就把那個麥粉就是貼在這上面,這樣就穿上衣服,還有她的裝飾品的瓔珞,她就用葡萄酒把它灌滿,這樣把它裝飾了以後就進去了,那門衛看她是國太夫人又是一個女人,就沒有太警惕她,就讓她進去了,進去以後實際上就是給她的丈夫送吃的,那麼這個頻婆娑羅王得到了吃的,當然就沒有餓死,又乞求釋迦牟尼佛派阿難和富樓那為他授戒,為他說法,佛很慈悲,就每天派阿難給他受八關齋戒,每天派富樓那善於講法的為他講經說法,頻婆娑羅王你看每天又有的吃,身體還好,每天又有法上的喜悅,搞的還紅光滿面,不僅沒有死,還紅光滿面。阿闍世王子他是過了二七十四天他就過來,他想這個老國王應該死了吧,這時一問這個門衛,還不是這麼回事,到底怎麼原因,原來是韋提希夫人進去了,所以當時阿闍世王子陡然升起了歹毒之心,說這是他的親生母親啊,他說怎麼能救惡王呢,他拿起劍就準備要殺他的母親,就拿著劍抓著韋提希夫人的頭髮就要動手的時候,當時有兩位大臣,一個是他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叫耆婆 ,還又一個是月光大臣,兩個一看他要殺母親,這兩個人就看不下去了,兩位大臣看不下去了,就向他頂禮之後就告訴他請勿害母,如果你害母的話,殺害母親就是旃陀羅,你就不能住在這裡,這個阿闍世王子一看兩位大臣說出這個話來,而且兩位大臣一邊對著他一邊按劍了,自衛並且隨時出去要整合軍隊要幹掉他,阿闍世王子就害怕了,一方面老國王還沒有死, 一方面下面大臣如果反戈一擊,他也就危險了,所以他就向兩位大臣認錯,他一時衝動,他就沒有殺他母親,沒有殺他母親,就把韋提希夫人也囚禁起來了,關起來了,關起來之後,韋提希夫人這時候是非常憂愁了,在這種絕望的時候,她就向耆闍崛山頂禮,請求佛來幫助她,那麼平時佛派大目犍連過來,派阿難過來,也希望他們能過來,現在她實在是非常痛苦了,佛在耆闍崛山了解了韋提希夫人的這個念頭,馬上就從耆闍崛山隱沒,就顯現在宮廷裡面,皇宮裡面,這時韋提希夫人一看到佛來了,那種象山一樣撲下來的悲苦焦急 ,說我怎麼生這麼一個惡子,我犯了什麼惡業啊,韋提希夫人在這個時候,你看世間上最親的無過於父母和子女了,唯一的一個兒子還要殺害她,還把父親囚禁,那這麼親的親人都這個樣子,其他人更可想而知了,她一想到這裡就頓然對閻浮提產生了極大的厭離之心,所以在這就懇請,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就是我不願待在這個世間了,我想生到凈土去,無憂惱處就是凈土,那麼佛應韋提希夫人這樣的要求,我們來看看這個疏文。

  好,我們來看一下,[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然娑婆化主,應其請故,即廣開凈土之要門,安樂能仁,顯彰別意之弘願,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往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好,我們來看,善導大師這段文句非常重要,由於韋提希夫人這種遭遇著兒子的惡逆,所以請求往生凈土一法,她當時請求認為一定要有定善才能往生,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這就是往生的條件了,往生凈土的條件,應韋提希夫人這種請求,釋迦牟尼佛就是娑婆化主,就廣開凈土之要門,這裡提出《觀經》的兩門,第一是要門,第二是弘願門。凈土的要門是釋迦牟尼佛宣說出來的,弘願門的這種特別的救度的意思是由阿彌陀佛來彰顯出來的。那麼要門是什麼意思呢,要門就是這部《觀經》講的定散二門,定就是定善,定善就是用他的禪定的心修觀,這就是前面的十三觀,從日觀,水觀,地觀,寶樹觀,樓閣觀,這些觀過去,這是依報觀,再觀蓮花,觀彌陀,觀觀音,觀勢至,普觀,雜觀,這些是定善;散善呢就是凈業三福和九品往生的內容,這是散善。那麼定就是要把思維思慮把它停息下來,凝定自己的心;散善就是在止惡揚善方面下功夫,那麼要門呢,無論是定善還是散善,都迴向這樣的行門,求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要門。