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九華山

九華山 出處:中國佛教文化網  錄入: 管理員  上傳時間:2010-08-11  點擊次數: 900

佛國九華山風光

  佛教初傳九華山:佛教約於三唇時期傳入吳地(今江蘇、安徽)沿江一帶,東晉時期始傳陵陽山區。據明嘉靖《池卅府志》、《九華山志》記載,東晉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至九華山化城峰(今九華街)貽建茅庵,曰「九華」,唐開元年間朝廷賜額「化城寺」。清嘉慶《大清一統志·池州府志仙釋》又載,安帝隆安五年,杯渡從安撣峰卓錫化城之址,始創道場,為開山之祖。

  隋統一中國後致力於佛教的推行和傳播:開皇十一年(591),九華山佛教始興,僧人相繼進山開闢道場。據唐隱士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載,僧人檀號居化城峰,誦經說法,廣度信徒。開元末,新羅國僧地藏人唐求法,卓錫九華,苦行修道,頗得九華山一帶信徒崇敬和護持。至德初(約757),諸葛節等人捐款買檀號舊寺址為其建殿宇(今化城寺址)。貞元十年(794),僧地藏圓寂,跏趺石函,3年後體貌如生,僧眾視為地藏菩薩示嘲又因其俗姓金,尊稱「金地藏」。九華山從此闢為地藏道場,香火不絕。青唐期間,九華山周圍陸續興建海會寺、九子寺、法樂院、慶恩院、妙峰寺,無相寺、凈信寺、福安院等寺院20餘座。唐代繼新羅僧地藏之後。有影響的僧人有勝瑜、道明、智英、道濟、卓庵、悟化等。會昌年間(841~846),武宗李炎興道滅佛(佛教史稱「會昌法難」),九華山附近十餘座寺院被毀,但山上香火仍延續。

  宋代,一反後周的政策,給佛教以適當的保護,以加強國內的統治力量。據統計,宋代九華山寺院在晚唐和五代的基礎上發展到40餘座。其中前山和後山新建著名寺院有凈居寺、聖泉寺、廣勝寺、廣福寺、天台寺、翠峰寺、曹溪寺、龍安院、五台院、永福寺、興教寺等,先後被朝廷賜額的有12座。以化城寺為中心開始出現「寶塔香燈諸洞見,石樓鐘磬半天聞」的興盛局面。天台高處也陸續建成一批寺院,一些在當時很有影響的禪師來山傳法,如臨濟宗楊歧派高僧宗杲,曾來山傳臨濟宗法。宗杲寂後,九華山僧徒尊其為「定光佛」,歷代《九華山志》均收錄有宗杲的游山詩。此外,宋代九華山僧人中有影響者還有玉田、寂祖、雲澤、宏濟等人。而這一時期活躍於九華山詩壇上的名僧清宿,受五代僧人圓證的委託,主持「九華詩社」;另一詩僧希坦則著有《九華詩集》傳世。元代,由於朝廷崇奉和支持喇嘛教,除在京城內外有較多的喇嘛寺外,其他漢地的佛教無甚發展,而九華山佛教卻基本保持宋時狀況。同時還新建了一批寺院,如西峰堂、成德堂等。較有名的僧人有智津、如理等。至元代末,有真觀法師(號無象)以臨濟禪師的身份來山,曾住持化城寺。人稱「無象禪師」。

  明朝時期,早年出身於僧侶的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對佛教更加熱衷。16世紀到17世紀,明皇室對九華山佛教多方扶持,洪武二十四年,賜額修築化城寺;永樂二十年(1422),明成祖封妙峰寺妙廣法師為「護國瑜伽上師」,並賜金斕表;景泰年間(1450~1456),敕封凈居寺住持圓慧為「大度禪師」;宣德二年(14127)、萬曆十一年(1583)、三十一年,又屢賜銀修復化城寺和肉身殿;萬曆十四年、二十七年,先後降旨頒賜《藏經》崇禎三年(1580),敕封萬年禪寺(百歲宮)的已故海玉法師為「應身菩薩」。明代,九華山重建和重修的寺庵有天台寺、招隱寺、德雲庵、真如庵等30餘座。化城寺盆地寺宇林立,成為九華山佛教的中心。主剎化城寺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建立叢林制度後,逐漸發展為擁有東西兩序七十二座寮房的大叢林。全山範圍內的寺庵(包括前山和後山的茅棚、精舍等)達100餘座。常住山上的僧侶日益增多.朝山信眾歲無虛日。至此,九華山已同山西的五台、四川的峨眉、浙江的普陀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其「香火之旺,甲於天下」。名僧有宗琳、法鑒、福慶、道泰、龍庵、佛智、性蓮等。明末四高僧之一智旭於崇禎十年(1637)居華嚴庵弘法,在芙蓉閣建華嚴朝(即「華嚴大會」),宣講《華嚴經》和《地藏本願經》,翌年著《梵綱台注》。

