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創作的基本知識(下)

十八、迴文

  使聯語的上下聯順讀、倒讀皆能成聯,且貼切而不混亂,這種制聯方法稱作迴文法。迴文法楹聯寫作極不容易,寫好就更不容易,不過一旦寫好了,就能產生引人注目的效果。用迴文法製作的楹聯常見的有兩種格式:

  一是上下聯是中間為界,兩邊用字相同,這樣不論倒讀正讀,聯意都是一樣的,這種聯一般稱為對稱迴文。在迴文法楹聯中,這種格式最為常見。試舉幾例: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僧過大佛寺,寺佛大過僧。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前門計程車租出門前。

  我愛鄰居鄰愛我;

  水傍魚活魚傍水。

  需要指出的是,在對稱迴文中,還有一種諧音迴文,其文字雖不能倒排,但字音倒讀卻與順讀一樣。諧音迴文中,最有名的首推傳說為唐寅所作的一聯:

  畫上荷花和尚畫;

  書臨漢帖翰林書。

  二是上下聯使用不同的字,但順讀倒讀均能讀通,有點類似於迴文詩,此種聯稱為反覆迴文。這種楹聯順讀倒讀往往會產生聯意上的不同。如:

  風送花香紅滿地;

  雨滋春樹碧連天。

  這副寫景楹聯把春風吹拂紅花送來陣陣花香、細雨滋潤春樹大地一派澄清的盛景描繪的很細膩生動。如果將該聯倒讀,則為:

  天連碧樹春滋雨;

  地滿紅香花送風。

  聯意則變成了藍天連碧樹,春景潤春雨;大地紅香滿,花兒隨風舞。我們彷彿能夠感覺到春雨春風中送來的陣陣清香。

十九、列品

  列品法有點類似於修辭手法中的排比,要求連續列舉三個以上類似的、或有聯繫的事物成聯,所列舉的事物之間不摻雜任何間隔詞語。使用列品方法,可以強化對聯所吟詠的事物,收到其它方法所難以達到的效果。

  請看下聯:

  白馬秋風塞上;

  杏花春雨江南。

  作者運用白描手法,只將幾種事物和諧地列舉出來,不加任何渲染,給讀者提供了一種悠遠的藝術空間。

  請看浙江莫干山十二生肖公園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上聯列十二地支,下聯列十二種動物,此外不加一字一語,乾淨利索,自然出奇。

  再看清代竇垿所撰岳陽樓聯: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上聯列舉杜、范、滕、呂四人史事,「五言絕唱」,指杜甫的《登岳陽樓》詩,「兩字關情」指范仲淹《岳陽樓記》中「憂」、「樂」二字,「百廢俱興」是指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今岳陽)時的政績,「三過必醉」指傳說中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岳陽醉酒的軼事;下聯列洞庭湖等四處風景特徵應對,上下數百年,縱橫上千里,使讀者對岳陽樓這一千古名樓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堪稱聯中佳對。

  列品與排比、分總兩種制聯方法有相似之處,其異同點參排比、分總法簡介。

二十、排比

  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結構相似、字數相等的平行短句,組合在一起表示相關的意思,這種制聯方法稱作排比法。運用排比僅限於上下聯的內部,而以長聯較多。運用排比法要注意排比的事物要有內容上的聯繫,而且要求次序須有規律,給人以審美之感。

  請看李聯芳題武昌黃鶴樓聯:

  數千年勝跡,曠世傳來,看鳳凰孤嶼,鸚鵡芳洲,黃鶴漁磯,晴川傑閣。好個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殘山。極目古今愁,是何時崔顥題詩,青蓮擱筆;

  一萬里長江,幾人淘盡?望漢口夕陽,洞庭遠漲,瀟湘夜雨,雲夢朝霞。許多酒興風情,盡留下殘陽晚照。放懷天地窄,都付與笛聲縹緲,鶴影蹁躚。

  作者利用排比之法,將武漢三鎮的主要勝跡囊括無作。聯語頗富文采,只是因其歷史之局限,格調及情緒較為低沉。

  再看現代語言學家王力先生寫的桂林小廣寒樓聯:

  甲天下名不虛傳:奇似黃山,幽如青島,雅同赤壁,佳擬紫金,高若鷲峰,穆方牯嶺,妙逾雁盪,古比虎丘。激動著倜儻豪情,志奮鯤鵬,思存霄漢,目空培樓,胸滌塵埃,心曠神怡消塊壘;

  冠寰球人皆嚮往:振衣獨秀,探隱七星,寄傲伏波,放歌疊彩,泛舟象鼻,品茗月牙,賞雨花橋,賦詩蘆笛。引起了聯篇遐想,弄甘隴畝,士樂縹湘,工展宏圖,商操勝算,河清海晏慶昇平。

  該聯上聯寫桂林之勝景,「奇似黃山,幽如青島,雅同赤壁……」,八個排比句式襯托得其風光無與倫比;下聯敘桂林的名勝,「振衣獨秀,探隱七星,寄傲伏波……」,令人嚮往,引人入勝。全聯信手拈來,如數家珍,借景抒情,頌今懷古,對仗工整,文采斐然,堪稱佳構。

  排比法與列品法有相似之處,都是相關、相似事物的羅列。所不同的是,排比法要求各分句間結構相似,字數相等,既可以說是當句對的進一步擴展,也可以看作是列品法的特殊形式。

二十一、分總

  像列品法排列物品那樣組句,但有分述有總述的制聯方法稱為分總法。使用分總法,必須集三個以上的物品並列排列,而且中間不用其它詞語混雜間隔。分總法主要有先總後分和先分後總兩種形式。

  1.先總後分

  請看北宋文學家劉攽對王安石聯:

  三代夏商周;

  四詩風雅頌。

  劉攽才華出眾,王安石有意以此聯難他,然劉稍思片刻便對出了下聯。此聯難度在於解決下聯總括數目與列品數目字、義與上聯的矛盾,或多或少都很難成對。劉以巧取勝,別開洞天,從《詩經》中獨闢蹊徑。風、雅、頌為《詩經》的四個組成部分,其中雅分大雅、小雅,歷史上通稱為四詩。以「四詩」對「三代」,以「風雅頌」對「夏商周」,妙語驚人,被稱為傳世絕對。

  2.先分後總

  請看一副春聯:

  松竹梅歲寒三友;

  桃李杏春暖一家。

  即是先分後總式。上聯先列松、竹、梅,再以文人雅稱「歲寒三友」總之;下聯亦然,桃、李、杏在初春相繼開花,且有紅、白、粉等不同顏色,古人常以之代春,故曰「春暖一家」。

  鄧琰的自題碧山書屋聯也屬此類:

  滄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峽雲,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武夷峰,廬山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

  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

  作者在這副聯中,上下嫌分別用九種事物排列,這種對法又稱連環法,此聯即為九連環,環環相扣,節奏緊湊,音調鏗鏘,迴環跌宕,氣勢宏大,可謂波瀾壯闊,在對聯中是不多見的。製作這種對聯,應當注意上下聯所排列的事物、結構必須一致,比如上聯是偏正結構,下聯也應當採用偏正結構。

二十二、組串

  組串,或稱串組,就是將一些本來沒有聯繫的事物的名稱按一定的規律串聯起來,從而使之表示出某種意思。用組串法製作的對聯,常見的有組串人名、地名、植物名、詞牌名等。請看下面這副對聯:

  中國捷克日本;