那麼《觀經》特別的是弘願門,弘願門就是象《無量壽經》所說,這個大經就是無量壽經,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無量壽經》四十八願告訴我們,往生者是九法界眾生,無論是修五戒十善的凡夫,還是造作五逆十惡的凡夫,他只要具足信願持名,都能乘托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力量,以及阿彌陀佛由這個願所積功累德無量劫的六度萬行的菩薩行業的力量作為增上緣,橫超三界帶業往生,那麼這個弘願就是靠彌陀願力, 無論你的業障有多重,你只要在彌陀大願業力的加持之下一定能夠橫超,這一點是由阿彌陀佛顯彰出來的,這個顯彰是在哪裡顯彰呢,是在第七觀,當釋迦牟尼佛應順著韋提希夫人[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的這樣的請求,就跟她講定善,就觀想落日,西邊的落日狀如懸鼓,閉目開目都是這樣的一個太陽,然後再觀想清澈的水,由水變成冰,由內外清靜的冰轉化為琉璃地,由琉璃地再觀想地下的七寶金幢,再觀想地面的種種七寶地,再觀想地面的寶樹樓閣寶網,虛空的寶網,這些一個一個觀想過去,對韋提希夫人這樣的穢質女人來說,她是很難觀清楚的,所以講到第七觀她內心還憂愁不已,這麼難我怎麼能往生呢,內心有一個深重的憂慮,這時候釋迦牟尼佛知道了,就告訴她:[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宣說除憂惱法],知道她內心很憂愁很煩惱,除憂惱法,一說完就現出了阿彌陀佛這樣的形象,觀音勢至在兩邊,西方三聖放出熾盛的光明,這時候韋提希夫人一看到西方三聖發出的光明,馬上得到無生法忍,由於她所接納的彌陀光明傳達了一種信息,這種信息告訴她,無論定善還是散善,無論你的業障有多重,你只要有信願持名,我一定能夠解決你的問題,所以她的無生法忍是得到了喜忍,歡喜啊;得到了悟忍 ,覺悟了悟到了彌陀的大悲智慧能解決自己問題;第三是信忍,她這時候得到了決定的信心,決定往生的信心,業事成辦,所以你看把這個弘願,阿彌陀佛大悲願力無條件救度眾生的這種慈悲這種願力傳達出來,是由阿彌陀佛以他的光明特別的展示出來的,這就是弘願門,所以我們了解這個之後,尤其對弘願之門要加以深刻的了解。善導大師註解《觀經四帖疏》有一個特別的用意,就是對這個凈土難信之法,要讓當時以及後來的眾生突破信心這一關,突破信心這一關,實際上就是在不可思議的層面,認知接納阿彌陀佛的弘願,他就能突破這一關,如果你老是站在凡夫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再講功夫再講什麼,都不能解決信心問題,所以善導大師他有一個很明快的特點,單刀直入,從信心這個本質點加以展開,所以他單刀直入,痛快淋漓,但卻很難,因為信心屬於般若智慧的範疇,眾生就是信心的智慧很難建立,這是受制於凡夫眾生的這種知見和心量的狹小所決定的,所以善導大師就把我們的知見把它衝破,把我們心量打開,這是第一弘願。第二呢我們要了解這部經典的宗旨,一般來說,很多經典都是一部經一個宗旨,比如《維摩詰經》以不可思議解脫為宗,比如《大品般若經》是以般若空慧為宗,那麼這個《觀經》哪,它卻是一經兩宗,這一經兩宗實際上也是跟剛剛講的要門和弘願門相對應的,從要門的角度來看,那麼《觀經》是以觀佛三昧為宗,你通過觀想依報莊嚴到第九觀觀想阿彌陀佛真身,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來授記,這是得到三昧,正定正受,見到阿彌陀佛就等於見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是以前面定善十三觀作為它的內容的;那麼下面第二個宗旨是亦以念佛三昧為宗,這個念佛三昧主要針對弘願門來施設的,尤其是在九品往生文之後到了下輩三品往生特別提出持名念佛,當特別提出持名念佛的時候,實際上善導大師最後一個總結,雖然觀經講了定善和散善,但揣摩了解釋迦牟尼佛的本義,唯願眾生一向專持名號,他最後都是希望所有的眾生來執持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所以觀佛三昧為宗和念佛三昧為宗,實際上最後導歸的是念佛三昧為宗,但它從整個經文的形態來看它施設二宗。那麼這兩個宗以什麼為趣呢,為它的一種導向的目標呢?這就是一心迴向往生凈土為體,無論你觀佛三昧還是念佛三昧,他都是要求往生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它的歸趣,所以這部經典也就是一部往生凈土的經典,往生一法,好,這是第三個。