  清代對於佛教的政策幾乎是完全繼承明代。清代帝王雖然對喇嘛教十分推崇,但對漢地佛教也極力崇信。世祖順治曾召玉琳法師到京說法,並命選僧1500人從人受戒,以表示對漢族地區佛教的扶持。其次,聖祖康熙出巡常住名山巨剎,並賦詩題字、撰制碑文,表示對佛教的濃厚興趣。康熙四十三年(1704),朝廷派包衣昂邦赫奕、內侍李環、太僕寺少卿格爾芬到九華山進香,「賜銀三百兩」。次年又賜御書「九華聖境」。四十八年(1709)再次派內務府廣儲司員外郎烏爾胡到九華山進香,並賜銀百兩。乾隆三十一年(1766),朝廷賜御書「芬陀普教」,並遣欽差普福(江寧布政使)朝山進香。地方官府也對九華山佛教以大力支持。清初,九華山戒壇乏人,安徽巡撫(曾任池州知府)喻成龍親往浮山(安徽樅陽縣境內),三請興斧法師到九華,「始獲提倡宗風,敷演戒律」。由於官紳和信徒的捐助,清中葉全山新建和擴建了眾多寺宇,化城寺在擁有72所寮房的基礎上又相繼衍出祗園寺、百歲宮、東崖寺等叢林,寺僧達三四千人之多。清成豐三年至同治二年(1853~1863),太平軍與清軍激戰於九華山一帶,加之太平軍的反佛行為,大多數寺宇毀於戰亂之中,化城寺周圍僅剩10餘所寮房。此後,清廷陸續用30多年時間恢復九華山佛教。光緒年間,朝廷向九華山甘露寺、百歲官等寺3次頒賜《龍藏》各一部。再加上紳商及信徒們的競相捐贈,至清末九華全山有寺院達150餘座,祗園寺、甘露寺、東崖寺、百歲宮四大叢林開始形成。名僧有洞安、明雪、興斧:隆山、聖傳、月霞、寶悟、大根等。光緒,二十四年(1898),月霞法師在翠蜂寺舉辦「華嚴道場」,進行僧伽教育,開創中國佛教史上興辦佛學院的先例。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五四運動中,一批激進的知識分子提出「廟產興學妻運動;同時,一些進步青年學生和羲師提出「打倒孔家店」、反帝反封建口號,其中包括對宗教的批判和排斥。此時全國範圍內的一些寺院遭到不同程度的毀壞。九華山區因遠離蘩城,寺院雖有興廢,但仍保持著佛教名山的格局。在辛亥革命浪潮的衝擊下,佛教界的一些革新派也適時地撮出了佛教革新運動。如太虛大師聯合知識分子,倡導佛教青年運動,創辦佛教雜誌,設立佛學院,希望從根本上改變佛教現狀。此時及稍後一段時期內,北洋軍閥政府和南京國民政府的上層人士卻給予佛教以關注和支持。1917年,黎元洪為肉身寶殿、萬年禪寺分別題寫匾額,並贈給兩寺《藏經》各一部;1924年,段祺瑞為柢園寺題匾;1933年,國民黨元老於右任為祗園寺大雄寶殿題匾;1937年,蔣介石為樂善寺題詞「宣揚佛典」。在國民黨上層集團的推崇下,九華山佛教又得以振興。隨著香火的旺盛和捐贈的增加,九華山寺院經濟發展較快,佛教也有過短暫的興隆。這一時期全山的寺庵仍有150餘座。百歲宮、東崖禪寺、祗園寺、甘露寺、上禪堂、蓮花寺、樂善寺等相繼發展成為九華山七大叢林。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佛教界某些著名高僧先後參訪九華山,其中有弘一法師、太虛大師,西藏十三世喇嘛土登嘉措,圓瑛法師等人。至20世紀30年代末,九華山區多次遭到日軍的掃蕩,一些寺院遭到毀壞,僧尼生活異常清苦。民國時期的九華山名僧有月霞法師、智妙法師、心堅法師、果廷法師、定朗法師、本修法師、容虛法師、寬揚法師、義方法師等。