  南京重慶成都。

  這副對聯是一愛國人士為歡慶抗日戰爭勝利而寫的。乍一看這副對聯的上聯是三個國名,下聯則是中國的三個城市名。但其更深層的意思,上聯是中國勝利地打敗了日本(這裡捷克轉義為克敵),下聯是南京重新慶祝成為首都。這樣,就用三個國名和三個城市名,巧妙地組合成一副慶祝抗日戰爭勝利的賀聯。

  再看這樣一副對聯:

  碧野田間牛得草;

  金山林里馬識途。

  這是在1982年,由中央電視台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春節征聯活動中,擇優選出的一副對聯。上聯為出句,下聯為首選對句。上下聯各由三個人名連綴成句,意義連貫,毫無生硬之感,堪稱組串佳對。

  再看由詞牌組串的一副巧聯:

  水仙子持碧玉簪,風前吹出聲聲慢;

  虞美人穿紅繡鞋,月下行來步步嬌。

  聯中串出六個詞、曲牌名《水仙子》、《碧玉簪》、《聲聲慢》、《虞美人》、《紅繡鞋》、《步步嬌》,描繪出了一幅美人輕移蓮步,觀月賞景的美麗卷。

二十三、集引

  集引,就是收集和引用的意思。楹聯創作中的集引法,是指摘取或引用別人的詩句、詞句、文章佳句、成語、格言以及書名、刊名、影視名等,運用在自己楹聯之中,「活」用前人佳句,構成新的意境。比如大家經常見到這樣一副春聯:

  飛雪迎春到;

  風雨送春歸。

  該聯就是集引毛澤東詩詞中的句子而成。集引聯有的全聯皆是摘引他人詞語,像上聯就是;有的聯中部分摘引他人詞語,如「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勝跡永清幽」,上聯集杜甫《詠懷古迹五首》之佳句,下聯乃作者董必武自撰;還有的將集引的內容簡化壓縮後用於聯語之中,如「後樂先憂,范希文庶幾知道;昔聞今上,杜少陵可與言詩」,上聯之「後樂先憂」與下聯之「昔聞今上」,乃分別簡化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和杜甫《登岳陽樓》詩「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而來。

  用集引法製作楹聯,可供集引的內容很多,如前人佳句、成語俗語、人名地名、書籍報刊、戲劇電影等等,試舉數例於下:

  梅花歡喜漫天雪;

  玉宇澄清萬里埃。(集毛澤東詩句)

  江山如此多嬌,飛雪迎春到;

  風景這邊獨好,心潮逐浪高。(集毛澤東詞句)

  滄海橫流,雲蒸霞蔚;

  春風得意,人壽年豐。(集成語)

  十分貨物十分價;

  一寸光陰一寸金。(集俗語)

  《中華少年》《探索》《大自然》;

  《風流一代》《追求》《健與美》。(集刊名)

《馬蘭花》《苦菜花》《白蓮花》《蒙根花》《五朵金花》《戰地黃花》《生活的浪花》《繁花似錦》;

  《雁盪山》《杜鵑山》《六盤山》《火焰山》《雪海銀山》《萬水千山》《沸騰的群山》《江山多嬌》。(集電影名)

  「白頭翁」「牽牛」耕「熟地」;

  「女貞子」「打馬」過「淮山」。(集中藥名)

  帝女合歡,水仙含笑;

  牽牛迎輦,翠雀凌霄。(集花卉名)

二十四、用典

  將聯語之意寓歷史掌故之中,借典故或有出處的詞語以表達聯語的思想內容的作聯方法叫用典法。在我國悠久的歷史發展中,可用的典故很多,比如古典書籍中的軼事、趣聞、寓言,傳說人物或有出處的詩句、文章等,都可以當作典故運用,因此,用典法在聯語製作中運用的比較廣泛。大家看一看李漁所著《笠翁對韻》,就會發現其中近一半的內容是用典,比如「莊周夢化蝶,呂望兆飛熊」、「跨鳳登台,瀟洒仙姬秦月玉;斬蛇當道,英雄天子漢劉邦」、「滅項興劉,狡兔盡時走狗死;連吳拒魏,貔貅屯處卧龍歸」等等。我國舊體詩文中多喜用典。對聯製作中也不例外,不少對聯因為用典而使其光彩奪目,文情雋永。如下聯:

  鐵板銅琵,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郭沫若在當代文人中是制聯較多的,其突出特點之一就是喜歡用典。上聯是郭老為濟南辛棄疾祠的題聯,其中「鐵板銅琵」、「美芹」、「悲黍」等,分別出自俞文豹《吹劍續錄》、《列子.楊朱》、《詩經.王風》之中典故,通過用典和描寫,評述了辛棄疾詞章的豪放和藝術成就的高超,讚揚了辛棄疾愛國之心至死不變的豪情壯志,典故起了很好的烘托和強化作用。再如:

  觀瞻氣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開,老柏千年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壯志,看此日神州奮起,新程萬里駕長車。

  此聯為趙朴初同志所作,聯中用了五個典故:「老柏」系指岳飛墓前的精忠柏,傳為岳飛忠魂所化。「抬望眼」、「收拾山河」、「壯志」、「駕長車」,皆出自岳飛《滿江紅》詞。

  在對聯中用好典故,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然而,用典要講技巧,必須做到用典準確、恰當,有的放矢,用典不當,也會使作品褪色,用典過分和不及都將成為敗筆。

  請看小鳳仙挽蔡鍔聯: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上聯以蔡鍔比周瑜歲在青年而夭,又暗喻袁世凱是曹操;下聯將自己比做紅拂,將蔡鍔比作李靖。全聯用典貼切、自然,令人生髮聯想。

 

二十五、無情

  無情聯是巧妙聯中最有趣味性,最能體現「對」這一特點的一類對聯。其特點是上、下聯中相應最小的詞素貼得很近,對得很工,但是詞義各異,相去甚遠,簡直對不起來。一般對聯講究上下聯內容相關,無情對偏偏不相關。它有兩個標準,一是類別要互不相干,二是內容上要離題千里。

  請看下聯:

  妹妹我思之;

  哥哥你錯了。

  這是一副風格奇特的即席對。說的是清朝某年科考,試題中有句:「昧昧我思之」。一考生粗心將「昧」字寫成「妹」字,嘲為上聯。評卷先生見此,不禁失笑,於是順手批曰:「哥哥你錯了」。此聯以回答方式出現,寄無限情趣於對話中,待你發現精妙處,頓有豁然開朗之感。此聯奇中見奇,考生誤將「昧」置成「妹」,音同而意迥,可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奇在閱卷先生將錯就錯順水推舟,竟以妹妹身份出現,稱此考生為「哥哥」以戲之,宛若含羞怯之意曰「你錯了」。無情之格中含有情之態,真乃楹壇之佳品。

  無情對,多為字與字嚴格相對,而聯句立意卻風馬牛不相及,造成一種對聯藝術的差距美。

  請看下聯:

  庭前花始放;

  閣下李先生。

  上聯是院中花開的景象,下聯則是人文稱呼,句意相去甚遠。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上下聯的每一個字都對得異常工穩。「庭」與「閣」為宮室小類工對,「前」與「下」同為方位詞,「花」與「李」同屬植物類,「始」與「先」同為副詞作狀語,「放」與「生」則是動詞相對。字字工對卻意遠千里,這正是無情對的妙處。

  再看下聯:

  樹已半殘休縱斧;

  蕭何三策定安劉。

  這也是一副無情佳對。上下句意義毫不相干,上聯為一古詩句,是說要愛護樹木,不要亂伐殘樹。下聯卻以蕭何獻策定漢業的歷史故事相對,相差十萬八千里,卻在字性上結成緣份,有天造地設之妙。上聯尾字「斧」是工具,下聯尾字「劉」指兵器,在本句中則指漢高祖劉邦;「樹」對「蕭」,蕭,植物名即艾蒿,乃植物小類相對;「已」對「何」,為虛詞相對;「半殘」對「三策」為數量詞相對;「休縱」對「定安」都為虛詞相對。聯中惟「殘」與「策」乍看不似工對,但二字在這裡均可視為動詞,「殘」為傷害之意,「策」有拄、扶之意,仍然對仗工整.