  第四我們來了解一下九品往生者的身份,對這個問題呀,這是一個在隋唐之際爭論甚多的一個理論問題,就是這個三輩九品往生他是什麼樣的資格,是凡夫呢還是聖人呢?那這個問題是關係到一個重大的問題,什麼問題呢?念佛他是要關注往生,那麼往生我這個凡夫有沒有份的問題。當時很多的注經家註解這個九品往生,都把他的身份搞得很高,比如說上品上生是什麼人往生呢,是四地菩薩到七地菩薩這樣的身份才能往生,他憑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上品上生告訴我們,一往生就得到無生法忍,就能夠分身到他方世界,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能得到百千陀羅尼門,他所得到的利益很大,那麼無生法忍是八地菩薩的水平,八地菩薩的水平,那想想他應該是七地菩薩去了以後才能得到八地菩薩的利益呀,所以他判的這樣的一個判設。那麼上品中生呢, 都是初地到四地的菩薩才能上品中生。那麼上品下生呢,都是初住以上的菩薩才能往生的。那麼中輩,中輩三品,象中品上生,中品中生,都屬於三果聖人才能往生的,這個中品下生都是小乘內凡的這個身份才能往生,下輩之人也都是宿世修過大乘佛法的這個大乘種性始學凡夫才能往生。判得這麼高,這一判得這麼高,你想想,我們都是凡夫啊,那上品上生甚至中品的我們都不要去想了。有的注經家,他也覺的搞的這麼高也不好意思,他就降低一點,降低一點也很高啊,說上品上生是十信位的菩薩才能往生,這也沒有辦法,十信位,我們要知道從初信到十信這要經過一萬劫的修行才能到十信滿心,十信滿心你再進一步破無明,你就是法身大士了,這也不是我們所能做得到的,那十信位你想想連象智者大師,象澫益大師,都沒有達到這個水平,所以針對這些說法,善導大師就引用了很多經文來表明這些觀點是不正確的,這個經文引了很多了,最後得出的結論,我們來看看善導大師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觀察這部觀經它的定善,定善就是前十三觀,以及後面的這個散善的三輩九品這種經典的意思,是什麼呢,是佛滅度之後五濁惡世的凡夫,是針對這樣的一個身份,這些凡夫就看他遇到什麼緣,才分出九品的差異,那麼上品三人就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這是遇到大乘佛法的凡夫;中品三人,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這三品呢,是遇到小乘法的凡夫;那麼下品,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這三個品位,是遇到惡法的凡夫,遇到惡法他就造惡嘛,五逆十惡,偷僧祗物,犯戒,受了五戒破五戒,受了比丘戒破比丘戒。以這個惡業故地獄相現前,地獄相現前,在恐懼之餘呼喊救命,臨終借著他宿世跟凈土法門的善根,能夠感得有往生善知識為他講說念佛法門,他一聽到念佛法門就產生了信心,對他來說不產生信心也沒有辦法了,現在就要下地獄,下油鍋了,總有一條路試試看,這時候他非常猛利地去念,就能夠乘托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往生,這種人往生,下品下生要到西方凈土十二大劫以後蓮華才能開啊,這時候蓮華開了以後,得到觀音勢至以大悲心為他宣說實相法,他才發菩提心,你怎麼能說他是始學大乘人呢,下品三人根本就沒有遇到大乘法,他是遇惡凡夫,大乘人有一個特點就是一定要發菩提心,他才叫大乘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那麼這個世間能發菩提心很好啊,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發得出這樣的菩提心的,那是不是說發不出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呢,這些都是很原則性的問題,那麼通過觀經我們知道下輩三人都不是在本土發菩提心的,都是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後發菩提心的,也就意味著沒有發通途的菩提心,你只要具足信願持名,他也可以往生的,這是有聖言量的依據,不能靠我們凡夫的邏輯去設想,你不發菩提心就不能往生,不是這樣。那麼在這裡我們怎麼理解這個九品往生專門是對凡夫來施設的,跟大乘小乘的聖人是沒有關係的,這我們就要體會佛心了,我們要轉換一個思維角度,佛心是什麼?善導大師他有一句話,這句話是講得非常到位的,善導大師這樣表述:[然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憫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凈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然,轉折,阿彌陀佛具有大悲心,這個大悲心就好像一個母親對她的小孩的那種感覺,一個母親如果有多子女,如果這些子女身體健康很有能耐,這個母親肯定很放心他,往往對其中有殘疾的,痴呆的,沒有生活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的這樣的苦的兒子,是不是心更有一份的對他的眷戀哪,對他的關照啊,甚至百年之後還得給他存點什麼能夠生存的財產呢,母愛的心去體會佛心。