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境緣集-如何究竟成佛(六)
附錄:認清自日本傳來的所謂「本願法門」
◎日本的「本願法門」乍看好似凈土宗的一個支派,聽其教旨,竟完全違背教理,破壞凈土法門!他們說:只要得聞阿彌陀佛聖號,生起信心,就決定得生極樂凈土,他們已經取得極樂世界的「身份證」了!不要再念佛用功,也不管怎樣死的,都決定往生!佛教是講因果的,信-解-行-證,各種法門都要自力修證而得解脫!佛教不是神權教,全仗他力可得超升的就不是佛教!即使是自力兼仗佛力的凈土法門,也要具足信、願、行,才能萬修萬人去。即一心念佛是正行,止惡行善是助行,缺一不可!(
◎我們是不提倡本願法門的。為什麼?它與整個佛法的基本理論、與凈土宗的「十六字」 綱領(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與《阿彌陀經》的綱宗(信、願、持名)都不相應,主要有三個不相應:第一、本願法門專仗佛力,不靠自己,與凈土「二力」法門不相應。凈土法門叫「二力」法門,就是既要靠自己,又要靠佛力,二者缺一不可,而且要二力相應,才能感應道交,蒙佛接引。我們畢竟還是生死凡夫,單靠自力不能了生死、脫輪迴,一定要深信佛力不可思議,佛力決定能夠把我們從生死苦海里拯救出來。但是,我們要弄清楚什麼叫做佛力加持?怎樣才能得到佛力加持?首先是佛法的理論,佛的教導指引我們怎樣去修行,怎樣去了生死。這要自己努力呀,要自修、自悟、自證,決不能認為,我們已經交給佛了,就能夠坐享其成了。從因果關係來說,學佛就是修因證果,我們種了念佛的因,必然得成佛的果,這是最可靠的。種念佛的因,要靠自力,佛力接引叫做增上緣,而親因緣是自己。如果沒有深信,沒有切願,沒有認真的持名念佛,不可能得到往生西方凈土的果報。當臨命終時,要彌陀接引,而自己一點基本條件都沒有,沒有達到伏住煩惱,念佛功夫成片的境界,心裡不清凈,還有留戀心、恐懼心,甚至昏迷了,這時,即使彌陀要幫忙也幫不上。凈空法師說得很肯定,學修本願法門,這一生決定不能夠往生。事實也是如此,感應要靠我們的自力,你有感才會有應,你自己沒有具足基本條件,怎麼能夠感應道交呢?比如,台灣一位男居士已經預知時至,見到阿彌陀佛來了,但他的情感沒有斷,捨不得痛哭流涕的妻子,佛力也沒法把他帶走,結果沒能往生,可悲,可嘆!第二、本願法門只講信,與凈土法門的「信、願、行」三資糧不相應。信、願、行是修學凈土法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三個基本條件,三者缺一不可。蕅益大師說:「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所以,如果沒有至誠懇切信願持名的功夫,只是口頭上說信了,而一味地求阿彌陀佛,就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把阿彌陀佛當成神來信了,這叫迷信,不是真信。正如李炳南老居士說,「信,不是嘴裡說信就叫信,信了就要做到,沒有做到就沒有信。」 可是本願法門卻說,我的一切都交給彌陀了,當下就往生了,舉個比喻,好像已經上了輪船,就可以睡大覺了。問題關鍵在這裡:什麼叫上了輪船?你是不是已經上了輪船?我們念佛至少要達到功夫成片的境界,才算得上了輪船,阿彌陀佛才會來接你,可是,你現在還煩惱重重,心還不清凈,就自己認為是上了輪船了,哪有這麼便宜的事?學本願法門,的確走的是一條險路,去聽這些熱鬧的話,相信這些極不可靠的東西,肯定會落空,把這一生錯過了,悔之晚矣!第三、本願法門與凈土法門的「唯心凈土、自性彌陀」這個理論依據不相應。西方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都是唯心所現的,這是我們的自性,人人本具的佛性所現的,心外無佛,佛外無心,阿彌陀佛是在自性之內,不在自性之外,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要信生佛不二,信自他不二,不能心外求法,心外求佛。上述兩不相應,都反映出本願法門從根本上講是心外求法,是在自性之外去求佛,去依賴佛,這當然悖離了凈土法門的理論依據。李炳南老居士批判本願法門說:「日本佛教有一宗叫凈土真宗(按:本願法門是真宗的一支),專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以為只要信,佛就來接引往生。其實哪有這麼方便的,求佛來接引,得具備信、願、行,有感應才行啊!」 凈空法師對本願法門的錯謬觀點作了批駁:「有人提倡本願念佛,經都不要讀了,就靠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臨命終時一句十句就能往生。經上講的沒有錯,如果你斷章取義,不能怪佛啊,怪你自己愚痴、蒙昧,存的什麼心?僥倖、投機取巧的心。這種心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到極樂世界,怎麼能跟那些諸上善人相處?你們想一想,這個心能不能相應?你要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豈不是把極樂世界的社會搞得大亂。每一個人往生都是真誠心,你是僥倖、投機取巧的心,哪有這個道理?佛怎麼會來接引呢?所以,斷章取義很容易誤事啊!」 可嘆的是,我們凡夫不容易辨別是非邪正,為什麼?因為我執沒有破,有一個很大的毛病,愛佔便宜,得到了便宜,還想再便宜。本願法門很能打動人心,有非常大的誘惑力,說是「只要你信了,當下就往生。」 能有這麼便宜嗎?想佔便宜,結果就會吃大虧、上大當。還有一類人慢心很重,好高騖遠,好奇務怪,這種人也很容易相信本願法門,這會引起狂慧,更加危險。所以印光大師教導我們:「老實念佛,莫換題目」,我們誤事就誤在不老實,不老實的主要表現就是想佔便宜、好奇務怪,一定要改掉這些毛病呀!(昌臻法師)
是日已過 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 斯有何樂
當勤精進 如救頭燃 但念無常 慎勿放逸 健陽樂住法王開示(摘要)
(二零零二年一月講於哈爾濱某凈土居士道場)
阿彌陀佛!我們學佛就是圖個自在,所以我們今天也很輕鬆自在地聊一聊。不敢說講經說法,但是我們可以互相了解一下,因為佛法是人們需要了解的,因為智慧是我們了解人事物的一個窗口。如果沒有智慧,那就不要說什麼佛法了,連一些人與人之間簡單的道理,做人的根本,我們也不會很清楚,所以智慧是很關鍵的。今天我來到這裡,是我們有人世間種種的因緣,因為我們也是脫離不了這個世間。
世間所講的我們這些喇嘛、活佛、法王,是一個尊稱。我們心裡所嚮往的、經常念誦的阿彌陀佛才是真正的活佛。今天在你們這裡,我非常的歡喜。你們那顆念誦阿彌陀佛的清凈的心就是道場,不是這個布置得簡陋或莊嚴的道場。真正的道場是我們自己尋求一份清凈和希望往生西方凈土而念誦阿彌陀佛的虔誠恭敬的心,道場的真正含義在這裡。這些來源於什麼呢?來源於智慧,來源於凈土以及阿彌陀佛的加持,這也是阿彌陀佛的一個顯相。所以這一點,我自己內心也是禮讚大家,隨喜你們的功德。
來到哈爾濱,這裡也是有很多好學密乘的人。但是作為我本人來講,就應該是學佛法的,不應該講什麼密乘。就覺囊派而言,就我自己來講,也就是個學凈土宗的人。西藏很多很多的,大部分大德高僧都是學凈土宗的,我們大部分的老百姓他會念的就是西方凈土的祈請頌和阿彌陀佛聖號。比如我自己家裡的父母,不懂得什麼密法,只懂得有個西方凈土、有個阿彌陀佛,他們會念的也就是阿彌陀佛佛號,他們精進的也就是這個。所以從一般理論方面來講密宗有它的不共之處,但是就我們西藏當地來講,大部分都是修顯宗的凈土宗。比如我們法王——我的師父,他也是經常念阿彌陀佛佛號,也是他一個主要的很關鍵的修行。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這是非常具有加持力、非常不可思議的。比如我們覺囊派一位大德篤布巴,他就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怎麼講他是這樣的化身呢?佛在《大法鼓經》、《涅槃經》當中講,他說在某一個時刻、在什麼年代、在一個什麼地方,會出現一個什麼人,他叫什麼名字,他是什麼樣的,他是誰的化身、誰的化身,講得清清楚楚,我們都可以去查詢,所以如實般的篤布巴已經出世。我們都知道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所以最起碼我們在對佛法不同教派的認識方面可以毫無顧忌,在這個方面一切佛法都是相通的。但是也是有分別的,方法方面也有分別,有適合自己的方便,也有適合他人的方便,種種不同的方便。這些方便的最根本的來源是什麼?就是智慧。
我們常講的智慧到底是什麼?就是佛,就是我們究竟的本性、真正的本質——阿彌陀佛,這就是智慧。獲得阿彌陀佛他的果位、他的境界以及他的那種大樂的方法,就是究竟智慧的來源。這個來源,第一寫在經書上面,以文字的形式存在,這就是智慧的一種體現;第二各種各樣的僧人,以及你們大家,就是居士菩薩,他們的修行和心理行為就是智慧的體現。但是它不是究竟的智慧,它只是獲得智慧的方法。如果對獲得智慧的方法能夠精進、能夠明了,我們就可以接近並得到這個智慧。當然有多種修法,有凈土宗的修法,也有小乘的修法、大乘的修法、密乘的修法。這些種種的方便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通達這個究竟的智慧。為了得到阿彌陀佛果位,也就是究竟解脫的覺悟的佛的果位,我們現在選擇念誦阿彌陀佛、往生西方凈土的方法,我們以這種願望以及實際的修行去達到我們的目的。還有六度等其它的修行方法。
真正的智慧是阿彌陀佛,我們的修行是智慧的來源。我們所講的這個智慧是跟自己真正有關係的,因為跟自己有關係,對於自己的身心、我們要解脫、解脫什麼、所解脫的是誰、為什麼要解脫、為什麼會有這種解脫的法門,這一切,我們要懂得一下它的道理。佛法不是因為我們心裡空虛了、有什麼疑惑了、走投無路了要找一個寄託而存在的,也不是說年紀大了、沒事兒幹了才去學學佛、念念佛號,佛法跟這些沒有任何關係。佛法究竟是什麼?這是我們要正確了解的。因為既然是修行佛法的佛教徒,我們對於佛法應該有一個正確的、真正的認識,我們有這個責任。對什麼叫真理這個問題我們要認真地研究。
我們人有自己的習氣和毛病、有自己和家庭在生存過程當中所力行的某種習慣和生活方式以及對人事物的看法。我們很細膩地觀察一下,這是對的嗎?你對旁邊、周圍人事物的看法,你對這個人世間的看法,是對還是錯?這是個很關鍵的問題啊!因為你活著的價值在此。如果你對它的認知、你對它的執著、你的立足點是錯誤的,你的一生就沒有意義地白活了。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要了解一個對身體家庭工作的、對人事物的、對心靈以及物質的系統的、完整的、沒有錯誤的、不是主觀的而是真理的、真實的看法,這個看法不是來源於你的需要,也不是來源於你的想法,而是來源於世間的真理。這個真理就是佛法。
為什麼講這個真理是佛法呢?佛他一個一個地解釋給我們,因為是這樣所以是那樣的,種種種種的例子,並以自己實現這種果位的一生修道的過程來表明和表現,讓我們真正地了解他所講的是千真萬確的。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思想、一種看法。人世間有很多的思想、很多的道理、很多的觀點、很多的哲學思想,但是我們要看它的立足點是什麼。比如有些方法是為了解決某個地方的一個什麼問題而想出來的,這種方法只有在那個地方才能實現,它就是相對的而不是究竟的;有些思想它是可以實現的,它是有目的性的,但是它不是永恆的。而佛法所講的思想和道理則根本不是這樣,它是講宇宙人生的真理,它既不是為了什麼,也不是因為什麼,而是世間就是如此。我們現在念誦阿彌陀佛往生凈土的種種行為只不過是得到那種清凈智慧的一種方法,它是符合於我們自己的願望、願力和行為的一個方法,我們不能說它是真理,它是了解和證悟真理的方法。所以方法可以有八萬四千種,但是最根本的一點我們不能脫離,那就是世間的真理。
世間的真理就是因果不虛,這個我們沒辦法脫離;這一切法我們慢慢去理解,它是空無自性的,這個我們也沒辦法脫離。我們去看佛法以外很多的修法,就能知道它所講的已經脫離了一切萬物都是空無自性的這個最根本的道理。宇宙萬物一切都是空無自性的,這不僅僅是佛在講,研究科學的人也總結出類似的結論,真的是空無自性的。不要說他們,連我們到這樣年紀的人,自己的經歷、自己對人事物的看法,去年和今年不一樣,今年和明年不一樣,變遷到現在,我們對人事物的看法已經完全地改變了。我們就可以肯定,我們的認識和我們對一切萬物的看法都是假的,也就是空的。我們現在的看法也是如此,它沒有脫離這個空無自性的本質。我們一定要注意,念佛法門它也不能脫離這個本質。我們首先要懂得,我們一切的觀念、思想和想法,所有的妄念、狀態和心態,全是空無自性的不真實的,一切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沒有一個實在的真實的東西存在。如果真的有一個真實的東西存在,你就沒有什麼解決的辦法,你也沒有方法解脫,因為它是空的所以你就可以去解脫。這樣我們就懂得一個道理:一切萬物都是空無自性的,包括你念阿彌陀佛也是空無自性的,所以我們沒有執著。執著是對某種事物很投入很迷惑、不是真實地看待它的一種沒有智慧的思想。那麼智慧是什麼?智慧就是沒有執著。
阿彌陀佛是自在的、是光明的、是無量的,這就是阿彌陀佛的特性。我們念佛就這麼念,在這種自在的、光明的、清凈的、心無限的狀態下去念誦阿彌陀佛,我們就接近了、就相應了阿彌陀佛。如果我們念佛時的心態與此有所差別,我念佛是為了求一個數字、我比他念得多、我比他念得准、我比他念得聲音高,這樣分別執著,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諸如什麼工作方面的寄託啊等等的這種看法、那種觀念就沒有改變,而那種迷惑的看法正是我們所要改變的。所以我們能夠清凈、能夠相應於阿彌陀佛而念誦阿彌陀佛,那就是親近阿彌陀佛、接近阿彌陀佛,那個當下就是西方凈土。如果你有一個很死板的概念,你今天是在東北這個地方,西方是在那邊,你永遠到不了西方,因為你已經確實地認定你在這個地方了,你把阿彌陀佛也認定為在遙遠的西方,那你怎麼見到他呢?我們通過念佛到達西方凈土的唯一通道是超越你的當下,也就是說,要從這裡走到西方凈土,不是坐火車也不是坐飛機,而是坐我們清凈的、光明的、無分別的心,這種心的相續達到一定的程度,就能到達西方凈土,這才是通向西方凈土的唯一工具。
我們停留在現在這個狀態無法解脫,就是因為心裡總是摻雜一些亂七八糟的心態以及煩惱而無法清凈。所以不論我們念佛、修密乘、誦經,還是做事、生活、工作,首先我們心裡要確定這一切因緣和合而成的萬事萬物都是空無自性的,沒有一個實在的東西。比如對我們而言,概念很深的就是一個「我」。「我」這個東西在哪裡?我們要真正地靜下心來好好地分析這個「我」,因為我們天一亮就「我、我、我」,永遠不停地有一個「我」,因為心裏面永遠潛伏著一個「我」,所以你產生很多很多的自私、嫉妒、分別和種種的煩惱。這個問題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永遠那麼去想,讓我們靜下心來真正地思考這個問題:根深蒂固的這個心真的是對的嗎?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去思考和了解的問題,而不是怎麼去算計別人。
真正的「我」是什麼?我們停下來想,我對事業、家庭、一切人事物的看法,我的所有的心態,都建立在「我」這個基礎上。這個「我」到底在哪裡?我們這個色身,眼耳鼻舌身,我們的心態,到底哪個是我?我們這樣去考慮的話,沒有耳朵的人是我,沒有手臂的人也是我,甚至沒有腿的人還是我,更深的,一個精神崩潰的瘋子,他還有一個我的存在,你想一想這個「我」多厲害。所以「我」不在這個身心的五蘊(色、受、想、行、識)上面,這個五蘊也不是「我」的主宰。這個因緣和合而成的身體是剎那變化的,而這個「我」從小到大是不變的,「我」和身心的定義是完全不一樣的,「我」不可能是這個身體了。那麼這個身體是「我的」嗎?不可能的,也不是。我們去想的話,所謂的這個身體只不過是一個幻覺啊。所以這個像幻覺、像夢境一樣的「我」也是不存在的、是空的。
但是我們要知道,這個「我」也不是沒有。什麼時候有呢?我們現在這個狀態就有。說話、修法一定要站在正確的立場來講、站在正確的角度去看,這一點我們要搞清楚。有些人在現實當中「什麼也沒有啊、空啊」,他完了、崩潰了,那是不對的,因為他脫離了現實;但是有些人執著於現實,我、我、我,他都要瘋了,那也是不對的,因為以真實而言它是空無自性的。這兩者我們都要知道,因為我們的當下存在著這種煩惱、分別、幻覺,但是超越了這些煩惱就清凈了,比如阿彌陀佛,他就不存在這些了。本來沒有的會在什麼時候有呢?在幻覺時有,在你分別、迷惑的時候是存在的。比如:我們以為看見的一根花繩子是一條蛇,因而害怕、嚇得要命。其實沒有蛇,只不過是一根繩子,但是在你害怕的那一刻,能說沒有嗎?對你而言是有的。因為你看花了眼,所以才有;雖然有,本質上它根本就不存在。同樣,一切的萬事萬物都是如此。對我們學佛者而言,這一點是很關鍵的、最重要的、最根本的。不管你生活、工作還是看經書、念佛,前提是你要懂得萬事萬物以及你的方便修法這一切的本質都是空無自性的。
有人問,都是空無自性的,那我們念佛幹什麼呀?但是它存在的時候有一個因果不虛的關係,要相信這個因果。那個蛇的存在是你看花眼了,有些人因此而嚇死了,這是真實不虛的,所以我們對於這個因果要確定要相信。為什麼念佛會往生西方凈土?同樣的道理,因為它超越了你的習性,它脫離了煩惱,它接近了阿彌陀佛,它清凈了這顆心,它把我們這些粗的妄念、幻想、我執、法執、一切都已經破除了。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坐下來,清凈地念誦阿彌陀佛,你就更清凈了。你更清凈、更清凈、更清凈,延續下去,不就是往生西方凈土嗎?如果我們不懂得它的這些道理,不懂得從什麼地方入手,你就在那邊念,這就有點問題了。如果我們在懂得這些萬物本質上是空無自性的道理之後再去修行,如果你對這個真理是真正透徹地了解並且相信因果不虛,如果你對此有親身的體會和認識,你對這個真理、對阿彌陀佛真正地升起信任、信心和清凈心,那麼,在那個當下,你再坐下來閉著眼睛或者睜著眼睛念誦阿彌陀佛,自然就會更清凈了。不然,不懂得這些道理,對萬事萬物的執著不斷,對因果也不是特別的相信,這樣猶豫重重地閉著眼睛念誦阿彌陀佛,這隻能讓你口渴、腿痛(說明: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當然了,也有效應(說明:只要念佛就功不唐捐;即使不太理解這些道理,只要相信極樂實有、彌陀接引而老實懇切念佛,自然暗合道妙、巧入無生)。但是念佛的法門不是這樣的,方法不是這樣,阿彌陀佛講的不是這樣。阿彌陀佛告訴我們的是什麼?
最根本的是要有一個出離心。出離心怎麼有?不是說你有吃的、你有喝的、你有穿的,你家庭很幸福,我出離幹什麼?不是這樣的。你的家庭的本質是什麼?你的身體的本質是什麼?你對萬事萬物的看法是什麼?這些是真的、對的還是假的、錯的?是好的還是壞的?這些方面我們去觀察了、去了解了、去分析了,然後我們就得出一個結論:原來我對這個世間的看法是錯誤的,原來我本身認為的、我執著的這些東西是虛幻的,因為我太無知了,我懂的簡直太少了,沒有智慧。但是有一點,我們要精進地修行才能夠破除我們的習慣也就是習氣。
我們的這個習慣太厲害了,雖然我們認識到它是空無自性的,但是我們改不了。為什麼呢?就是因為自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在這個習慣裡面延續不斷地這麼去想,天天如此如此地去想,這種思想觀念已經非常牢固地深入內心了。我們太迷惑了,我執太重了,因此脫離不了。懂得這個道理但是又放不下,這是為什麼?太執著了。所以我們這個本性很難移啊!這是總的來講。有些人有他自己突出的特點,比如嫉妒心很強、非常的小氣、很傲慢等等,這些不同的習慣、習氣是因為每個人無始以來所造的業力不同而形成的自己特殊的一種習性、個性。如果你念佛的時候也帶有這種個性、特性的話,說不定你的清凈裡面含有一點嫉妒、你的光明裡面含有一點傲慢,那就麻煩了。這種習性我們很難覺察、認識到,我們已經被無明和這種客塵所染污了,被無始以來所造的業力、煩惱所染污、所遮住了,我們很難很難了解到它、看清楚它。所以一定要破除我執,才能夠親近本有的佛性,才能夠真正地接觸我們的阿彌陀佛。當然了,法執也是很重要的,但是破了我執以後,法執自然會消失,那就要更細膩、更深層地去探討煩惱與所知障這些障礙了。
這樣看來,西方凈土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為了我們而現前的、為了我們而顯現的。東南西北是我們定的,阿彌陀佛是我們需要的,因此我們的法身、佛性就顯現於阿彌陀佛、顯現於這樣的凈土。我們說法身、佛性並不是說一個單獨的什麼東西的存在跟你有關係。這個法身、佛性到底是什麼?跟你的什麼有關係?跟你的心有關係。跟你的什麼心有關係?跟你的清凈心有關係。清凈心是什麼?沒有煩惱的心就是清凈心。怎麼樣了解煩惱和清凈?通過破除我們的習氣、習慣和執著,真實地認識我們的當下、我們的環境、我們的宇宙與人生,懂得它的真理,它的空無自性的本相我們就看見了;在這之外有個清凈的法身、佛性,這個佛性為了我、為了度化我們這些業力深重的人而顯現阿彌陀佛。那麼,我們就確信阿彌陀佛在我們的心中,他是我們心的本質。所以我們斷除這些煩惱,接近我們的清凈心,這時再去念佛,阿彌陀佛就會聽到了。比如在屋子外面更遠的大路上有阿彌陀佛,我們在這裡大聲地喊阿彌陀佛,他是聽不到的。這些房子和這些障礙物是什麼?就是我們的煩惱的心。越清凈就越沒有這些障礙,越沒有障礙就越能夠親近阿彌陀佛。所以如果我們大家學佛的時候又陷入煩惱了,那個心是不好的。比如說念著念著困了,自己責備自己我怎麼這樣呢那樣呢,這就不好了,煩惱加煩惱。自然一點,清凈地去念,自在地去念,不要讓這些煩惱佔據你的心靈,著急是沒有用的。
總之,確信因果和領悟空性,是最根本的法寶,這樣我們才可以接近涅槃。
問:怎麼叫自在學佛?