二十六、兩兼

  兩兼即指在一副對聯中一個字可與前後的字同時組詞,在讀時可讀成兩種組合句式,兩種效果。

  請看下聯:

  李東陽氣暖;

  柳下惠風和。

  此聯巧在以不同句式的讀法讀出不同的效果,若按三、二句式讀,可讀出兩個人名的名字:李東陽和柳下惠。李東陽,明代詩人,天順年進士,官至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此人秉性溫和,善依附周旋。柳下惠,春秋魯國大夫,任士師(掌管刑獄的官吏),以善講貴族禮節和坐懷不亂而著稱。聯以「氣暖」、「風和」喻二人,十分貼切、自然。如按二、三式去讀,其意義則變成了這樣的意思:李樹的東邊陽氣暖,柳樹的下邊惠風和。

  不管以何種句式讀,對仗、結構都很工整。其一,「李東陽」對「柳下惠」,人名相對,「氣暖」對「風和」,主謂語片語相對。其二,「李」對「柳」是植物對,「東」對「下」方位對,「陽氣」對「惠風」偏正片語對,「暖」對「和」形容詞相對。

再看下聯:

  孟光軋姘頭,梁鴻志短;

  宋江吃敗仗,吳用威消。

  據說此聯為著名畫家吳湖帆諷刺漢奸梁鴻志、吳用威所做。孟光是梁鴻的妻子,《後漢書.逸民傳》記載:梁鴻每歸,妻子孟光為其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說的是夫妻相敬相愛的故事。吳用是梁山宋江的軍師,足智多謀,計謀迭出。上聯「梁鴻」、「梁鴻志」均為人名,下聯「吳用」、「吳用威」也均為人名。名套名,以亂讀者視覺。作者將梁鴻夫妻的故事反其意而用之,意在諷梁鴻志,下聯亦然。作者撰聯之時乃抗戰勝利,外寇投降、漢奸失寵之時,以此聯喻之,大快人心。

二十七、襯托

  將楹聯的創作主題不作正面描寫,而是藉助其它事物從側面或反面去顯示的一種作聯方法稱為襯托法,或映襯法。被襯托的對象稱為主體,做襯的事物稱襯體。運用這種方法創作的楹聯,主題含蓄,耐人尋味。襯托分正襯和反襯兩種方法。正襯的日的是使被襯托的主題在形象上更加鮮明。如:

  生為國家,死為人民,耿耿忠心照日月;

  功同山嶽,德同湖海,洋洋正氣結豐碑。

  這是一副悼念周總理的輓聯。全聯用「日月」、「山嶽」、「湖海」等來映襯總理之豐功偉績,形象之高大,聯語錯落有致,當稱佳對。

  再看孫中山挽黃興聯:

  常恨隨陸無武,絳灌無文,縱九等論交到古人,此才不易;

  試問夷惠誰賢,彭殤誰壽,只十載同盟有今日,死後何堪。

  《晉書.劉元海載記》:「常鄙隨、陸無武,絳、灌無文」,指隨何、陸賈、絳侯周勃、灌嬰同是輔劉邦的大臣;「九等」,古代將士分為九品;夷惠指伯夷、柳下惠等古賢人;「彭殤」,指彭祖、殤子。作者旨在挽黃興,卻以古人興亡襯之,實旨未寫古人,「此才不易」褒在黃興。下聯寫彭祖之壽,只在惋惜黃興之青春夭折。作者情感悲絕,可謂一字一泣也。

  再看一聯:

  鼠因糧絕潛蹤去;

  犬為家貧放膽眠。

  此聯相傳為一個屠夫所寫。有一年除夕,他家中窮得連過年之物也難以準備,便滿懷憤懣之情寫了這樣一副楹聯。全聯以鼠的「潛蹤去」與狗的「放膽眠」,明白如畫地映襯出家中的窮苦因境,充分表現了他內心的凄苦與無奈。

  反襯即用相反的事物,從反面襯托主題。

  如下聯:

  遠富近貧,以禮相交天下少;

  疏親慢友,因財而散世間多。

  此聯為清代鄂比贈曹雪芹聯,全聯巧用反義詞相對,旨在使讀者明了褒貶之意,同時也可以看做是作者對曹的讚頌。

二十八、借代

  陳望道先生在《修辭學發凡.借代》中說:「所說事物縱然同其他事物沒有類似點,假使中間還有不可分離的關係時,作者也可借那關係事物的名稱,來代替所說的事物。」在楹聯創作中,為了簡明扼要地說明一個事物,也常採用借代手法,即不直接說出事物的原體,而借用另外一種與其有可換關係的名稱。借代與本體有可換關係,借體可以代表本體。如:

  家有萬金不算富;

  命里五子還是孤。

  傳說古時一老翁無人養老,遂貼出此聯,外人不解,老翁說:「我有十個女兒,人稱女兒千金,我不是家有萬金嗎?我有十個女婿,都說女婿半子,我不是命里五子嗎?可女兒女婿都不管我,豈能算富不孤!」這裡就是以「千金」指代女兒,「半子」指代女婿。老人的對聯貼出後,女兒女婿十分慚愧,乃爭相贍養。由此看來,楹聯的作用還是很大的。又如:

  千古此詩王,流寓遍襄陽煙水,蜀道雲山,故國有思,常感秋風懷杜曲;

  五陵孰年少,知交祗隴右詞臣,咸陽節度,京華在望,每因淚雨憶長安。

  這是一副表示對詩聖杜甫思念之情的楹聯,其中以「隴右詞臣」指代詩仙李白,以「咸陽節度」指代對杜甫多有幫助的嚴武。再如:

  未晚先投二十八;

  雞鳴早看三十三。

  舊時小旅店常見的楹聯是「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這副楹聯中的「二十八」、「三十三」乃是借用神話傳說中的「二十八宿」和「三十三天」,指代「宿」和「天」,別有一番情趣。

  湖南醴陵紅拂墓有一聯

  紅拂有靈應惜我;

  青山何幸此埋香。

  紅拂,原為隋朝宰相楊素侍姬,鍾情於李靖,隨李靖于軍中,後病逝於醴陵。下聯的「香」在古時多喻婦女所用飾品,故古詩文中常借稱為婦女。此處代稱紅拂,此是以物代人。

二十九、擬聲

  擬聲是對聯的寫作技巧之一,也稱摹聲。它是通過模擬人物、動物、神仙、器物等事物的聲音的手法來取得一種藝術效果。有這樣一副別緻有趣的對聯:

  獨欖梅花掃臘雪;

  細睨山勢舞流溪。

  看上去這不失為一副詩味濃郁的寫景聯。然而,細心品讀,你會發現另有所指。原來,上聯是由樂譜1、2、3、4、5、6、7的諧音而來;下聯則是阿拉伯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的諧音化出,不過這種讀音只是浙江地區的方言而已。

  又如,舊時有一諷刺袁世凱稱帝的對聯:

  普天同慶,當慶當慶噹噹慶;