所以佛是把一切眾生看做自己的子女,等同一子,是平等慈悲的,然後對最苦難的眾生心偏愍念,心更多的去憐憫他、繫念他、要幫助他,那麼這個苦難的眾生就是我們在六道裡面輪轉的眾生嘛,尤其在三惡道裡面常常沉下去上不來的眾生,就是指我們這個末法時候的惡業深重的凡夫,我們在座的你我他,就是這個劇苦的眾生、常沒的眾生,所以阿彌陀佛的心,大悲心要更多的向我們這邊傾斜呀,所以他要用他的大悲願力,來不斷的呼喚我們,勸勉我們趕緊信願持名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就好像一個眾生不會游泳,但掉到水裡去了,掉到水裡正在那裡掙扎,咕咚咕咚掙扎,即將要到水底去的時候,那佛菩薩是不是趕緊要跳下去救他呀,或者伸出很長的手,長臂去救他呀,這是急須偏救要搶救的眾生,你看到了醫院,忽然一個救護車過來,出了車禍,血都流的差不多了,馬上就要一命嗚呼的人趕緊到搶救室,你看一到搶救室,所有的醫生護士要放下他的工作,趕緊拿著氧氣包啊,扛者什麼趕緊去搶救,那時候病房裡面可能有些感冒的,傷風的,你得等一等,還有一個要搶救的,這叫急須偏救。那岸上之人,何用濟為,岸上都是那些已經是須陀洹哪,斯陀含哪,阿羅漢哪,甚至初地菩薩,他們已經在岸上了,他不是在水裡嘛,岸上我也要幫助他,但是岸上先放點心嗎,先救水裡的,傷風感冒也要救嘛,先把那個人搶救過來,騰出手來再給你開感冒的藥方,是不是這樣子,所以我們就能理解九品往生就是專對常沒眾生,跟這些四地菩薩七地菩薩沒有關係,你看到了四地七地菩薩,他都能夠分身到他方世界示現八相成道的水平的,有種種神通妙用,還用得著韋提希這麼一個人來為他請什麼法,來解決在生死輪迴裡面掙扎的問題嗎?他沒有必要,所以對這個判位過高給於了一種駁正。

  那麼第五,還有兩個理論問題,就是關於報土和別時意的問題,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土。對這個凈土的類別的這種判別呀,也是自古以來凈土理論家所討論一個主要問題之一,西方凈土是事相上的土呢?還是本體上的這種實報莊嚴土呢?甚至還是什麼化城哪?對這個問題加以討論,善導大師在這裡非常明確地指出西方極樂世界屬於報土,實報莊嚴土,阿彌陀佛是報佛,在凈土成佛的是報佛是報土,在穢土成佛的是應化身的佛,有這麼一個區別。那麼這樣就提出一個問題了,如果阿彌陀佛是報佛,極樂世界是報土,那麼實報莊嚴土它是很高妙的,一真法界,事理圓融,重重相即呀,因陀羅網,非常不可思議的剎土,那麼這樣的剎土,就是從初果須陀洹到四果的阿羅漢他都去不了的,用常途來說這些四果聖人也只能生到方便有餘土啊,那麼這個小乘聖人都沒有辦法去,那業障深重一品煩惱都沒斷的凡夫他怎麼能到報土去呢?這是個很嚴峻的問題,那麼善導大師他為什麼楷定古今,他就有種氣概,他斬釘截鐵地說,回答這個問題,如果就凡夫眾生的煩惱污垢業障來說,確實他是不能到報土去的,但為什麼他能去,這就是靠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作為強緣,作為增上緣,來令五乘齊入,五乘就是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這五乘行人,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加持令他橫超的,如果靠他自己修行的功夫,就是阿羅漢,斷見思惑的阿羅漢也去不了,信位的菩薩也去不了,從通途的斷惑的程度,他一定要破一品無明,他才能夠生到實報莊嚴土,從斷無明的程度淺深分證常寂光土。所以,在這裡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的凡夫還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報土,全憑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這就是凈土法門,仰靠佛力、仰靠弘願帶業往生的奧妙。但是這一點呢,對很多通途教理的人,他很難產生信心,他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既然是業障深重的凡夫,你就不可能生到報土,即便生去的話,那也是事相上的粗糙的土,他很難相信,這就是站在通途教理很難相信不可思議的凈土法門的一個例證。當時別時意的觀點就出於這樣的一個狀態,別時意是在《攝大乘論》,它有一個觀點,就是說,《攝大乘論》有句這樣的話,如果有人念佛號,比如念多寶佛,他就即於無上菩提得不退墮。