  新中國成立初期,九華山存有寺院90餘座,僧尼200餘人。為保護佛教名山,人民政府在九華山建立了管理機構,貫徹執行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解散舊的九華山佛教會,由各寺院召開代表會議處理佛教內部事務,並領導組織僧尼參加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土地改革』』後,全山僧尼同當地農民同等分得山林和田地,寺院實行農禪並重。1951~1957年.政府撥款重點維修祗園寺、化城寺等9座寺院。1956~1957年,九華山接連舉行幾次重大佛事活動。1978年,九華山佛教出現了新局面,迎回離山的僧尼;一些佛教界代表人物出任省、市、縣、鄉各級人大、政協代表或委員,參政議政,提高了政治地位。1981年起,九華山佛教協會加強了佛學研究與教育,先後舉辦了僧伽培訓班,成立了佛學院。1991年和1994年.九華山佛協與九華山管理處先後舉辦金地藏生平事迹的國際性研討活動。1983年和1984年,國務院、安徽省人民政府分別發文確定九華山9座名剎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30座寺殿為省重點寺院。這些寺院在政府撥款和信徒的資助下陸續修葺開放。1986年9月,祗園寺首先恢復叢林制,仁德法師升任方丈。至1998年,全山累計投資1.5億元人民幣(其中98萬元為政府撥款)整修、重建寺院,建築面積達10多萬平方米。改革開放20年來,九華山佛教界與國內外佛教界交往日益密切,出訪80餘人次,接待71個國家及地區的朝山信士、遊人15萬餘人次,1999年9月9日,99米露天地藏菩薩銅像奠基儀式在大覺寺舉行,標誌著九華山佛教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九子山:九華山古稱。山名始見於南朝梁、陳間顧野王《輿地誌》:「九子山,千仞壁立,周回二百里,高一千丈。出碧雞、五釵松」。唐人費冠卿在其《九華山化城寺》中稱「九華山,古號九子山」。宋《太平御覽》卷四十六引《九華山錄》謂:「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峰巒異狀,其數有九,故號九子山焉。」九子山屬古陵陽山的一部分,唐天寶年間,詩人李白應友人之邀,「由金陵(今南京)上秋浦(今貴池)」。聚會於九子山西麓夏侯氏之堂作詩唱和,寫下《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並序》,序中說「削其舊號。加以九華之目」。此後,更名九華山。

  九華山:古稱九子山。位於安徽省青陽縣西南,舊志稱「方圓二百里」。境內有大小山峰數十座,以十王峰最高,海拔1342米;九華山山峰屬斷塊山體結構,主體由花崗岩組成,群峰競秀、懸崖斷壁、怪石鹺蛾、谷幽潭深、流泉飛瀑,秀麗奇巧。九華山地處北亞熱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具有「多霧、多雨、多寒」的個性特徵,日出、雲海、佛光、霧搬、雪霰等蔚為奇觀。素有「東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譽。唐天寶年間詩人李白來游,睹此山秀異,九峰如蓮花,在與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的詩序中,政「九子山」為「九華山」。唐開元束,新羅國(位於朝鮮半島南端)僧地藏卓錫此山,苦心修行數十載,圓寂後肉身3年不腐,僧眾認定其為「地藏菩薩靈跡示現」,建肉身塔以供奉,九華山因此成為地藏菩薩的道場。歷經唐、宋、元各個時期的興衰更迭,至明初獲得長足的發展,與五台、峨眉、普陀一起位居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列。清代九華山佛教鼎盛時有寺院300餘座,僧尼4000多人,「香火之盛甲天下」。今存寺廟90餘座(其中9座列為全國重點寺院,30座列為省級重點寺院),有僧尼近600人,存真身(肉身)5尊.佛像6300餘尊,藏曆代經籍、法器等文物2000餘件。九華山自然和人文景觀均獨具特色,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轉自:佛教在線)

推薦閱讀:

華山的歷史沿革是什麼?
夢幻西遊 決戰華山怎麼做?
《命理華山》導讀

TAG:華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