  舉國情狂,情狂情狂情情狂。

  上下聯均是模擬鑼鼓的敲擊聲。「當」擬小鑼聲,「慶「擬小鈸聲,「情」擬大鈸聲,「狂」擬大鑼聲。從內容上來講,「普天同慶」當然應是「當慶」,「舉國情狂」,「情狂」也是理所當然的。不過「情狂」二字是貶義詞,有指男女苟合之意。用在竊國大盜袁世凱及其追隨者身上很合乎情理。

  以上二聯是模擬人物、器物之聲,下面一聯則是模擬動物之聲,請看:

  母雞下蛋,谷多谷多隻一個;

  小鳥上樹,酒醉酒醉無半杯。

  「谷多谷多」是仿母雞的叫聲,「酒醉酒醉」是仿小鳥的叫聲。聯語意境含蓄,生活氣息猶濃,讀之情趣盎然。

三十、繪態

  繪態也稱摹狀。即是描繪人們對客觀事物情狀的感覺的方法。它直觀地臨摹事物的情狀、聲音和色彩等。常運用疊字、雙聲、疊韻或其他方式表達出來。這種方式多用於諷刺、詼諧聯中。

如:

  著!著!著!主子洪福;

  是!是!是!皇上聖明。

  此聯是諷刺清道光年間兩個軍機大臣潘世恩和穆彰阿的。他們慣於阿諛奉承,凡是皇帝說的話,他倆無不頭。「著!著!著!」「是!是!是!」是對二人奴顏形象的描繪。讀之如聞其聲,如見其狀,形象生動。

  近年有人寫了一副嘲諷「妻管嚴」聯:

  老母任磕頭:哎哎哎,噯噯噯;

  嬌妻只呶嘴:哦哦哦,噢噢噢。

  作者以漫畫的手法,刻划出這種對母逆、對妻縱的面孔。上、下聯尾重用六個語氣詞,繪形繪聲,妙不可言。

  再看一副于謙反譏和尚聯:

  三丫成鼓架;

  一禿似擂槌。   傳說明代于謙自幼聰慧。一天,一過路的和尚見了在門口遊玩的于謙,摸著他頭上的小爪髻,出上聯逗他。沒想到于謙卻馬上以下聯進行反譏。全聯對於謙爪髻、和尚禿頭的描繪可謂維妙維肖,但于謙的下聯卻未免有點刻薄。

三十一、假稱

假稱也稱借稱。是作者有意將對聯中要表達的意思,將有關的對象用第一人稱說出來。

  如一廟聯:

  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憐我全無心肝,怎出得什麼主意;

  廟遏煙雲,堂列鐘鼎,堪笑人供此泥土,空費了多少錢財。

聯語借廟中泥塑木雕的菩薩口吻,說出作者勸世良言。言辭詼諧、有趣,容易被人接受。

  杭州岳飛墓有一聯這樣寫道:

              咳!仆本喪心,有賢妻何至如是;

              啐!婦雖長舌,非老賊不至今朝。

清道光年間.有人在杭州岳飛墓前題此聯懸掛,形象地表現了一對奸賊互相埋怨,垢厲的口吻,真是刻畫入微,維妙維肖。

 還有—副為道土寫的輓聯:

      吃的是老子,穿的是老子,一生到老全靠老子;

      喚不回天尊,拜不靈天尊,兩腳朝天莫怪天尊。

  作者借道教鼻祖老子的口吻成聯,意在諷刺道士的寄生生涯,天尊亦指老子,唐朝老子被封為「太清道德天尊」。

     三十二、比擬

根據感情的需要,作者特意以人喻物,或者以物喻人,或把甲當作乙來描繪,這種制聯方法稱為比擬法。通常人們將被比擬的對象稱為主體,比擬的部分稱擬體。運用比擬法,可以使楹聯更加生動,意味深長。比擬法有擬人和擬物兩種。

1.擬人

與文學修辭方法一樣,擬人法也是把沒有感情和生命的事物當作人來描繪,從而使所描繪的事物人格化,增強感情色彩。如下面一副輓聯:

              楊柳春風懷逸致;

              梨花寒食動哀思。

作者把楊柳、春風、梨花、寒食等植物、時令都人格化了,宛如它們也如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一樣,對死者寄予無限的哀思。

 2.擬物

與擬人法相反,擬物是將人當作物來描繪。擬物的目的較為複雜,有的褒揚,有的諷刺,有的調侃。請看下聯:

              紅蓮開並蒂;

              彩鳳喜雙飛。

作者將一對新婚夫婦比作「紅蓮」、「彩鳳」,因紅蓮、彩鳳之類在人們的習慣意識中是美麗、吉祥的象徵,把喜慶中的新人喻為紅蓮、彩鳳,是符合情理和人們的審美意識的。

三十三、比喻

在修辭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比喻,無論詩詞曲賦、散文韻文,這一方法可說無處不在。其基本的含義就是用大家所熟悉、具體的事物或現象,概括而形象地說明另一較為複雜、抽象的事物和現象,使之更具體、更形象、更生動。在楹聯創作中,這一修辭方法也被廣泛地應用,可分為明喻、隱喻、借喻三種形式。

              1.明喻

              這種形式多帶有比喻詞,以「如」、「像」、「似」、「若」等連接本體和喻體。請看下聯: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收。

              該聯以「逆水行舟」、「平原走馬」兩件具體的事件,來比喻「學」和「心」這兩件難以捉摸的事物,使學習之艱難與心之易放縱變抽像為具體、模糊為清晰,比喻貼切,富於哲理。

 

              再看下聯:

              浮沉宦海為鷗鳥;

              生死書叢似蠹魚。

              此聯為紀曉嵐所撰,上聯寫他的從政經歷,下聯寫他的治學生涯。我們透過「鷗鳥」、「蠹魚」之形象生動的比喻,不是對其從政之坎坷起伏、治學之嚴謹刻苦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嗎?

 

              2.隱喻

              即省去比喻詞,隱去了比喻的形跡。明喻的形式是「甲如同乙」,隱喻的形式是「甲就是乙」。明喻的形式是相類的關係,隱喻的形式卻是相合的關係。如:

 

              谷乃園之寶;

              民以食為天。

              「谷」、「民」均是本體,「寶」、「天」是喻體。通過系詞「乃」、「以」二字,把本體和喻體組成相合的關係。

              3.借喻

              即把比喻的事體借來,當作被比喻事物來說,而被比喻的事物在聯中不出現。借喻的喻體不能取代本體,只是相似而已。

    如現代學者辜鴻銘引用蘇軾《贈劉景文》詩句成聯: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據說此聯是辜為諷刺北洋軍閥張勳而作。張的親信部隊號稱「辮子軍」,張勳被戲稱「辮帥」。聯中的「擎雨蓋」暗喻清朝官員的帽子,「傲霜枝」喻清代人頭上的辮子。這副對聯在於諷刺張勳已到了「荷盡」、「菊殘」的地步。

           三十四、誇張

    與比喻一樣,誇張也是文學作品中一種常用的修辭方法,其目的是為了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徵,將其巧妙地誇大或縮小,以造成一種奇觀效果,如運用得法,可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楹聯創作中,藉助豐富的想像,運用「言過其實」的語言,以達到某種特殊的藝術效果的制聯方法就是誇張法。誇張可分兩種,一種是把所要表達的事物從性質、狀態、數量等方面直接誇大或縮小,類似的描寫叫做單純誇張;另一種是通過比喻、比擬、借代、對比等修辭手法進行誇張法,稱作間接誇張。