答:剛才講了,我們修行,念阿彌陀佛,這是修行方法、是法門。但是我們要懂得道理,不懂得道理用方法幹什麼?探討不了方法的問題。我們懂得其中的道理了,才要知道它是一個什麼樣的做什麼用的方法。我們說為了破除煩惱,為了解脫,為了往生凈土,這些是我們的目的。為什麼要往生凈土?為了破除煩惱。煩惱到底是什麼?煩惱在哪裡?煩惱的來源是什麼?它依靠於什麼?依靠於我們的心。這個心又是什麼樣子的?它是無常的。它怎麼樣無常?為什麼能夠解脫?因為它空無自性。空又是什麼樣子?……這就是學佛。
真正明了這些道理,你就知道了世間的真理。懂得世間的真理了,你就知道,因為無常所以它不是真實的,因為不是真實的它是可以改變的。這些不是真實的東西來源於什麼?來源於我的煩惱,而這個煩惱是可以清凈的。這些道理搞清楚了,我們就知道:世間就是如此,我們這個人世間萬事萬物就這個樣子,它就是空無自性的。執著什麼呢?它就這個樣子,人世間就不過如此。你對各方面的貪慾、各種各樣的執著,這是自己強加於自己的東西。你知道這個道理了,但不是說你知道了煩惱就沒有了。你執著的時候你也知道這是不對的,這已經很不錯了,已經非常了不起了。這樣我們就可以尋找到自在了。沒有煩惱,沒有執著,當下就是自在。懂得了這些道理以後,我們才可以體會到自在的感覺。雖然這個感覺還不是真正的自在,但是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了。我們不是尋求清凈嗎?如果不懂得道理,我們認為的自在也許僅是個概念,也許僅是你所謂的休息一下,那不是自在。自在是什麼呢?就是原來人世間不過如此,就是這樣的。
最根本的、真實不虛的、永恆不變的是無量壽。無量啊,無量應該算是永恆的吧。對我們而言,大樂以及清凈、無痛苦這就是我們的希望和願望。怎麼獲得它呢?它是清凈的、光明的、無量的。無量是什麼意思?就是沒有煩惱。有煩惱分別就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就有限制,沒有煩惱沒有分別了就是無量。我們有這個那個的概念,這樣亂七八糟的多了,那就是迷惑、無明;沒有這些了就叫做光明,無量光明,阿彌陀佛。原來如此,我和佛的差別在這裡。懂得這個道理了,你不要自卑,你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懂得這些道理了,就破除一定的煩惱,破除了煩惱就叫做空。破除了,沒有這些執著、煩惱了,沒有這些認識、概念了,那就空了。剩下了什麼?剩下了你認識有一個阿彌陀佛,這就是智慧。認識有一個阿彌陀佛,你多大的福分啊!還需要、還有比它更厲害的智慧嗎?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所以認識阿彌陀佛,你有這麼大的智慧,你沒有空虛啊,這不是消極的方法。破除了煩惱、我執,明了了本有的佛性所顯現的阿彌陀佛,你就可以自在地與阿彌陀佛無二無別地去念佛了。
亂七八糟的萬事萬物、幻覺以及煩惱、分別、貪、嗔、痴、傲慢等等積累而成的這樣一個世間,你看清了它的真實面目。有些人很不喜歡看清楚,他喜歡迷迷糊糊地過,他喜歡不清醒,因為他已經執著、迷惑和迷信於這些狀態而不想脫離。但有些人,他的工作啊、各種情形啊、這個人世間種種的煩惱啊,實在讓他已經厭倦了,他對什麼都看得很清楚了,他對一切都沒有什麼興趣了,所以他心裡很空虛,因為他認為在人世間沒什麼盼頭了、沒什麼意義了。這是什麼?這就是世間的本質,所謂的苦就是這樣的。在裡面你覺得有意義的時候,那就是糊塗了。看清了這些本來面目,人世間不過如此,你今天覺得快樂,明天就是痛苦,是不是?我們有親身體會啊。所以懂得這個道理了,然後你一心專註於西方凈土阿彌陀佛,那當然是自在的。
我們不是登地菩薩,我們也不是什麼大智慧之人,我們要知道我們是初學佛法之人,永遠是初學佛法的人,所以聽聞佛法,聞思修,以及印經、放生與布施這些善品都是我們的課程,這樣我們才能體會到智慧,這就是真正領悟智慧的方法。今天我們聽聞、了解、探討佛法,這就是修行,這就是讓我們開悟的一個法門。不僅僅是你們,我也是一樣的。
問:我們學佛的居士們有這種感覺:這段時間學得挺好,但修著修著就又有煩惱了,這個事那個事的又來了,弄得這些修行人又亂八七糟沒有定力了。這種情況怎麼杜絕呢?
答:人和人的煩惱都不一樣。我們所謂的煩惱有一個來源,因為每個人自己的家庭、生活條件不一樣,我們不能很順其自然地去面對,所以就有自己的煩惱。為什麼不能順其自然?就是因為我們有目的,我們希望怎麼怎麼樣,達不到你的希望就煩惱了。其實這個煩惱是自找的,如果你的希望不是那麼切的話,你的煩惱就會降低一些。所以我們對這個人世間、對世俗的萬物不要有太多的需求,不要說:哎呀!我需要怎麼怎麼樣。心裡不要有一個定數的目標,不要太執著。家庭要幸福快樂、一切都要沒有什麼障礙、這個要好、那個要順、那個要怎麼怎麼樣……如果這樣的話,這些希望和需求我們拿念珠念都念不完的。但是,這不是很現實的,人世間就是無常的,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無常是世間的本啊。當你希望怎麼怎麼樣的時候,你要懂得無常,就會好多了。煩惱沒來之前你就知道是無常的,來了你也知道世間不過如此。人都有生老病死苦,都要死去的,你說還要什麼更大的希望呢?我們所希望的這些東西算什麼呀?我們一般的人就是希望值太高了,實現不了你的希望的時候,煩惱就很重了。不要這樣,我們清清凈凈地、好好地去對待。
我們一定要懂得,佛理就已經解決了我們的問題,無常這個最關鍵的法寶使得我們凈很多煩惱,要懂得無常,世間都是無常的。如果你不相信無常,不相信因果,你尋求快樂,結果它延續不到一定的時候,這個煩惱就要來了。因為沒有滿足你的心,煩惱就出現了,這樣你就有很多很多的抱怨:如果這樣為什麼會那樣呢?如果那樣怎麼會這樣呢?問題就多了,心就平靜不下來了。懂得無常的道理了,你就知道世間肯定就是這個樣子,世間就像一個網似的是漏的、不可靠的。我們的心的本質是可靠的,阿彌陀佛才是真正的可靠的幸福快樂,心的這些妄想、分別、執著狀態是不可靠的,這一點一定要知道。但是不是說不可靠我們就厭倦了,就對它誹謗了,對它又怎麼樣了,那也不對,要懂得這個道理。
我們懂得無常有一個最根本的好處,就是很多的一些煩惱啊、一些魔啊、各種各樣的神靈啊,他就害不了你了。如果你執著了,這個來搗亂了,那個也來搗亂了,一切鬼神,一切煩惱,什麼都來了。如果你懂得無常的道理,就能夠破除這些煩惱。
問:有了智慧才能修好佛法,沒有智慧就不能得清凈心,得不到清凈心就沒法成佛,可以這麼講吧?要想開智慧就要廣學多聞,誦經本身就是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但是我們還要一句佛號念到底。這之間的關係應該怎麼擺?
答:佛法有各種各樣的形式,有些教我們世間的道理、真理,種種的因果關係方面的聞思修,這是一方面;第二,怎麼去修行、去調理,它以符合於邏輯的方法告訴我們,我們也能夠領悟,這是一方面。但是有這樣的佛法,有時候它超越了我們的邏輯思惟,我們沒辦法特殊地去解釋,所以有很多不可思議……我們念咒就是其中的一個。
念咒方面我們能體會到什麼?一方面,清凈、精進地念咒,能夠破除我們很多的執著。如果你凈念阿彌陀佛,有一件什麼不高興的事件發生了,因為你念咒的力量,也就是說你有一個定的心,你就不會過分地執著,這是很現實的我們能想像得到的,念佛就有這個不思議之處;再說,這個咒你今天念三四個小時,你一天不斷地去念,它有一個恆常不斷的延續的定力,它可以相續很長時間,它就是一個很堅固的、不停頓的、漫長的修定的法門,所以它有這個不可思議的方面。第二就是尤其不可思議了,這個咒語的力量,南無的力量,阿彌陀佛這個音發出來的力量,是不一樣的。因為有些不好的音,像嘆氣、打哈欠,在我們學佛念誦經文時是不允許有的,或者說,這些是種種煩惱的一個表現。但是念佛號這個聲音、這個力量,能夠帶動起你的細膩的阿賴耶識裡面內在的善品。總之,念誦咒語,阿彌陀佛佛號,就有這個不可思議的力量,它的不共的加持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你念這個佛號,就會產生智慧而清凈我們的心。很多修得非常好的大德高僧,你看他的面目、各方面,都非常的柔和。為什麼?一種清凈心的相續。所以念經和念佛的不同之處就在這裡,念佛它有一個不可思議的力量。
念經能不能達到這個不可思議?念經能。但是阿彌陀佛這個咒語是母音,這幾個字它一個字可以分成很多字,分分分分分,它那個字裡面自然就可以散發出一個經。就像種子一樣,一個種子種下去可以發芽,發啊發就發出很多的各種各樣的果,像小麥一樣,這些果子就等於經,經的根就是這個種子。所以阿彌陀佛就有這麼甚深的意義。還有,如果把經文縮起來,一個縮一個,一個縮一個,可以縮到一個阿彌陀佛佛號裡面去。它一放開了,放放放,無限地放開,它的道理、意義講出來就是一部經。這是聲明法門,藏語里就有這個聲明,它屬於梵文,梵文的字就是這樣的。有很多大德,敲一下,他能從這個聲音里聽出今天所有的事情,這個聲音能告訴很多。因為我們的煩惱太粗了,我們聽到的就那麼一點點,細膩智慧的人來聽那簡直就是一個經文。這個道理從邏輯方面、從各方面都可以體會,你看科學家們用小小的一個什麼儀器,就可以分辨出很多;同樣,佛早就這樣了。我們學聲明法門就是這個道理,阿彌陀佛,為什麼成為阿彌陀佛?是什麼樣的字構成這個阿彌陀佛?光是什麼?無量到底是什麼?這些一解釋起來,不就成了經文嗎?它濃縮起來不就是無量光佛嗎?無量光佛這四個字是漢語,漢語沒有這樣分開的功效,沒有聲明這方面的東西。但聲明這個法門它有,阿彌陀佛是母音,所以它能夠分解,也能夠濃縮。就像計算機似的,按一個鍵它就有很多很多的功能。這個佛號不能講功能,它是這樣的,念一個阿彌陀佛就包括了所有的這些經論。
人類可以通過儀器而看到部分的細微光,我們也可以體會那種徹底究竟脫離人類觀念的光,也可以說完全脫離我們五根而存在的光。真正的光是什麼?阿彌陀佛,也就是無限的光明。那種無限的光明脫離了我們的這種認識,因為它脫離了煩惱,沒有了煩惱。我們的這些光沒有我們就不存在了,比如我們對燈光很敏感,但有些生命認為這是黑暗。有的動物是這樣的,它看不見,它沒有接觸外界的那個根。但是佛的光不需要依靠我們而存在,它脫離了概念、脫離了煩惱、脫離了分別,它不需要眼睛、意識再加上外境三者結合才能呈現,它不需要這個繁瑣的過程,它是一種自現自明的、一體無二的光明。這種無二的光明我們體會不到到底是什麼樣子,但是我們知道它是沒有煩惱的。
所以,我們心如光明一樣透明,再加上念這樣無量的佛號,那真是福報啊!我們說沒有智慧,這就是智慧,我們怎麼會沒有智慧呢?我們知道有阿彌陀佛,這就是智慧,其它不需要什麼。不懂得什麼都無所謂,但你不能不懂得有阿彌陀佛。你知道了阿彌陀佛,你能說你沒有智慧嗎?你能說你沒有福報嗎?所以我們在這種狀態下念佛,這才是真正的人生的最無上啊!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什麼呢?釋迦牟尼佛是國王,都出家了,我們想想他就明白了。我們知道有個阿彌陀佛,我們念誦阿彌陀佛,就已經足矣了。所以,太多的事情,太多的什麼智慧,這些我們去研究和學習當然好,一切都是需要的,但是我們的目標是了生死,我們不是講我們是凈土宗、是念佛法門嗎?既然是這樣,我們就專註一門。
問:念佛號的時候,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所得的效果怎麼樣?
答:那要看你的心態。如果你心裡很煩惱,大聲念也沒有用;你心裡清凈,小聲念、默念也都可以,全靠這個心態。你這個心清凈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大聲、小聲和默念隨你的意願。這時候你分別大聲念小聲念,就破壞你的心了,我們要知道這也是分別啊。我剛才講了,我們要知道這一切一切的前提是空啊。如果沒有這個前提,你說阿彌陀佛需要你念阿彌陀佛嗎?阿彌陀佛不需要你念阿彌陀佛的,是不是?念阿彌陀佛,這是一個方便法門。當然了這個法門來源於阿彌陀佛,它裡面藏有方便、藏有智慧,所以不可思議。在此前提下你不要過分執著聲音的大小,你說我太累我不想念了或我想默念,或者我今天很高興我要大聲地念,這都不對。在與阿彌陀佛相應的清凈心狀態下,你想大聲念你就大聲念,你想默念你就默念,不用太執著。比如你們這些人在一起可以大聲念,但是你到公共場所也大聲念就不對了,為了方便就要默念。是這樣的。
……我們不是懂得一切法以心造嗎?那你不要忘了,凈土法門、密宗、禪宗都是以心造,跟心是有密切關係的。這些法門,根本就沒辦法區分它們,凈土法門裡面難道說沒有明心見性嗎?不可能啊,我們今天講的就是明心見性的道理。脫離禪宗凈土法門不存在了,但是脫離了凈土宗禪宗也不存在了,還有一個如果脫離了凈土宗密宗根本就不成立。這些跟我們的心都是一體的分不開的。所以我們要懂得,法門方面我們有所分別,但是這些法門都建立於一樣的道理、一樣的真理基礎之上,這是哪個教派都一樣的,如果不一樣就不是佛法了……一切萬物的真理是什麼?一切都不是真實存在的,是空無自性的。這是最關鍵的,是我們佛教徒不能沒有的最根本的智慧。如果像佛法以外別的宗教那樣,他們認為那裡有個什麼實在的東西、我這麼去做是實實在在的,那就叫做執著,他沒有脫離煩惱和執著的範圍,因為他把這一切萬物看成實有了。對於我們佛教徒來講,那就大錯特錯了。顯宗看是這樣,密宗看也是這樣,佛教所有的教派看都是這樣。我們不能執著,我們要知道佛教所有修法的前提在於空無自性的真理。
我們內心深處有一個我執,無論幹什麼,我們都有一個「我」的概念,你說話、做事情的時候它都存在。你要知道聲音啊等等如此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空無自性的,但它們也有真實性的存在(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就是空無自性。就像對「我」這麼執著的那個心一樣,我們對一切萬物都空無自性的思想有一個很深刻的概念,多好啊!這樣我們就不會過分地執著了,就有可能脫離執著的這個圈子了,所以這也是念佛的基礎和前提。如果不是這樣,你執著於你的當下,你的當下是佛的凈土嗎?不是;你的當下就是阿彌陀佛嗎?不是。你的當下不是究竟的,如果當下是好的、不變的、永恆的、真實的,那還成佛幹什麼?所以你念佛的當下這種狀態它其實是空無自性的,念佛只是一個方法、一個修法而已,但是因果而言它是善的,是得到西方凈土的唯一的法門,要這樣認識。
居士:……我們這個小道場念佛真是難得,難得大家護念,難得法王來此開示,真是慈悲加持,我們用語言無法表達對法王的感激之情。阿彌陀佛!
法王:佛號不在情感上面,不用講這些。
問:我家裡兩個屋,這屋孩子看電視,那屋也看電視,如果我把他們攆出去一個他就不願意。怎麼辦呢?我就小點聲念佛,還是念。
答:沒事兒,你念你自己的,你就在裡面修忍辱。他們在這裡面修精進(看電視),你在裡面修忍辱。真的沒事的。
問:生活中難免存在煩惱和爭執,如果我們學佛的這些弟子在有些事情上考慮家庭或自己的利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和人身權利,這樣屬不屬於執著?屬不屬於不尊重佛法?影響不影響修行?
答:肯定是執著,這毫無疑問的,然後當然是煩惱,分別就不用講了,這就是分別。那該怎麼辦?謙讓,這就是我們學佛人的本質,慈悲心是最根本的。你要知道你的這個心態是什麼心?如果確信它是煩惱分別、貪嗔痴慢,你就要想到無私來源於佛教。但你無私不會什麼都沒有了,在這個人世間沒有這樣的。(居士)……比如你被冤枉了,別人罵你或者打你,這種情況下可能就控制不住要講一些道理維護自己的權利或者利益,這算不算是執著呢?(法王)這方面有些道理也可以講的,但……(另一居士插言)佛說以善報惡。(居士)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忍辱負重,我好像還做不到,我是修得還不到嗎?(法王)其實這個問題你自己考慮得很清楚了。希望你能做得到,但你說你好像做不到,問題就在這裡,慢慢修吧。
問:阿彌陀佛心咒是什麼?
答:阿彌陀佛心咒就是用藏語念的南無阿彌陀佛。漢語和藏語語系不同,就是地方語言不同,東北人念阿彌陀佛的發音和南方人也不一樣,台灣人念又不一樣了。發音雖有差別,產生的效果是一模一樣的。
……懂得這些道理了,我們還可以講當下就是阿彌陀佛,因為我們認為的煩惱分別其實它當下就是空無自性的、不存在的,永遠不斷存在的是它的本質、本性,永恆不斷的佛性、清凈、無量光是存在的,阿彌陀佛是存在的。我們現在能夠有一些認知,能夠分辨一些東西,這也是阿彌陀佛的加持,如果沒有阿彌陀佛,我們連這些都沒有。所以學佛信佛,真正意義上去修行,我們能真正得到受益,你也能夠體會出來。家庭的矛盾、一些誤解等等很多方面,都會清除。
懂得這些道理以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修行。知道並經常地思惟它,這樣無論你遇到什麼事,你都會認識到成或不成其實都是空無自性的,這就是人世間永遠不變的真理,這些思想深入你的內心是最關鍵的。不是佛教說就是這樣,不在於釋迦牟尼佛出世講不講,不在於佛教徒講什麼,而是人世間宇宙人生本來就是這樣,不講這個道理也是永遠不變的這樣,這就叫真理。所以不是說我們佛教徒信仰什麼,不在於你信不信這些,不在於你信不信佛,反正人間的真理就是這樣。
佛告訴你這個真理,然後你在了解這個真理的基礎上應該怎麼做?相信因果,因果是不虛的。在不虛因果的基礎上怎麼去改變、變化,這就是修行。不修行就本性難移了。不懂得這些道理,不修行,我們就會說:哎呀,我的人權!我怎麼會這樣?他怎麼會那樣?很多很多的煩惱分別都來了。然後就是希望值,我希望我今生怎麼怎麼樣,幸福快樂、家庭這個樣子、事業那個樣子,種種的希望。你不知道自己的福報,不懂得無常和空無自性這些真理,追求一段時間,發現不符合於這個希望,這個沒實現、那個沒實現,無常打破了你的這個心態,完了!心裡就想不開了,煩惱、痛苦、抱怨就更多了,有的會崩潰,有的還瘋了。所謂的希望就是貪。我們學佛人根深蒂固地有一個無常,了解空無自性的世間真理,這些煩惱就不存在了。比如:你在當下有很多煩惱的事情,你知道不過如此;你有一個不學佛的同事,你就知道他的語言、他的身體、他的心態來源於煩惱、分別、嫉妒,他不懂得這些都是無常的,他的真實面目你會看得清清楚楚。你不是以自我的立場去看:哎呀,他對我怎麼怎麼樣,我我我,沒有這些。看清楚了,你就不會生氣,不會受到損傷。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今天我們能坐在這裡是非常好的緣分,是一個善緣。……從那麼遙遠的西藏跟東北有這麼一個善緣而集聚在這裡,這是表面的現象,我們能體會到這樣連接起來的看得到的種種緣分。有些很細微的,比如我們西藏的一根草跟我們都有緣分,現在不是也已經顯現了嗎?以前講這個道理,人會講這個跟我有什麼緣分?但現在講全球性的環保,我們天氣熱了就說美國人你們怎麼樣了把什麼給破壞了,這些就是一種因緣果報關係。所以那邊的一棵草跟我們都有關係……我們要懂得萬事萬物都是相關的,相互間非常有影響的。我們人類破壞環境,有些生物都不存在了,或將近滅絕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一切不都是來源於我們的心態嗎?由心態而造作出來的,由煩惱分別而產生的……因為我們的起心動念跟整個地球整個宇宙都有關係……不就是個心的造作、心的表現嗎?它不是說跟心沒有關係的,以心所現嘛……
(本材料根據錄像整理未經法王本人同意和審閱,僅供參考)
健陽樂住法王簡介
健陽樂住法王,於一九七四年生於青海果洛縣一個藏族家庭,是覺囊派四十七代傳人。法王精通漢話。大家反映:法王講話開示,不是一般講經說法,而是佛說佛,講得透徹明了,使任何人都能明徹人生,是非常好的教材,對社會有很大推動作用和現實意義!
壤塘縣藏哇寺
都攝六根 凈念相繼
不懷疑 不夾雜 不間斷 信願念佛
釋法藏法師
◎首先要護持好自己的家庭。做好家務之後,要發心恭敬和護持三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平時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言談不論他人是非,助人為樂,隨喜功德(錢、物、行動或言語),少欲知足。要懂得一切空、苦、無常的道理,嚴守因果戒規,符合教理。要有方向,有信心,有把握,以完成了生脫死為己任,然後隨緣利益眾生。
◎一心不亂是指:臨終這一念往生信心不動搖。生死心不切,念佛就不會入心。要有徹底厭離心,決心離開這生死痛苦的娑婆,要有念佛不上西方就入地獄的恐怖心,才能真切,才能入心。
◎學佛人第一要相信有鬼神,相信因果報應;第二真為生死來發菩提心;第三阿彌陀佛可以幫助我們解脫;第四這世間是苦,一切都是在造業。
◎無論你怎樣去修,都要在平時培養和增強你念佛的信心,以及要有真為生死的決心,有懺悔念佛的心,這樣求生西方絕對沒有困難。那麼困難在哪裡?就是因為平時就貪戀這個世間,還放不下這個世界,對念佛往生沒有信心和把握。只要看破世間都是虛幻不實和空苦無常,不留戀,只要肯去西方,老實念下去,任何人都可往生,這就是萬人修萬人去的法門。死是任何人都逃脫不了的,關鍵是上哪裡去,念佛佛接引,比來世做人還容易。像印祖所說把死字貼在腦門眉間,臨終前你的心全死,把追逐一切的念頭放下,只想一句,老實念佛。
◎什麼是念佛?就是發自內心憶念,時時刻刻想念!關鍵在於厭離娑婆、欣求生西方,這麼念佛往生就不困難,就有把握!世間本來就是苦的,本來是往生的資糧,是厭離娑婆的原因,人們卻不知事物的真相去盲目追求,幻想好的、甜的,結果不能離開三惡道。
◎修道並非很遙遠、很神秘,也並非要你懂得很多很深的道理。只要你冷靜分析,看看現實生活,明白人和人、金錢、地位的關係,在生活中就會生起厭離心,這個厭離心才是我們念佛人第一重要的!求往生也並非困難了。因為阿彌陀佛就是為了末法時期業障深重、剛強難調又不會修的我們,經兆載永劫千辛萬苦艱苦卓絕修行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只要你肯來,念我名號,決定接引你來(接引佛),就這麼簡單。阿彌陀佛在眼巴巴地期望自己的孩子早回家!我們念佛就是把向西方極樂世界的心念出來!念佛的目的就在於此!
◎老爸老媽死了都不如豬值錢,豬頭豬腳還可放冰箱里,我們要是死了,連兒女都不敢多看一眼。
◎一心不亂與念佛時間長短和念佛多少關係不大,關鍵是在你臨命終時必須要有往生的切願心和信心。我們平時念佛就是訓練自己,在念佛之前、之中、之後,念佛心跟著願心愿上西方,時刻把握住念佛的目的,就是要求往生,念佛就是增加「信」和「願」。
◎我們必須明白,只要你想往生、要往生,阿彌陀佛一定會知道,一定會接引你往生,而不帶任何條件。只要你要往生的心會記得,那你一定往生。
◎往生不成完全是妄想重重的凡夫自己的分別心給自己設的障礙和條件,他想怎麼去不了,就是不想怎麼去的了。真是實在沒辦法,真是氣死人,氣死佛,末法時期眾生就是這麼不講理,剛強難調。
◎只要你相信一念心就決定往生,堅決不動搖,你臨終就決定會正念現前,決定往生。我們現在多念佛,就是為了增強、堅定這個「信」和「願」心。阿彌陀佛就是專門來接我們這些業障深重而又不會修的人,所以叫接引佛,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念佛,高品位往生報佛恩。
◎一心不亂是我們修行的最高境界和目標,現在得大利益,臨終高品位往生,它並不是往生的條件和標準。去極樂世界是我們修行的目的地,到達目的地是我們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要想去,肯念佛,佛必定絕對接你往生。我們現在訓練的多念佛就是培養信心和願力去念佛,而念佛本來能消業障就更能把信心、願力及自性佛念出來!
◎多念佛來消業障,就能不斷地增強你往生的意念和堅定你的信心,一直到你臨終時,意志信心不動搖,這就叫做一心不亂。就這一心不亂,到臨終時,什麼境界現前,你都能定下心來,安住彌陀本願,決定往生。
◎念佛念來念去,習氣仍然很重,孩子放不下,錢財物還是抓著不放,什麼東家長、西家短,喜歡講閑話、嘮家常、看電視、玩麻將、打撲克,手拿念珠,嘴巴子還造業。難怪有人輕蔑地說:「佛教就告訴人吃素、上香、打八關齋戒。若問他為什麼念佛,能不能往生,他都不知道,講起話來顛顛倒倒,習氣重重,俗氣得很……」 使人對佛教失望,給佛丟面子。整個佛法的根,從心上捨棄世俗,捨棄此生俗事。
◎我們必須知道,念佛的目的就是求往生、上西方,這樣我們心中才有歸宿,才不會再茫然、飄忽不定了,心就定下來,就安住在自性,就安住在西方,安住在佛心。千萬不要讓明理悟心引偏方向。
◎我們這些大菩薩們,從年青時起就憨憨獃獃地生活,稀里糊塗地長大,女孩拚命地要嫁,男孩拚命地要娶,婚後一個是拚命地生,另一個是拚命賺錢養家,兩個人都是整天在操勞、煩惱、妄想中磕來撞去。兩個煩惱人整天吵鬧不休地生活在一起,越過怨氣越大,爭吵、相罵終無寧日,消了舊煩惱又再起新煩惱,人生就是這樣。五六十歲一過,那個老伴真正被罵得死去了,什麼兒女媳婦,各有各的事業,剩下你孤家寡人一個,往後的日子怎麼過呀!心裡沒個著落,對人生的苦又不去體會,心中沒寄託,只知道怨嘆,也不知道什麼歸宿不歸宿的。對子孫兒女堅固地執著,總放不下,害怕人生沒意義,怕被子女遺棄,就總想找點事來做,維護一下家長的權利。可是管兒子,兒子嫌你老糊塗;說媳婦,人家根本不理你,甚至於惡臉相向;只有抓一個最小的孫子來管,可孫子更不服你管;心裡沒個精神寄託,卻找來煩煩惱惱一大堆。儘管如此,還不知苦,還死死抓住人生假相放不下,多麼可憐可悲呀!那些人該死的都死了,快臨到我們頭上了。死是多可怕,怕也逃不了死,而死後去哪裡是我們必須認真對待的。時值末法,人心險溺,物慾橫流,正法凋落,十有八九不順心。死,修好五戒才能轉世成人,我們希望不大了,剩下的只有三惡道,可怕不?而去極樂世界,只要想去,念佛佛就接引,多麼大的便宜。成佛比做人容易,而且超升九代,又能回娑婆度無盡眾生,多麼重要、偉大呀!不念佛就是地獄,念佛就是世外桃源,還有上述無量功德。大菩薩們呀!千萬千萬萬緣放下,老實念佛,修不成佛去不了極樂國,上對不起列祖列宗,下對不起兒孫後代,更沒法報佛的恩,反倒給佛抹黑。
◎佛經上講:死後下輩子仍能做人的機會,像指甲縫裡藏的灰塵一點點,而去三惡道的機緣卻像大地土一樣多。一定要知道這一點,世界一切都不可留戀啊!臨終正要去西方極樂國,親人們卻要急救,不是電擊就是人工呼吸,這種孝順,只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業障現前!所以說並不是我們平常念佛多、念佛少的問題,而是我們信心堅定不堅定的問題。只要你願心在,臨終這個好緣會自然集會而來,這個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的緣隨願而來呀!所以我們要發願,發願無論遇到任何情況都不要忘記念佛,對阿彌陀佛要有信心,不要對世間的一切感興趣。整個佛法的根,從心理上講就是要捨棄此生俗事,要捨棄對親友、衣食住及閑談的慾望,修行就是要修這些。我們不能往生,往往由於世俗氣太重,我們念佛正是要把對我們不利的憶念和習氣扭轉過來!
