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烏克蘭危機的四點啟示

烏克蘭危機的四點啟示(望海樓)

王義桅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4年03月17日   第 01 版)

  烏克蘭政局並沒有隨著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並交出世界第三大核武庫而消停,恰恰相反,這些年來,烏克蘭成為冷戰最後的戰場,甚至可能引發第二次冷戰。烏克蘭又倒向了西方,克里米亞地區則公投要重回俄羅斯。俄羅斯和西方地緣政治拉鋸戰進入最後階段,帶給我們諸多啟示。

  啟示一:政治斷裂帶易引發大國政治的悲劇。

  烏克蘭作為歐洲第二大國家,為何「左右為難」?正如地殼板塊連接處常常爆發地震一樣,洲際板塊交接處和文明斷裂帶,也常常導致政治地震爆發。烏克蘭就不幸坐落在天主教與東正教文明的交界處,烏克蘭西部大多數居民為天主教徒,東部大部分居民信奉俄羅斯東正教,經濟危機引發文明的衝突,導致國家處於破產和分裂邊緣,為大國插手提供了可能,並最終以自身悲劇引發大國政治的悲劇。

  啟示二:政治危機源於經濟危機,經濟高度對外依存是國家安全軟肋。

  近年來,西方在一些國家推動政權更迭屢屢得手,並有蔓延之勢。此次,西方為避免刺激俄羅斯,未用「烏克蘭之春」或「橙色革命」等口號,但實質無異。烏克蘭國內經濟困難,處於債務違約及破產邊緣,為外部操控提供了可能。西方利用了烏克蘭不想過於依賴俄羅斯的傾向,推動烏克蘭變局。

  啟示三:西方對歷史的錯誤解讀,是動蕩的誘因。

  蘇聯的解體、冷戰的結束,讓西方得意忘形,美國更是得出結論說「歷史的終結」,新保守主義、新帝國論一度甚囂塵上,結果導致美國陷入阿富汗、伊拉克泥潭十餘年而難以自拔。歐盟也乘勢大規模擴張,光2004年一年就吸納10個國家,迄今消化不良。這些都是對冷戰結束的錯誤解讀在作怪。將歷史的偶然性賦予必然性意義,往往導致自我實現的預言。

  啟示四:西方的雙重標準,再次折射其虛偽性。

  以前支持科索沃公投,現在反對克里米亞公投;以前倡導人權高於主權,現在又說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可分割。美歐的雙重標準教人無所適從,原因當然是美歐自身利益決定價值觀:在其看來,科索沃從獨裁的塞爾維亞獨立是合法的,克里米亞從民主的烏克蘭獨立則是非法的;在其看來,俄羅斯並非自然形成的民族國家,現在又吸納克里米亞,也是違反西方觀念的。蘇聯解體前夕,西方承諾葉利欽:北約不東擴,波羅的海不加入歐盟。現在情形如何?俄羅斯怎麼能信任西方?

  烏克蘭局勢仍面臨很大不確定性。克里米亞16日舉行公投,但七國集團與美歐明確表示不會承認公投結果。一旦公投結果有利於俄,西方能否接受事實仍是未知數。烏克蘭政局給諸多大國提出了巨大難題,如何面對,考驗各國政治智慧。

  (作者為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歐盟研究中心副主任)

推薦閱讀:

淺析崇禎式的領導危機
2016年西方亂局背後,一場「白」的危機
一個母親的危機處理
光棍危機是不是來了?
為了愛情而結婚,潛藏著巨大的危機

TAG:危機 | 烏克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