   請看下聯:

              猛虎一杯山中醉;

              蛟龍兩盞海底眠。

    一看就知這是懸掛於酒店的楹聯。作者藉助於自己的想像,把酒店中酒的威力作了極力的誇張,這在生活中是不真實的,但在藝術創作中卻是真實的,因為這正是誇張的效果,通過誇張,把所要表達的內容,盡情地表現出來了,其效果必「三碗不過崗」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看一副名勝聯:

              聲驅千騎急;

              氣卷萬山來。

   這是錢塘江觀潮亭聯。聯語以「千騎急」、「萬山來」極力誇張潮勢之洶湧,「潮」與「騎」、「山」雖無共同之處,但利用「千騎急」和「萬山來」之氣勢,來形容「潮」之漲落之勢,在藝術表現上仍給的以真切之感,不愧為寫潮佳作。

   再如下聯: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地當琵琶路當弦,哪個能彈。

   此聯巧妙抓住事物的形象特徵,突發聯想,借題發揮。作者在誇張的同時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突出對聯的藝術色彩,屬於間接誇張。

  還有的對聯運用借代、比擬等形式進行誇張,都是可以的,但要注意運用誇張務比做到合乎情理才會收到好的藝術效果,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三十五、對稱

    對稱亦稱玻璃對,其特點就字型而言,上、下或左、右字型結構基本對稱一致,造成字本身的一種形態美。這樣的字用篆書寫在玻璃上,無論正看、反看字體均相同。如「大」、「文」、「因」、「天」之類。

    有一玻璃聯這樣寫道:

              山中日出;

              水裡風來。

   清代梁章鉅《楹聯續語》中說:吳山尊學士,始出意制玻璃聯子。一片光明,雅可賞玩。玻璃聯因用篆字書於玻璃上,選字必須要求對稱統一,以達正反如一。這副對聯,簡練精短,用詞嚴謹,而且符合玻璃對的基本要求,是一副極妙的絕對。

    請看下聯:

              文同畫竹兩三個;

              丁固生松十八公。

              此聯載於清人李伯元的《南亭四話》,聯語中的文同為宋代大畫家.以善畫竹和山水著稱。「兩三個」是指竹葉,恰似「個」字。丁固為三國時吳國人,初仕尚書,因夢松樹生於腹上,便對人說:「松字拆開乃十八公也,再過十八年我當為公。」後果官至司徒(漢時稱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此聯不僅反正皆宜,且用典自然,可稱形式與內容完美統一。

    下聯出句為1990年遼寧營口市環保局等單位聯合征聯:

              山水林田,至營口宜賞美景;

              桑蠶米果,出蓋縣富甲關東。

    出句寫營口市的環境特點,對句寫蓋縣(營口轄)的農土特產。對句在句式、詞性等方面與出句基本相對,用玻璃對式相對,實屬不易。

       三十六、換位

  換位法是為了某種需要,故意將句子中的詞語作對換位置的一種修辭方法。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國民黨反動派採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寇長驅直入,中華民族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可國民黨軍隊卻一退再退,大吃大喝。當時有人寫一副對聯諷之:

              前方吃緊;

              後方緊吃。

   這副對聯通俗、直白、語句精短。僅八個字,一個「前方」,一個「後方」;一個「吃緊」,一個「緊吃」,形象地描繪了當時的兩種勢態。上聯「吃緊」,指情況緊張。下聯做了—下換位,則變為大吃大喝,不可終日的意思。稍動一字,差之千里。從中不僅領會作者遣詞之妙。同時,也悟到了中國漢字的神奇魔力。看來好聯不在辭眾,而在意法之妙。

     1905年,慈禧七十大壽,章太炎為此寫了一副壽聯: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時再到古長安?嘆黎民膏血全枯,只為一人歌慶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灣,而今又割東三省,痛赤縣邦圻益蹙,全逢萬歲祝疆無。

  作者在聯尾,故意將「有慶」、「無疆」二詞做換位處理,其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上聯尾句變成了只為一人祝壽歌舞,卻使黎民百姓膏血全枯;下聯尾句變成了每次到慈禧慶壽之際,總是被割掉疆土之時。作者對慈禧進行了尖銳、辛辣的譏諷,無情地揭露了慈禧不顧百姓死活和國土淪亡的卑劣行徑,得到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乾隆五十五年,農曆九月九日的重陽節,乾隆一行北巡熱河。一日,在萬松嶺住下,準備去承德為自己祝壽。隨行的有紀曉嵐等幾位重臣。其中有一位叫彭羨門的出一上聯,想難一難紀曉嵐。聯曰:

      八十君王,處處十八公,道旁介壽;

    此聯很有深度,這年正是乾隆八十歲,而十八公喻指萬松嶺的松樹,故將松字拆成「十八公」,與前面的八十正好顛倒換位,紀聽後,隨即以對: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節,塞上稱觴。

    帝王所居之所稱「九重」,時逢重陽節又稱「重九」,也正好與「九重」換位。此句實屬難得,非大家不能為之。

      三十七、偏旁

   所謂偏旁法,是利用漢字的偏旁為構思方法,以一定的規則排列組合成聯。同旁組合千姿百態。有的利用相同偏旁,有的在對仗處使用一個偏旁,以表達一個完整的內容。這類對聯的難點和妙處在於串組的自然合理,一旦生硬牽強,便索然無味。

     請看下聯:

              寂寞寒窗空守寡;

              惆悵憂懷怕憶情。

              出句是一副古聯,據說是一大家閨秀,及笄之年向求婚者懸一副聯。聲言誰若對上此聯,便許出嫁。當時無人應對,其女也「寂寞」而死。下聯為近人所對,平仄似乎欠妥,但做為巧對,是可以的。

             虎門有一副對聯:

              煙鎖河堤柳;

              炮鎮海城樓。

  與上聯不同的是,上聯上下句各用一個同旁,此聯則在對仗處使用同旁,獨具特色。聯語自然貼切,如詩如畫,而且字義貫通,意境高遠,實屬難得之佳作。

    再請看下聯:

              王老者一身土氣;

              朱先生半截牛形。

  上聯「王老者」三字帶有土字旁,說一身土氣實不為過,下聯「朱先生」三字都可看出牛的字形。語言談諧,令人發笑。

     三十八、繞口

    採用漢語一字多音,異字同音的特點組成複雜的有趣聯語,以造成變讀繞口的效果,這種制聯方法稱作繞口法。

              請看下聯:

              屋北鹿獨宿;

              溪西雞齊啼。

   據說這是一位叫徐晞的文人和太守的應對。出句為太守求對聯,對句是徐的即興應對。出句除「北」外,其它字的韻母都是「u」,下聯字的韻母都是「i」。對句高出句一籌,而內容更為豐富、自然。

      清代楹壇大家梁章鉅寫過一副聯:

              客來醉,客去睡,老無所事呼可愧;

              論學粗,論政疏,詩不成家聊自娛。

  此聯為押韻對,只是對句的「娛」押「ü」韻,與「粗」、「疏」相比,稍有變韻之嫌。

              再如:

              游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惜乎錫壺;

              尋進士,遇近視,近視中進士,儘是近視。

   上聯「西湖」與「錫壺」兩個截然不同的詞卻聲韻相同。下聯「進士」、「近視」也然。作者採用了同音異詞之妙,組裝成聯,使二詞相互關聯,讀之上口,又別有情趣。

    三十九、互文

   互文也稱互參,它的手法是把本應該合起來的話分做兩句說,使兩者互相補充、滲透。

   請看毛澤東為劉胡蘭烈士的題詞:

              生的偉大;

              死的光榮。

  上聯寫生,下聯寫死,從兩個方面入筆,卻寫的都是一種精神,是說她生與死都是偉大而光榮的。

              再看下聯:

              諸葛一生唯謹慎;

              呂端大事不糊塗。

    人生處事,要謙虛謹慎,小事要通融馬虎,大事要堅持原則。聯語借用了兩個古人為典,從兩個方面去寫,說明的卻是一個道理,這也是互文的一種。

   再請看:

              寧為玉碎;

              不作瓦全。

  此聯寫做人之道,應剛直不阿、無私無畏、一身正氣,不奴顏婢膝、苟且偷生。作者在上聯以「玉」自譽,下聯以「瓦」點化。兩個角度,一種精神,聞聲見物,令人嘆止,乃精妙之筆。

   四十、反語

  反語即是將意義相同或相反的兩個或幾個片語成聯,從而產生一種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統一的效果。這種手法在對聯中極為常用。它含蓄有味,能增強諷刺性和幽默感。

   例如,在軍閥混戰時期,南京城內有人寫了這麼一副春聯:

              許多豪傑;

              如此江山。

  「豪傑」的本意是指才能出眾的人。但聯中卻指的是那些割地分封的軍閥。「如此江山」原為褒意,在這裡喻為軍閥混戰中的破碎山河。

    再看下面這副對聯:

              紅黑炭火,燙冷熱美酒,名傳遠近;

              大小布匹,裁老少新裝,美化短長。

  這是為一門兩店寫的對聯。一店是酒館,一店為裁縫鋪。作者抓住兩種事物的特點,發揮開去,使生意性質得到了升華。可以說,這種手法對於二者來說發揮得淋漓盡致,是一副運用技巧非常高妙的反語對聯。

    再看下聯:

              細羽家禽磚後死;

              粗毛野獸石先生。

  這是蒲松齡早年應對一位姓石的塾師先生的對聯。據說,一日老師將蒲松齡餵養的家雀摔死,放在原處,用磚頭堵好,並在牆上戲書一聯:

   細羽家禽磚後死;

   當蒲松齡發現家雀死了,又見牆上對聯,斷定是先生所為,於是續了一聯:

              粗毛野獸石先生。

  石先生見了大為惱火,當面質問學生不該這樣來辱駕老師,蒲松齡從容地解釋道:我是按老師的聯屬對的,如果寫得有錯,請老師指教。老師再仔細分析,發現聯中用的反語屬對,可以說是對得天衣無縫,挑不出半點毛病,無言以對,只好拂袖而去。

            四十一、越遞

   越遞又稱巧意、層遞。即在聯語中將某一詞語越過一詞,而使之遞進。此法有兩類:凡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推進方法叫階升法。反之為階降法。

  1.階升法

      請看下聯:

              坐、請坐、請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此聯傳說是清代學者阮元游平山堂,寺廟方丈將阮元當做一位普通遊客,只說了一聲「請」,又對下人說「茶」。隨之交談,覺出語不凡,便改了口氣「請坐」,吩咐下人「泡茶」。後來當他知道是大學土阮元時又換成了「請上坐」、「泡好茶」,到了阮元臨走時,方丈懇求墨寶,阮即出此聯,活脫脫描繪了一個前倨後恭者的面目。作者以方丈的言語入聯,對仗十分工整,別開生面,確是一副很難得的佳聯。

               再看陶行知先生為曉庄師範學校題聯:

              認請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為好教育;

              發明工具、製造工具、運用工具,是真文明。

              作者從事物最初層次著筆,不斷向中高層次遞進,採用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觀察方法,給人們揭示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不僅文字工整,立意也巧。

    2.階降法

     請看下聯:

  堯舜生、湯武凈、五霸七雄醜末耳,伊尹太公便算一支耍手,其餘拜將封侯,不過搖旗吶喊稱奴婢;

    四書白、六經引、諸子百家雜說也,杜甫李白會唱幾句亂彈,此外咬文嚼字,大都緣街乞食鬧蓮花。

   此聯以戲謔為快,不免有狂妄不當之弊。但其手法卻為獨特。把所評對象分別以「生」、「凈」、「丑」、「末」、「耍手」、「奴婢」對號入座。用的是階降的手法。

  也有一聯,是採用階升、階降兩種手法同時運用的。

              例如:

              萬磚千瓦,百工造成十佛寺;

              一篙二櫓,三人搖過四平橋。

              上聯使用了階升法,下聯使用階降法。這兩種方法層次清楚,能給讀者一種新鮮的感覺。

四十二、物色

   物色即飾「物「以「色」,在巧聯中有重要作用。它能創造鮮明的視覺形象,反映事物的特徵,從而提高對聯的深刻內涵。

              如下聯:

              鵝黃鴨綠雞冠紫;

              鷺白鴉青鶴頂紅。

  將自然界中最能表現顏色的幾種禽鳥入聯,雖多種顏色堆砌卻不覺生硬,語言自然,風格綺麗,被人喜愛。

  有一關帝廟聯不僅使用物色,還是一副迭字對:

              赤面赤心扶赤帝;

              青燈青史映青山。

              物色應注重色彩在聯中的主導作用,方能顯出其特色。

              請看下聯:

              綠水攪黃泥,紅火黑煙,燒出青磚白瓦;

              翠湖凌紫閣,丹梁碧枝,停浮玉殿金宮。

  其中色彩字綠、黃、紅、黑、青、白、翠、紫、丹、碧、玉、金,幾乎佔去聯中一半,把一個凌紫閣的建築過程細微地描繪出來。

            四十三、數字

  數量詞在對聯中有著特殊意義,用數量片語成的對聯的作用主要有:創造形象和意境、加大對仗難度、進行數學運算、數字合稱詞的闡釋、連續嵌入自然數等。

      請看下聯: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鸞九聲,鳳九聲,九九八十一聲,聲聲鸞鳳和鳴。

  此聯巧用了數字成對,出句構思奇特,下聯對仗貼切,用數應用乘法,合理、自然,而且符合事理。

              下聯是廬山東林寺聯:

              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

              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上聯疊用「三」字,「三教」,指儒、釋、道三教;「三人」,指儒陶淵明、釋慧遠、道陸修靜;「一花」,指菩提花;「一世界」,指佛家過去現在將來為一世,東西南北上下為一界;「一葉」,指禪宗的一個宗派;「如來」,指釋迦牟尼。此聯為後人寫三人談儒論道流連忘返而且留下言談三笑的故事。聯語以一對三,工整獨到,境界優美。作者善於從駁雜的事物中提取完美和諧的藝術體裁,有巧奪天工之妙。

             四十四、方位

   所謂方位法,即在對聯中重用方位詞,以造成描寫空間上的特殊效果。常用的方位詞主要是「東西南北中,上下,左右,前後」等。

   江西滕王閣有一名聯,為清同治進士金桂馨所撰:

              大江東去;

              爽氣西來。

   作者抓住滕王閣的自然特點,以最洗鍊的語言進行高度的概括,達到一種超然洒脫、大氣磅礴的境界。一「東」一「西」,囊括了事物的獨特情韻。猶如一副寫意畫,給人一種橫空出世之感。

    再看下聯: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東甩;