無上菩提就是佛果,他就能夠得佛果不退墮,那你說這裡,他說你念佛就能成佛,這不是一生就能成的,只是你未來成佛的一個遠因,這是別時意,他是這樣說的。他把這個東西呢,就引用到觀經的下品下生十念念佛往生這一點,也一樣,如果你十聲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好象念多寶佛就能成佛一樣,這不是今生的事情,這是未來的事情,是未來作遠因。就好象一個人有一文錢,他能得到一千文錢,這一千文錢不是當天得到,他是要經過很長時間,最後積累到了一千文錢,所以十聲念佛,稱念十聲念佛往生亦復如是,為未來往生作遠因,不是今生就能往生,這就叫別時意。你這一聽也覺得他講得很有道理呀,振振有辭,符合一般的情理呀,所以當時很多人相信。但是經典可不是這麼說的,凈土經典,比如《阿彌陀經》告訴我們: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到若七日,一心愿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迎接往生。他沒有說是未來呀,他是指今生,包括四十八大願第十九願,勤修我皆接引願,你只要植眾德本念佛,阿彌陀佛臨終會帶觀音、勢至、菩薩聖眾前來接引,也是指今生的事情,不是說為未來作遠因。所以對這個問題,善導大師對別時意的觀點是非常痛心的。因為這觀點一出來很多人就不念佛了,那善導大師說,你怎麼會出這樣的語言呢,我們一般的人,對凡夫小乘的論點都能夠這樣相信,難道諸佛的真誠的語言,反而把他放在一邊嗎?要知道阿彌陀經講,念佛當生得往生,可是十方恆河沙諸佛伸出廣長舌相來說誠實言,來證明這樁事情的,十方諸佛的證明的語言你不相信,你就相信一般的論裡面,這個世間的這些大德、高僧乃至菩薩造論你能相信,所以善導大師特別提出原則,一定要相信佛的語言,不要執著菩薩的論點作為指南,如果你執著這個呢,那就是自誤誤他了,而且進一步的對《攝大乘論》的觀點加以辨析,實際上《攝大乘論》講的是你有願,他講要往生要成佛,一定要有願有行,你光有願沒有行,他就不能往生嘛!要行願相扶,所為皆克。那麼凈土法門這個發願和念佛,還正是願行相配,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裡講,觀經的十聲稱念佛名,就是十願就是十行具足,願行具足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個名號裡面就是願行具足,這點非常重要。譬如,南無是什麼意思,南無就是歸命啊,我把生命都歸給你了,那我就要歸命,我對你沒有信心,我能歸命嗎?是不是啊?歸命這不是簡單就能歸得出去的,我們眾生都有很強大的我執,很大的懷疑之心,別說把我的生命歸到一個超越的存在,你就是生了病做個手術,你對這個大夫還得要了解一下,他是不是醫術比較高明呀,或者是不是對我有意見啊!如果對我有意見,他再報復一下,打了麻醉我沒辦法,最後在縫合傷口後,一把剪刀放裡面去,碰到這怎麼辦呢?如果他沒有開刀的經驗,是個江湖大夫,如果他拿一把菜刀給我開刀怎麼辦?你就是做個手術要相信他,你還得要了解他呀,不是簡單,現在更何況全身心交託出去,這個南無不是一般人所做得到的。我們很多人,天天念佛,天天念南無阿彌陀佛,實際上沒有做到真正的南無,碰到關鍵時刻,還都是想到我要怎麼樣,我要怎麼樣。如果南無是沒有我的,一切交給阿彌陀佛,你讓我怎麼做,就怎麼做,你讓我今天往生,我就今天往生,你讓我過十年往生,就過十年往生,一百二十歲往生,就一百二十歲往生,沒有我們的自由意志。如果說阿彌陀佛今天來了,要接引走,你還說:哎呀!阿彌陀佛我能不能告點假呀,你一告假你就沒有南無了,是不是啊。南無就是歸命,歸命就包含信心,並且亦是發願迴向之意。我南無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嘛,這裡面就有願嘛,南無就是信願的意思,那麼阿彌陀者既是其行。你看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無量光、無量壽了,這個名號可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無央數劫積功累德所完成的,成就的、結晶的一個名號啊!萬德洪名啊!所以包含者阿彌陀佛無量劫的菩薩大行在裡面,然後把這個名號的大行,給我們眾生,然後我們眾生在念的時候,由於他的名號裡面具足萬德嘛,我們一念就能夠召喚這些德性出來,名召萬德,召喚出來以後就全攝佛功德為自功德,把佛的功德全部轉為我們凡夫眾生的功德,這就是香光莊嚴,以名號裡面的五分法身香、般若智慧光,來莊嚴我們念佛凡夫的本覺佛性,你在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是不是就是行持了,而且是不可思議的妙行了。