◎要有厭離娑婆的心,要知道:人生如夢,家庭是一場戲,由前世因緣所聚,終究要各歸其所。沒有爸死了兒或妻子會跟著死的,再痛苦,生活再艱難,他們也會活下去。世上沒有哪一個父母不會死去,世間不會因為你死而有什麼變化,都是好好的,不要認為你那麼重要,現在不能死。世上什麼都是假的、暫時的,有什麼可留戀呢?唯有念佛是真的,心裡要有這種準備和認識,往生無疑,否則臨終時,就會不知所措。人剛死的一剎那,一切聲音、影像等一切身體感覺都失去,周圍一片漆黑,如像落入萬丈深淵似的恐怖、茫然,身體痛苦得不得了,如果被人移動或搶救更痛苦萬分。如果此時不念佛,而想自己親屬就不好了,就業障現前,死去的親人形像會帶你去閻羅王那裡受審,則去三惡道機緣比做人機緣多無數倍,悔斷肝腸都來不及了。所以必須平時多念佛消業障,樹立堅定的願力和十足的信心、把握。往生決定不難,就是自己說了算,看自己做不做。
◎一定要知道,世間一切都是假的、空的、無常的,只有這種認知,你才能把世間的一切,人情、俗事、觀念放下,一心提起對佛的信心和往生的願心。這樣你心中才會真的有佛、念佛、依賴佛,此種人必定往生。
◎懷疑自己,就是對阿彌陀佛的不信。念阿彌陀佛的真正意義就是:知道念佛,佛就會來接我們這些不會修行的人去西方。所以一切佛國唯有阿彌陀佛叫接引佛!
◎你敢信阿彌陀佛是真的,你願意去並且念佛(喊佛接引),他就絕對會接你往生!
◎念佛的目的就是上西方,這個目標要隨時隨地明確,要牢牢地記在心中。修學的目的不是什麼開智慧呀,什麼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呀,什麼般若,什麼明理……不生西,什麼大願也實現不了,生西一切都滿你願。
◎正是由於我們造的業,才會有這個身體,一切都是你自己所造的虛幻的一場夢。我們這個身體,不過是皮膚、肌肉、骨骼、血液、水所組成的一個暫時的組合體,你能說是真的有一個肉體,這個肉體就是我的?那麼你讓他別死,或者別有病,行嗎?不會的。那個肉體是借給我們用的,頭髮會白,人會老、會病,這一切你都無法控制。這個肉體是假的,假的怎麼會動呢?是由我們這個心來主宰它,它才會動。這個心是真的嗎?我們這個(意識)妄想態也不是真的,它是(我)對境才起的。
◎這個好、那個壞,美、丑,我要這個、不要那個,只有這些對境才會起妄想。這個妄想又從哪裡來的呢?從無始的無明而來。所以這個心是妄想心,念念對境而起。我們的心是依境而生,不是真心,所以這個心呀,是妄想之心,它不是真心,是隨境界而生、而走、而變化的,是分別緣起之心。所以我們這個身跟心哪,都不是真的,所以它生病,不是真正在生病,它是由諸緣而起的。那麼什麼是真的?那就是放下身跟心念佛的時候、的當下是真的。而帶你造業的還正是你的心跟身的相互作用,人都給錢當奴隸,很可憐,這個錢,不是身體五陰熾盛需要,而是由你的心的錯誤判斷,是由這個妄心決定你的行為和造作的,業就是這麼造的。我們之所以念佛,雖然道理特深,但簡單地講因為佛是覺悟之心,我們念佛是不要我們的虛幻心,也不要念我們的假身,只有念一個覺悟的佛。從本性上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只不過一個覺一個迷(未覺)而已,而就「性」來講,佛這杯水跟眾生這杯水混在一起,你無法分別,只是一個清一個混,本質都是水。金佛像、金痰盂,我們自己正在拿佛性作未覺的大痰盂,而沒有拿來作佛。
◎我們一念佛,只有念佛的覺悟之性,在念佛中思惟佛的本願接引,由於對佛的信心從而堅定了往生的願心和信心,我真的願意並且堅決死活一定去,那佛肯定會接我去,就這麼簡單,到時候佛就接我們去了。可是平時就是不信吶!都是在虛幻的身心世界裡,一會兒他生病了,咳嗽了,吃藥、打針、吃、喝什麼都來了,這個假合的身體就是把我們的心給騙了,形成了堅固的我、名、利、吃、穿……給它們當奴隸。當我們念佛的時候,就把這些執著心放下,把心放在阿彌陀佛和西方極樂世界的信和願上面,那個身體呢?坐在那兒念佛。想著當我這個身體壞死的時候,這個娑婆世界旅館住到時候了,不再受六道苦和報了,我該到美好的極樂世界去,練就一身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本領,來度眾生,這樣我們就不會再貪戀這個身體,就不會再四處去求醫、打針、插管子,活受罪了。跟親友們講我隨緣治療,能好則好,不好就去西方是最好了。人遲早都得死,死不可怕,關鍵是上哪兒去,我隨時準備去西方,活一天我就盡職盡責做好一天人世上的一切工作,順境高興時也要發願去西方,逆境痛苦時是逆增上緣,就更厭離世間,欣往西方,這才是真正信願念佛。
◎其實往生並不難。假如你能把生活中的一切事宜都同「信」跟「願」聯繫起來,再隨緣、湊合地扮演好你的角色,直到戲演完了,當閻羅王通知人得了癌症,只有兩周就要到他那兒報到,你說:「非常感謝能提前通知我,我決定去西方極樂世界。」
◎平時、現在就做好往生準備,通知一來我就去,那還有什麼可怕的?不管怎麼死都不要緊,反正佛陀一定來接引我。有人幫念當然好,給助念者創造修鍊做功德的機會,也影響和度化一些不信佛的人,無人助念也照去不誤,因為佛的願力不可思議。我隨時願意放棄我的身心,都在想念著阿彌陀佛,我和家人的戲完了,我要回到阿彌陀佛那裡去了,這才是一個男子漢、大丈夫、真修行人的氣質、風貌。念佛念著念著睡著了,等醒後頭一聲還是念佛,也就是睡著我想往生,醒後還想我往生,這叫一心不亂。也就是要往生的那個心,在臨終時不動搖,一定要往生,這是一心不亂,而不是叫你入定。我臨終時,真想去西方,不想兒孫、一切世間事,再好的地方我也不去,這種心情到臨終時一點都不動搖,就一心不亂地往生。我們所造的一切罪業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夢中虛幻的身和心而來的。我們整天地就用這個身和妄心在過生活,沒辦法來避免,所以我們現在就要離開夢中的身和心,來找一個覺醒的身跟心,那我們就成功了。身是由種種緣分(元素)暫合而成,心又是隨境而轉。唯有佛發願說眾生持我名號,罪消恆沙,增福無量,因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阿彌陀佛在因地觀察二百一十億佛國經五劫思惟設計,經兆載永劫艱苦卓越的勞動創造,滿了四十八願的因緣,因而在盡虛空遍法界之中,自有他的功德存在。當我們思惟或舌根起動一句阿彌陀佛,我們就獲得與阿彌陀佛完全一樣的功德!所以當我們心想著西方極樂世界、口中念著阿彌陀佛的當下,我們虛妄的身心已攝取在阿彌陀佛的功德名號中。這一剎那當中,我們忘記(沒有)虛幻的身心、造業的身心,就沒有造業的內在內容和相應的所受果報,所以無論你造的業障多重也是假的,冤親債主找不到了。你在思惟佛、想佛、念佛的當下,你的身心就跟阿彌陀佛的功德一如了,你即被導入了阿彌陀佛的功德海中,你煩惱的身心當下變成了功德,你由妄想所造的因果業報,就找不到那個煩惱的你,那個時候,業障就沒有了。所以念佛人,不該死的,不管落什麼樣的重病都會好,假如不能好,趁此業障一到,剛好歡歡喜喜回極樂老家不更好嗎?
◎眾生之所以痴迷不悟,就在於被這個世界的假(合)相所迷濛,認為一切由無數緣所致的親情、金錢、地位、名利、物質都是真的,於是就永遠在迷夢中去追逐這些虛妄不實的假相而放不下;諸佛之所以能成佛就在於覺悟。世間一切眾生只因仍在迷夢中愚痴執著,本有的不生不滅的佛性就無從顯發。我們本來不該在六道里滾來滾去,但是心底里有放不下的情愛,有放不下的我執,所以當死去的時候,就有一種求生的意志,就在習慣意識支配下去求生,追求虛妄的幻化境界,其結果就馬上如夢如化地去投胎,我們就是這樣來的。假如我們一念心覺悟之下不去求生,不求生的結果本身就是不死,那麼你就不生不死,就如如不動地住在佛的法界當中,就脫離輪迴。一旦覺悟,不怕死,不求生,就沒有輪迴,沒有痛苦,沒有業障,沒有佛,沒有眾生,就成真如實相,這是一切眾生本性所具足的。但是我們不知道阿彌陀佛覺悟後,看到眾生遲遲不能醒悟,於是我佛就在夢中造個極樂世界,好讓夢中的眾生有地方可修,來到「我」西方極樂世界修道,你的本性跟我阿彌陀佛是一樣的,我已修成佛,成就這樣功德,你如果能在夢中念我,你的心就想到「我」,那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念佛想佛時,你的心當下就跟我的一樣,就作佛,就是佛,那當下你的境界就不再是凡夫的境界了,一剎那你就跟「我」西方極樂世界功德相應,你就能往生西方了。往生西方實在是你的心、你的自性的顯發,並不是真實創造了一個西方極樂世界,不過在夢中有個西方,讓你去。你真的到那裡之後,才知道原來西方在自心,但你必須去了之後,你才會明白,不去你仍不知道!因為你的心跟佛沒有差別,所以才能念佛往生西方。如果我們跟佛有差別就不好了,你念佛則是念自己了,而無差別,則我們念佛是念佛功德,即是念自性佛,也即念即是佛,即是心佛,是心是佛,一剎那當中,你的煩惱障等一切如夢如化地不會生起,一切痛苦、業障不會產生,你的果報等一切不起作用了,你念念心只有信佛。雖然是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但也沒離我們這一念心,也不過信你的一念心呀,一切都沒離開你自心。我們念念心只信阿彌陀佛,此時世間的丈夫、兒女、妻、財、情都沒有了,此時只有自性清凈心,你的心清凈,你當下就離開生死!
◎眾生都具有佛性,所以當你念佛、想佛時,佛性就起作用,你的習氣、壞的東西都在減少,一切都向好的方面轉化!
◎實在說西方世界是我們的無明跟阿彌陀佛的清凈心結合起來而完成的,因此,我們今天有煩惱心,這才顯現有一個西方世界的存在。今天我們一念佛,思惟著阿彌陀佛,那麼我們的心就跟阿彌陀佛合起來,當下我們無明的因就跟阿彌陀佛的功德相應,雖然我們的心沒開悟,但是無明的心就會如幻如化地生到西方世界,這就是我們一個凡夫十念乃至一念就能往生的道理!
◎痛苦、快樂都是相對而言,但它究竟是無常的,都不會長久。快樂不執著,痛苦不懼怕,之所以有快樂是對痛苦而言,快樂畢竟有結束時,快樂結束時就痛苦,享受快樂的當下就應想到痛苦的必然性。苦和樂是一,不是二,都是那個妄心分別生成的。怎麼辦?唯有西方世界是我們唯一的依靠和歸宿,唯有憶佛、念佛,才能堅定我們的信心和願心,才能消業,才能現在即得快樂,而將來得永遠快樂——往生西方。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這樣修!
◎你只要理解信願的重要性和意義,理解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義趣,你就不會再誦經持咒,而死心塌地充滿信心、歡喜心地念佛。
◎念佛法門只有信願沒有解,道理太深唯有佛知,講不明白,更聽不懂,八地菩薩馬馬虎虎一知半解,我們能明白嗎?所以叫信、願、行三資糧,所以信願至關重要,所以蕅益大師講:往生與否全在信願的有無,品位高低在持名功夫,堅決要去西方就是無上菩提心。但是有兩點必須要注意,一理解人生是無常病苦的,二我真想去。念佛,佛就會來接你,絕對接你,這就是念佛法門的理。真明白,真做,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成佛!西方極樂世界世外桃源,就是為你建的,就看你願不願意去!不用急,不用怕,不用求,不用等。什麼是佛性,好的思想行為就是佛性,再壞的人也有良心,顯現的一瞬間,那就是佛性,你清凈心念佛時就是佛性。
◎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三無差別,就在用上。公就是佛性,私就是魔性,都是一個心,所以是一不是二,因為妄想、分別、執著不能證得。所以念佛時,妄想不管它,只要你用心念佛的那個心是沒有第二個心的,剎那當中就是佛性起作用,它就把周圍的煩惱、妄想消滅掉了,越念妄想煩惱就越少,關鍵關鍵還是在念的多少,越多越好!但往生的關鍵在信、願上,而現實利益和往生高品位,要求我們多念。
◎不要忘記呀!第一,人生是苦的,世間一切都是無常和虛幻不實的,沒有可執著可貪戀的;第二我願往生,我念佛,佛絕對接我往生,我有絕對把握往生。有這兩種理解在心啊,那就贏,遍天下無難事啦,你就不會再擔心、憂慮了。信心十足是大清凈心,是真清凈心,在這種心境下念佛,你會念得越來越歡喜,那你的天地就大不相同了,這就是有信、有願的念佛!這兩種理解你要抓得緊緊的,凈土法門的「解」就圓滿了,不會再多了,全盤真給你們了。本來從理上講,我們信、願具足了,往生沒問題,可眾生剛強難調呀!從他的分別心上信、願具足了,又不精進念佛了,這又是一種誤導,所以還要強調行。到底有幾個人把死字貼在眉間,把死準備好?很少,極少啊!要精進念佛,必須強調!
◎我真的願去西方,佛絕對接我往生,明白信、願就是念佛法門的理;第二我現在就要死了,用這種心念佛,會用心念佛;第三就念佛成功了。生死大事,佛能解決,世間上什麼事比這個更重要、更困難呢?這種大難能解決,世間上什麼事佛不能解決?只要我們真心念佛,一切隨緣,盡心儘力做好家庭、社會工作,其它一切佛絕對給你安排好好的。能夠萬緣放下(心放下,不著相、不執著即是放下,而不是事放下),真實念佛,我們眼前利益、未來利益、個人和家庭、整個社會利益盡在其中。
◎我念佛總起妄想怎麼辦?我告訴你,如果你不會起妄想,那你佛也不用念了,你修什麼法門都暢通無阻,都會成功,就因為你修其它法門都修不來,才讓你修凈土法門,而念佛正是消滅妄想的有效方法。你只要思惟阿彌陀佛的功德,那麼阿彌陀佛的攝受自然會顯現在我們心中,所以念佛就會消業障。
◎念佛前先作三五秒鐘觀想:我是罪惡的凡夫,否則怎麼會生在這五濁惡世呢?為了永久的解脫,了生死,必須念佛;再想:世間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不可執著留戀,我們本性和阿彌陀佛無差別,既無差別我現在真心念佛,佛的一切功德我即有之,且佛全力攝受我,那麼,剛剛厭離娑婆、欣求西方之心,當下就在一句佛號中圓滿;再觀想:我現在就要死了,快死了,阿彌陀佛……念得清清楚楚……一句是一句的。前面是憶佛、念佛,後面我佛性跟佛一樣,這豈不是實相念佛嗎?這樣每一句佛號都信願念佛,念得安心,念得踏實,念得歡喜,心完全沒負擔了,馬上死也不要緊了,業障隨之消除,越念精神就會越好!為了度你們的子孫後代、親朋故友,並減輕他們的負擔,你們要走得好一點,力爭預知時至或者無痛無苦自在往生,我們成就九祖超升啊!用這一招,表演給眾生看是最大的度眾生,最大的報佛恩哪!老菩薩們一定要死得好看點,那才是真正度你的親人,而不是現在硬叫人信佛、念佛。千萬不能表演失敗,如果在床上喘啊、喘啊,同參道友也只是看一看而已,怎麼病成這樣子?安慰一番,可心裡卻想:業障啊……回家後一邊喝茶,一邊說某某死得可真慘哪!那可就丟人了,世間就這麼現實呀!死生只有靠自己,靠人幫忙也是有限的,只是緣而已,而且靠不住啊!
◎師父在七天里,每天都講死,因為死是最親切的,生是代表造業而已,生沒有可能作佛,只有死才充滿各種可能,死才有機會作佛。
◎人的一生一切都是夢,唯有生死才是真的,拼死拼活也要往生,要有這種氣魄和決心才行,決定高品位往生。承阿彌陀佛在因地時發大慈悲心,觀察二百一十億佛國,為我們苦難眾生髮四十八大願,經五劫思惟研究設計,又經兆載永劫艱苦卓越奮鬥創造完成了萬德莊嚴的極樂世界,並以萬德洪名來攝受眾生,阿彌陀佛心中的本願,也是我們眾生心中的嚮往、追求、本願,雖然我們念的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正是念我們心中嚮往的阿彌陀佛的本願心,所以我們真心念佛時就信願具足。阿彌陀佛時時刻刻在念我們,我們在念佛,心心相印。只要我們專心一意地念,這時心就是清凈心,信心十足是最大清凈心,有把握往生無憂無慮是真清凈心。不要求開悟,不講大道理,只要知道一切都是空、苦、無常,萬緣放下,越念信願越堅定,什麼時候走都沒問題,現在大利樂,未來高品位往生!