              思前想後看左傳,書向右翻。

  聯句中巧妙嵌用了「北南西東,前後左右」八個方位詞,其實真正表達方位的只有「北」、「南」、「東」、「西」,其餘的方位詞與別的詞搭配,詞義產生了變化。比如「西瓜」是瓜名,《左傳》是書名,兩者與方位無關係,「思前想後」是時間範疇詞,其意義與方位詞關係不甚緊密,然而讀起來仍和諧統一。或許,這就是作者的創作初衷。

               再看下聯: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相傳此聯為乾隆下江南經通州時與紀曉嵐相對而成。聯句以南北東西入聯,此迭字法上聯三出「通州」,三現「南北」;下聯三出「當鋪」,三現「東西」,然而聯尾的東西兩字在這裡也產生了變化,從方位詞變成了名詞。形同而義變,情味盎然。

     四十五、虛詞

   古虛詞是在漢語中沒有實際意義的字,其中一部分相當於現代的虛詞。虛詞不能獨立成句,只有配合實詞來完成語法結構。虛詞對實詞有協助作用,這類詞包含介、連、助、嘆、副、象聲六大類。虛詞在聯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聯只因一虛詞之差,便謬之千里。巧妙運用虛詞,可使聯句增色,情趣斐然。

     請看下聯:

              君恩似海矣;

              臣節如山乎。

  原來此聯是明末陝西總督洪承疇的門聯,原本無聯句尾處兩虛字,為「君恩似海,臣節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頌皇恩的對聯。洪承疇後來投敵賣國,遭人唾棄,便有人在原聯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徑庭,成為一副絕妙的諷刺聯。

 

              再看這樣一副對聯:

              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

              這副對聯是王湘綺寫的諷刺袁世凱的,被近代人稱為名聯。聯中嵌入「民國總統」四字,並在聯尾點出「不是東西」,上聯的「也「字和下聯的「之」字都運用得很好,如去掉虛字,則難稱佳作。

 

            四十六、聯綿

              在漢語中,有一種詞叫聯綿詞。所謂聯綿詞,就是由兩個音節聯綴成義而不能分割的詞。它們或有雙音、迭韻的關係,如「玲瓏」、「徘徊」、「窈窕」、「磅礴」;或無雙聲但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如「蜈蚣」、「胭脂」、「妯娌」;或同音相重複,如「白白」、「津津」、「脈脈」等等。在對聯中,聯綿詞必須對應聯綿詞,不能與其它詞性的詞相對。古代嚴式對更主張在聯綿詞中必須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

 

              例如:

              獨抱琵琶尋舊曲;

              數教鸚鵡念新詞。

              聯中「琵琶」對「鸚鵡」,此聯屬聯綿對。

              再如:

              入室飲茶,直步可登麒麟閣;

              臨池染翰,何年得到鳳凰台。

              聯中以「麒麟」對「鳳凰」,視為聯綿對。

              福州春意亭聯:

              鶯啼燕語芳菲節;

              蝶影蜂聲浪漫詩。

              江西藍橋公園佳婚事聯:

              有情終配鴛鴦侶;

              相愛總結連理枝。

              再有杭州梅竹亭聯:

              雪裡梅花紅爛漫;

              霜間竹葉碧玲瓏。

   第一聯中「芳菲」對「浪漫」,第二聯中「鴛鴦」對「連理」,第三聯中「爛漫」對「玲瓏」,都屬於聯綿詞相對。

            四十七、標點

    所謂標點法,即在對聯中突出標點符號的特殊作用,多以符號代替數字使用,以達到一種特殊的效果。下面是1976年「四·五」運動悼念周總理的一副對聯:

               ?

              !

   全聯僅用兩個標點符號成聯,隱含著極深沉的意義。上聯一個「?」,下聯一個「!」,如果不是在那個特定的歷史事件中,是難以評斷其內在的含義的。全聯沒有文字卻勝過千言萬語。可說是楹聯史上最短的對聯。

            請看下聯:

              ??????

              !!!!!!

    1949年,南京大專院校舉行反飢餓、反內戰遊行,國民黨特務鎮壓學生運動,打死兩名學生。在舉行的追悼會上就有這樣—副無字聯。對聯巧用12個標點,並採用層蓋手法,問嘆相對,悲痛交織,情感層層遞進。上聯是向反動當局質問,血淚控訴;下聯是寫向反動勢力討還血債的決心,真乃「此處無聲勝有聲」。

   1948年3月,南京政府召開國民黨代表大會,中央大學教授喬大北撰寫一聯嘲諷之:

              費國民血汁已?億;

              集天下混蛋於一堂。

              聯語直抒胸襟,憤不可遏,罵得痛快淋漓,有理有據。作者為國人鳴不平,怒目之態躍然紙上。上聯的一個「?」是說南京政府盤剝了人民多少資財,本來就是一個未知數,不得而知。作者的無限憤懣,也許就在這一「?」中。

             四十八、其他

            1.倒順法  2.制謎法  3.易詞法  4.同出法  5.連環法

            6.落簾法  7.捲簾法  8.脫靴法  9.婉曲法  10.同劃法

 ----------------------------------------------------------------------          -

              1.倒順法

將聯語中的某些字來回反覆使用,使楹聯產生一種特殊的意趣,這種制聯方法稱作倒順法。如:

              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此聯以「水、車、風、扇」前後倒順回讀成聯,並利用詞性的活用變化,產生了迴環往複之趣,形象地描繪以「水車車水」和「風扇扇風」的形態,富於哲理和生活情趣。

   喜愛對聯的朋友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秀才進京應試,路遇一富家小姐對聯招親,其上聯是:

              走馬燈,燈走馬,燈息馬停步;

   聯語以「走馬燈」倒順回讀成聯,巧妙而又工整,秀才對此印象很深。應試時發現有一題正是要求對聯,其聯是:

              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

    聯中以「飛虎旗」倒順回讀成聯,形象逼真地描繪了「飛虎旗」的靜態和動態。秀才以「走馬燈」對之,考取了功名,回程途中又以「飛虎旗」對招親聯,娶得了佳人。一聯成就其功名姻緣,豈不妙哉?

     2.制謎法

  為了使創作的楹聯能表達某種特定的創作意圖,有時在楹聯中不直說,而是隱寓於上聯語之中,要「捕捉」其聯意,和猜謎語一樣,一要費一番思索的,用這種方法製作楹聯叫制謎法。用制謎法所創作的楹聯實際上就是謎目的謎語楹聯。這種楹聯往往具有雙重的含義:一重是楹聯本身的宣示之意,是比較明確的含義;一重是其深層之義,是在聯語背後所隱寓的含義。這樣的楹聯,趣味性、娛樂性、知識性、宣傳性等多種效果兼備,在民間更為多見。常見的制謎語的楹聯,主要有如下幾種形式:

               (1)聯中隱字

              東生木,西生木,掰開枝丫用手摸,中間安個鵲窩窩;

              左繞絲,右繞絲,爬到樹尖抬頭看,上面躲著白哥哥。

  這副楹聯所表現的似是講農家小孩爬樹取鳥蛋,描繪相當形象生動,凡農家孩子多有體會。其實這是一副謎語聯,上聯隱一「攀」字,利用隱示法,先隱示「木木」,利用象形法,隱示「大」和「爻」,再加一「手」字,則組成「攀」字;下聯用同樣的方法,將「幺幺、木、白」隱示出來,可組合成「樂(繁體)」字,頗富巧思。

               (2)聯中隱事

              雄雞鯉魚豬婆肉;

              香菇木耳曲子耙。

  相傳此聯出自湖北某地的一個雜貨鋪。楹聯中所列舉的六味食品都是溫補的「大發」食品,也是一般雜貨鋪里常有出售的食品。該聯所隱示的是「開門大發」之意。這樣的楹聯看似粗俗平常,實則匠心獨具,耐人尋味。