所以,阿彌陀佛就是行,南無是願,阿彌陀佛是行,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願行具足,以這樣的願行具足的義理故,就必定可以往生,不是下一生或者無量生作遠因的這樣的情況。你看這種辯釋是非常重要的。然後進一步辨析你前面說稱多寶佛,他作遠因,由於他求的是佛果,那求佛果這就是正報了,求佛果確實是你萬行不圓滿,你得正報的佛果那是很困難的,那跟凈土法門信願持名求生凈土不一樣,求生凈土是求依報,一個正報一個依報他是不同的,你正報是很難達到,你只要缺一個行持他都不圓滿,不能得到正報,但是這個依報凈土容易求。比如說,我們新加坡人,如果想移民到美國去,到美國去住幾年拿個綠卡,甚至加入美國籍,這不是太難。但是你要想要做美國總統是不是就比較難了,這就是求依報比較容易,求正報比較困難的一個本質點。所以在這裡通過這個別時意的辨析,最後告訴我們,我們只要上至盡形壽,下至臨終十念,以阿彌陀佛慈悲願力,任何人都能往生。所以這就是求往生依報容易的意思,這些都是有佛的聖言量作為依據的,還有,這部《觀無量壽佛經》在凈土理論上有些非常核心的理論點在這裡展開。在觀佛的真身觀的時候,談到見到佛身就是見到佛心,佛心是什麼,大慈悲是。大慈悲心就是佛心,大慈悲心再進一步的落實,就是攝受眾生往生凈土的心,就是大慈悲心的一種具體的詮釋。四十八大願也是以大慈悲心作體性的,也是每一願要令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作為終極的指歸的,這是一個重要的理論點。我們產生信心,就是要對阿彌陀佛大慈悲心,這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要契入,這種契入也包含著心佛眾生等無差別的圓頓的教理在裡面。然後還有一種契入,就是觀佛三昧和念佛三昧的理論基礎,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是一段話,[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這是念佛法門的一個最高理則。也是感應道交的一個理論基礎,為什麼我們念佛能夠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是由於阿彌陀佛,諸佛就是阿彌陀佛,他的法、報、化三身是以眾生身為身,以眾生心為心。阿彌陀佛無心,以苦難眾生的心為心,所以他的法、報、化三身的功德都到我們的身心裏面來了,都在我們的每個念頭裡面具足了,這就是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大家注意呀,我們每個念頭裡面很珍貴呀,每個念頭裡面具有著阿彌陀佛的法身的功德,法身可以衍生報身,可以衍生應化身,三身不一不異的。所以我們想到,我們是夜夜伴佛眠,天天隨佛起呀,鎮日相伴隨。佛就在我們的心中,所以正因為在我們心中,我們為什麼有時候會生起慚愧心。我們做壞事的時候阿彌陀佛會警告我們不要去做,即便你習氣很重,要做的還要做,他的力量也會讓我們減緩這種造惡的強度;當我們行善的時候,阿彌陀佛的力量會鼓舞我們去做,都在這裡起作用。但往往這種佛性,阿彌陀佛的法身的功德,被我們那種散亂的心、狂妄的心、業障深重的心掩蓋的太深重太深重了,就象烏雲很厚重,透不出亮光來。所以這裡面就必須要觀佛、念佛,是通過我們執持名號,包括觀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這樣的行為,把阿彌陀佛在我們念頭裡面的功德顯發出來。在座的諸位同修都有體會,如果我們發心來念幾個小時,當然如果有十天閉關念,大家都能產生一種感覺,就是他的慚愧心出來了,他的感恩心出來了,他的自省的能力增強了,乃至於彌陀的這個法身功德,治療身心疾病阿伽陀葯的功能,顯發出來了。那麼他為什麼能夠產生這效果,就在於他在我們的念頭裡面。所以當我們這個凡夫的生滅心在想佛,在憶佛的時候,這裡面很重要的,因為凡夫的念頭都是心猿意馬的,他的念頭必然要攀緣,攀緣是凡夫的特點,一般我們都會攀緣五欲六塵,這對我們太熟悉了,這攀緣五欲六塵的結果是什麼?五欲六塵是暗冥的,是無明。