印祖語錄(二)
◎(今有一疑問,請求老法師慈悲開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經多年。因為信佛之人,為十方三世諸佛之所護念,天龍八部,大力神王,常隨擁護。往世惡業,亦漸消滅,縱有怨對,不能為害。此乃佛經所說,決非虛語。詎於三月間,接到上海舍親處來一訃文,系一極信佛之
接手書,知閣下於佛法道理,尚未真明。吾人從無始以來,所作惡業,無量無邊。華嚴經雲,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須知人之修持,果真誠無偽,便能轉業。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凡夫肉眼,只能見當時之吉凶事實,不能知過去與未來之因果何如。此老太太,多年精修,一朝慘死,或者由此苦報,便可消滅所造三途惡道之報,而得生善道。或在生有真信願,亦可往生西方。但吾人既無他心道眼,不敢臆斷,謂決定往生,與決定不往生也。其可決定者,為善必有善報,作惡必有惡報。為善而得惡報,乃宿世之惡業果報,非現在之善業果報也。汝等諸人,見此老人,得此果報,心中便有為善無福,善不足為之邪見,故致驚惶疑惑。其知見,與未聞佛法之人,有何各異。倘深信佛言,決不以此事,作此驚惶疑惑之態。以因果之事,重疊無盡,此因未報,彼果先熟。如種稻然,早種者早收。如欠債然,力強者先牽。古有一生作善,臨終惡死,以消滅宿業,次生便得富貴尊榮者。如宋阿育王寺一僧,欲修舍利殿,念沂親王有勢力,往募,所捐無幾,憤極,以斧於舍利殿前斷其手,血流而死。即時,其王生一子,哭不止。奶母抱之遊行,至掛舍利塔圖處則不哭,離開又哭。遂將其圖取下,奶母常向彼持之,則永不哭。王聞而異之,遂使人往育王問其僧,則即於其子生日,斷手流血而死。彼王遂獨修舍利殿。及年二十,寧宗崩,無子,遂令彼過繼,為皇帝四十一年,即宋理宗也。此僧之死,亦屬慘死,使無常哭不止,見舍利圖則不哭,人誰知此子,乃此僧斷手慘死者之後身乎。此事載阿育王山志,光於光緒二十一年,拜舍利數十日,看之。明理之人,任彼境遇如何,決不疑因果有差,佛語或妄。不明理,守死規矩,而不知因果複雜,遂致妄生疑議,總因心無正見故也。如所說念佛之人,有三寶加被,龍天護佑,此系一定之理,斷不致或有虛妄。然於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之理,未能了知,故不免有此種不合理之疑議也。昔西域戒賢論師,德高一世,道震四竺(四天竺國)。由宿業故,身嬰惡病,其苦極酷,不能忍受,欲行自盡。適見文殊,普賢,觀世音三菩薩降,謂曰,汝往昔劫中,多做國王,惱害眾生,當久墮惡道。由汝宏揚佛法,故以此人間小苦,消滅長劫地獄之苦,汝宜忍受,大唐國有僧,名玄奘,當過三年,來此受法。戒賢論師聞之,遂忍苦懺悔,久之遂愈。至三年後,玄奘至彼,戒公令弟子說其病苦之狀。其說苦之人,哽咽流淚,可知其苦太甚。使不明宿世之因,人將謂戒賢非得道高僧。或將謂如此大修行人,尚得如此慘病,佛法有何靈感利益乎。汝等心中所知者小,故稍見異相,便生驚疑。無善根人,遂退道心。倘造惡之人現得福報,亦復如是起邪見心,不知皆是前因後果,及轉後報重報,為現報輕報,及轉現報輕報,為後報重報等,種種複雜不齊之故也。
◎大丈夫生於世間,事事無不預為之計。唯有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問。直待報終命盡,則隨業受報。不知此一念心識,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鄉。三途一報百千劫,復生人天了無期。由是言之,則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講求也。
◎今之口談大乘,自命悟道。謂我即是佛,何必更去念佛。煩惱即是菩提,何必斷煩惱。淫怒痴即是戒定慧,何必斷淫怒痴。由是之故,出言則高於九天之上,行事則卑入九地之下。如斯之流,名為佛怨。
◎不通教的人,固然要念佛。就是通宗通教的,亦要念。雖通沒有證,總要念佛了脫生死。
◎學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獨上下手。既能慎獨,則邪念自消,何至有所不如法處。若有則當力令斷滅,方為真實行履。否則學在一邊,行在一邊,知見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學佛自稱通家者之貼骨大瘡。倘能以不貳過是期,則學得一分,便得一分之實益矣。
◎凡屬動物,皆有知覺。貪生怕死,唯命是惜。若戲頑殺,及殺而食。現生後世,決定報復。蔬食衛生,肉食傷生。殺時恨心,其毒非輕。勿貪吃肉,吃了須還。還的時候,真箇可憐。淫慾為害,傷身喪志。雖屬夫妻,亦當節制。若是邪淫,更非所宜。古今志士,無一犯之。
◎諸惡眾善,皆須在心理上論,不專指行之於事而已。心地上了不起惡,全體是善,其念佛,功德勝於常人百千萬倍矣。欲得心地唯善無惡,當於一切時處,主敬存誠,如面佛天,方可希企。心一放縱,諸不如法之念頭,隨之而起矣。
◎至言持戒,且先守佛兩句略戒。其戒唯何,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此兩句包羅一切戒法,了無有遺。……此兩句泛泛然視之,似無奇特。若在舉心動念處檢點,則能全守無犯,其人已深入於聖賢之域矣。
◎一心念佛,改惡修善,凡一切親故並有緣之人,亦當以此教之。其反對之人,當作憐憫想,不可強制令行。按牛頭吃草,萬萬做不得。若曰我一心念佛,諸事不理,不唯與世法有礙,亦不與佛法相合。素位而行,方為得之。勸人念佛修行,固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母祖妣,皆當勸之。倘不能於家庭委曲方便,令吾親屬,同得不思議即生了脫之益,便為捨本逐末,利疏而不計利親。
◎觀來書,可謂發大菩提心,以期自他俱利者。然曰自利心淡,利他心切,亦有語病。不能自利,斷不能大利於他,二者當以不分親疏為是。然利他正一願而已,自利則必須竭盡心力。則自利一邊,何可以淡,而妄學大菩薩身分也。
◎欲利他,先須自利。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眾生。譬如溺於海者,不能救海中沉溺之人。
◎利人一事,唯大菩薩方能擔荷,降此誰敢說此大話。中下之人,隨分隨力以行利人之事,乃方可合於修行自利之道。以修行法門,有六度萬行故。自未度脫,利人仍屬自利。但不可專在外邊事迹上做,其於對治自心之煩惱習氣,置之不講,則由有外行,內功全荒。反因之生我慢,自以功利為德,則所損多矣。
◎凡夫修行,當發利人利物之大菩提心。其利人利物之事,則力能為者,勉而為之。不能為者,必令此心常存。則固於大乘之願心,不相背也。
◎(光)八九月印書了結,當滅蹤隱於一切人不知之地,以期終此余年,專修凈業。否則終日為人忙,必致誤自己生西大事。近來精神日減,應酬日多,若不隱去,則後來更難支持矣。
◎且依凡夫章程修持,勿想出人頭地,則有實益。否則後來必有大發癲狂之一日在。由是反令無知之人,退其信心。
◎汝信心頗深,但好張羅,及好游,好結交,實為修行一大障。且汝年始二十餘,即如此結交。後來佛學大通時,當日不暇給矣。祈沉潛杜默,則其益無量。戒之。
◎若境遇不嘉者,當作退一步想。試思世之勝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復不少。但得不飢不寒,何羨大富大貴。樂天知命,隨遇而安。如是則尚能轉煩惱成菩提,豈不能轉憂苦作安樂耶。若疾病纏綿者,當痛念身為苦本,極生厭離。力修凈業,誓求往生。諸佛以苦為師,致成佛道。吾人當以病為葯,速求出離。須知具縛凡夫,若無貧窮疾病等苦,將日賓士於聲色名利之場,而莫之能已。誰肯於得意烜赫之時,回首作未來沉溺之想乎。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祗承天者宜順受也。然孟子所謂大任,乃世間之爵位,尚須如此憂勞,方可不負天心。何況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覺道,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藉挫折於貧病,則凡惑日熾,凈業難成。迷昧本心,永淪惡道。盡未來際,求出無期矣。古德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者,正此之謂也。但當志心念佛以消舊業,斷不可起煩躁心,怨天尤人。謂因果虛幻,佛法不靈。
◎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即今日生西方。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豈可今日要死,且不願死。既貪戀塵境,不能放下,便因貪成障。凈土之境不現,而隨業受生於善惡道中之境便現。境現,則隨業受生於善惡道中矣。往生西方,便成畫餅。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歲死也好。一切任彼前業,不去妄生計較。倘信願真切,報終命盡,便即神超凈域,業謝塵勞。蓮開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記矣。
◎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業,業消則病癒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則決定無由往生,以不願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
◎凡人有病,可以葯治者,亦不必決不用藥。不可以葯治者,雖仙丹亦無用處,況世間葯乎。無論能治不能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葯。此葯絕不誤人。服則或身或心,必即見效。然人生世間,無論久暫,終有一死,其死不足惜。其死而所歸之處,可不預為安頓乎。有力量者,自己預為安頓妥帖,則臨終固不須他人為之輔助。然能輔助,則更為得力。無力量者,當令家屬代為念佛,則必能提起正念,不致恩愛牽纏,仍被愛情所縛,住此莫出也。
◎宜將一切家事,並自己一個色身,悉皆通身放下。以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聖號,作將死想。除念佛求接引外,不令起一雜念。能如是者,壽已盡,則決定往生西方,超凡入聖。壽未盡,則決定業消病癒,慧朗福崇。若不如是作念,痴痴然唯求速愈,不唯不能速愈,反更添病。即或壽盡,定隨業漂沉,而永無出此苦娑婆之期矣。
◎汝心裡除念佛外,不使有一點別的念頭。連汝這個身子,也不預計死後作甚麼樣安頓。連孫子重孫等,都要當做素不相識之人。不管他們長長短短,只管念我的佛,一心盼著佛來接引我往生西方。汝能照我所說的做,一切事通通放下,到了臨命終時,自然感佛親垂接引,往生西方。若是仍舊貪戀一切好東西,及銀錢房屋首飾衣服,並兒女孫曾等,則萬萬也不會生西方了。
◎有凈業正因,再加以正信心自念,眷屬助念,何慮不生。所不生者,由情愛一起,正念即失,斷不能生。勿道功夫淺,即功夫深,亦不能生。以凡情用事,與佛聖氣分相隔故也。
◎凈土一法,乃至簡至易,至廣至大之法。必須懇切志誠之極,方能感應道交,即生親獲實益。若懶惰懈怠,毫無敬畏,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余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
◎念佛雖能滅宿業,然鬚生大慚愧,生大怖畏,轉眾生之損人利己心,行菩薩之普利眾生行。則若宿業,若現業,皆仗此大菩提心中之佛號光明,為之消滅凈盡也。
◎世多有用功修行,發癲發狂者,皆因自己不知在息除妄想,攝心正念上用功。每每皆是尚未用功,便想成聖。由終日唯以妄想聖境為事,如飲毒藥,昏亂無知,謂天轉地覆,神奇鬼怪。實則皆自己妄心所感召之魔鬼作用也。
◎學佛之人,一舉一動,皆須留心。至於念佛,必須至誠。或有時心中悲痛起來,此也是善根發現之相,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則必著悲魔。凡有適意事,不可過於歡喜,否則必著歡喜魔。念佛時,眼皮須垂下,不可提神過甚,以致心火上炎。或有頭頂發癢發痛等毛病,必須調停適中。大聲念,不可過於致力,以防受病。掐珠念,能防懈怠。靜坐時,切不可掐。掐則指動而心不能定,久必受病。卧時只宜默念四字,以免多字難念,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簾,則心便沉潛不浮動,亦不生頭火。念佛頭上若有物摩撫,及牽制等,此繫念佛時心朝上想,至心火上炎之相。若眼皮垂簾,及心向下想,則心火不上炎,此病即消滅矣。切不可認此為功夫,又不可怕此為魔境。但至誠攝心而念,並想自身在蓮花上坐或立,一心想於所坐之蓮花,則自可頓愈矣。(若不敢作蓮花上坐立,恐致或有魔事,但向腳底下想,此種心火頭火,均可不生矣。)
◎念佛極願寂靜,頗不合宜。有此厭喧之病,現已發現病相,若仍如此,久後則無可救藥矣。當靜鬧一如,在靜亦不怕有鬧來,在鬧時我心仍靜而不生憎惡,則無驚厭魔事發生。若不速改,後當發狂。念佛發悲痛,亦是善相,切不可常常如是。若常令如是,必著悲魔。悲魔既著,終日悲痛,或至痛死。此種皆由不善用心所致。頂門痛癢,皆提神過甚,心火上炎所致。
◎諸位欲得實益,當按佛菩薩祖師所說而修,決得真實利益。古德教人,只為人說用功法。誰將自己所見境界,搬出來示人?遠公大師,為蓮宗初祖,至臨終時見佛,方與門人言,我已三睹聖相,今復再見,吾其往生矣。若論遠公身份,豈唯三睹聖相,別無一點好境界乎?然若到心空境寂時,又何境界之有?所云心佛相應,心佛雙亡,四相不存,三心叵得,無念而常念,即念而了無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此處有何境界?倘念至此,不妨西方凈境,徹底全彰。然由念寂情亡,故於此更能得益。決不至生大歡喜,誤認消息,以致著魔發狂。倘未到一心時,心中念念想境界,此境界現,決定受禍。楞嚴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此尚非躁妄心所感之魔境,而一生歡喜,謂為證聖,便成魔子。況最初即以魔心所感之魔境為聖乎?
◎今於念佛時,即作已死未往生想。於念念中,所有世間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號外,無別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今之小知見人,稍有一點好境界,便自滿自足,以為我得了三昧。此種人,十有九人,著魔發狂。以心念與佛相隔,與魔相合,故致然也。
◎念佛之法,各隨機宜,不可執定。然於一切法中,擇其最要者,莫過於攝耳諦(詳審也)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行住坐卧,均如是念,如是聽。大聲小聲,心中默念,亦如是聽。默念時,心中猶有聲相,非無聲也。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云: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能攝耳諦聽,即都攝六根之法。以心念屬意根,口念屬舌根,耳聽則眼必不他視,鼻必不他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攝六根。攝六根而念,則雜念漸息以至於無,故名凈念。凈念能常相繼不間斷,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異名。吾人隨分隨力念,雖未能即得三昧,當與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則或致起諸魔事。得念佛三昧者,現生已入聖位之人也,故須自量。
◎念佛之人,當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報滿,亦只可任緣。倘剋期欲生,若功夫成熟,則固無礙。否則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結成莫解之團,則險不可言。盡報投誠,乃吾人所應遵之道。滅壽取證,實戒經所深呵之言。(梵網經後偈雲,計我著想者,不能生是法,滅壽取證者,亦非下種處。)但當盡敬盡誠求速生,不當剋期定欲即生。學道之人,心不可偏執。偏執或致喪心病狂,則不唯無益,而又害之矣。凈業若熟,今日即生更好。若未熟,即欲往生,便成揠苗助長。誠恐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且令無知咸退信心,謂念佛有損無益,某人即是殷鑒,則其害實非淺鮮。祈將決定剋期之心,改成唯願速往之心,即不速亦無所憾。但致誠致敬,以期盡報往生則可。無躁妄團結,致招魔事之禍。
◎佛法要義,在無執著心。若預先存一死執著得種種境界利益之心,便含魔胎。若心中空空洞洞,除一句佛外,別無一念可得,則庶幾有得矣。以初心人率皆不在一心至誠憶念上用功,而常欲見好境界。以急切之狂妄心,常作此念。必至引起宿世怨家,為現彼所慕之境。及乎一見此境,生大歡喜,怨家隨即附體,其人即喪心病狂,佛亦不奈何彼矣。
◎生死大事,須當預辦。若待臨行方修,恐被業力所奪。閉方便關,拒絕不急事緣,甚為有益。羅台山之不往生墮福處,在於文字習氣重耳。此習既重,則雖曰念佛,實念念在文字里做功夫。念佛功夫,只是支撐門面而已。此文人通病,非台山一人而已也。世智辯聰,佛謂為八難之一者,正為此也。念佛欲得一心,必須發真實心,為了生死,不為得世人謂我真實修行之名。念時必須字字句句從心而發,從口而出,從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萬句亦如是。能如是,則妄念無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又須善於用心,勿致過為執著,或致身心不安,或致起諸魔事。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依此而行,決無歧誤。又現在見佛之志,可謂真切。然此事頗不容易。當以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以期一心不亂,為決定主宰。於未得一心前,斷斷不萌見佛之念。能得一心,則心與道合,心與佛合,欲見即可頓見,不見亦了無所礙。倘急欲見佛,心念紛飛,欲見佛之志固結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則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現作佛身,企報宿怨。自己心無正見,全體是魔氣分,一見便生歡喜。從茲魔入心腑,著魔發狂。雖有活佛,亦未如之何矣。但能一心,何須預計見佛與否。一心之後,自知臧否。不見固能功夫上進,即見更加息心專修。斷無誤會之咎,唯有勝進之益。世間不明理人,稍有修持,便懷越分期望。譬如磨鏡,塵垢若盡,決定光明呈露,照天照地。若不致力於磨,而但望發光。全體垢穢,若有光生,乃屬妖光,非鏡光也。(光)恐汝不善用心,或致自失善利,退人信心,是以補書所以耳。永明云: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今例其詞曰:但期心不亂,不計見不見。知此當能致力於心與佛合之道矣。
◎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議感通。於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後,定有感通,感通則心更精一。所謂明鏡當台,遇形斯映,紜紜自彼,與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道第一大障。況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諸魔事,破壞凈心。大勢至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某人豈念佛所誤乎,以彼心存速證,故得魔鬼附體。從茲妄造謠言,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彼之學者,皆以彼為活佛,故彼有百日成佛之說。凡去見者,有時預知其心,有時面受人欺。足知彼之神通,乃魔鬼作用,鬼來則有,鬼去則無。凡親近彼者,有得心地清凈者。有未得謂得,妄自稱尊者。亦有發狂不能令愈者。世之矜奇好異者多,故彼得售其技。使一切人皆能恪守本分,則彼之巧技無得而施。現已往北平去,聞其蟻聚烏合之勢,不亞滬地。光於彼亦不讚歎,亦不立說破斥。以光系啞羊僧,不足以啟人信而折人疑。只好彼行彼法,吾守吾道。
◎若憑空造樓閣,妄說勝境界,即犯大妄語戒,乃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其罪甚於殺盜淫百千萬億倍。其人若不力懺,一氣不來,即墮阿鼻地獄,以其能壞亂佛法,疑誤眾生故也。汝切須慎重,所見之境有一分,不可說一分一,亦不可說九厘九。過說亦罪過,少說亦不可,何以故?以知識未得他心道眼,但能以所言為斷耳。此種境界,向知識說,為證明邪正是非,則無過,若不為證明,唯欲自炫,亦有過。若向一切人說,則有過,除求知識證明外,俱說不得。說之,則以後便永不能得此勝境界。此修行人第一大關,而台教中屢言之。所以近來修行者,多多著魔,皆由以躁妄心,冀勝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勝境,一生貪著歡喜等心,則便受損不受益矣,況其境未必的確是勝境乎。倘其人有涵養,無躁妄心,無貪著心,見諸境界,直同未見,既不生歡喜貪著,又不生恐怖驚疑,勿道勝境現有益,即魔境現亦有益。何以故?以不被魔轉,即能上進故。須知學道人,要識其大者,否則得小益必受大損。勿道此種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須置之度外,方可得漏盡通,若一貪著,即難上進,或至退墮,不可不知。
◎禮拜種種震動,及黑暗中精光流露,皆提神過度所致。以後禮誦,但志誠懇切即已,不必過為提神。宜心常向下想,或想在蓮華座上坐。而只想所坐蓮華,絕不計及自己之身在蓮華上。久之,此種虛浮習氣,消滅無有。以此種現相,多半屬躁妄所致。尚未用功,即欲成就。不知好歹者,認做功夫,則著魔發狂矣。然好境界亦不生喜,惡境界亦不生怖。怖則邪必乘之,喜則必先失正。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測度。彼愚人唯知以醫藥治病,及禱神祈鬼求愈者,皆所謂擔麻棄金,背道而馳之流類也。汝以一病,得知功夫非泛泛悠悠,能得實益。又知佛法實有點石成金(此系喻,勿錯會),以凡作聖之功勛。亦屬宿世善根所使,亦系現世修持所得。宜善用心,勿以此為奇特而退墮前功,則將來當更有深益可得也。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當在往生西方上認定,方可不負此番三寶加被之深恩耳。凡念佛人,但宜至誠懇切,一心正念,絕不妄想見佛見境界之事。以心若歸一,見佛見境界,皆不至妄生歡喜,遂致得少為足,便成退惰。不見佛不見境界,亦了無所欠。心未歸一,急欲見佛見境界。勿道所見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歡喜,即受損(謂生歡喜退惰)不受益矣。當以至誠念佛為事,勿存見佛見境界之心。倘正念佛時,或有忽現佛像及菩薩諸天等像,但心有正念,勿生取著,知所見之像,乃唯心所現。雖歷歷明明顯現,實非塊然一物,以心凈故,現此景象。如水清凈,月影便現,毫無奇特。了不生誇張歡喜之心,更加專一其心,認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現有利益,即魔現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著,心能歸一。佛現則心更清凈,魔現則心以清凈不取著,魔無所擾,心益清凈,道業自進。今則偶有所見,便生畏懼,不敢念佛,其心已失正念。幸非魔現,倘是魔現,由不敢念佛之故,便可令魔入彼心竅,令彼著魔發狂,喪失正念。何不知好歹,一至於此。恐是魔現,正宜認真懇切念佛,彼魔自無容身之地。如明來暗自無存,正來邪自消滅。何得怕魔現而不敢念佛?幸非是魔。若果是魔,則是授彼全權,自己對治之法,全體不用,則任魔相擾矣。哀哉哀哉!念佛偶生悲感,亦是好處,然不可專欲興此感想。若心常欲興此感想,則必至著魔,而不可救。宜持心如空,了無一物在心中。以此清凈心念佛,自無一切境界。即有魔境,我以如空之心,不生驚懼念佛,魔必自消。今恐是魔,不敢念佛,譬如恐強盜來,自己先將家中護兵,移之遠方,令勿在家。則是替強盜作保護,令其了無所畏,肆行劫奪凈盡耳。何愚痴一至於此。
◎魔境勝境之分別,在與經教合不合上分。果是聖境,令人一見,心地直下清凈,了無躁妄取著之心。若是魔境,則見之心便不清凈,便生取著躁妄等心。又佛光雖極明耀,而不耀眼,若光或耀眼,便非真佛。佛現,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之理勘,則愈顯。魔現以此理勘,則便隱。此勘驗真偽之大冶洪爐也。夜見白光及虛空清白等境,乃心凈所現,何可以法界一相寂照不二自擬。以此自擬,則成以凡濫聖矣!其過殊非淺淺。修凈業人,不以種種境界為事,故亦無甚境界發生。若心中專欲見境界,則境界便多。倘不善用心,或致受損,不可不知。
◎病與魔,皆由宿業所致,汝但能至誠懇切念佛,則病自痊癒,魔自遠離。倘汝心不至誠,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則汝之心,全體墮於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攪擾。汝宜於念佛畢迴向時,為宿世一切怨家迴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此外概不理會,彼作聲,也不理會作怕怖,不作聲,也不理會作歡喜。但至誠懇切念,自然業障消,而福慧俱皆增長矣。看經典切不可照今人讀書之毫不恭敬,必須如佛祖聖賢降臨一般,方有實益。汝果能如是,則心地正大光明,彼邪鬼邪神,便無地可安身矣。倘汝心先邪,則以邪招邪,何能令彼遠離不擾也。他心通,鬼神雖有,小而且近。若業盡情空,則猶如寶鏡當台,有形斯映。汝不至心念佛,而卻研究此之真相,不知此心,便成魔種。譬如寶鏡,無絲毫塵垢,自會照天照地。汝之心被塵垢封蔽深固,而欲得此,如塵封深厚之鏡,斷不能發光,或有發者,乃妖光,非鏡光也。此事且置之度外,如墮水火,如救頭燃以念佛,則無業魔不消矣。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六道中,無業不造。若無心修行,反不覺得有此種稀奇古怪之惡念。若發心修行,則此種念頭,更加多些(此系真妄相形而顯,非從前無有,但不顯耳)。此時當想阿彌陀佛,在我面前,不敢有一雜念妄想,至誠懇切,念佛聖號(或小聲念,或默念)。必須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聽得清清楚楚。能如此常念,則一切雜念,自然消滅矣。當雜念起時,格外提起全副精神念佛,不許他在我心裡作怪。果能如此常念,則意地自然清凈。當雜念初起時,如一人與萬人敵,不可稍有寬縱之心。否則彼作我主,我受彼害矣。若拚命抵抗,彼當隨我所轉,即所謂轉煩惱為菩提也。汝能常以如來萬德洪名極力抵抗,久而久之,心自清凈。心清凈已,仍舊念不放鬆,則業障消而智慧開矣。切不可生急躁心。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餘裕,不學密法,又有何憾。一日念佛三十萬,則是意根舌根俱利。然不可徒羨其所念多,當致力於都攝六根,凈念相繼而已。又今之泛泛然修行者,多多皆是不修實行,止圖虛名。(光)曾見許多日課十萬彌陀者,皆屬虛張聲勢,以自誑誑人耳。此種習氣,染之則徒勞無功,小則無而為有,大則以凡濫聖,非徒無功,其罪有不可盡言者。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綿綿密密,長時憶念。凡有忿怒,淫慾,好勝,賭氣等念,偶爾萌動,即作念雲,我念佛人,何可起妄念乎。念起即息,久則凡一切勞神損身之念,皆無由而起。終日由佛不可思議功德,加持身心,敢保不須十日,即見大效。若只偶爾念一句兩句,便欲見效,則是自欺欺人。雖亦仍有功德,卻欲由此愈病,則決不可得。凡事均以誠為本。修持可不用其誠,而欲得愈病滅苦之利益乎。
◎念時固然是念,歇氣不念時,心中仍然是念。只求心佛相應(即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中除六字洪名之外,無有一切雜念,故名相應。),切勿起即欲見佛之心,但求佛號外無二念而已。若不明理性,急欲見佛,多招魔事,不可不慎。亦不可太勞,過勞,則次日便難清爽如法矣。
◎修凈業人,以真信切願為本。能念到一心不亂,則甚好。切不可存未得一心不亂,便不能生之心。若常存此想,得則可。不得,則由常存不得生之心,便與佛不相應矣。(此弄巧成拙之大病。)
◎往生凈土,全仗信願。有信願,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亂,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亂,及得念佛三昧為志事,不復以信、願、凈念為事。(都攝六根而念為凈念,念佛時,常聽自己念佛音聲,即是都攝六根之下手處,切須注意。)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實益,由不注重信願,不能與佛感應道交,仍在此五濁惡世中,做苦眾生耳。
◎問,有雲出聲念追頂持,有雲金剛持,有雲默持,有雲記數,有雲隨息等。欲得一心不亂,可是專持一法否。 答,追頂易受病。大聲,小聲,金剛,默念,隨自己精神調停而用,何可死執一法,以致受病乎。隨息不如靜聽。以隨得不好,也會受病,靜聽,不會受病。
◎念佛以志誠為主。若志誠,則不會大散。當用隨念隨聽之法。掐珠不過為防懈怠,掐之有礙,則不必掐。隨念隨聽,比隨息好。當雲「隨息」,不可雲「數息」。光文鈔隨念隨聽之法,恐汝不善用。則但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即已。
◎末世眾生,根機陋劣,舍此法門,其何能淑。凡修凈業者,第一必須嚴持凈戒,第二必須發菩提心,第三必須具真信願。戒為諸法之基址,菩提心為修道之主帥,信願為往生之前導。凈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非信何由發願,非願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證所信而滿所願。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信、願、行如鼎三足,缺一則蹶。若不注重信願,唯期持至一心,縱令深得一心,亦難了生脫死。何以故?以煩惑未盡,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願既無,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世有好高務勝者,每每侈談自力,藐視佛力。不知從生至死,無一事不仗人(他)力,而不以為恥。何獨於了生死一大事,並佛力亦不願接受,喪心病狂,以致於此。凈業行者,所當切戒。至於修持法則,常當如子憶母,行住坐卧,語默周旋,一句佛號,綿綿密密,任何事緣,不令間斷。都攝六根,凈念相繼,能如是者,決定往生。又須心念仁恕,氣象渾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常思己過,莫論人非。等覺菩薩,二六時中,禮十方佛,懺除宿業。況在凡地,常當慚愧,何敢自恃。若自恃者,縱有修持,皆屬魔業。如是之人,切勿親近,免致日久,與之俱化。直須守定念佛宗旨,不隨經教,及善知識語言所轉,舍此別修也。
◎至於汝言,前念佛七七日,稍有所證,此即退道心之根本。乃稍有相應及感應,何可認之為證乎。得少為足,隨即懈廢,初心人每每如是。以後當純一其心,愈有感應,愈覺歉絀,則可免此病矣。
◎念佛一法,唯死得下狂妄知見者,方能得益。任憑智同聖人,當悉置之度外。將此一句佛號,當做本命元辰,誓求往生。縱令以死見逼,令其改轍,亦不可得。如此方才算是聰明人,方才能得實益。否則由多知多見,不能決疑。反不如老實頭一無知識者,為易得益也。
◎修凈業人,著不得一點巧。倘或好奇厭常,必致弄巧成拙。此所以通宗通教之人,每每不如愚夫愚婦老實念佛者,為有實益。若肯守此平淡樸實家風,則極樂之生,定可預斷。否則不生極樂,亦可預斷矣。
◎念佛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
◎但願嘉賓咸念佛,只緣凈土是君家。
◎古語云:聰明不能敵業,富貴豈免輪迴。生死到來,一無所靠。唯阿彌陀佛,能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實念者更少也。
◎生死大事,須當預辦。若待臨行方修,恐被業力所奪。
◎欲心不貪外事,專念佛。不能專,要他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亦無奇特奧妙法則。但將一個死字,貼在額顱上,掛在眉毛間。心常念曰:我某人從無始來,直至今生,所作惡業,無量無邊。假使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聞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氣不來,定向地獄、鑊湯、爐炭、劍樹、刀山裡受苦。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隨緣消業第一妙法。
少說一句話 多念一聲佛
打得念頭死 許汝法身活 臨終一念往生(摘要)
智敏 慧華金剛上師著述
生命的真相
生命的真相是什麼?生命不過是靈魂隨業流轉而不斷生生死死的歷程。
什麼叫業?就是我們的所做所為、所言所語、所思所想。這一切的行為言語思想,都有它的能量,一有造作,能量便釋放出去,影響他人,牽繫自己,稱為「業力」。
當靈魂隨著業力的牽引,進入母胎,便有了生命。胎兒長成身體,離開母體,便是出生。當這一個身體業報已盡,靈魂離開身體,便是死亡。靈魂離開這個身體後,又隨著他的業力,再找一個母胎,於是又再有生,又再有死,生生死死,永無止期,這便是生命的真相。
業力既是自己造作而成,所以業力可以由自己決定及改變的。而生死又是隨業力而流轉,因此生死也是可以自己決定及改變的。乃至生命中所遇、所受、所得、所失,所有的一切,也都可以由自己決定及改變的。
改變業力、改變生死、改變生命,必須從平常的言行思想做起。生命中多一個好的行動、好的話、好的念頭,則多一個善業,生命便會更好一分。若多一個傷害別人的言行思想,則多一個惡業,生命便更惡劣一分。若能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乃至一個念頭,都不要傷害別人,都總是利益別人,如果生命中充滿的都是純善的業,則想不變好都不可能了。
何謂一念往生
改變生命,要由現在每一念做起。而要決定生死,則必須在臨終最後一念來把握。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在無窮無盡的宇宙中,有無量無數的世界,也有無量無數的佛在教化眾生。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西方,有一個世界,叫極樂世界,那裡有一尊佛,叫阿彌陀佛,在救度十方無量世界的眾生,凡是有眾生聽到他的名號,真心相信他,至誠發願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心持念他的名號,並做種種善行,不造惡業,則在臨終舍報時,阿彌陀佛一定前來接引他的靈魂,往生到極樂凈土。往生到凈土裡,沒有煩惱,沒有痛苦,沒有老死,沒有貧病,只有純凈永恆不變的快樂。假使有人在生時不知道修持,但能在臨終舍報時,聽到阿彌陀佛名號,至心稱念,也一樣可以往生。
為什麼平常沒有修持,只要臨終念佛就可以往生呢?因為當人臨終的最後一念,正是生死交關的一念,也是生命交替的一念,所以這一念的力量也最為強大。這一念,可以決定下一世是往生極樂,或再受輪迴?是生人天,或墮畜生、餓鬼、地獄?