               (3)聯中隱物

              萬頃波濤乘騎過;

              不勝將軍棄甲逃。

 該聯上聯指「海馬」,下聯指「醬(敗將)」,在謎語聯中,這種寫意隱物的楹聯是很多的。

              (4)聯中隱物指事

              吳下門風,戶戶盡吹單孔笛;

              雲間勝景,家家皆鼓獨弦琴。

  此聯為蘇州王鰲與松江徐階的戲謔聯,上下聯似乎是講吹笛彈琴之事,實則上聯所要表達的一層意思是指「吹火筒」,下聯則隱指「彈棉花」一事。這樣的楹聯均能一語二用,語意雙關,聯意含蓄。

               3.易詞法

  易詞,即在同一聯中,將一個詞作詞用之後接著又做片語使用。有的是將一個固定的詞分離,重新組句,達成原詞異義的效果。

              請看:

              膏可吃,葯可吃,膏藥不可吃;

              脾好醫,氣好醫,脾氣不好醫。

              「膏藥」和「脾氣」是兩個固定詞,在聯中,作者突發異想,將兩詞分離成與原來詞義截然不同的詞來,讓人大開眼界,去領悟中國漢字的魅力。同時也完成了一種勸導,讓人改掉脾氣才是高人。據說這是一副中藥店聯,只當給患者吃了一付舒心丸。

              請看下面一副聯:

              復生,不復生矣;

              有為,安有為哉。

  此聯是康有為為紀念六君子之一譚嗣同撰寫的一副輓聯。譚嗣同字復生,與康均為同盟會成員。上聯的第一個「復生」,為譚的字,是名詞。第二個即是再生之意,偏正結構。下聯第—個有為是作者的名字,是名詞,第二個「有為」含有所作為之意,也是偏正結構。聯不僅對得好,更巧的將是二人的名字做了巧妙的組合。

               4.同出法

   同出即將出於同一事物的幾個詞語巧妙地組合到聯中,使上、下聯各表其意而又互相對應。

              如:

              荷葉蓮花藕;

              真絲蛹繭蠶。

    荷葉、蓮花、藕為同一根上長出來的東西。真絲、蛹、繭、蠶也是同一動物在發展過程中所變化的不同形態,只是「真」對「荷」有些不妥。

            下聯也屬同出手法,比上聯顯得更準確、工穩。

              炭黑火紅灰似雪;

              谷黃米白飯如霜。

   上聯寫木炭,下聯寫大米,相傳這是明代文學家楊慎在少年時隨父到御花園玩,與弘治皇帝的一副妙對。

     5.連環法

   即聯中巧用同字、諧音、同旁等不同的修辭方法,嵌成聯句環環相套的形式,以達到獨特的藝術效果。符合這一特定要求的聯句即為連環式。

              請看這樣一副對聯:

              點燈登閣各攻書;

              移椅倚桐同賞月。

   聯中出句「燈」與「登」、「各」與「閣」既音同,而且「登」、「各」又各自是燈(古字「燈」)、「閣」字的偏旁。對句中的「椅」和「倚」是同偏旁,「同」又是「桐」的偏旁,讀音相同而且「移」和「椅」聲母也相同,符合出句的要求。

               6.落簾法

 即在聯句中以同一詞語開頭,又以同一詞語或諧音結尾,使聯句現出一種文字和音韻的美感。

              請看下聯:

              教無所教偏成教;

              官不成官卻是官。

   聯句以「教」、「官」二字起頭,又以「教」、「官」二字結尾。落簾格與迴文格不同,落簾格聯不能倒讀。此聯為諷刺清末教官一職,此職當時無足輕重,但為此官者又非鄙則吝,故有人以此聯諷之。文字幽默苛刻,嘲諷輕快得體。

   明大學土解縉曾寫過這樣一副聯:

              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此聯的上半句為落簾式,重在諧音。「蒲」、「桃」的諧音為「葡萄」,「梅」、「桂」的諧音是「玫瑰」。而後半段的「本」、「香」亦為落簾式卻重在同音。

    蘇東坡與黃庭堅的一副應答對,也屬落簾式:

              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蘇、黃二人為摯友,一天他倆在松下下棋,忽有松子落到棋盤上.蘇東坡信口念出上聯,黃庭堅知是讓自己對下句。對聯上句下句各以「松」、「棋」、「柳」、「釣」引出上半句,下半句對以同樣的字落筆,前後遙遙相襯,形成鮮明的對稱美。另外後半句的「子」、「絲」也同樣具備落簾效果。聯句構思精美,立意新穎,形象鮮明、生動、自然,對仗亦工。

               7.捲簾法

 捲簾也稱倒敘、逆挽。即與小說、散文中的倒敘法相似,是一種先說後事,後說先事的方法。很像帘子倒卷而上.所以稱捲簾格。

              例如:

              回日樓台非甲帳;

              去時冠劍是丁年。

            上聯先說從軍歸來之況,下聯再說離家從軍之事。

              8.脫靴法

              在聯句中形成先抑後揚、先引後拔、(缺)如西安蓮湖公園奇園茶社聯:

              奇乎!不奇,不奇也奇;

              園耶?是園,是園非園。

   奇園茶社是抗日戰爭時期地下工作者梅永和夫婦建的秘密交通站。當時此聯掛出世人不解,解放後人們才知道此聯的真正含義。作者王超北是我情報處負責人。聯語不但使用了脫靴法,還運用了嵌名法,四處嵌名,不顯雕琢。

 

              9.婉曲法

              婉曲也稱折繞。有些要表達的意思,作者不想直接說出,或因社會等各種原因不敢明說。而是採取一種迂迥的表現手法。使讀者透過委曲、含蓄、隱約的語言領會作者的內在含義。這種方法稱為婉曲法。

 

              請看一副舊聯:

              月無貧富家家有;

              燕不炎涼歲歲來。

              聯中兩句為折體。作者故意將本體隱去不說。聯中要說的意思是:還笊釵頤瞧逗沂?沒有的,只有月亮和燕子不嫌棄我們,常光顧這裡,暗喻世態的炎涼。聯語通過月和燕而收到一種特殊的藝術效果。這比直接說出來要好得多。

 

              10.同劃法

              同劃,聯中均由同筆劃數的漢字組成。

              古人寫過這樣一副對聯:

              屋後流泉幽咽洽香草;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繁體)。

              這不是一副普通的迎春聯。其妙在上、下聯都是九個字,其中的每個字都是由九劃組成,這是對聯中一種非常特殊的形式。古人稱「消寒迎春聯」。因從冬至(一九)到九九正好是八十一天,上、下聯句筆劃正好是八十一划。這樣從冬至開始,每天寫上下聯各一筆,到九九的第九天,全聯全部寫完,至此,嚴冬已去,春到人間。故此,稱此聯為「消寒迎春聯」。

   這種聯構思精巧,須費盡心思,選擇適當的字、片語句,又不能以辭害義,寫起來有一定難度。古來以其難方顯得此對珍奇。此聯趣味性強,既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嚮往,又可作為一份別緻的日曆。所以歷來為人們稱為聯中上品,頗受一些人的喜愛。有人說它:「是對聯寫作的—個奇蹟」,此話不虛。   


推薦閱讀:

鄭剛:如何打造出你價值千萬的知識體系?
八字基礎知識9
周易知識講座(3)
八卦初級知識入門|五行03
遷墳知識

TAG:知識 | 創作 | 對聯 |