攀緣它就是無明熏真如啊,我們的心就越熏越黑,越熏越罪惡,越熏越自私,越熏越狹劣,所以我們要換一種攀緣的目標,現在我不攀緣五欲六塵,我攀緣的對境是名號,是阿彌陀佛果地上的成就的所有的莊嚴,這就攀緣佛地果德,這個名號就象至極無生清凈摩尼寶珠投到我們凡夫眾生心裡,就能夠轉染成凈,就能夠轉凡成聖,就能在我們無明黑暗的內心,投入智慧的光明,那麼這就是心想佛時,那麼我們想佛的心就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就是名號裡面具有著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這個相好是根據閻浮提轉輪聖王最好的相貌來施設的,那麼佛示現這樣的轉輪聖王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但是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比轉輪聖王的更微妙、更光亮、更清凈、更隨智慧行。那麼為什麼提出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呢,由於法身的功德,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些法身的功德,要在凡夫層面展開他的相狀,就會展開在相好上,只有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形好才能表達法身的功德。這好象一個皇帝的女兒要出嫁,對方迎接她的房子一定是要華麗的,如果是平民窟她不會去的,無上正等正覺一定要寄予在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裡面。那麼這樣我們念佛的時候,因為名號裡面具足彌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也能使我們內心本具的相好趨向於彌陀的相好,所以念佛能夠使我們莊嚴、漂亮。這個本人是有體會,我沒有帶照片來,我跟大家講,我去年也就是辦護照的時候,就是來我們新加坡居士林辦護照,照相,開始照呢,我正在跟其他人談其他的世間上的一些事,我這人本身就怕照相,一照相就不自然,照出來當下就印出來,印出來整個象個半恐怖分子,照的很不好看。當時我那個侍者覺得,你是不是再重照一個,我說算了算了,照成什麼樣子就什麼樣子,侍者堅持你再重新照一下吧,我說既然重新照,這次我就靜下心來,拿念珠念了一圈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念了一圈佛號再來照,洗出來還真的很好看,就是沒有相差幾分鐘啊,同一個攝影師,同一個照相機,同樣的一個人,就是由於不念佛照的不好看,一念佛照得很好看,大家都有機會可以到當家師那裡看我護照上的照片,還真的不錯,連我自己感覺到這是不是化妝了。有時候我體會寫毛筆字也是這樣的,如果心煩意亂寫的毛筆字不好看,有次晝夜念佛之後,我再寫張毛筆字,跟以前的就完全不一樣,所以念佛能改變心態,能夠使我們做事做的更漂亮、更好,大家體會這都是非常明顯的差異。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理,心作心是。原來在大陸有一個比丘尼,念佛往生以後,結果她燒的頭蓋骨裡面有四個字,四個字就是心作心是,這是念佛的奧訣,心作我們怎麼作呢,因為這個心,心實際上是沒有的,心是要仗緣而生的,仗境而生的,依什麼境生什麼心,所以我們作什麼很重要,一心具足十法界,四聖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六凡法界就是六道,天、人、修羅、餓鬼、畜生、地獄。我們在念頭裡面都具足,而且這裡面呈現隱顯的關係,一個法界顯出來,其他九法界就隱下去,那顯什麼隱什麼,這就看我們怎麼作。如果我們一念在五戒五常上,人法界現前,其他九法界隱下去;當我們一念愚痴的時候,畜生法界現前,九法界下去;一念瞋恨好勇鬥狠的時候,修羅法界現前,其他法界下去;一念六度、慈悲現前,就是佛境界現前。那麼如果一念南無阿彌陀佛呢,佛法界現前了,西方極樂世界全體的依正莊嚴,都是佛的法界呀,佛法界現前,那麼九法界就隱下去。現前的這個名號,我們系緣他,就是真如熏無明,因為這個名號是真如啊,真如是光明的,是空有的,所以它熏染我們的心意識的無明啊,就會轉化,其實修行的過程就是熏習的過程啊,熏習一個種子出來呀,轉化呀,轉八識為四智呀,它是一個轉的問題呀,所以我們是心作佛,是心就是佛,這是一個很奇妙的格式。那你是心去念慳貪,你就是作鬼了,是心作鬼,是心是鬼,鬼頭鬼腦。所以這個作什麼是太重要了,也就是我們每天的念頭放在什麼地方,因為最終的修行不是你作表面文章,是你的念頭安立在什麼地方,阿彌陀佛因地當中,他總是要度化眾生,教化眾生安立無上正真之道。你安在什麼地方很重要,如果我們安在這六字洪名上,就等於是安立在無上正真之道上,就等於安立在一真法界上,安在佛法界上。