這一念若是起嗔恨心,則將受嗔恨力量牽引,而墮入地獄或生做毒蟲。這一念若是起貪愛心,則將受貪愛力量的牽引,而墮入鬼道、畜生。若是臨終這最後一念,能注想於佛,則能與佛相感應,舍報之後,必能往生佛剎,這一生的最後一念方才結束,下一世超脫生死輪迴的生命,已在極樂凈土的蓮花中出現,這就是「一念往生」的意義。
為何要推廣一念往生助念
這「一念往生」,聽起來是如此簡單,實際上是何等困難!因為在臨終舍報之際,身心都受到無比的痛苦,要想定一下心來都已很難,何況要把握得住最後一念來住念於佛?除非是極有修持的修行者,否則單靠臨終者自己的力量,要想一念往生,實在不是容易的事。然而,「只願眾生離諸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是學佛行者的本分,因此,佛教乃有「助念」(助他念佛)的法門興起。
助念乃是佛教傳統的臨終關懷方式,但助念的方式,又有臨終前助念、舍報後八小時內助念及舍報三天半之後的中陰助念等不同。雖然各種助念,都同得佛力加持,助念後也都有明顯的瑞相,但功效仍有差別。以舍報者而言,臨終一念往生,較之舍報後助念,可說費力少而成效大……
雖然有時臨終者外表已呈現昏迷,但他們的內心或是潛在意識,其實是清醒的,甚至更敏銳,所以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臨終者聽不到,一定要不斷地念佛和引導他,即使臨終者心力已極微弱,也要記得《法鼓經》上曾說:「若人臨終,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
臨終一念聖言錄
飛錫大師:又問,一念十念,往生凈土,何者為正。對曰:但一念往生,住不退地,此為正也。如臘印印泥,泥壞文成(印刷的一種形式),尚不需二念,豈要至十念哉。
印光大師:如來知諸眾生,唯仗自力了脫之難,故於一切法門之外,特開念佛求生凈土一門。但能信願真切,即五逆十惡極重罪人,臨命終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教以念佛,若能念佛十聲,或止數聲,或止一聲,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況彼修行世善,不作諸惡者乎?
念佛者必定往生
一生皆未修持佛法,或造惡多端的人,臨終若能遇善知識教以念佛,而他本身亦能接受勸導念佛,此人即是宿世有大善根,不能以他此生未修佛法,便認定他過去世也未修學佛法。又雖然一生造惡多端,臨終肯念佛,即是大懺悔。如《觀無量壽佛經》中,釋迦牟尼佛親口說:即使造了五逆十惡的大罪人,只要臨終念佛,具足十念,就能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而得往生極樂世界。何況一般未造大惡之人,只要臨終最後一念能保持念佛的正念,無有不往生之理。
對於造惡之人臨終念佛而得往生,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阿彌陀佛功德力之所加持,二是念佛眾生願力之懇切猛利。佛力加持不可思議,如《那先比丘經》中,那先比丘所言:重罪眾生臨終念佛而得往生,如以巨石置於船上,可行千里而不沉;小惡眾生未念佛而墮地獄,有如小石投於水中,則直沉水底。以船比喻佛力功德之加持,則道理已極明顯。又眾生願力之猛利,則如蘇子瞻所說:眾生造業,本由一念而造,所以滅罪亦以此一念而滅。如是,則往生也是以此一念而得往生。
古德曇鸞法師及智者大師亦以三種道理比較造罪與臨終念佛:一是以心念比較,造罪是由自己虛妄顛倒心所生,念佛是從聞說阿彌陀佛真實功德名號而生,所以說罪業虛而念佛心實;二是以所緣境比較,造罪時是緣虛妄境界而造,念佛是緣無上菩提心而念,所以說妄境偽而菩提心真;三是以所決定比較,造罪是以有間心(不持續)、有後心(有悔轉),念佛是以無間心(持續不斷)、無後心(沒有悔轉),所以善心猛利。以此三種道理,故臨終一念佛即能滅億劫罪業,而得往生。這三種道理中,又以第三種決定力為最主要。又如有人一生行善,應得生天,但臨終時起一念決定邪見,即墮地獄。罪性虛妄,但以猛利故,尚且能排一生之善業,令墮惡道,何況臨終以猛利心念佛,乃是真實的無間善業,豈有不能排除惡業,而得往生凈土?
近代印光大師亦說:造惡之人,臨終見地獄苦相,一聞佛名,唯有求佛救度之心,沒有其它念頭,所以「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因此,雖只十念,或僅一念,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由此可知:往生與否,全在往生之願求深不深切。如果求佛救度往生之心,能像本門第五代祖師諾那活佛所說:如古代青年婦女頭髮燃火時,一心救撲頭燃之心那樣懇切,決定可以往生。
重病患者應如何輔導
若是重病患者,已久醫不愈,或者醫學已宣布無法救治,也應引導他念佛。因為釋迦牟尼佛也說:若能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每念一句,能消除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念佛消業障,若此生的壽命未盡,則業障消了,病也就好了;若此生的壽命已盡,則業障消了,便能順利往生極樂凈土,不必再受病苦的折磨。所以念佛,身命可救者則能救身命,身命不可救者,則舍此生的身命,可救得永恆不死的性命。然而第一步,是要先突破他對此生生命的執著,也就是要他不能怕死,唯有不怕死,才能對阿彌陀佛升起真切的信心,唯有真切的信心,念佛才能得實在的效用,或者得以不死,或者往生而得不生不死。
所以先要引導他對阿彌陀佛生起信心與願求,看破生死,放下此生一切人我是非恩怨得失,然後在他的住處布置阿彌陀佛法相,令他時時能夠看到,並且要他自己懇切念佛。另外因為他離臨終之期不可預測,有的還很久,所以最好準備一台電子念佛機,放在他耳邊播放,或讓他隨身攜帶,令他時時聽到佛號,時時提醒自己,不忘念佛。家人有空時,也可以陪他念佛。
倘若已重病至不能自己念佛者,則要由人、或以電子念佛機作為輔助,幫他念佛,讓他時時聽到,心中跟著默念。
等到臨終相現時,則如前所述,為他作臨終一念往生之助念。
臨終助念的功德
為父母臨終助念,令他一念往生,而不墮入惡道受苦,便是大孝順;為子女、親友臨終助念往生,便是大慈愛;為陌生人臨終助念往生,便是大陰德。天竺慈雲懺主云:「若勸得一人生凈土,縱自不修行,亦合得生凈土。」 印光大師亦云:「成就一人往生凈土,即是成就一眾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議?」
幫助一人往生凈土,豈僅成就一人成菩薩?此菩薩必乘願再來,度無量眾生往生凈土,眾生往生後,又皆再來度眾生,必至法界眾生同成佛道,功德豈可思議?況今日為他助念,令他臨終一念往生,他日自己舍報時,他也必來迎接,助自己最後一念安住正念,得以往生。故助人「臨終一念往生」,不但是成就諸佛的大功德,也是自度往生之妙訣。
人人皆須預辦的大事
生死問題,是人生唯一的大事,也是人人皆須面對的大事,而且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趁現在精神還清醒時,先把它預備好?
我們可以先跟家人或至親的朋友溝通,約定好病危時及死亡後的處理方式,也可以事先立下遺囑,請他們依之處理。但這總是要依賴別人幫我們助念,實在不太保險。
所幸,除了這種依賴別人的方式外,還另有一種方式,是可以自主的,就是前面所提過,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如果我們肯相信阿彌陀佛,現在就可以發願,願我們命終之後能往生極樂剎土,並且從現在起,在心中時時不要忘了阿彌陀佛,要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並且要學阿彌陀佛無私度生的精神,處處只想如何利益別人,千萬不要傷害別人,能一直如是修持,臨終時自然不會忘失阿彌陀佛,則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我們往生。這是我們可以自己做得了主的。
而最保險的方式,是兩者兼具,一方面從現在開始自修,一方面也請求別人在我們臨終之時幫我們一臂之力。
(本篇內容摘自《臨終一念往生》和相關的往生問答)
智敏金剛上師 慧華金剛上師
均於一九七三年皈依圓覺宗心印傳承第六代傳承金剛大阿闍黎耶,亦為當世大成就者——蓮花金剛藏聖者,蒙授諸佛心印,同為世界佛教圓覺宗第七代法嗣。
(念是由上面今字和下面心字組成,即是現前當下的心在想念什麼。人臨終現前的一念心,當時想的什麼,而這一想念決定一個人死去的方向,所以我們學佛人念佛,就是為了臨終最後的這一念。臨終時的一念心想的就是阿彌陀佛,現前的一念,就是召喚阿彌陀佛接我回老家,就這一念,決定往生西方。放鞭炮有一個捻引子,而我們去極樂世界也有一個捻引子,這個捻就是我們平時要做善事別做壞事前提下,每天都努力多念阿彌陀佛佛號,捻別斷,不管念多少聲,念佛的念頭沒斷,就是捻引子,而一聲響是在引子的最後一閃,往生也是在最後一念「阿彌陀佛」,就成功了,即可往生西方。當然還有往生品位高低,當然平時念佛越多越不間斷臨終時才越有把握。已生、今生、當生之生,實乃心嚮往之,不必定在死後往生,而是生前思慕之誠即是往生,這個「生」實乃是「生」起往生的念頭和意願,因心不來去非不來去,隨願而往,無生前死後之別。如歪牆斜樹必有倒時,倒向在倒之前已定!既然人在死後有去向,而且還都得死,這是千真萬確的,那就並不可怕,關鍵是要選擇去一個好地方。唯有不怕死,才能對阿彌陀佛升起真切的信,唯有真切的信心,念佛才能得實在效應。一句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所以,萬緣放下老實念佛,若壽未盡,則業消病好,如壽到也決定心不痛苦往生極樂。)
願我臨欲命終時 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 即得往生安樂剎 臨終助念
臨終三大要(印光大師)、飭終須知(妙真法師監定 釋世了敬述)、助念生西須知(台中蓮社)、人生最大的一件事(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
人是身體與神識和合而形成,神識是不滅的,身體是物質,如房舍、如機器,萬物有成住壞空,身體有生老病死。可是病者的呼吸脈搏停止時,神識決不是同時離開身體的,神識出離之遲速,與病者生平之行為品德,有直接關係。簡單地說,極善極惡之人,以及往生聖境者,去得最快,普通非大善大惡之人,去得就慢了,但時間早遲各有不同,最快的有馬上就去,最慢的或有延遲一二天,事實上最快與最慢是極少數,大致十至十二小時,就會出離身體的。病者氣絕之後,以神識尚未離去,仍然是有知覺的,須經過一段時間,通身冷透,神識出離,方算死亡。所謂十至十二小時,系就一般情形而說,但又須視天氣及地方之宜與不宜,酌量可能性,將時間或縮短一點,或延長一點,均無不可。在氣絕之後,神識未去,其所感受的痛苦,與常人無異,常人還可以呼痛呼救,可以抗拒,病人雖氣絕而神識未去的這段時間,硬要當作死屍看待,致使病人冤枉受極大痛苦,而口又無法申訴。從身死之後,尚未受後生果報之前的過渡時期,名為中陰身,有於一天兩天受後生果報者,有於一七二七受後生果報者,也有的久至七七四十九天才受生。
臨終三大要
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實則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報盡,故舍此身軀,復受別種身軀耳。不知佛法者,直是無法可設,只可任彼隨業流轉。今既得聞如來普度眾生之凈土法門,固當信願念佛,預備往生資糧,以期免生死輪迴之幻苦,證涅槃常住之真樂。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慈悲之心,勸彼念佛求生西方,並為助念,俾病者由此死已,即生凈土,其為利益,何能名焉。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果能依此三法以行,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凈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漸漸進修,必至圓成佛果而後已。如此利益,全仗眷屬助念之力。能如是行,於父母,則為真孝;於兄弟、姐妹,則為真悌;於兒女,則為真慈;於朋友、於平人,則為真義、真惠。以此培自己之凈因,啟同人之信向,久而久之,何難相習成風乎哉。今為一一條陳,庶不至臨時無所適從耳。
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者。切勸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應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後,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將隨佛往生佛國,世間所有富樂、眷屬、種種塵境,皆為障礙,致受禍害,以故不應生一念繫戀之心。須知自己一念真性,本無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別種之身耳。若不念佛,則隨善惡業力,復受生於善惡道中。若當臨命終時,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以此志誠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發慈悲,親垂接引,令得往生。且莫疑我系業力凡夫,何能以少時念佛,便可出離生死,往生西方?當知佛大慈悲,即十惡五逆之極重罪人,臨終地獄之相已現,若有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止一聲,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種人念此幾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業力重,念佛數少,而生疑乎?須知吾人本具真性,與佛無二,但以惑業深重,不得受用。今既歸命於佛,如子就父,乃是還我本有家鄉,豈是分外之事?又佛昔發願,若有眾生,聞我名號,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故一切眾生,臨終發志誠心,念佛求生西方者,無一不垂慈接引也。千萬不可懷疑,懷疑即是自誤,其禍非小。況離此苦世界,生彼樂世界,是至極快意之事,當生歡喜心。千萬不可怕死,怕死則仍不能不死,反致了無生西之分矣。以自心與佛相違反故,佛雖具大慈悲,亦無奈不依佛教之眾生何。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如大冶洪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片雪。業力凡夫,由念佛故,業便消滅,如片雪近於洪爐,即便了不可得。又況業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長殊勝,又何可疑其不得生,與佛不來接引乎?如此委曲宛轉開導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係為病人所開導者。至於自己所應盡孝致誠者,亦唯在此,切不可隨順俗情,求神問醫。大命將盡,鬼神醫藥,豈能令其不死乎?既役情於此種無益之事,則於念佛一事,便分其誠懇,而莫由感通矣。許多人於父母臨終,不惜資財,請許多醫生來看,此名買孝,欲世人稱我於父母為能盡孝。不知其天地鬼神,實鑒其心。故凡於父母喪葬等事,過於張羅者,不有天災,必有人禍。為人子者,宜注重於親之神識得所,彼世俗所稱頌,固不值明眼人一哂,況極意邀求,以實罹不孝之大咎乎。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凈念者。前已開導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絕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繼長念,即向來以念佛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以故家中眷屬,同應發孝順慈悲之心,為其助念佛號。若病尚未至將終,當分班念,應分三班,每班限定幾人。頭班出聲念,二三班默持,念一點鐘,二班接念,頭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當於默持時辦,值班時斷斷不可走去。二班念畢,三班接念,終而復始,念一點鐘,歇兩點鐘,縱經晝夜,亦不甚辛苦。須知肯助人凈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報。且莫說是為父母盡孝應如是,即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長自己善根,實為自利之道,不徒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凈土,即是成就一眾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議!三班相續,佛聲不斷。病人力能念,則隨之小聲念,不能念,則攝耳諦聽,心無二念,自可與佛相應矣。念佛聲不可太高,高則傷氣,難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聽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則病人不能隨,即聽亦難明了。太慢則氣接不上,亦難得益。須不高不低,不緩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經心,斯易得力。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它一切,概不宜用。引磬聲清,聽之令人心地清凈。木魚聲濁,故不宜用於臨終助念。又宜念四字佛號。初起時,念幾句六字,以後專念「阿彌陀佛」四字,不念「南無」,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隨之念,或攝心聽,皆省心力。家中眷屬如此念,外請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間斷。若值飯時,當換班吃,勿斷佛聲。若病人將欲斷氣,宜三班同念。直至氣斷以後,又復分班念三點鐘,然後歇氣,以便料理安置等事。當念佛時,不得令親友來病人前,問訊諭慰。既感情來看,當隨念佛若干時,是為真實情愛,有益於病人。若用世間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雖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預令人說之,免致有礙情面,及貽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病人將終之時,正是凡、聖、人、鬼分判之際,一髮千鈞,要緊之極。只可以佛號,開導彼之神識,斷斷不可洗澡、換衣,或移寢處。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順彼之勢,不可稍有移動。亦不可對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以此時身不自主,一動則手足身體,均受拗折扭裂之痛,痛則嗔心生,而佛念息。隨嗔心去,多墮毒類,可怖之至。若見悲痛哭泣,則情愛心生,佛念便息矣。隨情愛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脫。此時,所最得益者,莫過於一心念佛。所最貽害者,莫過於妄動哭泣。若或妄動哭泣,致生嗔恨,及情愛心,則欲生西方,萬無有一矣。又人之將死,熱氣自下至上者,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為墮落相。故有「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之說。果然大家至誠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屢屢探之,以致神識未離,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煩痛,致不得往生。此之罪過,實為無量無邊。願諸親友,各各懇切念佛,不須探彼熱氣,後冷於何處也。為人子者,於此留心,乃為真孝。若依世間種種俗情,即是不惜推親以下苦海,為邀一般無知無識者,群相稱讚其能盡孝也。此孝與羅剎女之愛正同。經雲,羅剎女食人,曰,我愛汝,故食汝。彼無知之人之行孝也,令親失樂而得苦,豈不與羅剎女之愛人相同乎?吾作此語,非不近人情,欲人各於實際上講求,必期亡者往生,存者得福,以遂孝子賢孫親愛之一片血誠,不覺其言之有似激烈也。真愛親者,必能諒之!頂聖眼天生等者,謂人氣已斷,通身冷透,唯頭頂獨熱者,則必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也。眼天生者,若眼及額顱處獨熱,則生天道。心處獨熱,則生人道。肚腹獨熱,則生餓鬼道。膝蓋獨熱,則生畜生道。腳板獨熱,則生地獄道。此由人在生時,所造善惡二業,至此感現如是,非可以勢力假為也。是時若病人能志誠念佛,再加眷屬善友助念之力,決定可以帶業往生,超凡入聖耳。不須專事探試徵驗,以致誤事也。至囑至禱!
論念佛人臨終往生與不往生的道理
須知信願念佛的凈土法門,普攝群機,無論僧、俗、男、女、老、幼、聰明、愚笨,以及發心早遲、罪業輕重,種種的人,若是具足真信、切願,老實念佛,求生西方而終身不退者,到了臨終,必定皆蒙佛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平素未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的人,臨終如有遇著善友開導,令他生信、發願、念佛求生西方,眷屬人等皆無悲哀啼哭,以及問長問短,種種妨礙,加以如法幫助念佛,此人必定得生西方。
問:念佛的人若是說統統都能夠往生西方,為什麼我看見有許多出家人和在家人,在平素的時候,也常常念佛,常常說要求生西方,到了臨終的時候,往往糊糊塗塗地死,沒有幾人真能往生西方,這是什麼道理呢?
答:這是行人臨終的時候,因緣不具足的緣故。臨終的時候,若是因緣能具足的話,那麼十人就有十人往生,百人就有百人往生,千萬人就有千萬人往生。
問:是什麼因緣呢?
答:行人平素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到了臨終的時候,也如平素一樣地真信、切願、念佛,那個心念就是自力的因。如平素未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的事情,到了臨終的時候,遇著善友開導,令他生信、發願、求生,這個信、願、求生的心,也是自力的因。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及其萬德洪名,能令眾生往生極樂,這是他力的緣。臨終遇著善友助念,也是他力的緣。
問:行人臨終的時候,因緣具足,就能往生西方,這是什麼道理呢?
答:行人命欲終時,真信、切願、念佛。所念的佛,是他力的緣,能念的心,是自力的因。正在這真信、切願、念佛的時候,是用能念的心,念所念的佛。所念的佛,因能念的心而顯現,能念的心,因所念的佛而清凈。這個時候,便是自力與他力感應道交,因緣和合,所以就能往生西方,這是一定的道理。
問:行人臨終的時候,因緣怎樣就不能具足,不能往生西方呢?
答:行人平素的時候,信願念佛功夫,未能純熟,到了臨終的時候,雖有信願求生西方的心(有因),但是為著病苦,種種煩惱所逼,念佛的心提不起來,沒有善友開導安慰,和幫助念佛(無緣),又遇無知的家屬人等,加以悲哀哭泣,種種的妨礙。那病人的心裡,就起了許多痛惱,儘力想要求家屬人等,不可啼哭妨礙,而幫助他念佛,送生西方,無奈話說不出了。那病人的心,就痛惱上,更加痛惱了。到了命終的時候,那個識心,本能往生西方阿彌陀佛清凈莊嚴的佛國里去,永受快樂以及圓成佛道普度眾生的,卻被自家眷屬人等,悲哀啼哭種種妨礙的緣故,那最後一念心,即隨著煩惱去,不知落在哪一道了。這是有因無緣的關係,不能往生西方。又有一種人,平素的時候,信願念佛都未切實,到了臨終的時候,助緣很好,也有善友們幫助念佛(有緣)等等。又家屬人等皆無哭泣種種妨礙。因為行人自己心生顛倒,貪戀世間的情慾,以及愛著子孫財產等事,不發念佛求生西方的願心(無因)。到了臨終最後一念心,仍隨著情愛慾念去,投於善惡道中,這是無因有緣的關係,不能往生西方。又有一種行人,平素念佛的時候,專是為求保佑家門清吉、壽命延長等,到了臨終的時候,那就只有怕死了。如病未極重的時候,雖也念佛,他是志求病體快好,不發求生西方的願心(無因),到了病極重,痛苦發現的時候,那就不能念佛,只能叫天叫地、呼爺呼娘了。如家屬人等,不信佛法的,或雖信佛法,未多明白佛經義理的,那麼非但不能開導和助念(無緣),並且又加大哭大叫種種妨礙,那病人心裡的煩惱和痛苦就說不盡了,比了給人落井下石,也還痛惱得多了。對於這種人,命終最後一念心,必定隨著煩惱惡毒的念去,墮落三惡道里,這是無因無緣的關係,不能往生西方。以上是略提這三種人,臨終的時候,有自力的因,無他力的緣,有他力的緣,無自力的因,不能得到自他二力,感應道交,因緣和合的緣故,所以不能往生西方。
問:行人臨終的時候,因緣怎樣才能夠具足?能夠往生西方呢?
答:如有一種大根機的人,平素的時候,真信、切願、念佛,信願既極真切,念佛功夫又極純熟,臨終的時候,不須旁人助念,他自然如平素一樣地信願念佛,無有絲毫的動相、靜相、起相、止相、苦相、樂相、順相、逆相,念念之心,安住阿彌陀佛洪名(如來果海實相正定)之中,《彌陀經》所說「一心不亂,即得往生」是也(念心是自力能感的因,佛境是他力所感的緣),這是因緣具足的關係。又有一種尋常的行人,平素的時候,真信、切願、念佛功夫未能純熟,到了臨終的時候,那信願求生西方的心,較平素還要過切,無論什麼病苦,種種煩惱發現,他的求願往生西方的心,始終不移,就是念佛難得提起,其家屬人等都有知識,了解臨終利害等事,皆無悲哀種種事情的障礙。加有善友們開導一切,和幫助念佛。那病人的心,念念依止著阿彌陀佛的洪名,到了命終最後念佛的那一念心(自力能感的因),隨著所念的佛(他力所感的緣),往生西方,這是因緣具足的關係。又有一種人,平素的時候,全不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的事情。到了臨終的時候,遇著善友開導,或說西方極樂世界清凈莊嚴的樂事,令病人心生歡喜欣求,又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接引眾生的本願功德,令病人心生正信,念佛求生西方。那病人聽到,心生歡喜,信受念佛,決定求願往生西方。眷屬人等,皆聽善友們指導,皆無悲哀哭泣種種的妨礙。此人命欲將終的時候,念念念(自力能感的因)佛(他力所感的緣),比兒子憶念慈母,還要懇切,命終即便蒙佛慈力接引往生西方,這是因緣具足的關係。以上也是略提這三種人臨終的時候,自力他力具足,自能感應道交,因緣和合往生西方。
問:平素完全未知信願念佛的人,到了臨終,遇著善友開導,此人聽到以後心生歡喜,信受、發願、念佛求生西方,眷屬人等,皆無悲哀哭泣種種的妨礙,加以幫助念佛,此人命終,也就能夠往生西方,怎麼有這樣容易的事情呢?
答:噫!上邊六節文中,辯論行人臨終往生西方,容易和不容易的事情,說得很明白了,你怎麼還有懷疑呢?要曉得,這種人平素未曾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此是因為不知道的緣故。到了臨終的時候,由善友開導,此人聽到,心便生歡喜,這就是表現他宿世有善根了,與那平常普通一般人比較,就大不相同了。又這信受念佛,發求生西方的願心,這是因勝;善友開導和眷屬人等幫助念佛,這是緣強。又有阿彌陀佛慈悲願力接引,這是因緣和合。行人命終,必定往生西方,還有什麼可疑呢?
臨終一念往生西方說
問:西方極樂世界,有十萬億佛土這樣遠,念佛的人臨終一念的心,怎樣就會生得到呢?
答:念佛的人臨終一念的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有三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融合的緣故。一種是佛力,就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四十八個大願心,攝受信願念佛的眾生往生西方的佛力不可思議。一種是心力,就是我們眾生各人現前這一念的心。對於這一念心有三義:(一)是心體,這一念心的本體,與諸佛是相同的,沒有絲毫的差別。不過諸佛是常悟不迷,背塵合覺,那心清凈,具足無量功德智慧。我們各人是常迷不悟,背覺合塵,這心穢染,具足無量煩惱惑業。設使我們各人若能發心念阿彌陀佛,正當念佛的時候,當下就是返迷歸悟,背塵合覺了。那無量的煩惱惑業就全凈,那無量功德智慧就全顯,這個念佛的心當體就同諸佛一樣了。所以古德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就是聖人與凡夫同一心體,諸佛和眾生共一心源的緣故。念佛成佛,比如煮米作飯,這是當然的事情。(二)是心量,這一念心量,廣大無邊。經上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這就是心量是廣大無邊的。怎樣的廣大呢?經中說:太虛裡頭,有不可說的佛剎微塵數的世界種,中央有一個世界種,名叫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這個世界種有二十層世界,我們所住的這個娑婆世界和十萬億國土外的極樂世界,同在這個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的第十三層里。那麼一個世界種就有這樣的大了,何況有佛剎微塵數的世界種呢?這許許多多的世界種,尚是在太虛里,那太虛尚是在我們各人一念的心量里,這可見我們各人一念的心量,實在是廣大無邊,所以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大家若能了解自己這一念的心量,這樣的廣大無邊,那麼就對於念佛的人,臨終一念的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然不會疑心了。(三)是心具,這一念的心,具足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的十種法界,而這十種法界,又是這一念的心所造成功的。我們各人這一念的心,若是造十惡業,那就是造畜生、餓鬼、地獄的三惡道了。我們各人這一念的心,若是造十善業,那就是造天、人、修羅的三善道了。我們各人這一念的心,若念阿彌陀佛,那就是造佛了。經上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換一句話來說,是心若作眾生,是心就是眾生了。所以我們各人這一念的心,若是念佛,就是作佛了。這念佛的心,當體就是佛了。要曉得我們各人這一念的心,本來具足佛的功德智慧,一念的心若是念佛,就是佛了,這是心具、心造的道理。假使大家每個人都能了解這種意義,那麼對於念佛就能成佛的道理,自然不會不信了。以上的心體、心量、心具,說起來雖是有三種道理,其實是整個不可分離的。我們大家每個人自己這一念的心,有這樣的無窮無盡的大妙用的緣故,所以才說眾生心力不可思議。一種是法力,就是信願念佛感應道交的法力不可思議。凡真信、切願、至誠念阿彌陀佛的洪名,那佛力、法力、眾生心力,這三種不可思議的力,統統融合在一句阿彌陀佛的洪名裡頭了。因為有這三種不可思議的力,融合於一念的緣故,所以臨終一念的心,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古人說:「會三力於同時,收成功於一念。」 就是這種道理了。
助念答問
問:「助念」二字是什麼意義?
答:「助」,就是幫助,「念」是正念。併攏來講,就是幫助臨終的人,正念念念現前的意思。
問:什麼叫「正念」?
答:「正念」又叫做「凈念」,這個正念和凈念,同是念佛的心念。因為念佛的心念,是成佛的正因,所以叫做正念。又念佛的心念,不與六塵相對,其心清凈的緣故,所以叫做凈念。這個凈念,也是往生凈土的凈因。對於這個正念的意義,大略就是這樣。
問:臨終的人為什麼緣故要旁人助念呢?
答:凡人到了臨終的關頭,那是四大分離、諸苦交集的時候,手忙腳亂,譬如螃蟹落在滾湯裡頭一樣的痛苦。平時念佛的功夫若未純熟,到了這個時候,誰人不要旁人幫助呢?平時就有六分七分的念佛功夫,到了這個時候,也難作二分三分用了。何況平時全未有念佛功夫的人,到了這個時候,可以不要旁人幫助嗎?要曉得凡人臨終的時候,自己一絲一毫難得做主的。完全是依靠旁人,幫助他念佛,替他幫忙做主的。
問:病人既然死了,仍還幫助他念佛有什麼作用呢?
答:因為病人剛剛斷氣,雖然已經死了,但是他的神識還未完全離開身體,他的後世善惡得生處所尚未決定,在這個時候幫助他念佛,有最大殊勝的妙用。要曉得凡人到了臨死的時候,即是聖道、善道、惡道的分路。我們做人生生世世以來,所造的善業和惡業,有無量無邊的多,心裡所發現出來的善善惡惡的念頭,相續不斷,多數的都是惡的心念,那善的心念是很少的。凡人在臨死的時候,最後一念的心若是惡,那時噁心里就發現地獄、餓鬼、畜生的惡境來,命終這一念心,就隨著這些惡境去投生惡道;最後一念的心若是善,那時善心裡就發現天上、人間的善境來,命終這一念心就隨著這些善境去投生善道;最後一念的心若是念佛,願求往生西方,那時念佛願生的心裡,就發現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前來接引,命終這一念心,就隨著阿彌陀佛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聖道。要曉得凡人臨死的時候,幫助他念佛的道理,就是為著臨死的人最後一念的心要念佛。最後一念心若會念佛,阿彌陀佛就在死的人自己念佛心裡,現前接引,那死的人,就是在自己念佛的心裡隨佛往生西方。生到西方,這娑婆世界的生死就永斷了,那就永久快樂無量了。幫助臨死的人念佛,有這樣的最大殊勝的妙用。
問:有人平素信願念佛而臨終中風失語,神識昏迷,此時,人為助念,還有作用否?如有作用,則本人已神識昏迷,不覺不知,作用何在?如無作用,則本人平素信願念佛之功德,豈非唐捐乎?
答: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如有人平素信願念佛,而臨終中風失語神識昏迷,若得遇善友,為之助念,則其人所得利益,亦難思議。如本人神識尚未離體之前,有轉醒者能聞佛聲,則能發起平素信願念佛之心,命終之時,必蒙佛力接引往生西方無疑矣!設昏迷至死,其神識離體,因本人宿今之業未定,尚須經中陰,於中陰期間,得眷屬或善友為之念佛,亡者爾時即能憶起平素信願念佛之心,而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也。若又不能如此,但遇善友等念佛之勝緣,縱不得往生,亦能增來世凈土之善根。經載:佛世時有一老人遇虎,躲於樹上,以怖畏故,念「南無佛」一聲,以此善根,後遇佛得度。況生平早已信願念佛者乎?如是觀之,足證念佛功德,絕不唐捐也。
問:聾人臨終雖有人為之助念而不得聞佛聲,則助念有何作用?
答:聾人因宿世耳根所造之業,故感此報。聾人雖不聞佛聲,但臨終有人助念,亦得往生。何以故?以聾人耳根雖缺,聞性不失故。只要本人自心清醒,信願堅固,一意求生西方,則命終必感佛來迎接。復有善友為之助念,以眾生心力不可思議,彌陀洪名功德不可思議,則其人往生西方,猶如順風舉帆,輕車就路矣!又或其人臨終之時,前有將謝,後有未生,唯第八識有作用,其人於生前,以業障故,不得耳根而無耳識,至此,前果已謝,則第八識自能聞能覺能知也。
自救、人救,往生大事
一般人都是在死後依靠家屬做佛事超薦救度,或以做佛事裝點場面。殊不知生前靠自己學佛修持,較之死後靠家屬超薦,容易得多也保險得多殊勝得多。所以要在臨終之前,為自己做一切功德,令自己生歡喜心、虔誠心、懺悔心、念佛心,知道仗三寶加被之力得大利益,則容易濟拔。最好是在身體健康時,自己能發心植福禮佛、齋戒修行、信願念佛,加上臨終助念,相信必然「往生有份」。
臨終要訣(善導大師) 凡人臨命終時,欲得往生凈土者,須先準備不得怕死貪生。常自思念我現在之身多有眾苦,不凈惡業,種種交纏。若得舍此穢身,即得往生凈土,受無量快樂,見佛聞法,離苦解脫,乃是稱意之事,如脫臭敝之衣,得著珍御之服,放下身心,莫生貪著,才有病患莫論輕重,便念無常,一心待死。須囑家人、看病人、往來人,凡來我前但為我念佛,不得說眼前閑雜之事、家緣長短之事,亦不須軟語安慰、祝願安樂,此皆是虛華無益之語。及至病重,家人親屬不得來前垂淚哭泣,惑亂心神,失其正念,但教記取阿彌陀佛,守令氣絕,更或有明解凈土之人頻來策勵,如此者千萬往生,必無疑慮也。
示華權師病中法語(民廿一年)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若氣促,則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念外,心中不可再起一絲毫別種的想念。亦不可望病速好,亦不可另起求神求天保佑的想念。有此種想念,便與阿彌陀佛之心隔開了,因此便不能得佛慈加被之力。你要曉得,天地父母,均不能令你出生死輪迴,唯有阿彌陀佛,能令你出生死輪迴。你若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若世壽未盡,就會速好,若世壽已盡,即往生西方。然不可求病速愈,只可求速往生。求病癒,若壽盡,便不得往生。求往生,若壽未盡,則速得痊癒。往生西方,好處說不盡,較彼生到天上,做天帝天王,尚要高超過無數無量萬萬萬萬倍。你切不可痴心妄想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得往生了。我們在世間,猶如蛆在糞坑裡,囚在監牢里,苦得了不得。往生西方,如出糞坑監牢,到清凈安樂逍遙自在之家鄉,何可怕死。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遠在生死輪迴中受苦,永無出苦的時期了。你若能出聲念,則小聲念,不能出聲念,則心裡默念,耳朵聽別人念,心中亦如此念。又眼睛望著阿彌陀佛(即室中所供的佛),心中想著阿彌陀佛。有別種念起,當自責曰:我要仗佛力生西方,何可起此種念頭,壞我大事。你若肯依我所說的念,決定會往生西方,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永劫常受快樂,了無一絲一毫之苦事見聞,又何有此種之疾病苦惱乎。倘心中起煩惱時,要曉得這是宿世惡業所使,要壞我往生西方之道,要使我永遠受生死輪迴之苦,我而今曉得他是要害我的,我偏不隨他轉,除過念佛外,一時也不念他,那就能與佛心心相應,蒙佛接引,直下往生矣。好記我語,自可速得莫大之利益。
弘一大師開示人生之最後 病未重可延醫服藥,仍應念佛,勿作服藥愈病想。病重時應一切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壽未盡,可速愈),痛苦加劇,不生驚惶,作酬業轉業想。神智清時,應請善知識為之說法,令生歡喜。臨終時切勿問遺囑,閑談雜話。自言欲沐浴更衣,可順其欲而試為之。或坐或卧皆隨其意,不可勉強。請人助念,供佛接引像令彼瞻視。助念輪班,詢問病人念佛習慣,念佛聲不可太尖銳。命終時不可哭泣、移動、更衣、洗澡,不必固執頂門溫熱之說(不必探摸),八小時後若關節硬,宜以熱毛巾搭洗。
李炳南老居士 人臨終時,各人神識不一。平日所為,此刻影子會一一現行,帶著本性往外走。此時完全是業力在作主,力量大者,在前頭。惡業多,則惡種子力量大,一衝出來就下三惡道。若善業多,善種子就領著上人天二道。平日有念佛功夫,就有佛種子,佛種子力量大,先出來,就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若力量小出不來,別人在旁幫助念佛,就容易出來。所以平日有修持,臨終時佛種子先出,往生就有希望。助念正是幫助提起佛號。為了避免家人處理失當,妨礙往生大事,平日就應該將自己的意旨,明白囑咐家人,交代清楚,千萬不要認為談臨終事宜不吉祥而忌諱不提,須知事關臨終前後的切身利害,不可不慎!若自知病重,應囑咐家人,凡來探病問候者,皆請他們為「我」念佛,不要閑談雜話。念佛功德不可思議,經云: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多劫生死重罪。因此念佛能超薦鬼神亡靈、化解冤結、消除業障,使自己能順利往生極樂世界。
臨終交代事項
給我賢孝的子孫們:
本人一生念阿彌陀佛,受益良多。你們若是真實有孝心,就必須幫助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那裡享受永遠的清凈安樂,來去自在。這是我這輩子最大最大的願望!
當知人要斷氣時,就像活龜脫殼,非常的痛苦。倘若你們真為我好,且希望能庇佑全家,就一定要為我切實完成以下的心愿:
一、若我病重,凡來看病問候的人,皆請他們為我念佛,不要閑談雜話。我臨終前家屬應須要有心理準備,以免到時惶恐緊張、著急不安,而忙亂處理,致我墮入黑暗之途。當我病危時,千萬不要搬動我的身體,不可更換衣服,更不能哭泣、哀嚎。只要虔誠為我念阿彌陀佛,求佛接引我往生西方。
二、若我神識昏迷,氣息將斷未斷時,請勿再由醫師從事打針、施藥、注射強心劑、人工呼吸及送醫院等其它緊急救護,以免動我心神,增加本人的痛苦。應該保持安靜,一心念佛,方是大孝。
三、我將臨終前,請急與某某蓮友聯絡,請求助念(電話:XXXXXX)。一切都須聽從蓮友指示,不可違反。助念時,家族亦應隨念,不可哭,眼淚勿滴我身,以免使我生煩惱或眷戀情執,有礙往生。
四、自我斷氣後二十四小時之內,切勿閑談爭吵,應使佛聲不斷,家屬可以輪班助念,也就是持續為我念阿彌陀佛,因為在這時候對我幫助最大。其餘喪葬事宜,等過了這段時間之後再辦。
五、至於換洗、入殮……待往生二十四小時後,再請禮儀社處理。倘若怕天熱有異味,可在屋內燃沈(檀)香、放冰塊即可,但冰塊不可直接放置或太靠近我的身體。切忌斷氣後馬上放入冰庫中。
六、一切喪葬祭品、出殯宴客,全部素食,絕對禁止殺生,以免增加你我的罪業。
七、所有喪葬皆依佛教儀規,以念佛為主。喪祭宜節約,不鋪張不浪費。
八、逝後四十九日內,全家早晚隨錄音帶念佛,迴向我往生極樂世界,如此我才能安享真正快樂,而大家也會非常吉祥光明。
希望今後家人都能信佛學佛念佛,這樣你們一定能夠得到平安幸福!
此願,希遵從
南無阿彌陀佛!
立言人: 某某某
眷屬應該注意的各種事項
人命無常,生死事大,是以我佛世尊特說此念佛法門也。須知梵語「阿彌陀佛」翻譯華言為無量壽及無量光之義。行人(病者)能眼觀佛像、靜聽心念或口念佛號,身心兩獲利益,實為至善之事。若壽命未盡者可以卻病延年;若世壽已盡者,以深信切願故,即得往生安樂國。然世人不察,每以佛法等為超度幽冥而設,疑為不吉,庸愚瞽見,大謬之甚。不知《華嚴經》中佛說法時,無量天主共贊佛法最為吉祥,今念佛法門者,乃十方諸佛所護念也,故一心念佛,功德實不可思議。何況吾人當臨命終時,大多惡境現前,恐怖萬分,升沉由此分界,行人此刻一聞佛號,聖境自現,如暗遇明,身心有所依藉,登時即獲安慰。正念一提,魔障冰消,故得現諸瑞相,或含笑而逝,或預知時至,或放光,或異香,此種事實,為助念時普遍之現象。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故知念佛助往生實最切要。
一、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生身養育的大恩人,應當是要孝順的;兄、弟、姐、妹、夫、婦,應當是要親愛的;子、女、孫、媳,應當是要慈愛的。那麼怎樣是孝順、是親愛、是慈愛?怎樣是不孝順、不親愛、不慈愛?對於這件事情,必須要徹底地認清。若是籠統,那就必定會使這孝順、親愛、慈愛的心,變做大忤逆、大殘酷的事情來。我們大家每個人欲免除這個危險,那麼對於下面所講的,必須要詳細學習。
二、凡人到了臨終的時候,是做人一世的最後了。我們做眷屬的人,應當要盡這短短的時間,對著病人,真實表現孝順、親愛、慈愛的心。時時刻刻要好好地看護,不論什麼的事情,一一都要隨順病人的意思,不能使病人心生一些煩惱。並且要全家吃素,絕對禁止殺生,為病人修福。眷屬應以戒殺吃素、供養三寶、印經、放生、濟貧等為病人廣造福田,並明確告訴病人,以堅定其往生信心。
三、病人如在醫院,研判其病情確難救治時,最好當機立斷,取得其他親屬同意後迅速辦理出院,返回家中或安靜場所提早念佛。凡人命欲臨終時候,必定要向助念團請幾位團員來幫助念佛。助念的團員若是到自己家裡來,我們全家的眷屬人等,一切都要聽他指導,絲毫不能違反。要曉得那助念團的團員是為了救度我親屬的神識,往生西方去的。所以我們全家眷屬人等,個個都要作感恩想,要盡心招待他們。假使助念的團員因事他往,或一時難以請到的話,那麼就自家眷屬人等,如法幫助念佛,也是一樣。不過必須要依照這個助念的方法去實行,不能把這個方法改變一些,那就決定可以往生西方的。到了要人助念的時候,病人的疾病一定是很重的了,在這時候,就應該一心為病人念佛,助他往生西方。切不可一面又要人助念,一面又替病人打強心針、吃高麗參補藥等等,這樣就更增加病人的痛苦,阻礙他往生西方,這是最可痛心的。希望做眷屬的人,要明白這一點,不要害自己的親人。
四、凡人到了臨終的時候,即是西方的聖道,和天上、人間、修羅的樂道,及畜生、餓鬼、地獄的苦道分判的時候。眷屬人等,若是幫助病人念佛,那就是送他的神識往生西方的聖道去享受無量的妙樂;設使對著病人,悲哀啼哭或叫喊等,那就是推他的神識墮落畜生、餓鬼、地獄的三種苦道里,受永久的痛苦。要曉得做眷屬的人,就是在這個地方分別清楚,是孝順不是孝順,是親愛不是親愛,是慈愛不是慈愛了。
五、應當要相信佛經上所說,若是墮落到畜生、餓鬼、地獄三種惡道里去,那所受的痛苦,真是說不盡了,受苦的時間也是長遠得不得了。地獄最苦,一日一夜,須受過一萬次死,一萬次生。餓鬼的苦,百千萬劫的長遠,連漿水的名字,也不能聽到過,何況得食?畜生亦苦,抽腸破肚,供人口腹。若是墮落到這三種惡道里去,最少要受過五千個大劫。每個大劫,有十三億四千三百八十四萬年這樣的長久。若是等到這五千個大劫的罪苦,受滿以後,才能出離,那麼不曉得是幾時了。設使生到西方去,每日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做良好的朋友,眼所看見的,都是莊嚴的妙色;耳所聽著的,儘是微妙的雅音,那享受快樂的事情,真是說不盡了。又都具足神通道力,要來度化我們大家的眷屬,說要來就來,要去就去,都是如意自在的,並且一生就可以成佛。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詳細地想一想,那西方有這樣的無窮無盡的快樂,誰人不肯發心幫助自己的父母人等念佛送往生西方受享快樂呀!那畜生、餓鬼、地獄有這樣的無量無邊的苦惱,誰人肯用毒心對著自己的父母人等,悲哀啼哭推落墮入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里去受苦呢?我們每個人都要曉得凡人臨終的時候,或生西方,或墮落畜生、餓鬼、地獄,這個責任,大半是在做眷屬的人身上。
六、凡病人在平時已有念佛求生西方的願心的,那就最好了。若是沒有信心或不曉得念佛求生西方者,我們做眷屬的人,應當對病人講明白「做人是沒有永久做人的,有六道輪迴生死的。地獄三途是苦得很,也最容易墮落。再說西方最最快樂。西方極樂世界裡,是沒有地獄三途的,也沒有六道輪迴生死的。西方的人民,是由蓮花裡頭生出來的,所坐的蓮花,又柔軟、又香潔、又大朵、又好看、又光明。西方的人民,要想吃什麼最好的東西,就有什麼最好的東西來。要想穿什麼最好的衣服,就有什麼最好的衣服到。西方人民所受的快樂,真是說不完了。你若發心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切願要求生西方去,那麼到了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手執大朵的蓮花,就來到你的面前,迎接你往生西方去,生到西方,那就有享不完的快樂。你肯發心念佛,決定能往生西方的。」 做眷屬的人這樣的每日對病人說三次,說的方法,不可急躁,須要平平和和地勸導。要曉得病人的心,是最容易動惱的,也很怕煩惱的,如病人已經相信了,就不可再勸導,以後就只專門勸他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就是了。親屬應陪在病人身旁助念佛號,並虔誠恭敬求佛菩薩慈力加被,接引病人往生西方。
七、凡病人如有家務或其它要事,平日未能向眷屬說明者,眷屬人等,必須在病人心識清明,會講話之時,先問個明白。如病人心識昏迷,不會講話,或早已問過了的,那就不可再對病人說著家務世情的事,免得壞亂病人的正念(正念就是佛念)。病人的心識,若是清明者,做眷屬的人,應對病人說道:「某某啊!家庭一切的事情,我等都會擔當的,你一切不用顧慮,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 同時對著病人說:「西方就是在你的面前,你一心念佛,作自己往生西方想。」 這樣的話,只可說一次,以後單單警策他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做眷屬的人,每日這樣的對病人警策幾次。設使病人的心識昏迷以後,那就不要警策了,就只專門高聲幫助念佛。
八、病人厭惡不喜之人,勿令出現病人面前,以防病人因起嗔心而墮惡道。如有親戚朋友,來探望病人,做眷屬的人,先請客人到別的房間去招待,並對客人說明:「凡人臨終是最重要的事情。」再說:「幫助病人念佛,是有大利益的。若對著病人悲哀哭泣,是大妨礙的。」 這樣對他說過,一方面免得客人心生疑惑,二方面免得在病人面前,悲嘆懊惱,妨礙正念。還要相勸客人幫助病人念佛,往生西方,這樣那就真正是有大感情了。
九、如有病人,業障現前,不喜人替他念佛,討厭人念佛,聽見人家念佛,心裡就難過,或痛苦掙扎,或者看見冤魂前來索命等事,這些都是他的業障發現,阻礙往生。為眷屬的人要誠懇地在佛前替他念佛懺悔,並迴向求冤親債主不要障礙他念佛求生西方的正念,令他業障消除,往生凈土。
十、凡病人將欲斷氣的時候,家屬萬萬不可哭泣,致增情愛牽連煩惱痛苦。助念的人眾若是多的,眷屬人等,都向佛前,或跪念,或拜念,至誠懇切,求佛慈悲,接引亡人神識往生西方。助念的人眾若是少的,眷屬人等就近病人身邊幫助念佛,不過勿在病人面前相對看著。要曉得,在這個時候,親屬相見,難免不生悲哀、情愛的心念,妨礙正念。最宜或坐左右、或坐後面。那念佛的聲音,切不可悲哀,如啼哭相似,若是這樣的話,病人聽到,心裡必定會生起悲哀愛戀的念頭,若有這樣的心念,就要失卻正念,正念若失,西方就無由得生了。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做眷屬的人,必須要特別謹慎,特別注意,絕對禁止悲哀,但宜高聲念佛,一句一句念得分分明明,一字一字念得清清楚楚。在念佛的時候,心裡兼想求佛慈力,加護亡人,身心安樂,正念分明,速得往生西方。家屬親人虔敬助念更易收效。
十一、凡亡人斷氣以後,身體尚未全部冷透以前,在這一個階段中間,我們做眷屬的人,須要更加註意,止息悲哀,發心高聲幫助念佛。同時還要時時刻刻顧到亡人的面上或身上,不可被蒼蠅蚊蟲停著。此時亡人的神識非常敏感,所以連亡人的床褥也不可碰到。勿燒冥紙、拜腳尾飯,以避免亡者神識執著,障礙往生,且污染空氣,影響念佛。要曉得亡人氣雖斷了,身體若是還有一些的熱氣未曾冷透,那神識還沒有完全離開身體,若是有物觸著亡人的身體,亡人就知覺痛苦。有些人直想要常去探探亡人的身體,熱氣在什麼地方,這是對於亡人只有大害,無有少利的。若是過了十多點鐘以後,如要探亡人熱氣冷透未冷透,也要請有相當知識的人,輕輕慢慢地去探。在這個時候,對於做眷屬的人,必定都要聽那助念的團員指導,免得錯害亡人。如無助念的團員指導,那就必定要依照助念的方法,去實行了。至於助念團員,也要聽領導人的指導,不可隨便探摸亡人的身體。切切不可聽那世俗上那些無根據的迷信說法,他們說:「凡是人死了,要趁身體尚熱,骨節柔軟,好換衣服。」 又說:「人若死了,不早搬鋪,會欠眠床債的。」 又說:「須要哭的,若是不哭,那個凶星是退不去的。」 這種迷信的說法,相傳下來,被他們所害者,有無量無邊的亡人冤枉受大苦惱,墮落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里去。古時候有一位阿耆達王,平生信奉佛法,興造塔寺,功德巍巍,到了命終正當斷氣的時候,服侍他的侍官,因為多日沒有睡眠的緣故,手中的扇掉下來墮在他的面上,那時他就覺得痛苦,即生嗔心,命終的時候,神識就隨著這嗔心,去投入蛇身做蛇了。好得這位阿耆達王平生有信敬佛法、興造塔寺的功德的緣故,後遇僧人,對他說法,這蛇為聽佛法功德的緣故,三日後死,即脫蛇身,神識生天上。又古時有夫婦二人,很是親愛,平生同信佛法,奉持齋戒。一日夫君死時,那個婦人悲哀啼哭。他夫君身體雖死,神識尚未離體,聽到自己婦人悲哀的音聲,心生情愛的念頭,於是神識就隨著這一念的情愛,投入婦人身上,做鼻孔中的蟲了。那婦人為夫君死,涕淚悲泣。那時由鼻孔中墮下一根蟲,婦人慾以腳踏蟲,一僧人喚曰:「休傷你的夫君。」 那婦人驚問其故,那僧人說:「你夫君平生奉持齋戒應當升天,因為你悲哀啼哭的緣故,你夫君聽到,心生愛念,神識就隨著這愛念,投入你身上,做鼻孔中的蟲。」 那婦人自悔,求僧人對蟲說法,那蟲由聽佛法的緣故,便脫蟲身,神識也生天上。這兩個故事,都是經上所說的,皆有根據。那世俗上這套虛傳的迷信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我們大家決定要廓清這些迷信的說法,免得後來的亡人,再會冤枉受大苦惱,冤枉墮落畜生、餓鬼、地獄裡去。所以在亡人斷氣以後,身體還未全部冷透以前,我們做眷屬的人,必定要斷除哭聲和制止觸探亡人身體,免得貽害亡人,不能往生西方。總而言之,一切均應聽從助念團員的指導,如無助念團員的指導,我們眷屬人等須要慢慢輕輕地謹慎探其身體,等到全部冷透以後(最好待身軀冷透後,再停兩小時),再預備沐浴換衣。若在醫院斷氣,切勿立即送入冰庫、施打防腐劑,以免陷亡者於如「寒冰地獄」般痛苦。若恐其腐爛異味,可燃沈(檀)香或放置冰塊,但切不可將冰塊直接放置或太靠近亡者身軀。
助念申請須知
1、助念申請人應熟悉助念各項事宜,且徵得家屬同意,指導家屬配合助念儀軌、參與助念。若是家屬反對,請勿勉強申請。
2、請求助念時,不宜同時邀請外教或道士術師,以免混雜而妨礙助念之利益與本懷,失去助念的意義。
3、病人若在醫院病危時,家屬必須提前回家進行助念。若家中無法助念,則請先和醫院協商,可否在病房或太平間助念,同意後再提出申請。
4、助念蓮友未到前,家屬應先行善巧勸導臨終親人或亡者,提醒他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才是最大福報,並進行助念,或隨念佛機、佛號錄音帶助念(見注)。
5、助念團因故延遲或未克前往,此乃行人宿緣所障,家屬不能藉以責備。
6、助念團來到家中,可以準備茶水,其餘均不用準備。