當我們的心在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時候,當然阿彌陀佛的一切種智,遍知法界事理因果的智慧,就從我們每一個念佛的名號裡面出來了,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我們怎麼開發智慧,大家都希望自己成為有智慧的人,社會上辦很多班可能都是速成班,讓你開發聰明智慧,實際上開發智慧的最好的辦法就在這句話里,他開發的是阿彌陀佛遍知法界,象大海般深廣的智慧,就在我們念佛的每一個名號裡面顯現出來,何以故呢,這個智慧就是無量光嘛,名號裡面具足無量光嘛,無量光也是我們眾生本具嘛,但是在我們的分別、執著、煩惱的遮蓋下,透不出來,所以這也是藉助阿彌陀佛果地上名號作為強緣,作為本質境來引發我們內心無量光的影象境,他是這樣的一個關係。所以我們了解這個道理之後,你說念佛那就萬牛莫挽了,徹悟大師說如果對心作心是能夠真正理解,就是參學已畢了,不需要再去參學了,單刀直入。所以徹悟大師原來叫夢東禪師,原來是參禪的,參禪也是有悟入的,有開悟的,結果他由於生病的因緣,這些開悟的力量還不能解決問題,想一想也是多障眾生念佛觀了,他就念佛念好了,念好了他在思惟,你看象永明延壽大師這樣的大德都念佛,我何許人也,敢不念佛。然後他相信念佛法門,在他的偈頌裡面有兩句話,表明他真正對念佛法門產生決定信心,他有一句話叫:[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這夢東禪師出家,是對自己法身慧命非常負責任的一個人,所以他是遍覽各種經典,了解各種法門,對世間的哲學、宗教,以及出世間的八萬四千法門,他都思惟過一遍,擇法呀,思惟到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不念彌陀更念誰?就是唯一要念南無阿彌陀佛,他深知一心具足十法界的奧妙,既然一心具足十法界,我就專門念佛,專門念佛法界,單刀直入。所以在這種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這種基本原則之下,再加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這樣的念佛方法,把六根攝住,都攝在這句佛號當中,不能跑。所以我們要求大家,怎麼攝心。前天下午我們跟大家一塊來談到東林念佛的調子,你要麼非常有感情的沉浸在這種佛號的這種哀亮裡面,沉浸進去,他能攝心,然後步子跟佛號統一起來,一句佛號走四步,但我們眾生的心都是浮躁的,他走的話都是踮著腳跟走,好象向前沖一樣的,現在人都是向前沖的概念,你念佛不要衝來衝去呀,你得腳踏實地,穩穩地走,要很沉穩地走,很沉穩地走有時候達不到,我有個方便的方法,你作個觀想,觀想什麼呢?觀想你的腳跟的地方,帶上一具沉重的腳鐐,我們看過那些重刑犯,尤其死刑犯,他怎麼跑啊,他只能拖啊,在地上拖,一走就嘩啦嘩啦的。要想到三界就是一個牢獄呀,我們就是這個重刑犯哪,我們就是死刑犯哪,死刑的囚徒啊,我們降生到的第一天就邁向了死刑場的這樣一個過程,過完一年邁進了一步,過完一年邁進了一步,這個腳鐐就是我們的業力呀,罪業的業力呀,所以想到我們戴著一個這樣的重囚沉重的腳鐐,還能夠廉價的快樂得起來嗎?那就比較悲切了,悲切地想到我原來也是帶著腳鐐,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這樣的過程,那麼現在當然我們還在帶著腳鐐,但我在念佛了,我念佛我是走向極樂世界了,最終要在極樂世界把這個腳鐐砸碎了,砸碎的是鐐銬,得到的是整個法界了,這時候你由悲哀裡面產生的一種歡喜,就透顯出來了,這時候你就體會他的悲喜交集。所以我們都要把這些念佛法門的理論和方法掌握住,這樣就以念佛心入無生法忍,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凈土三經主要經典象《阿彌陀經》講,若一日到若七日執持名號;《無量壽經》也是講一向專念彌陀名號;《觀無量壽經》儘管談了定善十三觀,然後弘願之門最後導歸的還是執持名號。透過這一點我們才知道,三經的宗旨和他的歸趣是高度一致的。

  好!南無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上宏下覺法師於2006.7.8日開示(一)
六祖壇經(1) 慧律法師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述要(智諭法師講述)
學誠法師:布施得財富,戒行得尊貴
如本法師:凈土法門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