7、助念時,要遵守規矩。家人千萬不能出來打擾,亂出主意。人死了不要圖什麼熱鬧。不問病者之家屬、親友,自開始助念,一概不得向病者前,擅越他事。如系知佛者,由護念人,向助念負責人,請求得允許後,可參加助念。眷屬人等,不得與病者作閑談雜事、俗情安慰等軟愛語,不得詢問遺囑、嘆息哭泣,切忌哭泣或淚滴亡者身上,以免病人產生眷戀,擾亂正念,有礙往生,累其墮落。無法避免者請暫至他處,待情緒平復,方回助念。總以勸勵念佛,助念佛號為要。應保持空氣暢通,並避免出現干擾聲音,如電話聲、門鈴聲、腳步聲、桌椅移動聲、家屬討論聲乃至咳嗽、噴嚏、哈欠等,如無法避免咳嗽等應轉至屋外或他房內。
8、凡列舉各注意事項家屬切記遵守,並配合助念團領導人的指導。家屬須推舉一人負護念之責,維護助念全程,凡與病者有關之事與助念團取得互相聯絡,並預防障礙,才能使亡者得到真實利益。
註:念佛機、佛號錄音帶本無心愿,功能僅在提醒正念,而以人助念,尤其是家屬都能虔敬參與助念,效果最佳,因往生者更易接受的還是自己親人的關懷。且藉著往生者、助念者的信力、悲願力,才能感通阿彌陀佛的願力,慈光加被令往生者免除四大分離的痛苦。故除非不得已時,不得單用念佛機或念佛錄音帶,而旁邊無人助念。
助念通告
來訪探視之親友及所有家眷務必遵守下列事項:
1、念佛中保持肅靜。
2、大家現在要能表達孝心(愛心)唯有念佛,在念佛聲中助送他安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3、請各位親友出聲念佛,不會念的小聲跟隨著念。
4、助念之時,(1)請勿焚燒金銀紙(以免污染空氣影響念佛)。 (2)請勿觸摸身體(免得因痛楚而生嗔恨心失去正念)。(3)請勿號啕哭泣(若覺悲傷請至他處)。 (4)請勿與患者噓寒問暖(以免妨礙念佛)。
5、談論別事,請至他處。
助念人的最勝因果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我們若能發心幫助他人念佛往生西方,那麼將來我們自己到了臨終的時候,自然也會有發心的人來幫助我們念佛往生西方。他人因為我幫助他念佛得生西方的緣故,將來他決定會從西方侍阿彌陀佛同來接引,用神力加護我們,令我們不失正念,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有,我們常常幫助別人念佛往生西方,對於臨終的利害關係,知道得一定最詳細清楚,將來到了自己臨終的時候,就必定能運用過去的經驗,令一切如法,可以沒有一切不如法的事情發生,就決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要曉得,如來所以出世,就是為了要度脫一切眾生,令各各成佛。釋迦如來說法四十九年,便是為了這件事;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莊嚴西方極樂世界,也是為了這件事。一切通途教理,是仗自力修行的,必須行人完全斷除煩惱,方能出離生死,是難行的法門。凈土法門,是仗阿彌陀佛的願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斷煩惱,便出生死,一生之中,圓成佛道,是易行的法門。我們現在幫助人念佛往生西方,是代替如來荷擔了度脫眾生的責任,令得到我們助念的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從易行的法門,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很快地出離生死,圓成佛道,是一種最大的功德。這種最大的功德,便是我們成佛的因,將來我們自己,便可以仗了這種功德,也能往生極樂世界,出離生死,圓成佛道。用成佛的因,感成佛的果,這是一定的道理。
助念人應該了解的幾點
一、助念即助對方往生。助念者對往生之道理與方法,必須清楚,對方才能得到利益。佛教徒不論平素念多少經,或多少咒,臨命終時,種子出來的,唯有阿彌陀佛四字才有用,才能幫助往生。發心幫助他人念佛往生西方,就是替代如來擔任度化眾生了生脫死的一大責任。我們執行這個救度眾生的大事業,必定要切實認真行事,切切不可敷衍了事,錯誤他人了脫生死的大事因緣。謹慎!謹慎!大家平日做功課時都要求一心不亂,臨終更要一心。助念者不能咳嗽、哈欠,或發其它聲音,令病人聽了都不好。這要平日練習,要練習無雜音,否則病人正念著佛,被一聲哈欠攪擾,就不知要魂飛何處了。
二、凡到病人家裡來助念,先須召集親屬,說明凡人臨終,乃超升和墮落的最要關頭,這個責任是在你全家親屬的身上,你們做家眷的人,若要使病人超升,不致墮落者,必須一一都要聽從我們助念的指導,一點不可違反,那就保證臨終的人,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助念時要尊重助念團的規則。助念中,閑雜人不可進來擾亂,可以遠看,不可以說要進來探病,打閑岔,說或做些動情感的話與行為,以免動情愛失去正念,要知病人一動情就完了。亦不能讓病人聽到其它聲音,哭聲更不可以。如此也許會有人發生誤會,認為禁止太多,助念者要忍受這些誤會。正要斷氣,此刻最重要,於緊要關頭時,家人會想聚在病人前,這要禁止,且不準哭,不可爸啊媽啊地叫,一律要念佛,會動情就是家人亂壞的。
三、助念的人到了病人房裡,對病人的態度要誠懇,說話要平和,病人聽到見到,心裡就不會懷疑了。先要讚美病人平素的善行,使令病人心生歡喜,其次再說種種善巧的法子,使令病人心生安樂和生起求生西方的正信。助念的人看見病人,應該把他當作自己的親屬想,要曉得在這生,雖然不是真實親屬,或一生、二生、三生前,也許做過親屬,不能全說沒有。助念的人,若能將病人當作自己親屬想,那幫助念佛的心,就比較親切得多了。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易身處地,把被助念人當成自己或自己的親人。
四、病者倘自欲沐浴、更衣,須在助念前行之,由其家屬負責,然亦視其病況緩急而定,其不欲者,不必強為,加其痛苦。開始助念以後,凡沐浴、更衣、移動等事,一概禁之。病人臨終前若想喝水或吃東西,可以拿給他吃(應以素食與之),但不能談話,只能口念佛號拿到前面喂他吃,若說了話,病人的心裡有別的聲音,就不能一心了。臨終之時,或坐,或卧,側卧,仰卧,皆隨其便,不可強制。病房裡頭,除對病人講開示外,其餘一切的人、一切的話,不準對病人接談,也不準在病房裡閑談雜話,免得病人聽到分心,忘失正念。如有親戚鄰居,欲來探望病人者,助念的人,須要問他:「你來是為幫助病人念佛不是?」 若是的話,便須聽助念的人指導,免得發生妨礙;若不是來為幫助念佛的,那就隨時對眷屬說明,領客人到別的處所去招待,免得病人相見,發生情念,妨礙正念。這是助念人的責任所在,不可怕難為情的。若是為面子人情的緣故,妨礙病人忘失正念,不得往生者,那就是違反我佛度生的本懷,也不合於助念的宗旨了。
五、念佛或六字四字,或緊慢高低,必定先要問過病人自己的歡喜。如病人不會開口講話,那麼念佛不可太緊,若緊,就聽不清楚;也不可太慢,若慢,就氣促接不上,尚且會容易昏沉;也不可太高,若高,助念的人,自己難能持久;也不可太低,若低,聽不分明。所以念佛最宜不緊不慢,不高不低,句句分明,字字清爽,使病人句句入耳,字字經心,這樣的念佛,真正是為助念。切切不可隨自己的意思,緊的緊、慢的慢、高的高、低的低,若是這樣的念佛,雖是助念,那病人難得利益。要曉得助念是因為病人臨終的時候,元氣衰極,自己念佛提不起的緣故,全靠他人把這阿彌陀佛的洪名,念得分明清楚,使病人的心,念念歸入這句阿彌陀佛的洪名上來。常常要關照一切的事情,不使動搖病人的心念,使病人的正念,念念繼續,命終最後一念的心,隨著所念的佛,往生西方,這是我們助念的人,達到替代如來擔任度化眾生、了脫生死的責任的真實目的了。
六、或助念經過幾多的時間,病人忽然精神發旺過前,也能說話或嘆息,以及身體活動,種種情形,那麼助念的人,須要注意,切不可作好起來看。病人如有這種情形發現的時候,不過二小時就會斷氣。比如一盞油燈,油慢慢地盡,那燈光也慢慢地暗,到了油盡完的時候,那燈光忽然發亮,頃刻就滅了。凡病人將欲斷氣的時候,多有這類的情形。往往聽說:「助念多日了,病人忽然精神發旺,也能說話、嘆息、種種情形。那助念的人,沒有相當的經驗和見識,當做病人好起來看,就停止助念了,未過兩小時,那病人即斷氣。」 所以對於這種境界,我們助念的人,須要認識的。
七、助念人才到,若遇病人的氣剛剛斷了,或氣斷已過一、二、三個小時,如有這樣的情形,助念的人,切不可作沒要緊看。要曉得這個時候,是最大緊要的關頭,最好先要高聲開導過一次,然後才助念。因為病人斷氣後,無論親屬有無哭號,他的心一定是惱亂的,若是高聲地開導,亡人的心,即能知覺,由知覺開導故:一者,亡人的心即有所(佛號聲相分明)歸依,當下惱亂成為正定;二者,也知發願求生西方(心知喜聽佛號即是願生西方)。開導宜高聲,言語要簡明,說道:「某某人!你過去所有的善事、惡事,統統不可想著它,家中子孫財產,統統盡放下,一絲一毫不可掛戀,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我們大家幫助你念佛,你的心專門聽大家念佛,念念靠定這句阿彌陀佛,求生西方去!你的心專門聽大家念佛,念念靠定這句阿彌陀佛,求生西方去!(從你的心到求生西方去止,必定要喚兩次)」 已開導過後,隨即開始助念。在這個時候助念,須要高聲,專念四字佛號。如亡人平素有信願求生西方的心,定能得生西方的;如平素無信願求生西方的心者,那麼臨終時,聽到佛號的功德有不可思議的利益。《地藏經》說:「臨命終的人,聽到一佛名號,消滅五無間大地獄的重罪。」 所以臨終幫助他人念佛的功德,真是了不得的大呀。
病者終後,八小時內,不斷佛聲。過此時間,為助念任務終了,助念到此告一個段落,念四句迴向文,行個禮就完畢。班長要告訴家人,十二小時內不許動,不許移動、換衣服或摸身體試其溫度等,誰都不準動,更不得哭泣。助念團任務終了離開後,遺體沐浴、更衣、移動,及其眷屬哭泣等事,可任行之。(說明:助念團可統一規定八至十二小時的病終後助念,必要時可延長助念時間)助念者,尚須注意,凡進門前,必須先找主人,見了主人後才可以進房子,以免東西遺失被嫌疑。主人領我們上哪兒去,我們才進哪裡。不助念時在一旁不做事(心中默念),助念時全心在佛號上。助念者必須注意兩點:一、自己吃飯,不麻煩別人,只喝茶可以; 二、萬不可收紅包,此絕對不可破例。萬一破壞規矩,變成不給紅包就心不在焉不誠心念,助念變成去賣錢,這是破壞佛法,連收人東西也不可以。在家人去助念,拿錢就是造罪業,拿人紅包這助念團就完了。
助念成功三要素
(一)往生者的信願。往生者本身信願行三資糧具足,平時交代家屬往生注意要項。蕅益大師云:「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二)家屬如法護持助念。子女眷屬發大孝心慈悲恩惠心,謹遵佛制如法護持父母親屬往生西方。所謂:「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
(三)蓮友將心比心為其助念。大德蓮友竭誠道義助念,成就別人往生,亦得別人成就自己往生之報。印祖云:「勸親修凈盡儒道,祈眾往生暢佛懷。」
(四)三者緣具,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疑。果能依以上三要素如法護持助念,決定萬修萬人去,成就眾生往生西方,圓成佛果,功德不可思議。若有往生障礙,則須竭誠求佛加被,排除障礙,成就生西大事。
關於病房裡面的清潔問題
病人房間裡頭,應掃除清潔,凡一切雜物可以搬動的最好都要搬空,一方面免得動搖妨礙病人,二方面免得助念人出入不便。如病人自己覺得要怎樣才能令心安定,怎樣才能令正念容易提起,那就都要隨順病人自己的心意了。病人床前,必定要設立西方三聖佛像,或單尊阿彌陀佛像,佛像前須要供養香花等品,佛像須要向著病人的面,使病人心生敬仰。設使病人有大小便穢者,隨即教親屬換洗清潔。病人若到了快要斷氣的時候,身上如有大小便穢者,那就不可換洗了,只管發心幫助念佛。即使有穢氣者,助念人要曉得「助念」是擔任如來救度眾生出離生死的責任,豈能為這些穢氣的緣故,就放棄了自己的責任嗎?何況我們每個人臨命終時,這個分段生死的身體,誰能保得都沒有便穢呢?若是這樣地一想,這個心自然不會顧慮穢氣了。對於病人身上的便穢,必定要等到氣斷全身冷透以後,方可換洗。床前所供佛像不可穢氣褻瀆,但是為了照顧快要斷氣的病人的正念,就是有穢氣,也不可以去換洗便穢,恐誤病人往生大事。這時的不換洗,是不得已的,雖有穢氣褻瀆,是沒有罪過的。
破除疑障
病人的病勢若是重者,要警策病人:「還有什麼事情掛礙沒有?」 設使有事情礙在心裡,須要趁病人還會講話以前,早點把它破除,免得障礙往生西方。交代清楚後,應勸其萬緣放下,至誠念佛,往生極樂,永脫六道輪迴的痛苦。如病人都沒有什麼事情掛礙著,那麼問過一次,以後不可再問,免得病人分心,忘失正念。注意!注意!
病人若是疑心說:「自己發心念佛,時間並不長遠,又怕罪業很重,西方不曉得會生不會生?」那麼助念人就要對他說道:「發心念佛,早遲是不妨的,最要緊的從你發心起到臨終不退為準。就是你到了臨終的時候,受善友開導以後,才能曉得發心念佛,也是好的。佛經上說:在平常罪業造過很多又很重的人,到了臨終,受善友開導過以後,才曉得發心念佛,也可以生西方。又佛經上說:念一句阿彌陀佛,能夠消除八十億大劫生死的重罪。所以發心念佛,並不長遠,或罪業很重,統統不要疑心,只要你一心念佛,決志願求往生西方,到了命終,必定親見阿彌陀佛前來接引,往生西方無疑。」
如病人有愛戀眷屬和財產的念頭,那麼助念的人,就要對他說道:「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是苦楚得很,老了也苦,病起也苦,臨死也苦,那種苦楚,真是講不盡的;西方極樂世界上的人是快樂得很,永久不會老、不會病、不會死,那些快樂,真是講不盡的。你要求生西方,又要度你這些眷屬也生西方去,同受快樂。你的這些愛戀眷屬和財產的念頭,是會阻礙你往生西方的,要趕快統統放下,一心念佛,讓自己先生到西方。若是生到西方,那就有種種的神通道力了,乘願再來度你這些眷屬人等,個個同生西方去,同做彌陀的法屬,永久同受快樂了。從今以後,再若有心想到眷屬或財產者,那麼你就應該重責自己說:『這個世界有這樣的苦楚,那西方有這樣的快樂,我為什麼緣故,還要這樣的顛倒,愛戀眷屬財產,障礙自己不能往生西方,又錯誤了生生世世的眷屬,沒有人得度。』 若是這樣地一想,以後就能一心地念佛,求生西方了。」
凡病人若是疑心說:「自己念佛,怎麼見不到佛?」 又疑心:「自己到了命終,不曉得阿彌陀佛會來不會來?」 那麼助念的人就要對病人說道:「凡現在已得見佛或沒有見佛,都沒有關係,設使現在還沒有見佛,到了臨終必定會得見佛的。最要緊的,就是你自己這句阿彌陀佛,念念要現前為準,到了臨終的時候,那阿彌陀佛自然在你念佛的心中,顯現接引你,你也是在念佛的心中,隨佛往生西方。你要留心念佛,切切不可再生疑心,設使疑心一生,你的心就與阿彌陀佛的心阻隔了,障礙自己不得往生西方。你若不生疑心,一心念佛,你的心就與阿彌陀佛的心感應道交,必定往生西方,一絲一毫不要疑心。當知行人臨終見佛現前接引的時候,是有早有遲的,早的或在一二日前見,或數小時前見,乃至數刻鐘數分鐘前見不等,若遲的要在行人將斷命根最後一剎那(神識當離體的時候),佛才應念現前(感應道交),佛現前時,即是行人見佛往生西方的時候。」
凡病人在夜間或日間,或在念佛定中,或在夢中,如有見到什麼惡形,或聽到什麼惡聲,心生驚怕,妨礙正念,那麼助念的人就要對病人說道:「這些惡形惡聲,都是多世以來被你所殺害的冤家。他們曉得你發心念佛,決定會生西方,所以特地現這種兇惡的境界來,使你心生害怕,障礙你不能念佛往生西方。你的心都不要驚怕他,不要看他,不要聽他,專心注意這句阿彌陀佛,念念懇切至誠,不可有一念間斷,那種魔鬼冤債,就沒有處所依立了,自然就消滅了。」
「如或看見自己家裡亡故的眷屬,如祖公祖婆,或父母等人來接引你去者,要曉得這些祖公祖婆、父母等人都是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里的鬼神變化起來,騙你去到地獄三惡道里受苦。你都不要理他,只管自己這句阿彌陀佛,念念不可停歇,那鬼神所變化的父母等人,自然就會沒有了。或有看見什麼天人或神人來接引你去生天或做神,你切切要謹慎,你的心念,絲毫不可被他動搖,就只西方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來接引你,那麼你才去得。要曉得阿彌陀佛亦是由你自己念佛的心所感的,你的心若是念念念佛,那西方阿彌陀佛,就在你自己念佛的清凈心中顯現接引你,而你亦是在自己念佛的清凈心中隨著佛往生西方。注意!注意!」
念佛功德不可思議,經云: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多劫生死重罪;念一聲阿彌陀佛,上窮有頂天,下極風輪獄,塵剎眾生,皆受布施之益,故念佛能超薦鬼神亡靈,能救度中陰。若病重時看見冤魂厲鬼來侵擾,或化作順境來誘惑,只要牢記誠懇念阿彌陀佛,冤厲邪魔聽到念佛,就能超升脫苦,歡喜而去,因此冤結得以化解,業障得以消除,自己遂能順利往生極樂世界。(說明:參看「九、如有病人……」,宜由一家屬或助念團員至他處敬告病人的冤家債主不要障礙病人往生,並將助念功德迴向給他們,迴向文可參考「附……」)
臨終開示
由助念團領導人或親友視往生者個別情況加以開導。助念過程中,仍需依實際狀況,適時簡明開導,提醒其往生信願:
你要曉得這個世界,無論什麼人,病苦和死亡兩件事情,都是免不了的。你若是有了病苦,你的心不可顧慮病苦,專心注意念阿彌陀佛,念念作自己隨著念佛的音聲,往生西方想,那麼病苦當下就輕得大半了。我們念佛的人,到了臨終的時候,不論什麼事情,都要一概放下,心裡清清凈凈,就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歷歷明明,念念執持這一句阿彌陀佛,任他或三日、五日、七日往生都好,我只有這個念佛求生西方的念頭,始終不移。你若能依我這樣說,那就保證你決定往生西方。切切不可與一種無知識的人相似,到了臨終的時候,有了病苦,就叫爺叫娘,祈求天、仙、神、鬼保佑,這是大大的錯誤。要曉得我們念佛的人臨終,無論有病苦無病苦,總要求阿彌陀佛慈悲,早來接引。那天、仙、神、鬼,自己尚在六道中輪迴生死,有什麼力量來救拔你出離生死呢?就只阿彌陀佛慈悲,有四十八大願和種種的神通道力,才能救度你,永久出離生死苦輪。你如有求天、仙、神、鬼保佑的思想,趕快放下了,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如果你的壽命未應盡,念佛能消除你的業障,病也好得快;若是壽命應盡,你亦決定會生西方。設使你只求病好,不願求生西方,那麼你的壽命若是應當盡,西方也不會生了,或如壽命未應當盡,你的病一時亦難得好,非但難好,還會增加病苦。你要曉得,我們大家住在這個世界做人,有多麼的苦惱呢!若是生到西方去,是多麼的快樂呢!設使你有求天、仙、神、鬼保佑的心,那麼你就有怕死的心,如有怕死的心,你的心就與阿彌陀佛的本願心隔開了,西方就不會生了,那就永久在這個生死苦海裡頭,沒有出離的時期了。你若有怕死的心,須要重責自己,我是為發心念佛,決志求生西方的,怎樣會生這種怕死的心,障礙自己不得往生西方呢?以後就懇懇切切地一心念佛,求佛慈悲早來接引。要曉得臨終的時候發現病苦,這是你自己多世以來的惡業所感,或多世以來被你殺害的冤家,齊來討債,所以發現這種種的病苦,使你心生煩惱,障礙你不能念佛往生。你若是明白這個意思,那麼你的心就不會被這種煩惱所轉,能夠更加至誠懇切地念佛,念念不放鬆,全心依靠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一心念佛,除見阿彌陀佛或西方三聖放光前來接引,隨其往生西方外,其它任何景像現前,絕不可理會。
臨終病苦釋疑
「念佛的人到了臨終的時候,若有重大病苦發現,切切不要疑心,也不要驚怕。當初唐玄奘法師,臨終也有大病苦,何況我們大家是具縛的凡夫,怎能沒有病苦啊!要曉得這些病苦,是你的前世惡業所感,你若沒有念佛,這些惡業就會感召後世地獄的重報了。好得你有大善根,曉得念佛,那麼這些惡業就靠著阿彌陀佛慈悲的力量加護,把你後世地獄的重報,轉做現在這些病苦的輕報了。病苦是暫時的,這些病苦受過,馬上就往生西方,你儘力量把這句阿彌陀佛提起,念念要靠定這句阿彌陀佛,切切不可有一念被病苦奪去。你要曉得,這個時候,是你後世托生或西方或地獄的分路,你的心,若是隨著病苦煩惱去,就是托生地獄了,你的心,若是隨著阿彌陀佛佛號去,就是往生西方。謹慎!謹慎!你的元氣若是短促,四字阿彌陀佛提不起,那就念一個佛字也可以,你的心念念隨著這個佛字,作自己往生西方想。如果真為重大病苦逼迫的緣故,連這個佛字亦提不起,那你的心就想自己的面前,真真實實,的的確確,有阿彌陀佛慈悲垂手接引我,你的心,念念作自己往生西方想,命終必定隨你願生的心念,往生西方。」
古德說道:「臨終不能觀及念,但作生意知有佛,是人命終得往生,法(左為鼓之左半,右為皮)經中如是說。」 凡修持名念佛的人,沒有得到一心不亂的功夫,一旦到了臨終的時候,為著病苦逼迫,身心不能安定,以及種種的障礙,持名又提不起,若能想自己的面前真真實實,有阿彌陀佛慈悲垂手接引,念念作自己往生西方想,最後一念有願生的心,就隨這一念願生的心念,往生西方。這是我佛世尊在法(左為鼓之左半,右為皮)經中金口誠言,親自宣說的。
助念的方法
先念六字洪名十數分鐘,以後專念阿彌陀佛四字佛號,一字一句要念得清楚分明。如果病勢是緊的、重的,那就阿彌陀佛四字洪名念起。所用的法器,只可用引磬,木魚聲太濁,不可以用。助念的人,白天分做兩班,夜裡分做三班,每班的人數最少兩人以上,限定一點鐘換班。念佛的方法,白天頭班出聲念,二班默念,念一點鐘;二班出聲念,頭班默念,也念一點鐘,這樣輪流換班。夜裡,頭班出聲念,二班、三班默念或養息,念一點鐘;二班出聲念,頭班、三班默念或養息,念一點鐘;三班出聲念,頭班、二班默念或養息,也念一點鐘。這樣輪流換班,那就無論三日、五日、七日、半月、一月,可以持久。凡輪流班次,從第一班起,二班、三班順下,凡班數完畢,再從第一班起,如是終而復始,日夜佛音相續。每日三頓吃飯,皆由下班的人換班。若吃飯後,接班的時間未到,須要換班睡眠休養,以恢復精神。
助念時,必定先要對病人說道:「你若會跟大家念佛,那麼你就跟大家同念,你若是元氣衰弱,不能跟隨,那麼你就留心注意聽大家念佛,也是一樣的。不過你的耳朵必定要一句一句,一字一字,聽得清清楚楚,你的心裡也要一句一句,一字一字,記得清清楚楚,你全心全意歸入阿彌陀佛名號的音聲里來。」 這樣說過以後,就開始助念。如或病人有時昏沉,如睡眠相似,不曉得聽的樣子,那值班助念的人,必定要用引磬,向近病人的耳邊,敲一下,或多下,同時佛聲也要提高几聲,使令病人的心,念念不會昏迷。
凡病人到將要斷氣的時候,對於助念的人眾若是多,眷屬人等最好都向佛前,或跪念,或拜念,同時每個人的心裡,作阿彌陀佛,放大光明,接引亡人,亡人在佛光中央,合掌往生西方想。到了這個時候,全體助念的人,要分作兩班,每班輪流念半點鐘,從這個時候起,必定都要高聲念佛。念到氣斷以後三點鐘,再如前一樣地輪流繼續,高聲助念。
病人將欲斷氣,尚未斷氣的時候,值班助念的人,須要留心注意。凡病人的面顏上有出汗,或面現憂相,頭手身腳不定,這是病苦的現象。或如睡眠一樣,不覺不知。若有這樣的種種情形發現,那病人在平時,對於念佛的功夫,若是尋常的,在這個時候,正念是難能作主了。那麼助念的人,應要向近病人高聲地警策說:「某某人!西方就是在你面前,阿彌陀佛儘力提起,決定生西方去!某某人!西方就是在你面前,阿彌陀佛儘力提起,決定生西方去!」 這樣地連喚兩次,再看病人的唇和形容,若是如前一樣的不動,那就如前再喚一次(如病人的見解深的,那就喚西方是在阿彌陀佛名號里),最多不過三次,以後就只高聲念佛。凡亡人斷氣以後,身體未冷透以前,在這個階段中間,值班助念的人,須要特別注意,絕對制止探摸亡人的身體和眷屬人等哭聲,只有大家每個人發心提高音聲念佛。須要經過一日一夜,方可請有相當知識和經驗的人,輕輕慢慢探摸亡人身體,直到全部冷透以後,助念方可停止。即向佛前,代亡人迴向往生西方。若未全部冷透,那就再一日、二日、三日,大家須要發心繼續,高聲助念。大家每個人都要曉得,替代如來救度眾生了脫生死,就在這個時候。切切不可為著這些短短的時間的辛苦,失誤了亡人神識,不能往生西方。我們大家每個人必定都要發心,高聲念佛念到亡人全身冷透以後,才能停止助念,這樣的助念,是真正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實際的表現。(說明:以亡人全身冷透為助念時限最為穩妥)
沐浴更衣的時間
亡人的身體,全部冷透以後,再停兩點鐘,才可以浴身換衣。如身體關節的地方,若是硬了,可將舊布用熱水打濕,搭在關節的地方,過了幾分鐘,就會轉軟的。眼睛若是不合,亦以熱水用舊布打濕,蓋在兩眼的地方,過了幾分鐘,也會合攏來的。對於亡人穿衣服的事情,最好是平常所穿的衣服,給他穿去,殮衣不必過多過好。要曉得愛亡人,最好是令他往生西方,得大安樂。唯有能令亡人往生西方,真正可以算得是孝順、是親愛、是慈愛。若只求面子好看,只要別人稱讚,光是在門面上裝點,一定要厚殮、厚葬、大發喪事,全不顧亡人本身的真實利益,這是大大的錯誤。
薦亡的最好辦法
最好免除一切沒有意義的浪費,故不必厚殮,不必厚葬,不要大發喪事,不要繁文縟節,不要只圖場面好看,要使亡靈得到實際利益為前提,應將亡者生前以及節約下來之財物廣造眾善。出殯宴客,亦應全部素食。應用火葬。經四十九日後,喪事處理完畢,經書、佛像應妥善保存,若不用者請寺院或蓮友代為處理。
亡人生西方以後,對於薦亡等事,須以念佛吃素為主(切戒酒肉魚葷)。對於念佛薦亡,最好家屬等多多參加,因為家屬有情愛的關係,念佛比較他人會親切些。念佛無論出家的僧人,或在家的俗人,若有懇切至誠的心,功德就大。凡每日念佛功德,於靈前代亡人迴向往生西方。那亡人若是已生西方,亦能增高蓮花的品位;如未往生,也能仗此念佛功德力量的緣故,亦得往生西方。
世俗上的人,大多數都把誦經、拜懺、焰口等視為奇特,念佛作尋常,這些都是不懂佛理的人,《觀無量壽經》上說:「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除八十億大劫生死的重罪。」 誰人敢說念佛是尋常呢?又觀經下品上生文中說:「聽到十二部經首題的名字,消除一千劫極重惡業,念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消除五百萬大劫生死的罪。」 又說:「但能聽到阿彌陀佛的名,除無量大劫生死的罪。」
這在經中有根據有證明的,不是空說的,這樣對比起來,就可曉得念佛的功德最大了。設使專門念佛,則人人都會念,功德又廣大、又切實。如將念佛功德,迴向給法界眾生,同生西方,則功德就更加廣大得多了,對於亡人所得的利益,也更廣大得多了。
亡人生西方以後,眷屬人等,在四十九日以內,應該吃素念佛,凈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及不食五辛;喪事期間內夫妻斷淫),則生存者和亡故者,兩者皆悉得大大的利益了。家屬若能終生戒殺吃素念佛,更能獲福無量,臨終如願往生極樂世界。(說明:五辛即各種蔥、洋蔥、各種蒜、韭菜。此外,芫荽(香菜)和芥末也最好不吃)
關於中陰的問答
問:凡人死了以後,那家屬在七七四十九天內還要吃素念佛,做種種功德迴向給亡故的人,是什麼意思?
答:亡故的人如果是的確已生西方,那家屬在四十九天內吃素念佛做功德給亡人,一方面能增高他蓮花的品位;二方面家屬每個人得福無量。設使沒有往生西方,那麼雖然死了,尚未決定就去投生,入於中陰時期。此時家屬為他念佛,做種種功德,開發他的凈土善根,使他在中陰期中,生信發願念佛求生西方。只要家屬和他具足凈土三資糧,定可以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問:中陰是什麼意義?
答:一個人死了,他的神識脫出以後,尚未投生以前,比如人從這個房間走出,那個房間沒有進入,尚是在中間,這是中陰的意義。念佛的人死了當下往生西方,或善人一直生天,惡人直墮無間地獄,這幾種人是不經過中陰的。普通的人,既非極惡,又非極善,都要經過中陰的時期。中陰受生,疾則一彈指頃,即向善惡六道中去;遲則或至七七日,並過七七日不等。
問:凡人既然死了以後,為什麼不能就去投生,再又入中陰,經過四十九日,才去投生,這是什麼緣故呢?
答:因為亡故的人多世以來所造的善惡等業未定的緣故,那無明業識的妄心,一念善心,一念噁心,生而滅,滅而生,善惡的業往往不定。若是善業定,那心善極,就由善心中,發現天、人、修羅的善境界,那個識心,就隨著這天、人、修羅的善境去投生。因為善心,也有上品善、中品善、下品善的緣故,那所感的才有天、人、修羅三種善道的不同。若是惡業定,那心惡極,就由噁心中發現畜生、餓鬼、地獄的惡道境界,那個識心,就隨著畜生、餓鬼、地獄的惡境去投生。因為噁心,也有上品惡、中品惡、下品惡的緣故,那所感的才有畜生、餓鬼、地獄三種惡道的不同。蓋亡者的中陰身,飄忽不定,孤苦無所依歸。七七日內,中陰身於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為其造福念佛做功德,以救拔苦難。要曉得就是因為有這樣的關係,所以那家屬在這四十九日內,必須要吃素念佛,替亡人做功德,使亡人靠著這些吃素念佛功德的力量,消除罪惡,增長福善,往生西方,或超升天道或人道里去。設若家屬不發心吃素念佛做功德,反轉過來亂做殺生、邪淫、種種的惡業,又亂食酒肉魚葷,那麼亡人宿業,本是善的,也能失了,轉做惡業了;如宿業若本是惡的,那就惡業上更加惡業了。要曉得惡業加上惡業,就是上品惡業了,那是必定墮落地獄,永受大痛苦的。
問:若是貧窮困難的人家,在這七七四十九日內,吃素念佛,又做功德,那他的生活,怎樣能夠維持得去呢?
答:做功德就是念佛功德最大,如家中生活困難,那就不要請僧尼們,就自己全家眷屬吃素念佛,功德最大。每日念佛的時間,規定早晨念佛畢,即向亡人的靈位前迴向了以後,再吃早飯;中午在未吃前念佛或吃飯後念佛,看自己的工作會妨礙不會妨礙所定;晚上吃了晚飯以後,才念佛,念畢在靈前迴向。每日規定三次念佛,三次迴向,其餘的時間在工作,心口裡頭也默念佛號。這樣念佛度亡的方法,對於經濟又節省,方法又便捷,不會妨礙生活,功德又大,家庭又可以得到清吉平安,眷屬人人得福,亡故的人,也得大大的利益,這是生存和亡故兩方面皆得利益的最好方法。
引證「地藏經利益存亡品」的要語作結:
大辯長者合掌恭敬問地藏菩薩言:「大士!是南閻浮提眾生,命終之後,小大眷屬,為修功德,乃至設齋造眾善因,是命終人,得大利益,及解脫否?」 地藏答言:「長者!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又曰:「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內,如痴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審定之後,據業受生,未測之間,千萬愁苦,何況墮於諸惡趣等,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過是(七七四十九)日後,隨業受報,若是罪(輕常)人,動經千百歲中,(常在地獄、餓鬼、畜牲的三種惡道裡頭受苦)無解脫日,若是五無間(的重)罪,墮大地獄千劫萬劫(每一大劫合人間年數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永受眾苦。」 又曰:「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念佛、吃素、持戒、供養三寶以及印經、放生、濟貧等),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地獄、餓鬼、畜牲)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念佛迴向
◎三輪體空和迴向是兩樁事情,三輪體空是講理,迴向是講事。三輪體空是觀慧,也就是智慧觀察宇宙人生。何謂「三輪」?譬如你修布施,有能施、受施以及所施之物,這就是三輪。「體空」是這三件事都不可以著相。我們做好事,絕對不著相。如果人家接受我的布施,就常常想我對他有恩惠、我做了多少好事,念念不忘,那三輪就不空了。不空就是世間有漏的福報,是屬於福德,不是功德。如何修的才是功德?修布施不著相,心裡痕迹都不落,修的就是功德。功德與福德不一樣,功德可以了生死、出三界、證菩提果,而福德只是享受來世的福報,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不過如此而已。迴向是擴大自己的慈悲心。我們凡夫心量很小,起心動念都為自己,很少替別人著想,更難替社會大眾想。心量小是很大的過失,這是修行不能開悟證果最大的障礙。經論上常說佛的心量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周」是周遍,就是周遍恆河沙數的諸佛世界,而那也是我們的心量。但現在我們的心量小得可憐,兩個人都不能相容,連夫妻都打架鬧離婚,這個心量多小!迴向的真正目的就是拓開心量,無論你修的是功德還是福德,自己不享受,將這個果報貢獻給一切眾生,這是迴向眾生;貢獻給法界,範圍就更大了,真的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迴向實際,「實際」就是心性,我所作所為只有一個目標,即是求明心見性。所有一切果報都希望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迴向的用意是拓開心量,恢復自己的真心本性,是這個意思。一般人迴向達不到此目的,都是做一點功德迴向父母,迴向自己將來升官發財,還是為自己,所以是小心量,不是佛菩薩如此開闊的心胸。這是應當要明了的。(凈空法師)
◎「迴向」是破執著,把所有一切所修福報功德都分配給大眾共享,這叫迴向。不迴向,所修功德是有限量的;一迴向,所修功德福德是無限的,唯心所變。佛與大菩薩的福德智慧是圓滿的,因其心量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凈空法師)
◎「除狹劣障,成廣大善者,顯益及所為也。」 這就講迴向的利益。迴向的利益實在講拓開自己的心量,把自己窄狹下劣的心胸拓開了,像諸佛一樣能夠真正做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修迴向行最重要的意義。底下講「若不迴向,其心狹劣。肯迴向者,一毫之善,」 這是講小,毫是毫毛,一根汗毛,很小很小微不足道。「皆遍法界,故云廣大。」 所以會修的,他為什麼念念都能修圓滿廣大的善法,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他懂得迴向,這一迴向心就清凈了,心裡頭一樣東西都沒有了。迴向才能真正做到三輪體空,不迴向三輪不空,他著相嘛!迴向就是不著相。「如回聲入角,聲則遠聞。功德迴向,亦復如是。」 這是作一個比喻來說。角,從前古時候吹號角一樣,像現在我們吹號,我們聲音本來很小,經過這個角回聲在裡面,聲音就擴大了,就能夠遠聞了,取這個意思說明迴向的的確確能把你所修的功德擴大。「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 這指前面的九願,禮拜是第一願,隨順是第九願,乃至包括當中的七願,把這些所有的功德統統迴向法界眾生,迴向菩提實際。向諸佛也是向菩提,有的地方講是迴向菩提,迴向菩提就是此地講的迴向諸佛。那麼你自分的功德不但不減少,而且與虛空法界一樣大,所以下文說「皆悉迴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 一定要以誠心,要以真心,真誠之心來迴向。迴向菩提,就是迴向佛果,前面講迴向佛果。第一個是迴向眾生,這一段是迴向菩提。「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講的是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個願是真實的願。「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皆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這個願是發心代眾生苦。迴向一定要發願,迴向跟願有連帶關係。那麼迴向跟願有什麼不同呢?確實有不同。你發願,你未必做到,你要做不到,拿什麼迴向?沒東西迴向。迴向是做到了,你這個善事真正做到了,做到之後你才能夠拿這個功德去迴向,所以你發願的時候你並沒做到,這不同就在這個地方。「願離苦得樂,截惡成善。令盡界眾生,」 這個界就是法界,盡法界虛空界的眾生,「皆得如是,則橫遍十方,當得如是,則豎窮三際也。」 你看菩薩心量多麼大,他的心是真心,不是打妄想。為什麼呢?他有這個願,他就做到,做不到是緣不具足,不是他不想做,緣不具足。緣不具足,他的願是圓滿的,正如同楞嚴經上所說的一念發心的時候,圓滿功德,是這個意思。如果有這個願,又有這個力量,沒有去做,那你這個願是假的,是虛願,不是真正的願,真正的願一定要盡心儘力把它做到。(凈空法師)
◎迴向者,以己所修念誦種種各功德,若任所作,則隨得各種之人天福報。今將所作功德得人天福報之因,迴轉歸向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作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以至將來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人天之福而已。用一回字,便見其有決定不隨世情之意。用一向字,便見其有決定冀望出世之方。所謂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也。所作功德,人天因也,回而向涅槃之果。所作功德,生滅事也,回而向不生不滅之實相妙理。所作功德,原屬自行,回而向法界一切眾生。即發願立誓決定所趨之名詞耳。又三種義,一迴向真如實際,心心契合。此即回事向理之義。二迴向佛果菩提,念念圓滿。此即回因向果之義。三迴向法界眾生,同生凈土。此即回自向他之義。迴向之義大矣哉。迴向之法雖不一,然必以迴向凈土,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以其餘大願,不生凈土,每難成就。若生凈土,無願不成。以此之故,凡一切所作功德,即別有所期,亦必須又復迴向凈土也。(印光大師)
◎凡誦經,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迴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則業愈大,再一來生,難免墮於地獄、惡鬼、畜牲之三惡道中。若欲再復人身,再遇凈土即生了脫之法門,難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現生了生死的。若求來生人天福報,即是違背佛教。如將一顆舉世無價之寶珠,換取一根糖吃,豈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來生人天福報,與此無異。(印光大師)
◎念佛、迴向,不可偏廢。迴向即信願之發於口者。然迴向只宜於夜課畢,及日中念佛誦經畢後行之。念佛當從朝至暮不間斷。其心中但具願生之念,即是常時迴向。若夫依儀誦文迴向,固不得常常如是。(印光大師)(說明:和念佛一樣,應以真誠恭敬心誦迴向偈,不可以有口無心)
◎修行人最怕師心自立。……專念一佛尚可,廢棄禮拜發願等,則大錯大錯。(印光大師)
◎問:一心念阿彌陀佛,別的什麼也不作,連往生迴向也不作,可否往生? 答:六字洪名,本是不迴向法門,雖理論如此,但信願行是凈土資糧,迴向就是發願,無願就不能往生,所以迴向不可以廢除。至於說「別的什麼也不作」則未嘗不可,所謂專心致志,不搞雜修。但念佛要與戒定相隨,要與福德相隨,如果懶散放肆,不反省自己,光想用幾句佛號搪塞,哪有往生的份?(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重要的條件是「心凈則土凈」。不只是專修凈土法門,專念阿彌陀佛,專念《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念其它一切大乘經典皆能往生,只要你肯迴向,不迴向,就不能往生。可是專修此一法門、專念阿彌陀佛、念《無量壽經》,不迴向也能往生,因為此一法門就是專求往生西方世界的。其它法門不一定以往生西方世界為目標,故要迴向求生西方世界才行。這才顯示出凈宗法門廣大無邊。過去生中曾經修學,對於世出世間法還有貪念,還放不下,所以未能往生。這一生中,有機緣又遇到了,雖然前生的事情想不起來,在你意識里自自然然有感應,所以才感動得「衣毛為起」,感動得流淚,皆是「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凡人」,不是普通人,是你過去曾經修學過,現在又遇著,要緊的是這一生不能再錯過,不能再犯老毛病。(凈空法師)(說明:參看「學佛之人……」)
◎我們念佛要體會這個意思,念佛是凈念相繼,有念頭在就不凈。凈念是除了一句佛號,絕對不能有第二個念頭摻雜其中。因此,我們求一心,心裏面不能有一心的念頭;求往生,不能有往生的念頭。念佛幹什麼?就是求往生,所以不可以再加一個往生的念頭在裡頭,那叫頭上安頭,那就錯了。所以念佛法門,古德說:不迴向法門。今天念佛,勸人迴向,因他沒有意思要往生,叫他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是這個意思。過去有人請教蓮池大師怎麼教人念佛?自己怎麼念?蓮池大師說:教人念六個字,自己念四個字,教人念「南無阿彌陀佛」,自己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呢?因為人家並不想往生,加個「南無」,「南無」是皈依、禮拜、恭敬的意思,跟阿彌陀佛結個緣;我一定要往生,決心要去,客氣話都免了。(凈空法師)
◎念佛堂里善知識常常教導我們,迴向是什麼?提醒你,怕你忘掉了,是這個意思。迴向、發願不是對佛的,是常常提醒自己,要知道自己為什麼念佛?為什麼修行?我斷惡修善為的是什麼?持齋念佛為的是什麼?布施供養為的是什麼?決定不求世間名利,決定不求人天福報,只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求早一天見到阿彌陀佛。所以這個法門叫不迴向法門,把念迴向偈那個時間統統念佛號,我的信願解行(行包括迴向),都在這一句佛號之中,這叫純凈、純善。心地清凈,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凈空法師)
(說明:每天誦迴向偈以發願、迴向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視,不可輕易廢除。如果自己確實已經信願堅固,並且真實做到一心繫念,也可以不再念迴向偈了)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附:必要時可選用以下迴向文(說明:參看「病與魔……」)
三寶弟子某某敬告累劫冤親債主:十方諸佛,彌陀第一,九品度生,威德無窮,願共皈依,懺悔罪障;凡諸福善,至心迴向,願同念佛,感應隨現,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冤親為法侶,轉業海為蓮池;見聞精進,同生極樂,見佛悟道,如佛度生;唯願我累劫冤親,聞斯法要,信受奉行。三寶弟子某某至誠頂禮。
老實用功念佛
本身就造福法界是真正的功德無量 法門平等 無有高下
有關凈土法門的經論和開示,最終均歸結到信願念佛、求生凈土。在對凈土法門的事、理與方法清楚明了,已經建立深信切願後,真正做到守住一本凈土經論和一句佛號,乃至單提一句佛號,萬緣放下老實念佛,確是以願導行、以行踐願,積累資糧成就如願往生的極重要的條件,這是對個人的修行而言的。而對於大眾,由於凈土同修的根基和時節因緣不盡相同,在信願念佛的同時,以深入認識凈土法門、對治煩惱習氣、幫助看破放下為目的,選看適合自己的經論開示,並及早最終落實到一門深入,深信切願老實念佛,也是必要的。
凈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兼收、微妙難思、超勝殊特,所有的讚歎稱揚,絕非過譽。隨緣宣傳念佛法門、印送流通凈土經論,均有殊勝的功德。不過應該注意的是,信願念佛雖然深契廣大末法眾生根機,但無量眾生的根性畢竟不盡相同,佛說不同的法門正是為了契合不同根性的眾生,所以在自己對凈土法門樹立堅固的信心、讚歎宣揚的同時,也不可看低其它行門,更不應妨礙其它行門及其經論的弘傳和流通。凈宗八祖蓮池大師,曾對執一經一法者提出忠告:「修凈土者,豈能執一經而廢盡三藏十二部!」 以下則是凈空老法師的有關開示:
「知道之後才曉得佛家所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就真正理解,真正地認識了,不致於生起誤會,甚至於無謂地毀謗。學禪的人毀謗修凈土的,修凈土的人毀謗學禪的,這都是造很重的罪業。禪宗乃至於密宗都是佛傳下來的,你毀謗它,就是毀謗三寶,這個就犯戒。菩薩戒裡頭『自贊毀他』,自己讚歎自己,誹謗別人,這是重戒。在梵網戒裡面是輕戒,在瑜伽戒本裡面是重戒,是列在第一條重戒,這個是絕對不許可的。就好像一個大學一樣,大學裡面有許許多多科系,我學我這個科系特別讚歎,不同科系的人我都毀謗他,這個可以嗎?這個不可以呀!所以要認清楚佛家的宗派法門,就像學校的科系、院系不相同是一樣的道理,任何一個科系都能夠圓滿成佛,只是他所修行的方法、手段不相同,方向、目標是不變的,這是大家要好好地記住,要認識清楚。不要一面學佛,一面在毀謗三寶,你所修的功德跟你造的罪業抵消掉,甚至於還抵不過。我們修的功德少,造的罪業太重,抵不過!抵不過,將來的果報都在三途,這非常可怕。往往自己造極重之罪,自己並不覺得,並不知道,知道你就不會造了。那麼應該用什麼態度對待不同的宗派法門呢?要讚歎。你看看《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菩薩,每一個人修學的法門不一樣。善財童子去參訪,這一些善知識接見,對於自己修學的法門非常謙虛,都讚歎別人,都是說我自己善根淺薄,能力薄弱,我只知道修學這一個法門,我比不上他們那一些大菩薩們,他們智慧、德能都超過我。這是自己謙虛,讚歎別人。尤其是在不同的道場參學,佛門有一句俗話說:『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 大家互相讚歎,佛法就興旺了;彼此互相毀謗,這個不但是不能興佛法,實在是滅佛法,讓社會大眾對佛法猜疑,對於佛法輕視,甚至於對佛法不敢接觸。」
普為讀誦受持及出資印行輾轉流通者迴向偈曰:
推薦閱讀:
※法華淺釋(72)要相信生生世世來反對你的人,或者給你苦頭吃的人,都是在幫助你成佛的。
※般若境缘集-如何究竟成佛(五)
※開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那楞嚴能成佛嗎?
※27.佛法彙集海第二十七輯_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釋本●宗秘論 - 顯密共修壇 - 大圓滿龍欽...
※不是追究放下放不下 而是要追究自己為什麼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